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成因,探讨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汇票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票据价格风险等,提出了通过有效的审查制度、完善相关规定来其防范其风险的具体实施策略,指出健康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正常的市场秩序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各级银行依法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以下简称贴现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银行承兑汇票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应用程度的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票据诈骗不断发生,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本文探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主要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1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成因
1.1对票据业务相关规定认识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以及银监会对各家商业银行通报中,反复而明确地规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必须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然而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中,一些银行营销人员、管理人员有意无意地违背制度与规定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致使融资性票据暗中发展,其根源与银行工作人员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错误认识相关的。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还处在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商业承兑汇票由于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缺少对企业资信情况的准确定位、信用环境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等原因所占票据市场比重太小,而银行承兑票据业务成为企业进行结算的一种主要手段。与我国票据市场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有资信的大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占据了票据市场的主流,其中无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错误地认识正是没有深入地了解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没有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货币政策对票据市场的引导,违背了国家对票据业务相关制度与规定制定的初衷。1.2对票据贴现业务存在风险认识不足
银行经营商业汇票业务要视同贷款业务进行管理,对经营客户的资格、资信、经营与管理等情况应该掌握了解,对经营客户的商品交易严格进行审查。但在实际业务中,有些行认为银行承兑汇票由承兑行把关审查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由承兑行对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承兑,因此贴现银行只要将贴现资金安全收回,不在意企业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疏忽对企业一些细小环节的认真审查,为承兑行发生垫款形成损失,产生法律纠纷留下了隐患。1.3银行经营思想存在误区
一是目前票据市场同业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一些优质的客户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稳住优质客户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的存款,还可以通过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赚取可观的利润因此银行在与优质客户办理业务时,往往妥协,放宽条件。二是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仍然存在。各家银行每项业务的经营都有一些硬性的指标,这些硬性指标与每个行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为完成这些指标,一些行过于重视经营而轻视管理,使内控制度的执行没有真正地得到落实。
1.4企业经营利益的驱动
企业要发展、要扩张,资金的需要是必要条件。《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贴现利率采取在再贴现利率(年贴现率2.95%,月利率为2.475‰)基础上加百分点的方式生成。银行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月利率为4.575‰,贴现月利率平均按3‰计算,企业申请贴现与贷款相比将节约成本35%,对大企业的贴现率则更低。同时与审批严格的贷款相比,票据承兑与贴现办理手续相对简便。因此企业会挖空心思办理贴现资金,特别是贴现业务频繁的企业,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贴现金额供企业长期使用。1.5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有待提高
汇票业务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工作人员有敬业精神,对票据严格审查。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差,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小错”不断,大的方面不坚持原则,对企业的欺骗行为视而不见,致使企业瞒天过海。
2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分析2.1汇票风险
汇票风险是指汇票本身的格式规范以及关于汇票的相关法规条款等造成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票据法规不尽完善,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所做出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导致银行工作人员在实际处理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难以把握,主观性较强;其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相关规定不详实。部分银行在实际处理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采取票据回购的方式,并且票据的真实性由银行自己查询,却未能对查复书格式和签章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且查询程序简单、查询内容不详、格式样张繁杂、不统一,特别是当银行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时,票据风险将因此而随之产生;再次,票据风险的产生还在于金融结构内部控制不严。汇票属外部传递凭证,尽管各银行承兑汇票上已采用钢印、联行印章、压印金等防伪措施,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法分子的造假水平越来越高,编造汇票以骗取银行资金的诈骗行为举不胜举。2.2信用风险
与国外同类金融业务相比,我国银行承兑业务的收费水平普遍极低,对于不同的时间期限、客户信用等级别和保证金比例,均按照票面金额的0.5‰收费,其不仅有欠公平与合理,并且不足以用来补偿风险损失。《商业汇票办法》明确规定,“银行对已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负有到期无条件付款的责任,不得以交易纠纷和本身承承兑的责任拒付票款,并且对经背书转让取得汇票的权利人不得提出抗辩”,该规定表明,承兑汇票到期时,如果承兑申请人账户上无足额款项时,承兑银行必须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垫付此款,然后将此垫款转为逾期贷款,自行向承兑申请人清收。显然,尽管银行以获取贷款利息为最终目的,但在实际的承兑汇票业务中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发放贷款的地位,能否顺利回收贷款并获取利息这一问题与信用风险相伴而生。特别是普遍较低的保证金收费标准不足以弥补信用风险损失,无疑更加重了信用风险问题的严重性。2.3操作风险
(1)在银行金融业务恶性竞争条件下,银行在实际处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片面追求客户量与表层业绩,仅仅要求客户提供增值税发票和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缺乏对汇票及合同的真实性、相关业务的交易背景以及客户资信和客户实际资金需求的必要性考核,从而引发风险。同时操作风险还包括部门银行员工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中“投机取巧”、钻业务操作中的空挡,与客户窜谋而骗取资金等风险。
(2)在部分银行提供给客户的善意服务中,为体现出银行特有的工作热情与对客户的人文关怀,仅由一名银行工作人员(比如客户经理)持客户银行承兑汇票为其办理贴现业务,未坚持双人办理和双人保管制度,在查询、办理过程中易造成银行承兑汇票丢失和发生道德风险。除此之外,亦存在个别企业为达到融资目的,有意重复使用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套取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资金的风险。2.4票据价格风险
票据价格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条件下,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已交易完毕后票据价值发生变化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损失;二是贴现银行为追求利息收入以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企业办理贴现业务;三是银行在确定贴现业务的价格后以低于正常利率的某一利率办理贴现业务,而将其中差价作为“佣金”返还给客户。对于票据的价格风险,第一种风险属于系统风险,它由整个社会、经济等的不确定因素所导致,人为因素通常无法有效降低和避免。对于票据的后两种风险,其显然属于非系统风险。导致该风险的做法在业界已得到默认和具体实施,并已成为各大银行吸引顾客、拓展业务的竞争手段之一。值得说明的是,这一做法并不利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规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银行将最成为这一举措的最终受害者。防范和消除后两者风险还需要各银行的自律行为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
3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防范3.1有效的审查制度
(1)银行应尽可能对企业承兑汇票业务真实性、资金需求合理性、票据有效性的详细审查,以防止部门企业的恶意欺诈行为。特别是在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等交易活动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在形式上缺少相应的跟单资料证明其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以致不利于贴现业务的开展这一形势下,审查制度的健全与实施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
(2)对于票据规范性、完整性的详细审查。针对目前犯罪分子利用假银行承兑汇票诈骗资金活动较为猖獗的状况,各行要积极利用查询、查复手段,证实票据的真伪。银行内部查询承兑汇票一律使用K类电报或通过行内电子汇兑系统办理,严禁将查询、查复书直接交付客户自行办理。对金额巨大的,必要时直接当面查询。同时建议人民银行总行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尽快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票据业务信息查询和监控系统。
(3)对于员工业务技能与职业操守的审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注重人员培训。一是针对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政策性强、风险大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主要人员不仅注意其八小时内的表现,还要了解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对有问题经教育无效者,要调离其岗位。二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其知识性、专业性、操作性强,要求办理业务的当事人具备较高的素质、信誉、法纪意识。因此,必须对银行有关业务人员进行全面、持续的票据知识宣传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出票、承兑、背书、保证、付款等票据行为的做法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主要防伪特征。惟有如此,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和流通,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是实施奖惩,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严格执行制度、认真审核票据、成功堵截假票、避免资金损失的,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审查不严、或不按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受理假票据并造成一定资金损失的,给予相应处罚,形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以此来有效地调动广大业务人员防范假票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完善相关规定
目前关于汇票贴现业务的法规制度并不健全,而信用机制仍有待加强,导致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完善制度创新和法制建设来解决目前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具体对策建议如下:一是在现行的有关汇票法律法规框架内,积极完成《票据法》的修订工作;二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发展已成为银行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此银行业界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监管力度以及行业自律的同时,同时亦应该注重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与合作竞争制度;三是鼓励和支持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充分发挥市场中介作用,提高票据业务效率;四是建立规范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辨别票据真伪。4结语从根本上降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还需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自律行为,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工商、公安、税务、银行等结构通力合作,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除此之外,在需要向全社会进行有关汇票贴现业务的专业知识与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全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可见,健康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正常的市场秩序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扩展阅读: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成因,探讨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汇票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票据价格风险等,提出了通过有效的审查制度、完善相关规定来其防范其风险的具体实施策略,指出健康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正常的市场秩序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风险防范
近年来,各级银行依法开办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以下简称贴现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银行承兑汇票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应用程度
的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票据诈骗不断发生,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本文探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主要风险以及防范措施。1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成因1.1对票据业务相关规定认识不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以及银监会对各家商业银行通报中,反复而明确地规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必须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然而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中,一些
银行营销人员、管理人员有意无意地违背制度与规定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致使融资性票据暗中发展,其根源与银行工作人员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错误认识相关的。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还处在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商业承兑汇票由于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缺少对企业资信情况的准确定位、信用环境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等原因所占票据市场比重太小,而银行承兑票据业务成为企业进行结算的一种主要手段。与我国票据市场相比
,西方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些
有资信的大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占据了票据市场的主流,其中无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错误地认识正是没有深入地了解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没有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货币政策对票据市场的引导,违背了国家对票据业务相关制度与规定制定的初衷。1.2对票据贴现业务存在风险认识不足
银行经营商业汇票业务要视同贷款业务进行管理,对经营客户的资格、资信、经营与管理等情况应该掌握了解,对经营客户的商品交易严格进行审查。但在实际业务中,有些行认为银行承兑汇票由承兑行把关审查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由承兑行对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承兑,因此贴现银行只要将贴现资金安全收回,不在意企业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疏忽对企业一些
细小环节的认真审查,为承兑行发生垫款形成损失,产生法律纠纷留下了隐患。1.3银行经营思想存在误区
一是目前票据市场同业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一些
优质的客户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稳住优质客户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的存款,还可以通过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赚取可观的利润因此银行在与优质客户办理业务时,往往妥协,放宽条件。二是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仍然存在。各家银行每项业务的经营都有一些
硬性的指标,这些硬性指标与每个行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为完成这些指标,一些行过于重视经营而轻视管理,使内控制度的执行没有真正地得到落实。1.4企业经营利益的驱动
企业要发展、要扩张,资金的需要是必要条件。《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贴现利率采取在再贴现利率(年贴现率2.95%,月利率为2.475‰)基础上加百分点的方式生成。银行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月利率为4.575‰,贴现月利率平均按3‰计算,企业申请贴现与贷款相比将节约成本35%,对大企业的贴现率则更低。同时与审批严格的贷款相比,票据承兑与贴现办理手续相对简便。因此企业会挖空心思办理贴现资金,特别是贴现业务频繁的企业,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贴现金额供企业长期使用。1.5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有待提高汇票业务要求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
工作人员有敬业精神,对票据严格审查。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差,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小错”不断,大的方面不坚持原则,对企业的欺骗行为视而不见,致使企业瞒天过海。2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分析2.1汇票风险
汇票风险是指汇票本身的格式规范以及关于汇票的相关法规条款等造成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票据法规不尽完善,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所做出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导致银行工作人员在实际处理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难以把握,主观性较强;其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相关规定不详实。部分银行在实际处理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采取票据回购的方式,并且票据的真实性由银行自己查询,却未能对查复书格式和签章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且查询程序简单、查询内容不详、格式样张繁杂、不统一,特别是当银行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时,票据风险将因此而随之产生;再次,票据风险的产生还在于金融结构内部控制不严。汇票属外部传递凭证,尽管各银行承兑汇票上已采用钢印、联行印章、压印金等防伪措施,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法分子的造假水平越来越高,编造汇票以骗取银行资金的诈骗行为举不胜举。2.2信用风险
与国外同类金融业务相比
,我国银行承兑业务的收费水平普遍极低,对于不同的时间期限、客户信用等级别和保证金比例,均按照票面金额的0.5‰收费,其不仅有欠公平与合理,并且不足以用来补偿风险损失。《商业汇票办法》明确规定,“银行对已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负有到期无条件付款的责任,不得以交易纠纷和本身承承兑的责任拒付票款,并且对经背书转让取得汇票的权利人不得提出抗辩”,该规定表明,承兑汇票到期时,如果承兑申请人账户上无足额款项时,承兑银行必须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垫付此款,然后将此垫款转为逾期贷款,自行向承兑申请人清收。显然,尽管银行以获取贷款利息为最终目的,但在实际的承兑汇票业务中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发放贷款的地位,能否顺利回收贷款并获取利息这一问题与信用风险相伴而生。特别是普遍较低的保证金收费标准不足以弥补信用风险损失,无疑更加重了信用风险问题的严重性。
2.3操作风险
(1)在银行金融业务恶性竞争条件下,银行在实际处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片面追求客户量与表层业绩,仅仅要求
客户提供增值税发票和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缺乏对汇票及合同的真实性、相关业务的交易背景以及客户资信和客户实际资金需求的必要性考核,从而引发风险。同时操作风险还包括部门银行员工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中“投机取巧”、钻业务操作中的空挡,与客户窜谋而骗取资金等风险。(2)在部分银行提供给客户的善意服务中,为体现
出银行特有的工作热情与对客户的人文关怀,仅由一名银行工作人员(比如客户经理)持客户银行承兑汇票为其办理贴现业务,未坚持双人办理和双人保管制度,在查询、办理过程中易造成银行承兑汇票丢失和发生道德风险。除此之外,亦存在个别企业为达到融资目的,有意重复使用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套取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资金的风险。2.4票据价格风险
票据价格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条件下,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已交易完毕后票据价值发生变化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损失;二是贴现银行为追求利息收入以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企业办理贴现业务;三是银行在确定贴现业务的价格后以低于正常利率的某一利率办理贴现业务,而将其中差价作为“佣金”返还给客户。对于票据的价格风险,第一种风险属于系统风险,它由整个社会、经济等的不确定因素所导致,人为因素通常无法有效降低和避免。对于票据的后两种风险,其显然属于非系统风险。导致该风险的做法在业界已得到默认和具体实施,并已成为各大银行吸引顾客、拓展业务的竞争手段之一。值得说明的是,这一做法并不利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规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银行将最成为这一举措的最终受害者。防范和消除后两者风险还需要各银行的自律行为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
3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防范3.1有效的审查制度
(1)银行应尽可能对企业承兑汇票业务真实性、资金需求合理性、票据有效性的详细审查,以防止部门企业的恶意欺诈行为。特别是在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等交易活动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在形式上缺少相应的跟单资料证明其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以致不利于贴现业务的开展这一形势下,审查制度的健全与实施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
(2)对于票据规范性、完整性的详细审查。针对目前犯罪分子利用假银行承兑汇票诈骗资金活动较为猖獗的状况,各行要积极利用
查询、查复手段,证实票据的真伪。银行内部查询承兑汇票一律使用K类电报或通过行内电子汇兑系统办理,严禁将查询、查复书直接交付客户自行办理。对金额巨大的,必要时直接当面查询。同时建议人民银行总行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尽快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票据业务信息查询和监控系统。
(3)对于员工业务技能与职业操守的审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注重人员培训。一是针对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政策性强、风险大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主要人员不仅注意其八小时内的表现,还要了解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对有问题经教育无效者,要调离其岗位。二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其知识性、专业性、操作性强,要求办理业务的当事人具备较高的素质、信誉、法纪意识。因此,必须对银行有关业务人员进行全面、持续的票据知识宣传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出票、承兑、背书、保证、付款等票据行为的做法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主要防伪特征。惟有如此,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和流通,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是实施奖惩,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严格执行制度、认真审核票据、成功堵截假票、避免资金损失的,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审查不严、或不按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受理假票据并造成一定资金损失的,给予相应处罚,形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以此来有效地调动广大业务人员防范假票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2完善相关规定
目前关于汇票贴现业务的法规制度并不健全,而信用机制仍有待加强,导致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完善制度创新和法制建设来解决目前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具体对策建议如下:一是在现行的有关汇票法律法规框架内,积极完成《票据法》的修订工作;二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发展已成为银行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此银行业界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监管力度以及行业自律的同时,同时亦应该注重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与合作竞争制度;三是鼓励和支持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充分发挥市场中介作用,提高票据业务效率;四是建立规范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辨别票据真伪。4结语
从根本上降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还需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自律行为,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工商、公安、税务、银行等结构通力合作,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除此之外,在需要向全社会进行有关汇票贴现业务的专业知识与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全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可见,健康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正常的市场秩序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王凯,金邢平,朱晓明.涂皓华发展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几点思考[J].金融与经济,1996(12)2杜云梅,杨晓岸.浅谈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1)
3韩宪纹,王梅.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风险的防范[J].济南金融,201*(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与防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7957.html
- 上一篇:201*银行票据业务工作计划
- 下一篇: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