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工艺美PPT

时间:2019-05-28 15:59: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工艺美PPT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美术学院201*107021112曾一丹

巴洛克一词的出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三,一是来自葡萄牙文“barroco”和西班牙文“barorueco”,意为“畸形珍珠”和“不合常规”。二是中世纪拉丁文的“baroco”,意为“荒诞的思考”、“繁缛可笑的神学讨论”;三是意大利文的“barocchio”,意为“暧昧可疑的买卖活动”。它被18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理论家用来嘲笑17世纪意大利盛行的一种奇异的艺术或文学风格,认为它完全背离了现实生活和古典传统,后来为史学界所沿用,它不仅指文艺复兴之后的意大利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包括17世纪整个欧洲的艺术。

巴洛克风格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对新世界的探索、中产阶级的兴起和中央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宗教改革运动的起伏斗争。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具有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的特征,同时洋溢着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气势,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各种旧艺术风格的常规。

巴洛克艺术的重要成就是反映在教堂和宫殿建筑上的,它所追求的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巴洛克的工艺美术主流是围绕建筑而兴盛的室内装饰、家具和壁毯工艺等。在整个17世纪,它们都在充分利用文艺复兴艺术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较之文艺复兴,尤其是中世纪的工艺美术似乎更少带有宗教性质,这同样反映在同时期的玻璃或陶器等其他工艺美术方面。

应该指出的是,巴洛克艺术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整个17世纪欧洲文化艺术中心的中心是在法国。这是因为,17世纪以前,尤其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直在欧洲艺坛扮演着重要角色。17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教廷势力的衰败,代之而起的是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势力的日益壮大。

染织工艺

作为宫殿室内装饰,织锦壁毯在实用性和装饰性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7世纪欧洲的织锦壁毯工艺在追求豪华奢侈生活的富裕的王公贵族的提倡下,由众多优秀的画家和织物师共同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繁盛之地便是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巴黎,以及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织锦壁毯工艺约从14世纪起在巴黎出现,14世纪后期由巴黎织物师尼古拉巴达尤(13631400)和画家阿奴卡托布尼奇(活跃期13681400)合作完成的巨型“默示录”织锦壁毯,长达24米,高5.5米,织造精湛,纹饰繁丽,说明早在中世纪时织锦壁毯工艺就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后,虽因战事频繁,尤其是巴黎为英军所占,织锦壁毯工艺渐趋衰落,但在文艺复兴时又有所回升,一跨进17世纪便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路易十四的宰相戈培尔曾于1662年将分散在巴黎的织锦壁毯作坊集聚起来,成立了为宫廷服务的“戈贝兰织物所”,负责人就是宫廷画家夏尔勒布伦(CharlesLebrun,16191690),闻名于世的“戈贝兰式花壁毯”即由此而来。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艺术活动均受到宫廷的制约,织锦壁毯工艺也不例外,当时戈贝兰织物所的设计样稿均由宫廷画家制作,其中尤其以勒布伦的样稿最受推崇。尽管勒布伦是17世纪法国著名画家中最缺乏创作灵感的人,但他所掌握的一手完美的绘画技巧在壁毯样稿的设计中却大有用武之地,他的样稿内容包括希腊神话、宗教故事和历史事件,其中以表现路易十四生涯的14幅《国王的故事》和3幅《亚历山大的故事》,以及《十二个月》等最出色,历来被看做是巴洛克织锦壁毯工艺的珍品。当然,有些样稿是在其他画家协助下完成的。

大型的织锦壁毯是用竖机制作的,经线一般多用麻或棉,纬线则是丝或毛,并加金线或银线。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纬线起花的工艺已很成熟,它较之经线起花更便于模仿绘画的效果。尤其是当时的织物师已考虑到因壁毯质料的不同而造成光线反射的因素。在戈贝兰织物所里还制作了大量的写实花卉纹样的织锦壁毯,它同样是以著名画家的作品为粉本,构图繁密,色彩丰富。特别是壁毯边缘部位的装饰纹样更加华丽,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壁毯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艺术特点,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增强建筑物室内装饰的效果。

17世纪佛兰德斯和荷兰的织锦壁毯工艺也相当兴盛。绘画大师鲁本斯(R.Rubens,1577--1640)也为壁毯制作设计过精彩的样稿,现藏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织锦壁毯《罗马皇帝的故事》就是他设计的。荷兰画家维米尔设计的取材于罗马神话的样稿也很有特色。可见,当时织锦壁毯工艺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与17世纪欧洲高水平的绘画艺术分不开的。

木工艺

在欧洲艺术发展史上,就整体而言,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在形式上比文艺复兴时期要繁丽、豪华得多。然而,在木工艺方面特别是家具的设计制作上,则是表现出巴洛克式整体风格不尽相同的特征。因为作为巴洛克木工艺典型代表的家具的特色不仅仅是新材料的运用或新技术的发明,它首先是在“构成要素”上考虑到适用的需要,从外形上看,早期巴洛克式的木工艺在形式上要比文艺复兴晚期的更为简洁,以加强整体结构和装饰的效果来代替繁复华丽的局部或表面装饰。具体的说就是:以织物或皮革的包衬处理代替了扶手、靠背或其他局部的雕刻装饰,以回廊柱腿的单纯形式代替了圆形旋木与方木相间组成的椅腿,等等。这样的设计不仅在功能上符合适用的要求,同时也在形式上具有统一、整体的效果。当然,这样的特点在欧洲各国的巴洛克式家具设计上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具有巴洛克式风格特征的家具首先是在17世纪20年代的佛兰德斯出现的。尽管早期的橡木四门碗橱和双门供桌等家具仍采用文艺复兴晚期的半附柱或螺纹托架等作为装饰,但从其他一些家具广泛利用天鹅绒或皮革包衬的情况来看,已具有巴洛克式家具的装饰因素。特别是采用黑檀、红木或其他染色木材制作镶板、竖柜、横木或山形墙,更显出巴洛克式家具工艺的某些特色,同时在接榫、雕刻、涡卷装饰上也都标志着巴洛克式家具风格的成立。最能体现出佛兰德斯巴洛克式家具特征的是达型橱柜。橱柜正面常饰以厚重的檐下水平凸线和半附柱、门上带有“耳型”的雕刻装饰,腿部模仿“牧羊神”的脚,构成左右均齐的严格样式。另外一些桌子、供台和碗橱的螺旋形腿也能反映出佛兰德斯家具的某些共同特色。

较之佛兰德斯,荷兰的巴洛克式家具在外形设计上更显单纯严谨,但在细部装饰上仍具有丰富华丽的效果。早期家具仍以橡木为主要材料,不过在框架装饰部位已开始采用磨光的紫檀木和红木等进口的贵重木材。后期家具以胡桃木代替橡木而成为主要材料,装饰工艺也渐趋华丽,其中甚至不乏象牙等高级材料的镶嵌装饰,模塑带饰等手法时而可见。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建筑家尼埃尔马洛曾流亡荷兰,给荷兰的巴洛克式家具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他设计的带有涡卷装饰和爵床叶形装饰的四柱式大床、爵床叶形透雕的幕板和曲线形脚的桌子,以及带有透雕装饰的椅子等,已明显地把法国豪华富丽的巴洛克样式传到了荷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漆绘家具和雕刻屏风等家具已于17世纪末期在荷兰出现,当时荷兰家具的设计显然受到中国明式家具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对中国式家具弯型腿形式的模仿上。这样的情况在欧洲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家具设计上也不鲜见。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家具在17世纪末期传入欧洲,已成为不少国家家具发展上的新兴而强大的动力。

17世纪的路易十四时期是法国家具工艺的鼎盛时期,欧洲家具史上此时的所谓法国“豪华型家具”已几乎在装饰形式的发展上超越了巴洛克式的界限。这种类型的家具在风格上显然受启示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式的家具。在当时的法国宫廷里的确有大批技艺卓越的意大利艺术家在从事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前面提到的法国宫廷画家、装饰艺术家夏尔勒布伦等也曾去意大利专门进行过装饰艺术的研究。当然,他们在路易十四时期家具工艺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形成的风格则是独特的。

“豪华型家具”的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有碗橱、珍品橱和桌、椅、床、柜等等,其上装饰的纹样有爵床叶形、榭树、橡树、狮、羊和王家标记及路易十四的文字组合等等。家具的边、角多采用包铜处理,它不仅可以保护精致的贴木面,也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贵重的家具还利用象牙、龟甲、金属和珍木等材料进行镶嵌装饰,有的甚至还采用人体浮雕或青铜铸像加以装饰,效果精细奢丽。

德国的巴洛克式家具直到三十年战争后才稍露萌芽,真正出现是在1600年以后,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形成高潮。南部家具不仅在设计上注重优美曲线的运用,而且实木和贴木的模塑技艺都已达到较高水平,著名的法兰克福式碗橱就集中体现了这样的成就。北部的汉堡式双门或四门大型碗橱也很有特色,它模仿建筑式半附柱、柱头,饰带和山形墙作为主要装饰手段,但都以莨苕叶饰和花果雕饰破除了装饰的沉重感。此类橱柜在北部地区的流行相当广泛。

英国巴洛克式家具工艺的兴起和繁盛时期是在英王查理二世执政期间和以后的半个世纪中。早期的家具中一方面是受荷兰影响的民间流行的风格素朴的胡桃木家具。另一方面是具有奢华精美风格的宫廷家具,二者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宫廷家具多用珍木制成,并采用透雕细工、贴金花饰或垂花雕刻等精致的装饰手法,而且大多以天鹅绒或织物包衬,从而在装饰繁华的程度上绝不亚于法国的家具。

意大利虽然是巴洛克艺术的发源地,但巴洛克式的家具工艺末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17世纪的意大利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都逐渐丧失了昔日的全欧中心地位。不过尽管如此,意大利的巴洛克式家具工艺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它最明显的表现在兴盛时间较早,从而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巴洛克式家具工艺产生了一定意义的。意大利的许多艺术家曾应聘在各国宫廷任职,他们创造的典型的巴洛克式装饰纹样,即卷轴等在各国都被模仿;尤其是以罗马为中心的宫廷巴洛克式家具风格直接影响到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另外,意大利巴洛克式家具也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它常常利用外形的对比、技艺的工细和效果的豪华来获得较强的装饰性。它的橱柜或桌子底部深沉而上部轻盈,一般都饰刻着裸体雕像、狮、鹰或卷轴,雕刻技法娴熟,某些局部还采用富丽的油漆和贴金装饰。

玻璃工艺

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在13世纪至14世纪是以珐琅彩绘式的玻璃器为特色,多装饰着神话或寓言故事以及肖像等。15世纪中期和16世纪初它便为吹制技术较高的透明玻璃器所代替,之后又兴起刻花玻璃,其工具最初出现的笔杆状得金刚钻。17世纪仍然以刻花玻璃器为主,但已改变了过去状纹样的表现,而刻画出结构复杂、手法精巧的缠枝纹,已具有巴洛克艺术的明显特色。然而,此期的威尼斯玻璃器在欧洲的影响和销售市场已开始受到德国和英国的排挤。

德国中世纪玻璃器,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所谓“森林玻璃”工艺就已在欧洲享有盛名。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受到威尼斯的影响,珐琅彩绘式玻璃工艺流行一时,直到17世纪纽伦堡等地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的制作工艺。一般玻璃器皿上都装饰着笔法细腻的风景画。不过17世纪德国玻璃工艺的主要成就还是透明玻璃器,它把旋盘式宝石研磨的技术作为装饰手段,在透明玻璃器上作出浮雕式的装饰效果,题材多以肖像、城市标徽或几何纹样为主,从而形成了与威尼斯刻花玻璃不同的风格特征。

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工艺主要是受到威尼斯和德国的影响。17世纪以后,英国的玻璃工艺逐渐出现了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著名的玻璃工艺家乔治列维兹克罗托创制成一种含铅的特种玻璃,它比威尼斯玻璃器透明度更强,并不易破碎,曾为欧洲不少国家所仿制。在法国,威尼斯玻璃工艺的影响是明显地,里昂和南特等地都曾大量生产过威尼斯式的透明玻璃器皿和珐琅彩绘式玻璃器。特别是1669年,戈培尔招聘威尼斯玻璃工匠在巴黎成立了王室制镜所,后来该所成为法国最大的玻璃工厂。在佛兰德斯,具有威尼斯式浮雕装饰的玻璃器曾盛行一时,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等地生产的玻璃酒具等直到17世纪后半期仍然保持着威尼斯影响的痕迹。在荷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玻璃工艺也受到威尼斯影响的痕迹。在荷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玻璃工艺也受到威尼斯的影响,但从一些作品上来看,它把威尼斯式的金刚钻刻花工艺发挥得更加完美,特别是17世纪后半期出现的带有肖像或徽章等图形的刻花玻璃器已与威尼斯的趣味迥异,但到了17世纪末,荷兰和佛兰德斯的玻璃工艺同时都受到德国的影响,其中尤为明显的表现在对德国旋盘式浮雕装饰的模仿上。

陶工艺

巴洛克时期欧洲陶工业的繁盛地是荷兰的德尔夫特。早在16世纪初,由安特卫普传入的意大利马略卡式陶器就已在阿姆斯特丹和哈勒姆等地流行起来。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荷兰的制陶工艺又受到中国和日本等东方陶瓷的影响。从17世纪后半期开始,德尔福特的制陶工艺就在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德尔夫特窑陶器之所以得到发展,还因为这里拥有众多著名画家。17世纪荷兰著名画很多都是德尔夫特的市民。画家直接参与陶器装饰,更容易吸引人们购买。总之,德尔夫特的陶艺家皆以其严格的造型和适合潮流的装饰,迎来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用本地软质陶仿制远东硬质瓷的艺术风格,为德尔夫特换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利益。

1670年之后,德尔夫特开始烧制五彩陶器。荷兰最早接触的五彩瓷器,是中国南方烧制的民间瓷器,欧洲人称之为汕头瓷。此后,中国康熙五彩和日本柿右卫门、伊万里彩绘瓷器输入欧洲,改变了欧洲人对青花瓷的偏爱,人们的兴趣也随之投向彩绘瓷器了。德尔夫特五彩陶常见的是黄、紫、黑、绿、茶、红等锡色料。由于红色容易烧失,故而出现了低火镀釉上彩技术。除了日常用具以外,德尔夫特陶工艺最出色的是陶砖的设计和制作。当时的陶砖不仅作为室内铺地的重要材料,而且还用作壁画装饰,特别是室内壁炉的周围几乎都以陶砖镶嵌。荷兰的陶砖最大的近1平方米,上面多饰以花卉纹样,它不但满足国内的需要,同时还向法国、德国、俄国和印度等地输出,在国际上颇享盛誉。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工艺美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表现出对优雅和谐的古典艺术形式的对立,追求标新立异的表现。它把人们的创作思想和工艺美术的形式与内容,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奇特诡谲。大气磅礴、充满着阳刚之气,注重雄伟恢弘的表现。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现,强调形式上的多变和气氛的渲染,特别是到了晚期,有些作品铺张浮华、俗艳绮靡,忽略内容的深入刻画和细腻表现。其工艺美术成就,主要体现于作品充满着韵律、量感和空间,以及立体的丰富变化的效果,充满着强烈的动势和生命力。

扩展阅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ppt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第三节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第四节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第五节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地图)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开端(13、14C)1、雕塑:尼古拉??皮萨诺(NicolaPisano,约1220—1284),意大利中世纪艺术家中最早表现出对古典艺术的兴趣,活动在比萨。作品是比萨大教堂布道坛的雕刻上,如《基督降生》、《博士来拜》、《基督受难》等,人物造型都显得庄重典雅,衣纹处理的厚重而有质感,层次变化丰富,明显带有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痕迹。2、绘画:a、奇马布埃(Cimabue,约1240—1300),乔托的老师。以壁画为主,神圣题材的世俗化,明暗对比法的首次运用。《圣母子》。b、杜乔(DucciodiBuoninsgna,约1250—1318),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与佛罗伦萨画派不同,采用富丽高雅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成功地将拜占庭艺术的庄严感于锡耶纳的神秘性杂揉一处,突出了画面的抒情效果。代表作《光荣圣母》、《最后的晚餐》。3、佛罗伦萨画派:乔托(Giotto,约1266—1337)创始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他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用现实生活的人物来表现宗教故事。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尽管其写实技巧还显得比较幼稚、生硬,但在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正是后来艺术家所要面临的问题,如戏剧性情节的构图,人物的表情神态,人与环境背景的关系,画面的空间层次,物体的体积感、质感和明暗关系等。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15C)1、15世纪的佛罗伦萨画派继承了乔托的现实主义原则,对解剖学和透视学的研究首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约在1420年左右,佛罗伦萨三位大师的出现标志着早期文艺复兴的来临。a、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Bruneleschi,1377—1446)。作品有佛罗伦萨大教堂1-6。b、雕塑家多纳太罗(Donatello,1386—1466),是15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塑家。他的雕塑创作彻底摆脱了哥特式风格的痕迹(模仿自然的现实),复兴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样式(高贵、典雅)。《加塔梅拉塔骑马像》、《大卫》。c、画家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传统,以科学的探究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他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繁荣期的到来。《出乐园》,《纳税钱》。2、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1444—1510),他的绘画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和古代神话传说,不在使用宗教题材,能更自由的抒发个性和世俗的感情。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如《春》、《维纳斯的诞生》。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16C上半叶)1、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之一,画面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代表作有《天使领报》、《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萨》等。2、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在作品中倾注于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摩西》、《圣母子》、《哀悼基督》等。3、拉斐尔(RaphaelSanzio,1483—1520),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代表作《雅典学园》、《西斯廷圣母》、《圣家族》、《圣母子与圣约翰》、《圣母玛利亚的订婚》等。四、威尼斯画派(15—16C)1、乔万尼??贝利尼(GiovanniBellini,约1430—1516),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他注重风景的描写,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有小树的圣母》、《神的欢宴》、《湖的圣母》。2、乔尔乔纳(Giorgione,约1476—1510),贝利尼的学生,是从贝利尼风格过度到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诗一般的画面,并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暴风雨来临之前》、《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3、提香(TitionTizianoVecelli,约1487—1576),乔尔乔纳的同学,其作品不象乔尔乔纳那样抒情和宁静,而是显得壮丽、热情和富于想象,色彩强烈,用笔奔放。《维纳斯》、《带手套的男子》、《保罗三世》、《花神》。4、委罗内塞(PaoloVeronese,1528—1588),比提香晚一辈,他在1553年来到威尼斯,这时的威尼斯已过度了它的繁盛期,贵族和商人抓住最后的时光饮宴享乐、花天酒地,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威尼斯人追求的不是宗教的禁欲,而是世俗的欢乐与自由,他把这一切都搬上了自己的画面。《利未的家宴》、《格利戈里的宴会》。5、丁托列托(JacopoRobustiTintoretto,1518—1594),在威尼斯画派中别具一格,他的艺术理想是“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他的画也是具有规模宏大的构图,复杂激烈的人物、动态和异乎寻常的透视角度。《圣马可的奇迹》、《自画像》。6、柯罗乔(AntonioCorreggio,1499—1534),他是与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纳、提香同时的一位著名画家,主要活动在北意的巴马,在画风上受威尼斯画派的影响较大,画面上色彩明快,诗意盎然,妇女形象美丽动人。《圣夜》、《丽达与天鹅》。他的作品已看到巴洛克的前兆。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地图)一、总体特征1、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2、由于雕刻作品现存极少,在15世纪尼德兰美术中绘画方面的成就便显得非常突出了。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与独幅木板画,因为尼德兰美术脱胎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有宗教气息,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另一方面,尽管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由于画家对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长,作品中便不时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二、奠基者1、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2、罗伯特??康宾,他的著名作品《受胎告知》虽然是宗教画,却通过某些细节描绘,使画面上流露着市民生活的情趣;同时,画面上所描绘的风景为风景画在尼德兰地区成为独立画种奠定了基础。代表作还有些《肖像》。3、扬??凡??埃克,虽然他的画大部分为宗教画,但却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非常重视对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刻画,非常注意写实,细心研究了光和色的表现,还对油画方法作了重要改进;题材因为现实世界和世俗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观念,开辟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道路。代表作《教堂中的圣母》、《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罗林的圣母》1-3等。4、罗吉尔??凡??德尔??维登,康宾的学生,1450年曾去过意大利,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称他是自杨??凡??代克以来尼德兰最优秀的艺术家,通过它的活动,扩大了尼德兰画派在国际上的影响。代表作有《受胎告知》、《下十字架》、《最后的审判》、《妇女肖像》等。三、15世纪时期1、15世纪中叶,在北方随着经济的兴旺发达,文化艺术也十分昌盛,以哈勒姆为中心形成了北方画派。德尔克??波茨(约1415—1475)是北方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曾经为鲁汶市圣彼得教堂绘制了祭坛画,《最后晚餐》一画,画家没有按照宗教内容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场面大胆地移至15世纪尼德兰市民住宅的餐室中。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地狱》、《基督在西门家》等。2、继波茨之后另一位著名的北方画家是盖尔特根??托特??辛特??扬斯(约1460—1495),其创作风格受到过前辈艺术家波茨的影响。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幅油画《旷野中的施洗者约翰》。他的另一幅油画《耶稣诞生》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工艺美PPT》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工艺美PPT: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工艺美PPT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333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