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健康个性发展研究
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思考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初中语文钟映碧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因此,在“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引领下,通过学习,我们主张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将初中作文训练纳入初中学生自我成长的序列,让作文伴随学生的生活、生命,一起成长。
一、作文个性化的必要性
长期批改作文,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即使偶有一些佼佼的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缺乏个性,读之如同嚼蜡;学生常是套用《作文大全》之类教辅读物中的内容,或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或凭空编造假故事,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没有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见解,常常用自己的笔却倾诉的是别人的思想。如此这般,除了使我们的作文质量难以提高到一定的层面,也势必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学生写作水平和道德认知的主要症结,就是失真失实。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具备良好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因此,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这势必是新时期作文的新导向和基本要求。
二、作文失真失实,丧失个性的原因推究
1、学生在写作中的畏难情绪,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作文没有恰当的动机,没有很好的兴趣,充满了厌恶甚至恐惧却又不得不应付,这都可以归结为心理障碍。首要特征是“作文难写”“我写不好作文”。如果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这些障碍在学生心理上不断强化成一种心理暗示的话,要解除这种障碍,提高作文水平就难了。
2、作文教学强调技法的训练,却忽视写作规律。把作文教学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疏于写作实践,加之不了解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因此,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指导不能到位。这样没有很好地处理写作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兼顾,导致了学生个性的丧失及教学方法的倒置先导后练作文教学模式。
3、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主观的感受和文化批评的标准,用成人处世
的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这种作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4、在长期的作文写作中,我们的教学没有把心理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没有以崇实求真为突破口来对症下药。
三、采取的对策(一)作文个性化
1、精选题,个性展翼
叶圣陶先生说过:“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刺激性的东西,会引起人们的一系列心理反应。看到美丽的鲜花,人们会露出微笑;听到雷声,人们会意识到要下雨。应出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题目。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事,就在于教师往往出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成人化”题目。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解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写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这些题材应该做到:
(1)贴进学生生活(2)贴近社会现实(3)体现人文关怀(4)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挑选学生最关注或最感兴趣的的话题为作文题,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感受到的和想象出的事物,是个性扬帆的关键。
2、巧启发,个性腾飞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本领,启发式指导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最好的作文应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构思巧,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启发式指导,教师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在学生从失败到成功的尝试过程中,教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愿怎样写、写什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能求一律。更不能以所谓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因为作文同其它作业相比,它所要求的智力活动无疑复杂得多。教师的启发指导应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尽量“求异”,发挥自己的创见。
(二)个性健康发展
个性健康与思想道德认知的提高密切相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以倡导崇实求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为了倡导求真风气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面向实际,开阔视野,新人新事写不尽。(2)设身处地,悉心体察,笔端倾泻真感情。(3)就事论理,深思熟虑,评议世态有主见。(4)学以致用,知行协调,顺序写法常练习。(三)作文个性化与个性健康发展
要使作文个性化与个性健康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用好师生交流的平台作文评语。作文批语,是老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是教师的意见或建议。是师生双向交流的平台,师生用文字这个特殊的符号进行沟通交流。一段好的批语,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可以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如何做人。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意义远远超出评语本身的意义。应做到:
(1)多一点理智,少一点冲动(2)多一点诙谐,少一点说教(3)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空洞
写好作文评语是一门学问,要做到和善而不伤害自尊,要做到平等而不盛气凌人,中肯而不虚与委蛇,与学生真诚沟通,打开彼此心扉,用心去感悟学生,
(四)、培养三种习惯,把好三个阶段
1.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第一个阶段(七年级):“时时留心,处处在意”,贴近生活,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往往是与对生活的体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用“陌生”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留心生活中打动他们的细节,定格生活中美好的“瞬间”。通过细节描写让学生把文章变得生动形象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并养成细心观察,持之一恒的习惯。本阶段可以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出阶段性的主题。
2.培养积极审视生活的习惯,拥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第二阶段(八年级):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生活。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往往是那些对观察结果进行思索的人最后获得了成功。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积极利用他们好奇心强,爱探索爱思考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定能够发现生活中那若隐若现的“金子”,在写作中自然会烹出美味的“佳肴”。因此这一阶段学生以“我眼中的世界”为总标题来探讨如何深化文章的主题,并进行广泛的讨论,力求写出有见解有深度的文章。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形成自主意识,养成勤思考的习惯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老师积极引导同学们对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进行思索,七阶段可以以“审视社会、审视生活、审视自我”为主题。
3.培养认真修改文章的习惯,形成富有个性的表达。
第三阶段(九年级):我们的学生写好文章以后常常没有认真修改的习惯,缺乏古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精神。因此文章的语言平淡泛味,很少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个性化表达,很难形成有个性特色的语言风格。培养“推敲”的习惯,力求用多种多样
的表现手法再现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自己眼中的世界生动形象的介绍给别人。以生活为源,还必须学习必要的写作技巧,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在修改作文的基础上,形成富有个性的表达,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会对自己的语言材料进行修辞,尝试写各种体裁文章(主要是诗歌、小说、戏剧)。从广告、流行歌词、古典诗词等中学习表达,做诸如“如何突破描写难关”之类的专题研究,来提高同学们再现或表现生活的能力,力争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写作语言。可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为本阶段的主题。
(五)占领阵地,掌握方法
1.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研究的主阵地。
我想大多数同学对于作文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恐怕主要就源于老师的命题作文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脱钩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所以不得不搜肠刮肚的写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课题的主阵地由课内向课外转移。我们的主阵地就是课外练笔本(或者叫着随笔),不规定内容,不规定题目,自由写作,个性表达,每周一篇,并取消以前每日一篇的豆腐干大的交差式日记。让同学们真正做到“吾手写吾心”“我笔诉真情”,从切身的生活中来,到缤纷的生活中去。
2.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研究的新兵法。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从七年级开始,分别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展开。第一阶段(七年级):学生观察生活;第二阶段(八年级):学会感悟生活;第三阶段(九年级):学会表达生活。每个阶段又由四个过程组成:写作、评比、奖励、总结。
写作:要求学生以自由练笔为主要形式,学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表达生活。以生活为自己写作的源泉,与出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为别人展现一角真实的生活,一个真实的自我。
评比:老师以月为单位,结集优秀习作。全班同学参与投票,评选出本月最佳作品,作者为本分站赛“擂主”,并为其他作品评分;最后算出各位小作者各分站赛的总积分,第一名为最后的“总擂主”。
奖励:对各位“分站赛”的“擂主”及最后的“总擂主”授予“生活作家”或“个性写手”等荣誉称号,并奖励结集的优秀习作留为纪念。
总结:在每一次分站赛后,分期对本月《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研究》作出专题总结,由两部分组成:擂主的写作经验和老师的作文讲评。
(六)、抓好三种课堂
1、观察实践课。教师传授观察事物的常识、方法和技巧,如定点、动点观察、看问结合法、观察与想象等,然后指导,组织学生实践,在组织观察时注意观察长短结合(时间)、点面结合(范围)、大小结合(题材)、分散与集中结合(形式),以确保实践活动效果。
2、训练指导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活动观察中所得的素材进行筛选、组织、运用,升华感悟;指导学生将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贮存的书本知识结合,对生活进行想象和联想,再造生活;指导学生从生活的感受中提炼主题,指导学生从生活素材中,挖掘出新意等。
3、交流展示课。一是定期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在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中的新发现、新感受,交换看法,一方面扩大学生积累材料的面;另一方面旨在交流中,让各种观点在讨论中“碰撞”,碰击出新的灵感。二是定期举办学生活动成果展览,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扩展阅读:《初中生活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稿)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稿)
水口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个性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股强劲的教育潮,是各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思想。重视“人”的地位和研究,强调教育教学个性化是现代教育思想区别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贯穿于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它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可以说,个性化作文是教育个性化的要求。
2、作文本质的体现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件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刘锡庆教授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实验稿)中有关作文教学的内容,贯穿了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和新的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代表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其中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可以说,个性化作文是作文本质的体现。
3、学校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受大环境的影响,我校的作文教学过份追求思维的同一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思维发展。作文题目要求内容统一,作文该写什么、怎么写,教师集权威指导于一身,结果是文体僵化、内容单一。学生写得东西大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子,无论写什么,几十个人都差不多,有时连语调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个性,基本上都属于专家所说的:“无物之文”、“无我之文”、“无文之文”。而且,这种扼杀个性的作文教学,最终使学生讨厌作文、害怕作文、远离作文。这对学校发展必然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将学生重又吸引回美好的作文自由王国。可以说,个性化作文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界定
初中:指九年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
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并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积累生活、在平常生活中用心创作素材的自觉意识,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生动地反映生活,使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个性: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个性化作文: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它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个性化作文研究是以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为主要目标,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选材、命题、表达、评价方面的选择,鼓励他们自主、自信、自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习作活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2、发展学生个性,大力提倡个性化作文。拓宽写作路子把多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之中,追求本真生活的多元和多彩,尊重孩子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表达出来,随感而发,随情而抒,不管章法,不论首尾,喜笑怒骂皆成文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作文教学论为依据。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生活教育是在生活中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的,给生活以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将来知识经济时代,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有多广,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作文自然也就应该是富有个性的。生活作文个性化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作文与生活,以及作文的个性化都有很明确的规定,
如“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这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都是极重要的指南。
同时也应十分注意作文教学论的理论的作用,即通过作文教学更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看书、收集资料、积累资料等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由读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并能在自由读写中依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各方面知识;通过作文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写真实生活,展真我风采。把生活与作文紧密连缀在一起,真实地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使做人与作文一起进步。
具体目标:
1、探索农村初中生活作文教学和生活作文促进个性发展的途径、方式和方法。2、构建初中生活作文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写出真实生活,展现真我风采。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推动科研兴趣。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含下列研究内容:
(一)多渠道获取写作资源,让学生有真话可写
小平同志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使孩子从学校、家庭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从源头抓起,把源泉开拓得宽一些,广一些,让学生多接触日益向前发展的社会,要接触人与人的关系,接触人和物的关系。不局限在课内,要拓展到课外、校外,抓好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
1、从大自然获取
写作就是探索。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的心灵无拘无束地奔涌,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自由地探索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空间。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可以去体验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观察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感受春夏秋冬季节变换等。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要变参观游览活动为主体实践积极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2、从社会生活获取
《学习的革命》的作者之一新西兰的戈登德莱顿提出“用世界作为课堂”。作为充分体现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作文来说,更应该把世界作为课堂,心中没有世界就写不出色彩斑谰的世界。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追求人性美,即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注,对假丑恶及其腐败行为的憎恨。可组织学生对本地的市场环境进行考察,参观游览、摄影说明、野外活动、专题研究、社会调查,采访社会各线先进人物,了解社会关注热点,也可引导学生观看身边现象、观看电视新闻、进行网上搜索,关注社会、了解世界,分清真善美,明辨假丑恶,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从校园生活中获取
(1)引导学生积累信息。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能力。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在的吸收;写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外在的表达。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博览群书,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晨间活动、班队活动、举办读书节,开放图书室、订阅报刊等,还可在班中建立图书角。教会学生学习网上搜索,让学生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文体童话、儿歌、谜语、优秀作文、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是名家名篇。提倡读后摘录、背诵佳句、精段选,自编剪报等,学以致用。
(2)丰富学生生活。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学生的作文内容又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叶圣陶先生曾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我们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死读书,努力丰富学生生活,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有益
活动。通过学生耳闻目睹、亲身实践,不仅丰富了写作素材,使他们提笔就觉得有话可说,而且身心得到了锻炼,得到了陶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自理生存能力都有好处。习作时,进入“语语摹具形,语语传其情”的写作境界。(二)多形式表达,让学生能尽情抒写
表达即倾吐。只要是正常人每天都有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尽情地倾吐,自量地表达,自由地表达,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他人沟通、协调,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1、作文命题个性化。
改革教材命题,让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产生命题,把作文的命题权放给学生,并给予较大的自由空间,作文可以有文无题,可以先有题后有文,也可先有文后有题,只要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就行。笔者曾做过尝试,让中高年级的学生自由命题受到欢迎,学生完全能拟出新颖合适的极富个性的题目,用学生喜爱的有话可说的题目习作,他们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在作文命题个性化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可以将教材的命题、教师的命题和学生的命题优化组合,即教师出宽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出题。2、作文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作文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放下包袱,大胆地写,大力提倡生活日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学生不受框框的束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习作内容,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来。可以是真诚高尚的情怀;也可以是有趣平凡的小事;可以写现实的眼前的景物;也可以是神奇美丽的幻想;可以给老师提意见;也可以评论名家经典;可以大江东去,也可小桥流水实践证明:生活日记的确是块肥沃的土地,那里绿草茵茵,鲜花盛开,硕果累累。当前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然而,我们常感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心理封闭的种种现象,特别是他们心中的烦恼、苦闷、怨恨,不愿或不便向别人诉说。如:家长赌博、父母吵架、老师同学处事不公、或被人误解等。如长期积压在心,无处倾吐,就会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写心理日记,特设《心理日记本》,以这种形式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心理日记进行咨询。面对学生的真情流露,我总是给以无条件积极关怀,坚持尊重、保密原则,真诚地写上几笔,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进行心理知识、技能的辅导,《心理日记》已成为他们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心灵深处的自由天地。3、作文体裁自主化
为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让学生自由地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文体的界限可模糊些,也要淡化记叙文为主的理念,我们可“放手”让学生试着用各种文体去习作,如诗歌、儿歌、童话、剧本、寓言、微言小说等。同样的内容可用记叙文写,也可用诗歌写,同样的主题可用寓言写,也可用童话写(三)多维度评价,让学生有信心写作
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是通过一篇作文,一次命题考试加上平时作文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能力。这样的评价,只重视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其它诸多因
素;这样的评价只是判断,是为评价而评价,而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评价的功能是认识、反馈、导向,更是激励。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学生作文采用的是多元化评价。
1、评价指标多维度
包括“作文兴趣、作文态度、作文能力”三大指标。从学生的“作文剪报集、平时练笔、自编作文集或作文报”的数量质量评价学生的习作兴趣。从“书写认真、按时完成、真情实感”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习作态度。作文能力主要根据大纲教材要求,定时定内容测定。
2、评价方式多样化
分层评价。在参照标准、自我衡量、自选报名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好差不等的四个组,对他们的评价也采用不同的标准。
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书面作文采用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或作文课由教师、学生当场点评。
采用星级制和评语相结合。教师在师生星级评价的基础上,写上鼓励性评语,凡获三星级以上写作能手称号的向家长发喜报。
六、研究原则:
1、自主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研究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需求,激发他们作文中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体现“我的采集我的运思我的表达我的改评”的个性化特点。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研究中既注重全体学生的稳定发展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再结合教师的分层指导,学生就能向着自己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不能,“穷的不穷,富的更富”,人人有追求成功的动机,个个有品尝成功的喜悦。
3、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研究中教师注重了学生阅读、积累、表达兴趣及习惯的养成,不是纸上谈兵似的传授“写作技巧”。学生便能把阅读、作文当作一种需要并终身受益,也使该课题研究更具科学价值。
七、研究方法
1、准备阶段以调查法为主,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全员调查。
2、实验阶段每学期进行两次研讨,期中对实验班进行纵向比较研究,期末进行实验班纵向比较和实验班、对照班横向比较。
3、作文教学模式研究以课题组成员创设的生态式作文教学模式为主。
4、实验阶段以个案法为主,选择教师、学生、部分作文档案夹进行个案分析。
八、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年9月201*年3月)1、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2、开展理论学习,特别注重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明确研究主旨,落实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年3月201*年6月)1、各年级(学段)按计划进行研究。
2、对研究进程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控,使研究不断趋于完善。3、研究中及时总结研究情况。4、中期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年8月201*年9月)1、参研人员提供研究课(示范课)光盘。2、参研人员撰写研究报告。
3、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研究报告,申请验收。
九、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团结协作。(附人员分工表)
2、制度保障。制订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激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兴校。
3、经费保障。学校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十、成果形式
1、研究课(示范课)。2、研究论文专辑。3、课题研究报告。4、其他(《学生习作集》、《阅读积累册》、论文教案习作发表获奖证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健康个性发展研究》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健康个性发展研究: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生作文个性化与健康个性发展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1053.html
- 上一篇:初三第二学期家长会讲话稿 总结
- 下一篇:家长会后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