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浅析“三农”专项气象服务

时间:2019-05-28 12:37:58 网站:公文素材库

浅析“三农”专项气象服务

浅析“三农”专项气象服务

摘要: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敏感的行业,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最薄弱的领域,农民是气象防灾减灾最应关注的弱势群体。文章概括总结了“三农”气象服务的成果,分析当前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促进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关键词:气象服务;三农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0186-20引言

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1号)提出的明确要求。近年来,各级气象部门坚持面向民生,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和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把气象防灾减灾和确保农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结合农业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实际,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不断完善。1气象为农服务成果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以需求为牵引,以实际效果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突出科技支撑、突出信息普及、突出长效机制建立、突出防灾减灾基础建设为重点,着

力在服务产品好用、能用、服务对象会用上求突破。

气象为农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三个坚持”:坚持“开放合作”、坚持“融入三农”、坚持“科技支撑”,突出“四个纳入”:将气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议程、纳入公共服务范畴、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工作理念上实现了从重预报业务向重预警服务、从传统农业气象向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从部门型向开放集约式的“三个转变”,建设过程突出了业务技术体系建设、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三个抓手”,建设内容上注重依托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三个载体”,服务形式上促进气象服务、气象科普、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三个延伸”,产品质量上强调及时性、实用性、通俗性“三个标准”。在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强化服务内涵三个方面,统筹内外资源,农业农村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发布、传播、应用、应急处置和基层防御能力全面提高,目前已构建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精细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逐步形成,覆盖广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逐步建立,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逐步健全。

2当前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气象为农服务建设中虽然取得了许多新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还

扩展阅读:推进三农专项气象服务 均衡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三农专项气象服务均衡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新都“三农”专项气象服务纪实

郑俊

成都市新都区气象局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是响应中央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成都市新都区气象局被列为“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示范区县后,紧密结合新都区委、区政府打造“两线三带五园区”,构建“一主两翼四走廊”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气象基础设施向城乡延伸,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全覆盖,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都“三农”气象服务专项试点工作。分管区长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农业、财政等部门全力支持。区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三次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专项试点工作。《成都市新都区201*年“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都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成都市新都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政府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任务和责任,也进一步搭建和完善了机制的建立。

二、深入调研探索创新

为全面推进“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工作,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区气象局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农发局、应急办、水务局、林业局、重点乡镇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气象服务的需求。赴安岳、青神、双流、三台等“三农”专项示范县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成绩突出市县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调研考察学习,拓宽了视野,按照“北部新城、成都新区”的发展定位,气象服务重点是“一区一园一中心,两城两镇两区域”,积极推进气象服务城市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的新都“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工作的思路。

三、建全基层气象组织,服务城乡社会需求

为了切实解决城乡气象服务问题,切实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站在气象灾害预警、气象防灾

减灾知识、公众气象信息的传播作用,利用部门资源共享的方式将城乡气象服务纳入区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在农业综合站内设气象信息服务办公室,设立气象科普宣传栏和气象信息张贴栏,做到了有职能、有人员、有场所、有考核。区气象局与区农发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的通知》,明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承担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具体工作,由农业综合服务站指派专人兼任气象信息协理员,负责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工作。信息站工作纳入镇政府和区农发局年度考核。全区共建成11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还在新都传化国际物流园区、新都工业园区、清流农业产业园区建立了物流、工业等特色气象信息服务站,为新都物流运输、工业企业提供特色气象服务。下一步将继续建成商贸城、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区、机电装备产业园区、家具产业园区和食品产业园区的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工作。与水务局联合召开镇(街道)应急负责人、气象信息员参加的防汛工作培训会,与区房管局、区供电局联合召开企业防汛工作培训会。全区共建成由村委会主任、社区主任担任的气象信息员252人。

四、加强部门合作,开展特色气象服务

积极深化部门合作机制,与农发局联合开展了特色农业气象预报,与国土资源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等级预报,与区植保植检站开展农事季节、农事活动中因天气气候可能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监测、预报、预警及对策措施,实现信息共享,指导全区病虫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气象局分别与农发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应急办签订了部门合作协议。与区政府应急办合作建立防灾减灾应急平台。依托应急办进行了两次防灾减灾应急大演练。汛前与防汛办合作组织全区开展防汛工作培训会,并对重点防洪地段进行隐患排查等。

五、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监测预警体系

在全区重点乡镇、产业园区共建成9个区域自动监测站、3个土壤湿度监测站、1个大雾监测站、1部风廓线雷达、4个农村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和1个大棚小气候观测站。实现气象自动监测站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有效监测,实现雨情自动监测和报警。将预警信息纳入到区政府的应急体系,利用区政府建设的应急信息平台和现有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渠道,依托村社的应急信息员和应急预案,实现气象预警信息的全覆盖。利用气象短信平台、香城新都网、党政内网、新都气象信息网、新都电视台、广播、电子显示屏、电话、QQ群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气象预警信息。各村(社)的气象信息员接收气象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乡村广播、信息专栏等形式向其责任区域的村(居)民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六、城乡科普宣传成效显著

依托全区科技“四下乡”开展城乡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将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气象

科普活动站,定期组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指定村气象信息员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员,在广大群众中有效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新都电视台每周一次的《农家顾问》为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和农业建议。5月11日在黄桷树广场、5月14日在石板滩镇东风街、5月15日在三河街道长龙社区、5月16日在斑竹园忠义社区、17日在龙桥镇瑞云社区进行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发放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新都区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等宣传资料上万册。

七、气象服务赢取社会广泛赞誉

新都区政府对区气象局在西部重点建设项目成都铁路编组站建设、成都市重点建设项目成青线、北新线公路建设以及区级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气象服务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区委书记杨羽批示:“区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材料非常及时主动,为我区农业生产和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有区气象局站岗放哨,我们才能够放心工作。”开展大小春农作物病虫害论证工作,每年给全区减少农药费百万元,物流、食品生产、旅游气象服务受到企业和用户的好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析“三农”专项气象服务》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析“三农”专项气象服务: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析“三农”专项气象服务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505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