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教学总结
《趣味数学》教学总结
王伴随着新年的临近,201*-201*学年度上学期的工作也顺利结束。本学期我校七年级师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对我校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作了大量细致认真的工作。首先在课程的研发上针对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有用的数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学会交际,学会展示,学会沟通,学会合作,特别制定了《趣味数学》这一课题,这一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师生的个性特长,尊重生命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们享有职业的尊严和快乐。
为了实现学校“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完善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的育人目标,本学期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一、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进入初中时,其实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就慢慢消失了。究其原因,初了存在学生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而产生畏难情绪,因基础知识薄弱而听不懂课,因教师教法单调而失去新鲜感等因素外,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因还没有形成教材,所以在此称教学内容)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趣味数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我力求新颖合理、寓教于乐,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探究规律之图形规律一》、《探究规律之图形规律二》、《探究规律之数字规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整数解》六个专题。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参加《趣味数学》班学习的44位同学中有17位是自愿前来,剩下的27位同学则是被老师强行安排过来的,所以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感受到课程的新奇、有趣,产生想学习《趣味数学》的求知欲,成为我第一节课教学内容选取的重点。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务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所以在第一节课我选择了一下内容:1、你的眼睛可靠吗
缪勒--莱耶错觉冯特错觉图形背景错觉通过以上错觉的观察,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关注题目或图形中的主要条件和基本图形,不要受其它条件干扰。2、中国古典智力游戏
孔明锁九连环华容道魔方七巧板3、常见智力游戏
迷宫各种棋类拼图二十四点幻方4、趣味数学⑴数字奇趣
⑵趣味算数和代数
斐波那契数列及具有斐波那契数花瓣数目的花
延龄草野玫瑰耧斗菜大波斯菊南美血根草⑶趣味几何
雅典帕特农神庙北京故宫
⑷趣味组合数学和图论
18世纪在哥尼斯堡城(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普莱格尔河上有7座桥,将河中的两个岛和河岸连结,如图所示。城中的居民经常沿河过桥散步,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一次走遍7座桥,而每座桥只许通过一次,最后仍回到起始地点。这就是七桥问题,一个著名的图论问题。⑸趣味概率和运筹
彩票田忌赛马⑹趣味逻辑和悖论
不可能阶梯⑺火柴游戏
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通过以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及生活实践,让学生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中间的密切关系,充分体会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从而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新课标》要求“指导教法,渗透学法”,其总之就是设法是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多以在教学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信息,联系数学知识,构造数学模型,进而认识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七年级学生虽然对图形、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却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所以本学期安排了两节《探究规律之图形规律》和一节《探究规律之数字规律》,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整体规律与局部特点的直接观察法如: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填写下表:三角形个数1火柴棒根数2345n
通过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的方法对学生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下表,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三角形个数12345……N火柴棒根数3=1+25=1+2+27=1+2+2+29=1+2+2+2+211=1+2+2+2+2+2……1+2n=1+2+2+2+2+……+2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观察分析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我又紧接着对本题进行了变式,将基本图形的三角形变形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腰梯形等,随着图形逐渐复杂,结论也由求火柴棍的根数变成求边长,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了从观察中挖掘隐含条件,最大程度的获取所提供的信息,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结果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掌握数学,就是善于解题,但不完全在于解题的多少,还在于解题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题后的深思穷究。”所以典型题目及典型方法的归纳积累,在归纳积累的基础上增强“题感”,逐步形成“模块”,不断感悟出隐藏与模块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只有靠“积累消化吸收”才能“升华”。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选择典型例题,并对每个例题进行相应的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在求同中归纳、在观察中归纳、在变式中归纳、在对比中归纳,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中对典型题目及典型方法掌握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一学期《趣味数学》的教学尝试,有经验和收获,也有困惑和遗憾,更有期待和设想。期待今后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期待每节课的课程设计更新颖、合理,期待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扩展阅读:学校课程《趣味数学》教学总结
学校课程《趣味数学》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结合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了以游戏为主,重在开发智力,培养兴趣的“趣味数学”校本课程。通过这学期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就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以简单的总结。
一、具体工作:(一)撰写课程纲要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每一节课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
(1)围绕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2)利用生活场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针对现实问题,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4)探究现实世界,为学生以数学服务社会、学会创造搭建舞台。
3.课程实施:(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等)4.课程评价: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2)学生学习的成果二、课程效果
1.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参加趣味数学活动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学数学只是因为从小学开始就学,但是不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但通过自己收集的数学趣题、游戏、电脑PPT等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学习。
2.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每次活动,学生积极准备,他们合作交流,通过查阅资料,PPT制作,向教师请教等方法,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了数学更广泛的应用。
3.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趣味数学活动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同学以动手,动脑的机会,也充分应用了现代化的手段,例如:有些用了几何画板制作了“勾股树”,这些都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电脑知识,增加实践的机会,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学期的实践也让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工作尚存在不足之处,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有信心取得大的进步。使工作扎实有效,更好的开展学生潜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趣味数学》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趣味数学》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趣味数学》教学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00532.html
- 上一篇:小学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 下一篇:数学建模协会学期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