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长期以来,由于领导重视并率先垂范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事关党兴衰存亡之大计,不得有半点松懈,同全国的情况一样,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设问题也异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下面我就结合法院的党风廉政建设谈点体会:一、任务与职责
法院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正象最高法院领导所指出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索贿、贪污挪用,以及枉法裁判、违法执行、滥用保全措施和执行措施、故意拖延办案等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社会不正之风对法院队伍的侵蚀和干扰比较严重,滋生腐败的土壤和环境尚未得到根除;一些法院的领导同志,对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法院廉政建设作为事关司法公正的大事来抓;少数法院的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工作不扎实,各项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一些法院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工作尚未有效开展起来,责任追究的机制不健全,力量明显不足,责任追究工作不落实,该查处的没有查处,该追究的没有追究。云南法制报载:苏州法官受贿案牵出律师“权钱交易”丑闻。苏州吴江市人民法院院长费明因受贿17万元被判刑8年,而当地的法官、律师对此并不感觉奇怪,认为:迟早要出事,出事必出大事。费交待,他在担任庭长、院长期间,曾接受多名律师贿赂。费明一案有两个特点:自身堕落,律师行贿。自身堕落:费明从95年始每年都会收到律师送的“拜年费”3001000元,有的是连续几年送。对此无直接要求但带有“联络感情”色彩的“拜年费”,大多数法官会以礼尚往来、传统习俗为由坦然接受。由于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占据主动,拥有决定权,而权力与收入的不平衡导致法官心理失衡,费与律师约定,由其介绍案件,按代理费总额的30%收取“介绍费”。律师行贿的方式有以下几种:饭桌送“红包”沟通;长期进贡“感情投资”;突击送上“办事费”;案件审结送“感谢费”;报销消费发票等。省高院赵院长指出: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在法院系统仍然不可忽视。最近几年,被查处的高院院长就有4人,去年我省法院系统有11人违反纪律被查处。这些人虽然是极少数,但极大的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损害了人民法官的声誉。由此可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重大,形势严峻。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形势大好,我们各级法院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长期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牢。作为法院的领导干部,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监督。要带头遵守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章制度,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领导首先不做。加强组织监督,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大笔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不能搞个人说了算,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要针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早批评教育,不要等到被处分了、判刑了才来痛心疾首、总结教训。法院的重要工作、重要情况、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干警意见,接受广大干警的监督。赵院长的重要讲话,可以说语重心长,切中要害,我们要很好地领会。正所谓“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燥”(见《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意思是要心地光明正大,遇事沉着冷静,即可防止邪恶,避免纷乱)。
二、“人”、“公”、“信”、“廉”
以人为本,以公正立身,以诚信从业,以清廉生威。(一)以人为本在比较中鉴别。人民法院在现实生活当中、在人们心目当中是什么样的呢?以我个人的观察,与其他行业比较,有6个不同、6个象。6个不同:程序不同,法院办案的过程要求你要公开、透明,连法官的一言一行、亲朋故旧、业内业外都要明白、管到,而其他部门则不同,现在才在乡镇一级搞政务公开;关系不同,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法律关系,不可推诿,而其他部门受理事项、处理关系则不那么严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相求的关系;对象不同,法院所接触的当事人中什么人都会有,法院无权选择当事人,而其他部门交结的绝大多数是公家的人、办公事的人;结果不同,法院与当事人的关系因案而生,因案而了,也许此生只会打这一次交道,其他部门则不同,相求的关系轻易不会改变,换的只是具体办事的人;态度不同,当事人对判决,裁定、决定不服,可以吵、可以骂、可满世界告,数十年告,其他部门办事即使不满意,也只能陪着笑脸,不要断了线,否则两边不讨好;心态不同,法院办案至少得罪50%,另一半还说不准,都说你好的不多,其他部门办事叫做不能得罪、不敢得罪。由这6个不同带来6个象:法院象偶像,不允许有丝毫的瑕疵,件件案子要办对才行;法院象工厂,要完成定额;法院象社会,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不同领域都要接触;法院象村寨,流动不大,沾亲带故,磕磕碰碰;法院象市场,吵闹、指责、投诉;法院象玻璃鱼缸,透明、无隐私、无掩饰,一举一动都在视线之中。
在比较中理解。以上仅是自己的一孔之见,不一定准确。比较是为了理解。同为机关,同为公务员,然工作环境和从业要求大不同,难免会带来一些心态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了的心态会影响工作,给管理带来新课题,作为管理者的院长应当了解,比如说,要求法官要追求、守护公平与正义,法官自身的一些不公正又靠谁来主张?要求法官办案要独立、要相对隔离,可面对开放的世界、面对人情的社会,法官该如何面对?法官履职中所接触的更多的是社会的阴暗面、人性丑恶的东西,他们同样需要阳光明媚的心理。法官、干警是院长的基石。引用一位从事律师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话,“法官责任大,干扰多,待遇低,大多数法官是好的”。因此,要珍爱和保护我们的法官、干警。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感,也生活在现实当中,也有自己的生活圈,也有许多常人要面对的关系去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要理解、要善待、要关心、要支持、要谅解他们,对他们要客观公正,要有情义。如唐朝韩愈所言: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意思是说律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厚。(二)以公正立身
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十六大对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世纪主题,公正,是审判及其法院工作必须坚守的根本,是人民法院之所以存在的价值所在,正所谓“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每个人都必须像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维护她。
1、要把公正作为一种信念去奋斗。人有信念才有精神,人有精神才有支撑。法院只有把公正视为己任,才能有公正,才会有法律公正,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公正。
2、要把公正贯穿审判始终。公正是法院工作的全部,体现在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的工作,否则就是残缺的公正,事实上的不公正。
3、要把公正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去追求。法院公正的实现靠每一位法官,每一位法官,如都能把公正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去追求,都能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事一案中追求和实现公正,法律的公正又何愁实现不了呢?一位法律专家、资深法官讲:影响司法公正最大的原因是“人缘”、“地缘”关系的干扰。当事人就其内心讲,他们愿意相信有理走遍天下,并不愿意单方接触法官,但担心对方当事人与法官接触,所以自己也去找关系,接触法官。律师实际上也不愿单方接触,他们愿意凭本事在法庭上“较量”,但也怕对方的代理人或当事人搞“单方接触”,自己不接触就可能吃亏,被“逼”无奈也就接触。实事求是地说,绝大多数法官也不愿意“单方接触”,吃请对法官是一种负担,也有很大的风险,但方方面面都找,法官不得不去,又一个被“逼”无奈。我认为这个分析是客观的。“关系”困扰法院,“关系”干扰公正。在提倡妥善处理涉法院关系、增强抗干扰能力的同时,如何从体制上、机制上使“关系”变淡,变冷直至没有可利用价值,使“供”、“求”关系平衡的时候,公正也就不会成为法院工作的一个热门话题,院长和法官们就“解放”了。正所谓“法正则民,罪当则民从”(见《史记孝文帝本纪》),意思是说法令公正,惩处得当,百姓才会善良、顺从。(三)以诚信从业
在法院做事是要讲规矩的,在法院做事是要讲修养的,法院做事要讲和谐的。讲规矩,意思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法院就是靠规矩吃饭的,规矩是对所有人的,讲规矩可以做到利己利人,正象法律的威严不在于惩罚的严厉性,而在于不可逃避性一样,规矩也应具有同样的效能。讲修养,是说法官要讲道德,有人格,用民族的优秀的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修练、提升自己,做到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俗不伤雅,乐观务实。在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励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会自信,因为只有自信的人能做到理性和宽容;自信的人才会对所从事的审判事业有一种尊崇感。自信的人才能做到利己泽人,就是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善待自己,就是能学人之长、爱己及人、善待他人,所谓心宽天高地远,行善长驻欢颜;自信的人才会是客观、公正的人,才会发展,才有前途。讲和谐,和谐即合舟共济,顺和协调,和谐则美,则生力,则两利,则发展,无论自然、人类莫不如此。
“非典”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和收获是什么?就是政府的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无人与之交往,一个企业失去信用,就无法在市场中生存;一个国家失去信用,则会扰乱整个经济秩序,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法院工作更需要诚信,而诚信要靠公正,靠每一个人,尤其是院长。而法院一旦失信,动摇的是法制的基石。一位国外著名学者讲:一个国家,其他行业再腐化、再堕落,司法、教育、医务三种职业的人不能败坏,他们维护、维系着一个国家的道德底线。一篇文章介绍: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不允许有道德缺陷的人存在。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梅勒教授开除了一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原因是他发现这个学生偷改自己的成绩单。梅勒教授认为,这个学生虽然表现相当出色,但这样的人将来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在这个领域,道德有缺陷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所以说法官、干警必须要诚信从业,诚方能信,信方有誉。诚,即尊重事实,尊重法律,遵守程序,准确适用法律;信,即公正,即形象。公正,永远是法院诚信的金字招牌,公正永远是法官诚信的“荣誉证”。就象一首歌里唱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正如屈原所写: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意思是说自我修养,谨慎从事,终究不会有过失;赋有无私的品德,可以顶天立地。(四)以清廉生威
清正廉洁,是法官职业、角色的应有之义,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必备要件,廉则公,廉则威。
北大教授贺卫方说:言论自由与公民的人格尊严是宪法所明确保障的权利,但是,两者之间很难达到完美的平衡。一个人选择成为公众人物,他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在涉及到他的事项上,天平需要偏向于言论自由(公共利益)。只有保持这样的不平衡,才能获得整个社会的平衡。
从这几年法院法官及其干警中出现的种种违法违纪现象看,都是滥用审判权的结果,都是在用人民赋予的审判权谋私利。个别法官,摆不正位置,搞不清概念,错误地理解独立审判,一朝权在手,便忘乎所以,为所欲为,视法律为儿戏,法院为玩物,最终害人害己害家庭,损毁法院形象,败坏党的形象。
1、在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严肃纪律的同时,如何加大法官、干警违规的成本,使其不愿、不敢违规,应当成为一个思路。2、公开透明取信于民。
3、与规范相伴,这是法院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种职业意识。监督就是一种规范,就是为了使从业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这种规范的本意恰恰是为了爱护、保护;规范是为使国家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转;规范是为了监督、约束、惩处那些握有公共权力、掌握裁判权而胆敢以身试纪、以身试法者。
俄罗斯试行对未来法官进行心理测试,他们认为,法官是一项需要经常面对公众的工作,一天几乎有8小时要待在法庭上,而且其中一半是他们的对手,另一半则是对他寄予希望的人,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他们认为,法官必须是智力高度发达的人,思路要广、要深,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要有文化修养。他应当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沉着应答并且能经得起批评。他要有组织能力,敢于承担责任,还要有超强的工作能力,能适应长时间紧张的脑力劳动,而且可以长时间地说话。同时,又要有很好的自制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法官者德为先,包括人德、官德、职德,德则诚信,德则威廉,德则立。可谓“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韩诗外传》),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做不应做的事情,廉洁的人不追求不应当有的财物。
4、做管理型的院长。如何围绕审判管理,抓好管理促审判,充分发挥审判力,是院长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个人浅短的目光观察,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相比较而言,整个法院系统管理的意识还显淡薄,管理上缺乏前瞻性、科学性,考虑长远、连贯不够,一定程序上还带有随意性、依附性、粗放性,造成协作性不强,分割性较明显。审判工作具有双重性,即“法律性”、“事实性”。这两重性就决定了审判工作管理的重要性。法律作为一门庞杂的社会科学,其综合性、强制性、智力性、专业性强,要掌握并运用之,需要花费相当甚至毕生的精力,需要运用中的积累,单靠个人之力难以完成,需要分工,需要协作。既然是一个系统工作,就离不开管理。作为法律事实其有特殊的“个性”,每一案件中的事实、当事人、环境、因果都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寻找“法律事实”的劳动的复杂性。而由于法官个体诸多因素造成的差异,导致对“法律事实”认定的差异,如何避免这种“差异”,尽可能“克隆”事实,这其中必然要付出复杂、艰巨的劳动。智力劳动的“优化组合”同样离不开管理。“适用”当中更重要的、体现法官水平、办案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实际生活中这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如何避免法官的主观随意性,通过调动主观能动性而达到基于事实、基于法律基础之上的客观性,从而达到公平、正义,除了法官个人职业道德的修养外,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机制来规范,这更需要管理。如何协调审判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如何协调审判人员与其他人员的关系,如何协调法院与其他单位、法院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到有一个协调的内外部环境,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同样需要管理。
5、做一个清醒的人。每个人都是大自然中的匆匆过客,如何看待官与民、荣与辱、权与责,需要辩证、唯物,需要历史、客观。作为诫作官的警世名言,历代都有“官箴”。宋太宗亲书“尔傣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颁赐州县,时时警示为官者廉洁自律,克己爱民。明朝“官箴碑”主刻有“吏不畏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康熙年间河南内乡县知府所作官箴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大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康熙年间总督于成龙手书一联:“累千盈万,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我披枷戴锁;一丝一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澳门一位名人言:“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世间情但求无愧我心”。
清醒的领导必然会保持警觉,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必须会慎独修身、克服伐幸、抵制邪念,必然会善待自己、把握住度、爱己及人。正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汉醒宽《盐铁论赖议》),意思是多见多闻的人便能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拒绝规谏,独断专行的人,则闭塞视听,而使自己孤立起来。
6、善待法官。这里主要指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心态、思维、观念。一是要实事求是。这一点尤其重要,职业特点决定必须强调这点;是一个人人格、良知的体现。二是要心静如水。良好的心态,善解人意,设身处地先从他人角度、先为他人考虑,这既是思维方式,更是一个人的品行、操行修养。三是要善待法官。理解,这是前提和基础,不能被别人理解是痛苦的;不能理解别人的人也必然不能被别人理解,爱护。不懂得爱护下属的领导不是好的领导,也难得人心、难得拥护。(和堂全)
(201*年9月)
扩展阅读:党风廉政专题宣传教育学习心得体会4
党风廉政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按县委姚字[201*]37号通知要求,通过学习《关于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邹韶禄等人严重违纪案件的通报》,组织学习了《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中纪委“八项禁令”、中纪委《关于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材料。联系所发生的一系列腐败案件和自身思想工作的实际,特别是通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的有关讲话和论述,感触很深。我认为这是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是一次党性的自我检验和锤炼。
邹韶禄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清除各种腐败现象的决心,是我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体现。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艰巨。一些违纪违法案件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但是影响极坏,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邹韶禄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充分说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重要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维护和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维护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抵御腐朽思想侵蚀,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努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纵观贪官的落马,他们有其共同点,每一个贪官并不是一开始就腐败,他们起初同样扎扎实实的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有为党奉献的一面。后来逐步转变为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贪污受贿,淡化了党性修养,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沦落为人民的罪人。如安徽巨贪王怀忠服刑前在狱中就悔恨不已地说:“如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一定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巴中税案中的罪人也是起源于法制观念淡漠,心生邪念,被一个贪字拉下马。没有算好家庭帐、政治帐、前途帐、生命帐。从贪官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这都源于一个贪字,不能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而贪婪的闸门一旦打开,贪欲如洪水决堤一泻千里,不可收拾。贪念又来源于权力,由权力转变为权钱交易。而真正的考验是当一个人手中有了权,就必然要和金钱打交道,各个方面的诱惑也随之而来,如何处
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是否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是对每一个为官者的严峻考验。也就从这时起才能真正衡量出一个人道德的防线牢不牢,政治修养高不高。如果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不义之财,谋取私利的工具,那最终将踏上不归路。如果把权力转化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那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流芳百世。如果恃权轻法、心存侥幸,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那终将落马坠地。如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永远不湿鞋”。
廉政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事关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在这里,廉政建设是基础,也是根本性的问题,为政不廉,焉能执政。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学习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资料、观看廉政教育专题展览,感受颇深。看着一桩桩、一件件痛心疾首、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定要求,深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在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方面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理论学习,不能放松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能放松工作生活中的小节问题。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时,才
能树立起党的威信和党的形象,才能“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一、党的形象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形象,将党的形象看作是关乎党的存亡的大问题。在加强党风建设方面,我党鲜明地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党风建设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来抓。并指出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常对照,时刻提醒自己。正如古人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尤其是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现代社会,老百姓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看我党的一举一动,我们的表现正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因此,每一个党员都可以说是党的大厦的一砖一瓦,必须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来严格要求自己。也正因为党的形象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反腐倡廉也应当作为每一个党员必须严格履行的义务。
二、从小事做起,时刻敲响警钟。
纵观历史,所以的贪官污吏都是从贪欲的恶性膨胀而起的。现代的腐败分子也无例外。翻开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腐败分子的履历,他们走向犯罪的每一个阶段,党中央都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告诫。但他们
以侥幸的心理撬动了放纵的行为,用膨胀的欲望摧毁了是非的界限,正是由于少了一点自律,多了一点怂恿,终于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邪路。不难看出,那些以身试法的人问题就出在世界观、权力观上,出在缺乏自律意识上,是他们自己毁了自己。原深圳市海关关长赵玉存是农民的儿子,他从普通干部做起,由干事、副科一直到正厅。在其担任副关长以前,工作很出色,也很廉洁,但是,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逐渐放松了“廉洁”这根弦,从一餐饭、一块手表、几百元几千元小红包开始,到汽车、房子、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地贪,最后终于成为全家共受贿900多万元人民币的巨贪。这些事实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不注重小事,不从小事做起,不时刻警钟长鸣,克制自己的贪欲,最终都将成为我党的害群之马,成为人类所不齿的败类。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首先将警钟敲给自己,长鸣不绝于耳,才能有如履薄冰般的谨慎、如临深渊般的警醒。
三、权为民所用。
如何正确用好手中的权力,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很好思考的问题。领导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人民推举你,就是信任你,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才能抗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用好用中的权力。如果你将权力变为以权谋私的工具,人民终究会将权力收回的。一个
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能够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是受人民欢迎和爱戴的好干部好党员,而刘好娴、王顺增之流忘记了人民的嘱托,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的,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置之脑后,最后沦为人民的敌人,成为千古罪人。在高墙之内,这些人又悔恨不止,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一个人,不管是谁,只要放松了对自己的改造,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必定要犯错误。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改革建设事业更快发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反腐倡廉的措施规定。具体到我们普通干部职工来说,就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改革事业发展放在首位,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同时,又要看到我们良好的工作基础、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发展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年比一年快、一年比一年好。
201*年6月2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07797.html
- 下一篇: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