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瓦斯防治工作经验总结
煤矿企业瓦斯防治工作经验
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
为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总结我矿在瓦斯防治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提高瓦斯灾害防治工作水平,现将瓦斯防治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构建瓦斯防治领导体系,明确瓦斯治理目标矿井成立了健全的瓦斯防治领导机构,明确了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矿井设置专职通防副总工程师,设立了通防工区、通防专业组、监测监控专业组等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配置充足;健全了通防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通防新技术装备。严格执行国家“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工作方针,深入贯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确保矿井瓦斯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及时提取瓦斯治理专项费用,确保资金足额到位
1.企管科、财务科严格按照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及时足额提取了煤矿安全生产费用,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瓦斯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申购相关设备及物料,严格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2.矿井完善了《“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
规定了经营副矿长负责落实“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员配备,材料、设备、仪器、仪表的及时供应和“一通三防”工作所需资金的及时到位。企管科负责落实“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员配备,材料、设备、仪器、仪表的及时供应到位。供销科负责及时保质保量地供应“一通三防”所需物资设备、仪器仪表和劳动防护用品。矿井年度安技措计划中明确了瓦斯物资设备项目,制定了完成时间,项目落实责任人,从机制上保证了瓦斯防治物资设备的及时充足供应。
三、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通风系统可靠、杜绝超能力生产
1.在矿井采掘布局和生产接续安排上,严格按照上级煤炭主管部门核定头面个数组织生产。在审查开拓开采方案和生产接续计划时,坚持集体会审制度,由矿总工程师全面把关,并将是否存在不合理集中生产现象或是否有利于通风安全管理和灾害预防处理作为首要的否决因素之一,确保通风系统布局合理,为瓦斯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由通防副总牵头每月至少组织1次通风系统排查,杜绝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一机多头供风等通风方式,确保“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分风、自动切换”和风电、瓦斯电闭锁正常使用,杜绝以临时通风设施代替永久通风设施的现象,确保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满足要求。
3.严格执行通风设施旬检查制度,对风门、密闭、栅栏等通风设施分类建立专门的管理台帐,动态掌控通风设施完好情况,对投入使用期限较长的连通总进、总回的主要通
风设施重点检查,根据损坏情况,制定维修计划,及时整改。
4.巷道贯通、盲巷启封排放瓦斯、通风系统调整提前编制专项措施和方案,主要通风机倒机、工况调整严格履行签批程序,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5.每月初严格按月度生产作业计划要求编制矿井配风计划,严格执行矿井旬测风制度,及时根据测风结果进行通风系统的调整优化,确保各用风地点的风量。
四、严格实施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工作,为瓦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每年8月份组织实施瓦斯等级鉴定工作,201*年9月份委托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矿井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根据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数据,选取适合我矿的瓦斯管理工作方案。
五、加强管理,确保瓦斯智能巡检系统正常运行为进一步做好瓦斯管理工作,我矿于201*年对瓦斯智能巡检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升级为微山艾菲德尔科技有限公司的气体巡检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井下多种气体及温度的实时监测预警,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每天由瓦斯检查员对井下各地点进行例行检测的同时,将检测结果输入数据采集器中,上井后由专职人员将数据输入电脑并自动生成瓦斯日报表,避免了瓦斯检查员的空检、假检及漏检现象。
六、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强化现场管理
1.强化通防制度建设,加大专项监管力度,成立了通防专业组,负责全矿的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工作。每旬组织一通三防专业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责令有关单位整改,并及时进行复查,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朝阳煤矿严格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文件规定,每月由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会议,对上月度隐患整改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并对下月度全矿存在的隐患进行登记汇总,确定整改落实期限、责任人、整改措施,为事故隐患的及时消除提供了保证。
3.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加大对气体异常区域、高冒区等区域的检查力度,每周对所有密闭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抽取工作面密闭气样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确保已封闭区域无自然发火隐患。
七、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健全完善管理、维护及调校制度,确保运行稳定
1.我矿于201*年与常州三恒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协作,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由KJ70升级为KJ70N-F型。
2.完善日常管理、维护及调校制度,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维护调校,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报警及时、断电可靠。
八、每年定期实施矿井反风演习、井下事故应急演练,演习结束,及时总结演习中的亮点与不足,进一步提高事故处置与救援能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扩展阅读:防治水工作经验总结
防治水工作经验
一、矿井突水历史
平禹一矿目前开采最低标高在-330m。根据历年矿井突水记录台帐资料,自1972年至201*年己发生大小突水49次,造成多次矿井或采区被淹。
从突水水源来看,49次突水中,以老空水为水源的突水7次,占总突水次数14.3%;以顶板砂岩裂隙水为水源的突水14次,占总突水次数28.6%;以太原组灰岩L7~8灰岩岩溶水为水源的突水13次,占总突水次数26.5%;以太原组灰岩L1-4灰岩岩溶水为水源的突水8次,占总突水次数16.3%;以寒武系灰岩岩溶水为水源的突水6次,占总突水次数12.2%;井筒突水1次,占总突水次数2.1%。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底板寒武系灰岩和太原组灰岩岩溶水,其次是顶板砂岩裂隙水和老空水。
按最大突水量划分,≤60m3/h的小型突水39次,占总突水次数79.6%;水量在60~600m3/h的中型突水6次,占总突水次数的12.20%,水量在600~1800m3/h的大型突水2次,占总突水次数的4.1%,水量>1800m3/h的大型突水2次,占总突水次数的4.1%。突水造成2次淹没采区,2次淹井。
在突水通道明确的40次突水中,以断层为导水通道的突水共4次,占统计次数的10.0%,以岩溶裂隙为突水通道的突水22次,占统计次数的55.0%,以采动裂隙(包括顶板和底板)造成的突水13次,占统计次数的32.5%,钻孔造成突水1次,占统计次数的2.5%。大部分突水发生在标高-200m以上,说明浅部岩溶发育,富水性较强。
典型突水事故:
1、1972、1975年东大巷掘进突水事故。1972年1月-200m主石门向北掘进到120m时,遇到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发生突水,初期(最大)突水量为350m3/h,此后逐渐衰减,23天后减少到25m3/h。1975年1月东大巷施工过程中,遇到发育在太原组上段灰岩中落差仅1m的小断层,从而发生突水,初期(最大)为164m3/h,此后逐渐衰减。这说明石炭系太灰上段裂隙岩溶承压含水层富水性一般,补给来源有限,以静储量为主。
2、1985年总回风巷滞后突水淹井事故。1984年12月+30m总回风巷停止掘进,但7个月后即1985年7月7日,掘进工作面发生突
水,突水点标高+30m,最大涌水量达2375m3/h,8天后稳定水量在1446m3/h,造成淹井。突水后,矿井附近岳庄水井(太原组下段灰岩水)和北东8公里外的唐寨水井(寒武灰岩水)都相继干枯,从而证实本次突水得到了太灰下段和寒武系灰岩岩溶水的补给。
3、201*年12041采面底板突水淹采区事故。201*年10月12日,二采区下山1204l工作面沿走向由切眼向东推进90m时,下部溜子底槽开始出水,水量约6m3/h(标高-280m);之后下部溜子机尾向下10m处底板出现5m宽的出水点,水量增大至40m3/h,上部机头附近也发生突水,水量较大而混浊,约有80m3/h,且出水点由下而上逐渐延伸增多,突水量逐渐增大,导致采面下部机房支架被水冲倒,工作面被淹。同时,西大巷及二下山皮带头出水,并伴有底鼓。最大突水量为770m3/h,造成二下采区被淹。
根据突水量动态及突水过程判断,突水水源为太灰下段或寒灰岩溶水,突水通道为煤层底板采动破坏裂隙和天然岩溶裂隙。
4、201*年东大巷扩砌突水淹井事故。201*年10月19日15:50分,东运输大巷扩砌处向西20m范围内巷道压力突然增大并伴有底鼓,扩砌处向西第4拱拱帽塌落;16:20分后方10m范围内巷道侧帮及顶部到处掉碴,拱帽塌落8个,底鼓更为明显,巷道下帮道轨比上帮道轨高出0.3m;17:40分大巷冒顶处出现底鼓1.2m,巷道两帮岩壁向巷道内鼓出1.0m左右;18:20分底板鼓起段开始出水,形成高度0.6m的水柱;至19:20分涌水量超过10000m3/h。随着时间的推移,涌水量逐步增大。据测算,前7h平均涌水量为26639m3/h,最大突水量为38056m3/h,突水总体积为1437474m3。导致矿井被淹,矿井停产,经过注浆堵水后,直到201*年6月才恢复生产。
5、201*年13091工作面突水淹采区事故。201*年12月13日22时,13091工作面12号钻场底板预注浆12-4孔于孔深78.90m处发生塌孔,孔底推测层位为L1-3灰岩含水层,采用低压大水量透孔,22:30分向下透孔约0.1m,孔内出水并卡钻,提钻至孔内还余20m钻具时,水量忽大忽小,最大为100m3/h,并有沙子和小石头子喷出。14日6时钻具全部提出来后,出水量为150m3/h,并伴有大量沙子和小石子喷出。当班作业人员在清理水沟的同时,密闭孔口阀门准备注浆,7时阀门上好后,压力表显示水压4.0MPa,并开始压水一个小时,8时开始注浆,9时压力升至4.2MPa,然后压力持续上升,到16:30压力升到7.0MPa,稳定十几分钟后回落至6.5MPa,又稳定半小时后
又开始逐渐上升至6.9Mpa。19时采面67架底板出水,水量4m3/h,19:30时第51架也开始出水,水量30m3/h,12-4孔遂停止注浆,此时共注水泥52t,后发现工作面水量逐渐增大,50~75架之间煤层底板均向外冒水,出水量最大达到103m3/h,此时决定打开12-4孔孔口阀门放水卸压,放水量约100m3/h,15日7:30时水量由80m3/h减小到30m3/h,后钻孔因孔内堵塞出水量减少至30m3/h,随后工作面水量逐渐增大到80m3/h,15日9:30左右,工作面出水量突然增加到600m3/h左右,煤水混合物从机巷涌出,把13091工作面环形水仓水泵淹没,排水系统瘫痪,采面被淹。11时左右水量增大至1000m3/h左右,三采区下山泵房被淹。寒灰观测孔和L1-3灰观测孔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3、平4孔降幅达15m。二、历次突水原因分析
矿井经历多次突水,尤其是201*年以来的“10.19”突水淹井事故和201*年“12.14”突水淹采区事故使矿井由原来的“欣欣向荣”变得“死气沉沉,不堪重负”,期间职工士气低落、多次分流,大部分业内人士对一矿不抱希望,都以为一矿不可能再有繁荣的一天了,甚至还怀疑矿井不会再开采下去了。痛定思痛,至“12.14”淹采区事故以后,矿井邀请多为专家对一矿进行“会诊”,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剖析,结合历次突水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矿井突水主要原因,给出今后防治水思路:
1、矿井突水主要原因
(1)平禹一矿处在禹州岩溶水系统最下游的承压自流排泄区,煤层底板太灰和寒灰岩溶发育,富水性和导水性强,补给充沛。截至目前,已经发生49次突水,共造成4次淹井和淹采区事故,最大突水量达38065m3/h。太灰下段和寒灰岩溶水水力联系密切,是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断层发育,断层及岩溶裂隙构成岩溶水的突水通道。随着采掘深度的加大,作用在煤层底板岩溶水水压增大,突水危险更大。
(2)平禹一矿水文地质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在:
①石炭系下段灰岩和厚层寒武系灰岩厚度大,岩溶发育,有利于岩溶水的储存;
②白沙向斜北翼寒灰和奥灰露头面积120km2,地表岩溶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
③白沙向斜及两翼出露的基岩,使禹州岩溶水系统构成了一个藤
椅状的汇水盆地,岩溶水在西部获得补给后,沿山前寒灰浅埋区及断层构造向东南方向径流,白沙向斜轴部寒灰深埋于煤系地层之下,岩溶发育微弱,阻碍了岩溶水向南运动,平禹一矿处在白沙向斜北翼的最低端,是岩溶水的集中排泄区;
④北西向断层构造构成岩溶水的强径流带;⑤使岩溶水自西北向东南径流;
⑥一矿井田岩溶非常发育,注浆孔单孔水泥消耗量达到1.5万吨,即使在焦作岩溶大水矿区也是少见的;
⑦瞬变电磁探测的富水异常区连续成片,面积大;
⑧岩溶水成承压水头高,而隔水层厚度薄,突水危险大;⑨矿井排水能力不足是淹井和淹采区的主观原因。
(3)平禹一矿的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虽然复杂,但与焦作、邯郸、邢台、开滦等受奥灰水威胁的矿区相比,平禹一矿寒灰和太灰岩溶水是可以疏放的。历次寒灰和太灰下段岩溶水突水,均造成了岩溶水水位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由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底板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强和承压水头高、太灰下段与寒灰相互沟通、承压水头高而隔水层厚度薄弱和突水系数超限以及矿井大型特大型水害频繁、深部水害问题更加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彻底疏放岩溶水,降低水压,消除突水隐患是非常有必要的。
2、矿井防治水思路
1)立足于整个矿井进行区域治理,查明矿井强径流带分布位,采取井上下结合的方法实施帷幕注浆,以减少或切断矿井上游对矿井强径流带的补给,同时采用疏放水的方法降低矿井主要含水层水头压力以实现带压安全开采。
2)立足于采面进行局部治理,通过水文地质探测及物探手段探查采场内富水地段的位及其富水性,了解二1煤底板隔水层薄弱带的阻水性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含导水通道和隔水层薄弱带进行封堵与注浆加固,以增大底板阻水抗压性能,实现带寒灰水压安全开采。
综上所述平禹一矿防治水工作的主体思路为“区域治理与局部治理结合,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同时要切实提高矿井防排水能力。三、防治水综合治理情况及效果(一)防治水治理情况1、“浅部帷幕”情况
矿井邀请专家组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编制了《平禹煤电公司一矿注浆截流工程布方案》并报请集团审批。该工程共分两部分五块工程,分别为地面1标段、2标段和井下西区大巷、二轨道上山、西总回风巷注浆堵源工程,施工情况如下:
①地面1标段工程沿北风井在垂直魏庄断裂的区域实施地面堵断层补给通道。共施工20个钻孔,钻探5947m,注入水泥4984吨。
②地面2标段在地面对应桐树张断裂尖灭部位与肖庄断层之间堵断层或褶皱补给通道。共施工16个钻孔,钻探10220m,注入水泥1412吨。
③沿区域治理大巷、四采区大巷、二轨道上山及西总回一线实施井下堵断层或褶皱补给通道。共施工67个钻孔,钻探8656m,注入水泥6728吨。
当时矿井地面各个水文观测孔水位下降不均匀,最大水位差达60m,说明帷幕注浆工程是卓有成效的。2、“中部疏放”情况
按照上级指示,矿井一期在东大巷、三总回风和技改井井底车场施工了54个放水孔,于201*年5月3日开始放水试验,起初放水量为1100m3/h,至201*年8月增至3000m3/h,8月23日放水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疏放水持续至今,放水量维持在3900m3/h,累计疏放水量约3700万m3。放水前矿井水位在+120.4m~+129.6m之间,现矿井水位在-60m~+75m之间,13091工作面机巷片盘(该采面最低位)寒灰观测孔水压为2.66Mpa,比较放水以前4.14Mpa已经降低1.48Mpa。
目前矿井正在施工放水孔,进一步增大矿井总疏放水量,降低水压,减少水害威胁。3、“局部加固”情况
矿井对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在其贯通以后都要进行物探,根据物探结果编制底板加固设计方案,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反复进行物探、钻探验证。
201*年元月,矿井已经完成了13091工作面的底板注浆加固工作,累计施工钻孔86个,钻探进尺11114m,注入水泥2967吨,并与201*年4月对其瞬变电磁勘探异常区进行了钻探验证,验证结果符合专家评议结果,达到了安全回采的条件。4、系统保障情况
为吸取201*年“12.14”突水事故后排水能力不足导致三采区被淹的教训,矿井从排水路线和排水设施两方面增大矿井抗水灾能力。
201*年年底矿井施工完成了东大巷断面为1的水沟,提高了东大巷的过水能力;改造了生产井主排水管路,使生产井排水更加有力可靠;201*年5月技改井中央水仓实现排水,最大排水能力3150m3/h,同期开始疏放水,至201*年3月又更换了4台主排水泵,进而使技改井总排水能力达到了4000m3/h;从201*年8月设计并开始施工新中央水仓,新中央水仓设计容量为3000m3,最大排水能力4000m3/h,预计新水仓系统于201*年5月形成,届时生产井水仓总容量达6600m3,最大排水能力达6000m3/h,目前矿井总疏放水量月为2800m3/h,上述工作为矿井进一步加大疏放水力度提供稳固的系统保障。
针对三采区,通过对外仓扩修,使三采区水仓有效容量达到了2500m,并在泵房安设了2台MD280型和2台MD450型水泵,使正常排水能力达到了580m/h,最大排水能力达到了1204m/h。
针对13091工作面,从13091工作面下切口沿机巷至三采区水仓进水口均对底板进行铺砼硬化并砌设宽0.4m深0.3m规格的排水沟,并在水仓入水口外面设了2个沉淀池,会有效减少淤煤量,有利于保证三采区水仓有效容量。(二)治理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矿井治水效果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
1、使矿井多个出水点干涸;根据13091采面石炭系上段灰岩水已疏干;13091机巷片盘寒武系灰岩水压由4.14Mpa降至2.66Mpa,下降1.46Mpa;寒灰水位标高由+125.52m降至-2.4m,水位下降127.92m(平8孔)。四、结论
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典型突水事例的分析,结合13091采面水害治理效果得出以下结论:
1、帷幕注浆能有效隔断地下水补给通道,矿井地下水补给、径流情况相对孤立,使矿井补给量小于放水量,有利于疏放水工程顺利实施和降低水压。
2、矿井应进一步加大放水量,使放水量稳定在4000m/h左右,保证水位继续降低。
3、带压开采工作面水压在3Mpa以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采面是可以安全回采的。
4、增加大巷排水沟过水断面、增大矿井水仓及采区水仓有效容量,使矿井抗灾能力有较大提高,也为矿井疏放水工程提供有利保障。5、严格按照“浅部帷幕、中部疏放、局部加固,系统保障”以及“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防治水思路,使矿井水害得到有效治理,有利于矿井优化设计。
6、对水害治理过程中,业务科室必须对打钻注浆情况进行监督,使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有利于保证防治水工程质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瓦斯防治工作经验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瓦斯防治工作经验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瓦斯防治工作经验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16501.html
- 下一篇:瓦斯治理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