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银行IT运维管理的心得

时间:2019-05-28 15:30:21 网站:公文素材库

银行IT运维管理的心得

银行IT运维管理的心得

银行运维的压力非常大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银行业的风险控制会面临挑战,风险管控优先级要放到最高。尤其是系统风险的的防范,要使用先进的方法论和工具,须做到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银行的科技部门压力很大,业务不断增长要求IT持续满足业务需求,系统多,耦合多。一个新系统的建设往往要设计多个系统,各个厂家之间无法协调,问题经常出现。现在银行的系统的建设非常困难。基本上所有需要的系统都了。但是可能不太好用。主要是系统升级,或者部分新的系统的建设。这些都涉及和其他很多部门,系统的关联。系统的上线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公司内部共有约上百个系统。系统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多。不象以前可以简单地上一个新的系统,几个月搞定,很有成就感。现在不仅没有,担心的事情,调节的事情一大堆。

现在有很多公司给银行提供IT产品和服务,选择看似很多,但实际看来做好一个系统确实越来越难,希望各个厂家要充分理解客户和客户的需求,有创新的想法和做法提供到用户,而不是只是关注自己产品和服务本身,这样双方的合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开发商方面的人员变动非常快,营业和技术人员。刚刚熟悉了,找到了一个好的开发团队,转眼人不在了。现在上一个新的系统,不仅要确认这个公司如何,这个项目经理如何。如果这个公司或者这个项目经理不好,也不能用。

数据集成和治理:系统复杂而分散造成数据分散和标准各异,经常无法得出一份权威的报表,矛盾凸显。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数据的管理。

业务部门不理解科技工作,科技人员不大懂业务,往往会造成沟通困难,项目实施进度缓慢。一个经验是让科技人员到不同的业务部门轮岗,让他们熟悉业务。做项目时,这个人就是部门协调人。

但是运维系统很难上

IT部门主要应对业务部门的要求,开发了很多的系统

IT部门对于自己的系统的自动化,运维管理的投入和开发确是很少。随着银行的业务系统的膨胀,复杂度的增大,IT系统的风险在加大。IT部门的高层对风险的认识比较高,但是他们不清楚具体的对应方法。IT部门的底层,各个部门的认识不统一开发部门:着眼于开发

银监会要求银行提供不间断服务。在奥林匹克,万博等重大活动时要求行长签署保障书,军令状。

去年以来有几个重大事故,都是运维人员的失误造成。以下银行事故:

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系统,民生银行系统事故。IT主管或被免职,或被警告运维部门:希望能够对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维护,但对开发完毕的系统没有修改的权利

具体操作人员:更多地关系自己的工作,对如何改进缺少想法

运维产品内容

ITIL流程管理

运维管理流程控制,综合服务台。大中型银行需要。但是千万注意CMDB,这个东西真难搞,搞不好,一身问题。产品:BMC

综合监控(各类银行)

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网络,硬件,中间件。

问题:应用的监控,需要开发。联动太深,以后对应用程序的变动又会有影响。只能

是浅层次的结合。

产品:IBMTivoli,BMC,日立JP1

自动化(各类银行)

一般这个概念还不太为人知道,国外应该是日本银行做的比较好一些。国内做的相对比较早,比较好一点的是浦发银行。

内容:批量处理的统一自动调度,灾备切换流程自动化,各种手工作业的自动化。相对比较难以了解,但是很实用,可以一步拓展。其实就是流程化,但是和一般的流程不同,可以对系统自动进行操作。

问题:技术人员和开发厂商对这个概念还不太明确。产品:日立JP1,其他公司也有,但内容相对不太全面。

国内厂商:号称什么都可以对应,但是产品不规范,小的政府部门还可以,银行就算了。

扩展阅读:银行IT运维的三个故事

银行IT运维的三个故事

如果类似的故事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三次,那么,个中缘由肯定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相信他的感受也一定很奇特。现任职于中国网通信息化部的刘云川,就是一个有着如此奇特感受的人。

他的特别感受与IT运行维护有关。这种感受由他三十多年来的职业生涯累积而成。三十多年来,他一直站在行业信息化的前沿阵地,担任过国家“七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技术负责人,从最初的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1974年)、到银行"target=_blank>中国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1995年-1998年任高级工程师),辗转到深圳发展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1998年任网络室经理),再到目前的中国网通信息化部负责CRM建设,他一直深处信息化第一线,几乎踏着银行业、电信业IT运行维护的脉络走过。

刘云川亲身经历了三段看似不同却类似的IT运行维护历程。每一段历程又代表了不同性质企业的IT运维发展过程。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加拿大大众银行总行进修学习过,见识了世界领先的IT运维模式和方法。

在不断的反刍、咂摸中,刘云川比常人体会到了更深一层的感悟。这份感悟,几乎算得上一个关于IT运行维护的陈年佳酿。

回想过去的三段经历,刘云川充满了激情和激动。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侃侃而谈,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传统被动的、孤立的、分散的“救火队”式IT运维管理模式,已经让IT部门疲惫不堪。如何简化IT管理,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已经成为IT部门的一个重大挑战。

为了有效地解决行业用户在IT运维管理方面的困惑,并推介ITIL在IT运维管理中的价值和意义,我刊策划了“IT运维诊断面对面系列活动”,活动特别邀请IBM、HP、CA、BMC等IT服务领域的资深运营管理专家,深入了解行业用户的IT运维管理现状,切实为用户解疑答惑,并共同探讨IT运维管理方法和经验。

本期邀请中国网通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系统规划与开发部高级经理刘云川,讲述了三十多年来他所经历的银行业、电信业的IT运维故事,以及他的个人体会。

“哪怕是一个只有基础技术能力的陌生人,也能做专业IT维护”,这是刘云川对加拿大大众银行IT运行维护水平一个整体评价。大众银行的所有IT设备都可以远程监控。设备遇到问题,会自动报警,工程师只需要按照系统相关知识库该设备的操作数据一步一步操作下去就可以。

7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刘云川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根据中-加两国政府人才培训协议,1992年他远渡重洋来到加拿大大众银行总行进修学习。他在该银行网管中心、呼叫中心呆了一年多。

在大众银行一年多的学习和见闻,开阔了他的眼界。他不仅看到了国外银行业先进的运作模式,也切身感受到了国外银行业领先的IT建设和运行维护模式。

IT运维的三个故事:[海外见闻]IT运维自动化

“哪怕是一个只有基础技术能力的陌生人,也能做银行专业IT维护”,这是刘云川对国外银行IT运行维护水平一个整体评价。

大众银行的IT运行维护建立了完整的设备、系统资源管理数据库和知识库,包括所有硬件设备的配置情况、所有软件的参数配置,购买日期、维修记录等。几乎所有设备均可通过系统远程自动化监控。

设备遇到问题,会自动报警,以红色标识显示在屏幕上,无论是系统自动报警还是使用人员报故障,工程师只需要按照系统相关知识库的数据,一步一步操作下去就可以,因此,对于工程师来说,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就可以进行维护支持。正因为如此,刚刚到国外银行的刘云川很快就能适应。

只要任何一个热线电话打过来,不管是银行内部员工,还是外部客户人员遇到问题,工程师都可以在显示屏幕上点击出故障的设备,远程查看设备的故障问题;查询有关该设备的详细情况,之后,会大概判断出是什么问题,指导客户一步一步操作,即便不懂什么技术的业务人员,也能按照他的提示,进行操作处理;如果某个步骤处理不当,只需按照系统数据库的数据原样恢复就可以了。IT运维的三个故事:一套运作机制的支撑

是什么支撑着如此先进的运行维护模式?刘云川表示,这与国外银行的IT建设模式有关。国外银行IT系统采用了大集中模式,只有一套核心业务系统,对系统的维护支持也都是归总公司统一部门管理。

具体的运行维护管理,采用了类似ITIL的方法来做运营支持,包括人员设置和流程运作,问题管理、事件管理、变更管理、服务级别管理。

在这套运作机制下,国外银行设置有专门的热线支持,共用同一套系统平台分别接听处理来自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各种问题,系统资源高度共享。IT运行维护人员还分为一线支持、二线支持。一线工程师处理一般性问题,其效果不会有太大差别,其后面还有提供二线支持的专家团队,专门解决一线支持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由于是全国联网的数据集中式系统,总部只需少量高水平的专家,与国内相比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IT运维的三个故事:十年差距

当然,这段海外学习经历,也让刘云川看到了国内外银行业之间的差距。

当时,国内银行业还没有开始大集中建设,每家银行的各个地方分行都单独建设和维护自己的核心业务系统,都各自配备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

在运行维护方面,据刘云川介绍,中国银行业当时用的调制调解器,基本上都无法对这些设备进行网管控制。对故障的解决,当时完全依靠运行维护部门的工程师的上门服务。不管问题大小,工程师都要来回去现场解决。遇到一些技术难度大的问题,如果工程师的水平高,处理起来就快;如果水平低,甚至花上几个小时,可能也解决不了。刘云川回忆说:“如果比较起来,现在国内银行业的IT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有点接近国外80年代末90年代初银行业的水平,现在银行IT结构上都采用了大集中模式。尽管从硬件设备上来看,国内银行不比别人差,甚至还有些领先,但IT运维管理还没达到国外当时的水平,尤其是呼叫中心、客户服务方面。”

目前,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中小型全国性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大集中模式的IT核心业务系统,其IT运行维护也都采用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模式。最近两年,中国的银行业,开始着手探索基于大集中模式的运行维护管理方法,如引入ITIL。IT运维的三个故事:差距不仅仅是IT运维

实际上,国内外银行业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IT运行维护上,在IT应用程度、所有制形式、业务运作模式以及配套的社会监管和法律环境方面,两者也大不相同。

刘云川为笔者举了个例子。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国外银行已经能够根据每个信用卡客户的日常消费记录情况,得出该客户的消费行为规律。当某个用户的消费行为发生突变时,比如某次消费突然大幅度超出该客户的日常消费行为规律时,系统就会及时报警,银行由此可以善意地提醒客户,如“信用卡是否被盗”等,总之,银行替客户看护他的钱。除此之外,由于不少国外银行都是上市企业,因此监管部门对银行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方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银行IT运维管理的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银行IT运维管理的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银行IT运维管理的心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070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