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辅导员导师制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8 12:35:36 网站:公文素材库

辅导员导师制工作总结

“青年辅导员导师制”个人工作总结

我校“青年辅导员导师制”从201*年5月开展以来,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担任导师期间,围绕活动方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指导学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就将两个多月来的工作情况作一个简要总结,以便更好的做好下一个阶段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学校关于开展“青年辅导员导师制”的活动方案,明确其重要性。

高校年轻辅导员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因为他们承担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承前启后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和发展的现状来看,也要求对年轻辅导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推行高校辅导员导师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打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经刻不容缓,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辅导员制度已得到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为维护校园乃至社会稳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不容替代的作用。但依然存在知识体系不完整,职业声望低、职能定位不明确,职业寿命短、工作队伍不稳定等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这与我国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点,一方面通过完善制度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在政策上对辅导员队伍的和谐发展进行规划;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实施辅导员导师制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2、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从业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还需要其掌握诸如:法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于一名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的年轻辅导员来说,即使经过了短时间的思政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现实以及各个学校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时难以适应而无从下手也是在所难免,建立辅导员导师制可以给予年轻辅导员多方面经验指导,通过“以老带新”和传授各种事宜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同时,年轻辅导员在导师指导下多做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也有利于他们形成勤勉务实、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

3、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使大学生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意识,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认同感,调动他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具体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品德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目前由于一些院校辅导员力量的相对不足使得部分新辅导员刚上岗就承担了年级主要负责人和(或)支部书记等职务,实际形成了很多师兄(姐)带师弟(妹)的局面,短时间内未形成成熟的辅导员人格魅力,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年轻辅导员和所管辖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实施辅导员导师制有其紧迫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形象管理、实施法规规范、实行思想道德监督的作用,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有计划、有步骤落实“青年辅导员导师制”活动方案,开展富有成效的科任导师制工作。

1、明确导师职责

明确职责是导师制有效实施的保障,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既要明确作为学生身份的辅导员的职责,也要明确导师的职责。前者包括要尊重导师,定期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保质保量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到主动沟通和协调等;后者包括要以身作则,恪守职业道德,为学生量身定做完善的培训计划,积极运用期望理论和正强化效应激励年轻辅导员逐渐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一带一”的联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年辅导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引导青年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加强继续学习的指导,为青年辅导员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

2、确定活动采取的方式

一年来,我从事“辅导员导师制”的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总结起来主要的方式有:主动约谈、会议讨论、书面交流,电话询问及网络交流等形式。我适时地采用不同类型的方式,跟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不拘泥于时间与空间,有空约上我的学生到家里吃顿饭,利用吃饭的机会交流感情,探讨工作中的疑点、难点,他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到我,我有想法可以随时找到他,在保证交流的基础上,我还把教育融入到日常谈话当中去,通过具体的个案或者事例,为他摆道理、讲方法,使其能够迅速掌握处理同类事件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以此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3、制定目标,督促学习

我要求学生每周要以谈话的形式小结自己一周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口头向我汇报一次,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在业务上,我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现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

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10月份11月份12月份阅读书籍阅读文献3篇参与课题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及辅导员素养培训手册建立健全高校研究生党建2篇长效机制研究2篇4篇2篇3篇2篇公立中医医院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研究报告文学:中国新教育风暴理论评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文学助人的历程与技巧2篇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展望

1、年轻人的思维活跃,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我有一定的差异,很多事情的认识上我也注意到了自身知识面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提高。2、考核、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建立导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和学生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辅导员导师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通过一年来的摸索,辅导员在向社会学习、向老一辈同志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从而不断提升了辅导员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力争达到“教者精心。学者用心”的良性互动,确保导师制的培养质量。

扩展阅读:论文:导师制辅导员的思路

基于导师制关系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

导师制引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NizamalIrshad)

伊斯兰教苏菲派师徒相授的宗教传承制度。亦称师承传系制度。阿拉伯语“尼扎姆伊尔沙德”的意译。导师在伊斯兰世界称谓不一,阿拉伯语称“穆尔希德”、“谢赫”,波斯语称“辟尔”,突厥语称“巴巴”,中亚和中国新疆称为“依禅”。导师是苏菲各教团高品位的精神领袖,是以扎维叶(道堂)为中心传授苏菲神秘教义和精神修炼的指导者。苏菲派认为,导师是达到认主、近主之途的引路人,一般穆斯林非经导师的指引,无法获得经典的奥义及秘传的真知,实现人主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中国汉文译著《天方正学》谓:“五功本自然之功,无为之为也。但有明师启迪,方能透彻机微,则隐显机微,甚是分晓,触类旁通。”《道行究竟》曰:“是以君子当修身明道,清心显性,庶不负真宰特生之意耳。欲求清心显性者,须得真人为师,方能得乎真宰之真光。”《归真要道》云:“道有内外,外凭计较者的学问看守,内凭行道的筛核引领长存”。导师一般由年高德劭、学识渊博、通晓苏菲神秘学理、创有独到的功修方式的苏菲高级修士充任。据《天方道程启经浅说》谓:“穆勒师德乃受主慈悯,从身命割断,恶欲无干。内受真学知识,外感美行诚实,堪为世人表率。”导师的职责是,向道堂的穆里德(寻道者)讲授《古兰经》的隐秘奥义和苏菲学理,指导门弟子领悟道乘精神修炼要旨和循级而进的阶梯;秘传自己精神修炼的直觉内心体验;点授念诵迪克尔的内容和仪则;秘传该教团的道统谱系,使门弟子获得真传的依据。各教团的导师除讲经传道外,注重功修仪式,多为心传口授,以个人的内在经验为依据。门弟子入道堂修行时,必须举行严格的收徒授道仪式,奉行沐浴、斋戒、祈祷和避俗,经过见习期严格考察才被收为正式门徒。门弟子受教之后,按照导师所规定的禁律和功修程序,潜心领悟和苦修,循级而进,经过若干年,完成各项道乘功课,达到所谓“欲尽理纯,功到大定,道合自然”,“由渡己的地位,上升到渡人的地位”时,方可称为“得道者”,成为苏菲高级修士,即有资格独立宜教传道。导师根据各个门弟子学习和功修的品级,将学业优秀者留道堂作继承人或派往各地作哈里发,领导和组建教团分支组织,并秘传道谱,封授道号,授以“依扎孜”(意为“凭证”,即证书、印信、经典、信物等),使道统得以传继。一般门弟子可隐居独修,或到各地云游苦行传教。历史上各教团的道统传承,一般为传贤制,有的为父传子受。导师在教团内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教诫,门弟子必须绝对服从,其著作、传道词和祈祷词被奉为经典,并汇集传播。导师被尊称为谢赫、吾里、古土布。导师去世后,其陵墓被尊为圣墓,信徒如期前往祈祷和拜谒。(杨克礼)

修道者分为三级;最高一级是“穆勒师德”(传引人、导师),称太爷或教主,被认为是得道的人,具有卧里(圣徒)的品级,并能显示各种“奇迹”;次一级是“海里凡”,即穆勒师德的接替人,被认为是办道的人,具有“筛海”的品级;第三极是上两级的忠实信徒,称为“穆勒得”,即追随者,被认为是学习教门的人。实行教主集权制。在继承方式上,教主在世时,精心培养几个海里凡,临终前,选择最得意的海里凡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交给掌教印章或一至几件衣物,作为继承教权的凭证,使其成为下一辈教主,后来又演变为世袭制。随着教坊的增多,将若干教坊联结为一个教区,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务,打破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的单一教坊制,成为教主管辖下的多教坊制。同时,由教主委任各坊教长,代替单一教坊教长的推选聘请制,而成为教主的权力集中制。教法上属哈乃斐学派。教主殁后,信徒为其修建拱北,加以崇拜,甚至将参谒拱北和朝觐克尔白等同视之。

导师制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管理

中学可以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原来的班建制并行的管理制度。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导师负责小组或宿舍管理,班主任可以同时是导师。班级建制也有重要作用,教室是文化课教育和集体朗读励志信的场所。导师指导学生的场所可以在教室、可以在宿舍、也可以在操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育人平台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育人平台是教材《我们有话对你说》。《我们有话对你说》是导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是导师进行育人指导的抓手,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记录和成功的总结。《我们有话对你说》是三大步教育历经八年研究的科研成果。该书源于北大清华三百名优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方法总结,但不是激励中学生考北大和清华,北大清华是一种精神,但不一定是目标。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研究

从201*年开始,这批对德育创新的执着追求着,对三百名北大清华优秀学生从中学至大学到研究生的各个阶段进行研究,最后让他们每人写一封信给中学生,担任了五年清华北大优秀学生演讲团指导老师和审稿人的王军老师归纳总结了所有的信,产生了我们现在的十封成长励志信。后组织专家研究,发现了惊人的结论:第一、这十封信内容居然涵盖了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全部;第二、这十封信主题居然涵盖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等全国十所名牌大学的校训;第三、这十封信德育居然和现在社会倡导的“八荣八耻”以及“和谐社会”主题神奇的相似;第四、这十封信的每封信中,居然至少有一点所有人根本无法想到的秘密,难到这就是这三百名北大清华学子考上北大清华的秘诀吗,请同学们认真找找在哪里。《我们有话对你说》中给中学生的十封信成功应用心理暗示科学原理,从激发内在动力和养成优良习惯入手,进行成长教育。应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全面涵盖了中学生德育为先综合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是书又不是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教育科研成果,这是一款卓越的教育产品。三大步教育

三大步教育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是王军。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承担了教育部规划课题《寄宿制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06年开题,08年1月已结题),课题主持人是校长齐延龙。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使用三大步教育开发的教材《我们有话对你说》作为导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201*年9月1日,王军作为指导老师,在日照实验高中对五百名教师做了《三大步是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升华和发展》的报告。王军在随后的3个月,在学校继续调研,指导三大步励志教育的实施,并写了《关于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调查、思考和建议》等两篇论文,对该校的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中小学三大步育人模式”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三大步”是学校进行德育和励志教育的系列方法论,是学校的德育“芯片”,是在学校教育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和生活动力,让学生用自己力量成长的教育方法。“三大步”是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整体实施,学生自我励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成学校特色建设,促使学生成人成才的中小学育人模式。

“三大步育人模式”是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核心方法论,是导师的工作平台。

英国高校导师制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刘娜学生工作部

【摘要】英国高校导师制历史悠久,导师制在英国的普及推动着英国高等教育向着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英国导师制要求导师角色定位清晰、注重导师的业务培训、队伍稳定等,这些经验都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急需借鉴的。

【关键词】英国导师制辅导员队伍建设角色定位

一、浅谈英国高校导师制(一)什么是英国导师制

英国高校导师制度闻名于世,六百多年来,英国的导师制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英国高校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大学对每一位入校的新生都会安排导师(Tutor),每一位导师都是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讲师以上职称),他们都会被分配负责5-20名左右的学生,导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生活上的事务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总而言之,导师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方方面面的事情。

(二)英国导师制的特点

英国导师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导师角色定位清晰、注重导师的业内培训、队伍稳定等方面。导师是英国高校不可缺少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岗位。在英国的高校里,每一位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都要具备成为学生导师的素质,这也是作为他们工作的基本要求。英国导师角色定位明确,是开展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保障。导师主要的职责体现在:一是对在校学生进行学业上的辅导与帮助,例如选课、对使用参考文献的指导、如何准备考试等方面;二是对在校学生生活方面上的帮助,如定期的谈话与交流、处理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等;三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导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给学生各方面的参考意见以及教授申请工作的各种技巧等。

英国高校同样注重对个人导师的业内培训从而提升导师队伍的素质。英国的大多数学校都设有员工培训中心,定期给员工提供教学、学生事务管理及科研技术等各种各样的培训服务。个人导师主要就如何开展学生事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多种多样,如通过分析学生案例进行多方面的讨论、学习等。教师在晋升职称时不仅科研、教学水平被作为重要指标,管理水平(学生事务)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参考指标。

英国导师制队伍建设具有稳定性。因为导师在英国是一个终身所要从事的事业,作为本科生的导师是每一名英国高校教师所必须承担的工作和义务。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不仅要积累学术、科研方面的知识,也要积累导师这一职业的背景知识,因此英国的导师制具有终身性。正是因为这种终身性使英国的导师制具有稳定性从而使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到各种学生事务的培训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二、关于加强完善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是一线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老师,高校辅导员由于身处一线,经常和学生打交到,导致很多非本职工作任务加到他们身上。这样的结果是辅导员的工作量不断累积,使很多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健康水平和学习能力日渐下降。由于学校没有能够明确,至少没能从制度上保证辅导员按其工作任务履行职责,再加之目前管理机制的不合理,使辅导员处在一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下和处在学校管理结构的最底层。学校的党政各级管理机关,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并且辅导员因人事上归院系管理,院系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又使辅导员承担了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工作和行政事务。事实上,目前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即辅导员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们的定位到底倾向哪里?是应对学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还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学校没有明确的定位,社会也没有统一的看法。导致辅导员的多身份,多考核。这样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和明确。学校急需针对辅导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给予相对明确的界定,这样有利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期建设。

(二)从长远规划辅导员制度

目前的就业形势导致很多毕业生有先谋一份工作,等情况稍有好转后便跳槽的想法。许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也有同样的想法。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39%的辅导员认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满意的选择,66.4%的人认为该工作不被理解、社会地位较低、没有前途;还有少部分人认为辅导员仅是谋生的手段。调查发现,辅导员一般在岗位工作23年后,普遍感觉前途渺茫,希望转向教学或其它岗位。对于目前存在的这种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健全辅导员考评、晋级体系。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评方法,赢得广大辅导员的认可。在辅导员队伍中建立学校机关人员队伍储备机制,从优异的辅导员中,选拔到学校其他机关工作,为辅导员发展提供出口,保障他们的干劲。二是提高辅导员福利待遇,给予他们再教育、再学习机会。要把稳定辅导员队伍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适时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

(三)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未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到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来,缺乏规划和得力措施,对辅导员队伍使用多,培训少。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制定长期的规划,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是阻碍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是影响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改变过去关于辅导员的错误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的长期性建设,将辅导员队伍构筑成学生心目中的坚强长城,实现辅导员有地位、有能力、有前途的发展定位。尤其改变对青年辅导员的培养不足、管理不够、成长不快,存在目光短浅,只注重解决眼前、暂时和应急的事情,明确长远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保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三、结语

新时期条件下,借鉴英国导师制经验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一条捷径,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迫切需要提升的重要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龚冰.感受英国导师制[J].科技信息,201*(33).

[2]侯志军.团队视野中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2).[3]夏晓虹.从英国导师制看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本文来自学生工作研究,原文地址: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辅导员导师制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辅导员导师制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辅导员导师制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481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