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实验小学课堂改革阶段性总结

时间:2019-05-28 11:30: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实验小学课堂改革阶段性总结

实验小学课堂改革阶段性总结

在县局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引领下,上学期初,制定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课改思路,设计了三段三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们在课改实践过程中更新了理念,转变了观念。11月初,在局长的带领下,我校校长参加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流动现场会》,会后向全体老师传达了会议精神,让老师们知道了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并吸纳四子王旗、后旗等学校的课改经验,之后召集参加课改的全体老师进行阶段性反思,在完善以往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主八环节新的课改思路,同时发挥典型教师、典型年级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引领,全面推广。

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老师们从注重教师的教转移到了注生学生的学,从讲解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更多地诱发出了学生学的自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学会了预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使得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终达到了乐学。

这一阶段,通过校长牵头深入课堂听课,各科教师已领悟了两主八环节的核心内容,他们能熟练运用这一模式,并能做到不唯模式。老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说课、评课,各抒己见,博采众长,这些活动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的模式中走了出来。老师们在一起研究学生,探讨教法,并结合课题研究进行教学,这些活动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两主八环节的运用,使学校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课前准备,课堂评价,课后跟踪反馈,使教育和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显了我校的管理服务化。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的老师心存困惑,如教学推进磕磕绊绊,教学进度不好把控,有的学生学习不主动,小组合作处于低效状态,教学效果老师心中没数,总觉得讲少了学生不会,放开了进度完不成。我校课改领导小组及时给予其理论的支持、理念的引领、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使他们对课改有了新的认识。为我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落实了青年教师的达标课、典型骨干教师的高效课,其他老师的有效课,体现校领导的精细化管理。

在课改实践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深知,这只是课堂改革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将实现以学定教,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而构建我校特色的两主八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做到教研兴校,科研强校。

201*年12月31日

扩展阅读:醴陵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醴陵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汇报材料

醴陵,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在近年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县。醴陵市实验小学,地处醴陵中心城区地段,有教师138人,学生2500多人。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是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株洲市示范完全小学。醴陵市实验小学,自成立、命名,便确立了学校在地域、在教育改革领域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从“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课题研究,到“开发式美术教育”,学校的教育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学校遵循“鼓舞童年、百花竞放”的办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注重变通、关注实效的校本研训方式,鼓励培养“素质全面、个性发展”的学生,实现创办三湘“中国鼓文化”特色名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多年来开展“书香弥漫校园,良行相伴终生”为主题的书香校园建设,营造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创办了学校科学文化艺术节,发展了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显著。

学校立足于课改精神、立足于教育教学研究中各学科的新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求得进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采取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积极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现就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小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让学习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1.走出去,看看别人怎么做;请进来,听听专家怎么评。

“教师学堂”,常态化的学习能让教者养成学习的习惯和思索的空间。如,我们在“实验小学教师学堂”的一项重要学习活动,是学习将用“课堂观察”技术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者建立一种基于技术合作研究的听评课范式,即专业的听评课范式,明确具体的观察点(观察任务),借助观察/记录工具,从丰富的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落实到根本就是要建设高效课堂。2.让阅读制度化,读书是教师的基本生活方式。学校多年来开展“书香弥漫校园,良行相伴终生”为主题的书香校园建设。对自觉学习者给他们与老师“分享”的机会,对不自觉学习者,给他们书目并规定他阅读及业务自学笔记数量。读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读书比赛,读后感征文比赛、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学习笔记评比活动等。如此制度规范,如此轮番下来,教师大多已能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形成阅读习惯。

3.教师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反思。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要求小项目研究组每月开展一次反思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将教学反思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册,供教师们学习和交流。对反思热情高、效果好的教师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二)校本教研组织机构不断创新。

校本教研强烈的主体意识,决定了校本教研组织结构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

201*年以前,我们学校成立教研组。分成高语组、低语组、高数组、低数组、英语组、综合组六个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201*年,我们成立了学科委员会,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体育学科。“学科委员会”的成员由该学科教师投票民主产生。学科委员会的职能是:组织、管理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学科委员会的成立,充分调动了每一位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强化了管理者的责任感,拉近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距离,使得研究效果更加突出。学科委员会的成立,让更多骨干教师充实教研队伍,变行政领导为学术引领,极大地加强了学科的教学研究力量。

201*年,我们成立了小项目研究组。小项目研究,即小课题研究,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小项目研究主要是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周期上界定的。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

题、实问题、小问题。研究的周期控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

实验小学小课题研究人员名单

1.学生学习活动策划组:组织学生主动性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汪一平、汤铁坚等15人

2.活动策划组:小学生德育活动研究帅玉婷、张新民等8人

3.班级管理研讨组:“在班级管理中合作小组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陈丽、易艳红等14人

4.校本课程编写组:校本课程编写的实践研究刘梅、李娟等4人

5.语文学科研究组: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策略的研究张园、廖田等13人

6.语文学科研究组:小学毕业测试与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的研究邹莉、刘瑜玲等7人

7.英语学科研究组:小学英语课堂中“自然拼读法”的运用实践与研究黄艳辉、刘小英等10人

8.社团活动在综合学科中的实践与应用:杨琴、郭明等8人9.数学学科研究组:小学数学作业反馈的有效策略研究李园、吴慈南等9人

10.数学学科研究组:《课堂知识当场消化检测研究》林丽华、郭艳红等14人

11.科技创新研究组:《科技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廖振华、余进勇等8人

12.课堂观察研究组:张菊英、蓝秀等14人

13.“训导语言”在低年级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杨细青、成婧等16人

拨给活动经费,打乱年级建制、打乱学科建制,让全校教师更好融合,增强教师工作的愉悦感。

引领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状态,经历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反思、解决的过程,在实践中触摸一种本原的研究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有助于教师解决当下教育教学中的迫切问题,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即时效应:学科成绩、班级常规管理等。

有助于教师个人积累实践经验,丰富和提升实践智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更加重视个人知识在教师专业行为中的意义。打破教师的专业个人主义,使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视域,促进同伴对话、同伴互助。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研究”为基质的年级组协同体、项目协同体。

促进学段管理的前移,由“管理”同“服务、引领、对话”的方向转变,形成以“共生”为内核的学校文化。

(三)让课堂成为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1.新教师汇报课。让刚走上三尺讲台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新教师汇报课活动。让青年教师进行充分准备,积极探索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断磨练和提升自我。

2.教研组教研课。在教研组的带领下开展备课、上课、评课活动。近两年加强对班队活动课的指导:全校性的班队活动竞赛,配合学雷锋活动进行的全校性的班队活动竞赛和展示活动。

3.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教学基本功竞赛包括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以及特长展示四个方面,以及20分钟的教学片断比赛。激发了我校广大青年教师深入探究新课改理念,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4.学科带头人示范观摩。先由学科带头人做观摩课,然后由同科教师进行分析研讨,反思交流。其操作流程为:科带头人做课做课教师谈教学设计与反思同科教师围绕课例研讨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意见,优化设计经验共享,推广成果。在教师中起到经验共享、以点带面的作用。

(四)课堂教学改革中注重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指导1.重视教师独立备课能力。

向教师提出“独立备课”的要求,给他们时间、独立思考的空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将课标、教材解读进行到底,高度重视教师独立备课能力,重视“内化”而不过于类化。教师教学比武和教师素养大赛都采用教师独立备课的形式,这种校本教研方式对教师终身发展大有益处。

2.“同课异构”与“同课同构”。

1)“同课异构”,让教师进课堂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上午听四位老师的异构课。下午讨论分析课文的教学处理,形成共同教案,推选两位“同课同构”的任教者。

2)“同课同构”,观察研究课堂教学的实现。上午两位老师同课同构上课,指导者按相同教案上下水课;下午交流课堂观察情况,分析教学实现的方法。同步整理教研过程记录,撰写教研案例;其他老师分别撰写课堂研究体会,“同课异构”关注教学设计能力。强调了老师文本解读的个性和教学设计能力,执教者在相互碰撞中激发灵感,并收获启发。“同课同构”的教研形式更多的是关注了课堂教学能力的呈现和提升,追深了教学设计的“动态落实”曲线过程。

3.学生学习指导。

如何引导老师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到关注学生的“学”?这是一个很实际的大问题。学生学习指导的内容涵盖极广,但现阶段往往被忽视。如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学习诊断、学业辅导、过程性评价、考试命题研究等。关注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其最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减轻教师学生负担,是学校校本研训的重要突破口。

1)作业布置

将老师分成小组,每组研究作业布置诸多问题,思考完成四项任务。①结合《课程标准》透视作业意图;②研究作业的有效性和优劣性;③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④思考如何设计、整合作业。

2)现场作业设计

根据现场提供的教材,独立设计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并写出作业设计意图,然后交流、讨论和点评。活动之后,将讨论生成的观点、建议整理汇总成研究报告,并分别撰写自己的研究体会。“现场作业设计”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老师们过去从未接触过这种教研形式。它考量老师对文本的把握,以及学习点的捕捉、习题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3)命题研究

一次命题过程,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教材研究过程,一套优秀试卷的完成,凝聚教师太多精神财富,也是一次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学校非常重视命题研究,经常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五)通过课题研究将课堂教学改革向课程结构改革推进。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开发的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在保证国家对教育的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我校构建由“学科”和“活动”两部分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认识背景与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

学校申报了省级“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小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组建学生社团,以自主选择、主动参与、自主管理为前提,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而自愿组织起群众性团体。开发了科技创新系列校本课程:《活动手册篇》《指导手册篇》《地球篇》《化学篇》《数学篇》《保护环境篇》。开展了科技创新、诗歌朗诵、中国鼓、舞蹈、美术、书法、棋类、田径、球类等社团活动。每周星期四下午为全校的社团活动课,打破常规班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参加社团活动。

我校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一种常态的、自然的、有保障的课程结构。将校本教研进行大胆创新,进一步向课程结构改革推进。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1.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

1)学生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

3.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4.积累语言,拓展训练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学生经过读、背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并且可根据文章有特色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训练,若时间紧,可放在

第二课时,最好能在课堂上解决。

5.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课外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画一幅画,作一首诗;可以让学生写广告词、心得;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下拓展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及创新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课文内容的美。

(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

3.汇报成果,质疑问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小结,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4.训练提高,实践运用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以及方法进行巩固训练、并尽可能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英语采用“三点一线”快乐英语会话教学模式。

所谓“三点一线”即扎实基点(词汇),把握重点(句型),突破难点(会话交流),以“活动”为主线围绕主题展开话题。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进行英语会话交流,激发他们表达英语的欲望。

1.热身活动

创设主题情境,复习已学知识,以旧带新,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知识。如五年级下册Unit2MyFavouriteSeasonB2中第一步学生齐唱关于天气的歌曲,关于天气的词汇在本节课中季节的话题中马上就会运用到。在此环节中我们设置了唱一唱,猜一猜,试一试和说一说等活动,不同的课例中,教师可

因情况而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活动,目的是温故知新,扎实基点,掌握好词汇,为下一步语言会话交流打铺垫。如果在这一步把已学天气词汇巩固好了话,学生在谈论各季节天气情况时才会运用自如。

2.知识呈现

在主题情境中初步感知句型和会话,并设置任务。如课例中听let’stry,完成听力任务,在有些会话教学课中这个活动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呈现的源头,先设置任务,带着任务听,然后说,为Let’stalk展开话题。知识呈现环节是整个会话教学的主干,也是会话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我们经常尽量给学生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并采用“先听说,后读写”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识呈现的方法有很多,有实物呈现,肢体呈现,图片呈现,情景呈现,具体的操作在学习巩固过程当中。

3.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包括重点句型的呈现和巩固操练两部分,首先,在主题情境中进一步复习和巩固已学词汇。通过各种不同活动,像“滚雪球”似的进一步积累词汇和已学句型,目的是让学生在后面的对话中“有话可说”。如课例中复习和巩固关于季节的单词、不同季节中不同的天气状况和在各季节中适合进行的活动。接下来,巧过渡,学习新句型。如课例中,在扎实复习了已学主题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导入新的句型,反复操练句型,把握好重点(句型)。然后,巩固操练,这个环境必不可少,操练的范围越广越好,为激励全班学生参与,我们将头饰贴在黑板上,采取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如只有两个角色,可采取全班对半或男女生团体会话的表演形式,三个以上角色的,可以师生共同参与。操练的形式要多样,最常见的是游戏型的操练方式,我们在课堂中还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比如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同桌之间、男女之间及师生、生生之间的表演都是合作,合作学习在会话课堂中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在操练对话时,我们的教师特别强调合作学习。

4.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这一环节也是一个拓展运用巩固环节。创语境,巧训练,用各种形式练习会话。教材内容只是我们的一个范例,在课堂中,我们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将会话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

到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把词汇和句型融合一体,进行会话交流,这是我们课堂模式当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形式的训练,交流,以此突破一节会话课的难点。

5.课堂评价。

我们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师简介的语言评价,这是课堂中常见的普通且随意的评价方式,但可以激励学生的情感。为了促进小组之间的自主合作,体现我们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会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一些新颖的能体现小组竞争的评价方式。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几年来,通过校本教研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名、省优秀科技教师1名、株洲市学科带头人1名、株洲市百优教师1名、株洲市优秀班主任2名、株洲市优秀科技辅导员2名、醴陵市教学能手1名、醴陵市学科带头人6名。我校语文学科组和数学学科组均为湖南省团体会员单位,201*年数学学科组被评为“株洲市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二)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201*年数学组的李园老师获湖南省小学数学教学片断比赛一等奖;5月语文组吴娟老师获湖南省小学语文教学比赛二等奖;6月综合组汪婷婷老师获醴陵市思品教学比赛一等奖;蓝秀老师获株洲市教师风采思品现场评课比赛一等奖;数学组帅玉婷老师获醴陵市数学教学片断一等奖,李园老师获现场评课一等奖。9月份,李园老师和帅玉婷老师代表醴陵市参加株洲市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荣获“五项全能”二等奖,帅玉婷老师荣获知识问题单项一等奖。10月份,江俐老师、刘小英老师参加湖南省电教馆组织的说课比赛,刘小英老师荣获二等奖,江俐老师荣获一等奖以及“湖南省教学能手”称号。11月份,王敏老师参加“醴陵市小学英语教师讲故事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201*年李园老师的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五下)》在“湖南省小数会第二届团体会员单位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殷美桃老师执教的科学课《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在株洲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场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贺静清、廖田、邹莉老师的读书征文在株洲市第四届读书征文中获奖。近几年,有320多篇论文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湖南省科学规划院、湖南省教学学会、湖南省电教馆、株洲教科院等单位论文评选中获奖。

(三)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四个“十一五”课题都已结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获湖南省一等奖,湖南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研究》获湖南省一等奖,我校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单位”,蓝秀、朱敏被评为“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个人”。株洲市“十一五”课题《城镇中心小学可持续发展》和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小学生生活环境与美术教学策略选择研究》都已结题,两个课题成果被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院评为湖南省一等奖。《城镇中心小学可持续发展》课题成果获全国一等奖,醴陵市实验小学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优秀成果评选中,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四)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显著。有《手提电动切割机除尘装置》等4件小发明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有科技论文、科学实践活动《用莴苣汁液替代洗洁精除油污实验研究》等10余件作品获得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另有10余件作品获得株洲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校老师余进勇、廖振华分别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老师和湖南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学校更是荣获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基地、株洲市科普文明大院称号。

五、困惑与问题

1.少数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守旧,教师讲的多,设计的问题也多;重点不突出,难点突破缺乏好的方法。学法指导缺乏系统性。绝大部分教师基本注意了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但是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方面还值得探究。问题学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少数教师害怕问题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自己无法驾驭课堂,在教学中往往忽略问题学生的存在,过于追求完美的课堂。

2.课堂教学真实性和朴实性值得探索。青年教师在“创新”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但是课堂教学上很难做到“稳中求实”,不可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的花架子。

3.模式体现出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也不乏付诸实践的措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理念如何转变?低年级起始学科由于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怎样展开“预习”工作?教师如何发挥导学作用,避免边缘化?能否让学生参与

学案的设计,如何参与?如何科学建设、指导合作学习小组?但是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创法,妙在得法”,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适合所有学校、所有学科、所有教师,也不可能适合某一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在新课标理念下,根据不同的校情、师情、生情、班情、学情,并依据教学的实际顺势而为,灵活运用,合理取舍,方能真正实现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生命在于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意义深远:它传播的不仅是课堂驾驭艺术,也传播着学习的魅力;它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展示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它承载的不仅是教师的梦想,也放飞着明天的希望。希望我们小学的教师队伍更加茁壮,更加勇于课堂创新、钻研、探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实验小学课堂改革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实验小学课堂改革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实验小学课堂改革阶段性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6893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