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初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复习提纲(1.2.3单元)

时间:2019-05-28 13:08: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初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复习提纲(1.2.3单元)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制定《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②“三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会议的召开1949.9国旗五星红旗定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③选举国家领导人2.开国大典:时间:1949.10.1地点:天安门广场

大典盛况(了解)

1.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同志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最重要);3.从此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二、西藏和平解放1.2.3.4.

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军很快扫清各地残敌经过:1951年5月,经过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方式:和平谈判

意义:除了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以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三、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

1.经济上:整顿经济秩序①措施: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

【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②意义: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

定了基础

2.军事外交上:抗美援朝①最可爱的人:邱少云、黄继光(书本上了解他们的事迹)②精神(志愿军):舍生忘死、慷慨奉献、爱国主义、革命英雄

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③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提高国际声望争取和平环境

3.政治上:土地改革①时间:1950年6月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积极封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度。

③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

了农业生产的回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

1.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要在一个先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简称“一化三改”】

“一化”“一化”①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始于“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主要指标多超额成③成就:P1819小字部分④初步奠定了建设国家的物质基础“一化三改”

“三改”农业: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重点实行公私合营

实现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实质)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性质:我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宪法2).保障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大跃进”

1).原因内因:过高估计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外因:战胜资本主义的“赶超”战略

2).指导思想: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高速度、浮夸风盛行4).表现:农业发动扩展到工业

农业:高指标带来高估产,浮夸风盛行工业: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点(表现):“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

2).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大刮“共产风”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见笔记)

4.调整国民经济1).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2).调整:1961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4至1965年的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宣布:经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三、社会主义探索艰难时期涌现出的优秀代表人物

“共和国的脊梁”

五六至六六,社会主义探索难

大庆人,王进喜,奋斗石油工业称“铁人”

“两弹元勋”邓嫁先,六四原子弹、六七爆氢弹,维国安,促世和,国家核防力量大“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临危受命到兰考,治灾害、改贫困,全国人民拍手夸四、“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2).经过:

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2.“文化大革命”的扩展

“全面夺权,全面内战”:

①起点: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策划指挥上海夺权活动。

②兴起:上海夺权后,夺权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③扩大: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集团、江青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四人帮”就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包括: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2)、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

①林彪问题解决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左,还促成邓小平的“复出”。②1975年起,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对军队、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3)、四五运动(4)、粉碎“四人帮”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中“江桥摇”实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四人帮”成员,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粉碎“四人帮”。

①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②局势严峻: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权的活动

③果断出击: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4、“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1.“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灾难(影响)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持续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全面内乱”。(性质)②济发展迟缓,错失发展机遇。③生活动荡不安,基本没有提高。。

④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干群心情压抑。

2、历史教训

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组织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

政治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历史的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领导人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2)、两个文件:①1978.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揭开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②1978.1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内容P41一定要4)、意义P42掌握

2.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指引全党(掌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转移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揭开序幕

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共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中共十三大(1987)→阐明(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看书p43】

南方谈话(1992)→强调基本路线不动摇→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

中共十五大(1997)→“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工作全面展开1.经济

1).城乡改革不断深入【这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为什么从农村开始,见笔记)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安徽凤阳小岗村最早实行家庭联厂承包责任制

【“大包干”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

1980年,四川广汉县向阳乡正式挂出乡人民政府的牌子,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民学习文化学习技术;有利于扩大农民致富的途径;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项目;有利于改变城乡的布局,一大批小城镇相继兴起;有利的促进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评价:p46

乡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重点识记了解原因与意义,看书本

城市:改革的重点放在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点”:19781984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全面展开”19841993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

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打破“大锅饭”

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第三阶段:新阶段1993至今

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A.80年代经济特区的建立,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

点: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为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线: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

面:1985年相继在黄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创设的意义:①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②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90年代浦东的开放,标志着对外开放的深化

1)、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投资跨国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日益成为

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时间:1990年开始3)、成果:上海成为“三个中心”和“一个龙头”

【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腾飞的一个龙头】4)、意义: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C.21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1).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时间:201*年12月

3)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各种机遇,还有各种挑战,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识记】

2.民主与法制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依法治国①背景: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

法律化、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②特点:完备性数量多、项目全、有特色

③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2)《刑法》和《民法通则》

A.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97年重新修订刑法(四个原则p57)

【《刑法》: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公私财产、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目的:适应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时间:1986.4实施时间:1987.1

意义:为制定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法通则》: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则的民法系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法人制度】

3)村民自治

①.实施缘由:为适应农村县以下行政区划的变化,推拿农村基层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②.法律依据:198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③.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④.意义:P57

扩展阅读:初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复习提纲?急用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共同纲领: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内容: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③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国旗象征:红色:革命;大五角星: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2.最可爱的人

1、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6月美国侵略朝鲜):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抗击美国侵略者(“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2、战斗英雄: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誉为“最可爱的人”。

3、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3.土地改革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4、土地改革的完成意义: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工业化起步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2、一五成就:意义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3、1954年9月五四宪法的颁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即性质)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5.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1953~1956年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1956年召开的八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任务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意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左”错误的现象(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基本国情出发。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大庆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实现自给)王进喜;2.两弹元勋邓稼先;3.县委书记焦裕禄;4.解放军战士雷锋。

学习精神: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1976年)

1、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是左倾思想泛滥的结果,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

2、文革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刘少奇。(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3、1976年:

①周恩来,毛泽东逝世。

②为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人民运动:“四五运动”。③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④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标志:1971年九一三事件。

⑤“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的覆灭。※8.伟大的历史转折

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内容: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0年,刘少奇冤案平反。

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比较完善的宪法)。1986年,颁布一系列法律。9.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开始。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设立广东的深圳(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2.沿海城市:广州,上海14个

3.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开发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4.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有: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加快企业的改革的步伐。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立国之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1.共产党的领导2.社会主义道路3.人民民主专政

4.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

①1982年,中共12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1987年,中共13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1992年,中共14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97年,中共15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总结:

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他是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1.民族团结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过第二大橡胶基地。3、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回归祖国:记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在国家的统一问题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3.海峡两岸的交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

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14,钢铁长城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苏联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特点: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16.外交事业的发展

1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3、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17、18.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有: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1966年,核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

3、863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19.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到201*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20.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1956年,中国在文学艺术方面提出了“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有了巨大发展。描写地下工作者以殊死搏斗保卫山城重庆迎接黎明的长篇小说《红岩》反映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青春之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老舍的《茶馆》。”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又一个高峰期,茅盾奖几个作品)。

艺术: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放映革命年代的故事片《大决战》,反映历史题材的故事片《林则徐》,反映新中国诞生的《开国大典》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抉择》,反映传统文化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体育: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从射击运动(许海峰)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1*年,中国将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2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

2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衣食住行)?2、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铁饭碗”被打破后,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和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制度改革最密切关注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复习提纲(1.2.3单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复习提纲(1.2.3单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复习提纲(1.2.3单元)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797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