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助教工作小结

时间:2019-05-28 14:27:11 网站:公文素材库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助教工作小结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助教工作小结

(201*-201*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学号:课程名称: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任课教师:要求:

1)内容:对本门核心课程的认识和核心课程助教的特点;本学期助教工作总结和突出表现、分享经验;助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2)字数:不少于1000字。

一、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谈谈您对本门核心课程的认识,以及与一般课程助教相比,核心课程助教在角色定位、职责、知识能力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通识教育不是普通的知识教育,它既不是为了培养特定的技能,更不是为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培养完善的人格、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即所谓的培养学生“广泛涉猎、学有专攻”的知识结构。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设立之初,即区分为六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依次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本课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作为“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模块中的主要课程,目得在于通过对批判性思维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讲解和运用,结合实际案例,使各专业的学生得到一种比较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使他们能够使用一般的逻辑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识别论证之要素、结构和方法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论证的评估能力和从论证中获取信息的概括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气质。这正是现在学生学习中急需却不具备的技能。

作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助教,除了要认真完成教学前的准备工作,随堂听课和记录考勤,积极配合教师辅助课堂教学,并在课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之外,最主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带动思考气氛,活跃和引导同学逻辑与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本门课程上课很多现场案例讨论的特点决定的。要做到对学生思维的正确引导,首先要求助教对本专业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把握课堂案例的知识点和关键点,并且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号召力和一定的影响力,尊重同学并赢得同学尊重,发挥好课堂上的主持、调节和引导作用。

二、简要总结本学期的助教工作,并举例说明您的工作中有哪些突出表现,以及可以分享的经验

总结这半年的助教工作经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负责任。既然要做这项工作,就要做好,而要做好,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毫无疑问。研二事情这么多,还有临床实习和毕业课题的事情,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高效率的利用来做好自己的每一项任务,举足轻重。在这半年里,我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天晚上都会把接下来一天或者几天内要完成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罗列一下,分时间段一件一件去完成,这样既不会遗漏又提高了效率,而且在每项工作完成时都有一种成就感。每天从医院回来打开电脑,首先的步骤就是查看邮箱里同学们的询问以及课程网站上的最新动态,关注枫林同学的发言情况和发言质量,解答完我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就是抓紧时间完成自己实习期间以及课题过程中的其他事情。高效学习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状态,我希望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个有目标的人。

另外,还有一点经验希望可以与大家分享,那就是,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颗主动、热情的心。刚开始工作时,有时候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总想着等老师给安排任务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师是很忙的,有时候根本顾不到分校区的事情,同课程助教之间也因为各自校区学生专业和任务的不同而不可能任务相同。这样一来,就需要自己去发掘任务,及时的完成任务。在老师提示要准备上课讨论案例之后,我就认真及时的准备了有枫林特色的案例。在各校区安排学生讨论课时,这点体现的就更加充分。由于枫林学生专业的特殊,考虑到他们的兴趣,我选择了一个医学方面的案例,并做了详细的资料查找,帮同学们整理出了医学伦理相关的常用知识点,为讨论课的开展做了充分准备。还有助教必要完成的课程问卷调研以及学生访谈工作,当接到这项任务之时,我就着手开始准备访谈稿和计划访谈时间,在以后上课时,我留意学生反映,与同学及时沟通和询问,了解了不少本校区同学的真实感想和分校区视频课的实际问题。

三、核心课程助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

课程助教非本专业学生时,有时会碰到一些学生关于专业知识的一些东西而无法解答。解决办法是助教与其他助教和老师及时联系,请其他人解答。但是,这一流程的时间助教要抓紧,不要使学生产生助教拖拉和不负责的印象。

助教与所担任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十分重要,也是自己助教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通过我的尝试和感觉是,助教可以平民化,与学生完全融合,设身处地的体贴关心他们,对他们的问题及时详尽解答,一个像朋友一样的助教形象的形成,是日后做调查问卷,或者是访谈、分别配任务等等工作顺利开展的宝典,而且学生十分配合。

扩展阅读:复旦面向新生推七大举措大力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海内发展目录

201*年第7期总第110期

外动教向育科研主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总编:张晓东责任编辑:张毓晗编辑部电话:(028)83202340地址: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邮编:610054电子邮箱:yhzhang@uestc.edu.cn201*年10月15日出版

教育动向

复旦面向新生推七大举措大力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建设

密歇根大学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湖南大学全面推行新型研究生奖学助学制度中国已成为美国博士的头号培养国陈国良院士:培养研究生的十个“如何

考研初试第1名可能被刷浙大复试比重最高达50%美国大学“共治”结构中的教师评议会制度

201*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公布北大光华居榜首科研动向Graphene中Diracfermions的弱局域化201*年度诺贝尔奖揭晓

数目字管理本质是科研评价的粗暴化和随意性焦点问题

熊丙奇:高校真的不能自主办学吗

校长访谈

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什么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王树国教授

12

4111214161718315201*

8

复旦面向新生推七大举措大力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复旦大学教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更是刚刚入学的08级新生重头课程之一,新生刚刚报到,各类校园报纸迎新版面上关于核心课程的介绍和推荐就让新生们选花了眼。

在复旦大学学生心目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渐渐与明星课程打上了等号。8月25日,复旦公布了新学期推进核心课程建设的七项举措:“坚持动员优秀教师开设拿手课程,不断增加课程门数,创新教学方法,在原有课程体系六大模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力图让学生们越来越“爱上”“抢上”核心课程。增加课程门次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复旦大学积极调动各院系和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推动通识课程数量持续增长。

在201*年秋季,学校推出50门核心课程,此后4个学期分别增加28门、17门、7门和14门新课,到201*年秋季,课程总数已经达到116门,为学生修读核心课程的学分数从2学分增加至12学分提供了课程保证。

同时,学校继续动员相关学科优秀教师开设核心课程,进一步满足学生需求。为了让学生选准自己想学、爱学的课程,学校还组织编写了《新生选课指导手册》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简介》,对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和课程特点提供较为完整的介绍。完善课程模块

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学校把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201*年,复旦大学组织召开了十余次核心课程模块研究与建设专家小组会议,教务处、各模块研究与建设小组专家以及任课教师共计百余人参加会议,就课程规划与建

设、如何处理好核心课程与综合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关系、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模块会议还有效加强了课程管理部门与教学一线教师的沟通。保证课程质量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学校还积极鼓励教授开设核心课程。目前核心课程近百位主讲教师中,教授占40.3%,副教授占45.6%。与此同时,学校大多数核心课程成立了课程建设小组,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课程小组还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教师梯队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学校同时还加大了对核心课程的听课力度,过去两个学年中,共组织旁听教师授课和讨论课近100门次,覆盖了95%以上的核心课程,并作详细的听课记录,这一措施不仅加强了对课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也及时了解和解决了核心课程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

增加讨论班数量

在学校的积极推动下,核心课程讨论班在数量上持续增加。

以201*年为例,学校在秋季学期开设的73门课程中,有71门课程开设讨论班156次,较之春季学期59门课程中,42门课程开设89次讨论班,有了显著增加。更重要的是,各门课程对于讨论班的教学质量更为注重,在开设流程、讨论的组织与引导等方面更为规范、流畅,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讨论班的开设质量。在讨论班上,学生成了课堂上的主角,而主讲教师则成了导演,引导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探讨。改变考核方式

在核心课程的实施上,学校围绕激发学生兴趣和拓宽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对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

目前,在复旦大学所有的核心课程中,期末考核方式采用出卷考试(包括开卷和闭卷)并结合平时表现评定成绩的课程占课程总数的60%。采用期末论文/报告考试形式并

结合平时表现评定成绩的课程占课程总数的40%。核心课程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更加重视阅读、研讨、创作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或小班教学研讨,认真撰写读书报告。完善助教制度

学校通过研讨认为,助教制度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重要辅助体系。助教们高效地为主讲教师和学生服务,保证了核心课程教学工作顺利推行。为此,学校通过严格岗位选聘制度,详细地制定了助教工作方案、工作细则和工作内容一览表,并通过召开助教工作会议,强化岗前培训,推行定岗定时工作制,建设助教工作评价制度的形式,提高助教工作水平。

201*年上半年,复旦大学还与耶鲁大学合作,共同对核心课程助教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讨。推进教材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需要相配套的优质教

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最初所用教材,一部分来自教师个人讲义,另一部分来自专业院系,难以系统反映、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因此,在核心课程建设之初,学校就提出了组织教师编撰核心课程教材的设想。201*年,学校先后多次召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研讨会,与各模块主讲教师、专家等共同讨论教材出版的具体情况。随后成立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材编撰委员会,与准备第一批出版教材的主讲教师就教材的撰写和出版事宜进行了磋商,并确定编写计划。目前,第一批教材已经付梓印刷,将于201*年秋季学期送到学生手中。据调研,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引起同学们很大的修读兴趣。201*级学生普遍要求修满6学分核心课程,超过3/4的同学在第一学期就完成了核心课程选修要求,相当多的同学超额选读了自己感兴趣的核心课程。此外,没有学分修读要求的部分05级、04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选修了核心课程。

Graphene中Diracfermions的弱局域化

Graphene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它是由碳原子排列成六角结构的二维体系。一

般理论认为,二维体系应存在局域化现象,但实验结果却是矛盾的。对于Graphene中电子局域化问题,现有理论都基于δ势杂质散射。但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与载流子浓度成线性关系,它源于带电杂质粒子的散射。因此,有必要建立在有限力程杂质散射情况下Graphene中DiracFermions的输运理论,并由此去解释试验。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闫新中研究员与美国休斯顿大学丁秦生教授合作,对于Graphene中Dirac-Fermions在有限力程杂质散射情况下的输运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自洽Born近似下,通过求解电流-电流关联函数的顶角修正及粒子-粒子传播的矩阵积分方程,计算了电导率及其量子干涉修正。在带电粒子杂质散射情况下,发现局域化现象存在于有限浓度载流子的大块样品中。对于小样品在低温下,局域化非常弱。在接近于载流子浓度为零的区域内,体系会是反局域化的。同时计算给出的最小电导率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本研究项目受到了RobertA.Welch基金(E-1146),TCSUH,国家973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过去几年,美国各高教协会和组织已经发布了大量的报告,积极支持“整合学习”,并将其视为本科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是跨学科教学成为全国范围内各大学课程改革的重点。目前,许多文理学院都以提供综合的跨学科课程和学位计划为特色,并在生源竞争中赢得了一定优势。而在研究型大学中,还很难发现小型文理学院里风行的跨学科教学的好样板。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密歇根大学希望自己不仅能在跨学科研究方面保持国家领先地位,还能在推动跨学科协同教学发展上成为国家的引领者。

一、跨学科协同教学的进展状况

密歇根大学认为,当前我们面临和急需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环境、贫困、人权、恐怖主义、宗教运动和医疗健康等等,都无法靠单一学科来解决,而应通过整合的思维来系统考虑。研究型大学不仅仅要合作研究解决这些跨学科问题,还要致力于大学跨学科文化与本科教育的融合。为21世纪多样化的生活做准备,密歇根大学的本科生必须拥有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未知的知识和实践领域提出问题;能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养成批判质疑的习惯;学会透过不相关的信息和观点找到所需,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综合的思考者。在外部环境和大学所秉持理念的双重驱动下,201*年密歇根大学决定启动大学范围内的资助项目,全面推进本科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开展。1.发布《跨学科学习与协同教学的研究报告》。201*年秋,校长玛丽苏科尔曼召集任务组就大学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历时一年,任务组发布了《跨学科学习与协同教学的研究报告》,由此启动了全校范围内的大规模本科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开展。《报告》对密歇根大学的跨学科

密歇根大学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协同教学的价值、现有情况、面临的优势和障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报告》认为,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计划、讲授跨学科课程,能使跨学科学习取得最佳效果。跨学科学习与协同教学的融合,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知识融合的欲望,发展整合和协调多学科的能力;让学生在一门课中接受不同教师的影响,从多学科视角思考问题,正确看待教师权威,培养质疑能力、习得合作技能。同时也促进教师相互学习、支持,拓展自身知识结构。跨学科协同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但与传统教学相比,开展起来面临更多的障碍,包括资源、经费、教师的教学信息和经验、教师的激励机制、行政管理、学生问题等。因此,为更好推进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开展,《报告》进一步提议:设立一项大学范围内的资助项目,支持更复杂的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启动;积极推进本科学院与专业学院(研究生学院)合作开展的跨学科协同教学;继续加强教学研究中心的多学科教师联合项目(IFA);教务处在跨学科协同教学中发挥积极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以减少跨学科协同教学开展的障碍。自《报告》发布以来,该活动在密歇根大学稳步推进。2.启动MLTT资助项目。《报告》出台前,支持跨学科协同教学的主要项目是由教学研究中心(CRLT)发起的IFA项目,该项目主要资助小型和中等规模的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从1998年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运行了8年,每年资助四门新的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提供的支持主要包括:资金支持(每门课程大约1万美元)、教学咨询帮助、开设教学研讨班等。主要资助艺术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已取得了较好成效和积累了一定经验。除该项目外,还有大学的“生命科学”项目,主要支持关于生命科学的一系列新的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开展。开展得比较成功的跨学科学位计划主要有:妇女研究、美国文化、工业设计、城市和区域计划、全球变化。

《报告》出台后,学校启动了覆盖整个大学范围的跨学科协同教学项目(MLTT)。旨在发展大规模的本科协同教学和跨学科学位计划,尤其支持一些能够将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教师的经验带到本科教育中的革新性项目,并优先发展一些与参与部门的长期发展重点一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和计划。总资助额是250万美元,5年的资助期,在最初2~3年内,每年课程建设投入大约5~10万美元,学位计划资助力度会更大。参与该项目的教师每年可参加由MLTT及IFA项目召开的相关研讨会和一些提高计划,这些活动能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共同商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提供教学帮助,在具体的评价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反馈模式等方面提供指导。3.成立跨学科协同教学委员会。为更好管理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开展,201*年教务处组织成立了跨学科协同教学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宜。委员会成员主要是来自大学各个院系的主讲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正在从事跨学科的研究、教学和学习。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大学范围内征集新的跨学科协同课程/计划申请(要求申请者在申请中必须明确说明课程/计划是如何跨学科的,采用何种协同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以及来自教师成员所在部门领导的关于课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陈述);评估教师提交的申请并提供必要反馈;向教务处推荐拟资助的申请,由教务处最终决定资助与否。在评选推荐过程中,委员会必须要确认申请的协同教学课程领域是否与大学或所在学术部门的发展重点一致,并在已确认的优先发展领域内促进新的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计划的产生。为配合委员会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跨学科协同教学网站,发布相关信息。4.资助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和学位计划。自跨学科协同教学委员会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受了两轮申请,并经过委员会评审推荐,由教务处最终确定了2门学位计划和3门课程的资助。一是信息学计划。该计划基地设在人文科学艺术学院,但吸收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师参与。信息学主要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与科技和信息发生联系的,通过该领域的

学习,使学生反思和改进他们创造、发现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在解决问题时考虑社会、文化和组织背景,具备在“生物信息学、信息分析、大规模的信息管理、人本的信息系统设计等”领域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该计划主要由5门合作发展、高度整合、团队教学的核心课程组成,有150~200名左右学生参与。二是多学科世界中的实习科目(简称PMW计划)。现实世界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挑战与机遇,应对挑战需要跨越传统的课堂教学计划边界,为此工程学院启动了PMW计划。目标是去创建一种增加和维持跨学科实践机会的模式,基于设置多样化的科技项目(如为边远山村发展水净化系统、家庭微型节能监视器等),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重要的、贯穿多学期的实践活动,广泛接触学科以外的知识,沟通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学会与多样化的群体一起合作。此外,PMW还可通过涵盖一些更宽泛的活动如学生竞赛、社会支持项目、工业合作、研究和发展计划等,来创造大量的跨学科实习机会,使更大范围的学生群体受益。教师团队主要是来自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以及大气海洋太空科学学院的教授。三是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应对紧急挑战课程。当今世界面临许多重大的挑战,都是复杂性问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理解复杂系统的特性和非线性思维。在该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本特性,并运用所学知识应对时代的紧迫挑战。该课程主要包括复杂系统理论和概念的一般了解;掌握和分析一些模型;主题专家进行的前沿研究讲述。该课程的教师团队主要由政治学、经济学、人文科学艺术学院、政治研究中心和社会研究所的教授和研究员组成。四是关于当代东南亚社会问题的跨学科本科课程。密歇根大学在东南亚研究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出色,该课程旨在使本科生从这些研究中受益。课程将向学生介绍东南亚与全球社会、健康和环境问题的相关性,鼓励学生进行东南亚语言、相关主/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教师主要是来自公司战略与国际商务的教授,商学院教师,东南亚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人文科学艺术学院的

教师。五是公共政策当代问题的系统性思考。该课程能使学生认识到当代社会面临的许多困惑都能通过使用相关经验和分析方法得以解决。该课程包括5大当前政策问题,均由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讲授,主要来自公共政策学院,商学院,信息学院和图书馆。

二、跨学科协同教学的主要模式跨学科协同教学不是简单地指两位或更多教师参与课程管理,而是教师间跨学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一是教师间的合作模式。包括:典型合作模式。全体成员共同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呈现、反馈和成绩评定负责,教师之间的协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替换教学模式。教师们共同设计教学,一位教师负责讲授,其他教师随时响应,在整个课程的讲授中,教师们互相交换角色。领导与支持模式。课程由两位教师共同设计,只有一位教师负责讲授,而另一位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和实施小组讨论等。轮换教学模式。教师们共同设计课程,但根据专长独自发展不同的学生项目,学生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学习,在整个学期中,学生在不同的项目组中轮换。这些对教师合作模式的划分对于教学实践只有一种相对的意义,因为协同教学要取得实效,就必须跟随教学进程的特点加以调适。

二是课程的组织模式。合作课程由2~3名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共同计划、讲授课程,共同准备课程主题、组织课程材料、设计作业等。纳粹起源课程就采用该模式。整合讲授课程由1~2名核心教师成员来计划、协调、主讲(包括设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设计准则、教学策略、评估方式等),而嘉宾教师主要提供一些相关课程材料、辅助课程讲授、做报告、组织讨论等,方式比较灵活,而且嘉宾教师也不固定。一些模块课程和导论课可采用此类模式。前面提到的全球变化课程就是该模式的代表。链接课程模式,在同一学期两名教师分别讲授两门课程(通常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相关主题课程),同时,由两位教师共同设计一门整合研讨课程,将上述单独讲授的两门课程连接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将课程中所学的主题、分析工具等整合起来。当链接课程模式中的整合研讨课涉及到3~4门课程内容时,链接课程就变成学习集群。还有补充课程,它是指在同一学期不同部门的两名教师开设的两门独立课程彼此补充或整合,两名教师围绕着共享主题合作制定教学大纲,并共同协调教学大纲和作业。此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写作课程和普通教育课程。集合式课程并非设计一门新课程,而是2~3门相关主题的独立课程被安排同步来讲授,这些课程定期“会晤”,召开一些联合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几名主讲教师共同讲授和指导讨论,学生也就相关的课程材料分享观点,以拓宽视野。教阶式课程是指一门课程主要由教师、研究生、博士后、高年级本科生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不同成员在课程组织中承担不同的职责,如:主讲教师讲授大课(主要是基本原理等);博士后、研究生等组织研讨班和复习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可以担当实验室助手、负责准备教学资料、批改作业。等等。

三、跨学科协同教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对于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成功开展至关重要。密歇根大学目前关于跨学科协同教学的评价主要关注四方面: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证实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下面某一方面或多方面获得了学习的成功。具体包括了解多学科方法及应用;能够在问题中清晰表述不同方法的相互作用;学会综合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或能够提出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发展合作和协商技能;学会应对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挑战。

课程的成功。具体指标包括:课程是由一个或更多部门常规提供的;在课程中合作教师的时间是按一定规则分配的;课程再次被讲授时,仍由团队教师担任;记录教学策略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证明成功的合作教学策略。在课程中,可运用下面一些具体的评价方法:普通知识测试;学科知识测试;测试专门技能的发展(如: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整合能力等);学生档案(记录学生成长);日志和日记(学生从不同角度对

自己学习经历的反思);案例研究(在案例高层次技能有进一步发展;课程结束后以评中,口头或书面测试学生应用多种观点的能价形式证实跨学科学习对本科生有价值;可力);可视陈述(使学生展示概念及不同思提供的跨学科课程数量的增长;从事跨学科想的连接);短文(运用综合证据支持一个协同教学教师数量的增加,群体的多样化;观点);评论(短文评论等,运用多种观点);来自专业学院教师数目的增加。申请或提案(运用多学科调查方法申请资助长时期内大学跨学科学位计划的成功。项目);团队作业(撰写研究报告);小组指标内容有:能够在毕业生中证实跨学科学讨论(参与讨论,辩论复杂问题);创造性习经历对未来工作、研究有价值;能够证实产品(对问题、主题、思想或文化模式等进跨学科学习机会是学生选择密歇根大学的行艺术的表达、陈述);角色扮演或模拟(计原因之一;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对教师的专划、执行、探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业发展有价值;除由教务处和CRLT资助的

短期内大学跨学科学位计划的成功。评启动项目外,其他课程中教师间的合作也有价指标涉及到:选择跨学科课程学习的学生了显著增加。数量明显增加,学生群体更加多样化;学生

(接11页)学校负责人介绍,博士生奖学助学制度的改革已在201*年招收的博士生中试行,研究生奖学助学制度的改革在今年招收的研究生中全面推行,90%左右的博士生新生和70%左右的硕士生新生获得了不同类别或不同等级的基本奖学金和助研助学金的资助,从第二学年开始将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考核结果重新评定资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

(接20页)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果在一些重大项目的评审中,因为一些外部因素或人性弱点的影响造成选择的偏差,是对科研经费的浪费和不负责。其实在这类同行评议中,引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引文分析能够作为一种工具,通过向同行提出具体的文献计量学结果并从同行那里获取他们不会轻易给出的相关信息。不仅如此,引文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同行评议程序,反映出同行判断中可能出现的偏见。因此,引文分析还是一个保持同行评议过程诚信的工具。

说到底,无论是滥用还是缺失,其反应的本质都是科研评价中的粗暴化和随意性,以为有了“数目字管理”就是公平、科学的方法了,即使出了问题也与己无关。其实每一种方法的应用都有其具体的环境,反映的都是决策者的意志,决策者应该成为工具的使用者,而不能沦为工具的附庸,千万不能一切唯数字论。

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什么

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

一流大学看重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比如诚信、奉献

王树国(以下简称王):我觉得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学文化的建设。我当了这些年的大学校长,越来越觉得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价值环境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思索,要做的工作还真是很多。我们高等教育经历了这一轮大发展,应该进入内涵提高的阶段。我们这些进入“985工程”的大学、进入“211工程”的大学不应该还停留在为了出几位院士、出多少成果、得了什么奖而沾沾自喜的阶段。我们必须把眼光转向世界,反思一下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有什么差距。

过去我们在“硬”实力上与人家相比差距较大,要迎头赶上。现在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要在“软”实力方面多动些脑筋。我们都知道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是世界一流大学。那么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很多人都会说他们出过很多名人,他们的毕业生当中出了那么多总统、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企业家。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出那么多的杰出人才?是因为他们的名教授多?实验室设备好?经费充足?这些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我看关键是大师成长的环境,是这些名校的传统、文化与信念,主张对于新的知识不懈的追求,自主发明创造,等等。这些学校的共同点是什么?我认为他们都看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比如诚信,比如奉献。记者(以下简称记):我曾听人介绍,比较中美名牌大学,明显的差异之一是研究生读书的目的。中国学生读研多数是为了谋生,读到博士仍有人是为了就业;美国学生读研是出于兴趣。现在看来说兴趣不够准确,应该说是为了追求,为了志趣,或是志向。

王:二者间主要是索取与奉献的差别。

8

你所说的谋生或者就业,其实质还是谋取好的职位,看重的是收入、地位这些东西;而追求志趣就不同了,是通过对某个学科的毕生钻研来实现对于社会、对于人类的贡献。“站在谋求人类福祉的前沿”。

记:这也和社会意识有关。评价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价值,中国人仍然是看能否尽快谋得一份现成的好工作。在一些工业国家,人们对此的评判是走出校门后能否尽快自主创业。好的毕业生应该能尽快为别人创造就业机会。

王:转变这种观念要从大学开始,从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开始。从文化上、价值取向上引领社会本应是这些大学的重要义务之一。社会上总有人搞什么“名校排行榜”、“名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之类的东西。我们暂且不论他们根据什么搞这种排行,用的是什么方法,有没有充分的统计依据,就从价值取向上判断,也可以看出这是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相悖的。大学不要受这些东西的影响。你控制不了它就不要在意它,不要被这种东西所左右。

再有,作为大学校长,你要关注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师生员工总体的价值取向。有个毕业生给我写信,说是上学四年一直都很受用,但是颁发学位仪式组织得不认真,不够庄重,给自己留下了终生遗憾。

记:我曾在一所名牌大学看到过,授学位时有的男生穿着短裤、拖鞋就去了,从背后一看很不雅。

王:这封信给我的震动很大,于是我要求各院系,对于学位授予仪式要精心准备,提出要求。校领导都要到场,给自己的学生一位一位地履行仪式。要体现出大学人的价值观,体现出师生间、母校与毕业生之间的尊重、爱戴、祝愿等等情愫。还有一次在威海分校开会。我看到会场在大白天拉着窗帘,开着灯。我马上招呼大家把窗帘打开,关上灯。大学在当地应该是首善之区,大学人的思维与行为必须践行先进文化。现在节能减排、珍惜资源已经是世界主流文化,你怎能毫无意识呢?听说威海分校现在特别注重校园的节能减排,人走灯灭。

哈工大的一位学生,由于自身是稀缺血型,所以医院遇到情况就打电话找他献血,他也是有求必应。在校几年下来共献血15000毫升,可他从来不和别人说起这事。还有马祖光教授,出国期间把补助都买成仪器资料带回来。对于这些高尚行为,当校长的都要了解,要在学校里大力弘扬,不能看成仅仅是思政部门的事。

大学必须保证培养质量否则没有返修的余地

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您也有很多思考和见解。

王:我先说说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有一定条件保证,毕业生不像产品,出了瑕疵没有返修的余地。因此我们坚持师生比不能超过1∶12,尽管我们高校现行的拨款政策是按在校生规模计算。记:我在和一些学者讨论研究生培养质量时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即研究生必须是手工培养,而不能是批量生产。

王:本科生的培养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哈工大正在试行给本科生配导师。这是复合材料专业的杜院士开创的。从二年级开始,本科生也有机会随导师听一两次学术会议,有机会到导师的实验室里看看读研的师兄们正在从事的航天材料高端科研项目。从本科生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志趣,这对于培养一流人才很重要。我去欧洲有幸接触了丁肇中先生。丁先生给我介绍了他的治学路程。丁先生刚出国时考取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他自己并不喜欢,不擅长制图。他最想读的是实验物理。他找到物理学导师去问,答复是可以转专业,但几门关键课程的考试必须能打“A”。丁先生说自己就拼命干了半年,得了几个“A”,走上了毕生孜孜以求的治学之路。

培养高水平工程人才除了价值取向和操守外,还要注重实践环节。哈工大在硕士生的培养方面正在试行三种模式。这是依据硕士生们的发展要求而定的。硕士生在发展上一般有三种诉求,一是去企业,二是继续考研读博,三是献身事业,做大学问。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模式上有不同的侧重,有偏重于工程能力的,有偏重于学术能力的。因此我们的培养模式一是与企业联合培养。我们遴选了1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结成校企联盟,要求对方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有高端技术装备,有稳定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科研课题。二是在校内培养,跟着导师做国家、部委的大课题。三是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你知道哪种最成功?第一种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最成功。

通过这种模式我们知道了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出乎我们的想象。选准课题后,我们的学生就进入他们的团队,进入岗位,很快就进入角色。有的还当了小组长,领取一份不薄的工资。学生们在企业里融入企业的运作,领会团队精神,感受企业文化,成长很快,给人以一下子长大成人的印象。他们在专业上的收获也很可观,校学术委员会对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是:总体水平不低于在校内跟着导师做大课题那部分同学。这些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了,他们也成为企业与学校的桥梁。循序开放育人环境

记:在育人的思路、学校内外的育人环境方面您还有什么思考?

王:我经常思索的是,如何把社会教育的因子引入高等教育,而不是把校园封闭起来。我去法国访问,去看我们派去留学的学生,问他们,在法国学习与在国内上学时有什么不同。他们回答说毕业实习很不一样。我们国内的工科类大学学生的毕业实习多半是在校内做,或是以校内为主,顶多老师给个真题做做,还有很多就是做模拟项目。而在法国就不是这样。法国工科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做毕业实习,首先是学生自己去企业找项目,就和找工作差不多。然后是选一份好的做下去,期末时拿回来的有工作合同、月薪和一份实践报告、一份评语。这么做要用到很多素质、能力,这些素质、能力

都是一个工程师所必需的。我们也考虑向人家学习,但是国内有些条件不具备,或者说环境不允许,实习单位还得由老师去找,去选择,由学校联系,老师带队去。我们现在就要作出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在生活上也是。我去法国留学最开始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找房子,当时有点犯难,觉得还是国内好,不必为这些事耗时分心,可是还得硬着头皮去找。等找了一圈下来才明白,这是接触社会最好的方式之一。法国大学的食堂只管中午饭,早晚饭要由学生自己解决。有的学生嫌做饭麻烦,晚饭就去买个汉堡包解决了。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本应该置身于社会之中。但是我们目前的办学方式把学生与社会的许多联系都截断了。法国大学是引入社会企业来开办学生食堂,政府给企业减免,食堂在价格上给学生以优惠。这种优惠教师得不到。学校规定教师不得在学生食堂用餐,或者付出比学生高一倍以上的价格。有什么问题由政府与企业协商解决。虽然学生只享受一顿饭的方便与优惠,但还是感谢政府。我们高校的做法是把学生的生活都包下来,食宿、安全的责任都由学校承担。从某个角度看,是把学生当成未成年人来照顾。这样在某些方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记:我在南方听到过高校后勤部门的一些意见。他们说沿袭计划体制的全部包下来的环境,难以培养出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学生来。但是这种环境的改变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大学办社会转向社会办大学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其步伐、方式要受不同地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要不断探讨,积极努力。能否引入企业评价机制

记:在治学治校,比如匡正学风方面,您也是有整体思考的?

王:我以前对于评估、评比发表过不少言论。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改进的建议,谈谈大学在这些方面的责任。比如评估,可不可以分类指导?像进入“985工程”这一层面的大学,与那些经历体制改革不久,办学思路尚不成熟,硬件、软件都在完善过程中的学校不要用一套模式来评估。对于国内这一层高水平大学,一流大学,可不可以引入企业评价,引入用人单位的评价?居同一层次的大学,抽人组成专家组相互评估的方式值得推敲。比如让我去参加清华的评估我就不敢去。从某个意义上讲大家都是运动员,又都有机会当裁判,这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不如请企业,请用人单位来当裁判。在香港,某年内地一所高校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超过100人,它的劳工部门过一段时间就要去各个用人单位作调查,问得很细。在应对评估的态度上,大学也要端正态度。接受评估要严肃认真,但是过犹不及,要有从容淡定的心态。好的评价来自科学的办学方略,来自平时严谨求实的管理。急来抱佛脚就难免出问题,那就有违大学精神,甚至斯文扫地了。

记:我有一次出差,在机场看到当地一所名牌大学的人为迎接评估组专家跑到廊桥里打出牌子,感觉真的很不好。欧美国家在教育需要做较大改革、调整的时候都会大量吸收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形成了机制,比如若干年一次的全民教育大讨论。发达国家的民众尤其是企业家也有关注教育的自觉,能够提出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建议。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劳工部门,他们掌握着就业市场的信息。我在十几年前看到过美国劳工部对高校的一份建议,提到当时就业市场对于毕业生素质要求:一是要具有分配财力的意识能力,二是有与人合作的能力,三是搜集使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快速理解系统的能力,五是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现在看来,具有这五方面能力的毕业生也是符合我们当前企业、社会需要的。比如能快速理解系统的年轻人,就业后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当然受欢迎。

王:我也经常思索这些问题。和校内的同事们探讨,如何调整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手段,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素质。我最近给院系的同事们提出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加强收集企业对于毕业生情况的反馈,使得我们教育、教学的改进与来自企业的信息能形成一个闭环。现在我们这方面的工作

还不够强,这个改进、提高、毕业生在企业学教育摆脱不了“高考指挥棒”。对打开这个里的验证、信息反馈、再改进调整的环节链死结您有什么思考?还封闭不起来。王:这的确是个难题。我想现在可以从在匡正学风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正高校的自主招生试点方面做一点试验,看能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堵塞漏洞,完善不能取得突破。我们考虑过在百分之几的自制度。这方面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在哈工大,主招生范围内,在中学推荐的基础上加上综我们一直在强调,发表论文不看数量而要看合考评,由专家组票决。在考评前跟学生说质量,看你对于学界、对于社会的贡献率。清楚,你要是想学工程来哈工大就对了;你你发表了10篇文章没人看,就不如发表一要是立志当一名科学家就报别的学校。后来篇文章有10个人看。国际学术界很看重影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比如中学推荐上来的响因子,他引率,即你的文章被别人引用的学生也是好学生,但不是最好的生源。学校几率有多少。从今年开始,哈工大实行博士仍然安排那些最好的生源参加高考。中学还生论文“盲审”制度,即请同行专家审阅的博是让那些最有把握的学生去冲刺高考,提高士生论文寄出时不得带有任何个人信息,杜升学率,增加考取名校的比率。这样大学招绝那种导师为弟子的论文给熟人打招呼的生考综合素质的引领作用就被抵消很多。现象。总之,教育、考试、升学,牵扯社会公教育改革要知难而进正,牵扯到到千家万户,关乎大政方针,改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是一脉相承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的,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升离不开基础教育就不去碰它,就不动脑筋,就无所作为。改改革的配合。如果不改变社会用人、用工标革开放30年,要总结、要思索的东西很多。准,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改进缓慢,急功你提起的这个题目应该是我们要通盘考虑,近利的价值取向还会影响社会,影响高等教逐步、系统地解决的一个重要题目。育;而高校新生的选拔制度不变又使得中小

湖南大学全面推行新型研究生奖学助学制度

湖南大学自201*年开始实行“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试点后,今年全面推行新型的研究生奖学助学制度,继续加大对博士生、硕士生的资助力度。

作为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湖南大学建立新型的研究生奖学助学制度,统筹学校自筹资金、导师部分科研经费和社会资助资金,设立由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单项专项奖学金和研究生困难补助金等构成的新型研究生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以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湖南大学今后每年将从学校办学经费中支出2500多万元,从导师科研经费中支出410多万元用于资助研究生,大幅度地提高了研究生奖学助学的资助强度。学校建立新型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后,除助管金、助教金资助外,在学期间硕博连读博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资助额度最高分别为15.925万元、15.425万元,最少分别为9.925万元、9.425万元;获得一等、二等奖学金的研究生资助额度最高为3.45万元,最少为2.45万元,与研究生奖学助学制度改革前相比,博士生获得的资助额度最高增加10.885万元、最少增加4.385万元,硕士生获得的资助额度最高增加2.79万元、最少增加1.79万元。

“作为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后的第一批博士生,在学习、科研中体会到了没有后顾之忧的轻松,可以较为安心地从事研究项目,有了较好的科研成效,导师也会相应增加所给予的资助。”湖南大学物理专业的博士生李平说。(转第7页)

中国已成为美国博士的头号培养国

图片说明:在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本科生数量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超过伯克利分列第一和第二。(图片来源:CPSTANALYSISOFSED,201*)

据7月11日《科学》杂志报道,美国一项研究报告称,如果你询问任意一个获得201*年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人他的本科院校,那么答案最有可能是清华大学,次之是北京大学。在201*年至201*年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超越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最“肥沃”的培育基地。伯克利落至第三,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名列第四,紧随其后的则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这份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调查完成,美国科技职业委员会负责编撰出最后的排名。伯克利研究生部数据主任JudySui说:“美国对于中国学生非常具有吸引力,他们也很好地利用了在这里学习的机会。同时,中国官员也正在努力地改善高教系统,以使中国学生不再需要去国外进行研究生学习。”

这一排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大学37%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并不是美国公民。Sui认为,这也说明了美国拥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学生具有更多好的工作机会,而外籍学生可能更需要博士学位来找到一个好工作。

伯克利目前仍保持着过去十年(1997至201*)本科生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最多的记录,不过它的4298的总数并不比首尔国立大学的3420多多少。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将来的以十年计的统计时间段里很有可能超过首尔国立大学。

熊丙奇:高校真的不能自主办学吗

“按《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当然应该赋予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但是,你们想过没有,真让高校自主办学,高校会如何?”最近,一教育部门的官员对我分析了高校自主办学的形式,他说,让高校自主办学是过去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每每谈其依法治教,都会提出的观点。但是,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却同时面临诸多阻力。

至少有三方面的疑虑。

其一,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办学地位?其二,如何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其三,如何保证高校的资金合理运用?

以上这些疑虑,由教育部门官员,告诉高校校领导,再由高校校领导告诉教师、学生,几乎形成了一个“共识”,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办大学,是眼下最好的保证大学办学地位、教育质量、资金合理利用的方式。实际的情况真是如此吗?

大学的办学地位,不应该由行政级别确定,而应该由大学的属性以及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确定。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看来,高校的行政级别,提高了高校的地位,但在社会评价中,几乎很少用行政级别来看大学。美国的哈佛、耶鲁,不过是私立大学,没有任何级别,可谁否定其地位?靠行政级别来确立学校的地位,这不是教育的幸事,而只是教育的悲哀。

大学的办学质量,要靠统一要求来保证,这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家长式管理思维。按照这种思维,我国教育部门要求所有学校,必须参加集中统一录取,以共同的分数标准,选拔学生;按照这种思维,我国教育部门要求所有学校,必须根据规定,开设相应的课程,由此使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比例高达80%这种教育管理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大学在缺乏竞争中,失去办学的活力。

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统一的行政要求,难以“命令”高等学校办成怎样的水平,培养出怎样质量的人才,而只有面向市场,展开竞争的高等教育,才能按照教育的规律,培养真正有竞争力的人才。教育部门与其不断发文件,要求高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搞评估,推着高校按自己的命令一步步走,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学校里推进类似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还不如设计一种竞争机制,让高校展开竞争。

对于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问题是,现行的高校资金管理方式,真严格吗?这种自上而下的资金管理方式,一方面,由于资金使用体现长官意志,决策缺乏民主程序,因此,难以保证其用到应该用的地方,近年来一些高校出现财务丑闻,均与“一把手”说了算的资金使用制度有关;另一方面,虽有严格的规定,却因为资金的管理,不透明与公开,而且只追求资金按规定(这种规定本身也存在问题)使用,而不管资金使用的实际效果,本质上助长了乱用钱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乱用钱问题,恰恰在于用自主办学方式,促使高校珍惜办学资金、用好办学资金,建立透明的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

对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疑虑,从根本上说,是权力意识下的教育观念错位。实现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既是落实《高等教育法》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真正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需要。如果摆脱权力思维,按教育思维分析高校自主办学,以上的疑虑都会自然消失。

陈国良院士:培养研究生的十个“如何”

“老师不上课,不是好老师”,“名师首先是老师,老师就要给学生上课,否则就不是老师,更谈不上是名师”

在还没有见到陈国良之前,记者已听到无数陈国良的“名言”。尽管陈国良有很多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但在他的心目中,他最看重的却是“我是一名教师”。

陈国良对记者说,他非常感谢中科大给了一个让他足足站了30多年的讲台,“中科大的环境非常宽松,我可以做我的科研工作,更可以做我喜欢的教学工作;我也特别喜欢中科大的学生,他们总是希望老师讲更多的东西,这正是我30多年来不愿离开讲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10个“如何”

“对于如何培养研究生,我总结了10个‘如何’。”还未等记者开口,陈国良已经开门见山。用他自己的感受来说,这10个“如何”正是他30多年执教的精髓,也是他一生用心教学的精华和“秘诀”所在。

这10个“如何”是:如何把学生引进师门,如何教学生读书(包括如何选读学术论文),如何教学生参加讨论班,如何教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如何教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如何教学生写学术论文,如何教学生写书,如何把学生送出师门,教学生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培养过程中如何给学生作好记录。

陈国良还给记者详细阐述了这10个“如何”的具体含义。像如何把学生引进师门,陈国良说:“我有个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兴趣驱动,而不单是指南驱动。做大型工程往往是指南,而真正作科研,兴趣很重要。”

关于教学生读书,陈国良说,他会首先给学生开个书单,然后给学生提出读书的要求:文章读懂不是目的,目的是读懂以后,要找出文章是否还有不足的地方或者学生

自己还能做的地方,如果能做,该从哪里入手,学生必须给所读文章一个详细的评价。

说到教学生如何参加讨论班时,陈国良告诉记者,他的每个学生都会参加不同的讨论组,每个小组每周都有固定的讨论会。在讨论班里,陈国良会首先开讲,给学生一个样板,让学生在没有走上正式讲台之前,给他一个正式的训练。

陈国良鼓励学生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一方面在会上要虚心听别人的报告,一方面要积极跟人交流沟通:“在学术争论的自由王国中,你不要试图压倒和取代别人,而是要如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最终,也是最重要的,要从争论的对方那里吸取有益的东西丰富和完善自己。”陈国良说,他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争论。

在教学生写论文方面,陈国良有自己的“三步曲”:第一步,文章由陈国良亲手写,将论文的写作规范,包括文章如何写,图、参考文献如何标注,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示范;第二步,陈国良写好论文的三级提纲后,由学生写论文,最后由陈国良修改至少5遍以后发出去;第三步,从列提纲到写文章都由学生自己写,然后由陈国良修改后发表出去。

“我的学生发表的文章,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我培养的学生。”陈国良坦言,“三步曲”确实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也有学生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压力而改做别的。

在陈国良看来,带学生不仅仅要教学生如何做学问,也要教学生做人。“有的学生从本科开始就跟我,五六年,和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比我自己孩子的时间还长,所以我也会跟他们讲如何处理和同学、家人、领导的关系,还会教他们如何做人,我觉得这也是我的责任。”

作为老师,陈国良言传身教,他自己老说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也是很好的育人方法。“这是我的个人体会。”陈国良说,学生和老师更多的是同志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特别是到了博士、博士后以后,

老师懂的东西不一定比学生多。因此,他更过程管理也让陈国良有了一个外号“陈倡导“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三问”。

在采访中,陈国良还拿出了一个特殊“我平时事务比较多,不可能随时跟的笔记本,本子上详细地记录着每个学生的着学生,我只能做‘三问’。我会详细问学名字、编号,还记录着学生的身份证号、学生上个月做了什么、这个月做了什么、下个生电话、研究方向、研究进展以及学生的答月会干什么,而且要具体说怎么做的,然后辩题目、答辩成绩、包括学生的去向。会详细记录在他的‘档案’里,这样可以时

“这是我自己给学生做的一个小‘档刻知道学生的情况,不会放任自流。我允许案’,因为我感觉对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目学生做不出来,也允许他们调整方向和宽容标管理,更重要的应该是过程管理。”这种他们的失败。”陈国良说。

201*年度诺贝尔奖揭晓

201*年度诺贝尔奖日前揭晓。

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因在亚原子物理的研究上有突出成就而共同获得2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而获奖,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获此殊荣。

因为对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现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非(Martin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RogerY.Tsien)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的2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2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以表彰他们在治疗子宫颈癌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方面作出的贡献。德国科学家因发现人乳头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此殊荣。

法国著名作家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获得2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克莱齐奥是当今法国文坛最知名作家之一,法国文学评论杂志《读书》的读者于1994年将他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著有《诉讼笔录》、《沙漠》、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20多部小说与文集。

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因其30多年来在各个大陆为解决国际冲突而作出的重要努力”获得201*年诺贝尔和平奖,这些努力有助于促进世界更加和平及加强各国间的友好。

2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克鲁格曼的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克鲁格曼获颁2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考研初试第1名可能被刷浙大复试比重最高达50%

昨天(9月18日,下同),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开始。记者从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获悉,201*年浙大计划在317个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在242个博士点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1570余名。此外,浙大今年继续加强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改革,其中硕士招生复试环节成绩在录取总分中的比例约在30%至50%,个别综合能力不行的考生,即便初试成绩第一名,也有可能不被录取。偏科学生或能受益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作为首批试办、并首批授牌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10所院校之一实行自主划线。

201*年学校的研究生共计招收5750名,其中硕士生4160名,博士生1590名;硕士生的报名人数达17304人,博士生报名人数达4170名。研究生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均列国内前茅,招生规模稳中稍有增加,接受推免生1160人,规模略有增加。

近年来,浙大根据各个学院的反馈情况和学校的发展情况,加强了硕士生的招生改革。“针对硕士招生,我们把研究能力作为考核核心,注重复试综合考核,增加材料审查等定性考核环节,提高复试环节成绩在录取总分中所占的比例,约在30%-50%左右。”浙大研究生招生处处长陈慰浙说,“这几年就出现了几个初试成绩第一的学生在复试上败下阵来的情况。”浙大还进一步放宽了复试的比例,从过去1∶1.2的复试比放宽到全校的1∶1.5。

此外,浙大将继续实行总高单低降分复试办法。“所谓总高单低降分复试办法,就是有些学生单科,特别是专业课成绩非常好,但有些科目却没有到线,那么我们就按照他总分每高20分,单科就加1分,加分最多不超过5分。”陈慰浙解释说,这是根据各个学院老师的反映才实行的办法,主要是鼓励那些专业课优秀的学生能施展其所长。

另据悉,201*年浙大硕士新增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入学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导师可自主选择博士生

陈慰浙介绍说,今年浙大博士招生试行各学院在一定条件下的自主划线。他说,但进入复试的考生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或论文初稿或开题报告以及学位论文的摘要、目录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证明书、攻读博士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个人陈述材料(包括个人学业成绩、研究兴趣、内容,不少于1500字)等7项申请材料。

此外,博士生考生要在一天时间里完成一份规定题目的模拟科研项目申请书,或是根据导师给出的研究课题完成一份3000字的综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设想。

201*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博士生招生改革力度,试行院士等博士生导师自主选择博士生,以进一步扩大导师的招生自主权,更加及时、更加准确地选拔优秀生源。

目前,在浙江大学100%的博士生(非在职)可获得一等基本助学金,即学费全免,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获得奖学金。而今年奖学金的范围将大大提高,其中10%的学生可获得2500元研究生优秀奖学金,15%可获得1750元。

-09/19/content_16503044.htm

美国大学“共治”结构中的教师评议会制度

在美国大学“共治”结构中,全体教师通过自己的利益代表主体教师评议会提出、阐述、评论、修订所有与学术、教师个人和专业事务相关的政策,对其进行广泛、自由的讨论并参与决策制定。总体来看,在当今美国大学“共治”结构中,教师评议会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并且作为全体教师有效参与大学“共治”的制度保障。

教师评议会的三种功能变。在密大,教师依据董事会制定的大学法在美国大学“共治”结构中,教师评规使用参与大学决策的权利,并在此过程中议会制度确保每位教师能够直接参与大学始终坚持19世纪40年代制定的两项原则,决策过程,能促进意见与想法的多样性,并即建议和自治。能够促使教师与行政人员共同承担责任、沟密大教师评议会由27人组成,其中6通协作、共同掌权,达成制度上的完善。名为教师评议委员会成员,13名教师评议会

在大多数美国大学的“共治”结构中,成员,6名密大学术评议会委派的职能代表,学术议事会下设教师评议会,教师评议会再1名秘书,1名学生代表。秘书和学生代表下设各个院系的教师评议会分会,教师评议没有投票权。会分会是基层教师参与大学“共治”的组织,教师评议会的常设行政职能部门是评是最广泛地代表教师利益和权利的主体。议委员会,由6名成员组成,任期3年,具

教师评议会一般具有三种功能:立法体负责教师评议会的日常工作,如组织会议功能、顾问功能和冲突解决功能。立法功能讨论、收集决策意见、颁布学术评议会决议、主要指教师评议会对学术政策的提出、阐述指导教师参与大学“共治”、对具体事务进和修正具有法定的监督责任。顾问功能主要行分类并下发到相关分委员会进行讨论以指教师评议会为大学其他领域中与学术相及教师评奖等事务。6名职能人员来自学术关的事务,或与教师、职员、学生一般福利评议会,在教师评议会中负责工作监督,并等相关的事务提供咨询与建议。同时,教师参与决策。评议会成员还应主动为校长、教务长或其他参与共治权利有保障职务的行政官员就与自身相关的事务提供教师评议会是为大学所有教师服务建议。冲突解决功能主要指教师评议会可以的,同时,也需要教师积极参加各专业事务为存在于教师、职员、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的分委会,通过这些分委员会参与大学“共冲突提供协调策略与方法,弥合教师与行政治”过程。密歇根大学教师评议会整体的组官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织架构从上到下为:董事会制约学术评议会

在教师评议会的三种功能中,根据大和校长,学术评议会下设教师评议会,教师学“共治”制度的规定,如果大学校长没有评议会由教师评议会委员会具体管理,同时批准评议会的提议,校长将以书面的形式阐下设12个与教师、学生、行政等相关的分述拒绝的原因,并努力解决所有的差异。教委员会。这12个分委员会涉及不同的事务师评议会可以通过投票反对某项提议,或者管理,如教师事务、学生事务、财政预算及修改某种方案,并把其最后的决策告知校行政事务等具体领域。长。如果差异无法解决,大学校长将会把该在密大教师评议会下设的分委会中,问题提交给董事会,在行政人员和教师协与教师自身事务相关的委员会分别为:教师商、尊重与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经济地位委员会、晋职与终身教职委员会、

密歇根大学教师评议会的成员组成研究支持委员会、利益委员会和教师指导与创建于1817年的密歇根大学发展委员会。具体而言,教师经济地位委员(UniversityofMichigan,以下简称密会由7名教师代表组成,他们与教师评议会大),自1837年在大学法案中确定了教师参和大学教务长合作,具体负责所有涉及教师与大学治理的原则后,至今都未发生大的改自身经济能力与经济预算方面的事务。晋职

与终身教职委员会的11名成员从教师评议监控和分发学生奖学金,并为财政资助部主会中经投票产生,他们代表全校所有院系的任和教师评议会关于奖学金政策方面的事教师,具有教授职称的代表负责副教授的晋务提供建议。本科生课程和学位委员会是一职事务,教授和副教授负责助理教授的晋职个特别的委员会,它专门为教务长就课程和问题,学术评议会的副主席为该委员会主学位方面的事务提供建议,在各院系和教务席,但无投票权。研究支持委员会由11名长的要求下,负责为学术评议会提供关于课教师代表组成,负责批准与评价教师的研究程和学位方面的工作报告。该委员会由各院经费申请,在尊重教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系课程委员会指派的教师、1名学术评议会域的前提下分配资金。利益委员会由8名成代表和1名指派的主席组成,由教务长主持员组成,其中4人来自教师评议会,负责全日常会议。体教师的福利事务。教师指导与发展委员会与财政预算相关的分委会只有大学预由5名教师代表组成,他们与教师评议会和算委员会。该委员会由6名教师评议会成员、大学教务长合作,为新任教师提供入职培3名职员、3名学生及教务长和主管财政事训,为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务的副校长组成,其工作目标是为预算过程

与学生事务相关的分委会主要有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事务顾问委员会、奖学金委员会、本科生课与行政等其他事务相关的分委会主要程和学位委员会。具体而言,学生事务顾问有促进多样性委员会、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会由7名教师代表组成,主要为主管学和图书馆与多媒体顾问委员会。生事务的副校长和教师评议会就学生入学总体而言,密大教师评议会的组织架注册标准和过程、经费支持额度、咨询与学构与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大学“共治”结术支持以及其他与教学过程相关的学生生构的特点,即一方面充分保证教师参与大学活提供建议。奖学金委员会由10名教师代决策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共表组成,该委员会与财政资助部合作,负责治”中合作与监督并存的特点。

201*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公布北大光华居榜首

为了见证并促进中国MBA的健康发展,调查中国MBA在经理人心目中的影响力,为用人单位、经理人提供有效和准确的信息,著名财经杂志《世界经理人》和《首席执行官》经过5个月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于9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企业家高峰会上隆重发布20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和“中国十大最受尊敬商学院院长”排行榜。中科院研究生院MBA项目荣获“201*中国最具影响力MBA”第八名,同时成思危院长荣膺“中国十大最受尊敬商学院院长”榜首。

2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出席会议,与国内著名商学院院长、企业领袖共同探讨MBA在中国发展的主题,并为获奖商学院颁发证书。

本次调查排序的国内院校均选自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颁发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的MBA培养院校,采用学院品牌、师资力量、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等四项指标作为评判标准。其中,企业对MBA毕业生的满意度和MBA学员对MBA教育机构的满意度,在本次评选中占有的权重得到加大。

本次评选主要采取网络问卷、报纸问卷、实地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进行,评委会向中国500强企业、跨国企业CEO及高管、商学院教师以及在校MBA学员发出调查问卷33000份,以收集各大企业(MBA学员最大的消费者)和MBA教育参与者对各MBA教育项目的评价。根据调查及申报结果,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后,推出201*年各项排行榜。

中科院研究生院MBA项目秉承“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以管理学院为办学主体,实行“院所结合”的办学模式,依托中科院丰富的教育、研究和企业资源,致力于培养眼光高远、品行高尚、能力卓越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的高端管理人才,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0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前10名榜单

排名12345678910学院名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十大最受尊敬商学院院长(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十大最受尊敬商学院院长序号12345678910院长成思危朱晓明陆雄文钱颖一张维迎李维安李新春张新民苏敬勤贾建民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目字管理本质是科研评价的粗暴化和随意性

中国的科研人员可以说处于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不过这种“数字化生存”并不是数字化“教父”尼葛洛庞帝所描述的电子时代的生活,而更靠近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的“数目字管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回顾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时,总结出一条历史教训,就是中国没有实现“数目字管理”。但今天的科研人员可以自豪地宣称: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数目字管理”的时代。可计算的量化考核已经成为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运行机制的一部分。

这些数字化的评价方法,很多都来自文献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因为论文是对研究人员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引文分析就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使用引文分析的目的,主要有几个,一是将卓越的科学成果显示给外部世界,让其他人了解什么是学术领域最突出的研究成果;二是向被评价的机构和个人提供能够让他们改进研究绩效的信息;还有就是为管理者提供如何分配研究资金的决策工具。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量化的、精确的评价体系是科研管理的进步。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文献计量学方法却存在被滥用的情况。翻看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规定,可以发现处处充满了对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申请项目的奖惩条文。把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作出明文规定,有利于评审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但如果仔细研究这些条文,就会发现有一些可笑的地方。比如很多科研机构规定,在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进行奖励时,以1000元为基数,再乘以文章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这样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作者就能够得到足够高的奖金。可以说本意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完全是对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不了解。首先并不存在引文分析衡量的质量就是实际的质量的说法。其次不同学科领域间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可比性。比如数学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就大大低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期刊。估计数学系的教师如果知道这个规律,肯定会在心里叫屈。所以,影响因子的提出者、也是SC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多次在自己的文章中强调,不应直接比较不同领域的期刊。也有一些学者为了避免这种不公平,提出“标准化影响因子”的概念,通过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一次非线性转换和线性转换而得到,可以减少影响因子在评价不同学科期刊时的误差。但很多科研机构的管理者却不知其所以然,仍然继续着原来的错误。

如果说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中,文献计量学有被滥用的趋向,那么在一些重大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中,则存在着文献计量学方法缺位的现象。随着研发支出的数额越来越巨大,很多国家越来越强调政府资助的研究的效果和效率。政府需要系统化的评估以优化其研究资源分配、重新定位其研究资助、重构某些领域的研究或者提高研究生产率。在我国很多项目评审中,使用的都是基于同行评议的专家咨询体系。

同行评议在评价资助申请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和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决定予以资助的研究项目。基金管理机构不得以与评审专家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为由否定专家的评审意见”。“申请人对基金管理机构作出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资助的决定不服的,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也不得作为提出复审请求的理由。”可见评审专家的权力之大。这就要求同行评议必须表现出公正性,要保持对同行评议活动本身以及被评价者的专业回避。但同行评审专家非常容易受到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也可能依据他们自己的研究兴趣或活动来进行评价,还可能被自己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科学范式所制约。

现在,国内的同行评议程序通常是在没有文献基础的情况下作出结论的。对于评审项目的意见,大多出自专家的专业背景和直觉,这一方面是对专家专业水平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对专家道德水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以同行评议中的专家咨询行为应该(转第7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助教工作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助教工作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助教工作小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8505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