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庄镇中心小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渗透环保教育实施计划
下甸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组
一、指导思想
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认真贯彻学校环保教育计划,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在实践课程中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学生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
发展观念。
2、初步运用网络和其余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大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以及培养善待地球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2、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及学于致用的能力。3、初步学会制定主题调查研究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实践活动。三、活动措施:
我们学校为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环保宣传、环保教育、环保调查,收集环境问题的有关材料,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和可行性治理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着"处处有教育"的思想,利用春季大好时机,调整花木布局,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并给每样花木挂牌,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了解花木具有消除和抵抗污染的特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制作宣传标语,规范师生绿色行为。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创设美丽清新的校园环境,形成环境教育氛围。
(二)认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1、认真组织低年级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积极开展“筑起一片绿色天地”活动。定期绿化除草,翻地松土,防涝抗旱,修剪花木等护绿活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2、认真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1)组织学生对附近街道、乡镇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绿色行为。(2)组织学生道路护绿。
(3)组织学生参加“保护母亲河”社会调查和制作小报等活动。(三)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有关环保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树节。组织师生进行植树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我为学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
2、4月22日,地球日。少先队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3、6月5日,环境日。开展"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主题实践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4、7月8月,暑假开展环保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社区,关注社会,了解环保现状,增长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四)开展节约资源大型队活动
学校设置环保型垃圾箱,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回收废电池,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活动。(五)开展环保小课题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成立环保小课题环保研究小组,查阅报刊,收集信息资料,了解环保信息,掌握环保知识,开展环保调查,并制作小报,向社会宣传,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而意义深刻的大事,是学校环境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环境教育工作,教育每个孩子,影响每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扩展阅读:罗阳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罗阳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课程前言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性学习领域,也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非指定性学习领域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赖于学校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路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地扎根于学校的实际,达到“学校传统”与“现化办学理念”相交融共辉映,从而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订计划,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中心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选择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步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初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反思生活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与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归纳、总结、反思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获取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习惯,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爱生命、认真实践、敢于思考、大胆探索、不怕挫折、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个性品质。三、课程内容本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与兴趣爱好,立足校本,开发乡土教育资源,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拟定以下活动参考主题:资源板块主题选题参考1.家乡粮食知多少2.家乡蔬菜知多少3.家乡农具知多少农4.关于水稻的栽培与管理的研究业5.关于小麦的栽培与管理的研究生6.关于家乡蔬菜研究产7.关于家乡农具的研究8.关于家乡家禽养殖的研究9.关于家乡牲畜养殖的研究1.家乡特产知多少2.家乡鸟类知多少3.家乡草药知多少4.家乡古树知多少5.家乡的山泉家6.有趣的昆虫乡资7.美丽的蝴蝶源8.关于家乡果类资源的研究我9.关于家乡草药资源的研究与家10.关于家乡鸟类资源的研究乡11.关于家乡旅游资源的研究12.关于家乡野菜资源的研究1.家乡民歌(童谣、民谣)知多少2.家乡谚语知多少3.家乡小吃知多少4.关于农村赌博现象的研究民5.关于农村封建迷信现象的研究风6.关于家乡生育习俗的研究民7.关于家乡生日习俗的研究俗8.关于家乡婚嫁习俗的研究9.关于家乡丧葬习俗的研究10.关于家乡节日习俗的研究11.关于家乡方言的研究1.家乡楼房知多少家2.农村家电的调查乡面3.农村机动车辆知多少貌4.家乡道路的变迁适用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六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六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六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家乡环保学习生活课余生活5.关于农村娱乐活动的调查研究6.关于农村家庭人口现状的研究7.关于农村外出打工情况的调查研究8.关于农村交通现状的研究9.关于家乡民居变化的研究10.家乡的昨天、今天、明天11.农村企业的调查研究1.民居绿化状况的调查研究2.家乡河流污染的调查研究3.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的调查研究4.农药瓶乱丢现象的调查研究5.农村秸秆处理情况的调查研究6.家乡荒山绿化的建议1.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2.我心目中的好老师3.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调查研究4.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1.小学生业余爱好的调查研究2.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3.我与动画片4.少年儿童游戏的调查研究5.小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研究6.小学生肥胖情况的调查研究7.小学生浪费现象的调查研究五六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六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六年级我与自我四、课程实施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1.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2.组建活动小组;3.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任务分工、保证条件等)这一阶段的活动流程一般是:(1)激发兴趣,产生主题(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C.小组修改、完善研究方案。(5)实践活动方法的指导(6)强调注意事项
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宜过大,要小、近、实,具有可操作性。
2.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制作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或计划。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按着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活动流程一般是:
(1)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3)实践过程的指导
(4)交流阶段成果,指导完善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问题:1.跟踪指导2.关注进程3.指导方法4.随时调整5.注意安全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评价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一阶段的活动流程一般是: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A、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B、课题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C、活动总结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3)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这一阶段要注意的问题有:
1.总结交流的内容要全面:如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结论、收获、经验等。
2.成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口头材料、实物、图片、音像制品、简单的书面材料。3.交流的方式应多样化:如辩论、研讨、展览、墙报、刊物、网页、小报等。关于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注意以下同三点:
1.既可以有静态的交流方式也可以有动态的交流方式
动态的交流如:一次讨论会、答辩、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节目、一场比赛、演示操作过程或谈心得体会。
静态的交流如:一幅绘画作品、一份调查报告、一小件制作等。2.不同主题选择不同交流方式
(1)主题探究的展示可以有实验展示、写调查报告、小讨论等形式。
(2)项目与应用设计应以展示作品(模型、小件作品、小发明、设计图)及自己的探究过程展开辩论为主。
(3)参观与考察的展示可以办摄影展、放影象、开讨论会、演讲、调查报告的展示为主。(4)社会调查与社区服务主题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展示资料集、写体验日记、文艺演出、写建议书、开交流会、办板报。
3.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交流方式
(1)寻求与学生情况相符合的结果表达方式。(2)寻求与学校条件相符合的结果表达方式。(3)寻求与活动实际相符合的结果表达方式。五、课程管理(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张来震
副组长:王绪才宋随利各完小、教学点负责人
组员:三到六年级综合实践专兼职教师。(二)综合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
每周3课时,根据活动内容可按星期、按月进行,可以分散进行、可以合并进行。(三)师资培训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与辅导,让教师较好地掌握综合实践课的意义、内涵、目标、原则及评价,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发生根本的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综合实践课程的规章制度
1.师资配备制度。按照要求,各校配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全体教师“配合指导,协同教学”。
2.项目责任书制度。考虑到学生活动小组的数量,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参与1-2个小组的活动,实践新课程。
3.奖励制度。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效果等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评估,并予以相应的奖励。
4.学习制度。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需协调解决的有关事宜等。(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安全保障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安全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利用开放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
2.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校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注意学生校外活动中安全问题,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校外活动进行精心规划和组织。
首先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学生在什么情境中进行调查、观察、考察,在多大的地理范围、哪些机构、单位、自然条件下开展活动,教师和学生经事先加以规划,对活动范围、条件、背景等因素作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在学生熟悉的环境内开展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或事故。第二,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第三,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方式来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的意识。
3.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要确保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六、活动评价(一)学生评价1.评价原则
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应局限在对学生所得出结论的评价,允许失误。
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社会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反对简单的量化手段划分等级。
整体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作品、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是由四大指定领域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2.评价内容与方法
评价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情感体验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等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应采用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应放在过程评价上,从而体现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改进功能。
学生评价重点在参与态度、情感和过程体验方面;教师评价侧重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实践成果上。
评价结论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过程性评价结论和终结性评价结论。过程性评价结论是指对学生平时的活动进行表扬、表彰,对研究得到的结论与成果在班内、校内或更大的范围进行交流,并把这些内容以图文声并茂的适当形式在校内外公开场所宣传、展出等。终结性评价结论是指学生学年评价结论,是由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项评价的综合结论。终结性评价结论采用等第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待提高四个等第。附一:学生过程性评价表活动过程评价表学校小组名称学生姓名填表日期评价项目学习态度组织合作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优秀良好加油他人评价优秀良好加油对主题充满了兴趣,能主动思考、探寻其中的问题,积极参加小组的研究活动。能与本组成员团结协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布置的任务,记录及时、真实、完整。能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信息,并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实践能力能动手制作调查问卷、采访提纲,会写简单的调查报告、采访小结。能及时展示研究成果,口头说明详尽生动,举止大方自信,语言有感染力。附二:学生终结性评价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期末学分认定表学校班级学生姓名填表日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有一份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性学习2.研究过程记录要完整、详细。3.有一份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1.参加过一次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2.有一份活动体验的文本资料。1.参加过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总分2.有服务接收单位的相关证明材料。分值1020201*201*10等第得分
(二)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内容作为教师单项评比的依据,同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1.评价原则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师评价最重要的特征,发展性教师评价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面向未来,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重发展而非重功利。
立体性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全员评价是指面向全体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给不同层面的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并且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着力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不是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不称职教师;全程评价是指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活动指导工作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反复的评价,注意阶段性,层次性,以及参与评价的广度、深度等;全面评价是指在确定和运用评价标准时要全面,要对教师的素质、职责和绩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反馈性原则。重视各个层面包括校内与校外间、上级与下级、领导与教师、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鼓励多种评价主体包括全体师生员工、学生家长以及校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工作,要求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多向交流反馈过程。
互动性原则。新课程需要的教师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多方面评价结合起来。教师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教师自评,教师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了教师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2.评价内容与方法(见附三)附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表
教师:班级:评价日期:
评价内容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工作,不将综职业道德合实践活动课挪作它用;主动学习,提高综优秀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能力,与时俱进;乐于合格奉献,不计较得失;在指导工作中团结合作,待提高具有团队精神。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提高教学多方面的能力;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态度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年指导两个以上小课题。优秀合格待提高等第生评自评总评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依据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使之适合于水平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优秀合格待提高优秀合格待提高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效果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校评价中心校每学期都要对各村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纳入中心校对村小全面工作的考核之中附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评价表罗阳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估标准学校填表日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每学年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规划2.每学期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10划”。分值10得分3.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性学习联系单位。15课程实施4.每次活动前,教师制定活动规划。5.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15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30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课程评价6.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程序,规范对综合实践的学分认定过程,有相关的评价资料。20总分
等第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姚庄镇中心小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姚庄镇中心小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姚庄镇中心小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5932.html
- 上一篇:低碳环保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