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工会组织建设浅谈
街道社区工会组织建设浅谈
社区工会,是新时期中国工会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体制改革,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级工会组织。几年来,全区各基层工会组织经过艰苦努力,在各街道社区开展了工会组织建设,共成立了22个社区工会组织。但社区建设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刚开始起步的工作内容,包括国家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可依据,而社区工会组织建设更是一个有待探索的工作,发展时间短,发展不平衡,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区工会的工作范围、职责、形式不明确,目前,社区工会还只是社区内一些零星商户组成的一个比较松散的联合会,还远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和潜力;另外社区的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少,很难面面俱到,把工作做得很深入,目前,只是成立了组织,还没有开展有成效的工作;同时,由于各组成单位小、人员少,组织性差,经费更是无法收缴,没有经费,就失去了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进社区工会建设。
一、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依法建会。
为坚持依法建会和依法保护工会合法权益,应借鉴一些地区的经验,把建会工作列入人大、政协监督检查的重要工作内容,定期对所属社区工会组织建设、依法治会情况进行视察和
执法检查,并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继续发挥各级新建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把社区“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纳入党建工作评先创优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通过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整体推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确立社区工会位置,明确工会职能。
社区工会具有上级派出机关和基层工会的双重职能,是街道工会的延伸,应接受社区党组织和街道工会双重领导,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为主。社区工会的组织形式:一是以块为主,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相应社区工会;二是以条为辅,以相近行业为纽带成立各种行业工会或工会联合会;三是条块结合,将行业和社区居委会结合起来,成立社区工会,从而形成以街道大社区为龙头,向小社区工会,各类市场、写字楼、商业街和企业工会延伸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工会组织网络。
三、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工会作用。
(1)完善组建工会机制。依托建立起来的联合工会和工会联合会抓组建,即以块为主的经济区和以条为主的行业、产业以及以片为主的街、路、小区连动起来,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2)健全依法维权机制。一是建立社区三方协调机制,调处劳资矛盾;二是开展平等协商,协调涉及职工利益的矛盾;
三是建立社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如职工法律援助等组织,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
(3)建立源头参与机制。通过建立工会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反映职工呼声。
(4)建立保障服务机制。参与促进就业、扶贫帮困等工作,为下岗职工办好事。
(5)建立三个文明建设机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三个文明创建活动,“合格职工之家”评选活动,发挥社区工会作用,提升社区工会工作质量。
四、坚持“三建”并举,建设职工之家。
建会建制建家(简称“三建”)是工会建设的统一整体和工作过程。当前,要在企业建立健全调整劳动关系的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共谋企业健康发展,工会就要把建设职工之家作为有效载体,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进而增强工会对广大职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展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社区工会还应坚持“边组建、边规范”的原则,循序渐进,从创建合格社区工会入手,逐步向先进社区工会发展,努力把社区工会建成职工之家。
五、依法解决街道社区工会的活动经费。
目前,街道社区工会既没有收管经费的权力,又没有可依
据的留成经费的明文规定,根据一些地方的积极探索和有益经验,有以下做法可供借鉴。1、在完善社区工会组织的同时,加强相关制度的落实,依法收缴工会经费是《工会法》的规定;2、制定合理的经费分成比例,区总工会将社区工会收缴到的经费按比例返还给街道社区工会,作为活动经费。3、街道社区工会活动经费列入行政开支,由行政每年给予一次性补贴。
街道社区工会建设,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全会上下创新思想,创新方式,创新领域,解决基层工会建设的规范性、长效性问题,推进街道社区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扩展阅读:社区工会建设浅论
社区工会建设浅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大量出现,我国传统的城市工会工作格局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理论和实践上时时有突破和创新之举。1998年12月,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的10个居委会首建了我国最早的10个社区工会。这种崭新的工会组织形式城市社区工会组织适应于新形势的要求,在广大工会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理论上,社区工会的出现,涉及到工会工作方方面面的理论问题,一些原本抽象的理论观点在社区工会工作实际中得到最为合理的诠释,一些传统的观点在社区工会实际的运作中得到升华,一些新的工会理论正在社区工会探索性工作中孕育生成,并成为完善和创新工会理论的重要基础。
社区工会组织的出现绝非是某些工会工作者主观的、随意性的建构,而是一种合乎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作为工会工作的新生事物,应当从理论到实践上,乃至政策上给予社区工会以极大的关注。当然,这种关注应当从社区工会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探索其运行规律,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切忌从传统工会工作的思路入手,用现有的框框去看待社区工会,主观地规定社区工会工作程序。因为,社区工
会毕竟具有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区别于传统工会工作方式的特殊性。
本文从分析全国社区工会建设情况、存在问题、作用与定位入手,探讨社区工会建设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会工作方向和工作切入点,以期在推进社区工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全国社区工会建设的基本情况
城市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街道、居委会所属的辖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承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工作,社区建设面临繁重的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社区工会应运而生。一般认为,所谓社区工会就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就业的劳动者,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上级工会组织的帮助下,依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条款而自愿组建的工会组织。
在我国,社区工会尚属于新生事物,它最早出现在江苏省南京市。1998年12月,在南京市总工会的帮助、指导下,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的10个居委会首建了我国最早的10个社区工会。到201*年6月,南京市的所有社区(居委会)都建立了工会,全市55个街道均成立了社区工会联合会,建立社区工会基层组织484个,吸收会员21000人左右。
南京市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全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在南京市组建社区工会经验的示范作用下,全国其他省市的
社区工会组建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在201*年9月召开的全国街道社区工作会议上,全总把北京、上海、天津及南京、武汉、西安、成都、大连等城市列为“街道社区组建工会”试点城市。201*年底石家庄市社区也有了工会,裕华区东苑街道工会联合会成立。石家庄市截止到目前有368个社区,其中366个社区建立了工会,它们在城市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中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工会的建立已经成为工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会的会员组成,基本上是四大群体:一为下岗、失业人员群体。沉淀于社区的下岗、失业职工人数巨大,据统计,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1*年6月底为795万,201*年9月底为835万,还不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下岗、失业职工基本上与原来工作的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改变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处于待岗状态,成为无组织管理的社会边缘群体。由于下岗、失业,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生活较为困苦,思想也较苦闷,迫切需要重新上岗,需要有组织管理、依靠、帮助,重树生活的信心。而且,这些人在原工厂企业也多为工会会员,工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不能说这些人下了岗,自己的组织就不再管他们了。这些人有强烈的被重新组织起来的愿望和要求,毕竟他们原为工会会员。因此,工会要发挥组织的力量,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上岗培训,改变他们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竞争力,使他们早日实现再就业。二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群体。据国家统计局
统计,中国大约有1亿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城市里做建筑工、清洁工、保姆、保安员,或开个小作坊、做点小生意。他们形式散杂、力量单薄,文化程度不高,与城市社会联系少,社会关系不多,社会活动能力不强,在城市中从事的基本上是一些又脏又累、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在城市中,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自我保护及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都很差。但这些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资收入已成为他们的主要劳动收入,他们是新型城市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三为居住在社区内的离退休职工群体。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回归社区的离退休职工越来越多,又由于保障制度的市场化、社会化,他们与工厂企业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反而对社区的依赖越来越大。虽然各个社区都兴办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晨练队、书画社等,但这基本上是社区行政所为。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201*年上半年为3423万人,201*年9月底上升为4045万人。工会组织应继续关心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之安度晚年。但是,这个群体被现阶段大部分我国城市社区工会所忽视。四为社区内有上级主管的驻区企事业单位和原街道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体。这部分人多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待遇较高,生活稳定。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会工作的重点不在他们身上,维权重点应当放在前两类人身上。
虽然社区工会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各方面的规范、发展尚不成熟,但各地工会都结合本地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组织管理模式。在各种组织管理模式中,主要有三种,即:“条”、“块”和“条块结合”。“条”就是按行业性质组建的方便管理的社区工会,如社区保洁员、保安员工会等。“块”就是依托社区委员会(居委会)、集贸市场等成立的覆盖性强的社区工会,如社区(居委会)工会、商品一条街工会等。“条块结合”就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结合,“条”中有“块”,“块”中有“条”。此外,有些城市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工作组织模式。例如,南京市社区工会管辖的主要是一些无组织归属人员,以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各街道居委会积极与他们签订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大连市社区工会的组建采取的是属地化原则,凡是社区(居委会)辖地上的企业、人员,不论上下级隶属关系,都是社区工会吸收的对象,这种方法力度大,没有遗漏面,值得提倡和推广。
二、社区工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劳动关系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收入最大化则是劳动者的要求,这是一对矛盾。矛盾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双方都要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又要考虑到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对方的接受程度。自己在获得应得利益的同时,也应让对方获得自己的应得利益,达到互利互惠。特别是在劳动力过剩的今天,维护劳动者利益工作就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这就要求社区工会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以往行政化色彩太浓、受企业行政主导的状况,建
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独立运作的机制,并必须以代表劳动者的利益为自己的工作要求,力争有效实施这些职能。
但是,在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制约下,工会组织制度长期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反映在目前社区工会机构建设、机构设上,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工会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社区工会外部来说,表现为党政群混同化。党群不分,政群不分,社区工会实际成为党委的一个群众工作部门,成为行政的一个附属机构。如南京市的社区工会组织设,主要是按城区的行政区划,以街道、社区居委会为依托进行设,街道一级按照联合制原则建立重在指导、协调、议事的社区工会联合会,居委会层面建立接受街道工会联合会领导的基层社区工会。街道社区工会联合会与街道工会联合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或副书记任主席,分管经济和民政的副主任任副主席。目前,石家庄市社区工会以及全国其他地方的社区工会基本也都如此。在这种体制下,大部分工会领导成员,当然也要为职工着想,也代表职工的利益,但他们更多地是从街道自身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和普通职工的地位不同,当行政决策与职工群众利益出现不一致时,他们往往偏向行政的利益。这就使工会很难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去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从社区工会内部来说,表现为群众组织行政化。上级工会与下级工会之间层次过多,如市区总工会下有街道工会(街道社区工会),下又有基层社区工会。并且上下工会之
间过分强调领导关系,而这种领导关系又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上级对下级的指挥和管理,照搬了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从计划安排到工作布,下级总是听命于上级,而常常忽视按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去开展工作,使下级工会,特别是城市社区基层工会的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也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会运作成本。
因此,根本的问题在于改革现行工会组织制度存在的弊端。通过组织制度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工会组织对党政的依附性和工会自身自下而上的依赖性问题,使工会能够真正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性质和要求的,能够独立自主地按照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开展工作的组织制度。从组织制度上促进和保证社区工会能够经常地保持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否则就会被劳动者抛弃,这已经不是杞人忧天的问题。原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政府控制的工会被职工抛弃的严重教训,应该为我国工会所吸取。
三、社区工会的作用与定位
社区工会是社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正确认识社区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共识,统一思想,才能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工会工作的紧迫感。
大力加强社区工会工作,是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必然要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社会分工、社会管理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我国城市逐步建立了各种单位组织,吸纳了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单位作为社会资源的惟一拥有者,国家通过单位分配资源,社会成员的物质保障、价值追求等都必须依赖某一单位才能实现,社会成员成为“单位人”;特别是国有、集体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社会功能;社区所负责的只是很少没有被单位所覆盖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管理体系中起拾遗补缺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位摆脱了原来承担的多种社会职能,正转变为功能趋向单一的独立利益主体;国有、集体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把不该企业办的事还给社会,这个职能落在了社区;作为单个人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地脱离原有单位组织的空间,个人的物质保障和价值追求更多地依靠单位之外的社会空间来实现,“单位人”逐渐还原为“社会人”;原有的单位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向社会管理转移,社区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汇集点。同时,社区出现大量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其自身也兴办了一些公益性、服务性的企业,加之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使得原有单位组织之外的职工与日俱增。这就使社区内建立工会组织和加强社区工会工作成为历史的必然,迫切需要工会来维护社区内职工的合法权益。
大力加强社区工会工作,是健全社区管理体系、加强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
分日益复杂,决定了社会群体的复杂,再加上现代社会人才的大流动,原先以单位为主体的“条条”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管理现状。为此,城市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心必然向社区转移。加强社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需要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资源,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更要充分发挥工会作为群众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工会组织在参与社区管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大力加强社区工会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运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建立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适应了工人运动、工会运动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和职工人数的增加,特别是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身份的转移,客观要求工会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必须向社区延伸;在各地撤乡并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乡镇(街道)管辖区域越来越大,区域内企业和职工人数越来越多,乡镇(街道)工会已无力顾及众多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和特别流动分散的职工,这就要充分发挥社区工会的基础环节作用。
社区工会要发挥其在社区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就必须依法、依理明确自己的定位,依据社区的功能来明确自己的职责,找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我国《宪法》规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
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这一规定说明社区是基层自治组织,协助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开展工作,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区管理体制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要求社团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依据《宪法》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社区工会的定位应该是,社区管理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社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社区劳动关系的直接协调者、社区和谐公平的主要促进者、社区公益服务的积极组织者。
社区工会主要应承担基层工会职能。要按照职能定位,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的服务于职工群众。
四、社区工会组织的社区化管理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自身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工会组织的群众化,即密切工会同职工群众之间的联系。这是我国工会组织长期以来努力解决却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工会首先是要强化在协调劳动关系过程中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职能;其次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要实现这个任务,就社区工会自身建设而言,关键是要顺应新形势的要求,推进社区工会组织管理的社区化建设。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成立社区工会社区化管理的组织架构。
所谓社区工会组织架构社区化管理,就是以行政街道为区域成立一个或多个社区工会或社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将工会触角延伸到社区居民委员会,延伸到社区内非正规就业的群体,延伸到非单位建制的零散的、流动的雇工,延伸到许多游离在工会组织以外的外来务工人员。打破企业规模、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限制,企业规模不论大小、职工不论多少,而且在建会模式上,社区工会也针对不同类型,可以建工会委员会、工会小组或联合基层工会,不搞一刀切,例如裕华区东苑街道办事处尖岭社区工会,根据辖区餐饮行业多,但职工人数少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尖岭社区餐饮基层工会联合会。从而消除了工会组织的许多盲点和空白,确保了社区内职工人员不漏、社区职工活动不断、社区教育管理不停,社区工会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职工人数较多的基层企业单位成立基层工会,人数较少的企业联合组成基层联合工会,基层工会、基层联合工会隶属于社区工会或社区工会工作委员会,社区工会或社区工会工作委员会不再隶属于原街道(乡镇)工会,而隶属于所在地的区(县)工会,政治上也受同级党组织领导的组织管理架构。而党组织对它们的领导主要应体现在政治路线、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等方面的领导。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在开展工作中,凡是涉及到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等重大问题时,必须事先向党组织请示汇报,主动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以确保工会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通过工会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主张经过工会的民主程序,变成工
会组织的决议和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而不是由党组织代替、包办工会工作;必须支持社区基层工会依照有关法律、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使之成为党联系工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为使社区工会能独立开展工作,社区工会的领导应按有关规定选举产生,并在任期间由区(县)工会管理。建立这种社区工会社区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将会使社区工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更有利于工会工作任务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党对社区工会的领导。工会作为党联系工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将有利于党的工作在这些社区得到加强,既有利于社区工会的建设,又有利于党的建设。二是社区工会有利于独立开展工作。社区工会直接负责辖区内基层工会组织的事务,组织辖区内职工群众开展工会活动,符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组织群众化的特点和要求。在这种组织架构下,工会的主要工作人员能相对独立于政府、企业而自主协调劳动者和企业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的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当工人利益受到损害时,及时维护工人权益。三是社区工会有利于广泛联系和团结职工群众。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单位,社区工会工作人员每天都与居民广泛接触和交往,他们最了解职工群众的情况,当社区职工群众权益受到侵害或工作生活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帮助。社区工会通过这些具体细致的工作,使职工群众充分感受到工会是真正代表广大职工群众利益,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从而使社区工会成为民众从内心向往和依赖的群众
组织。
工会组织社区化管理的组织架构与现行的组织管理形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其改革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当前,首先应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由于一直以来,工会只是被当作一个社会群众团体,采用的是自上而下依靠上级工会“行政”指令开展工会工作的方式,这种观念已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要加大学习宣传工作的力度,使大家认识到市场经济对工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制度创新,积极改革工会组织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地方,使工会真正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才会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否则,国内外企图颠覆社会主义的反动势力策划成立的“自治工会”就有可乘之机,所谓的“同乡会”就会替代我们的工会。其次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制度。工会组织社区化改变了原来的组织管理形式,有关的法规制度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专职工会干部除了要按章程进行严格选举外,还应以辖区内会员的就业率、工资水平等内容作为考核指标,使工会干部的利益时刻与职工利益挂钩,以有效防止工会干部脱离职工群众问题的发生。在这方面,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工会的有益做法,创造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工会管理制度,保证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和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社区工会工作的切入点
加强社区工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以健全工会组织为保证,以维权为手段,以服务职工群众为重点,以建立协调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方向,以维护社区稳定为目标,在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新型社区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紧紧围绕协调利益、促进公平、维护稳定,着力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创造力、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也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当前,要加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器”和“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努力营造安定、安全、安宁的环境。社区工会要强化大局意识,深刻领会“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意义,在大局下思考问题,在大局下开展工作,自觉地为维护社区稳定作贡献。要全面履行工会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不断创新维权方式,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一要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工会与社区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从源头上维护社区内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利益,促进公平。二要建立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特别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扩大维权领域,提高维权实效。三要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帮助职工依法维权,及时处理劳动纠纷,化解劳动争议,促进生产者与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的关
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依存、互惠共赢的目的,使劳动关系各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四要代行基层工会部分维权职能,努力为基层工会排忧解难,保护基层工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紧紧围绕化解矛盾、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着力在营造民主法治氛围上下功夫。加强社区管理和建设,完善社区自治制度,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工会要围绕促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开展工作,努力让职工群众更多地参与社区社会事务的管理和企业的民主管理。一要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要探索和推进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拓宽职工民主管理领域,扩大职工民主管理覆盖面,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二要健全工会民主制度。畅通社区工会与会员沟通信息的渠道,经常听取工会会员的意见和呼声,既密切工会与职工的联系,又通过工会的民主渠道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三要加强职工教育。要以职工群众为主体、社区文化平台为载体、社会文化为传媒,把社区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职工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把社区教育管理与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结合起来,倡导爱国守法、团结友善、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社会新风尚,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紧紧围绕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凝聚人心,着力在构建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上下功夫。社区工会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职工、服务职工放在突出位。一要参与社区公益性服务。要以社区职工需求为导向,以职工群众参与为动力,以职工群众满意为标准,让职工群众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当前,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区公益性服务资源和平台,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入学、入托等困难,努力做到“职工有求,工会有应;职工有需,工会有帮”。二要参与社区学习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利用公益性文化、体育平台,设立职工读书站,举办职工夜校,为职工群众提供学习、培训、健身、娱乐服务,丰富和活跃职工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把职工群众紧紧地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总之,社区工会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工运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突破,是一种合乎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目前,虽然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社区工会今后应该怎样建、怎样建好这一问题,须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调研,摸清规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街道社区工会组织建设浅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街道社区工会组织建设浅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街道社区工会组织建设浅谈》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2656.html
- 上一篇:201*年一月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