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考核办法
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
工作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我旗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深入开展,根据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安和帮教工作的意见》、《自治区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和《自治区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责任制》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的考核,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严谨的作风,进一步强化对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的检查督促,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办法适用于对我旗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安帮教工作的考核,考核工作每年第四季度进行。考核实行百分制。
一、我旗各基层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发挥职能作用情况。(标准分34分)
1、安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帮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思路清晰,决策科学有效,组织协调、督促检查作用发挥充分的,得3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解决安帮教工作实际问题和困难的,得3分。
2、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精神,研究部署工作任务,指导、协调工作搞得好的,得3分(不能提供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的本项不得分)。
3、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能,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起草政策性文件和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下发年度计划和工作重点并协调、督促、检查有关地方和部门落实的,得3分。
4、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工作会议,贯彻领导小组会议决议,研究解决两个以上实际问题的,得4分(每次会议得2分,不能提供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的本项不得分)。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就业培训指导,协助看守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按规定减免相关费用的得3分,未完成的酌情减分。
6、民政部门对符合城市低保或农村救助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纳入低保范围或农村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范围分别达到90%和70%的得3分,未完成的酌情减分。
7、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支持、引导刑释解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减免费用的得3分,未完成的酌情减分。
8、财政部门将安帮教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能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的得6分,不能提供财政部门拨付经费文件的本项不得分,所拨经费不能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的酌情减分。
9、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帮教工作的得3分,未完成的酌情减分。
二、机构、制度建设和日常工作情况,未完成不得分,效果差的酌情减分。(标准分44分)
10、建立健全旗级苏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得2分,落实工作人员并有效开展工作的得2分。
11、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相互支持配合,制定完善落实衔接制度和各项措施的得3分。
认真查找人户分离和下落不明刑释解教人员,努力减少脱管漏管,当年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达到70%的得3分。
组织对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消除治安隐患的得3分。
12、对司法所安帮教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达到总人数的60%的得3分。
13、司法所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一人一档,建档率达到90%的得3分。14、对安帮教工作实际目标管理考核工作落实好的得3分。15、对安帮教工作先进集体、个人或刑释解教人员典型进行表彰或集中宣传的,在媒体(含报刊、网络等)和盟以上信息简报上发表宣传稿件或刊登不少于3篇的得3分。
16、信息通报制度健全,信息渠道畅通,每年向旗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要点、工作总结及其他综合性文字材料的得3分。
17、按时报送季度、半年、全年统计报表,并且数据完整准确的得4分。
18、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助教育活动,有文字材料帮教率达到90%以上的得4分。
19、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就业安率达到70%以上的得4分。
20、经过安帮教工作,重新犯罪率在3%以下的得4分,超过3%的扣4分,达到3%的不得分;刑释解教人员中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责任人被旗综治委查究的不得分。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未完成不得分,效果差酌情减分。(标准分22分)
21、探索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重点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和没有生活出路、可能导致重新违法犯罪的重点人落实管理、帮教各项措施的得4分。
22、对现有过渡性安实体(基地)进行普查、清理整顿的得3分。
至少认定或建立一个安实体(基地)的得6分;实体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得3分。
23、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制定并落实具体措施的得3分。
24、安帮教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或创出新经验,得到业务部门肯定的或得到表彰的得3分。四、附则
25、本办法由旗刑释解教人员安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解释。
26、本考核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扩展阅读: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办法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共和国监狱法》和国家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的就业安置和教育帮助的活动。第三条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后五年之内的刑释解教人员。
第四条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和教育帮助,使之增强改过自新的观念,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五条安置帮教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刑释解教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受歧视的原则;
(二)按法律、法规、政策开展工作的原则;
(三)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坚持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五)安置帮教工作应当坚持因人制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社会安置帮教与家庭安置帮教相结合、安置帮教与监所教育相衔接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截留、挪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成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政法工作的党、政领导担任,成员由综治、司法、公安、民政、劳动、工商、财政、税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第八条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县(市)区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司法局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3-5人,乡、镇、街道办事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办公室主任由司法所长兼任。
第九条行政村、居(家)委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帮教小组,帮教小组成员由政治觉悟高、热心安置帮教工作、群众威信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
第十条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根据上级安置帮教工作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
(二)指导、领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三)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四)督促并保障安置帮教工作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第十一条各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是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
(一)起草制定安置帮教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安置帮教工作动态、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
(三)对领导小组部署的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四)组织有关会议,编发工作简报,整理储存资料,办理日常事务;(五)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统计登记,督促落实帮教措施;(六)完成上级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第十二条基层帮教小组主要职责
了解掌握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情况,做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向上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报告。
第十三条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要职责:领导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二)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责:行使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职能。
(三)公安机关主要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回归衔接和帮教工作。对重点帮教对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不脱管、不失控,严防重新犯罪。
(四)民政部门主要职责: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暂无能力自谋职业、生活无着落或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社会救济。(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职责: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列入失业人员劳动就业规划,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疏通就业渠道,为其创造就业条件,协助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
(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对刑释解教人员依法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应一视同仁,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从事个体经营确有困难的,应适当减免管理费。
(七)税务部门主要职责:对过渡性安置企业和自谋职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劳动部门认可,按有关规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八)财政部门主要职责:确保安置帮教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九)工会、共青团、妇联主要职责:参与配合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特别是做好对职工、青少年和女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关心其回归社会后的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衔接工作
第十四条监狱、劳教所、看守所须在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个月,对其进行回归社会后遵纪守法教育、就业与安置帮教政策教育,并告知其刑释解教后十日内,持刑满释放证明、解除劳动教养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派出所报到。
对正常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原则上提前二个月将其在监所内的认罪服法情况、改造表现、刑释解教时间、技术特长、择业意向以及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一并填入《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内,一式三联,分别以挂号信形式寄送被逮捕、劳教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附判决和劳动教养决定书的原件(或复印件)各一份。对遇有减刑(或减期)提前释放(或解教)的人员可在刑释解教前十五日内将上述材料寄送被逮捕、劳教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
被依法裁定假释或批准保外就医的服刑人员、以及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的劳教人员,其刑满或期满时,监狱、劳教所应依法办理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有关手续。负责监外、所外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应在其期满前十五日内将有关情况,通报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
对异地流窜作案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将《通知书》寄送原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对家庭搬迁或异地投亲的,《通知书》应同时寄送异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对无固定住址、无家可归的,放回原审判机关所在地,《通知书》寄送该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
《通知书》的填写要细致全面、字迹清晰,地址要写至村(居),确保准确,确实不详的,应予以核实,弄清情况后填写;《通知书》的发放要及时,有特殊情况来不及在刑释解教前发信的,电话先行通知其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之后一周内补齐有关手续。
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时,要按规定发给其回家路费;有严重疾病又无亲属接领的,由监所派人将其送回,并通知当地派出所和司法所,由派出所、司法所分别办理有关手续,落实帮教措施。
第十五条县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在接到《通知书》等材料后,应登记造册,并及时动员刑释解教人员亲属按时去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被列为重点帮教对象的即将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及其亲属必须共同到监所将其接回。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还应于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十五日内,把收到《通知书》和有无家属接领等情况告知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
县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在收到《通知书》等材料后一周内做出处理,分别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登记核实,建立档案,包括:每年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服刑、在教期间及刑释解教后表现情况、就业安置情况以及帮教组织、人员情况等,建立对离开监所五年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定期考察和信息反馈制度。
第十六条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接到转来的《通知书》等材料后,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和村(居)委会联系,解决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问题,根据刑释解教人员自身特点,帮助、引导、扶持其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对参加过失业保险且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劳动保障部门应按规定核发失业保险金;没有劳动技能特长的,劳动保障部门应将其纳入就业技能培训范围,为其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市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会同民政部门为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它生活来源的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与民政部门以及乡镇、村委会、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共同安排好其基本生活。
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接到转来的《通知书》等材料后,应及时通知责任区民警提前做好准备。刑释解教人员报到时,按规定办理落户手续,并将其列为重点人口进行管控。责任区民警要及时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情况,会同村(居)委会等基层安置帮教组织开展安置帮教活动。
第十七条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后,应在十日内分别到当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公安派出所报到登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对报到的刑释解教人员应予以登记,并落实有关帮教事宜;公安派出所应按户籍管理有关规定,凭监所发放的释放、解教证明书,给予办理落户手续。
当地派出所对刑释解教人员未按时报到的,应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报告。对刑释解教后一个月仍未报到的,民警应上门查明原因,督促其报到。
公安机关要大力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清查和外来暂住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对“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现住地公安机关一经发现,应立即通知其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村(居)委会或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发现其未按时回归的,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派出所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安派出所、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一同查找其下落。各级安置帮教组织要建立对脱管、失控刑释解教人员的追查、协查、通报制度。
各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收到外埠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的《通知书》后,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同时,及时将名册上报各市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公安机关。
第四章工作制度
第十八条提前接茬帮教制度。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定期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进行帮教,了解本辖区的服刑、在教人员的思想、改造情况,掌握回归后就业意向,介绍当地政治、经济形势,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服刑、在教人员安心改造、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
第十九条三级帮教制度。对于表现差、有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一级帮教(重点帮教),由公安派出所负责;对于表现一般的实行二级帮教,由乡镇(街道)帮教组织负责;对于表现较好的实行三级帮教,由村(居)、厂矿企业帮教小组负责。帮教级别,由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根据《释解通知书》进行初定。帮教期间变更帮教级别由乡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决定,报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备案。第二十条登记、建档制度。县、乡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对刑释解教人员要逐人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每半年填写一次帮教情况。
第二十一条解除帮教和延长帮教制度。对帮教对象满五年无重新违法犯罪苗头的,应及时解除帮教,并填写《解除帮教意见书》;对帮教满五年仍表现不好,有违法犯罪倾向的,要延长帮教,并填写《延长帮教意见书》。解除和延长帮教,由乡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报县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刑释解教人员个人档案,自解除帮教之日起保留十年。
第二十二条移交制度。对不在户口所在地就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要及时将其有关帮教情况向本人就业部门移交,确保不漏管、不脱管,保持帮教工作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第二十三条定期排查、回访制度。在坚持经常性帮教工作的同时,要定期集中时间排查、回访,一般情况下,县级每半年一次,乡级每季度一次,村级每月一次。
第二十四条例会制度。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或者办公室市级的每半年、县级的每季度、乡级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分析安置帮教工作情况,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定新的工作措施。
第五章奖惩
第二十五条市、县、乡三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为安置帮教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第二十六条先进单位(集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
(三)能够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各项制度,管理工作运行规范;(四)在工作中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做法,总结新经验;(五)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安置率处于全市较高水平,重新犯罪率控制在全市最底限度;
(六)安置帮教工作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工作人员没有违法乱纪现象。第二十七条先进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热爱安置帮教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成绩显著;
(三)遵纪守法,清政廉洁,工作中没有较大的失误;(四)能够较好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十八条建立岗位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在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相互推诿,帮教措施不落实,致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市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考核办法》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考核办法: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考核办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18162.html
- 上一篇:低保半年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