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如何培养信息技术特长

时间:2019-05-28 21:46:44 网站:公文素材库

如何培养信息技术特长

如何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

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不少在这一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展示了他们在这方面的才华。让人“又爱又恨”的“黑客”,大多也是一些年轻人,甚至是十几岁的在校学生。我们暂且抛开“黑客”在行为上的非法性不谈,单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看,他们往往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本领。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天才”学生,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们该怎样面对这种现象?是等待,还是主动出击?答案当然是后者。

特长生的基本特征分析

我们往往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数学、英语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要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必须是各科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才有可能;或者认为只要是各科发展均衡的优秀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也一定有出色的表现。这种想法往往会导致在“选才”的过程中疏漏那些综合表现不十分突出但更适合在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特殊”人才。根据我们的观察,信息技术特长生往往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数学方面表现突出。他们往往在数学课上表现出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独特的解题思路,而且反应敏捷,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较好的成绩。

2.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往往喜欢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如对一些实验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3.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敏感,并经常独自钻研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因此,我们在选才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一些全优生外,还要特别关注那些不是十分起眼但有以上特征的学生。只要我们教学得法,这些学生中往往能够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信息技术奇才。

特长生的创新教学模式

从对信息技术特长生的分析来看,他们自身已初步具备在信息技术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师,我们的作用就是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和合作。由于特长生在个体上表现出不同于普通学生的特殊性,因此,对特长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针对性,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自学型单元教学模式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特长生的自学能力往往较强,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这种模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教师提出自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单元目标,给出建议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学生应该完成的自学作业和思考题。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师随时了解每位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鼓励学生互相讨论,结对研讨。

3.教师提供学习反馈: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向全体学生进行反馈,展示一些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收获,并指出所发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答疑活动。

4.教师进行单元总结:在学生自学活动基本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主要是查漏补缺,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5.学生继续强化应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实践,这有利于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并得到强化。

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尤其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学生主讲:确定一个主题,可以具体到某一题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上台主讲。

2.师生对话:打破常规,采用问答的方式,解决每位学生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全员参与:教师作为讨论活动中普通的一员,和学生一样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解决。研究型实践探索模式

这类模式主要应用于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内容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把学期的教学目标分散成一个个可以具体实施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以结果的评价为主要评价手段,强调学生可以采取一切办法,大胆创新,只要达到教师提出的目标即算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具有创新思路者或完美完成任务者给予鼓励。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教师应着重做好任务的设计,把握好难度和梯度,使所设计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长生的管理创新

好的教学模式只有在得到教学管理上的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信息技术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应用以上模式进行教学时,可能会给其他学科的教学或教学常规管理带来一定的冲突。因此,我们在管理上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找到一条既能适应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模式、又能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子。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常规的做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做法:

导师制

由于特长生在某些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已比较深入,其中部分学习和实践的内容又有跨学科的特点,要指导这些学生,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时间分配都有较高的要求。“导师制”是由学校管理者挑选若干名各学科的业务骨干教师作为特长生的导师,并保证这些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这项工作。一般来说,每位学生可以选择1~2名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而导师则最多不能带超过10名学生。

单科免试制

信息技术特长生往往在数学等学科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也可能具有超前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学校可组织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科评估,如果通过,可对他们实行“单科免试”,即可以不参加某时间段该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做该学科的部分作业,不参加单元和学期测试,免去一些对他们来说已毫无意义的重复教学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学习中去。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就可以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参与。

器材自主管理制由于管理上的限制,可能会造成特长生在应用计算机设备时的一些不便。因此,可以从学生中确定器材管理员,在职责明确的前提下,由他们自己管理机房,在使用时间上不受限制。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专门为特长生配备一些计算机设备。

扩展阅读: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培养特长生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与培养特长生

学生差异自信息技术新课程开设以来一直是一个令广大教师困惑的问题。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学生自身因素和教育的影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总会面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学生信息技能上的差异,从外在的因素看,有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等原因。学生信息技能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操作技能上,还表现在智力技能(对信息的重组、分析和利用的能力)上,如果教师不加以特别关注,学生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应用。根据乔伊斯和韦尔(joyceb.&weilm.)给出的定义,所谓教学模式是指“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1、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面。教育学者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因此,学生所处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卡兹丹(c.cazden)曾将课堂对话划分为两类,即“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按照贝布里斯(n.burbules)和布鲁斯(b.bruce)的观点,教学对话应是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赋权的知识建构过程。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这便决定了“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二者之间的对话往往并不平等,教师掌握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师生之间常充满矛盾。

2、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方面。团队与合作精神是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与他人的协作和配合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所必需的技能之一。目前,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聘职员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在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3、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能否根据自身经验背景来建构相关知识。4、学生研究能力培养方面。随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作为现代教学模式的目标之一已被普遍接受。学生间信息技能上存在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也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和评价所有学生,也不可能用“同一终点”来要求学生。我们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信息技能目标的前提情况下,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有效地调控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发现和培养特长生,以特长生来带动其他学生,着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就此,笔者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调查摸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在新生入学后对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笔试和上机测试、谈话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差异,这是缩小“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学生之间距离的准备工作,也是今后培养特长生的准备工作。将分析结果为每一个学生建好成长记录袋,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打下基础。二、发现特长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如何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如何培养信息技术特长: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如何培养信息技术特长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371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