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小组合作”如何创设和谐美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共识。
2、课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是我们美术
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一段的教育实践研究,也对和谐课堂教育的教学与活动内容进行过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现在需要充实完善和谐课堂教育研究内容体系继续为和谐课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
作出贡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将以行动研究为主,来完善课题,提高课题的应用实效,以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来确定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发展学生的能力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
件,形成善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201*年11月,学生已经能在课堂中变得活泼,更自主、更和谐。
扩展阅读:美术工作室结题报告201*年6月
《美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武昌区美术名师工作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所以国家提出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与强调科学知识本身价值的理性精神不同的是,人文精神强调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保障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美术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美术教育教学体现对学生的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并将教育教学活动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中发掘人文内涵,让学生个性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美术教学在塑造人的心灵、传播和提高人的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已成为美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虽然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能当场兑现,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即看不见又摸不着还无量化标准。但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把自己放到时代的大教育环境中。学校的美术教学并不是选拔几个美术苗子,而更重要的是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师要以培养未来复合型综合人才为目标,脚踏实地在美术教学中牢固树立技能技巧的训练与人文素质培养并重的教学观念,培养全面发展,学业技能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
与思想情操共同进步的未来人才,因此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易于操作的且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相关策略、方法,成为我们新一代美术教师关注的重点。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每个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拥有发展的潜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但是,过去美术教育一致延续着以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个性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得到良性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改变美术教育的单一性,创造性地将美术人文逐步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一系列知识中,理解美术文化,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体会完善人格的魅力,同时点亮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引发并创生出新的美术人文。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润物无声的过程。早在201*年武昌区名师工作室美术团队就尝试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美术教育和人文培养的研究工作。201*年10月该团队申报的《美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经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批准确定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于12月通过了专家的开题论证。经过了近四年实验和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教学方法并在市区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审美教育与人文素养
每当提起“审美教育”,我们就想联到审美知觉、审美经验以及对艺术的判断和估价,想到整个的艺术领域,想到哲学美学。
拉尔夫史密斯认为“审美教育”泛指以艺术教育的名义所作的所有事情,除了这一普遍含义之外,审美教育还指一个独立的学科(或研究领域)以及这一学科独有的概念、技能和背景,尤其是那些最适合发展艺术感觉的东西。审美经验实际是审美欣赏的同义词,审美能力的养成又是审美教育的目的。他提出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以便使他们在观赏艺术品时,获得艺术品所能提供的宝贵经验。此外,它还应该包括一种社会性需要,即恢复和重建人们的判断能力的需要。
对“人文”的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一概念在文艺复兴之前没有出现过。15世纪末意大利的学者使用(humanist)称呼“人文学”包括语法、历史、文学、道德哲学等,是有关人的全面修养的重要科目。我们现在谈的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人文精神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意在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实现的教育,必然也是一种价值教育。这种强调价值教育的倾向当然也应该成为人文教育的分支视觉艺术教育的主导。视觉艺术能够为丰富和扩展人的潜力的人文教育做出巨大贡献,重视对视觉审美对象的欣赏,重视审美
教育,只要做出恰当指导,就能加快人的自我开发。
具有人文倾向的审美教育,它所张扬的是将“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方式的综合性和全新的教育,艺术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科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知识丰富他们的才智。而经过审美教育熏陶的学生必将具有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在美术课程知识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四个方面研究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三个学段的学生在这一个学习领域的调查结果表现出不同的人文素养。例如:小学段在被问及随意画一些线条,并根据已有图形加以想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98.6%的小学生能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并且作画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在造型活动中如当问及材料、技法和文化底蕴及对中国画的传统文化的理解,35.5%的初中生有全面的理解,64.5%的初中生只理解了一部分。可以看出初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待提高,这要从小学生抓起。高中生90%在这一领域能用语言从欣赏的角度自由表现,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三个学段的学生在这一个学习领域的调查结果表现出对现代设计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例如:小学段在被问及中国人喜欢用“鱼”图案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鱼之所以被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100%的小学生都答出了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的涵义,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中学段在被问及民间美术的形式和题材,98%的中学生都知道剪纸、刺绣、泥人、木版年画等属于其范围,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2%的学生知道不全。96%的高中生通过欣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了解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感知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并且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当问及到你是否你能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100%都答出能够。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不是一个个体的孤立行为,而往往是在一种群体互动和交流的环境中进行的,三个学段的学生在这一个学习领域的调查结果显示都能够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并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例如: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被问及你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98.6%的小学生表现出很乐意,1.4%的无所谓。初中生中76.8%的表现出很乐意,23%的无所谓。1.2%的不愿意。高中生中98%的很乐意,1%的无所谓。1%的不愿意。例如: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被问及你知道美术包含哪些内容,91%的小学生能准确答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与设计,99%的中学生能准确答出,100%的高中生能全部答出。由此看出,无论哪个学段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做出自己的评述。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三个学段的学生在这一个学习领域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与联系。例如:在小学被问及世界文化遗产绚丽丰富,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哪些,100%的小学生都选出了珠穆朗玛峰不是,而知道奥林匹亚遗址、拉斯科洞窟岩画和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属于世界文化遗产。100%的初中生全部能够知道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所在。当问及楚文化的历史名胜和艺术品时,93%的初中生知道一部分,7%的初中生全知道。而高中生中99%的全知道。在当问及人文奥运知识时,94%的初中生知道很全,6%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而高中生中有98%的知道人文奥运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很多方面,2%的学生知道一部分。总之,这一学习领域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我们发现了当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生活增色时,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欢乐而富有情趣。学生需要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需要有趣的、形式多样的美术课,更需要富有美术人文的美术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美术人文对学生心灵的滋润,更关注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此外,还要加强美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美术人文不是孤立的,其他学科知识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的。(二)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研究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变化,而
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如何让这一教学方式真正“植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精选问题,做个有心人。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让学生探究什么?何时探究?应精心安排,抓住恰当的时机,让学生畅所欲言,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听过一些教改课,不乏合作交流的形式,但细细品来,也有造作虚假之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问题,让小组内讨论,名义上再探究探究,实则为了完成课前教案中是早已安排好的、必不可少的体现新教改的环节。这样的合作我们宁可不要别2、全员参与,做个用心人。这里的全员参与即是指全体同学个个参与,也指教师的参与。教师以学生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讨论,会消除一些学生的恐惧心理,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
以团队教师的优秀课例《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为例。该课运用宽松的开放式教学法,创设了一系列的学习情境,把课堂作为表演舞台,让学生自己主持、分组展开表演。这个过程,学生当主角,教师是学生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欣赏、一起表演、平等的进行交谈,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有更大的收获。当然,要让学生当主角,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们的思维联想,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
2、重视情感的培养
新课程课堂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脱离了人文环境创作出来的,而是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和思想影响的,所以,美术学习离不开人文情境。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加速其对美术人文的理解和把握。
在课例《色彩的联想与情感》中,通过四段描绘春夏秋冬文字,让学生联想到四季的色彩,当学生亲自品尝甜酸苦辣的食品,就体味到了不同的颜色,近而品味到不同的人生。在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美术(尤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体验人类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探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各种不同文化的经典美术,并通过对它们的欣赏、描述、解释、分析、反思等活动,领会其中所蕴涵的“爱”、“欢乐”、“痛苦”、“悲伤”等典型的人类情感。如:万里长城激起学生的民族感,拉斐尔画的《圣母像》激起人们愉悦爱慕亲切的情感,古希腊雕像《拉奥孔》使人观后有痛苦的体验。3、感悟美术丰富的人文内涵。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美术课堂。
唯有开放,才会有活力。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曾指出:“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日,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已不能继续进行,也无以增进教育的发展。”要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
活有机联系起来,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美术大课堂的途径有:(1)、拓展美术欣赏,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能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吸收量,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加深人文底蕴。只要内容健康有益。(2)、延伸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美术教学不限于教科书,不限于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的,甚至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它包括一个人完整的生活世界。我们在课余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竞赛、夏令营等,也可请上家长参与评价。总之,美术是文化的载体,是与人、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教学中,既要重视美术的工具性,更要偏重于人文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实现美术教学的真正功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长,每一个孩子都潜藏着许多“闪光点”。注意个体差异,分层对待,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具体操作时应做到:
1、对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细致地调查了解,对其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他们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2、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并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
3、加强个别辅导,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如在《纸浮雕》一课的作业要求中我们设计了三个层面。基础层面:运用折圆的基本方法设计一件纸浮雕作品。深化层面:综合不同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造型简练有情趣的纸浮雕作品。探究层面:用纸浮雕作品装饰一件生活用品。对美术基础好的训练他们的创新求异能力,美术基础一般的训练他们综合运用能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专门训练他们折圆的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纸浮雕作品。分层教学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的规范中自由的学习、自主的学习。
4、个案研究,对优秀学生和有进步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袋,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十五中学生王号家庭有缺陷造成性格内向,学习生活无条理,不能安心画画和完成作业,老师和同学以人文关怀倾注了全部热情,给他以亲切感、安全感和信任感,激励他制定目标成人成才计划,经过不懈努力,时间长达6年,不仅美术比赛获奖,而且高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学期间,参加了日本兄弟杯国际服装设计比赛并获奖,法国、巴黎时装设计竞赛获奖,还在北京完成了一个30万的动画工程。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寄来了获奖证书复印件并附言“如果不是付老师在训练中耐心点拨,严格要求,鼓励自立自强,一丝不苟,有毅力,独闯京城是难以想象的”。
5、平台搭建,在研究基础上,进行特长生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美术比赛,并整理资料。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美术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学生能在自由的空间中进行各种美术活动。根据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特性,将学生在此间的美术活动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是十分有价值的。它能追踪确定每个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而且能准确评价学生在许多情境中的表现。
全面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外活动,到江南古镇、安徽宏村、工厂农村等地写生,进行社会实践行以发挥学生的良好个性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学生的各自特长。培养多种人才。十五中美术组学生刘慧、陈晶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大学毕业后保送研究生,分别到美国和荷兰深造一个留校上海戏剧学院当教师,一个竞争到上海师范大学当教师。清华大学美术专业的罗意和汪丹青,上海东华大学的王诗聪,大学毕业后都参与了201*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设计工作,王诗聪被评优秀工作者。为学生的崭露才华创造条件,初中学生比赛获奖,高中学生升入大学,除了有从事美术专业的,也有搞建筑设计、生物研究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说:“美术课外活动,发展了我们的个性,激发了我们的求异思维,培养了我们的探索精神,使我们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
四、课题在实践中的运用
美术教学要发挥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就必须贯彻以美术教育为主体,辅之以跨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培养的理念。(一)、小学阶段挖掘民族艺术资源,扩大学生视野。
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地域文化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
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
翻开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封二上或是每一课的首页上总会展示一些体现中国民族特色或世界性的各种表现风格和流派的名家美术作品,尤数封二上的作品颇有气势的占据了两个页面,如第一册上展示的是安塞农民画家张芝兰创作的《花狮子》,而在本册的第九课《谁画的鱼最大》又呼应式的安排了张芝兰的农民画作品《戏鱼》。
教师在这节课上可以联系《花狮子》让学生拓展对中国农民画的认识,这条鱼比人还高,五颜六色的身上还有一条小鱼,仔细看,小鱼身上还长着一张人脸,大鱼的周围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这幅农民画色彩鲜艳,装饰性强,表现手法夸张,采用民间常用色和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纹图案。因为它与儿童画有许多相通之处:教师多收集几张安塞农民画给学生欣赏,并做介绍:农民画是农民自己画的画,安塞(地处陕西省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的农民画家近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学生在欣赏观察中感悟农民画这一中国独特的画种构图之奇美,想象力之丰富,手法之大胆,色彩之明艳,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而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还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98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之后教师再将表现自然界的鱼的图片与农民画中的鱼做对比,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我们的世界从来都是多元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在一国之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也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倾向。中国的民间美术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其艺术涵量之大举世罕见,其各类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手法是无所不包的,中国民间美术伴随着民生、民习、民俗而发展着。劳动妇女所创造的民间美术,因与生活紧密相连,所涉及的农民画、剪纸、面塑、刺绣、布制品等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初中阶段,探索美术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以促进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整合美术与其它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学科间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
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由于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需要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程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激发学生感受和创作的兴趣,利用美术与音乐的互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实施美术和音乐的互动,即在美术课教学中注入音乐内容,即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音乐是有声的绘画,绘画是无声的音乐。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样可以表现鲜明的艺术形象,美妙的音乐通过人耳到达人们内心深处,引起情感的共鸣,听者伴随着音乐的起伏,眼前仿佛出现绚丽的色彩与画面。俄罗斯人A萨夏尔金文科瓦斯基女士有研究表明“通过大自然的色彩来描述声音,通过大自然的声音来描述色彩,使色彩能耳听,声音能目见。”
在一堂欣赏课《晨夜》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音乐、美术的交叉运用促使学生去关注、感受并融入美术作品。在德彪西的《月光》、《海》的音乐背景下,感受印象派作品的基本特征和风格,通过对印象派美术,音乐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印象派艺术相互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印象派美术作品的认识,拓宽学生视野。、高中阶段,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从作品中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三)高中阶段完善审美心理,关注人的和谐快乐。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凝具着浓郁的人文精神。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进行的美术与人文课题研究,更加关注让美术鉴赏提升我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并在它的学习中更多地呈现出人情感、开发着我们视觉思维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和谐快乐。
根据美国费德门教授的鉴赏评价理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要求1.描述。在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内容、题材、画种等。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等形式语言及整体构成进行分析。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观念进行研究。4.根据以上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评价。
团队教师的一节高中欣赏示范课《欧洲古典建筑艺术》善于把握时机,在全盘考虑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突破与创新,在示范课例中渗透的审美知识与人文思想将对学生起到更为深远而广阔的影响。该课例受到专家好评,在《中国美术教育》发表。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养素有助于学生对美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有助于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与完善。
五、研究的成效
该课题历经了近四年的时间,课题组成员分小学,中学,高中三段进行分层研究,课题讨论28次,听课评课26次。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老师自身的素养也在不断提升,在省市区各级的公开课,教案及论文比赛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各自的学校都发挥着引领作用,推动了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李玲:《恐龙的世界》全市有效教学展示.
省级论文二等奖.区级论文二等奖.
桂丽虹:《中国的剪纸艺术》全市美术教师教学培训。
《浅谈如何利用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省级论文三等奖
刘玲平:《大家动手做条龙》省级优质课课比赛二等奖
《浅谈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省级论文一等奖。
杨蓓:《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全市有效教学展示.
《浅谈如何利用美术课堂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省级论文二等奖何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区级论文二等奖.
《对美术课堂中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省级论文三等奖.赵翠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市一等奖。
《延伸的梯子》省级论文二等奖.
我们在应用中还需更关注不同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内容需灵活选择。本课题还可以进一步挖掘,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但因各校的情况不同,在推广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衔接过程,校与校之间的衔接还需利用教研员的力量,大力推广。
《美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课题组
201*-6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美术课题结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美术课题结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8742.html
- 下一篇:中班美术专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