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八年级历史总结

时间:2019-05-28 13:16:0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八年级历史总结

历史总结

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大战前夜的较量二、转入战略进攻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①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军队: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巧用蘑菇战术

②意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极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2、双矛攻势: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孟良崮之战3、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30日)①人物:刘伯承、邓小平

②意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国民党统治走向失败的转折点。三、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1948年总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1、辽沈战役

①指挥者:林彪、罗荣桓②作战部队:东北野战军③战术:关门打狗锦州

④意义: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2、淮海战役

①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②作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华北野战军③战术:中间突破徐州

④意义:解放长江中游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直接震慑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3、平津战役

①指挥者:聂荣臻、罗荣桓、林彪②作战部队: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

③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北平(傅作义)

④意义:使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四、国民党政权的崩溃1、渡江战役

1949年4月邓小平地点:西起江苏湖口,东到江苏淮阴2、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1950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宣告结束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①目的:筹建新中国

②构成:各党派、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等。③内容: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决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国歌、国旗、建人民英雄纪念碑。。。。。。①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中国人民饱受战乱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标志大陆的基本解放六、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1、抗美援朝(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

①背景:美国入侵朝鲜美国干涉我国内政,并轰炸东北地区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援助②目的: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③结果:中朝人民取得胜利

④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新兵种的组建3、农村的革命

①原因:原有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摆脱封建剥削,发展生产力

②核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③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政策:分批推进

⑤成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地区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⑥意义: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年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4、民族区域自治

七、新中国外交的起步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补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1954年,同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

③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标志着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3、万隆会议(1953年)

①特点:第一次有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②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③周恩来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八、迈向社会主义

1、一化三改:一化:工业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化(1953年)

①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

②成就:长春一汽、沈阳飞机、鞍山钢铁、沈阳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③意义: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3、三改实现公有制①个人生产合作社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③意义:把----私有制改为公有制,提高了生产力

4、三大改造总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20世纪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建设之路的探索1、中共八大

①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②时间:1956年9月

③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明确了国家的主要任务。④意义: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

①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②原因:它忽略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识和主观努力的作用。③错误表现: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滥用。

④失误后果:工农业生活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⑤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稳中求进,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3、国民经济的调整

1958年冬,中共中央开始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到1963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十一、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

1、石油战线上的“铁人”王进喜(大庆油田)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河南兰考县)3、雷锋十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①原因:“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②导火线:由姚文元执笔,写成《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③开始标志:1966年,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④过程:红卫兵运动、刘少奇冤案、造反派夺权、林彪事件、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⑤结束: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⑥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团体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⑦后果:正常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使我国文化科技人才黄青不接;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失去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⑧教训: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维护稳定,以经济建设为重。

⑨刘少奇冤案说明什么?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极大破坏,要健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十三、共和国的科技丰碑1、两弹一星

①原子弹(1964年)氢弹(1967年)邓稼先钱学森

导弹(1966年)意义:对于打破核垄断,战胜核讹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争取世界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②东方红卫星(1976年)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十四、登上国际舞台

1、决定外交政策的因素:国家实力、国家利益。2、中美关系改善①背景(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

②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周恩来③《中美联合公报》意义: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⑤中美建交的意义: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祖国统一,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2、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

①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亚太国家的支持②意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3、1972年与日本建交4、走向建交高潮

第四单元: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五、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①背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内容: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新道路。2、对内政策(农村)

①农村安徽小岗村大包干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十六、改革的全面推进1、民主法制

①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形成一个以宪法为中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③村民自治制度(基层民主)2、教育

80年代,推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3、科技

863计划:神舟系列。。。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十七、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原因:党和国家的重视经济实力的增强

1、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花争鸣。

2、体育:容国团1959年世乒锦标赛冠军(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许海峰1984年23届奥运会手枪慢射冠军(奥运会中国第一枚金牌)第五单元:昂首迈进新世纪十九、春潮再起

1、邓小平南巡(1992年)

①背景:苏东剧变(国际)改革的阻力增大(国内)②内容:三个有利于: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国有企业改革(城市改革)

①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十四大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③1993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3、邓小平: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的光辉旗帜。二十、变革中的社会1、就业制度的变迁

①低工资,高就业,包分配的特点(计划经济)②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国家促进(市场经济)2、社会保障制度①内容

②为了维护社会安定,但有很大的困难。3、网络改变社会4、对改革的认识

①正确的改革有利用推动革命的发展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③改革要符合国情二十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1、首先提出:针对台湾2、首先应用:香港澳门3、含义:一个国家(前提),两种制度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5、原因:中国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6、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它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二十二、中国走向世界1、成就:①港澳回归

②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③加入世贸组织WTO2、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①是维护世界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会越大越大的作用3、原因:综合国力的提高政策

扩展阅读:八年级历史总结

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连平忠信三中曾琼

在本学期里,本人担任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希望能通过总结,做到扬长避短,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学期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点: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课时间不足5个月,而教学任务也不算太多。但是学生基础普遍不是很好,如果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上课,那么恐怕学生是很难一下子接受的,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重难点,写出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从不上没有教案的课。努力把重点难点讲清楚,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再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不管是所教的重点班还是普通版,我都从不马虎,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方式选择,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课堂的导入花一两个小时去查资料去构思。可以说,课外花在准备教材及钻研题目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的时间,用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上40分钟的课,通常备课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正因为如此,我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2、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消化和接受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每一课新课结束以后,把课课练落实到位;每一周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周周练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判定等级和批改分数的方法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来说,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又接踵而至,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我尽量去了解和鼓励后进生,在课外的时间辅导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一些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过来问我,还取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呼唤老师行动”。每当看到他们拿着练习什么的来到办公室,我就特别的开心并耐心解答。在我的努力下,一些差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历史渐渐有个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信心。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努力抓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每次我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我都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尽量做好自己的练习题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开学初,也许是寒假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点心不在焉,教室里有一段时间总静不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反复地强调,学生又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时间保持安静。

虽然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很难学习,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太多,但是我尽量宽慰他们,培养他们的信心,当我看到他们取得成绩时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他们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三、注重加强学法指导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四、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一个和谐团结的科组,为了能够把科组建设的更好,为了能够让我们这些新老师更快的成长,我们科组活动比较多而正规。对于每至少一次的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我都一次不落地参加,对于集体备课活动也是积极参与。除此以外,我还尽量多的取听老教师的课,不管是老校还是新校老师的课,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听一下。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除此之外,还需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多看书,多学习,加强知识更新的速度,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内,在良好的科组氛围内,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在我的个人努力下,自己各方面都在提高。但是很多东西还需要我继续努力,更加努力,我仍然并且一直在路上

201*-6-29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年级历史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年级历史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年级历史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860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