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制冷工程安全技术总结.doc

时间:2019-05-28 15:31: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制冷工程安全技术总结.doc

多选

1:燃烧三要素是(燃料氧化剂引燃源)

2:根据燃烧产物或燃烧进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燃烧不可完全燃烧)3:造成蒸发温度过低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压缩机的制冷量大于蒸发器在同一时间内的蒸发量;被冷却对象热负荷的减小;蒸发器内油污增加,或表面霜层太厚,使蒸发器制冷能力降低;蒸发器中制冷剂不足,便有效传热面积减小)4:移动式容器按其容器大小和结构不同可分为(气瓶气桶槽)5: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压力容器可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储存容器)

6:按照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异同,可分为(均相燃烧非均相燃烧)

7:根据爆炸发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8:易燃液体按其闪点高低分为以下3种(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

9:按设计压力等级,压力容器可分为(中压容器低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

10:按压力容器的壁温分类,可分为(常温容器中温

容器高温容器低温容器)判断

1:冷凝温度过高,将引起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排气温度升高,对压缩机安全运行不利。(排气温度升高将引起冷凝温度和压力升高)2: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阻止物质的泄漏。3:蒸发温度偏离设计要求过高(过高有利)或过低都是不利的。

4:一般情况下,高压,超高压(中压,低压)容器往往是薄壁容器。

5:润滑油在氨中很难溶解

6:当燃料,氧化剂和引燃源处于所需要水平时,燃烧就会发生。

7:点燃(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8:冷凝温度越高,冷凝压力也越高。?

9:一般情况下,中低压(高压,超高压)容器大都是厚

壁容器。

10:冷冻机油不可与动物油,植物油混合使用。

简答

1:通常应使所设计的压力容器满足基本要求?

答:(1)有足够的强度(2)有足够的刚度(3)有一定的使用寿命(4)有合理的结构2:腐蚀性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答:腐蚀性物品对人或金属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的腐蚀,酸和碱类物质一般都有腐蚀性。有些有机物质也有腐蚀性。

3:植物的应力分析有哪些基本的研究方法。

答:一种是解析法或研究方法,(即以弹性,塑性等板壳理论为基础的精确数学解或有限元法的数值解,这是一种直接而省事的方法);二是实验应力分析法(如电测法和光弹性法,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或受载条件的实际容器)。

4:我国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类型

答:碳素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5:对安全阀的基本要求

答:1.必要的密封性2.可靠的开启3.及时稳定地排放4.适时的关闭5.关闭后的密封6:爆炸现象的特征

答:发光,发热,高压,真空,电离等现象。7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答:活性,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发射性

8:影响溴化锂腐蚀的主要因素

答:1,氧的影响2,溶液的浓度3,溶液的温度4,溶液的碱度

9:压力容器的主要破坏形式

答:延性破坏,脆性破坏,疲劳破坏和蠕变破坏10:压力容器用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论述题

1:爆破片的选择原则

答:(1)压力可能急剧升高的装置,由于安全阀的惯性难以及时排除过高的压力。(2)为避免有毒介质(或贵重物品)泄漏而需要提供一个可靠的密封装置时。(3)工作介质为不洁净或易于结晶时。(4)与安全阀组合使用时。(5)对于腐蚀性大的工作介质,须用昂贵的材料(如金,银,铂金等)制造机械安全阀,成本较高,而爆破片的成本相对较低。(6)当气温较低影响安全阀正常工作时。

2:空气在制冷系统中的主要危害

答:(1)氨压缩机运转中,气体排出使压力表的指针摆动剧烈,难以读数。(2)压缩机的排气温过高度,这是由于空气的绝热指数(K=1.44)大于氨的绝热指数(K=1.28)的缘故。但应注意,要与因排气阀片损坏而导致排气温度过高相区别,前者的温度升高是相对稳定的,而后者的温度升高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且,机器会发出声音。(3)根据氨的冷凝温度相对的冷凝压力和冷凝器的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数之差,除以冷凝器压力表的读数,可得出空气含量百分数。例如:冷凝压力PK=1.2Mpa,冷凝温度TK=25℃,25℃氨液的相对压力为1.02Mpa.此时,系统中存有的空气分压为1.2-1.02=0.18Mpa。空气含量为0.18/1.2=15%。据此,说明系统中存有空气。到底空气积聚在什么部位?从制冷循环的流程上来看,主要积聚在冷凝器或高压贮液桶中,虽然绝大部分是吸入而排至冷凝器中。由于冷凝器和高压贮液桶均有液封的作用,因此,空气不可能再从高压贮液桶回到低压系统中去。冷凝器在工作中,气体沿着管壁运动,当受到冷凝水的作用后,起氨逐渐被冷凝成为液体,氨含量的减少便使空气的含量相对增加。因此,在冷凝器最冷的部位,空气的含量最多。

3:哪些情况其储存火灾危险性即为甲类

答:(1)闪电小于23度的液体(2)爆炸下限小于百分之十的液体以及受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百分之十的固体物质(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导致迅速自然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与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或碳酸等易燃的无机物及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6)受撞击,摩擦或氧化剂,有机物接触式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4:哪些因素影响有毒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答:

5防爆片一般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1)存在爆燃危险或异常反应使压力遽然增加的场合。弹簧安全阀由于惯性而不适应这种情况。(2)不润许介质有任何泄漏的场合。(3)内部物料易因沉淀,结晶,聚合等形成黏附物,妨碍安全阀正常动作的场合。

6:爆炸品的危险特性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化学反应速度极快2)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热,能量在极短时间放出3)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压4)撞击,摩擦,温度等外界条件非常敏感。

7: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危害。

答:高温对压缩机电机和润滑油具有很大的危害。长时间过热,不仅会降低电机绝缘性能可靠性,缩短电机寿命,而且还会降低润滑油的润滑能力,甚至引起润滑油碳化和酸解。润滑油碳化后润滑能力大大降低,将引起曲轴、连杆、活塞、活塞环等严重磨损,甚至会出现抱轴、卡缸等堵转现象以及由堵转而引起的连杆折断事故。碳化油还会在阀片和阀板上结碳,引起阀片泄漏和阀片断裂。润滑油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绕组漆包线、降低绕组的绝缘性能。酸化润滑油还会引起镀铜现象。8:压力容积的破坏实验结果表明,有塑性较好的材料制成的容积,从开始承受压力到发生爆破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容器的内壁开始屈服;第二阶段,随着试验压力增加,屈服区域由内壁逐渐向外壁扩展,直至整个截面全部屈服为止。这时,试验压力虽不再增加,而容器的塑性变形很快增加,这时的压力称作为屈服压力;第三阶段,即强化与爆破阶段。当压力增加到屈服压力后,容器虽然发生了大量的塑性变形。但并不立即破坏,这是由于塑性材料屈服后会发生“应变强化”,使容器仍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屈服后压力还可以继续增加,直至爆破。分析题

1: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的步骤?

答:1.火灾发展到临近的装有液体的储存罐;2火灾加热储罐壁;3液面以下的储罐壁被液体冷却,液体温度和储罐内压力增加;4如果火焰抵达仅有蒸汽而没有液体的壁面和储罐顶部,热量将不能被转移走,储罐金属的温度上升,直到储罐失去结构强度为止;5储罐破裂,内部液体爆炸性蒸发。2:乙类储存火灾危险性包括哪些情况?

答:(1)闪点》28度且《60度的液体。(2)爆炸下限》百分之十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然的物品。

3冷库建筑使用和维护管理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严防围护隔热层受潮而失效(2)防止冻融循环损坏冷库建筑结构(3)避免地面冻胀和损坏楼地面(4)必须合理利用库房容积(5)加强对冷藏门的使用管理(6)严格掌握冷库投产降温和维修升温的速度。

4:如何控制和减缓作为载冷剂的盐水的腐蚀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常用的防腐措施有哪些?

答:1采用封闭式循环,减少盐水和空气的接触。2采用较纯净的氯化钠和氯化钙。其纯度越高,腐蚀性越小。3向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使盐水呈碱性,PH值在8.5左右。4掌握盐水的密度。5盐水的密度不宜过小,因为盐水的浓度小,其氧含量越多,腐蚀性越大。

5:试分析气体,液体及固体的燃烧过程及其区别。

答:气体最容易燃烧,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着火点。气体在极端的时间内就能全部燃尽。液体在火源的作用下,先蒸发成蒸汽,而后氧化分解进行燃烧。与气体燃烧相比,液体燃烧消耗更多的热量,因为部分热量用于使液体蒸发成蒸汽。固体燃烧有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时先融化,而后蒸发为蒸汽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对于复杂物质,受热时首先分解生成气态和液态物质,而后气态和业态产物蒸汽着火燃烧。6:润滑油对氨制冷系统的危害

答:润滑油在安装很难溶解,因此在氨制冷系统的管道和换热设备内容易积结油及结膜,造成换热效率降低等现象

7:设置安全阀应注意什么?

答:1,压力容器的安全阀直接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容器内有气,液两相物料时,安全阀加装于气相部分,防止排除液相物料而放生事故。2,一般安全阀可就地放空,放空口应高出操作人员1M以上且不宜朝向15M以内的明火或易燃物。室内设备,容器的安全阀放空口应引出房顶,并高出房顶2M以上。3,安全阀用于泄放可燃及有毒液体时,应将排泄管接入事故储槽,污油罐或其他容器;用于泄放与空气混合能自然的气体时,应接入密闭的放空塔或火炬。4,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应为常开状态。5,安全阀的选型,规格,排放压力的设定应合理。

8:作为载冷剂,盐水的配置和使用要点

答:1,盐水的浓度要根据工作温度来确定,一般是以盐水的凝固温度系统的蒸发温度低6-8为宜。盐水的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将引起密度增大,比热容减小,流动阻力增大等不良现象。2,在使用中,由于盐水温度低,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是浓度降低,凝固温度提高,所以应定期用比重计测量盐水的浓度,及时补充加盐。同时盐水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还会加剧腐蚀,缩短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应定期向盐水中加入防腐剂,使盐水的PH值保持在8.5左右。3,氯化钠和氯化钙不能混合使用,否则,盐

水会沉淀。

扩展阅读:课题阶段性总结doc

确立发展方向,提升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专题总结

一、积极组建研究小组,完善组织管理

开学伊始,组建并完善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组长为副组长,本校部分数学教师参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细化了研究工作项目,全体成员各负其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二、加强教学知识学习,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

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学习形式为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周两次个人学习,做到有学习有笔记;每周一次集体学习,由教研组长主持,汇报个人学习情况,并由集体评议总结出有较强实效性的知识,以供大家共同参考学习。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于理论,认识提问

我们学习了理论知识,明确了什么是提问和课堂提问?

1、提问:从广义上讲,任何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语句,也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他人产生心智活动并做出回答反应的刺激都是提问。

2、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

可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认识价值,转变观念

课堂提问做为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有着不可估量的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

1、激发学生学习

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教师提问点拨,因势利导,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设计适当的问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是一种交流,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渗透了情感成份。因此,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融洽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推动学习,有极大的益处。

2、启发学生思维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思考问题往往会不全面,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或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全面把握住要点。如果教师能不断启发,追问、质疑、概括、小结;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能力。

3、获取反馈信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反映出的思维受阻、歧义、遗漏等一些问题,较之从作业、测试则更为及时明显的反馈给教师学生学的信息。课堂提问是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课堂上教师发问和学生的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因此,应该说课堂提问在当前的教学方式下,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教师要将其作为基本功来练,作为艺术来追求。

(四)学习策略,指导实践。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应用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实现课堂提问的优化。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的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问次数要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科学知识的关键,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出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细小繁琐,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性,以达到“精问”的目的。

2、提问难易要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难度的控制既要考虑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非字面上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如果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积极思考最为有效,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难易适度。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不超出学生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与探索能得以解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3、提问要切中要害。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一是课堂铺垫环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二是新授环节的问题。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三是巩固环节的问题。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要体现出:是数学问题,具有数学味,体现着具体的数学思想;能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实质,统率教材的基本内容;能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地推动教学的展开;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能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能体现数学的科学精神。

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本阶段,我们本着运用策略,提高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们不仅要提问,而且还要会提问?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老师提出来,学生的兴趣会不一样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是否真正做到了“精问”。真正体现了提问的策略之一:少而精。

我们课堂教学中欣赏大气的问题,强调问题的开放性与思维深度。但也要适度,我们面临的毕竟是小学生。问题过大、过深,不符合学生的学情,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不利于学生思维激情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问题“大”和“小”的关系。

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提问,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提问切入点无疑是切中了要害。如在五年级的张守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她首先出示用两块颜色不同的硬纸剪成的大小不同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向学生提问“哪一块面积大?大多少?”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少”就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渴求了解大平行四边形面积比小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多少的心理,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这样的提问切入点正是切中要害,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新知的学习起到了很有利的作用。

通过学习研究,以及课堂的实践证明,无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就是要提高我们提问的技术,最好做到提问既有技术,又有艺术,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生命力!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一)取得的成绩

1、我校的数学教师通过本次《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都开始积极地努力创设一个学生敢想、敢回答的良好课堂氛围,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到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并通过此次课题研究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撰写了多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如《统计提问数量,反思课堂提问》、《由课堂提问引发的思考》、《课堂中的问与答》、《我们的课堂提问研究》等。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学习,我们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提问指向不集中。例如,“锐角和直角各是多少度?”它的答案有无穷个。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是不科学的,指向不集中,导致学生概念模糊、思维混乱,所以很难达到提问的目的。

2、提问不够全面,致使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课堂提问,应立足面向全体学生,即以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程度为依据,争取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问题的层次性。而我们的课堂提问还不够全面,仍存在问题,要么,以个别思维敏捷、理解较快的尖子生为提问的出发点;要么,以部分后进生为依托,问题缺乏弹性过于基础。这样,致使教学效果形成个别学生超前、大部分学生滞后的局面,以及学生的应答率不高,气氛不活跃,大部分学生没有思维的增量发展。(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并请进专家为我们进行理论指导,走出学校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学习外面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制冷工程安全技术总结.doc》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制冷工程安全技术总结.doc: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制冷工程安全技术总结.doc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077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