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
大学《实用写作》期末总复习重点资料整理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级思政二班石盼)
第一章
第一节
1.我国应用写作的萌生期: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2.我国应用文正式产生的标志:应用文雏形:从1898年起在河南安阳殷虚遗址陆续发掘出的甲骨刻辞。
3.甲骨刻辞、钟鼎铭文、《尚书》在我国应用文发展中的地位甲骨刻辞:应用文雏形,商王朝的公务文书,我国最早的应用文。钟鼎铭文:我国最早的私物文书。《尚书》:我国现存最早且保存完好的一部应用文总集。
4.把握我国各历史发展阶段在应用文发展史中的特点(每部分开始阐述的标志性的语句)(1)应用写作萌生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2)应用文雏形出现商周时期
(3)应用文文体成型与文书制度创立秦汉时期(4)应用文写作的自觉与理论建立魏晋南北朝时期(5)应用文写作的成熟唐宋时期(6)应用文写作元明清时期
(7)应用文的更革与新变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8)应用文写作大发展与新的繁荣新中国成立至今5.公文称谓出现的时期:汉代
6.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重要应用文理论著作及其作者曹丕《典论*论文》,挚虞《文章流别论》,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蔡邕《独断》,曹植《与杨德祖书》,任《文章缘起》,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王羲之《与桓温笺》
7.一文一事制度创立的时期:唐宋两代
8.应用文一词出现的时期及依据:北宋苏轼《答刘巨济书》
9.北洋政府“新公文程式”对“公文”概念的界定:凡处理公事之文件曰公文第二节
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或私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章。1.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最根本特点)(2).模式性:有固定的结构和格式;(3)真实性:表现在语言方面(4).时效性(方面: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的有限性)
2.应用文的作用(1).明法传令,处理事务(2).实施管理,维护秩序
(3).协调沟通,促进交流(4).凭证依据,文献参考
第三节
1.应用文主旨的要求:正确、鲜明、集中2.主旨表达的主要方法
(1).标题彰显主旨(2).开篇开宗明义(3).结尾归结主旨(4).领句概括主旨第四节
1.应用文的标题、开头、结尾的写作方式
标题:公文式标题、论文式标题、新闻式标题、文种式标题开头:缘由式(原因式、目的式、依据式、合并式)、引据式、情况概述式、结论式、问候祝贺式、背景交代式结尾:执行要求式
2.应用文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特点:通用性的书面语体、沿用模式化语词和句式、合理使用书面辅助语言基本要求:准确、简洁、朴实、得体。第五节
1.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2.应用文叙述手段:叙述方法和叙述人称上的特点
叙述手段:应采用概述方式而不宜详述。
叙述方法:以顺叙为主,有时也可用倒叙和分叙,一般不用插叙、补叙等手法。
叙述人称:三种人称都可采用。当行文者与受文者非常明确时,可以用无主句而省去人称。
第二章
第一节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发布机关和发布时间:国务院201*年8月24日发布2.公文的广义和狭义的含义
广义的公文即公务文书,指的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在处理公务时形成和使用的各类文书。
狭义的文书亦称法定公文,主要指《条例》和《办法》颁布的18种党政公文。3.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①法定性(作者的法定性效用的法定性制发程序的法定性)②工具性③规范性④时效性作用:(1)、指挥和指导作用(2)、规范行为作用(3)、联系协调作用(4)、宣传教育作用(5)、凭据记载作用第二节
1.重点把握13种行政公文的适用范围
《办法》规定的公文文种13种: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决定、通知、通报、意见、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
2.把握党政公文的种类、党政共有的公文、行政机关特有的公文和党的机关特有的公文党政公文的种类:(决议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3、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4、条例适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5、规定适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带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6、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7、决定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8、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9、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10、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转达上级机关的指示;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11、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12、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13、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14、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15、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16、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17、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18、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党政共有的公文: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行政机关特有的公文: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党的机关特有的公文: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3.着重把握行政公文格式的制作规范P51
(一)、眉首部分的格式
(1)公文份数序号(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行政公文分为:特急急件,党的公文分为:特急加急(4)发文机关标识(5)发文字号(6)签发人(二)、主体部分的格式
(1)公文的标题(2)主送机关(3)正文(4)附件说明(5)发文机关署名(6)机关印章(7)成文日期(8)附注(三)、版记部分的格式:(1)主题词(2)抄送机关(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4.请示的规则(百度的!)
①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②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③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④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5.把握公文数字使用、公文引用、公文层次序数规范要求P49
第三章
1.意见的行文方向:多向行文2.公告的特点:重大性公开性权威性3.公告与通告的异同:
同:都有公布性、知照性、规定性
异:①内容属性不同:公告公布的事项重大,主要作用是广为知照;通告公布的事项可大
可小,具有鲜明的执行性和周知性②告知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广大公众,告知范围广,通告限于一定范围,告知范围相对较小③发布权限不同:公告发文机关的级别较高,一般由省级以上的政府领导机关或授权的专门职能机关发布;通告则是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都可以是用的公文4.通知的特点:通用性普适性时效性执行性通知的种类:指示性通知颁转性通知知照性通知5.报告的特点:陈述性汇报性广泛性
6.请示的特点:期请性拟议性单一性注意事项:事前请示一文一事严遵规则
7.请示与报告的区别:①行文目的不同:报告旨在下情上达,是一种呈报性公文,对上级不提要求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或答复,是一种呈请性公文②行文时机不同:报告是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一般在工作结束或工作告一段落以及情况发生之后才能行文;请示是请求批准、知识或者答复必须在工作或活动开展之前行文③内容繁简不同:请示一般是一文一事;报告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④受文处理不同:报告中上级不需要行文作答,收文处理为“阅读”上级机关收到请示后,则要认证研究,及时批复作答,收文处理为“办件”
8.批复的特点:对应性指挥性可行性单一性种类:指示性、批准性批复
9.请批函和请示的区别:同:都是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都是请求批准事项。但不同的是:请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答复问题、请求审批和答复审批事项,在行文关系上属平行文。“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属于上行文。10.答复审批函和批复的区别:①询问答复函是有关主管部门用来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的。批复是专门用来答复请示事项的。②函的答复只是商洽性,联系与咨询的答复更多为平级行文批复仅限于有隶属关系的上级对所管辖的机关单位行文,往往具有通知和指示的性质,它只能是下行文。
第四章
1.报告的作用:决策依据宣传启示揭露问题澄清真相报告的种类:社情调查性典型经验性揭露问题性研讨性评介新事物的综合分析类2.简报的特点:简明性新闻性非公开性基本格式:报头报身报尾
报身的写法:按语(对内容进行简要评价,或对变法原由进行说明)标题(反映其主旨或基本内容)正文(导语:简明扼要对全文内容或要点作概括陈述主体:用典型的事实材料展开导语点名的内容,以叙述为主结尾:深化主题,或呼应开篇,归结全文,或表达愿望供稿者:置括号标注供稿单位或写稿人姓名)
3.计划的文种:①按性质划分:综合性专题性②按效力划分:指令性指导性
③按范围划分:国家性行业性地区性单位部门④按内容划分:工作生产营销教学科研学习⑤按时间划分:短期长期⑥按形式:条文式表格式条文-表格结合式作用:组织动员领导指导督查考核特点:目标预设性措施可行性执行约束性主体三要素:目标(做什么)、措施(怎么做)和步骤(分几步做完).
4.总结的作用:①明确得失,把握规律②强化管理,促进工作③点面互动,借鉴推广总结的特点:①回顾性:对过去特定阶段或工作的回顾和研究②评价性: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评价,肯定正确做法,指出失误和偏差③理论性:在回顾和评价概括上总结理论经验总结主体的主要内容:①基本情况:介绍工作背景,主要任务、重要措施、实施步骤和交待有关事项等②主要经验:写明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主要成绩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加以提炼,总结出鲜活的经验③问题与教训:对以前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原因,吸取教训以警示来者。④今后的打算:提出今后的目标和任务,或改进措施和性的设想等5.启事的含义:是单位或个人就某想具体事宜告知公众,希望人们关心帮助或参与的事务文书。写法:标题:由启事者、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正文:写出缘由、内容、有关要求和办法,不同类型、目的的启事的侧重点和详略方面是有区别的。
第五章
1.合同的含义:平等主题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作用:约束性:对签约当事人的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具有凭证作用:是履行约定条款的依据凭证特点:合法性(是一种合法的法律行为,内容受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制约)制约性(合同一旦成立,当事人双方不得随意违反)平等性(合同当事人法律责任、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致性(当事人双方的意愿必须是协商一致)双向性(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互转)原则:平等公平自愿协商诚实信用遵纪守法
2.合同的主要条款:①标的: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与义务必须要明确,没有标的或者标的不明确的是没有意义的②数量和质量:签订时一定要具体明确地写出数量规定,标的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大小;并且相关标的,条款必须要求精确,对合同细节必须明确。③价款或酬金:双方协商议定合同标的物的价格,是合同的必要条款④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保证和同权利与义务正常旅行的必要条件。⑤违约责任: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规定制裁措施⑥争议解决的方式:合同在旅行中发生争议时双发课选择的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调解、诉讼等⑦其他条款:出必备条款外,课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性质的实际需要写明其他条款写法:标题(写明合同的种类)首部(包括合同当事人
名称或姓名,住所、合同编号、签约地点、时间等)正文(引言表明签订合同的目的和依据主要内容写明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注意事项附则包括合同的保存、有效期限、份数以及补充办法)
3自荐信的写法:标题抬头问候语正文(诉求目标诉求缘由自荐条件结尾)落款(身份姓名成文日期)附件(个人简历和有关材料的复印件)
4.起诉状的种类: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行政起诉状写法:①首部(写明起诉状种类当事人基本情况)②正文:(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与证据来源)③尾部(送致法院正文后提行空两格书写“此致”二字,再提行顶格写送致法院名称,最后无需标点落款:右下方写上起诉人姓名(签名或盖章),代书人姓名,以及成文日期)④附项(分项列述副本数量,证据的名称和数量)
5.答辩状的种类:民事刑事行政写法:①首部:标题(写明民事答辩状即可)答辩人的基本情况②正文:案由(“因原告诉一案,提出答辩如下”)主体(答辩事实答辩理由答辩请求)③尾部(答辩人和日期)
扩展阅读: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归纳93页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
1、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三段论)、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层递比较法)。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判断标准:看文章开头是否有驳论点的提出,如有,可判断为驳论,如没有,只有作者正面提出自己的论点,可判断为立论)立论:提出论点,加以论证。驳论:引用已有论点,加以反驳。
2、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3、阅读《诗歌的抒情方法》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辨识: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4、阅读《小说的艺术特点》一文,结合具体作品,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方法。心理刻画: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等。
1.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
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
2.10篇议论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寡人之于国也》一、作者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散文常采用“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并以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文章中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孟子是历史上有名的雄辩家,通过谈话内容纳入核心论点。关于《孟子》这本书,共有7篇组成,作者: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共同编写。儒家学派的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二、中心论点:“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三、文篇论据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事实材料: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来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四、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排比句: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运用排比句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使相同句式紧密排列组合,使文章具有雄辨的气势,使其更易于达到说理的效果类比法:
A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B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对比法:
“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反映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揭露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五、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A归纳法:孟子在论证如何实行王道时,论述在逻辑上是“民养生丧死无憾”为小前提,得出结论“王道之始”,实为演绎推理,省去一个大前提,“王道要求两条:养民,教民”。演绎推理论证在这里起验证、辅助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属于归纳论证。
B演绎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没真正实行王道。这是一个完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页,共92页
整的三段式演绎推理。六、写作特点
A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B善用比喻,生动形象C运用排比,增添气势磅礴七、思考简析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答:体现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根本措施发展生产,使百姓解决温饱,办教育,使百姓懂孝悌,老有所养,缓和阶级矛盾,社会达到和谐,孟子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
答:全文可分三个层次。三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等句收束。
第一层次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是“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层次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仍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层次为五、六、七段。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其中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使人民的衣、食、住、育均能得到发展并能从中受益,富而教民,并且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幺“斯天下之民至焉”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3、文章是以什么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文章是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文章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幺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4、本文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A论点鲜明
B善用修辞,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C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D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
E用对话的形式展开论述,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页,共92页
5、文章开头梁惠王拿自己国家与邻国之政相比较时,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答:因为梁惠王“好战”,用其最熟悉的“请以战喻”更有利于启发梁惠王,使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6、孟子为什么要用“五十步笑百步”来进行劝说?
答:运用“五十步笑百步”可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的“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罢了。这为下一步接着阐述“施仁政,行王道”作好了铺垫。7、“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其含义是什么?答: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阐明了孟子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发展生产,富而教民,充分体现了他的王道思想。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答:这段话的主旨是提醒梁惠王检讨自己,强调只有端正态度,以民为本,才能真正实行王道。
10、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这段话运用了比喻、设问修辞手法。
(2)《秋水》(节选)P5一、作者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别。他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他蔑视富贵利禄,拒绝和统治者合作,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相传是庄周自着,“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和后学所作。二、中心论点: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这一中心旨意的现实意义: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从政治思想上看,这段文字的旨意是:古圣贤的认识也都是十分有限的。庄子是以此来否定儒家思想体系,简括为:用相对主义来批判儒家学说。三、文章艺术特点:
(1)将哲理与形象结合。本文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寄寓在形象的描绘之中,借助“秋水”、“北海若”、“井蛙”、“夏虫”等具体可感的景物人事来表达深奥的哲学道理。
(2)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例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道理的人。
(3)用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进行说理。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进行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来进行说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页,共92页
理,从而阐明观点,显现出寓育特色。
(4)宏肆有力的语言气势。例如第二段中北海若的话几乎都是由排比句组成的,这也就形成了本文滔滔不绝、宏大张扬、铿锵有力的气势。四、修辞手法:1、比喻句: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比喻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阐明个人地位、认识之渺小,这一连串的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总之庄子善于用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所用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2、排比句: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
⑤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强调排比句在论证上增强了说理的力量,在语言表达上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论证的雄辩力。3、反诘句:
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
③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运用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五、论证方法1、类比法: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类比论证人的认识有极大的局限性,比喻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后天教育的限制。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5页,共92页
②“空之在大泽”、“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阐明个人的地位、认识之渺小,比喻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③河伯在见到北海若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中国之在海内,似米之在大仓。2、对比法:
①河水和海景的描写②河伯与海若的对话
③海若讲话中个人与天地之间关系的阐述3、例证法:
①用五帝、三王、仁人、伯夷、伯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②“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阐述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
4、演绎法:本文也隐含有一个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是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庄子得出结论说孔孟之道也既“少”又“轻”、十分有限的;在这个推理过程中,由于运用的是类比推理,大前提被省略了,小前提是常识也被省略了,所以只出现了结论。5、比较法:既有类比法又有对比法。
类比用“大泽”之“空”、“大仓”之“米”、“马体”之“毫末”比喻“四海”、“中国”、“人”的相对局限性;对比用“大泽”与“空”、“大仓”与“米”、“马体”与“毫末”来突出“四海”、“中国”、“人”的相对“小”。“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将“井蛙”、“夏虫”与“曲士”类比,又将“曲士”与“出于崖的河伯”对比,认为他可以语大道。六、思考简析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的条件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要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就是基于这一宏观理念。客观意义: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2、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什么作用?
答: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作者通过主观的视觉感受来表现出客观世界中黄河的宽阔和大海的浩瀚。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对比的直接作用:构成了河伯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事实基础。
3、文章开头写“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目的什么?答:目的是形象说明河伯欣然自喜的缘由,并为下文河与海对比作好铺垫。4、理解例证法与喻证的主要差别。
答:这二者的区别有两点。A是思维、论证的方式不同;B论据的不同。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6页,共92页
论证的方式不同体现在:例证法只以个别以举例子的方式、由个别证明一般(即论点);喻证法是不同类而利用性质、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证明论点。
论据的不同体现在:例证法以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喻证法以不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
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概括这段话中第一句的主旨和三个分句的大意。
答: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而是有限的。“井蛙”句说明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夏虫”句说明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曲士”句说明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6、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成语有“贻笑大方”、“井底之蛙”、“望洋兴叹”。7、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
答:因为自以为大的河伯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大海,从而认识到了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和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8、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主旨是什么?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什么启迪?什么:这篇文章说明了个人的见识很有限,因此要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只有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启迪是:我们不能局限于有限的见闻中,去自满自足,要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应该开阔视野,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9、文中“尽此矣”的“此”,指代的是什么?
答:什么个“此”字,指代的就是此前的同个比喻的喻意,也就是说,所谓古代圣贤,他们的认识,相对宇宙的无限性来说,也不过是“大泽”之“空”,“大仓”之“米”,“马体”之“毫末”。这显然是用相对主义思想方法,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否定。
10、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
答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运用了例证、类比论证方法。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采用了排比、对偶、反诘修辞手法。(3)《五代史伶官传序》一、作者作品:
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北宋着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文学主张是“明道”、“致用”、“事信”、“言文”。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遭到守旧派的排挤和打击,屡遭贬谪。其散文特点主要是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新唐书》。二、全文的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集中体现本文中心意旨的一组反义词是天命与人事。在全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作用是开宗明义。
这是一篇着名的史论。作者认为盛衰之理不只是天命还在于人事,因为从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和其失天下,可以看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7页,共92页
出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除了天命之外,重在人为。三、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
1)理论材料论据:欧阳修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揭示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2)事实材料论据:
①表现了励精图治、意气昂扬,后唐庄宗“所以得天下”的历史事实
②表现了事业衰败、国破人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所以失之者”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四、修辞手法:五、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贯穿着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可以说全文是通过对比法来阐发道理的。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C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奇斗艳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演绎法:
①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作为大前提,有力的推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中间省略了小前提“庄宗为报大仇而忧患勤劳,最后战胜仇敌,国势大盛;庄宗因战胜仇敌而骄傲自满,宠幸伶人,招致身死国灭。”,即第二段的事例。
②然后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大前提,以“故方其盛也为天下笑”句为小前提,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结论,即后唐宗宗是因骄傲、逸豫、宠幸伶人而亡国的道理。3)归纳法: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史实为论据,进行论证,属于归纳法。六、写作特点:
A论点鲜明,开宗明义。B论据确凿,并且有力。C记叙和议论相结合。D对比强烈,效果鲜明。
全文主要通过对比方法表达主题思想。写法上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七、思考解析:
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答: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和警句:“满招损,谦得益”要求以谦戒满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要求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要求注重小节,不可偏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8页,共92页
爱,这些警句都是对中心论点更深一步的阐发、分析、论说。这些语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教导我们事情成败往往在于人为,不要穷奢极欲,也不要耽于淫乐,否则将会导致国家衰败,自我灭亡,另外还要谦虚谨慎,注意细小琐事,要防微杜渐,不可骄傲自满,沉溺丧志。
2、以文中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答:第二段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五组对比词:1.“满与谦”2.“损与益”3.“忧劳与逸豫”4.“兴国与亡身”5.“盛与衰”(4)《论毅力》P13一、作者作品
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是最早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变法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办过《时务报》,推动了维新运动。
二、本文的总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三、文篇论据
1、事实材料: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2、理论性论据:引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论证成败的关键在于毅力的名人名言。四、修辞手法
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作者眼界宏阔,思路活跃,文章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很见功力。开头特点: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成文时间是“百日维新”失败不久。
1、层递修辞手法:层递是指为了表达客观事物之间层层发展的关系,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递进而形式相近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1)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从“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到“次强者”,到“稍强者”,再到“更稍强者”,最后到“至强者”,依次叙述,说明了前四种人毅力从弱渐强,虽有区别,但终究比不上毅力至强者,最后作者顺理得出只有“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的结论,表现了毅力的重要性。
2)通过“譬如操舟”,叙述了“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虽然层层进步,但终究不能到达彼岸,说明了“反是者败”的道理,这也从反面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阐述意志力强弱的五种结果时和驳斥旁观者的观点时这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强调只有毅力到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2、比喻:
1)譬如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2)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3)孟子曰:“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用“操舟”、“为山”、“掘井”比喻事业,表现了坚持到底的毅力对于成功的必要性,比喻有无毅力的具体表现,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目的在于强调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最终成功。从而证明毅力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9页,共92页
的重要作用,使道理显得深入浅出。五、论证方法1、对比法:
全文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法),因为全文贯穿着有毅力与无毅力两种态度、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1)“有毅力者成,成是者败”。
2)“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3)是通过“志务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的五个层次的比较,经及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的比较。
3)是注意引用孔子“为山”、“平地”的话来证明论点,是总体说是类比论证,但由于其中又强调了“止”与“进”、败与成的对比,所以同时双包含着对比论证。
2、类比法:“行舟”、“为山”、“平地”、“掘井”之喻,就都是通过类比法来讲道理。3、直接反驳论点:
在反驳“旁观者”认为别人成功是由于“殆幸运儿”、自己失败是“蹇于遭逢”的观点时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再用类比法进行下面论证。六、写作特点
1、全文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说理方法。例如将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彼与我、止与进进行对照,处处阐述了有毅力与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2、眼界宏阔,纵横开阖,论证周密,结构严谨。文章一起笔就说天下古今成败之林,横贯天下,纵观古今,大开大合,接着论顺、逆、幸、蹇,又以逆水行舟、挖土掘井等圣人之言证明,或理论或现实依据,思路活跃,论证非常周密,结构集中严谨。
3、运用层递、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七、思考简析
1、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
答:本文所提出的中心论点是“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这一道理启人深思,催人奋进。人生要想成功,生活要想幸福一,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困难,正视挫折。为什么生活中什么人能够百折不挠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作难时,不应该退缩,而应更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用毅力去克服它、战胜它,这样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作者在第三段中是如何从顺境和逆境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论证毅力重要性的?
答:首先作者认为小逆之后会转身小顺,大逆之后会转向大顺,,而关键是要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批评了旁观者看见人家成功就认为是幸运儿的错误见解,从而得出结论顺、逆、幸、蹇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决定成败的关键就看是否有毅力。接着作者又以操舟为比喻,说明操舟之人遇到逆境时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一种是遇逆而返,终不达彼岸,对比之下,进一步说明要使逆境转为顺境关键在毅力,有毅力者可使逆境转为顺境。3、作者在第二段中,如何从纵、横两个方面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答:首先从纵向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之六七,顺境居中十之三四,并且顺逆相间,每件事情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的阻力,不可逃避,这为人生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毅力克服阻力作好了纵向铺垫。然后作者又从横的方面来分析人们对待逆境和阻力的不同态度,前面论说了四种人,即“志力薄弱之士”、“次强者”、“稍强者”、“更稍强者”,正是因为他们对待逆境和阻力的态度不同,因此就成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但是他们都不是“至强者”,最后作者顺量得出只有“志力至强”之人才能善终,这也就从横的方面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0页,共92页
4、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是“功亏一篑”。5、为什么说开头什么出作者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的视野和思路?
答:纵横捭阖、大开大合:“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是大开“天下”是横观一切,“古今”是纵观一切,“成败之林”是囊括一切成败现象,“莽然不一途”是包罗万象,都是开到了极点。“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是用设问方式将人们刚张开的广阔视野,又一下子凝聚到共有的成败原因上,于是顺势推出一个普遍规律:“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就完成了大合的任务。从“一切”到“一”,这就是大开大合。可以说“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是梁启超文章一个突出特点。
6、为什么说开头就用了全文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答:本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是一个并列复句,两个分句间是对比关系。文章就必须自始至终贯穿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如果只扣住一方面论证,那就犯了半离题或扣题不紧的错误。所以,中心论点的内部对比关系,决定了全文自始至终都必须用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在写作练习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7、《论毅力》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来阐明毅力的重要性的?
答: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其中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论点本身就是正反对举,把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本文自始至终都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最后引经据典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总之,作者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述。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说理详细、具体、透彻,有力地阐明了毅力的重要性。8、本文段落、层次分析
答: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全文紧紧围绕总论点,从毅力的作用角度多层次证明。第二段用假设举例法,以人生必遇顺逆两境、事无大小必有阻力来证明只有毅力至强之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从而从毅力的重要作用角度证明了总论点;
第三段从顺逆两境之间可以转化的角度强调有毅力可以变逆境为顺境;第四段利用孔孟名言证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9、作者写《论毅力》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激励当时从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者。(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16一、作者作品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家;
①清朝末期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②1907年赴德留学,后来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担任重要领导工作;③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④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⑤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又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二、中心论点:
认为上大学是为了研究学问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演说所阐发的“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
①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文中作者用假设语气,说明了不勤学的后果:为师则贻误子弟,为政则祸国殃民。表达了作者对北大学子的殷切希望,强调了树立求学宗旨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1页,共92页
②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
③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文中列举作者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意在说明随口道谢虽然是小节,但是也是日常交际所必需的,常人都能做到这样,堂堂大学生更应如此。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三、论证方法:文中始终贯穿着对比论证方法,有破有立、观点鲜明使主旨突出,针对性强。例如:1)“研究高深学问”和“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形成对比;
2)“爱惜分阴,孜孜求学”与“放荡冶游”、“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误已误人”形成对比;3)“束身自爱”、“有以励人”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形成对比;
4)“敬爱师友”、德国商店文明待客与“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形成对比。四、写作特点
1)本文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文中既有痛心的指陈,又有激越的阐发,还有设身处地的忠告。2)善用反问。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中,都有反问句,不仅使人警醒,而且还语重情长。
3)语言明晓通畅,古朴典雅,又催人警醒。当时还处于文言文、白话文交替之期,语言亦文亦白,言简意赅,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听通俗明快融于一体,诚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
4)主题突出,针对性和现实性强。当时北大校风颇不尽如人意,文中列举的各种腐败现象确实存在,演讲中虽说对“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但实际上却是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猛醒之势。演讲中提出的三个要求,都含有匡下时弊的功用。
5)结构精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五、思考简析
1、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答:这是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抱定宗旨”这个观点进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蔡先生之所以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与当时北大的腐败有关,作者想让青年学生明确大学的性质,来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做官致富,这才有可能消除当时北大所存在的弊端。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还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即是要身处象牙塔的师生们不要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也不要受外界思想的束缚,而是发扬自由、独立的精神,用深邃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朴实的作风,去研究高深的学问,使自己处于社会思想、人类科学的最前端,并用研究出的成果启发人们的心智,造福于社会。2、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之后,计划想做的两件事是:1)改良讲义2)添购书籍3、蔡元培先生为什什么提出“抱定宗旨”的要求?
答:因为当时北大风纪败坏,腐败不堪,因此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并指出,大学不是作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谓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接下来他尖锐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败的思想来“混文凭”,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正在于北大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抱定宗旨,这样才会珍惜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从演讲稿中可以看出当时什什么的社会现实?
答: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
1)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皆有做官发败思想,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谓的学习只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只图蒙混过关。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2)因为热心做官,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不问其学问深浅,只问其官阶大小。官阶大者,特别受欢迎。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2页,共92页
3)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
4)有些学生,不重视道德修养,沾染了社会的恶劣风气,不自觉砥砺德行,被人看不起。5、本文段落、层次分析
答:第一部分即为第一段,开门见山,讲明本次演讲的目的“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段组成,针对当时时弊,对北大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即“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即是第五段,简单说明眼下所要做的改良讲义、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显示出作者求真务实的作风。(6)《容忍与自由》P20一、作者作品胡适,字适之,现代着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青年时留学美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共三集)。二、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有三个分论点: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第一,是“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重要”,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第二,是“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第三,是我们应当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备注: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心理上的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面对当今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包涵容忍雅量在内的各而不同原则,越来越显现出它的普遍积极意义。三、文篇论据1、事实材料:胡适用自己的、高尔文的和陈独秀的三个实例来说明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三个分论点;
2、理论材料:胡适引用布尔“我的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话来展开他对容忍自由之关系的论述。四、论证方法
1、归纳法例证法。(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作者选用了三个典型事实论据: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
①以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事例,论证了“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证明了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②以宗教史上宗教改革派的高尔文活活烧死了敢独立思想、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等科学家的事例,证明了心理上认为自己“不会错”是不能容忍的根源。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原因是因为他具有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因为他受到不少人的批评,而他却认为自己没有错。这里论证了“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3页,共92页
③以提倡白话文时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事例,证明“认为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不能容忍的政治思想根源”,证明了“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2、演绎法:
①如文章开始,布尔先生的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是大前提,我自由也有这样的感想是小前提,最后一句“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是结论。
②先提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普遍原理,接着举宗教史上宗教改革派的高尔文活活烧死了敢独立思想、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等科学家的事例为小前提,证明了“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的分论点。五、写作特点:1)层次分明,中心突出。2)论据充分,论证有力。3)语言朴实,言之有物。六、思考简析
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
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容忍别人、给别人以自由,别人才容忍你,给你自由,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没有容忍作保障,所谓的自由也就只会是空中楼阁。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是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因此为了他人,也为了让自由得到自由,人类要努力改正“喜同而恶异”的心理惯性。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
答:从哲学角度看,世界上一切道理都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真理;从历史角度看,所有强调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人,都在历史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并被历史的潮流抛弃了;从认识的角度看,凡认为自已是“绝对之是”的人,主观都超越了客观,因此不能全面、深刻、发展地认识客观世界,都要犯错误。3、谈谈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
答:本文是一篇具有哲理思辨性的文章,作者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了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4、结合课文试述《王制》中“诛”的目的是什什么其对社会有什什么害?
答:《王制》中“诛”的目的是:利用封建国家专制政体,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产生传播,其本质是扼杀自由。其对社会的危害有三:1)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
2)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杀”掉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3)是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着作出版的自由。5、文中作者为什么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
答:因为作者当时青春年少,是一个无神论者,抱着“卫道”态度,所以要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发出摧除迷信的论调。6、段落层次分析
答:全文花骨有二十七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第一段到第十四段,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这一层次的主要事实论据是:作者年少之时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
第二层次从第十五段到第二十一段,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这一层次的主要事实论据是: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
第三层次从第二十二段第二十七段,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4页,共92页
根本不存在。这一层次的主要事实论据是: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7)《咬文嚼字》P27一、作者作品朱光潜,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青年时曾赴欧洲留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三者熔为一炉的美学思想。代表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二、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三、文篇论据1、理论材料:朱光潜用西方心理学中的“套板反应”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来反对陈词滥调,提倡创新2、事实材料:在误用联想易生流弊那段话中,使用了事实论据。采用了类比和归纳论证。运用“推敲”典故说明的是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四、论证方法
1、归纳法。逐层归纳、概括的论证方法。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①用郭沫若修改一句台词的具体实例证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②金朝的王若虚妄改《史记》中有关李广射石的文字为例,证明“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道理③用韩愈为贾岛改诗句的例子,运用“推敲”这个典故,证明“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的观点;④用含“烟”的不同词语为例,证明了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联想意义比直指意义更加丰富多彩;引用《文料触机》等俗例
⑤用大量使用“套语”的列举写作中的种种陈词滥调,来张扬语言表达中的创造精神。证明了“套板反应”的严重存在和没有一点新奇意味的特点。说明的道理是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p":{"h":15.839,"w":567.626,"x":55.259,"y":677.518,"z"
答: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
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例如《史记》李广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例如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强调语言应该贵在创新,指出“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2、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答:1)直指的意义是直接、明显而确实、易懂的,是一般文章中常见的;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在了解了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相似、相关联想而派生的意义,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状况、情感相一致的,迷离而不易理解,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却含蓄地表达一种意境美和情感美。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2)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3)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因此易用;
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因此难用。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3、文中有些自然段的开头是这样的:“这是炼字的好例”,“这番话不免噜嗦”,“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试问,这些话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什么用?答:这此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使行文流畅而又紧密关联的作用。4、根据文章的论述,试举例说明什什么做“套板反应”?
答:所谓“套板反应”就是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例如,讲到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说到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到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述离别不外乎“柳岸灞桥”,说到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
5、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够味1)这段话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从郭沫若修改一名台词的具体实例出发,引出本文关于“炼字”的话题。2)为什么“无耻的”三个字没有改“是”为“这”好?
因为这是剧本,注重口语化,如果说成“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感觉太书面化,并且强烈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将“是”改为“这”的话,就又能表达出感情,又具有口语化特征。3)将是“是”改为“这”好在哪里?
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什么式的语法,将“是”改为“这”正好与之吻合,另外“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更能表现出极端憎恶的情感。6、段落、层次分析
答:第一部分是第一、二两段,从郭沫若修改一句台词的具体实例引发出“炼字”的话题,并就此例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6页,共92页
第二部分是第三、四、五、六段,作者为通常被视为贬义的“咬文嚼字”一词翻案,并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安不肯放松的谨严。”接着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接着阐述了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作的态度。第三部分即第七段,从运用文字的谨严精神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的普遍道理:“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7、《咬文嚼字》是如何运用归纳论证方法的?
答:《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采用了归纳论证方法,就是通过列举、分析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大量实例,广征博引,归纳它们所共有的性质,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不仅凿凿有据,而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讲得有如日常生活经验那般浅显易懂。(8)《吃饭》P34一、作者作品
钱钟书,着名学者、小说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留学英国、法国,曾任教过西南联大、湖南蓝田师范、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清华大学。着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着作《谈艺录》、《管锥编》等。他的小说和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独特风格。
二、中心论点: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揭示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针砭时弊”;分论点是认为现实生活里名与实常常错位、悖谬的观点。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各段中心旨意:本文共有四段:
第一段以“吃饭有时很像结婚”为喻,说明了其中旨意是: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嘲讽了政治家的虚伪。
第二段通过古罗马诗人波西蔼斯的慨叹入手,表述了其中心旨意是: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嘲讽了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第三段通过论述音乐和烹调,表达的中心旨意是:提倡“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第四段通过论述吃饭的社交功用,表达的中心旨意是:提示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三、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有
①愿意通过请吃饭“增进朋友的感情”②批判爱钱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
③提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④倡导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⑤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世风四、修辞手法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7页,共92页
1、善于联想,巧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的比喻。
1)“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这种名实错位的现象,通过相似联想,想到讨阔人的小姐”,目的并不在女人,而是在于其所有的金钱和地位的现象,批判了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
2)想到某些人研究艺术,总说是为了真和美,实际上是为了利用艺术达到另外的目的,嘲讽了某些学者的虚伪嘴脸;3)想到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嘲弄了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不良世风。
例如:“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引用老子所说的“治国如烹小鲜”、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2、反问
“它还不是上帝是什什么”其本意是肚子其实就是“上帝”。五、论证方法
1)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着的艺术特色,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①“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比喻名实错位;用吃饭与吃菜的名实错位类比结婚、艺术、政治的名不符实;
②“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比喻和谐关系;用肠胃和头脑的关系类比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强调物质生活的基础地位、作用和精神生活的派生地位和反作用;
③“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比喻和谐社会,用音乐和烹调的和谐类比和而不同的社会;
2)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从柏拉图、波西蔼斯、拉柏莱、白洛柯斯到孔子、老子、孟子、伊尹、柳下惠,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再到社会,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等等,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六、写作特点
1)巧设陌生化比喻,生动活泼,形象有趣。2)善用联想,类比论证3)广征博引,以理服人七、思考简析
1、“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吃饭发展了头脑。人的生活中,物质生活的需要是第一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第二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以物质生活的需要为基础,但精神生活的需要是高级的生活需要,有时反倒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是相成相济的。
2、文中“母猪和癞象结成了相得益彰眷属”的原因是他们成了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3、为什么作者写作本文的意趣其实不在“吃饭”本身?
答:作者写作本文的意趣其实不在“吃饭”本身,而是假借“吃饭”为由发表试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巧借以“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诸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4、试分别叙述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论述了哪几种吃饭的种类?答:一共论述了四种吃饭的种类:
1)“请饭”,也就是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8页,共92页
2)“赏面子”,也就是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3)“施食”,也就是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
4)“丢脸”,也就是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5、用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未得吃道三昧”,其原因是孔子不懂得音乐和谐与烹调是相通的。6、作者批评说“舌头拣精拣肥,贪嘴不顾性命,结果是肚子倒楣受累”,要讲的道理是吃菜与吃饭要和谐。7、作者说“恭候诸君的邀请,努力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说的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来’”,其意思是奉行以吃饭增进朋友的感情的原则。
8、以“吃饭与吃菜不和谐”为喻体的本体事理包括:1)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2)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
3)政治家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4)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以“吃饭与吃菜要和谐”为喻体的本体事理包括:1)把做宰相总比为“各羹调鼎”2)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
3)在伊尹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4)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9、不过,可口好吃的莱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莱仿佛一只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请回答:
A.为什么说“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答:因为“可口好吃的菜”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是一种和谐,因此作者认为它“还是值得赞美”。B.这段话中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有何特点?答: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文中的比喻具有陌生化的特点。C.从这段话中可以推导出作者提倡什么样的观点?答:作者提倡调和的、多元化的和谐。
10、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说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类比、例证
C.这里采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修辞手法?答:相似联想;比喻(9)《我的世界观》一、作者作品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二、中心论点: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
①本文重点阐述了作者的人生基本理念: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也是作者的人生观。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是这一人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19页,共92页
生观产低碳钢的原因,体现着他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他的真情流露。对“善、美和真”的追求是他的生活理想,是这一人生理念的标准。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他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感的强烈而具体的体现,是他报偿别人的按劳动的最好方式。作者从多个角度深刻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身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如此平淡,如此谦虚,如此真诚,正体现了作者深邃的见识、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实在难能可贵。
②作者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很快就会腐化堕落”的专制制度的极度反感和对“罪恶渊薮”的战争的深恶痛绝。
③他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是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说明科学和艺术确有相通的底蕴。这一切,无不昭示出一个伟大科学家深邃的见识、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三、论证方法1、归纳法
本文开头,先提出论点“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再说明原因,再用自己的具体生活态度加以证明论点。2、演绎法:引用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名言是大前提,“我青年时代的感受”是小前提,最后是结论:“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要证明的论点是当面临困难时,安慰自己,宽容别人,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说明对人对已都要宽容的人生道理。源于他对他人的尊重,源于他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源于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3、对比法:
1)“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与探求“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形成对比;2)作者的三个“无法想象”与与探求“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形成对比。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四、写作特点
1)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2)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3)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
上面三点是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也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图名、不图利,虽然他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是他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对别人足够宽容。本文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文风。五、思考简析
1、作者为什什么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答:因作者认为“自已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2、作者认为,人生“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这如何理解?答:因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那当然就“不必深思了。他之所以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结论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3、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持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0页,共92页
答:因为作者认为“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虽然他认同“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但是他也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显得空虚,他之所以又坚持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是因为他有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
4、我完全明白,一个组织要实现它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人去思考,去指挥,并且全面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被领导的人不应当受到强迫,他们必须有可能采选择自己的领袖。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采继承,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请回答:A.作者对专制制度执什么态度?从这段话可以推测出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什么?答:作者对专制制度持反感、否定的态度。作者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B.为什么作者说“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的?
答:因为无赖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他们会使别人受到强迫。而暴君也是如此,所以说“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的”。
C.这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观点?答:推崇民主,反对专制。
5、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A.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
B.写出文中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语句。C.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1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P45一、作者作品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920年曾来中国讲学;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罗素悖论”。在教育上,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在政治上,反对侵略战争,倡导和平主义。
二、中心论点: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三、论证方法
1、主要是例证论证法:作者用“亚里士多德”的例子,和作者年轻时在外国住过。事实材料论据
1)在讲用亲自观察避免愚蠢见识的观点时,从反面举亚里士多德认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和古代、中古时代的着作家大谈麒麟和火蛇为例,正面举了自己不敢妄下断语的例子。
2)在讲要使自己的见解有充分的证据的观点时,举了“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时“你”的态度为例。
3)在讲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道理时,举了自己曾在多个国家住过很长时间的例子。
4)讲要发挥“心理想象力”与“假想的论敌”辩论来检验自己的见识的方法时,举了圣雄甘地反对现代技术的例子。5)在讲人们要提防狂妄自大的意见的观点时,举了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三个例子。这些例子都真实可信,有典型性代表性,有力地支持了论点。2、归纳法: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在许多这类事情上颇为激烈的主张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如果某人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1页,共92页
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前面三个“如果”的内容构成了多个小前提,最后的“所以”就成为坚实有力的结论。3、类比法:
“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用其他地方的一些生物与人类的优越关系和人类与水母的优越关系作类比。4、比较法:
“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作者把人类所处的星球与茫茫宇宙作了对比。5、比喻:本文中最后一段四、行文风格
1)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
2)语言通俗,亲近自然;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展开说理,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打动人,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
3)虚拟句式的使用。文中大量运用了“如果”,还有“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委婉的虚拟语,体现了作者谨慎的作风与谦和的态度,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五、思考简析
1、概括本文所提出的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和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
答: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文章认为,主观臆断、自以为是(自我中心主义)和自高自大(狂妄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
由于自以为是,有些原本不难弄明白的问题因不去深究而造成常识性的错误。
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于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带着傲慢与偏见去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就难免产生愚蠢的见解。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文章从三个层面阐述。
①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②讲听取不同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2、文中明确提到的避免愚蠢的原则有哪几点?
答:1)如果一个问题便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亲自观察一番;
2)摆脱某些勿断看法的一种好办法就是,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3)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2页,共92页
4)处理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大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3、文中第二段举亚里士多德的例子有什什么用?我们如何去避免类似亚里士多德所犯的错误?
答:因为像亚里士多德具有广博知识的研究者,都容易犯自以为是的错误,那常人就更应该要警惕“自以为是”了。要避免类似的错误,首先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另外,如果一个问题但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自己亲自前去观察一番。
4、文中第三段中,为什什么害见于神学领域而不见于数学领域?自己对不同的意见发起火的原因是什什么这段话论证了怎样的一种观点?
答:1)因为数学问题是知识问题,而神学问题则是见解问题,神学问题由于见解各异,难以提出充分的证据来解决。2)因为别人反对或质疑自己,而自己又没有充分证据来说服对方,是自己对不同意见发起火的原因。3)论证提不出充分论据的问题最容易导致激烈的争论。5、段落、层次分析
答:全文共有六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
第二层次是第二、三段,讲科学的认识态度。其中简单的原则有:如果一个问题但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亲自观察一番。另外要收集充足的证据。
第三层次是第四、五段,讲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其中简单的原则有:摆脱某些武断看法是一种好办法就是,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
第四层次是第六段,阐明了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中简单的原则有:处理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全文整体构架是总分关系。(二)散文中的记叙文1.记叙文总体考核要求: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知文章的记叙方式。识别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理解文中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作用。
理解文中所运用的对比、铺垫、烘托、象征等表现方法,说明其表现作用。辨识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层递等修辞手法。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3页,共92页
2.17篇记叙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11)《冯谖客孟尝君》P57一、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一篇人物传记。《战国策》原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西汉末年,以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作为重要文献可以很好的研究战国史,它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记叙生动、推理透辟、写人传神、笔调夸张,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选于齐策二、主题思想
本文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市义,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三、人物描写方法: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方法1、冯谖。性格特征: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写冯谖故意藏才不露的试探。他在表示“愿寄食门下”时,故意说没有什什么长、爱好和技能,让人觉得他只是一个平庸之辈。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求食鱼、求乘车、求养母,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同时也大大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是先抑。
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市义”一节中,冯谖全部核验诸民借据之后,认为孟尝君宫中珍宝珠玉、狗马玩好、美人婢妾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仁义爱民,所以矫命焚券,买回民心,假托是奉孟尝君之命,以债款全部赐还百姓,出现“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这一生动细节,集中刻画冯谖具有民本思想的远见卓识和临机大胆决断的性格特征。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起伏跌宕、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2、孟尝君。
性格特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表现手法: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四、思考简析
1、谈谈你对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答:这是冯谖为孟尝君“士为知己者死”信念的表现,也是冯谖目光远大的深刻体现。
1)市义于薛。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孟尝君罢相至薛,深受百姓拥戴;2)游说于梁。巧借诸候重聘孟尝君造声势,帮助其恢复相位;3)建庙于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2、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试探孟尝君是否真正礼贤下士,真诚相待。探求知己,以展怀抱。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4页,共92页
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作用:欲扬先抑,侧面反衬。
(12)《垓下之围》P63一、作者作品
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继承父志,于太初元年开始编写《史记》。因为为李陵申辩而得罪汉武帝,被处宫刑。后来担任了中书令的官职,终写成《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语言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羞见江东父老”等含义丰富的成语。《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鲁迅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着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二、中心思想
本文所现现的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1)英勇无比,能征善战,知情重义;
2)不善用谋、不善用人、只家逞匹夫之勇,导致众叛亲离、最后由强而衰、走向失败,却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文中的慷慨悲歌、诀别虞姬,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赠马亭长、赠头故人等情景的描述,让人体会到项羽这个风云英雄多情、知耻、重义、仁爱的另一面,表现出了更鲜明的个性。三、写作特点
1)集中的场面描写
2)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3)语言生动传神4)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四、思考简析
1、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描写及其表现作用:答: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1)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2)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所向披靡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自高自大、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3)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这种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2、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加工之处,说明其表现作用。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5页,共92页
答: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1)“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
2)“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把他恃勇自负的内心世界充分暴露出来,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句话表现了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错误观点。3)“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4)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5)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着。3、结保文中“太史公曰”一段评议,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答: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4、结合“乌江自刎”这一节中的细节描写谈谈项羽的性格。答:“乌江自刎”这一节中,主要写到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
1)项羽骑马逃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这时乌江亭长“舣船待”,并要他快走,这时“项王笑曰”无面见江东父老,这里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这个细节表现了他“知耻近乎勇”的性格。
2)项羽对自己的死毫不在意,却不忍心爱马被杀,因此以赠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3)最后又有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料、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说“吾为若德”。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淳朴、真挚、重义深情、慷慨大度的性格特征。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1)这段话是谁唱出来的?2)“虞”指谁?根据这一情景后出现了哪一个成语?3)这段话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气概、情形和心情?4)表达了项羽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这段话是项羽唱出来的。
2)“虞”指虞姬。出现的成语是:霸王别姬。
3)这段话表现的气概是英雄盖世,表现的情形是英雄末路,表现的心情是英雄气短。
4)表达了项羽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将一种缠绵悱恻,名爱于虞姬,又无力将爱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6、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1)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2)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放逐义帝招致众叛亲离4)迷信天命,不自责
7、“田父绐曰”表现了项羽失去了民众的拥护。(13)《张中丞传后叙》P69一、作者作品
韩愈,唐代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税,被贬阳山令。参与平定过淮西藩镇之乱,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6页,共92页
韩愈在思想上,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在文学上,崇尚秦汉散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并因此倡导了有革新意义的古文运动,强调文学要为儒学道统服务,要求言之有物,辞必已出。
韩愈诗文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文章着称,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内容殷实,气势壮盛,词锋锐利,语言练达。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着有《昌黎先生集》。二、主要内容
答:1)为许远辩诬,在辩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2)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勋3)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4)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
叙述方式:夹叙夹议;描写方法:主要以人物描写抒情和议论方式:
“当二公之初守也”一段中,作者既驳斥了“责二公以死守”的谬论,阐明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又在行文中借助反诘、对比手法,表达了他对张巡、许远的敬佩,对袖手旁观、见死不救者的蔑视,对“设淫辞”以惑众者的憎恶。
抒议结合,情理交融,事理昭昭,激情烈烈,同时收到了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双重效果。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1)贼兵南下,“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2)睢阳被围,“擅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3)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4)霁云射矢明志,“贞元中”,“船上人犹指相语”5)将就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对比的手法:
1)“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一是“千百”与“百万”的对比,二是“就尽”与“日滋”的对比,这是力量悬殊的对比。
三、文中塑造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概括许远、张巡、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所用的描写手法答:张巡的性格特征:忠心报国、临危不惧、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表现许远的性格的方式是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南霁云:深明大意、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贺兰进明:自私、卑鄙、不顾大局、见危不救、挖人墙脚、危害国家整体利益。。#张巡的性格特征:忠心报国、临危不惧、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1、肖像描写:1)“须髯辄张”2)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2、语言描写:“当汝勿怖!死,命也。”
3、侧面描写:1)将就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4、细节描写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7页,共92页
1)如读书过目不忘,不过三遍,就能记一辈子;2)写文章不需要打草稿,一挥而就;
3)对守城的近万名士卒,只要见过一面,以后没有不认识的。
#南霁云性格特征:忠义仁忍、嫉恶如仇的爱憎感情和忠贞刚烈、舍生取义、正气浩然的英雄气概。1、细节描写:行为描写
1)南霁云的拔刀断指,南霁云去贺兰将军那儿请求发兵,贺兰强留霁云,南霁云为了走,于是就抽刀断指,表示自己回去的决心。如此贺兰就不能够再留了。
2)南霁云抽矢射塔,他对于贺兰拥兵坐视,不去支援非常愤怒,所以他抽出箭射到佛塔上说,有朝一日我破了贼兵,我饶不了你贺兰。抽矢射塔表现了南霁云的嫉恶如仇。2、语言描写,慷慨陈词
1)不忍独食:贺兰强留南霁云,宴请他,南霁云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2)以矢为志:“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3)“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不敢不死!”3、侧面描写
1)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妒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2)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3)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4)所需的表情、感受,表现南霁云的英勇以及后人对他的敬佩之情。四、思考简析
1、本文为什么作“后叙”?
答: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觉得有所缺憾,是补李翰所为《张巡传》之缺憾,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着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致在书后,所以本文叫作“后叙”。2、谈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特点?答: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并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共同“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先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两个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着内在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从而使文章显得神气凝聚。3、理解文中为许远辨诬的驳论着眼点和论证方法。
答:韩愈为许远辩诬的驳论的着眼点。采取了先驳论点后驳论据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韩愈针对污蔑许远的两种错误论点进行批评。用的是事实作为论据。
1)文中为许远辩诬时,先驳斥“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的论点,驳斥时用当时的艰难形式和许远的表现的事实来证明“远之不畏死亦明矣”的正面论点,从而驳斥反面论点;
作者所用的主要论据是“外蚍蜉蚁子之援”而犹死守;信以为“国亡主灭”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而犹死守。这三个“犹死守”,都可推出许远不可能“畏死而辞服于贼”的结论。
2)接着驳斥“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据,驳斥时用了类比论证法,以“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两个例子做类比,证明城陷必有所始,是由于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而不是许远不尽力,诬陷的根据站不住脚。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8页,共92页
4、张巡、许远镇守睢阳的背景及韩愈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答:安史之乱初期,叛军攻势凌厉,气焰嚣张,唐军则屡遭败绩,形势危殆。在这种局面下,张巡、许远以万余部众坚守孤城睢阳,抗击强大的敌人,“蔽遮江淮,沮遏其势”,为日后唐军的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尽管最终英勇牺牲,但他们的气概和功绩,可歌可泣,深受人们景仰。平乱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张巡儿子的幼稚,散布谣言,混淆视听,以为藩镇割据势力张目。韩愈对此愤慨万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他所以写作本文,既是补李翰所为《张巡传》之缺憾,更是为了说明事实真相,驳斥小人谬论,歌颂英雄以宏扬正气,打击邪恶以维护朝廷政权的统一。5、结合原文说说韩愈行文气势充沛上,充满激情的特点。
答:例如在为两公辩驳时,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这一段文字显得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真有立懦起顽、震撼人心的力量。
为什么“守一城,捍天下”,因为睢阳守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6、认知文中的相互映衬和侧面烘托方法,说明其表现作用。
答: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和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如张巡的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的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深明大意、嫉恶如仇、忠贞刚烈,一经互相辉映,就更加光彩照人。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又有力地对比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7、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请回答:A.这段话中的“远与巡”分别指谁?他们事实上都是什么样的人?
答:“远与巡”分别指许远和张巡。他们事实上都是精忠报国、为国献身的英雄。B.这段话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运用了类比法进行论证。说明了当时整座城池已危在旦夕,迟早要被攻破,不应该因为许远镇守处先陷入敌手,而辱骂、诽谤他。
C.“远”被诽谤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8、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A.这里所说的“淫辞”指的是哪一句?
B.这段文字包含哪四重对比关系?“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C.写出文中的对偶句。
(14)《种树郭橐驼传》P77一、作者作品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他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五叔文集团,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故并称“韩柳”。着有《柳河东集》。二、中心旨意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29页,共92页
这是一篇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三、文章总体上采用了类比的方法,体现了民本思想。(1)种树与治民相类比①种树道理与为官治理百姓的道理相对比。
种树提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②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对百姓要关怀爱护;
用种树“其置也若弃”,类比治国不要打扰百姓,要让百姓休养生息。(2)他植者对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来类比当官的“长人者好烦其令”。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表面上是说种树的道理,实际上每一个都类比着一个治国养民的道理。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四、文中有多重的对比(1)郭橐驼种树与“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诸方面都构成了对比。郭精于种树,其他人窥伺而不得。
(2)他植者中特别粗心、马虎、过于疏懒者,若不过焉则不及、与爱之过殷,忧之过勤相对比。这一系列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3)种树的道理与做官的道理相对比。五、剪裁上祥略得当
和理民治国相关的详细讲,和这个关系不大的就简单讲或略去。例如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写“他植者”种树的两种错误态度时,略写态度马虎方面,详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方面,这是为了与后文中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相对应,体现了本文详略得当、前后照应、脉络贯通的艺术特点。六、思考简析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效慕,莫能如也。
答: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答:概述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2)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广为“争迎取养”,这是社会影响大,侧面烘托;二是“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这是种树的结果;三是他人“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这是对比反衬。3)这里除了正面描述外,还运用了什么现方法?答:除了正面描述外,还用了侧面烘托和对比反衬两种表现手法。4)作者为什么先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答:作者先写橐驼种树技艺高超,是为了后文借种树之道来类比治国之理,阐发文章主旨。2、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居吾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溟鸣彭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请回答: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答:排比:“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
对偶:“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溟鸣彭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0页,共92页
B.其中揭露当时社会弊端的是哪句话?答:“长人者好烦其令”C、作者用种树之道来说明“官理”,这是怎样的表现方法?答:类比(1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作者作品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着名史学家。编纂了《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二、文章出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早见于《战国策》,后《史记,赵世家》中也有记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作了简练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义。本文描述了战国时期的赵武灵五进行改革让百姓穿胡服练骑射的历史事件,属于记事散文。三、思考简析
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什么够成功推行?
答:因为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来推行这一举措:(1)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2)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3)是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4)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于是取得了成功。2、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文化意义?
答:1)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2)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3)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学习。3、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国人反对胡服骑射的原因是什什么
答:“胡服”不同于中原地区长袍大褂、宽领肥腰的汉族服装,比较轻便利索,适宜于骑马作战。“骑射”也不同于兵车布阵,驰骋沙场,灵活机动,利于克敌制胜。赵武灵王要胡服骑射,为了加强边防,使赵国强盛起来,不受周围国家的侵犯。巩固边防,扩展领土。国人反对胡服骑射的原因是
1)“胡服”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服装;不同中原民情见习2)“骑射”不同于传统的兵车布阵;战争模式相悖谬3)“胡服骑射”与士大夫“夷夏有别”的观念相冲突
正如公子成所说的“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他们认为改变“中国”传统是“变古之道,逆人之心”,因此“国人皆不欲”。
4、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答:首先赵武灵王“使人请之”时说的一段话已经打下伏笔,后来“王自往请之”,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分析了“吾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1页,共92页
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说明了赵国当时的现实情况,然后又结合赵国历史说:“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微社稷之神灵,则几于\u4e0
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这“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古人很讲究的一种极具结构美的圆形结构,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三、写作特点
1)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2)写景、抒情、说理三者融合统一
3)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4)具有豪放豁达的气派
5)语言上,骈散交错,用韵富于变化,平易自然四、思考简析
1、本文表现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极端失意时能忘怀得失,处之坦然,是很难得的。
2、作为一篇文赋在行文上有什什么点?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什么
答:这是一篇文赋,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赋,本文将骈句和散句交错使用,用韵时疏时密,极尽变化之能事,而终归于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然。继承了赋体“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形式特征。(贬抑客人的主张,伸张主人的见解)。文中的主客对话(苏子的话,客人的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3、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什么用?
答: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极力描绘江水、明月、清风。从形状、声音、色彩、气势、人的感受等方面写出了赤壁之辽阔,景物之美,心情之舒畅,为后面的抒情、说理垫定了基础。
描写清风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描写江水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描写明月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为抒情、说理的依托,先由江水、明月、清风之赤壁,引出曹操的诗、曹操其人,以景物之辽阔、历史之渺远,哀个从之渺小、叹人生之短暂,宣泄心中的苦闷,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后又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宣泄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极富理趣之美。这样,景、情、理就非常自然地融合统一,使文章具有了意境之美、理趣之美。4、作品是如何描绘萧声的?
答:文中关于洞箫声的描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也颇见艺术功力,这里用了比喻、比拟、对偶、夸张修辞手法。作者从三个角度展开的: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3页,共92页
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运用了比拟修辞,写出了萧声的音调之哀怨呜咽悲凉;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是运用打通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比喻,以“细丝”喻“余音”,写出了萧声的写细长余音、悠远韵味,化抽象为具体;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运用了对偶、夸张修辞,写出了萧声荡人心魂的动人艺术照效果。这精彩的描写,通过听觉、感觉,调动想象,渲染了萧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另外萧声的描写中灌注着悲的情感基调,将作者因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化为具体、生动的意象,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宣泄,非常感人。再者与下文的关系:因悲而探究原因,又为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做了很好的铺垫,连接非常自然、紧密。5、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既望”指是农历每月的十六。
“明月之诗”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诵这首诗,是因为当时他们在江中赏月,诗与景合。这段话的大意是: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
6、文中第三自然段中,那段话是客人说的。其中“一世之雄”指曹操,即文中的孟德。7、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这里表现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兴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答:1)这段文字体现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作者要提出这种人生态度的原因是:宣泄失意后的悲观情绪,并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预设靶的。
2)其中“一叶”比喻“扁舟”之小;“蜉蝣于天地”和“渺沧海之一粟”比喻生命之短暂和人生之渺小。3)上下联构成对比关系的对偶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自身含对比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体现苏轼失意时情绪消极一面的句子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9、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答:1)作者这段议论是消解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倡导遵循自然常道、乐观旷达的积极人生态度。2)概括本段两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阐发“变”与“不变”的相对性道理,消解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二层,阐发物各有主、不可贪得的道理,倡导在大自然的常道和“无尽藏”中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3)为什么这里体现的是积极人生态度?仕途失意,不消极悲观而能旷达处之;
相对性是自然常规,物各有主,不可贪得是人生常道,在常规、常道中自适不是消极;
在“变”中见出“不变”,而“短暂”中见出“永恒”,在大自然中攫取人生的无尽宝藏,这都是身处逆境时的积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4页,共92页
极进取精神。
4)这里关于“水”和“月”的举证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与“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应视为例证;从自然之理来阐明人生态度的角度看,此举证只是两个比喻,故又应视为喻证。5)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自然常规、人生常道都是抽象道理,无论用例证还是喻证来阐发,都是通过个别见出一般,都能够化抽象为具体。(17)《先妣事略》一、作者作品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优秀散文家。他反对以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追章琢句,模拟剽窃”的文风,主张继承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他的散文善长于记叙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感情。着有《震川先生集》二、中心思想
《先妣事略》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文章很短,仅七百余字,记叙母亲16岁嫁到归家,短短的七年中,生了七胎(其中有一次是双胞胎)。为了解决“多子苦”,喝了民间避孕偏方,留下了喑哑的后遗症。三年后去世,仅仅活了26岁。母亲去世时,儿女尚小,“犹以为母寝也”。
文中还记叙母亲尽管儿女拖累,还是“手中纫缀不辍”,让婢女团晒炉中炭屑再用;善待僮仆,娘家送来的珍馐糕点,大家享用;对子女教育,则极为严格。
作者拾取母亲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絮絮道来,刻画了一位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三、思考简析
1、说说这篇文章叙事的特色。
答:1)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的叙事特点,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2)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3)作者没有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简略地叙事,但字里行间流动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2、作者记叙外祖父家的情况有何作用?
答:作者通过表现外祖父家人虽然“皆以资雄”但是并不欺压他人,而是“敦尚简实,与人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从中折射出先母朴实而崇高品德的形成,是由其家风的熏陶而自然天成。
记叙其外祖父的家境侧面烘托母亲出身敦尚简实之家,然而富贵而不娇,待人和气,勤俭持家,善待奴婢的高尚品德,这样的母亲更是令人敬慕。
3、文中最后一自然段,段意为感念母亲的恩德,无比怀念母亲。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5页,共92页
本段文字对表现母亲的品格起烘托作用。
本段写作特点有:1)补叙,补叙母亲生前对儿女的婚事安排。2)侧面烘托,以儿女后来的幸福生活烘托母亲的恩德之长久。3)运用了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戴德、无比怀念之情。(18)《马伶传》一、作者作品
侯方域,明末清初诗文作家。参加了复社,对明末阉党深为痛恨。清兵入关后,应河南乡试中榜。著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二、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着重记叙了马伶与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马伶先大败而后大胜。赞扬马伶深入生活、刻苦学艺、精益求精的从业精神,暗含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是像严嵩一样的奸臣。三、思考简析
1、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答:1)主要是要赞扬艺术创作上潜心钻研、刻苦磨炼、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向生活学习,了解生活、熟悉生活,这样艺术创作才能成功。
2)本文作者侯方域是复社成员,对明末阉党深为痛恨,他写本文,意图还在于借此讥刺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2、以今日而言,马伶的成功经验有何启示?
答:马伶的经验说明:1)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2)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对于文中的马伶是如此,对于现实生活中有志于成功的人也是一样。3、作者为什么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再倒叙其取胜的原因?
答:作者在文章的中部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第一次和第二次较量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马伶的惨败急转到他大获全胜,造成悬念,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使文章精练而波澜起伏,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这也为下文阐明中心奠定了基础。4、文中写第一次技艺较量用了什么法?采用了什么现方法?有何作用?
答:文中写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方法,通过坐客的“西顾而叹”、“大呼命酒”、“移坐更进”、“首不复东”等情景描写,着重运用铺叙和侧面描写,形象生动。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在这大败与大胜的反照之中凸现出来。
5、“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这表现方法是(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行为动作描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法是(行为描写),表现出马伶耻为人下的倔强性格。先写马伶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大胜,后写他以顾秉谦为师的经过,这种叙述方法是(倒叙)。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表现出马伶不甘人下、刻苦磨炼、精益求精的从艺精神。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6页,共92页1)场面对比,“杭人游湖”的场面规模大、人多、时间早而短;“吾辈游湖”场面小、人少、时间晚而长;2)氛围对比,“杭人游湖”的氛围是热闹,杂乱;“吾辈游湖”的氛围是幽静,雅致;3)情趣对比,“杭人游湖”的情趣附庸风雅,凑热闹;“吾辈游湖”的情趣是赏月、赏景、交友、饮酒、赏乐、休憩,清高拔俗。4、比较五类人的游湖心态,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序号游客123455、指出文中写人的传神语句,说明其表现作用。序号游客12达官显贵当地富豪传神语句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表现作用显示了官僚附庸风雅的丑态显示了当地富豪附庸风雅的丑态3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4市井之徒显示了名妓闲僧附庸风雅的俗气达官显贵当地富豪名妓闲僧市井之徒文人雅士游湖的情态名为看月,实不看月,实为摆官威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实为显阔气看月,欲人看其看月,实为招摇以显名气(做广告)什么都看,实无一看,实为赶热闹赏月、交友、娱乐、休憩,有清高拔俗的情趣作者态度蔑视鄙视、讽刺嘲笑轻视、调笑赞赏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呼嘈杂,装假醉,显示了市井之徒附庸风雅的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实无一看者俗气显示了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5文人雅士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6、《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尽妥当的有(看不起劳动人民和文人的孤芳自赏)。7、为什么说“杭人游湖”是“避月如仇”?答:因为他们“巳出酉归”,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出去,下午五时至七时就回家了,这段时间根本看不到月亮。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8页,共92页
(20)《秋夜》P102一、作者作品
鲁迅,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幼年受过诗书经传的传统教育,接受达尔文进化论学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后弃医从文。
1918年4月,开始用鲁迅这一笔名,着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等。《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为其小说代表作。二、中心思想
《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统治进行着坚韧的战斗。
这篇作品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天空),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枣树),同情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小粉红花),祭奠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先锋战士(小青虫),表现了作者决心与黑暗势力誓死战斗的精神和对弱者的博爱胸怀。本文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的联想。三、写作特点
1、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对这些象征性形象的理解不宜过于指实,但其褒贬分明,作者的感情寄寓与作品的意义指向是十分明确的。
2、意境营造。作者用冷隽峭拔的语言,着力渲染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在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着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四、思考简析
1、本文开头对两棵枣树的重复叙述,是为了达到什什么达效果?
答:开头关于两棵枣树的重复修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是为了表明枣树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表明作者在各种景物中突出枣树的形象,显示枣树的孤独,象征自己的处境,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
另外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也正是作者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
2、结合原文试述这篇文章中的过渡衔接。
答:这篇文章在行文上有巧妙的过渡衔接,例如第一段点出枣树,第二段便描写枣树上面的夜空,第二段末说夜空将繁霜洒在野花草上,第三段便对小粉红花进行描写,之后写夜游的恶鸟是从室外向室内的过渡,先写回室内旋亮灯火,于是有了扑灯的小青虫,便有了“敬奠”之情。纵观全文这种过渡转接,显得自然、畅达而紧凑。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39页,共92页3、指出文中的象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序号象征意象1天空象征意义、表现作用奇怪而高的天空,它冷漠、凶险而狡黠,又色厉内荏,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显然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2枣树饱经沧桑、苍劲挺拔的枣树,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对韧性战斗精神的赞颂,喻示一种顽强执着的孤独的抗击黑暗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也是作者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3小粉红花小粉红花在秋夜的寒气中瑟缩地做梦,它是作为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4小青虫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是民主先锋战士的象征。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5月亮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不惜生命去追求光明者的祭奠作者态度既憎恨又蔑视窘得发白的月亮是天空的一部分、下级,为黑暗的天空起掩饰作用,对粉饰黑暗者的鄙视是黑暗暴虐势力的帮凶的象征6恶鸟夜游的恶鸟,害怕严酷的政治斗争逃跑了,是政治投机者的象征。答:在描写象征意象时采用拟人化手法,,重在神似,借意象本身的特点,象征不同人的精神品质,使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而文章以对小青虫的“敬奠”作结,含义深长。表现了作者身处长夜,既决心与黑暗势力誓死战斗,又深感这一斗争的艰险与悲壮,这正是他当时的复杂心态的真实表达。(注意)
(21)《香市》P106一、作者作品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16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进入上海商务编译所。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与鲁迅、矍秋白等致力于推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展。
着有长篇小说《蚀》、《腐蚀》、《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散文集有《风景谈》、《白杨礼赞》。二、中心思想
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以及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三、写作手法
1)作品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凄凉、冷落情景。通过今与昔、冷落与热闹的对比来表现主旨。
2)还运用了象征暗示手法,如写今日香市时提到的“公安分局”象征1927年后的国民政府,已占据农村“蚕种改良所”象征帝国主义经济渗透与侵略者。从而暗示了导致江南农村经济破产的原因。四、思考简析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0页,共92页
1、分析文中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其描写在全文有何作用?
答:文章写往昔香市热闹情景采用场面描写方法:先总写一句,然后依次写庙前、庙内和声音,层次十分清楚。第一层次:着眼整体。以说明性文字,统领全段描写为: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和“玩”。第二层次:着眼“庙外”。昔日香市的热闹景象,层次十分清楚:
先写香市的庙前规模之大,节目之多;再写庙内的品物和香火之盛;最后写整个香市的声音多、杂、传播远第三层次:着眼“庙内”。由多种感官出发,描绘庙里的品特之盛与祈神赐福的香火之缭绕。第四层次:着眼“声音”。从听觉角度,表现庙里庙外的声响之嘈杂。作者多角度地描摹香市的内容、场面与气氛,以渲染其昔日的盛况。
从全文来看,这段描写的作用在于:与后文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构成鲜明对比,从而昭示和突现主题思想。2、分析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答:1)全段五个层次。
首、尾两个层次是概写;中间三个层次的前瞻眼着分别是:气氛的阴惨,声音的单调,戏台的坍塌。2)这里写天气“很好”、乌龙潭一泓潭水“依然如昔”,是为了反衬香市的冷落衰败,表达了对周围自然环境依旧而社会景象全非的无限慨叹。
3)“市面”二字打上引号,意味着重兴香市十分冷落,已经不成其为“市面”了。3、为什么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采用了反衬手法?答:写重兴香市的冷落、萧条情景采用对比反衬手法:作者一方面着意描述武术班技艺精湛,远远优于从前弄缸弄甏、走绳索这些无名的“江湖班”,而且表演卖力、票价便宜,“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满场没个空隙。另一方面作者又强调眼下看客却少,仅有五六十人,特别是“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从而通过往昔下三流的技巧却吸引大量看客,如今艺高价廉的武术班却不能赚取观众的对比,突出演技的高低与观众的多寡成反比的事实,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香市的冷落与重兴的失败景况。4、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什么
答: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差不多没有来,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从而也就突出了文章中心。5、本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内容分别是什什么答:本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第一层次从第一段“清明过后”到第四段“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主要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2)第二层次从第五段开头“革命以后”到最后一段“可是他们也失望了”,主要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6、文中第二自然段,“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句话中的“桃源”用的是什什么故?表明了当时农村怎样的一种生活情况?
答:1)“桃源”用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世外桃源”的说法。
2)表明了当时半封闭,受外界经济、政治和战争影响较少的农村安宁和谐生活。7、《香市》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1页,共92页
答:1)透过香市今昔变化看农村经济凋敝,以小见大;2)主要通过今昔对比方法来表现,主题思想鲜明;
3)重兴武术班杂耍高明得多,标票价也极低,但是看客反少,铺垫反托手法有力度;4)结尾以香市主角的转移暗示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妙。(22)《爱尔克的灯光》P110一、作者作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1923年到上海、南京求学。他的处女作《灭亡》。著有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
散文《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关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意境清新,语言流畅。二、中心思想:
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给当时青年指出一条光明道路。三、思考简析
1、说明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答:1)故居的昏暗的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2)爱尔克的灯光,表现姐弟之情,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3)我心灵的灯,是作者对新生活的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象征。2、以“灯光”为线索,简要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
答:“灯光”不仅使文章充满了诗意,而且是统贯全文的线索。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的思绪和感情的逐层推进,标志着文章思想内容的不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礼教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再到指出新的生活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容发展脉络。3、姐姐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答:作者对姐姐悲剧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议论文章的例证和结论的关系。
姐姐是个善良年轻的女性,本该有长久的幸福,然而她却悲惨早逝,甚至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并以这活生生的事实,从反面催人猛醒:应冲出狭小的家,去寻求别样的人生。
4、简述“长宜子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恨不得要削去它?
答:“长宜子孙”文中是封建家庭的家训,意思是封建家长创办家业,长久地宜于子孙后代舒适的生活。而要保证“长宜子孙”要达到两个方面,一是要有足够的财富,二是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与恪守封建礼教。
“长宜子孙”是“祖父”们给后代安排好了人生道路,在他们看来,它意味着家庭、礼教、财富和幸福。但在作者看来,它却是一条摧残生命、摧残心灵的死路,所以恨不得把它削去。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2页,共92页
5、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答:1)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作者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人才、摧残青春、浪费生命的批判。2)这里运用了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
3)“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十八年来,改变的只有“装束和名词”,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却根深蒂固,顽固地控制着这个社会。
6、文中为什么说“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答:因为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
7、文中“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是什么灯光?象征什么?答:是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8、街道仍然是清静的。忽然一个熟习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这个欧洲的古传说。在这里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答:1)这段话中“这个欧洲的古传说”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2)“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这句话说明了我人书本中接受到的新知识。3)最后一句话中“自己的事情”是指十几年前离开家乡时答应过姐姐的事情。9、《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的叙述特点主要是(插叙)。1)写作者见到故居的复杂心情时,插叙了和姐姐的分离、姐姐的死、姐夫的堕落、十几年来对姐姐的思念,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为后面的批判奠定了基础;
2)在写自己对“长宜子孙”的认识时插写了爷爷创立家业、立了遗嘱、儿孙们的败家表现,为后面剖析“长宜子孙”的实质奠定了基础;
3)在写自己在家中对家庭的变化苦苦思索时,插叙了姑母或嫂嫂到公馆中垂泪、慨叹的细节,证实了爷爷的儿孙们的无能、家庭的衰败,证明了爷爷的安排并未“长宜子孙”。
本文以灯光为线索,从开头就可以看出,本文将叙事、抒情、议论溶为一体,情感浓烈,充满着动人力量的写作特色。这篇散文激发作者的复杂心情和联翩思绪的直接触发物有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和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灯光。在文中,“我”走过故居时感到:“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文中“阴暗中的一线微光”象征着封建家庭、封建礼教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的没落和即将消亡。文中“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一般”,这个比喻的喻义表达了作者对悲惨死去的姐姐的无限哀痛和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恶、否定。象征暗示希望破灭。“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象征暗示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破灭。象征着悲剧。
“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象征暗示要见到心灵的灯光,象征自由,希望未来。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3页,共92页
“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象征封建礼教。
文中“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这句话用到了(拟人)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什么都看不见了。10、文章结构分析答: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作者重访18年前的故居。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描写作者在故居前的所忆、所思、所念、所感。
具体包括:由故居内昏暗的灯光,看到家族走向衰败,由眼前的灯光联想起爱尔克灯光,并引起对自己姐姐的怀念,我18年来走过许多路,又返回家乡,就是为吊唁亡故的姐姐。作者感到眼前一切与19年前没有变化,依旧闭塞,停滞,落后,愚昧,作者对“长宜子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自己要冲破封建家庭狭小天地束缚的决心。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作者离开了小家,走向广大世界,去探索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11、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问:(1)从这个开头可以看出文章中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是由什么引发出来的?答: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2)“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这句话有何寓意?
(3)从这个开头是否可以看出本文的抒情有什么特色?
12、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A.概括这段文字两个层次的内容。
答:1)写了爷爷创立家业、立了遗嘱、儿孙们的败家表现;2)写自己对“长宜子孙”的认识B.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的“长宜子孙”?
答:要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C.说明其中排比句三个分句共同的语序特点。答:
13、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A.这里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B.“但是清晨的微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4页,共92页
C.说明这段文字中“我”的感情。
(23)《纪念傅雷》P115一、作者作品
施蛰存,在多家大学就读过,当过中学教师,担任过编辑,做过大学教授,进行过小说创。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二、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用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的语言,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通过这种交往,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三、思考简析
1、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答:傅雷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个性特征。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通过这种交往,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2、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因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非止于一般的个人脾性,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作者写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纪念对傅雷刚直性格的现实意义。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文章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回忆的。开头运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先写傅雷死了20年的情况,然后作者选取自己与傅雷交往27年中的若干片断,依次写来,显得层次井然。这样写的好处是节省笔墨,文章有波澜,重点突出,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4、理解叙后评议的内涵,体会傅雷刚直性格的现实意义。
答:文章运用了叙后评议的方法,在叙述完傅雷的“三怒”之后,作者因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深情地评议说:傅雷的“怒”是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指出傅雷的“怒”非止于一般的个人脾性,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并且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作者写作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画龙点睛,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5、写傅雷的三次“怒”,概括傅雷的性格特征。
答:本文作者回忆与傅雷的交往并不涉及傅雷在政治上遭受迫害的具体原因与过程,而是突出写了傅雷的“怒”。1)第一次是在昆明“不知怎幺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2)第二次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但傅雷直率的性格已经跃然纸上,表现了傅雷对文学艺术的高标准,严要求,性格的耿直。写这两次傅雷之“怒”,都是为第三次“怒”作铺垫。3)在文革中间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最后一‘怒’”导致轻生,却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令人扼腕,也令人尊敬。写傅雷的三次“怒”,表现傅雷的性格特征,刚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6、说明文章以“怒”为行文线索的艺术特点。
答:傅雷的刚直性格,集中表现在一个“怒”字上,文章以“怒”为行文线索,在回忆傅雷时,又突出了他的个性,将傅雷的性格写得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有时还显出机趣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5页,共92页幽默。7、作者之所以不敢同傅雷谈翻译技术的原因是:1)两人的翻译方法不很相同2)傅雷译的是法文著作,从原文译3)作者译的都是英文转译本4)作者主张翻译只要达意
5)傅雷则主张非但要达意,还要求传神
8、作者写悼文是纪念傅雷夫妇逝世(20周年)。文章整体的叙述方式是(倒叙),作者在回忆与傅雷的友谊时的顺序是按(时间)。作者引用俗话“秀才人情纸半张”,表现手法为(欲扬先抑)。9、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请回答:A.这段话中的第一句有何作用?答:总领全段,开宗明义。B.这段话中运用了什么材料作论据?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理论材料作论据。引用孔子的至理名言来加强论证自己的观点。C.“浩然之气”出自何文?指的是什么?
答:“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一种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正气。
(24)《哭小弟》P121一、作者作品
宗璞,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小说《红豆》、《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等二、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作者的小弟,是一位研究飞机强度的专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工作,不幸英年早逝。作者此文发自肺腑,激情烈烈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是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提出了愿小弟这样的“迟开而早谢”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所改变的希望,表达了对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之情。三、写作背景
本文作者的小弟,是一位研究飞机强度的专家,他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工作,并且在所从事的事业方面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绩,但是不幸英年早逝。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感情发自肺腑,激情烈烈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四、文章段落层次分析这篇文章可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主要用倒叙手法,写小弟的去世;
第二层回忆小弟的往事,包括小弟童年、大学毕业后辗转祖国各地工作及患病去世时的情景。
第三层是作者的抒情与议论,痛惜感伤于像小弟这样早逝的科技精英,希望“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五、写作特点
文章构思别致,结构新颖,体现在交错相接,块状垒积。文笔特色是真挚缠绵、哀婉动人。
文章整体叙述特点是(倒叙)。以“哭”为线索,在叙事中重在用细节突出人物的性格,事与人融为一体,抒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6页,共92页
发悲伤之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叙事写人是文章的重点、抒情的基础,抒情是作者真情的表露,是叙事写人的升华,是主题的深化。三者的交错融合达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六、思考简析
1、本文叙述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线索组织材料的?
答:以“哭”为线索,围绕着小弟的病逝,作者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情与理交融一体,分成块状,交错展现:
文章开头借小弟的名片抒情,随即跳到对小弟幼年、童年的回忆,接着写小弟病重和治病的艰难,然后又转写小弟的工作经历,随后再回过来诉说小弟逝世时的悲哀情景,接下去又续写小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壮志未酬这种将多方面的材料交叉垒积的叙写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刻板。2、举例说明文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和侧面烘托手法。答:1)传神的行为细节描写:
①如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寥寥几笔就显现出他活泼、可爱而憨实的性格;②写小弟在酷热的夜晚忍着胃痛伏案看资料,文字不多,忘我工作的形象跃然纸上;③如写小弟病中所写的诗句,仅仅一句话就凸现了他的无私精神和博大胸怀;
④如父亲为小弟写挽联的细节描写,也有带有出色的概述和议论,既表现出老人的深明大义,又是对小弟一生所作的很好总结:“是好党员,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反诘)。2)多处的侧面描写:
①如写周围同志对小弟的惦念、探望、准备输血,侧面表现了小弟的人品之高;②如父亲的挽联,侧面突出了小弟的才艺和品德;
③作者还写了小弟周围同志对他逝世的悲哀与怀念,抄录了他们赞扬小弟的信,侧面表现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以上这些都起到了烘托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文章结尾,作者由哭小弟延展为哭蒋筑英、罗健夫,这有何寓意?答:文章结尾段落属于议论表达方式,在全文起深化主题的作用。依次分析作者“哭”的内容为:哭小弟无私奉献的精神;哭小弟的病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哭与小弟一样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渴望知识分子能够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爱。
1)作者关心祖国,关心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小弟同蒋筑英、罗健夫一样都是“迟开而早谢”的无私奉献的知识分子,作者对小弟的痛惜之情自然地也推及到这一批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身上,对他们的奉献精神极为赞扬,对他们的早逝极为痛伤,他们同样的人,因而作者又要哭蒋筑英和罗健夫。
2)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奋斗抱病而终的无私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3)①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这里运用了排比手法,更酣畅地抒发了自己无比痛心和哀伤惋惜的心情,增强了语势。②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使议论变得形象,使抒情更加感人。4、谈谈本文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答:作者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致描述,使读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了解了这位“好党员”、“好干部”“丹心一片向将来”的优秀事迹,从而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于国于家,都是一大损失。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7页,共92页
这种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的多方位写法更加塑造了小弟的形象和作者的哀痛之情。5、文中第二自然段”“小弟去了。”
1)“小弟去了”是用委婉的说法,意思是小弟已经去世。
2)“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到小弟!”这句话中作者用到了“但”再加上感叹号,表明了作者完全不相信这会轮到小弟。3)“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这句话说明了小弟即使在重病手术之前,还是放不下工作,心系工作。
6、文中“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心写,也不能写”段落
1)那段话中最能表现作者当时心情的一句话是“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2)那句“我不忍心写,也不能写”的原因是当时作者异常焦急悲痛。
3)“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这句话表现了小弟为人宽厚,始终没有失去信心。7、文中“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担”段落1)“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的原因是分担作者侍奉老父的重担。2)“那道门槛”指生命的门槛。
3)这段话表现了作者的心情是:既万分悲痛,又无可奈何。(25)《都江堰》P128一、作者作品
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和散文集《文化苦旅》等。二、文章梗概
这篇游记,重在阐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充满现代人文理念。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历史贡献;第二部分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驯服,突出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论述了都江堰所体现的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焕发;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表现了这种从政精神受到人民永久性的崇敬和纪念。这篇文章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就是:从政就要为民造福。三、写作手法
与单纯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作者在评价都江堰时,一开始就与长城作对比,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在第三节中,作者又将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与李冰筑堰的指令相对比,从而显示两者的不同,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散文《都江堰》的语言特点有:语言洗练,容量大,含义深,耐人寻味。四、思考简析
1、本文一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
答:长城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将二者对比,起到了反衬作用,更加突出都江堰造福后代、功在千秋的伟大。2、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要说李冰“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答:李冰是蜀郡守,他没有把权力当作捞取私利和更大政治名誉的基础,不像一般的封建官吏,他以田间老农的思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8页,共92页
维,因而作者说他“大愚”、“大拙”;但李冰为了治理四川的旱涝灾,为人民谋利益,他努力学习水利知识,总结出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设计修造了造福子孙万代的都江堰,因而,从一般封建官僚角度看他是“大愚”,而从他为民造福、流芳百世角度看,他是“大智”;他把劳动人民的土办法、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治服了水患,他建造的水坝历经两千余年,仍然坚定屹立,断续为民造福,在那些官僚、专家看来,他是“大拙”,在劳动人民看来,他是“大巧”。
3、概括文中描绘都江堰水流部分的层次和内涵。
答: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饱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其内涵的意蕴是:1)强调突出了水的被驯服。2)表示都江堰建造得科学、坚固3)突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4)突出李冰父子的伟大贡献。
4、“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这里的“衮衮诸公”指的是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
5、例举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说明其对比意义。
答:1)“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用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
2)“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用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从而突出都江堰的贡献。至于说都江堰是灵动的生活,那是因为它一直造福于人民,清水长流,它不是摆设,它一直为四川人民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3)“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4)“秦始皇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的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将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指令相对比,从而显示两者的不同,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5)将都江堰的水流与海水的对比,突出了都江堰水流的生动、雄壮。6、例举文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说明其对比意义。答:1)用李冰父子的象征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实干家2)用李冰的政治纲领象征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施政纲领3)用秦始皇筑长城象征愚蠢、残忍、阴暗、蛮横的政治行为4)用金杖玉玺、钢铁戟锤象征穷兵黩武、蛮横霸道的统治权力7、例举文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地方,说明其对比意义。
答:1)“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是比喻,又是排比。
比喻使水的声音形象、逼真,让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不寻常的水声,意味着其内在的强烈、跳跃;
2)“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是比喻手法,比喻水的汹涌而又驯服,生动而形象,这使水的汹涌的壮观景象展现于读者面前。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49页,共92页
3)“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这里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都江堰比作母亲,是因为都江堰虽在深山之中,却一直为中华民族作出着无私的奉献,以那清清江水滋润着农田,就像乡间的朴实母亲的乳汁哺育了婴儿一样。
4)“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运用了比拟,表现了都江堰水流强烈、踊跃而驯服的特点。例举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地方,说明其对比意义。
答:1)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运用了借代、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语言的情趣。
2)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3)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
4)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
5)“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语言富有情趣。指江水无可奈何只能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结构来流动,水利工程制服了江水,江水在水利工程前受阻碍,受挫折,也表现出了激扬飞溅的宏伟气势,就构成了自然之美与人为的工程之美的汇合。
9、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A.概括这段文字两个层次的大意。答:1)写江流景色;2)议论对自然力的驯服。
B.这段文字使用了何种写作方法?答:对比写景,生发议论。
C.指出文中同时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语句。答:“挟着寒风,吐着白沫”,比拟和对偶例举文中运用对偶手法的地方
1)“急流浩荡,大地震颤”10、例举文中运用排比手法的地方
1)“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排比增强了语势。
2)“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是排比,表现了水的驯服和生命力的张扬,增强了语势。11、“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这里运用了顶针。使语言衔接紧密流畅。12、为什么作者说他“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
答:因为李冰当年领导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使奔腾的水流处于人类的控制之中。(26)《我与地坛》P143
作者作品:史铁生,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作家。著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篇小说《原罪,宿命》、散文集《自言自语》等。作品以关切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一、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文章可分三部分:
1)写地坛,记叙“我”残废双腿后十五年来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我”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
2)写自己对母亲的爱。述说“我”那“活得最苦的母亲”对残废儿子那种不仅疼爱而且理解、毫不张扬却意志坚韧的母爱,寄寓着“我”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法第50页,共92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4702.html
- 上一篇:大二上学期总结
- 下一篇:大学学期个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