学道德模范,做文明市民征文01(1)
向道德模范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典范、道德榜样,是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公民道德建设需要道德榜样的引领和带动,褒扬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对于推动我社区居民道德建设起关键作用。近年来,我社区的经济发展是迅速的,前景是光明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居民群众以道德规范为准绳,从身边小事做起。
“一个兵,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是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中共党员、复退军人殷润同志在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
殷润,男,1989年出生,201*年入伍,201*年退伍,在服役期间他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6部队59分队通信专业的一级士官。退伍后在仙岭安置房物业办公室上班!
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他把在军营生活工作的那段经历,看作是自己人生中最荣耀的经历之一,自觉发扬和继承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并把它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他用党员的先进性和军人的光荣传统来对照自己的工作,影响周围的同志,并使其在工作上发扬光大,为小区文明建设奉献他的一片真情,被小区居民称为新时期不穿军服的退伍军人。
在安置房销售期间,主动担保安保任务,在各级的配合下圆满的完成了安置房的销售任务,安置房销售完后,针对如何管理好安置房小区的物业,真正的让小区住户感觉到小区整洁、规范、统一、和谐,
他在会上提出来很多建设的建议意见。
目前安置房很多基础设施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流动人口大,四通八达的出口,让小区的治安问题存在很到的漏洞,为了让小区治安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他每晚值班,四处巡查,尽可能的确保了小区夜间安全问题。小区销售完后,面临大部分的装修队伍,为了规范统一小区的环境,他挨家挨户的宣传关于小区管理的制度,在每个单元楼都贴有宣传单。但是面对枯燥的工作生活环境,他思想上也曾一度产生困惑。难道这就是我所要面临的工作吗?今后的前途又在何方呢?但是军人不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的更好一些吗?军人就应具备吃大苦、耐大劳,敢攀高峰,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险阻的基本素质和本领。“我是一个兵,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珍惜这个称号,这是老兵的一个心愿,为了这心愿,将为之奋斗一生,追求一生。”殷润正用行动兑现着老兵的诺言。
当今社区,在多元化价值中那些错误的或消极的价值观念对公民道德建设形成了强大冲击,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为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道德模范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我们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诚实守信的一言一行,感动于他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朴实善良,感动于他们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他们都非常平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只有一言一行的示范引领,但却让我
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文明和美好。人们能从这些道德模范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能看到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我们的楷模。他们有的做出见义勇为的壮举;有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有的严于自律,诚实守信;有的感恩与人,敬老爱亲。有的助人为乐,帮困扶贫……
仙岭社区罗江201*年8月16日
扩展阅读:莱芜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暨第六届文明市民候选人主要事迹
莱芜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暨第六届文明市民候选人主要事迹
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在全市部署开展了莱芜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暨第六届文明市民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严格按照标准条件,认真组织选拔、推荐工作,掀起了推荐身边好人、学习身边榜样的热潮。近期,活动组委会严格按照参评标准,对各区各单位推荐的道德模范进行了认真初评,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确定了30名候选人名单。为保证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现将30名候选人主要事迹及照片予以公布,请广大干部群众根据事迹材料进行投票推选。投票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报纸选票进行投票;二是登录莱芜文明网()或莱芜新闻网()进行网上投票。两种投票方式均截止4月10日。如对候选人有意见,可在事迹刊登后三天内直接向市文明办反映(地址:市综合办公楼1324房间;电话:6213357)。莱芜市文明办201*年4月6日
一、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
1、于凤霞,女,197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市检察院控申处处长。201*年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201*年1月,被省委政法委表彰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201*年1月,被省委政法委表彰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201*年8月,被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接待员”。在控申处工作的12年间,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100余件,办理各类案件89件,接听热线电话3200多个,先后对50多名求助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被群众誉为“心系群众、情系百姓的好检察官”。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经常照看鳏寡孤独老人,先后救助了9名失学儿童,现在这些孩子分布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各个阶段,对于其中的2个年龄较小的孩子,她还经常把她们接到家中来照顾,圆了她们进城看楼的梦想。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冰雪灾害、西南旱灾等捐款活动中,她累计捐款达1万余元,其中,仅汶川地震中她就带领儿子捐款达3500余元。
2、王建华,女,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
科员。两次被市人民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先后被评为莱城区“巾帼建功”标兵、“三八
红旗手”。自201*年考入莱城区检察院以来,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近500件,追诉12人、不起诉10人、改变案件定性9件,涉案人数1200余人,所办理的案件多次被选中作为观摩庭来召开。王建华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她积极参与各类帮扶捐助活动达30余次。201*年,她为吴伯箫学校的贫困学生尚某订购《学习时报》,解了其燃眉之急。201*年,她加入了“爱心妈妈联盟”,成为了口镇北江水村、古城村的孤贫女童刘某、田某的“爱心妈妈”。另外,还与杨庄镇营房村的贫困孤儿张某结成对子,工作之余多次到孩子们家中、学校看望,在物质及精神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放假的时候,只要一有时间,她便会把孩子轮番接到家中住一段时间,力争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妈妈”。201*年,她得知西藏5-10岁贫困孩子防寒服装缺乏,主动为拉萨市职业技术福利学校捐赠衣物,至今已为该校捐助防寒衣物20多件。3、肖光友,男,1944年12月出生,钢城区黄庄镇黄庄三村村民,原任黄庄吊装公司总经理。肖光友早年家境贫寒,改革开放伊始,他不甘心向贫困弯腰,凭着自己的胆识和诚实经营,从为莱钢推小车搞原料运输到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吊装运输企业,日子越过越红火。他是黄庄镇第一个骑上进口摩托车和开上小轿车的人,看到许多乡亲还未摆脱贫困,他开始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他原先的职工也都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多年来,他心中始终装着比自己贫困的乡亲,对贫困户嘘寒问暖,捐款修路、架桥、助学等,多年来共计捐款20余万元。钢都大街东延捐款8000元;黄庄三村漫水桥修建捐款5000元;黄庄三村修路捐款1万元;黄庄镇大桥修建捐款201*元;1994年为黄庄派出所捐款1万元;1993年为黄庄第二中学捐款1万元;1998年为洪灾捐款3000元;201*年为汶川地震捐款3000元;201*年1月12日,为本村59位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发放补助金600元,同时还为29个贫困户发放400-500元不等的补助金,帮助他们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4、张忠平,男,1964年10月出生,雪野旅游区雪野镇富源恒肉食品加
工厂厂长。企业
201*年至201*年连续三年被省经贸委评为“先进企业”,实现总产值
700万元,利税140万元。张忠平生活简朴、热心助人,是大家公认的助人模范。他出资6000
多元为职工购买各类报刊,方便职工学习,丰富了职工生活。每年春节、中秋节、九九老人节,都为敬老院的老人赠送猪肉、面粉、花生油等生活用品,同时出资帮助村里多个困难家庭渡过难关。他充分发挥养殖经验丰富的优势,出车、出资带领养猪户去外地参观学习,购买科学养殖的书籍,举办养殖培训班,带领30多户村民通过生猪养殖发家致富,带动了全镇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养殖。他致富不忘捐资助学,在为学校购买电脑等办公用品、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救助了4户困难家庭学生,承担起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费用,并表示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
5、韩道彬,男,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市华鲁彩色水泥有限公
司、山东优福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先后被评为第七届“莱芜十大
杰出青年”、“莱芜市捐资助学先进个人”、“莱芜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心系社会,热心慈善事业,1994年向“希望工程”小学捐助中心捐款400元。1995年与本镇谢官庄村二年级特困生段伦文结成对子,资助其小学期间的学习费用。1996年与青海的“希望工程”办公室取得联系,出资1万元资助3个中学生完成学业。201*年3月,捐款2万元,支援莱芜市牛泉镇南白塔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年1月,为身患白血病、生命垂危的鄂庄村吴楠捐款2万元,并送去了2袋大米。201*年8月个人出资50万元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个人出资的教育基金会道彬教育基金会,并每年注入不少于10万元的资金用于救助困难学生,同时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至201*年,已累计注入资金达40多万元,救助困难学生100多名。201*年8月,资助方下镇石泉官庄村蔺伟现金5000元,帮他圆了大学梦。201*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立即到市民政局捐款1万元,随后又交纳特殊党费1201*元,同时号召全体员工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万元。他还每年为方下镇敬老院捐款2万元,近几年来,已累计捐款捐物达270多万元。他的企业共安置36名残疾人,为他们全部缴纳了养老保险金、失业金、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同时投资30万元,成立了员工免费食堂,为职工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1、刘成芬,女,196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钢城区黄庄镇龙巩峪村计生组
长。201*年7月12日下午1点30分左右,刘成芬到本村韩莱路段一综合商店购买农药时,
发现店内一名歹徒正在与店主房某抢夺店内收银箱,见此情景,刘成芬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冲上前去,奋不顾身地从歹徒手中夺回收银箱。正在此时,门外冲进一陌生男子,凶恶地抱住刘成芬,刘成芬和店主房某与两名歹徒厮打在一起,并大声呼喊“有人抢劫,快来人抓歹徒”,路边群众闻声赶来,两名歹徒见势不妙,仓皇而逃。刘成芬不顾生命危险,勇于同歹徒作斗争,最终保全了店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群众高度赞誉。在与两名歹徒搏斗过程中,刘成芬腰部严重受伤,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才康复。
2、高文彬,男,196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钢城区艾山街道北城子坡社区
居民。201*年8月26日,在莱钢泰东公司双山工地上,高文彬和他的徒弟休息时,突然
听到“刷”的一声,原来是大片的钢渣从20多米高处坍塌下来,一辆三轮农用车被埋了一半,刚才装钢渣的人不见了。他迅速跑到车旁,呼喊里面有没有人,听到有微弱的回音后,他用两手朝传来声音的地方扒钢渣。他扒了一米多深后,终于从车后挡板处看到了被埋人的脸,这时,突然又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整个三轮车全部被埋住,他也只剩下一张脸和一个手臂露在外面,动弹不得。这时,他的徒弟也赶过来,把他迅速扒出来。此时,高文彬的腿部被砸伤,但他忍着伤痛跑到装载机上,用装载机把钢渣推向两边,大概推了20多铲,三轮车全部露出来了。他和赶来的其他救援人员,用手把被埋人扒了出来,直到帮助医护人员把伤者送上救护车后,他才在其他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到医院对伤口进行了包扎处理。因为高文彬的抢救及时,被埋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得以康复出院。
3、谭悦,男,1985年7月出生,莱城区人民检察院科员。201*年6月5日上午8时,谭悦上班路过莱城区东风街一家美容美发店时,发现一个女孩子从窗子里向他招手,神情惶恐不安,并将一张纸条扔到窗外。谭悦立即上前拿起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我被人抓起来了,请救救我”,再往窗户看,女孩已经不见了。谭悦将此事向单位汇报,立即对按摩店进行了监视,并立刻报了警。当天上午,公安和检察机关将女孩成功解救。经调查,求救的女孩只有15岁,在这家按摩店打工时被按摩店经营者非法拘禁,被多人强奸、强制猥亵。后经法院判决,按摩店经营者孙某等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事情发生后,谭悦了解到这名小女孩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一个人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谭悦和他的同事及时对小女孩进行了捐助,又积极协调让她重返了校园。
三、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
1、王永胜,男,196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总裁、纪委
书记。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十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山东省企业技术
创新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王永胜带领泰钢恪守诚信,实施多元化经营,延伸钢铁产业链,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泰钢工业园,创造了莱芜地方经济发展史上多项“第一”。201*年以来,在金融危机面前,做到了不裁员,不减薪,不欠产,为地方经济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金融危机以来,他主持为银河集团偿还逾期贷款近6亿元,净化了金融秩序,保住了5000多人的饭碗。此外,他主持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雪野山居,改变落后的偏远山村;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苗山镇王家庄阳光大道;让利近8000万元建设职工第二生活区;筹资1.2亿元建设呈瑞社区、同心家园,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开放式雅鹿山公园,为各类灾难捐款累计达5000余万元。
2、王会宝,男,195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煜汇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党委书记,莱芜市会宝滤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连续三届当选镇人
大代表,先后荣获区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企业先后被区、镇政府授予“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王会宝早在创业之初,就提出了信用立业的经营理念,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到“三个确保”和“三个坚持”。“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将产品和服务送达客户;确保按时归还银行到期贷款;确保按国家规定上交各项税金。“三个坚持”:即坚持诚信从业。作为总经理,做到诚字当头,严格按照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自己,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坚持诚信兴业,在全体员工中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信守合同,严把产品质量,严格遵守法律和行业标准,远离假冒伪劣和欺诈,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坚持诚信待人,尽心竭力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捐助企业特困职工家庭。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信誉第一、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从未发生过商业纠纷。同时,时刻恪守社会责任,积极带领企业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为莱芜红十字事业、部分贫困大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捐款达10万元以上,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体现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李兴国,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宏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
事长。201*年7月组建成立莱芜宏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年先后投资3600多万元,
建起了青苑山庄。201*年至201*年,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在张家洼街道银龙工业园区建起了12座高标准钢构厂房,现已有12家企业落户于工业园,安排劳动力800余人,带动了街道、村经济发展。201*年3月,筹集资金近亿元收购了莱芜东浩化工有限公司(原莱芜市化肥厂),成立了山东鲁中化工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修复设备,购买煤炭,并补发了原企业拖欠职工8个月近200万元的工资及两年零两个月近580万元的各类保险金,把800多名职工全部留了下来。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投资800万元,对厂容厂貌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治理,美化了环境。
4、赵怀祥,男,195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钢城区辛庄煤矿有限公司董事
长、总经理、支部书记。先后荣获“莱芜市劳动模范”、“莱芜市优秀共产党员”、“莱
芜市首届农民企业家”、“山东省十佳矿长”、“全国中小煤矿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在他的领导下,辛庄煤矿连续几年都被市工商局评为“莱芜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每年贷款履约率都达到100%。他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向全矿职工许下的诺言全部兑现:960名职工全部加入“五险”;即使在煤炭市场疲软和企业困难时期也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过年时发放安全联保奖金;15户困难职工每年领到1000元补助费和慰问品;职工子女考上大学的给予3000-5000元奖励;每年的中秋节发放平安团圆金,放假让职工过团圆节。此外,他下大力气搞好安全生产,为职工打造“放心矿井”。在井下每年安全投入都在800万元以上,辛庄煤矿1998年被授予“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201*年201*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年,被山东省煤炭安全监察局评为“安全生产A级矿井”并授予“山东省科技兴煤优秀矿井”荣誉称号。
5、谢梅木,男,1978年12月出生,山东山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自创立以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以“农田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当地农业、农技部门合作建立万亩花生基地,直接扶持30名青年创业,带动当地经营个体农户40多家,成立小企业6个。为带动青年创业,公司以“担保贷款+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等形式为青年创业解决资金难问题;为了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公司以“实习+培训”的方式对部分创业青年进行“创业实践培养”,成效显著;为了更好地为创业青年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201*年谢梅木参与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并成为首批创业导师。企业发展过程中,谢梅木始终将诚实守信放在首位,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始终抓食品安全不放松,被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并成为莱芜唯一一家政府储备油企业。同时说到做到,答应客户的事想尽一切办法做到做好,与村民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有时因资金短缺向村民赊欠花生,资金回拢后立即连本带息一次性偿还,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6、魏传福,男,1965年10月出生,莱芜传福食品有限公司经理。1987年,魏传福白手起家开起了牛肉店,他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生意日渐兴隆。201*年魏传福申请注册了“颜庄福”商标,从此业务越做越大,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的经营大户。从事经营活动20余年来,魏传福始终坚持两条经营之道:一是注重食品质量,绝不经营假冒过期牛肉,保证货真价实;二是诚信经营、礼貌待人,从不坑蒙欺骗顾客。他经营有方,管理到位,货真价实,商店总是顾客盈门,生意十分红火。同时,魏传福牢固树立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意识,20余年来,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从未借故不缴或少缴税款,更未弄虚作假、偷逃税款,成为广大纳税人学习的楷模。
四、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
1、亓四广,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市中医医院小儿科副主任。201*年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他擅长以中医推拿等传统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消化性疾病等儿科疾病,使众多患儿免除了手术和服药之苦。他还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大大降低了西药对孩子身体的副作用。找他看过病的家长都知道,亓大夫的小方剂中药花钱少、疗效好,连很多成年人都愿意找他看病。为方便指导患儿用药和治疗,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接触过他的家长大多也都知道他的手机号,被人们称为“四广热线”。对孩子细致、耐心是他的又一大特色,冬天里给孩子检查,他总是先把双手搓热,把听诊器放到手心捂热;检查扁桃体,压舌板轻轻在孩子嘴里一放,干呕的感觉还没上来,检查就完成了,动作熟练,孩子没有痛苦。这虽然是小事,但是反映了他的心里装着孩子。为了避免孩子受苦,他经常上门应诊,不辞劳苦,不求回报,展示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2、吕克法,男,195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莱城区牛泉镇吕家楼村村支书。1976年,吕克法被选为村支书后,大力发展以柿子、花椒购销为主的第三产业。到1987年,吕家楼村的个体户就达到十七、八家,目前,建成了两处石料场和一处皂素厂,从事养殖、购销的个体户也发展到50多户,仅从事花椒运销的专业户就有20多家,年创产值300多万元。他注重依托山林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业经济,每年仅柿子、花椒等林果收入人均在1000元左右。从1994年开始,他带领全村人对云台山风景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云台山风景区201*年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并逐步发展为集革命教育、山水旅游、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每年的游客达5万人次,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无限商机,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山更绿,景更美,他带领村民坚持常年绿化荒山,从201*年开始,每年植树4万余株,现在云台山森林覆盖率已达70%。
3、苏金源,男,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地税局莱城分局副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从税收管理员到副局长,多年一贯制,骑着自行车走遍了莱芜西北山区和东北山区,转遍了市区的大街小巷,为税辛苦为税忙;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第一个在全局考取注册税务师资格,是个“难不倒”的人;他严格执法,刚正不阿,两年查处税款1500多万元,拔掉抗税“钉子户”90多起,是个“吓不住”的人;他管理有方,认真细致,五年让直属征收分局税收收入从3000万元跃升至2亿元,是个“闲不着”的人;他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七年拒收礼品、礼金10万多元,是个“攻不破”的人;他身患重病,坚持工作,是个“压不垮”的人。“难不倒”、“吓不住”、“闲不着”、“攻不破”、“压不垮”这就是莱城分局全体干部职工对苏金源的评价。
4、张耐德,男,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市国税局钢城分局办公室
主任。他始终把纳税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把服务纳税人当做自己的本分和职责,用
耐心和诚心赢得了纳税人的尊重和支持,在历年的述职述廉和纳税人评选好税官等活动中,都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满意率达到100%。他负责税源企业的征收管理工作和28户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有些煤矿主动提出要送他一些煤炭,他从来不收,甚至连用成本价买点“内部煤”的“好意”也都婉言谢绝。清白的品质铸就了执法的尊严,三年来,他率领综合科依法征税,共评估税款1300余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共落实税收优惠政策1000余万元。张耐德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基层税务部门工作,任劳任怨,一干就是22年。201*年至201*年他带领综合科组织收入4.5亿元,受到了市局充分肯定,他本人也连续3年受到嘉奖,年年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文明税务工作者,被市局记三等功二次,被省局授予“一机多票推行先进个人”。5、孟庆华,女,197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城区凤城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文明标兵、市年度学习型党员、区教学能手、先进教育工作者、学者型教师。从教22年,一直担任班主任,以慈母般的心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坚持资助贫困生共29人,资助金额达9000多元。立志把“扎根教育、热爱学生、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教学中强化实验探究能力培养,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娴熟,课堂教学深入浅出,为市、区教学研讨提供公开课11次,曾荣获山东省初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市化学优质课一等奖、市新课程大赛一等奖。她致力于化学教研与实践,积极探索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创造性地总结出“五步三层教学法”。现在又主持了市“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中国教育杂志》、《山东教育》、《学苑新报》、《莱芜教育》及《莱芜日报》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案例共36篇。辅导的学生论文荣获全国创新实验论文比赛一等奖,学生在历届全国奥林匹克化学应用能力竞赛中,均获一、二等奖项。本人多次获全国化学教学园丁奖及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奖。
6、孟庆晓,男,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市雪野旅游区雪野镇水利
站站长,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参加工作17年来,他在山区水利设施建设、维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规划主持修建了小型水库、塘坝、拦河截潜等小型蓄水工程26处,修建扬水站6座,新打、配套机电井13眼,新建、维修防渗渠道、地下输水暗管6000余米,完成了32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在他的努力下,雪野镇农田水浇化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60%,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更加完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全镇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基本控制,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水利条件,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注重学习和理论研究,积累的各种技术资料已达20余万字,撰写水利工作体会、技术文章数十篇。
7、赵方敏,男,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钢城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信访
办主任。自201*年3月任职以来,他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开拓创
新,无私奉献,为全区大局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年201*年钢城区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区信访办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区部门工作创一流”暨工作实绩突出单位。他本人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区优秀领导干部,201*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坚持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到位,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对各类信访案件积极协调指导,跟踪督查督办并主动深入基层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分析调研信访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及时把大量信访问题稳控化解在了基层。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议争取建设了区人民来信来访接待中心,并以此为平台,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活动,一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得到了根本解决。近年来,共向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100余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1100余批3000多人次,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700余起,为全区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8、彭秀军,男,196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市国税局莱城分局局长,莱芜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参加税收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干过税收专管员、税收会计、稽查队员、莱城国税局副局长、市局税政科科长、高庄分局局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严格执法、廉洁奉公,为痴爱的税收事业捧出了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成为大家公认的实干家。自201*年担任莱城分局局长以来,荣立二等功两次,他所带领的班子被评为省国税系统先进基层领导班子,分局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国税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局”、“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分局年年行风测评位列第一。近年来,莱城分局所辖企业特别是重点税源企业受经济危机、钢铁行业不景气、金融企业政策性减税等多重因素影响,生产经营形势较为严峻,再加上所辖企业地处老城区,受地域条件限制,没有新的增长点,主体税源逐年递减,严重影响了组织收入工作的开展。为此,彭秀军带领分局一班人,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向考核要收入、向管理要收入、向检查要收入,以查促管、堵漏增收,实现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201*年,莱城区共实现国税收入16.11亿元,同比增长21.87%。
9、董桂荷,女,1951年3月出生,钢城区执法局环卫处职工。她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担任钢城区最主要的干道府前大街东段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8000平方米,并负责果皮箱清洗。她每天早晨5点半就到岗位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她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有关清扫保洁作业技巧,回家还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叉头扫把”捆扎技术,所用的竹梢把手刺了一道道伤痕,她也不在乎。多年来,董桂荷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遇到有车辆停靠在路边,总是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垃圾扫出来;清扫道路两侧落水窗时,放慢速度仔细扫,并用手把落水窗缝隙中杂物清除掉,她所负责的道路经常保持卫生整洁。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她始终践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凭着对自己事业的钟爱,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城区街道10多个春秋。
10、韩立菊,女,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城区汶源学校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创新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育学会先进个人、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创新型教师,个人事迹曾在《现代教育导报》上作过专题报道。韩立菊热爱教育事业,一直担任班主任,全心服务学生,用电化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能力,把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改为“即时评价”,赢得了学生、家长、群众的广泛好评,《莱芜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她矢志创新,在生活识字、阅读教学、经典阅读方面创出了典型经验,研究成果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和《山东教育》上。参加莱芜市优质课、教学基本功、课件制作、新课程大赛均获一等奖,荣获山东省电化教学优质课一等奖。她用心钻研课题,好学善思,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导报》等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案例近20万字。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3个,研究报告选进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丛书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现在主持山东省教研室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和莱芜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实践与研究”,典型经验被《山东教育》推广。
五、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主要事迹
1、巩茂莲,女,1961年12月出生,钢城区辛庄敬老院副院长。巩茂莲1989年到辛庄敬老院工作时,条件很艰苦,人手不足,她默默承担起了为全院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工作,每天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敬老院,一年365天从不旷工,每个老人的吃、穿、住、行她都放在心上,院里哪个老人没有吃饭,哪个老人头疼脑热,她都一一记录下来;遇到有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她总是把做好的饭端到老人面前,亲眼看着老人吃完才离开。平时她注重学习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健、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个别性格孤僻老人的责备和抱怨用慈善和宽容来对待,注重日常沟通,很快成了老人们的“贴心人”,老人们也把敬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201*年冬天,院内的一位精神病老人外出走失,12天没有音讯,她和院长冒着零下10度的严寒找了两天两夜,最终找到了已经冻得奄奄一息的老人,她连续几天在医院里跑前跑后照顾老人,自己掏钱给老人买补品补身子。老人的子女很感激,想要好好地报答巩茂莲,都被她拒绝了。22年来,巩茂莲用真爱去呵护孤寡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敬老院老人、家属的认可。
2、刘俊爱,女,1972年9月出生,莱城区凤城高中教师。1999年,刚刚结婚的她就面临生活的考验:公公婆婆失去工作欠下很多债务,不能为正在上大学的小姑子筹集学费;自己的父母身体不好,还要供妹妹读高中。她既要照顾老人,又要供两个妹妹读书,生活非常困难。201*年5月6日,丈夫下班途中又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刘俊爱面对现实,语重心长地对丈夫说:“守博,你放心,我会一直守着你的!”在丈夫住院期间,刘俊爱奔波在学校、家和医院之间,上班时专心备课、用心上课,回家后精心照料幼小的女儿,给丈夫细心做日常护理。一千个日夜后,201*年,丈夫的病情基本稳定,办理了出院。面对瘫痪在床9年的丈夫,刘俊爱不离不弃,并开导他用一颗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刘俊爱为了不让丈夫意志消沉,晚上一起与他备课,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且结合丈夫的特长一同进行物理实验教具的制作,其中“发光二极管演示仪”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自制教具一等奖。201*年冬,父亲被诊断出腮腺囊肿需手术治疗,为了不耽误给高三学生上课,刘俊爱把手术安排在寒假假期。201*年暑假,婆婆又住院做手术,刘俊爱不怕脏不嫌累,昼夜在床前服侍,婆婆见人就说“自己有福气,娶了一位好儿媳”。3、吴春美,女,1983年5月出生,钢城区艾山街道清泥沟村人。吴春美面对困难、面对天灾人祸,依然用双肩担起生活的重担,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空。吴春美的爷爷201*年偏瘫,下肢严重萎缩变形,丧失自理能力。她一日三餐都要给爷爷送到床上,爷爷大小便也要在床上解决,她不嫌脏不嫌累,每次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为了照顾爷爷,吴春美辞掉了工作,丈夫也只能在家门口打零工,一家4口人的花销就靠不到1000元的工资维持,生活非常清苦。吴春美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把一天要洗的衣服洗出来,照顾爷爷起居;7点多儿子起床后再给儿子做饭、喂饭;爷爷有喝茶的习惯,每天上午10点钟,给爷爷泡茶;每晚爷爷都要喝上一杯白酒,天冷了都会给他温热,天天如此。在伺候爷爷的900多个日夜里,她基本不出门,一年只回两趟娘家,且从没住过宿。她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爷爷,在生活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强乐观,更加富有爱心和孝心。
4、陈玉美,女,1947年8月出生,刘凤翠,女,1952年6月出生,二人同为莱城区
牛泉镇大庄村村民,妯娌俩。201*年3月份,公公突发糖尿病,并因白内障导致双目
失明。为了给公公治病,两家把全部积蓄都拿了出来,经过及时、全面地治疗,公公的命保住了,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201*年秋天,婆婆因病复发造成偏瘫,完全不能活动。从此,她们俩就制定了照顾老人的方案,把公公婆婆接到家里,一家一个月,细心照料两位老人,烧水、喂饭、洗澡、洗衣服妯娌俩对待公婆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201*年9月,公公去世了,婆婆的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两人更是一天24小时寸步不离,生怕老人磕着碰着。她们十年如一日身影不离地照顾生病老人,认识的人都禁不住称赞她们是村里最孝顺的儿媳妇,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5、徐祥新,男,196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高新区鹏泉街道郭家沟村党支
部书记。201*年10月,徐祥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一直把孝老、爱亲放在工作的首位,
多方筹措资金,给全村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生活补助。从201*年起又把生活补助提高到60元,加上社会养老保险金每人每月40元,每位老人每月可以领到100元的生活补助。与此同时,每年的“九九”老年节、春节等节假日,他都把老年人请到办公室,听取大家对村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给大家发放花生油、面粉、茶叶、白砂糖、大米等生活用品。在旧村改造之初,徐祥新把改善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放在首位,设计了每户5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居住。201*年8月,全村42位65周岁以上的老人住进了老年公寓,扔掉了小锅头,用上了电壶、电饭锅。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在村西建设的文体广场上专门设立了老年门球场,专供老年人休闲娱乐。从201*年7月1日开始,徐祥新对全村67名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集体统一供养,筹建老年公寓食堂,为所有老年人更换了新家具和生活用品,统一配备了闭路电视,并有专人为老年人做家务、打扫卫生,使老人们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6、韩照星,男,1961年7月出生,雪野旅游区雪野镇东下游村人。多年以来,在孝敬老人、兄弟姐妹和睦、邻里团结等方面,受到了乡亲们普遍赞誉。结婚24年来,一直与父母同吃同住,把精心赡养父母作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1992年,父亲韩言祚因病全身瘫痪不能下床,虽有兄妹三人,多半在外工作或忙于农活,不能长时间服侍父亲,在外打工的韩照星主动放弃工作,回家一心一意服侍父亲。在服侍父亲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按时喂药、帮父亲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201*年,灾难再次降临了这个家庭,母亲因患白内障,双目失明;妻子因长期劳累,身体常年有病。但韩照星毅然把生活的重担一肩扛下,为父母妻子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为老人晾被褥、换洗衣服,帮父亲清洗身子、扶母亲出来晒太阳成为他的主要生活。有人认为长期卧床的老人一定是脏兮兮的,但他的家虽不豪华却干净整齐,让人看不出这里住着两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这一切的背后是韩照星放弃休息时间、日夜服侍双亲的结果。事不在大,贵在持久,正是凭借这颗孝心,他将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小事持之以恒地做了下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道德模范,做文明市民征文01(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道德模范,做文明市民征文01(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道德模范,做文明市民征文01(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68111.html
- 上一篇:乡镇干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材料
- 下一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