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水环境治理总结

时间:2019-05-28 16:08:20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水环境治理总结

成华区201*年水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水环境治理内容包括:河道污染治理及河道长效管理。一、201*年河道污染治理工作(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区中心城区河道下河口污染治理工作部署,我区201*年中心城区河道下河污染治理目标内容主要有四项,其中市、区目标各两项。

1、市级目标

一是完成府河成华段8个下河排污口治理。

二是完成凤凰河、黉门堰、猫耳洞排洪河、秀水河等4条河道97个下河排污口污染治理,确保污水不下河。

2、区级目标

一是完成下涧槽水环境治理示范河道整治工程,治理下河排污口26个。

二是完成石湃渠及东风渠新增下河污染治理工作,治理下河排污口38个。

(二)推进情况1、市级目标

府河成华段8个下河排污口治理目标于201*年12月初全面完成,凤凰河、秀水河、黉门堰预计12月底完成,猫耳洞排洪河由于调整治理方案等原因,预计201*年1月

中旬完成。

2、区级目标

东风渠新增18个下河排污口已于11月初完成治理,下涧槽水环境治理示范河道整治工程及石湃渠下河排污口治理工作已全面铺开,预计12月底完成治理工作。

二、河道长效管理工作(一)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今年是我区河道管理实行属地化管理的第一年,按照《成华区河道水环境长效管理实施意见》(成华府办[201*]74号),河道岸上清扫保洁、河堤堤岸保洁、河堤绿化管养、水面打漂等长效管理工作由属地街道具体负责,区统筹局牵头督促检查及考核,初步形成了区上监督,属地街道具体管理的新模式,河道日常管理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

(二)河道清淤维护制度逐步建立。

上游来水及地面径流汇入,是造成河床产生淤积的重要原因。针对河道淤积物产生的动态特点,按照《成都市河道乱污治理工作标准》,我区改变了过去汛前及水利岁修期集中清淤的做法,加大了河道淤泥日常维护力度,基本做到了重点河道淤积严重地段河床淤泥随淤随清,全年已清除淤积物60000余立方米。

三、存在问题

(一)下河排污口治理难度大。

一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治理效果不佳。如猫耳洞排洪河,处于“512”片区,无条件实施源头治理,只能采用修建泵站将污水抽排送入市政管网,虽然可解决污水不入沙河的问题,但猫耳洞河水臭、水脏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

二是片区污水出路条件差,治理难度大。我区青龙场片区污水通过川陕路污水干管及昭觉横路污水干管送入城市污水管网。按照规划川陕路污水干管污水接入沙河右岸污水干管、昭觉横路污水干管穿过青龙场涵洞后接入府青路污水干管,由于沙河右岸污水干管未贯通(解放北路至二环路北四段近120米未铺设,川陕路污水干管污水溢流进入驷榭路污水干管)及府青路污水干管高程高于昭觉横路污水干管,造成川陕路污水干管及昭觉横路污水干管负压运行,排水严重不畅。从而导致青龙场片区已建、新建居民小区污水无出路。

三是下河污染源的动态特点加大了治理难度。下和污染源基本通过地下雨水管排入河道,其污染源组成复杂,涉及面广,由于日常监管难度大,私接管道、错接管道及擅自将污水倒入雨水篦子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部分河道已治理下河口重新出现排污现象,污染源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特点加大了下河排污口的治理难度。

(二)河道长效管理水平不高

在今年进行的三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测评中,我区河道

环境测评得分均低于中心城区平均得分,其中第二次、第三次测评中得分在中心城区垫底,充分暴露了我区河道管理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长效管理落实不到位,河道未做到常态化管理,往往检查时搞突击。

二是存在问题整改不及时。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部分街道经多次电话通知并下发书面整改通知后,仍未按规定期限整改。

三是河道管理内容、标准及范围把握不到位。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水环境治理内容不断拓展、范围不断拓宽、标准不断提高,但在河道实际管理中并未与时俱进,造成河道管理质量不高。

四是河道水环境治理各责任部门联动机制未完全建立,造成下河污染管理等工作出现管理脱节,管理不到位。

五是城区河道、交通编制区域河道管理质量较高,农村区域、建通不便区域及部分拆迁区域河道管理质量差。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快推进下河排污口治理。

一是精心组织,加快黉门堰等201*年重点治理河道下河排污口的治理,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是大强排水户的日常监管及已建下河口治理工程的管理力度,建立已治理下河排污口新增污染源即时治理制

度。

三是提前谋划201*年河道排水口下河污染治理工作,早日启动治理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河道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一是按照建设生态田园城市要求,将河道下河污染管理及环境管理纳入河道水环境长效管理范围,列入目标考核内容。

二是按照全域治理要求,加强农村河道、交通不便区域及拆迁区域河道管理的日常监管,全面提升我区河道水环境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水环境治理各责任部门的协调,监理河道水环境治理部门联动机制。

扩展阅读:公议乡201*年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半年工作总结

公议乡201*年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

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崇治水气办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其完成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高我乡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全面完成我乡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年初,经我乡党委政府研究,以乡长张永志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同时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和措施。全乡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效果明显。

二、狠抓措施落实,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一)综合整治效果明显

1、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整治了全乡饮食店铺13家、开水炉3个,着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逐年消减燃烧总量。

2、组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大气污染,全乡未发现一起违法焚烧秸秆事件。

3、在全乡5个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行集中堆

放,集中清运,采用垃圾房定点摆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严禁向路边、河边倾倒垃圾。使全乡生活垃圾收集无害处置率达到95%。

4、协助市农发局、水务局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二)加强农村面源、点源污染防治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生物农药使用量,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从源头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2、推广健康养殖方式,促进畜牧业环境友好型成长;抓好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3、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都钧乔农业科技公司是我市较大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现存栏肉牛400余头。今年公司建设了标准化、无害化牛粪处置设施,并在公司内推广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经济,公司养殖基地面积达30亩,牛粪处置场地23亩,种植基地450亩.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大气和水环境整治工作,全乡的环境状况大大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全乡发展生态农业、农业观光奠定了基础,吸引了一些农业企业入驻公议。

总之,今年以来,全乡大气和水环境整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大气和水环境整治办公室的指导下,按

时完成工作任务,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将大气和水环境整治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议乡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八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水环境治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水环境治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水环境治理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409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