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临沭县当前粮食生产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28 18:34:08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临沭县当前粮食生产情况汇报

临沭县当前粮食生产情况汇报

一、当前小麦苗情、旱情基本情况

基本苗情:今年全县计划播种小麦面积54万亩,实际播种小麦51.4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95%。其中造墒播种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6%,由于干旱,有近2.6万亩适种地块没有播种。由于今年抢墒播种,适播期内播种面积大,同时播种量较往年加大,从田间调查看目前,全县大部分麦田群体长势尚可,个体发育较健壮,但也存在干旱严重,部分麦苗参差不齐、个体素质差的问题。据农技部门近期调查统计分析,全县小麦平均基本苗20.02万左右,亩茎数53.5万,单株分蘖2.7个,单株次生根5.5条,三叶以上大蘖1.1个,主茎叶片数6.1个。浇灌地块的苗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单株分蘖数、三叶以上大蘖、次生根等指标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部分旱地麦田特别是山岭地没有浇水的麦田,根系发育差,次生根少而短,个体素质较差,仍然对小麦安全越冬乃至明年夺取夏粮丰收构成较大威胁

基本旱情:自9月中旬以来,我县持续无有效降雨,加之前期气温高,土壤失墒快,全县小麦受旱面积最高时达42万亩,部分地块因播种时土壤墒情不足,小麦出苗不齐,苗子较弱,缺苗断垄现象比较普遍。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抗旱保麦工作的大力开展,全县累计浇灌面积22.5万亩,受旱面积降到25万亩,其中重旱8万亩,当前我县农田土壤含水较前期继续下降,尤其是耕作层土壤湿度下降迅速,全县麦田表层土壤相对湿度大多在50%以下,部分区域表层土壤相对湿度下降到35%以下,旱情十分严重,对小麦越冬极为不利。

前两天的降温降雪,不但没能及时解决旱情,反而给当前小麦生长造成一定的危害。经农技人员实地到田间查看:灌溉地块或墒情好的地块,整体上苗情良好,根系发达,叶片颜色纯正,本次冻害影响暂时不大。但是播种土壤空隙大、墒情差、没有浇灌过的的地块,已出现小面积的干枯死亡,表现是整体苗情干弱、叶片萎缩、失水严重。这种麦苗耐旱性和抗寒性明显降低,很难保证麦苗安全越冬,给夺取明年夏粮丰收增加了难度。

二、主要工作措施

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我局迅速行动,及时部署,广泛发动,重点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及早部署。在县政府及时转发了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抗旱保秋种和抗旱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后,我局积极筹备协助县里于11月11日召开了全县抗旱保苗工作现场会,成立了6个由局领导任组长,相关农技人员为成员的抗旱保苗冬管技术组,由并印发了《小麦冬季管理技术意见》。

(二)多方动员,强化宣传。抗旱保苗和冬前麦田管理的主体是农民,做好宣传发动是抗旱保苗的关键。我们通过农业信息网站、印发技术明白纸以及农民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并协助市、县电视台已就抗旱保苗工作制作专题宣传新闻3期。我局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争取上级部门更大的支持和帮助的同时,充分挖掘群众投入潜力,为农民算好效益账,克服惜投心理,增强群众抗旱保苗的紧迫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三)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我县麦田区的灌溉率只有60-70%,抗旱难度大,因此我局在抗旱保麦工作突出抓好旱情重、高产创建和种粮大户的地块。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狠抓关键技术的落实,结合小麦抗旱保苗进行冬灌,结合灌水,追好越冬肥,合墒中耕,防止龟裂跑墒,提高灌溉效率。对于耕作粗放、坷垃较多的麦田,采取镇压措施,踏实土壤,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提墒保墒,防止因干冷使根系受冻害而造成死苗,并且狠抓病虫防治。

三、下步打算

鉴于目前我县旱情持续发展的现状,抗旱保苗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局将继续科学、合理的做好冬季浇水保麦工作,力保小麦安全越冬。

(一)继续树立旱情不解除、浇水不停止的思想。由于持续的干旱,目前没有浇上水的麦田,小麦根系都处在干土层中,对小麦安全越冬威胁很大,尤其是旋耕后土壤松散的麦田,小麦因严重干旱个体较弱、地上地下部的根、茎、叶、蘖比严重失调,若近期再无有效降雨,遇到低温,小麦非常容易冻死。因此通过浇水抗旱防冻保苗是最有效的措施,要树立旱情不解除、浇水不停止的思想,充分利用目前土壤冻土层尚未形成、小麦尚未进入“越冬期”的有利时机,能多浇一亩是一亩、多浇一分是一分,努力扩大浇水面积。

(二)科学分析旱情,精心指导冬灌。正常年份,温度大幅度下降后、冻土层已经形成,就不能再浇水了。但是目前我县没有浇上水的小麦地块,0-20cm左右的土层基本是干土层,即使降温,也不容易形成冻土层,这部分土块若不浇水,麦苗就会冻死。对于这类地块要做好浇冬水工作,可以在冬季利用天气晴好、白天气温在3℃时进行浇水,只要浇水后能尽快渗入地下,就不会冻伤麦苗,浇水时不能大水漫灌,不能形成麦田积水。借鉴201*年荷泽市抗旱浇冬水保苗的做法,对于干旱地块只要气温适宜,能浇上水,甚至在春节前后浇上水的地块,当白天温度回升时,次生根会慢慢生长,不会出现死苗。

(三)继续加强宣传、科学浇好越冬水。在继续发扬前期抗旱保麦工作中好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做好抗旱浇冬水保麦工作的宣传,通过技术讲座、送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指导农民群众开展浇冬水保苗工作。并组织动员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摸清底子、掌握实情,指导农民科学抗旱浇冬水。进一步争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抗旱浇冬水的投入力度,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力争有水浇条件的小麦能增产,受旱轻的麦田不减产、重旱麦田少减产。

扩展阅读:关于当前粮食产业经营情况的汇报

关于当前粮食产业经营情况的汇报

粮食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的大事。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龙头带基地,品牌促流通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之路,已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市粮食企业积极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提升粮油品质,增进农企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经营形势喜优参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粮油产加销现状

我市耕地面积46.62万亩,其中水田35.08万亩,旱地11.53万亩,盛产水稻、玉米、红苕、大麦、小麦、土豆等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772万亩,总产早量44.4亿斤,主产油菜籽、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常年播面在30万亩左右,总产量50005600万斤。我市已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之一。

1、生产情况。我市常年三稻计划播面46.8万亩,三稻生产总量3.4亿斤左右,扣除农民口粮、饲料用粮、种子粮、农民合理储备后,三稻商品量1.6亿斤左右。鉴于今年是我市粮食全面放开的第一年,个体粮畈、私营加工业主等收购主体参与收购,粮食部门发挥主渠道作用,预计可以收购7000万斤。去年,我市油菜籽秋播面积25万亩,鉴于今年油菜籽在成熟收割期(4、5月份)受长时间雨水影响,倒伏、生芽、霉变现象比较严重,产量、品质受到了很大影响。预计油菜籽生产总量在2500万斤左右。我市个体油榨作坊110多个,收量在900万斤以上,个体商畈参与收购,数量也在500万斤左右,剔除农民食用和用种1000万斤,粮食

部门预计可收购300万斤。最近,我局以《粮食信息》形式发布了一期“近期油菜籽市场供求”信息,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油菜籽收购的通知》文件,要求企业站在服务“三农”的高度,搞好优质服务,敞开收购农民要卖的油菜籽。另外,为了抓好粮食收购,切实为农民办实事,今年12家农村购销公司和赤马精米厂落实订单基地13个,面积15022亩(早稻7452亩,中稻7570亩),与3408个农户签订订单合同2695份,基地订单收购1200万斤。但这些订单粮食基本上是是稻和常规中稻,不适宜精深加工,打造品牌。

2、加工情况。粮食部门共有粮油加工企业9个,其中油脂加工企业1个,大米加工企业8个,固定资产总额2100万元,日生产能力440吨,年生产量可达10万吨(陆水油厂50吨/日、新店24吨/日、赵李桥75吨/日、茶庵20吨/日、官塘75吨/日、神山50吨/日、车埠20吨/日、黄盖湖24吨/日、储备库50+50吨/日)。其中储备库赤马精米厂投资150万元,于去年12月建成投产,日生产能力50吨,整个工艺从清筛、碾米、抛光、筛选等十几道工序,全部实行自动化,全部真空保鲜包装。该厂生产的“小乔”牌珍米荣获第五届湖北省粮油精品展销银质奖和省评定“放心大米”称号,是我市大米精加工龙头企业。陆水油厂是84年由原商业部武汉粮食科学研究所系统设计而建成,日处理原料50吨,主要生产菜油、豆油、饲料,资产规模1693万元,是我市油脂加工龙头企业。由于我市优质稻原料不足,赤马精米厂只加工两优培九大米10万斤,黄盖湖加工救灾大米33万斤。尽管这两年,我市大力提倡发展优质稻,推出订单农业,但由于农民单收割、单整晒、单储存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品种混杂,加之,我市大多数乡镇仍然在发展冈优、汕优、金优等杂交常规品种,造成了优质覆盖率不遍,原料来源不足,生产一直处于低谷徘徊。

3、销售情况。截止目前,省锁定我市原定保护价粮食库存25104万斤,账面均价54.4元/百斤。其中201*年粮食6648万斤,帐面均价51元/百斤;201*年粮食5698万斤,帐面均价53.5元/百斤;1999年粮食2116万斤,帐面均价53元/百斤;1998年粮食3548万斤,帐面均价55.5元/百斤;1997年粮食7094万斤,帐面均价60元/百斤。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鄂政发[201*]12号),今年省政府对市县长和粮食局长实行双线粮食销售压库目标责任考核,要求三年内处理完定保护价粮食,从根本上消灭亏损源。按照文件规定,三年内处理完我市定保护价粮食,需要价差补贴金额4500万元左右(201*、201*年粮食省补贴5元/百斤,地方补贴3元/百斤计算;1999年以前粮食按市场行情测算需要补贴25元/百斤计算)。今年元至5月份,在省政府出台201*年、201*年粮食销售价差被补贴5元/百斤、市政府补贴3元/百斤的情况下,我们力克市场疲软,抢抓周边县市将销未销的缝隙,全力销售201*年生产的中籼稻谷4000万斤。但是,99年以前超期储存粮和陈化粮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其原因:一是99年以前粮食品质较差、虫蚀严重、库存价位高。二是储存条件差,陈化快。我市租借社会仓库65栋,存粮5786万斤,这些租借仓库大多是50、60年代建造的茶叶仓、供销仓,上漏下潮现象严重,极不利于储存粮食,加快了粮食陈化。三是地方政府需用包干风险基金销售99年以前粮食价差补贴办法尚未出台。目前省政府、咸宁市已下达我市今年处理99年以前粮食任务3700万斤。为了完成这个刚性任务,建议先销售价位低的粮食,即销售99年全部库存粮食2116万斤;销售98年粮食1584万斤。并请求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99年以前粮食价差补贴促销压库办法。

1、粮油单产低,生产效益不高。粮食单产303公斤/亩,油料单产90公斤/亩。主要粮食粮油作物的单产潜力很大,如稻谷单产一般正常水平为450510公斤/亩,而我市早稻平均单产322公斤/亩,中稻340公斤/亩,晚稻366公斤/亩。油菜籽单产一般正常水平可达150200公斤/亩,而我市只有85100公斤/亩,单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土壤改良不够,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不强所致。

2、大路货多,精优品种少。近几年,我市在稻种引购上比较落后,省农业厅、省粮食局联合公布推荐的优质品种,我市除早籼舟优903外,中晚籼品种没在名下。全市仅有官塘石榴泉村有3000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年可从杂交水稻种子25万斤左右,但品质是否优良、品种是否适销对路、消费者是否认可,尚未真正定论。唯一叫得响的柳山中杂再生稻,在近两年中日益减少,甚至很少(去年年关,省粮食局想从我市购进再生稻大米3万斤,却找不到货源)。这些都是造成我市水稻常规品种多,优质稻覆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粮食加工行业、粮油产品打不开市场的直接原因。

3、油脂加工龙头企业难启动。陆水油厂是我市油脂加工重点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原料50吨,共有清理预榨、浸出、精炼、饲料及动力6个车间,原料仓库6栋,仓容750万斤,贮油罐5个计125(t),资产规模1693万元,80、90年代是我市骨干红旗企业,在前几年油脂市场放开,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油厂受资金瓶劲制约,仅靠借贷微量资金和让利代加工等办法间歇启动,经济效益每况愈下,银行贷款1017万元(中行贷款260万元、工行贷款504万元、农行贷款216万元、信用社贷款37万元),应付账款247万元,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27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73%,已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处境越来越艰难,今年已面临难以启动生产的境况。但该厂油脂产出率、产品质量仍处于全省前列。

4、流动资金严重短缺。赤马精米厂、陆水油厂等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流动资金奇缺,没有得到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的一分钱贷款,这是经营不畅,不能形成规模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

此外,粮油加工体系、流通体系(粮油批发交易市场规范管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不够,打造品牌、占据市场的能力较差;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服务方式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农技队伍知识结构老化,农民市场意识淡薄,栽种品种老化,耕作技术原始,收脱单一,收储混装等等。

四、几点建议

粮食产业是粮食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贸易等五大行业相互联动、相互支持的一个完整产业链,它涉及到整个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庞大产业群和完整产业链的总和。我市有发展粮食产业化的优势条件,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粮油产业化发展作为今年全市九大产业规划之一,符合城市产业发展方向。二是水陆交通运输条件优越。三是有比较完善的粮食贸易体系(粮油经营一条街和正在建设的粮油精品超市)。四是具备较强的粮食加工能力和较高的加工能力和较高的加工水平。这此,对搞好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提出如下建议:

1、统购优质品种,实行规模种植。种子部门要会同粮食部门,在广泛兴入市场调查、了解需求信息的基础上,选购市场畅销、消费者认可的优质粮油品种,从源头上解决好产品升级,解决好农民产得出、销得了、能增收问题,这是调优关键。种子部门要集中统购23个优质品种(不要多而杂),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以便实行统一技术指导,开展统一收储等产后服务。在加大优质水稻、油菜籽等推广力度的同时,彻底打破我市稻谷品种繁多,品质低劣的现状,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为农民在品种选择、科学种田、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办事,发展特种种植,提高集约化水平,形成优质质量和规模效益。

2、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产量品质。粮油产业是我市传统产业,产量不高、品质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新技术应用不力。当前和今后要着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包括地膜花生、地膜玉米;化学调控技术,包括多效唑培育壮苗,土壤调理剂应用。芝麻除草剂;水田除草剂,油菜叶面喷硼,旱育抛秧;无公害农药应用和生手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

3、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启动资金钉站在我市发展大局出发,市政府牵头有关涉农部门配合,共同与商业银行沟通,以诚相待,在不回避困难的情况下,将企业的经营前景、市政府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情况向银行部门汇报,寻求支持,融通资金,启动陆水油厂,盘活赤马精米厂。4、规范粮食批发市场,拓宽本地销售市场份额。目前,我市粮食交易活动大多是在场外进行,粮食交易地处在一个自发的、缺乏规范约束的无序状态,且我市大米食油市场绝大部分被外地挤占,这种运行对我市优质粮油发展,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是很不利的。为此,建议市政府协调规范好我市粮食进场交易办法,发挥即将竣工的1500平米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作用,要求工商部门对进入粮食市场交易的经营主加强管理,税务、工商部门要适当减免有关税费,着力鼓励、支持销售本地粮油(城市居民大米年销售量30003500万斤,食油800、1000万斤),切实解决好我市粮油生产出路问题,真正做到农民生产的优质粮油实现增收目的,激发农民积极性,以加快推进优质化进程。

5、搞好粮食产业化,老需要政府搭台。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发展粮油产加销一条龙,涉农部门运作是条件,税务、工商、银行部门支持是保证,政府搭台是关键。因为一家一户分散的粮食生产,决定了农民的种植习惯千差万别,只有政府、村组干部才有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和威信,才能对此类问题作出协调。建议政府、税务、工商、银行部门尽快出台促进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支持、引导、鼓励、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此外农业种子部门也是粮食产业调优的重要涉农部门,种子供应直接关系到品质调优。粮食企业只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税务、工商的政策优惠下,在银行信贷资金的扶持下,在有关涉农部门的配合下,才能更好地组织实施粮食订单操作,盘活以赤马精米厂和陆水油厂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企业。三、粮食产业发展设想

1、培植九大万亩优质稻基地,实行以赤马精米厂为龙头的“小乔”珍米产业化经营。在政府、涉农部门大力扶持下,在柳山、黄盖湖、官塘、车埠、赤壁、神山等9个镇各建立一个万亩优质稻米基地,与宵户签订产销合同。充分利用政府即将出台的“龙头企业”在税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发挥赤马精米厂新设备优势,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相对集中模式,对订单优质稻实行精加工,争取再上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深加工生产线(有关资料表明,粮食初加工可增值2030%,加工成食品可增值110倍),把初级产品加工成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系列产品,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渠道,统一对外销售,实现集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于一身,真正打响“小乔”珍米品牌,形成国有粮食企业和农民粮食生产互补互助的新机制。

2、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投入机制,启动陆水油厂,打造赤壁食油品牌。对陆水油厂原欠银行贷款、往来债务实行不良债务处勾销,采取售租结合办法,由陆水油厂一次性竟价出售主要生产设备,租赁附属设施,请求银行部门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生产用流动资金,实行股份制改造,规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税务、工商等部门减免5年税费,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合理配劳动力资源,激发员工的潜能。并采取年终股金红利转股、转让银行贷款配备个人名下扩股、自愿现金入股等方式,减少银行贷款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使股本逐步向经营者、管理者和技术骨干集中,打破平均持股的大锅饭,增强董事会、监事会和中层领导骨干的风险意识、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抓创新、破枢框、抓枝改、上规模,抓销售、拓市场,抓质量、创品牌,抓管理、提效益,进一步发展壮大油脂加工龙头企业。

3、跨越三大市场。要通过加强采购原料管理、生产质量管理、资金营运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努力塑造企业和产品新形象,打造精品,靠信誉、质量、服务,赢得客户,舞活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占领赤壁市场,巩固两湖市场,开发南方市场”的战略目标,从而带动全市粮油生产结构大调整,粮油品质大提高,实现农民大增收,企业大增效,使优质粮油的发展成为我市粮食产业的主流,成为我市粮食企业再次崛起的启动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年7月16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临沭县当前粮食生产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临沭县当前粮食生产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临沭县当前粮食生产情况汇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0712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