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安居区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28 16:05:1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安居区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安居区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安居区常理乡中心小学校龚建军

按照安居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安排,201*年4月8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此次培训管理严格,培训内容精心编排,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参观学习部署周密,领导们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感到要当好一名中层管理干部的不易。总之,各种活动的安排无一不体现出局党委对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的高度重视。学海无涯,通过参加此次中层干部培训的学习,使我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到快乐,是因为聆听了知名专家的讲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的理论基础,自身修养、领导艺术,学校的发展形势等方面的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感到遗憾,学习的时间有限,要学的东西太多。通过此次培训,感到对以后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体会很深。

一、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最有效手段。此次培训的开班典礼上,教育局刘兴义局长的动员讲话,给我们上了第一课。使我们全体中层干部对培训的重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们明确了此次培训落实上级精神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一支专家型教育管理队伍的需要。他分析了学校当前形势以及对我们的培训提出了要求,使我感到启发很大,受益匪浅。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

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干部要加强学习,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认识到加强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的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结合本职工作,我谈一谈在加强学习方面

的心得体会:

1、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克服学习上的懒惰性

由于工作事务繁杂,自己老是借口忙而放松学习,即使学习了,也只是面上的学习,这实际上是学习上懒惰的表现,是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够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感受到了在新形势和任务面前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广学博览,尽可能地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2、从零碎学习向系统学习转变,克服学习上的随意性

通过本次培训,听了各位知名专家的精彩讲解,我知道了自己需要学习的方面和内容还很多,涉及面很广,如果在学习上心血来潮,杂乱无章的话,就很可能导致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好的结果。因此,必须在学习上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不懈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有目的搞好系统学习,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3、拓展眼界学识,完善知识结构

这次培训听了领导和专家的精彩讲课,使我拓展了眼界学识。冯光伟教授的讲座,使我对教育管理的含义有了进一步了解;陈寒教授的《学校管理专题》讲座,使我对怎样创新学校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张雳教授关于《学校德育的理解与思考》让我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向有了新的思考,沈小强专家对《学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和管理》使我对教育研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等等。总之,各位专家的讲解,让我获得了不少新的理论知识,并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了重新的整合,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层干部在学校角色的认识。

听了杨祖恩教授关于《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的讲解以及到听了顺南街小学校长漆洵、高升街小学校长王治国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亲身经历后,我进一步对“中层”一词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层是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点启面的中坚和重要力量。中层干部的“中”字,说明他在中间,既是领导,又是教师,兼有领导者和下属的双重身份。中层干部除了具有管理职责、岗位职责以外,还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如果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则会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贯彻带来很大的阻碍。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团队中的重要层次,是领导教师、学生按照学校的规划和部署,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现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结合所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学习后的体会。

(一)认清身份,找准位置,当好“配角”

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为搞好学校全局工作所配备的“帮手”,其主要职责是帮助校长把握全局,搞好工作,完成任务。学校中层干部只有建议权和执行权而不具有决定权,要紧紧围绕校长的意图和决策,带领老师干好工作,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工作中,学校中层干部千万不要固执己见,自行其事,把自己和校长的关系搞疆,给学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长此以往对自己的工作、前途都不会有什么好处。

(二)要真心实意地尊重校长

在校长与学校中层干部之间的关系上,校长为了搞好工作,做出成绩,肯定会非常地尊重学校中层干部,对学校中层干部大胆使用,放心重用,而学校中层干部也应该珍惜这份信任尊重校长,努力工作,以回报校长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俩好合一好”,做到班子团结、队伍稳定、政绩突出。

(三)要“补台”不要“拆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校长也有考虑不周全,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学校中层干部应积极地帮助校长想办法进行补救,把工作上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学校中层干部“搭台”校长“唱戏”

一个学校的整体工作要想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中层干部一定要首先为校长“搭好台”,校长才能“唱好戏”,团结协作,共同前进。

三、修身立德,廉洁自律

做事先做人,对己心胸坦荡,以德立人,不为名、不图利,对人豁

达大度,以德服众,不失信、不推过,对事秉公而断,经得起考验,做到宁公而贫,不私而富。作为青年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提升自己的素质。在提升自身素质方面,我觉得首先要加强党性锻炼和个人修养,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其次,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和干扰,腾出时间,多学东西,多思考问题,再次,要不断排除私心杂念和外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及诱惑,排除个人私欲所带来的烦恼和忧愁。这几点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好好把握。

四、正人先正己,做事须先做人,提高执行力

在工作中,要做到以诚待人、以德正人、以情感人、以才服人。1、以诚待人。要襟怀坦白、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换位思考、为人处事兼顾各方面利益,才能取信于人。

2、以德正人。工作中对人和事,一定要公正、清廉才能以德正人。3、以情感人。工作上讲原则,政治上讲党性,生活中需讲人性。在工作中做到关心人、体贴人、理解人,营造快乐工作的环境。

4、以才服人。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既要自己做好,还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遇事要做对己要明了、对人要明察、对事要明晰、处理问题要明白。处理问题中要做到大事莫激动,小事莫计较。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灵魂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四、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管理是智慧和思想的展现。管理形式上是“管”,其本质是关怀、关爱、服务、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就要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转变的过程就是人文管理。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中心,以全面理解学校办学思想、上级领导意图和管理理念为起点,以教职工满意为标准,切实把学校的决策、对教职工的关怀落实到工作中去,为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业,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总之,通过这次短短十几天的培训学习,也使我认识到经常的培训学习对于一名中层干部是十分重要的,这次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效率却非常高,必将成为今后工作的“加油站”,为更好的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而且所学的内容很值得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去体会,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自己只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身的缺点,转变思维方式,换位思考,开拓创新,用所掌握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我相信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层干部,能更好的为学校做工作。

扩展阅读:安居区中小学主任培训心得——常理小学肖仕福1

安居区中小学第二批中层干部培训

心得体会

磨溪小学刘志林

自201*年我开始担任了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当时,想法很简单只是一门心思按照校长吩咐做什么事,就努力做好什么事,不怕苦,不怕累,有的就是一腔热血和十足的干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努力把校长的意见和想法执行到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应该说,直到现在,我还是没什么思想,还只是一个校长思想的执行者,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多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这多出来的这点,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将校长的思想执行到位。一、发点牢骚

所以,我始终认为,教导主任就是一名执行者,而且,它的执行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为,我们的工作内容涵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教研管理、师生评价管理,教导处还直接负责德育工作、学生活动及常规培养。所以,教导主任的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中的重头戏,至关重要。教育界有句俗语叫作:小校长,大教导。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大教导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也有很多的迷茫,比如,以下几种困惑,相信各位在工作中也曾遇到过。牢骚1:厕所边打灯笼顺着死(思)路走

大多数教导主任上任前没有接受过任何管理理论知识的专门培训,而学校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点,同行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因此,前任的做法、校长的要求、上级的文件通常就是我们新任教导主任工作准则,别人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别人不说,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所以,面对新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很盲目,有些时候,纯粹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中前进,不知该怎么管,管什么,一片茫然。

牢骚2:一篮子青菜一篮子萝卜两(篮)难

从学期初的课程安排、课务调整,到期中的常规检查、听课评课、业务指导,再加上期末的教学评价等等工作,每一个时期,我们都像

一个陀螺似的,不停的转着。一切与教学有关的事情都好像一个个炸弹,朝我们发来,让我们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上级部门发下来的统计填表、工作检查、教导会议、校务会议,各种任务布置,工作是多而杂。如果碰到有时领导自己一下拿不定主意,变化较多时,更是会搅得我们没了思路。此时,再来个教师生病请假或是教学评比,那这时的教导主任,就会变得像个无头苍蝇,到处瞎撞。牢骚3: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教导主任工作繁重,付出颇多。即便如此,仍然承受着上下两级的许多不满,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埋怨。开学排课有意见,代课安排不乐意,你还得憋着气和声细语,老教师不服你管,年轻教师听不进意见,你管得多了教师反映压力大,说你要人性管理,安排年轻教师做一些运动会的方案,老师有意见不想做,还无从说下去,批评几句也不行。你管得少了校长会说你不负责任,认为工作开展不起来。碰到这种时候,有想法、有委屈有时也得自己憋着,以免影响大局,只好自己领头做了。此时,想想,有可能就会为自己不值,觉得自己干得很冤。当什么教导主任呀,禁不住满腹的冤屈。

以上三点困惑,都是我自己在工作中所碰到的,我想这大概,或许也是我们在座大多数同仁普遍的工作状态吧。二、发点感想

教导主任为何吃力不讨好?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学校教导处究竟要做些什么?又怎么做?到底该如何扫执行才是最有效的?这些其实也是困惑我多年的问题,经过反思与实践,我对教导主任的工作有了一些新的理解,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如何当好一名教导主任,如何处理教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聆听到了李赐平等多位专家、徐如坤校长的学术报告,尤其是游永恒教授的讲座更是让我获益匪浅,其间的真知灼见相信对我们都有不少的启发。但是专家的话也不是全是真理,与实际的教导处工作还是有些距离,(仅代表我个人意见)趁此机会,和大家进行一番交流:(一)、找准位置、做好配角。

怎样才能更好地执行呢,我想,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我们只有增强角色意识,准确定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职责。那么,教导主任究竟该如何定位呢?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协助者+管理者+协调者=有力的执行者。

1、协助者:即校长的协助者。教导主任相对校领导是下级,在贯彻落实工作决策方面起中介作用,是协助者。首先要接受校长发出的工作指令,并传输给教研组、年级组加以贯彻执行。其次反馈信息给校长,以调整、强化工作指令。总之,一切工作都是协助校长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从理论上讲,协助者似乎还不是很难当。

2、管理者:即教师队伍的管理者。教导主任相对基层又是上级,起领导作用,是管理者。教导主任工作头绪繁多,从工作计划的拟订到活动的布置、落实;从教学常规的检查到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定;从学籍管理、课程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到指导教师的教研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从实践情况看,管理者是最难当的。因为,既然是管理者就要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且人的管理是最难的管理。

作为教导主任,这个处在学校上级与基层中间的一条纽带,该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呢?就拿我们最常做的教学常规管理来说吧。通常学校教导处都有一套常规要求,要求老师做什么、怎么做,几年教龄几篇详案、几篇反思、听几堂课……都有详细的量化的规定,并制订名目繁多的制度、量化评分标准,开展的教学检查、常规听课,诸如此类,花样翻新。我想这样的情况每个学校都有。然而,这种管理的成效又是如何呢?这样的管理,带来的后果通常是:当备课、上课、批改成为任务时,教师便容易产生完成任务式的工作心理,丧失专业责任感。备课不再是为了上课,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检查的话就可以不备了。教导处组织常规检查便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检查者一门心思去研究备课者有没有抄袭,备课者临检查时东拼西凑揣摩检查者意图。备课的本原目的丧失殆尽。

常规检查方式的确能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但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更应当去思考的是:我们究竟是想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还是让老师的工作更有效?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专业而言,

参加各种评比除外,真正教育学生以及个人专业发展而言,重要的其实不是教学规范,而是教学思想。让教师更有思想可以让一个教师走得更长远。而这恰恰是常规检查无法做到的,甚至会扼制的。

看来,老办法不行,不管肯定也不行,因为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那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试着这样去调整一下。A、少针对个人管理,设法找到协调群体行为的方法与策略。如改一个个教师的备课检查为各学科组、年级组教师群体备课经验的交流;作业批改从教导处组织检查改为各年级、各学科定期作业展览。即由原来单一的教导处评价,改为年级组、教研组的群体评价。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常规检查的效果与影响面,同时可以减小教导处单一评价主体的矛盾对立面。

B、重过程管理,淡化结果意识。把推门课、规定公开课改成邀请听课制,如规定每个学期每人至少请15人次到教室里听课,可以是领导、其它学科教师、家长等。这样做的好处是:(1)促进教师人际关系,还可避免领导听课评价给教师带来的精神压力。(2)教师自主教研意识增强。(3)真正让学校里最应当受到尊重的有水平的教师受到尊重,有利于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

我想,按这两点做调整后,教导处原先的教学常规工作就不再是监督、检查,而主要是组织、协调了,负担减轻了不少。

3、协调者:在上述的工作模式中,教导主任就是一名协调者。是家长与学校的协调者,许多班主任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容易产生隔阂甚至矛盾。现在农村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礼仪意识淡薄,自觉行为控制能力不够。教师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受着无奈的限制,于是经常碰见家长与班主任争吵。在我们学校就遇见一位年轻的家长到学校来看望孩子,这孩子叫张三,(因涉及个人隐私,文中均采用化名)不是很灵活运用自己的聪明,整天不认真听课,好动。班主任李仁慈将其排在教室后角,放清洁用具处,家长见后终不饶,一定要李老师说一个明白,此时李老师正在讲课,家长不礼而破门直入,于是矛盾就此产生,双方僵持不下。任凭谁劝解都不行,家长须有说法才离开,我例行到班,见到此现象并没有与家长当时交流,用

眼睛直视着温和地询问:你找学生请到传达室等,别影响学生;你找班主任请到教师办公室等,别影响上课;如果你找领导请到行政办公室等,别影响我的工作。她很愤怒的脸色微变,拖着僵硬的声音问我:你又是谁?为什么要听你的?我微笑着说:或许我还可以是你要找的其中一个,就看你是否愿意了?她紧张的情绪很快就缓解了,并随我来到了行政办公室。我先是很有礼貌的端茶递水、让座,接着唠了一些家常,然后微笑着问她:您对我的态度和服务满意吗?她笑了并说自己很不对,一时急昏了头,然后说了孩子的身体状况,甚是动情。期间我一句话也没有说,做了一个忠实的听众。待她说完后,我给她阐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学校内部管理、如何与学校一起共同教育孩子。经过交流,她同时认识到孩子的身体状况也要如实告知老师。随后她主动邀请我去见证她给班主任道歉,班主任李老师也向家长道歉,表明自己的工作不足之处。

更是学校内部老师与学生的协调者,很多年轻教师在处理学生疯打事件中一筹莫展,找不到突破口,学生只顾自己证明自己的无辜,把老师放在了一边。在我校有这样的事情:两个学学生因事打架,叫到办公室里还是很嚣张,没有把班主任放在眼里,班主任郑老师是刚从学校出来,没有经历,急得快要哭了。我正在进行教学了六认真检查,见此情况我没有呵斥学生,而是鼓掌。学生俩立即停住争吵望着我的举动显得很莫名其妙,我笑着说:请你们继续,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听到如此动人的吵架声了,你们是跟妈妈学的吗?俩学生马上同声说没有,我提高了声音:那是谁教你们的?是郑老师?俩孩子立马摇头,止住了争吵。接着我问谁先说事情的经过?学生甲主动回道:我们是一个班的,学生乙、丙放学后在教室后说悄悄话,我走过去就偷听,他们就骂我,我不服气就回骂,于是事情就越来越糟动起手来。我问学生乙是这样吗?学生乙应声是,我对学生甲说:既然别人俩在说悄悄话,你为什么要去听呢?你这是侵犯了别人隐私,你的做法对吗?学生甲低头应声不对;学生乙扑扑偷笑,我紧接着问学生乙:你们说的是悄悄话吗?算得上任何人都不能听吗?学生乙回道:也不是什么悄悄话,我和别人在说放学后在哪里去玩。那既然不是悄悄话可

以听吗?可以,学生乙应声,既然可以那你为什么要骂学生甲呢,你的做法难道是正确的?学生乙立即主动和学生甲握手道歉。郑老师也有点蒙了,她问我就这样处理好了吗?我还以为应该让学生写检讨。我说是的,没有什么其他的要去做,这类矛盾不是什么大的事情,应让学生懂得相互理解就可以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行了。通过这件事情郑老师对于处理班上的事情也是游刃有余了。

所以只有把这三种角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执行者的威力。

(二)紧凑安排,做好配角中的主角

教导主任,工作头绪多,容易成为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教导主任最主要的工作──协助校长抓教学,往往反被忽视。那么,如何做到紧凑安排,做好配角中的主角突出重点抓教学呢?我的体会是:

1、主角、配角、群众演员起上阵

教导处人员之间,我们也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已的具体的常规工作,而且都联系一至两个教研组、一个年级组,有着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对此,教导主任可以出点子、想办法、创条件、解疑难,但是既不越俎代庖,也不越级夺“权”,使大家都有职、有责、有权,在分工范围之内说话算数。另一方面,我们还强调分工不分家,团结协调,凡是较重大的工作或突击性工作,全处人员齐上阵,不分彼此,协调完成。例如教学教研、学生的各类比赛、学校里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等等都要做到全处一盘棋,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日常工作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值班制度,每周每人值班一天,对职权内的工作及时检查与处理,对有些重要事情记录在案,碰到问题就及时商量解决。这样就改变了教导主任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的现象,就可以抽出时间了解学情和教情,指导教学了。2、根据制度去制片

借学校制度建设的东风,我们也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例如: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任课教师职责,以及教师课表安排和调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样,常规工作有章可依,减少

了扯皮现象。尽量减少对教师个人的常规工作评价,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工作的评价。因此,我校设计了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的评比量化表,让各个教育教学群体工作有章可循。实践证明,只有使常规工作制度化、数量化才能达到“自动运转”的水平,才能使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去抓教学。3、说学逗唱要有声有色

这里的声、色,指的是管理的过程与管理的结果。教学系统管理的过程分为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环节,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力争做到“二性二化”,即实用性、可行性,具体化、数量化。例如:抓教研组工作计划这一环,我们明确提出具体的“十个一”的要求,并定出时间、地点、执行人和达到的目标,最后根据完成的质量予以量化评分。又如:抓执行和检查两个环节,我们要求教导处人员每学期至少听课30节,并且听课有记录、有评分,要及时与被听课者交换意见。即使在突击任务的繁忙时期,也要坚持听课,做到常流水不断线。每学期的作业展览和教师、学生座谈会都要求有记录、有统计,及时反馈给领导,及时处理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一名教导主任该做的事。(三)深钻剧本,激活过程

教导处除了要做好基本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外,还有一样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开展教研组活动,只有教研组活动质量高了,教师的素质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自然得到保证了。所以,作为教导主任,在思想上一定要重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1、以人为本轻松和谐教研。以往的教研活动,我们有确定的某一时间,有固定的活动形式,或集体备课,或评课讨论,或教研学习,有明确一名主讲人,更有相应的检查手段。但很多时候是主讲人照本宣科,听讲的教师忙于记录,以应付每月的检查。这种活动形式让思想的交流、碰撞失去了平台,对于活动效果,大家都感到“无所谓”,谁也不指望这样的学习能有多大的收获。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了“轻松和谐大家谈”的教研新形式。每次教研主题由主持人自定,并

提前公布,让老师们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学校提供茶叶、点心,放学后,大家聚在一起,品着香茶,吃着小点心,针对主持人的问题,畅谈自己对教育教学理的探究、对教材的钻研、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气氛轻松和谐,话题明确集中。这里,人的精神自由,心情愉悦,思维自然就活跃,大家想说就说,可以只言片语,可以宏篇大论,也可以始终是个听众,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没有最终的裁断者,有的只是争鸣、研讨。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还会没有收获吗?2、三堂会审任我行。为了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磨炼教学技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开展“同主题、同备课、同上课”的教研活动。每个备课组(或教研组)针对过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设立研究专题,围绕该内容组织教师进行上课。它以教师的自主活动和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学习、研讨、演练和展示,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艺。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提倡“三同三不同”:同内容不同理解,同教材不同设计,同预案不同风格。每个人可以上出自己不同的风格,展示自己的风采。在“三同”活动中,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如何实施好组织教学是一堂课的关键所在。一些教师的精彩表现,成了学校的焦点,个人也确实得到锻炼,名利双收,大家都怦然心动。现在,很多老师都积极参与“三同”课堂,把这一教研活动当作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舞台。

3、欲练此功必将超越自我进行诊断。新课程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既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案例研究无疑成为老师们介入新课程研究的最佳途径。我们要求教师们将自己随机记录的、发生在教学中的真实事例,在教研活动中讲述并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提炼教育教学观点。其特点是关注教学原生态,关注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并做到“一案一得”,即剖析一个案例,围绕一个问题,抓住一个观点,开展一次反思,得到一次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会”:学会积累,养成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的习惯;学会发现,善于从平凡小事中发现有价值的事例加以研究;学会写作,叙述的情节要形象生动,反思能够画龙点睛。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

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这样的案例讨论活动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4、传统与现代结合快乐融合。现在,很多学校都已实现了数字化校园。我们积极探索将网络和常规教研相结合,以取得教研活动的最有效性。安居区的网站上设置了教学资源、课改专栏、教学评价、教师论坛、学生园地、课件共享、公告与信息等一级栏目,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为教师们的交流分享、专家的远程的指导、讨论的及时跟进成为了可能,它扩大了教研平台,放大了教研活动效果。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随时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分享。教师们在这种跟进式的交流中思考、借鉴,在专家的点评中启发、开拓,形成了思维的自主性。广大教师可以足不出户,不需要支付一分钱差旅费、资料费,不需要专门出差时间,随时随地可以和多方人士进行教研活动。其经济效益和专业效益是巨大的。

新颖的形式吸引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有效的活动切实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是我们想要的,想做的,只有不断探究,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才能更好地指导好教研活动。

总结上述的所有工作,我认为所有和工作还是围绕这个公式开展的:协助者+管理者+协调者=有力的执行者。当然,教导主任工作的工作艺术,我想并不是谁一下就能讲清楚,讲透彻的。我想,只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不断地交流,才能实现不断地进步。

最后,我预祝在做的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心顺利,早日修成正果,离开教导主任这个位置,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因为当一名好的教导主任真的好辛苦!

201*年4月2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安居区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安居区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安居区中小学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382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