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归纳、总结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扩展阅读:中考政治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政治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
1、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或者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3、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犯罪的法律标志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是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是的竞争。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7.我国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括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是根据的原理提出的。
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是:。这个判断标准是根据的原理提出的。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0、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立党之本: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从根本上讲,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决定的。
13、根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15、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原则、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1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18、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必定要胜利的最可靠保证是:
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19、霸权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强权就是真理”。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动因是
20、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的关键*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敢于和善于创新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科学技术的竞争
新的科技革命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
21、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2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艰苦创业精神
2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是:我国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25、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理都是。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法,又是制定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
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定其他教育专门法律的基本依据是在所有领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是
25.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
27、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2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使命。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29、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又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决定这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30、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31、人口众多并不一定意味着落后,人口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除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素质偏低。
32、我们在把握成才目标时,首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这是选择成才目标的出发点。33、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他们做出的决定性选择,也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
34、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联系。二者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法律,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加以确认,并规定为人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保障了道德的实现。第二,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第三,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地遒纪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使一切违法行为在社会舆论中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并得到及时的揭露和有力的抵制。所以,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5、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
内容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立法的最高原则,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被视为无效;
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7、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的最显著的特征是
38、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民事法律手段是最普遍的做法;刑事法律手段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39、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是我国公民权利的最显著特点。40、我国的立法机关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41、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三大特征:我国公民权利最显著的特点是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42、我国的人口国情是: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我国的环境国情是: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44、在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则是:4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最根本的是46、人类的最高理想(远大理想)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4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是
,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考政治知识归纳、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考政治知识归纳、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考政治知识归纳、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9115.html
- 上一篇: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