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题研究中的体会
初中化学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冉龙英
一、课题简介
随着二期课改教材的全面铺开,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把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实践。实施学案导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应有高质量的学案设计。在我校理化生教研组申报县重点课题的基础上,我申请了子课题“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探究”。本课题试图使学生通过学案导学,了解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学法建议、学习活动(问题探索、质疑问难、知识梳理、学习能力检测)、推荐作业、学习体会和兴趣博览等栏目。从而自己构建过程,并使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和精神,在能力和精神的运用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让每个学生均能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发展。
二、课题进展
经过半年的课题实践,主要通过设计学案、学生提前预习学案、课堂反馈及课后检测的方式探究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1、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研究能力
钻研教材、大纲、考纲,翻阅资料,优秀教案,找出各章节教材的主要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学能目标,借鉴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并设计有针对性地能力检测练习。
2、探究学案导学的组织教学
教学的成败关键在组织教学,而学案导学的教学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且要互补,则就更难了,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确定按如下程序进行组织教学研究试验:
(1)、自学、互助分组预习
在各班内进行分组,每组为前后两排4人,因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生变化,允许他们在组与组间每周自由调换一次,各组在上课前根据学案相互督促完成课程预习。
(2)、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
老师依据教材和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推理、论证、实验、提问、辩论、归纳、总结等等。此过程时间长短可依据教材情况而定,一般为35分钟左右。
(3)、课内10分钟的能力检测
每位学生将在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进行自我能力检测,并由教师当场进行讲评。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分析问题,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3、课题阶段成果
在前一阶段的课题实践中,开了两节公开课《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和《化学计算复习---化学反应后溶液浓度计算》。
三、个人在课题实践中的体会1、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学能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切忌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如初中化学上学期《氧气的性质》一节的学习目标可这样设计:(1).知识目标
Ⅰ、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Ⅱ、知道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正确描述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Ⅲ、会熟练书写常见金属、固态非金属和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2).学能目标
学会用实验探索研究氧气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2、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初三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情,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学法设计。
启蒙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学习方法的启蒙指导,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常规方法的设计,如阅读、观察、练习、思维、实验操作、微观想像、记忆等方法。
巩固阶段:主要是巩固、提高启蒙阶段的成果,初步掌握
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侧重于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对比、归纳、演绎、联想、记忆等方法的设计。
发展阶段:通过学习,学生的化学意识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法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优化。
3、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所谓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自由思考问题、发表看法、勇于猜想、大胆质疑、动手操作。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并且纳入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要解开禁锢在学生头上的“金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探索过程,能让学生说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说,能说学生先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讨论,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条件。
开放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自主探索式、自学质疑式、同桌讨论式、合作交流式和互相辩论式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或几种形式,但都必须有开放性探索材料作载体。设计提供开放性探索材料要遵循三条原则:
(1)要遵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善于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开放性的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巩固和深化的全过程中。
(2)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这一探索是自我需要,是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提高探索成功率的关键。
(3)提供的材料要难易适当,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参与中体现思维力度,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如果提供的材料学生思维过程中感到太简单,就不会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有时会影响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若提供的材料过难,学生不能取得成功,也同样会影响积极性,更不利于开放性学习活动的进行。4、问题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很少,课堂上
多数问题主要还是由教师提出。因此,要使学案导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可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除疑解惑。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问题设计的类型一般分为矛盾式问题、阶梯式问题、辐射式问题、逆向式问题、情境式问题、综合式问题等。例如,在学生掌握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改进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达到连续产生氢气的目的?其用意是引起学生深入探索,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5、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学习能力检测是学案导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做到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学习能力检测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即可通过完成练习和解决具体问题去反馈检测,也可通过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表述去检查和了解,还可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去了解。学习能力检测题的设计一般分为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延伸拓展三个层次。此外,在新授课学案的学习活动部分还设计了质疑问难和知识梳理两个环节。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学习活动中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反思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勇于质疑,指导他们学会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通过教师点拨,师生共议解决的问题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实践证明,通过质疑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形成和发展。
四、几点收获和不足1、收获:
学案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教案改写成填空式的讲义,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设计,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多层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不足:
由于初中化学的特殊性即基础教学和能力诊断在短短的一年内完成,所以在调动学生使用学案导学的积极性方面还有
不足,在下阶段将尽量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案变为主动使用学案,甚至自主设计学案。
扩展阅读:初中化学小课题研究成果
初中化学小课题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做中学,练习教学既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教学时在常规练习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述方法和规范的书写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在复习中更应该注重学困生的教学辅导,对学困生教学可以“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因此,在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科学地设计,让学生经历宽松氛围,多体验成功感觉。
基于以上的原因,提出了“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的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准备从课前小测这一层面,探讨出“有效学习活动的途径”,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通过研究活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的中考复习课前基础性小测”的思路。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1、课题界定
(1)、测试: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有效:是指在教师设计的测试活动中,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做到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教学效益,教学活动是高效的有效的。
2、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认识论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下,借助自己的努力,以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参与的过程,知识经由学生自己的科学方法检验后获得,经由学习者的自我尝试错误后进行同化,再经认知冲突即自我调适后才获得。学习是主动的、建构的及目标取向的过程,它的特征是“由内向外发展的学习”。
(2)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理念指出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具体包括下面三个内容: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已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发展的中考复习模式,提高中考课堂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化学测试和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学自主探索创新,学会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化学测试活动中,找到不足,夯实基础,形成获取化学知识的技能,促进化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中考复习模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巩固基础,克服不足,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3、通过实践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设计适合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测试的内容与形式。
4、通过实践研究,锻炼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中考复习除了课堂上进行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外,还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打破单一传统的复习形式,注重基础化,凸现学生主体。体现在下面四方面:
1、中考复习中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的设计研究;测试活动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
2、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活动中,对学生测试过程有效性的研究;
测试活动是学生再学习、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因此,化学测试活动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做学习的主人。测试过程是否有效,则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是否有效的关键。
3、提高“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设计的有效性的方法、策略研究。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测试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本课题研究着重从测试目的、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发挥课前小测活动的功效。
六、实践成果:
1、设计一系列“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试题。2、发挥测试功能,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基础。3、教师的中考复习的有效补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化学课题研究中的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化学课题研究中的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化学课题研究中的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88257.html
- 上一篇:数据分析人员的职业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