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法》期末论文——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钢琴教学法》课程的点滴心得江旋姿201*0201
《钢琴教学法》期末论文
题目:学习《钢琴教学法》的点滴心得学院: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小提琴演奏)姓名:江旋姿201*0201指导教师:于青
12年6月25日
学习《钢琴教学法》课程的点滴心得江旋姿201*0201摘要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于青老师讲授的课程《钢琴教学法》,作为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我虽然不会演奏钢琴,但通过学习本课程,我有了一些可以应用到自己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相比以往的教学习惯,我总结了解决小孩子应付练琴时间的方法、指出了学琴“计划制、表格制”的教学思路、说明了应如何正确对待考级等问题。
在过去几年的对指导小朋友们学习练习小提琴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困惑一下几个问题一些小孩子总是不练琴,这该怎么办呢?有的小孩子经常遗忘一些老师强调了太多遍的问题,这该如何解决呢?如何理性对待考级?
现在我想就以上三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心得。
一、对小孩子在坚持练琴时间方面的引导问题、练琴是否可以有兴趣?
很多家长问过我,“练琴很枯燥吗?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我的孩子可以有兴趣的练琴?”我必须明确的告诉家长:“拉琴可以有兴趣,很在很多时候,当技巧爬坡的时候,想要有兴趣,那样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我们不排除一些很有资质、家庭音乐氛围也不错的小孩子,他们似乎是为音乐而生,一些别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掌握好的技巧,对于他们来讲仅仅是认识、熟悉一下,就可以做到做好。但是,毕竟大部分的小孩子都是普通的、正常的小孩子,那么换句话说,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技巧的掌握都是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
一些家长觉得练琴的过程很辛苦,孩子一哭闹便心软想到放弃,其实这样做是不妥的。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学习技巧过程中因困惑困难而产生的畏惧情绪,单说练琴占用了孩子们的玩乐时间这一点,就是很多小朋友难以逾越的心理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技巧的不能掌握,并不是他们的练习时间不够、资质不好,而是本身没有投入到练习当中去。所以,有兴趣的练习是建立在孩子能够自觉地听话练琴,家长的耐心陪伴的基础之上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练琴到底会有多枯燥呢?为什么孩子会感觉很难逾越、很痛苦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要想掌握一个演奏技巧,有三个因素是必备的1、认真的每一遍。如果在练琴的过程中,有精神走神懈怠的情况发生的话,便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大部分的练琴时间都是不认真的话,那么就只会巩固错误,朝着可怕的、相反的方向发展。很多家长或多或少有的时期都会察觉,这段时间孩子总是练习相同的曲目却久久不能过关,也没有什么长进。我想,精神上的懈怠是首要原因。2、量的积累。一般来讲,一些困难片段的解决、新技巧的掌握,甚至是一段旋律的牢固记忆,往往都是几百遍的、认认真真的练习的量才有可能掌握。那么在这个量的积累的过程中,能否自觉的坚持、严格的要求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家长一定不能对孩子的学琴情况太放手,时不时的紧盯也是很学习《钢琴教学法》课程的点滴心得江旋姿201*0201有必要的。3、持久的坚持。正如背诵英语单词一样,一次的记忆和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经过在一大段长时间内反复的练习、遗忘、再练习、再掌握、巩固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才能将一段旋律或技巧融进血液中,牢靠的掌握。
那么接下来我想和大家探讨的就是,如果“认真的坚持”。首先我认为我们必须让小朋友们明确,“只有认真的练习才算是在练琴”的事实,现在很多小朋友为了打发练琴时间,觉得父母在家也听不太懂,便对自己没有要求,甚至是精力都没有在谱子上,只要是琴发出声响了就当是在练琴了。家长还会觉得孩子很辛苦,一次次的安慰督促,让孩子继续坚持练琴。
所以,首先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有条件的话一定要跟随着孩子一同学习。虽然家长自己不会演奏,但是能够听得懂孩子在练些什么,练习的好不好。在家中督导孩子练琴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不用一味的要求孩子练多长时间,而是要要求孩子练琴的质量,只要是在练琴,哪怕只有5分钟的练琴时间,也要认认真真的对待。这样良性循环,孩子发现认认真真的付出很少的时间便可以达到很不错的效果,那么对练琴便会不那么抵触了。其次,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耐心的陪同孩子解决难点,宁可放慢进度,也不能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得过且过。既应该体量小孩子爱玩的天性,谅解他们在练琴的时候十分渴望游戏的时间,但是也要同时严格要求,教导他们只有经历先苦后甜方能掌握本领。、作为普及性的小提琴学习,应该怎样安排练琴时间?
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学琴,都是以“培养兴趣、丰富孩子的业余爱好“做为出发点的,所以在安排练琴时间方面便不必像想要走专业道路的孩子们那样密集。
我个人觉得,在作业量适中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三七开”原则来进行。何为“三七开”呢?首先,练琴天数三七开。也就是说,一周两天在休息、娱乐,五天在练琴。但是这两天的时间必须要分开来安排,不可以连续两天不练琴。其次,课余时间的三分在娱乐,七分在练琴。最后就是,练琴的过程当中,七分的时间用来做慢练、强化基本功,三分的时间用来做快速或练习小乐曲。现在许多中小学校课余作业量很大,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阶段,导致孩子没有时间练琴。在我看来,如果选择了小提琴作为自己的特长的话,每天的坚持是必须的,哪怕是每天拿出15分钟的练习时间,也是可以的。想必哪一个孩子也不会因为每天少睡了15分钟、早起了15分钟而对健康、精神面貌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在艺术女神青睐一个小孩子之前,任何的懈怠或者停止那都有可能是倒退。
二、在对待练琴过程中,出现困惑困难时的引导
我们不能回避,要在学琴之路上坚持下来并走得好,或许孩子们其自身的努力只占一部分,还有很大的一部分的因素是来自于孩子自身的天分、家长的引导和督促以及老师的不懈努力。音乐天才寥寥无几,在100个学琴的孩子当中最后能够走到音乐之路上的也是极少的几位。既然如此,那为何要坚持学琴呢?
其实,“学琴学做人”。学琴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完成一个音符、掌握一种节奏型、熟练一首乐曲。更多的是通过学琴、练琴来塑造孩子的耐心、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以及敏捷理性的大脑反应。
现在如果学生,甚至家长抱着一种“学学琴培养个兴趣罢了”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学琴过程,在出现一些学琴过程中比较困难的“砍儿”时,便放松手、得学习《钢琴教学法》课程的点滴心得江旋姿201*0201过且过,这样的心态是十分不对的。我有一个学生,他的家长很想让她把小提琴学好,但是却对自己的孩子在练琴的过程中十分的溺爱。如果孩子在家练琴时不开心了,便会心疼孩子让他改日再练琴、如果孩子不想练琴,他会一味的要求老师布置所谓“有乐趣“的曲子给孩子、如果孩子这周很明显并没有认真练琴,几次三番,他也不会批评孩子,反而是安慰她,等你有了兴趣就好了、孩子在课堂的时候练习的不好还和老师顶嘴,家长也不以为然其实在我看来,学琴是其次,学习才是主要。学习如何解决困难、学习良好心态的树立、学习如何彼此尊重、学习有责任心地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等等,才是学琴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对教学方式的自我总结和完善
通过学习《钢琴教学法》课程,对我最大的启发便是教学形式方面。、制定月、学期、年计划
由于学习小提琴不像是在学校的统一开设的课程,每个学琴的孩子情况、学琴时间和次数、家长的用心程度都不同,所以我们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进度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之前的教琴过程当中,我都是上一节课看一节课的情况,练得好就往下进行课程,练得不好就一直停留在这个难点上,直到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以时间段为标准的教学计划。现在想想,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于是,我制定了一个这样的计划过程:
首先,通过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对孩子在天赋、练琴自觉性、家长配合程度的大致把握之后,便对孩子之后学琴进度的快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此时,便应该做一个学期计划(寒暑期计划等)出来了。
主要的计划方面有以下几点:1、在这段时间内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2、安排什么样的乐曲练习来巩固上一个阶段所掌握的技巧。3、计划学习哪几种技巧并指明其代表性的、必须要掌握的乐曲有哪些。4、如果计划没有完成,那下一阶段的计划将如何安排。
这样,老师有目的性的教琴、学生有目的性的学琴练琴、家长有目的性的督导,想必定会有不错的效果。、对每一节课的记录和反馈
现在,大部分的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往往都是将精力百分百的投入到孩子身上,满满的上课时间都是再和孩子的对话、示范中,很少会腾出时间来做一些书面的记录。虽然这样也是将一节课的学琴时间充分利用,但是我认为,教完一节课之后必须有一个总结,我指的是一个书面的记录。每节课孩子都可以拿到当堂的课堂记录,不论是下课后让学生回家回顾知识、明确不足也好,让家长对孩子上一周的练习情况、当堂课的学习情况以及下一周的要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也罢,都是规范的必要的。
我理想中的“课堂反馈表”大体应反映如下情况。1、学生信息的把握:上课时间、课堂时间。2、学生练习情况的评定:总体的练习情况,基本功、音阶、练习曲以及乐曲的掌握情况。3、每一部分重点的不足或需要注意的难点。4、练习的要领,甚至是对未来练琴时间的分配建议。5、下节课的作业及要求。
这样既可以不会出现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遗忘的情况,还可以让家长把握和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共同督导。学习《钢琴教学法》课程的点滴心得江旋姿201*0201*、如何正确对待考级
现在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孩子包括家长在内,都是为了考级而学琴、为了考级而练琴。等到考出十级之后,便认为是学琴“学到头儿”了,便不再学琴、练琴了。
其实作为专业学生的我们都知道,在十级这个难度的定位上,仅仅是技巧的一个普及层面而已。可以说,业余艺术考级的十级水平仅仅是在小提琴艺术中的入门而已,我们一定要让家长知道,学无止境,十级不是目的而是目标,十级不是完结而是开始。
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的学生不得不考级。现在青岛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如果有艺术特长的话可以报考重点初高中的特长班。小学生要在五年级时最低考到六级,初中生要在初二年级时考到八级。也就是说六年级、初一这两年的时间就要完成七级八级的难度作品。于是很多家长和学生为了升学,便一年甚至两年都会要求老师只辅导或重点辅导考级曲目,几年下来,往往都是年年只练考级的曲目,别的一概不会涉及。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科学的。
如果学生水平可以达到级别的要求或者基本可以达到级别的要求的话,通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的练习,通过考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没有达到要求,那么这样的做法不仅会耽误孩子的学琴进度,还会造成孩子对一首乐曲长时间练习导致无法静下心来放慢速度认真练的情况。
所以,作为老师要给家长讲明道理和情况。我未来的计划就是,如果万不得已想要利用艺术等级考试证书来升学的话,那就只考相对应的要求等级,其他级别不考。在不考级的时间中,尤其是寒暑假,充分的利用起来,多上课多练琴,扎实的进行基础课程,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考级曲目打基础。
以上是我学习《钢琴教学法》的点滴心得,感谢老师的教导,为我的教琴之路指明方向、明确方法!
扩展阅读:小提琴论文
中国之韵
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摘要:用小提琴演奏中华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亲切自然,深受人们喜爱。人们从小就接触很多本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对他们的成长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小提琴艺术要走向世界,除了需要有数量众多的、反映我们五千年文化背景的、表现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风格的小提琴曲目之外,还需有一大批既能掌握国际比赛曲目又能掌握具有中国民族特点和风格小提琴曲的演奏家。本文的写作目的正是为了使我们的专业和业余小提琴演奏者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厚土壤中吸取营养,了解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及规律性,并且能够在小提琴上更加自如地运用与之相应的表现手法。本文将就小提琴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小提琴音乐创作素材的民族化、中华民族风格小提琴曲的特点以及独具中华民族风格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做出简要评论。一、小提琴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许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一时期开始,也陆续出版和翻译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中国小提琴曲,像是《梁祝》和《苗岭的早晨》等,都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刚先生所作。
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师从林药剂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
小提琴教育在普及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提琴教育获得重大发展。一是国家陆续恢复了各大行政区原有的音乐专科学校和艺术学院,并有不少音乐专科学校升为艺术学院,最近,又将一批艺术中专学校升为艺术职业学院,使全国形成了空前规模的音乐艺术教育网络,在这些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中,绝大多数开设有小提琴专业;二是全国各地的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艺术系、音乐系并设有小提琴专业;三是一大批小提琴爱好者,从小便受到了较正规的教育,从而使小提琴教学得到了普及。随着小提琴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小提琴教育的师资队伍也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并出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小提琴教育家,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提琴演奏人才。
理论是指导教学的根本。我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的创新,为小提
琴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指导着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这些理论成果,多数是以论文的形式,刊发在各种学报及有关报刊上,还有一些专著和文集陆续出版。研究小提琴教学的代表性论著有:谭抒真的《小提琴教学的几个问题》、韩里的《飞速前进中的不足当前我国小提琴教学之我见》、梁圻的《克莱采尔练习曲42首分课解析》、《奥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60首分课解析》、《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分课解析》,丁芷若的《小提琴基本功强化训练教材》等。这些理论研究文章,从不同侧面,深入浅出地对小提琴艺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术教育和演奏技巧进行了探讨,把这门艺术从理论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论著,不仅对从事教学专业的小提琴工作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小提琴爱好者以及本专业的学生的教育指导性就更大了,我们相信,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小提琴教学事业,将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我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在继马思聪等老一代艺术家之后,
有了新的发展,如:李耀东的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伤心的泪》、瞿小松的《山之女》、宗江、何东的《鹿回头传奇》,陈刚的《王昭君》,杜鸣心的《小提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深受群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近年来,我国小提琴艺术的交流,范围更广了,层次更高了,内
涵更深了,并且更加频繁,这对我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一批年轻的小提琴艺术家也不断出国演出和参加国际小提琴大赛,并且频频获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具备了举办国际性小提琴大赛的资格和能力。1988年,由国际文化部主办的“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在北京举行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各国评委给予了较高评价,他们对我国小提琴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综上所述,小提琴艺术教学已经站到了世界小提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前沿,同世界各国小提琴教育家一起,共同探索着艺术教育、技巧训练、理论创新等前沿学术问题。我们相信,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小提琴艺术教学,将会取得更大成绩。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二、小提琴音乐创作素材的民族化
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由于人们具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各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产生出不同风格的民族艺术,成为了作曲家创作素材的主要源泉。这种利用民族素材进行加工再创造的方式,使其小提琴等外来音乐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生命力。在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中,作曲家非常重视从民族民间音乐形态的各个领域广泛选取素材。有直接引用民族音乐曲调作为作品的音乐主题并加以展开的;有根据民族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创作歌曲、歌舞音乐等移植、改编的:有采用选取民族音乐作品中的部分曲调或片段,形成全曲完整音乐主题的方法进行创作的。1以一个基本完整的民族音乐曲调构架作品,再技术自如地融合各种音乐语汇,以获得音乐性格与内涵的进一步深化。这一创作方式体现了作曲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直接认同与吸收。根据民族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创作歌曲、歌舞音乐等移植、改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创作思维的运用。3采用选取民族音乐作品中的部分曲调或片段,形成完整音乐主题的方法进行创作。以或多或少受到民族民间音乐影响的创作歌曲、歌剧、舞剧以及影视音乐的主题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主题并没有直接引用现成的民族民间音乐曲调,但在旋律的风格、特色上或多或少与民族民间音乐有着联系的小提琴曲;6有些小提琴曲表面上似乎以反传统为旗帜,而其节奏、韵味和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表现手法是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古典文学、美学、哲学和民族精神中获取灵感,实质上是对民族文化更深一层的继承;少量小提琴曲是纯粹与欧洲音乐、中亚伊斯兰音乐关系密切,而与中国汉族音乐联系很少或没有什么联系。三、中华民族风格小提琴曲的特点
在二十世纪末,中国旅英小提琴家胡坤在英国灌制出版了一套有代表性的中国小提琴独奏曲的唱片,很受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曲目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而演奏得也很出色。那么,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曲比起欧洲传统的小提琴曲来有什么特点呢?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是音调的旋法特点(调式体系的特点)。音乐的旋律线条风格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最明显的特点是五声旋法,或者说是与西方大小调体系相异的五声调式体系。五声旋法并不限于五声音阶或五声音列,就是说即使一首乐曲是六声、七声,甚至是八声、九声的,但它的旋律进行的线条,运动走向的方式和形态仍是五声的。
第二,是音腔的特点。欧洲诸民族的语言,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音往往怎么读也只有一个意思,这样音乐中每个音的音高都是稳定不变的,而在我国(特别是汉族),由于字调存在阴阳上去等所谓“四声”的不同声腔导致不同字意的自然要求,乐音在表现意图的过程中往往呈带腔的情况。所谓腔指的是音过程中有意运用的、与特定的音乐表现意图相联系的音成分(音高、力度、节奏、音色)的某种变化。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也就是说音过程中某些抑扬顿挫的变化。音乐学家沈恰曾指出:“音腔的客观存在及其体系性是汉民族传统音乐音体系区别于欧洲诸民族传统音乐音体系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说,后者音过程中的表现是直线状的音,而前者则是曲线状的音腔,那什么是音腔呢?“音腔是一种包含有某种音高、力度、音色变化成分的特定样式的音”。无论在我们民族传统声乐还是器乐中,一音之出,其音头、音腹、音尾,在音高、力度、速度和音色方面往往具有或隐或显、或多或少的可变性。这好比中国的书法,十分讲究怎样下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或纵、或敛、或刚、或柔、或方、或圆、或断、或连即使在一点、一划里也充满了韵律感。这是我们民族审美意识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在我们民族传统音乐中,音腔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自成体系。每一个接触过民族音乐的人都能不同程度地领悟到包含在这些变化中的微妙神韵。
了解我国传统音乐体系所特有的音腔观念,对能否准确、生动地体现我们民族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过去在体现音腔方面没有任何训练材料,所以对只受过欧洲传统方法训练的小提琴手(特别是外国人)来说,感到很难掌握。幸而古琴、琵琶等弹拨乐器,笛子、唢呐等管乐器以及经过千百年演变而现在已成为民族乐器的胡琴族拉弦乐器的演奏,已经积累了许多手段(指法、弓法和吹奏法等)来体现音腔。如果我们把这些难以记谱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神韵,作出科学的规范,从而运用到小提琴演奏上来,就可以通过训练,在音乐实践中更加准确地把握和应用它们。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第三,是音律方面的特点。中立音程(或称微分音程)的存在,虽然不像在印度、阿拉伯音乐中那样普遍,但由于在我国某些地区或某些乐种中常常出现,使一部分小提琴曲的某些音在音律上出现了用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无法准确体现的情况(如150音分和350音分的音程)。如果我们对这种音高的微妙关系和音级感的生动性处理的不好,就会使听众感到“不入调”,当然,更谈不上此处所富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了。所以,了解中立音程现象能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审音习惯和特殊的调式色彩、特殊的唱腔韵味有更深刻的体验。
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陈钢、何占豪于1959年写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乐曲是以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唱腔为音乐素材写成的。全曲以故事具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和化蝶为主要内容,分成3部分。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将中国戏曲的元素融入西洋音乐中,并且用抽象的音乐去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呈示部(相爱)
《梁祝》引子和爱情主题如下:(曲谱略)
作为小提琴协奏曲,这首曲子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色的对比。从万籁俱静中,首先由长笛模仿一种鸟鸣,带听众进入神话的世界。接着由双簧管和大提琴互相对话,描写了极秀美的景色。爱情主题则由小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提琴来呈现,辅以竖琴和管乐器,起到衬托作用。然后,大小提琴对答,比拟着梁祝在草桥结拜的场景。
在一段自由的华彩过后,活泼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
然后节奏突然转为慢板,缓慢的曲调描绘祝英台被迫返回家乡,梁山伯十八里长亭相送,两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发展部(抗婚)
沉重的大锣和大提琴、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之兆。铜管奏出了凶暴的封建势力主题。
小提琴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不安、痛苦的心情,接着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题。这个由插部主题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与由引子发展而来的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第一个矛盾突出的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乐曲转入慢板,小提琴与大提琴如泣如诉的对答,奏出了缠绵悲切的曲调,描写他们两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场景
突然,音乐急转而下,以散板、快板来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这里变化地运用了京剧中的倒班和越剧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哭灵投坟
在小提琴奏出了最后一句绝唱之后,锣鼓管弦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高潮。再现部(化蝶)中国之韵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
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了仙境,加上了弱音器的小提琴重新奏出爱情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华为一对蝴蝶,从墓中飞出,双双翩翩起舞,永不分离。五、总结
中国小提琴曲在外来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从中国民间音乐的深厚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进入了现代中国小提琴演奏和教育事业的鼎盛时期。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是中国小提琴艺术带有方向性的成功经验。当然,民族化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范围广、程度高、层面深。因为所谓“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钢琴教学法》期末论文——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钢琴教学法》期末论文——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钢琴教学法》期末论文——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6519.html
- 上一篇:钢琴学习心得
- 下一篇:杨宝宝钢琴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