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茶文化论文(修改)
当代大学生与茶文化
摘要:茶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一部完整的茶文化史,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茶文化以其“和”“美”“善”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影响了生活在快节奏中的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茶中的君子之道也告诫大学生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茶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茶文化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作为大学生的我,也学会了宽厚包容、自然清新的人生哲学。
关键字:茶文化,大学生,审美观
每一次步入茶的世界,禁不住思如澎涌,它的存在太过漫长,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这里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的教科书,一部完整的茶文化史。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普洱茶、祁门红茶、苏州茉莉花茶这些名字,亦让人光听便觉得浮沉无意,古今洗尽,烟霞明灭,东篱菊香,真是杯中日月长,可清天地心。
随着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也变得越加丰富多彩,“和谐”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茶已经不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食的嗜好引起人们的兴趣。茶在中国古老的传统,茶与人的精神生活的联系,饮茶作为一种休闲生活的方式,茶的修身养性的功能,品饮的艺术性所代表的高雅的情趣等等更多地被人们所喜爱,充分说明了饮茶确实是一种“盛世之清”。
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茶,在中华各族人民的心目中永远是那么美好。茶是天生的“尤物”。苏东坡曾写诗赞美说:“从来佳若似佳人”。茶是天赐的“灵物”。晋代“梦笔生花”的大文家江淹将茶称之为“珍木灵芽”,可使人明心见性。茶是人间的“宝物”。柴米油盐酱酷茶,茶是老百姓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文化名人林语堂先生概括得最妙,他说:“只要有一只茶壶在手,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就审美主体而言,他的文化修养、精神境界、生活状态、时代背景等都影响着他对茶艺美的感受。当前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多元的审美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美学意识。在纷繁的审美意识中,让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运用茶文化中传统的美学功能为大学生审美树立一个良好的标志,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审美的认同和接受,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
茶文化的精神功能还在于引导和修正因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引发的“快餐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快餐文化”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社会中工业文明极度发达的产物。青少年因心智的尚未成熟更易受其影响,“快餐文化”既给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的价值取向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容易产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茶文化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有质朴、平和的精神品质。在大学生中加强茶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促进大学生充分理解和谐思想,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包容,从而摈弃浮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在茶文化中,强调茶的君子品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相当裨益,通过对茶质朴的君子品性进行阐释,教育大学生培养自审和宽以待人的品质。以茶中的君子之道告诫大学生克服性格中的个人弱点,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茶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多元文化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通过对茶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让大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以“西方中心观”为主的发展思想对世界各国的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当前我国仍处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大学生青年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浪潮中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国家固有的传统文化精髓,这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学习了茶道与茶文化这门课程以后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茶文化的知识。首先,茶文化的美在于物质之美和精神之美。物质之美在茶的色、香、味。茶之色清新怡人,茶之香悠远轻盈,茶之味甘爽清冽。品茶的物质之美,是茶给人生理带来直接的愉悦感受。精神之美则是品茶之美的另一境界意境之美。这是因茶的清香、甘爽带来的愉悦感受并由此幻化出的意境:松涛、田园、高山、流水意境之美将人紧张的压力、烦恼的心情带入一个轻松、闲适的氛围中。另外由饮茶而产生的诗、画等艺术作品则是意境之美的升华。诗歌因其独有的韵律和意境表现力,使其与茶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历朝文学名家都曾留下不少有关茶的名词佳句。杜甫曾在《重游何氏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写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诗人把他同友人品茶时的愉悦心情、优美的环境描绘得如同一幅清新雅致的山水画。可以说茶文化与美学有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
然后,茶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最突出的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儒家哲学的中庸、和谐思想的核心是“和”。所谓“和”是恰到好处,是理性的节制。“和”是事物两端间的平衡。中庸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主义和折中主义,而是对立中求统一。目的在于将事物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中,既非“过”又非“不及”,是一种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以及事物与外部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存在状态。茶文化中蕴含了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茶性平和,饮茶之人在饮茶时享受的是一种轻松、平和的氛围。传统儒士多饮茶,就是在饮茶时感受那种和谐的意境。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茶文化中,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在茶文化中,饮茶是人与自然的直接交流。从茶汤的品尝中感受到大地山川等自然之物的奇妙。从饮茶中体味不断微妙变化的真味、真香、真气,从而领悟自然之真谛,享受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精神感受。
再次,茶文化对整个现代社会影响深远。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茶文化可以促进开放,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但是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好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所以在学习了茶道和茶文化这门课以后我觉得自己必须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细节。道法自然,追求一种宁静、安静、心境,意境茶重在品,茶有茶的文化。而我们的民族,也正是被茶文化影响了几千年的民族:饮茶的哲学使我们轻松、宁静、自在,洗涤心中忧虑与尘垢,清除一下俗念,既可在香情味甘中白得其乐,也可共同分享,借一杯清茶作心灵的沟通。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我们需要一杯好茶!
参考文献
[1]王国安要英.201*.茶与中国文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鲁迅.1933.准风月谈[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高旭晖刘桂.201*.茶文化学概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4]王从仁.201*.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陈珲吕国利.201*.中华茶文化寻踪[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6]黄志根.201*.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7]郭孟良.201*.中国茶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扩展阅读:选修课程--茶文化论文
论中国茶文化
[摘要]:中国经历了几千年,中国文化也发展了几千年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
流长,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海内外的各界人士。茶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极具特色,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世界各国都把研究茶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当然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项很好的佐证。本文通过对茶叶的发展历史的描述,并写出茶与道,饮食,文学,哲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审评;储藏;健康;价值
[正文]
一、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二、茶叶的审评
1、香气:北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2、滋味: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3、水色:也称“汤色”。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4、叶底: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三、茶叶的储藏
茶叶贮藏的目的,是要保持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形。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设法充分保持干燥,尽量减少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避免与带有异味的物品物接触,还要使茶叶不受挤压和撞击,以保持其原形、本色、真味。
家居饮用的茶叶可放在双层盖的铁皮罐中保存,置于干燥的地方,不使与异味的的物品相混杂。
如需长期保存的茶叶,可采取热水瓶贮藏法,即将茶叶装入热水瓶内,用白蜡封口,并裹以胶布。也可以装入有双层盖的铁罐中,尽量装足,不留空隙。装好后盖好双层盖,盖口缝要用胶布封紧。铁皮罐外套上两层塑料袋,封好袋口,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这样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茶叶的品质。四、茶与健康
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药效成分不断被发现,并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证实其保健功能。近年来。各国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即饮茶确实有益人体健康。
我国古代医药界对茶叶的医疗效用有广泛的叙述,可归纳为20项:1、令人少睡;2、安神除烦;3、明目;4、下气;5、消食;6、醒酒;7、去腻减肥;8、消热解毒;9、止渴生津;10、去痰;11、治痢;12、疗瘘;13、利水;14、通便;15、怯风解表;16、坚齿;17、益气力;18、清头目;19、疗饥;20、养生益寿。
近代,从生物化学和医学的角度看,茶叶的功效有22项:
1、止渴;2、消减疲劳;3、强心;4、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5、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6、对动脉硬化有些疗效;7、消食解油腻;8、沱茶、白茶、乌龙茶能降血脂;9、利尿;10、红茶糖水治肝炎;11、治糖尿病;12、解毒;13、解酒;14、沉淀水和食品污染的矿物质有害离子(如汞、砷);15、杀菌消炎;16、抑制病毒;17、和胃、止泻、通便;18、抗辐射;19、有提升白细胞的作用;20、防龋;21、防治眼科疾病;22、防治癌症。五、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是以修道、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关于世界人生本体根据的、道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茶道”以茶为媒,通过沏品茗品人生。
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学习礼法、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生存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处于现实中的人力求超越现实,克服现实的缺陷,摆脱现实的束缚,让身心得到解放和自由,让情感得到宣泄和升华。茶道首先追求在虚静玄观之中,通过直觉体悟达到对人生茶语清心:对功利的精神上的超越。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把诸家精华与唐代文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首创中国茶道精神。饮茶不只是个物质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觉体悟的过程,强调在茶事之中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养成茶人品格。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品茗品人生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空灵舒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茶的起源及传播》中华美食网,201*-03-27[2]《论茶文化的定义、内涵与功能》,201*-07-21[3]《茶.健康天地,TeaandHealth》,201*年10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学生与茶文化论文(修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学生与茶文化论文(修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生与茶文化论文(修改)》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08389.html
- 上一篇:运行班班组总结
- 下一篇:《茶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