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化学重点知识总结
物理化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节课
1:还原糖的测定(使用斐林试剂或本立德)
斐林试剂成分:硫酸铜、氢氧化钾、酒石酸钾钠(或柠檬酸钠)糖类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作用常被利用来作为还原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成分的作用:
酒石酸钾钠的作用:防止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铜或碳酸铜沉淀,使之变为可溶性的而有略能解离的复合物,从而保证继续供给Cu2+氧化糖。碱的作用:为使糖起烯醇化变为强还原剂,同时使硫酸铜变为Cu(OH)2.
2:葡萄糖Haworth式的书写!重点!
3:单糖一定是还原糖!
扩展阅读: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
静态生物化学一、单糖
①定义:醛酮糖
②成环:六元比五元环稳;C1-C4五元环C1-C5六元环;环链平衡③αβ异头物:三点(α、β、不是对映体)④旋光性,还原性,变旋性:条件
⑤哈沃斯投影式,DL/RS型:O在上,C1,编号顺序,左上右下
⑥化学性质:与醛酮联系,反应、作用(氧化、还原、HCN、苯肼成月杀、成苷、强浓酸脱水、弱碱异构、强碱弱酸酯化、甲基化成醚、乙酰化、高碘酸反应)【反应、应用】⑦淀粉、唐元与碘反应:螺旋与颜色;一个还原端;非还原糖(蔗糖、果糖)
二、脂质
①定义,分类:单酯、多酯、结合酯、单三酰甘油酯②油脂:L,Sn,三酰甘油酯(单纯甘油酯、混合甘油酯)③甘油:L,Sn
④脂肪酸:C3-C33,多C12-C24的C2n,C>12高级、C③二级结构:α-螺旋(3.6、0.15、0.54、1-4,13),β-折叠(链间氢键),β-转角(1-4氢键、拐角Gly)【主链构象及侧链排布】④超二级结构:结构域、模体、无规卷曲
⑤三级结构:极性在外成水膜,生物活性与三级结构关系,亚基⑥四级结构:n聚体、分子伴侣
⑦各级作用力:一级肽键;二级氢键;三级次级键(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四级疏
水作用力
⑧性质:粘度小,含老色本的吸光,有手性、正负协同效应⑨胶体性质:1-100nm,三性质(丁达尔、布朗、电),稳定因素(2点)⑩PI:带电0→电导率低、溶解度低
⑾沉淀法:有机物脱水膜;加酸碱到PI(不溶于水,溶于酸碱→变性不一定沉淀);盐析(沉淀不一定变性)【破坏水膜、同电相斥作用】⑿变性:粘度增,高级结构破坏
⒀变性因素及原因:△(破坏高级作用力),尿素(二级氢键),三氯乙酸(成不溶盐),含硫乙醇(破坏-S-S-)
⒁变性后性质变化及原因:溶解度下降(高级紊乱、水膜破坏),颜色变(三级破环内外基团换位),变性后才可被酶水解(蛋白酶只破坏肽键);黏度增大(面粉)⒂复性:变性逆过程
⒃化学性质:双缩尿反应(与肽键反应,多肽、蛋白质反应,成蓝紫色)茚三酮反应(与-NH2)
专一切断(CNBr:专一切Met羧基端肽键;胰蛋白酶:专一切赖精羧基形成的
肽键)
N端分析(Sanger)C端分析(羧肽酶解靠近羧基端氨基酸放出多)
++⒄调节:异构化(-S-S-与-SH还原性),修饰,波尔效应(HbH+O2HbO2+H,酸性不利于结合O2)【一个血红蛋白与四个O结合】
五、酶
①本质:Pro.&RNA(P酶,R酶)
②P酶命名:传统(胃蛋白酶);EC[(ECabcd),a(123456)六类:(氧转水裂异合)]R酶命名:EC[a:1-分子间催化,2-分子内催化](加后缀-ase)③全酶:酶蛋白+辅因子(酶蛋白--底物专一性,辅因子---反应类型专一性;一个Pro.对应一个辅因子,一个辅因子对应多个Pro.)【全酶才有活性】④辅因子:辅基辅酶(共价键稳辅基;疏水作用不稳辅酶),化学本质(金属离子R+、有机小分子V),作用机制(R+升降价参与氧化还原反应;R+静电作用力参与定向效应)⑤活化中心:必需基团;结合部位;催化部位;调控部位;酶元无活性原因(活化中心未形
成或暴露)
⑥专一性:绝对锁钥学说;相对(键、族)--表面诱导契合学说;几何
⑦高效性(催化机理):过渡态机制(核心);邻近效应;定向效应;亲核共价;OH⑧酶与底物主要作用力是静电作用力:(低介电常数介质中静电屏蔽少,酶活性强;静电作
用力>氢键>疏水作用力)
⑨多底物催化机理:依次反应(易反应的优先);随机释放产物;乒乓反应(反应前部分产
物释放)
⑩调节性:T、PH、[S]、激活剂,抑制剂(定义);别构(变构酶不合米氏方程),共价修饰,同工酶【功能同(催化同一反应),理化性质不同】
-⑾动力学:米氏方程【V=Vmax[S]/(Km+[S]);应用(Km与[S]关系)】;Km=(k2+k3)/k1的意义【Km越小,酶与底物结合能力越强】、求法(双倒数法);Km和Vmax是物理常量⑿抑制剂动力学:可逆不可逆可除不可除,原因(是否共价键与活化中心结合)三可逆抑制剂Km、Vmax变化(竞争抑制剂-与活化中心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非活性中心结合)
⒀活力测定:单位(IU、Kat),比活力(酶活力/Pro(RNA)mg数),转换数(kp),催化周期
(T=1/kp);初速率V=反应5%内的速率
⒁RNA酶(核酶):定义、分类【剪切-1(锤头/发夹/丁肝病毒核酶),剪接-2】⒂失活作用,抑制作用,去激活作用的区别⒃几种抑制剂()
⒄抑制度表示法:相对活力分数(未失活/总);抑制分数(失活/总)⒅竞争抑制:[S]↑→抑制↓
⒆非竞争抑制:[S]与抑制强弱无关
⒇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
六、核酸
①含元素:CHONP,ω=ωP×10.5
②分布分类:DNA(核、线粒体、叶绿体),RNA(质中)③组成:核苷=戊糖+碱基;核苷酸=核苷+磷酸④戊糖:β-D型(原因),(脱氧)核糖;⑤碱基:共轭平面(260nm吸紫外线),嘌呤嘧啶⑥核苷:N苷键(CN:嘌呤N9C1’;嘧啶N1C1’,假尿嘧啶为CC);【脱氧:d,
环:c】;碱基与糖平面垂直
⑦核苷酸:3’5’(脱氧核糖)/2’3’5’(核糖)可被磷酸酯化,一般为5’酯化;命名(dNMP、NDP、NTP);核苷酸衍生物(αβγ磷酸)
2,222
⑧稀有碱基:-CH3:m,-S:s,-OH:o/h;m2G:N,N-二甲基鸟苷⑨各组分化学性质:核糖苔黑酚【绿色】;磷酸钼酸铵(定磷试剂)【蓝色】;脱氧核糖苯二胺【蓝色】;嘌呤AgNO3+NH3H2O【白色沉淀】⑩一级结构:3’,5’-磷酸二酯键;5’磷酸,3’OH;5‘→3‘(两种表示法)
⑾二级结构:B-DNA(大小沟、直径、径高、反向双螺旋平行;碱基比率、配对规则、排列
n种数(4)、0.34nm的计算)
※三类DNA(A、B、Z):结构、形成、特点及Z-DNA的作用
RNA(发夹,5-6对碱基对才稳)
⑿二级作用力:A=T、C三G氢键,碱基堆积力(疏水力,主要)⒀RNA分类与特点:mRNA(寿命最短,有密码子环);tRNA(稀有碱基最多);rRNA(含量多);干扰RNA(干扰基因复制转录);SnRNA(不均一RNA,mRNA的前体);hnRNA(核RNA);ScRNA(运表达出的蛋白质)
⒁mRNA的结构:3’PolyA尾结构,5’甲基鸟苷帽结构;
tRNA的结构:二级三叶草形四环四臂五个区,3’-CCA,三级倒L形⒂超二级结构(质粒超螺旋):正负超螺旋定义、转化、意义、计算、主要以负超螺旋存在⒃理化性质:溶解性(不溶于水,钠盐1mol/L,0.14mol/L,DNA比RNA明显);两性(P,碱基,PI);260nm吸紫外线;黏度大,酸性;高浓度缓冲液中保存(离子浓度大则Tm高);DNA比RNA明显
水解【酸(PH双链DNA);全变性(DNA碱性全变性、90C以上全变性增色37%)
⒅Tm:定义(增色18.5%);与C三G、NaCl浓度关系
3-※DNA稳定因素(PO4)与Tm、Z-DNA不稳⒆复性:条件、机制(Cot曲线)、三个吸光度⒇修饰:甲基化(ACG)动态生物化学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物化学化学重点知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生物化学化学重点知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物化学化学重点知识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02025.html
-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 下一篇:大一生物化学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