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
小学数学知识总结
年级数与代数认识数计算时间(一)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与半时。1、认识钟面:有1~12,12个数;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2、看钟面上时间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半时:分针指着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二)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1、几时或几时半如8时或8是半2、电子表表示方法:8:00或8:30认识人民币位置1、会数数(0~20);20以内的加减法2、知道数的顺序;1、加减法:用数的3、数的比较:认识符组成计算;凑十法;号“>”“认识100以内的数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一年2、知道个数和十位级下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100以内加减法(一)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应用。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会读、写几时几分。2、知道1时=60分,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1、人民币的认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2、简单计算:单位间的换算;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体的单价;元、角、分的加减计算。1、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本含义。2、明确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4、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前、后、侧三种角度观察物体,正确判断物体的形状;2、轴对称:认识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了解对称图形的应用;镜面对称:认识镜面对称;了解镜面对称中两图形的拼组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2、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至少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至少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1、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找规律二年级上100以内加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①不进位: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相加;②进位:个位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数相加时再加上进位1.2、两位数减两位数:①不退位: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②退位:个位数不够减向十位数借1当10,再相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去测量。2、厘米和米:认识厘米和米,会用厘米尺和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特征:直的,有2个端点;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1、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2、认识统计表:会根据统计图来填写;3、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1、简单的排列2、简单的推理减;十位要退1后再相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4、估算:根据实际情况估算方法,一般把这个数估成最接近的那个整十数。5、解决问题。乘法口诀1、2-9的乘法口诀;2、倍数的初步认识:倍数的意义和应用;3、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边图形的关系。画到几厘米就是几厘米;或者从某一刻度画,经过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角的认识:1、角的特征:有一个顶点,两条边;2、画一个角:先确定一个点,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角了;3、直角:像黑板、门、书上的角都是直角,三角板上最大的角就是直角;4、判断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量一量,先把顶点与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与一条直角边重合,另一边与另一直角边也重合就是直角。图形与变换1、角的分类;2、平移和旋转;3、4、平移的方法:①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②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③把并回答问题。万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2、读数和写二年数;3、数的组成;4、级下数的大小的比较;5、近似数和精确数。解决问题1、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2、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3、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统计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找规律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①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②把最前的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2、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3、除法算式的应用;4、常用关系: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重量单位千克与克换算各个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笔算;2、估算便于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个单位,也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10个单位。1、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2、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统计和可能性一定。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不可能。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2、数列的变化规律:①等差数列;②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③倍数关系;④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1、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2、能进行简单分数比较:分母相同时;分子是一时。万以内加减法(二)1、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和笔算。2、验算:加法和减法都有两种验算方法。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解决问题。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②估算:把因数中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或整百数,再时、分、秒1、秒的认识:1分=60秒2、时间的计算: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测量1、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并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2、认识吨,知道1吨=1000千克。四边形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1、组合:人出行可选择的路线;比赛场次2、排列:邮编、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编号。与一位数相乘。2、笔算。分数的简单计算:同分母分子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小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小数;2、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方法;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4、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5、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或把其中一个因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问题:两步或三步计算。年、月、日1、认识年月日;2、平年和闰年的判定方法;3、两种计时方法及其相互转化;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位置与方向1、确定一个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判别其他方向,也可以借助工具辨别方向;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准其他七个方向;3、掌握地图上的方向,并会判别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和行走路线。面积1、含义:物体表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2、常用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3、面积单位间的转化;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统计集合和等量1、横向条代换形统计图;2、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单位量不同的条形统计图;3、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三年级下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2、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数的大小;3、改写和近似数;4、自然数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估算乘法;4、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随之乘(除以)几;5、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除法估算;3、笔算除法;4、商的变化规律。四则运算运算顺序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5、乘法分配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2、角的定义;角的分类;3、量角和画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线和垂直的感念;2、掌握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3、平行四边形的感念和特点;4、梯形及等腰梯形。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计算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2、每相邻四年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级下率是10;3、小数的读法;4、小数的性质;5、小数点移动的规律;6、小数的近似数。位置与方向1、要在平面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需要先确定方向,在确定距离;2、确定位置和方向可以借助量角器和尺子,度量出角度和图上距离;3、绘制路线图要借助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三角形1、三角形具有问题性;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三角形的分类;5、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拼成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间隔问题1、两端都栽树:棵树=间隔数+1;2、两端都不栽树,棵树=间隔数-1;3、封闭图形中栽树:棵树=(每边数的棵树-1)×4.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章:数的认识
一整数
1.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整数计数单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是10.3.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位万万万位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一单位亿亿亿万万万个
4.整数的读法:采用四位分级法,即从个位起,每四位作为一级,(如上表)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5.整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6.多位数的大小比较:①不同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②相同位数: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7.整数的改写:只改变数的最小计数单位,不改变数的大小,用等号连接。8.近似数:有三种方法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9.因数和倍数:如果a×b=c,那么a、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存在。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最大的一个是数本身;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数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0.偶数和奇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11.2、3、5、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个位数字是2的倍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若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一个数个位上是5的倍数,这样的数就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若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一个数的末尾两个数是4或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和25的倍数;一个数末尾三个数是8和1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125的倍数。12.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3.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就叫这个合数的质因数。14.分解质因数的方法:①塔式分解法;②短除法。15.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分解质因数法;②短除法。(求公因数,乘半边;求公倍数,乘半圆。)
1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小学侯雪梅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二小数
1.小数的计数单位:(从左往右)十分之一(
111或0.1)、百分之一(或0.01)、千分之一(或
100100010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读。小数点前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方法读写,小数点后的小数部分按从左往右依次读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
3.循环节:例如33.3333的循环节是3,记作33.3;4.32727的循环节是27,记作4.327.4.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
5.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它的
1、1011、。10010006.小数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
小数点十分位小数部分百分位千分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
分数就是这个分数的计数单位。2.分数的分类: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且都小于1;②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的或者相等的分数且都大于或等于1;③带分数,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并而成的分数且都大于1。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分子除法是一个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除数分母6.分数的大小比较: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②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③分子分
母都不同,先通分,再进行比较。
7.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则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四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后面不能跟单位。2.分数和百分数的异同点:相同点是都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同点是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不可以。
3.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五负数1.数的前面带有“-”号的数叫做负数,例如:-1、-0.3、-1等。2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小学侯雪梅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数的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运算的意义简便运算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互为逆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互为逆运算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法则: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定律无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异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顺序四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则混加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合运算定律算乘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c+b×c减法:a-b-c=a-(b+c)运算性质除法:a÷b÷c=a÷(b×c)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不变。商的变化规律:如果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它们的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叫做商的不变性质。3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小学侯雪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16124.html
- 上一篇: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 下一篇: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