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生物监测实训周总结

时间:2019-05-28 22:18:28 网站:公文素材库

生物监测实训周总结

生物监测实训周总结

生态0931班

组员:钟红梅周晓琴钟山张宇琛史华杰

测定项目:蚕豆根尖微核监测技术测定时间:201*/12/27-31实验材料:蚕豆

实验仪器:显微镜、温箱、恒温水浴锅、冰箱、手持计数器、镊子、脱脂棉盘、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试剂瓶、青霉素空瓶、烧杯、吸水纸等。

所需溶液:卡偌液、席夫试剂、SO2洗涤液、洗涤剂45%的醋酸溶液、。一、实验步骤;

1.侵种(12月23日上午)

将蚕豆按需要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置25℃温箱内,侵泡26h。

2、催芽(12月24日上午)

待种子吸胀后,将其放入解剖盘中,在25温度下℃培养24小时,待种子初生根2-3mm时,选发芽好的,放入脱脂棉的解剖盘中。在25℃催芽48小时,出生根长至2-3cm时,进行处理。3、处理根尖(12月27日8:20)

截取蚕豆的根尖,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被测液的浓度分别是,让被测液侵住根尖即可。用自来水作对照实验,处理时间为4h.4、根尖细胞的恢复培养(12月27日12:20)

将处理后的种子用自来水侵洗3次,每次2-3分钟,然后把洗净的种子放在湿脱脂棉盘中,恢复培养22-24h。5、根尖细胞的固定(12月28日12:20)

将恢复的种子,从根尖顶端切下1cm长幼根放入青霉素空瓶中,加入卡洛液固定24h,置4℃冰箱内保存备用。6、孚尔根染色(12月29日12:20)

1)固定好的幼根,在青霉素瓶中用蒸馏水侵洗三次,每次5min.2)洗净残水,再加5mol/lHCL将幼根泡住,连瓶放入28℃水浴锅中水解幼根25min左右,只有跟被软化为止。3)用蒸馏水侵洗幼根两次,每次5min。

4)在暗室或遮光的条件下加席夫试剂,染色1-4h。5)除去染液,用SO2侵洗液清洗幼根2次,每次5min。6)用蒸馏水侵洗1次,5min。

7)将幼根放在新换的蒸馏水中,置4℃的冰箱内保存,可供随时装片之用。

7、制片(12月30日8:00)

1)将幼根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用解剖针截下1mm左右的根尖。2)滴上少许45%的醋酸溶液,用解剖针将根尖捣脆。3)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有气泡。4)再在盖玻片上加一小块滤纸。8、镜检及微核识别标准将制好的片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细胞区细胞分散均匀、膨大、分裂较多的部位,再转高倍镜观察。

每一处理观察2个根尖。记录细胞数。二、实验结果

蚕豆根尖微核监测记录表

对照组序号12处理组2处理组11212三、计算

MCN‰=某测试样点(或对照)观察到的MCN数/某测试样点(或对照)观察到的细胞数×1000‰对照组:

1、MCN‰=2/1073×1000‰=1.86‰2、MCN‰=2/1136×1000‰=1.76‰

微核数223256观察的细胞数107311361811101213531246均值=1.86‰+1.76‰/2=1.81‰处理组:

1、MCN‰=3/1811×1000MCN‰=1.66‰2、MCN‰=2/1012×1000‰=1.98‰均值=1.66‰+1.98‰/2=1.82‰处理组

1、MCN‰=5/1353×1000‰=3.70‰2、MCN‰=6/1246×1000‰=4.82‰均值=3.70‰+4.82‰/2=4.26‰

污染指数(PI)=处理组MCN‰平均值/对照组MCN‰平均值处理组1

污染指数(PI)=1.82‰/1.81‰=1.01

处理组2

污染指数(PI)=4.26/1.81‰=2.35

四、实验结论

处理组1PI在0-1.5之间,基本没污染。处理组2PI处于2-3.5之间属中污染。五、实验心得

1、对严重污染的水环境,监测可能导致根尖死亡,应先稀释再做实验。

2、根尖催芽时,温度应保持于25℃,否则会影响根尖正常生长。实验二

监测项目:总大肠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器材及试剂:瓶皿、移液管、试管、锥形瓶、恒温箱、显微镜、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炉、采样瓶、量杯、导管、酒精灯、接种环、无菌水、PH试纸。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番红染液、95%乙醇

一、实验步骤:1、12月27日

1)制作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2)包扎实验仪器并灭菌2、12月28日

1)在圭塘河的排污口上、中、下游采集水样。2)对采集的水样进行稀释3)进行初步发酵3、12月29日

1)平板分离(将初发酵中产酸产气及产酸发酵管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并平板分离。

2)将接种好的瓶皿置于37摄氏度恒温箱中培养18-24h。4、12月30日

1)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选取符合特征的菌落。(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对选出的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3)进行复发酵实验(将镜检菌落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菌挑取一部分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置于37摄氏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5、12月31日

1)对进行复发酵的试管进行观察,有产酸产气者及存在大肠菌群。2)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并查大肠菌群数表,报告每升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二、实验结论

实验失败,无实验结果。三、实验心得

1)实验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初发酵时时间不足,导致时间时间完全推迟。

2)加小导管时,应避免产生气泡。3)整个实验应遵循无菌操作。

扩展阅读:周围微生物检测观察实验报告

周围微生物检测观察实验报告

汽车14班张建宇201*010780实验时间201*1年10月16号同组成员:马跃陈浩

A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某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根据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气的要求条件不同,供给他适宜的培养,或者加入某些抑制剂造成抑制其生存的条件,从而淘汰其他细菌的生长,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的微生物。

2.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竟是当d稀世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

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一细胞。统一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输出样品中的的含菌数。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杂,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

结果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活的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

B实验材料:菌源:土样10g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2个1000ul、200ul各一支培养箱

C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作100倍稀释用0.9%无菌生理盐水250ml三角瓶中装99ml生理盐水,每瓶加约20粒玻璃珠250ml三角瓶中99ml实验用具:平皿;涂棒;无菌200ul,1000ul吸头;记号笔,酒精灯;

D实验步骤:1.采土样:

选择肥沃土壤,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土壤数10g,装入烧杯,带回实验室

2.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9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用手振荡5min使土壤均匀分散成为土壤悬液(10-2)。用1ml的无菌吸头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注入事先分装有9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振荡均匀(10-4)。

3.涂布

用一支的无菌吸头,吸取10-4浓度土壤稀释液100ul,较均匀地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用灭过菌的无菌玻璃涂棒涂匀。每个同学1个平板。

4.培养

将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50C温箱中培养24h;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5.菌落计数

有较大片菌苔生长时,弃用,以无片菌苔生长的平皿计数;

若成片菌苔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其余一半分布均匀,将此一半计数*2;6.菌落计数

土壤微生物含量=平板平均菌落数x105

E实验结果:

估计有50-60个

这是用牙垢画的线长出的菌落,初步

这是泥土中的细菌长成的菌落,虽然堆积混乱,但

是根据若成片菌苔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其余一半分布均匀,将此一半计数*2的原则。可以数出大约有120-150个菌落,折合成土壤微生物含量在1.2-1.5*10^7

这是豆浆的菌落图由于大量菌落堆积,无法数清具体数量。

这是敞口10min的图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10个菌落。

F实验讨论:1.我的土壤实验中出现了多个菌种,其中还有一个黄色的菌种且扩散的很快,说明在某一个相同的生存坏境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菌种,也表示了在这些菌种中,生在繁殖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2.我的几乎每一个平板的一圈都有明显的污染杂菌,这给我们两点启示,其一就是在排除外菌干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边缘的清理,其二涂抹实验物的时候要涂抹均匀。3.注意一些极易导致实验误差的变量,如实验过程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应该尽量避免正对培养皿,同时试验之前注意洗手(虽然实验中证明了即使洗手也不会对微生物的存在构成影响)但是可以保证单一变量的稳定,使每个同学之间的实验误差降低到最低。

4.在放置培养皿的时候请注意正反面的正确位置,向上的方向注意要是有培养琼脂的一面,这样是为了水蒸气不影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啤酒实验

A实验原理:1.将生物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的基质上,从而提供酶或细胞的利用效率;

2.固定化技术生产啤酒固定化细胞能重复使用;发酵后菌体与发酵液易于分离;后处

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可连续发酵,过程自动化3包埋法固定化技术的一种;将微生物细胞均匀的包埋在水不溶性载体的紧密结构中,细胞不易漏出;制定固定化细胞时,细胞和载体不起任何反应,细胞处于最佳生理状态;固定化细胞有载体为屏障,可避免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B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啤酒酵母,100ml麦芽汁(8%~10%)/250ml三角瓶,2.5%海藻酸钠溶

液5ml,灭菌;1.5%CaCl250ml,灭菌;0.9%无菌生理盐水,50ml;无菌滴管;无菌玻璃棒;无菌封口膜封好的100ml三角瓶。

C实验步骤:1.菌体培养

将培养24h的新鲜斜面菌种,接种于三角瓶中培养;

2.细胞固定化

在5mL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2ml预热至35oC的酵母培养液,混合均匀,以无菌滴管吸取混合液,滴管口离液面5cm以上,缓慢而稳定滴加到CaCl2溶液中,即可得到直径约3mm左右的凝胶珠;全部滴入.钙化30min;

3.在无菌玻璃棒帮助下倒掉CaCl2溶液,倒生理盐水于制得的固定化好的酵母细

胞的瓶子中,洗一次凝胶珠,将100mL发酵培养基(麦芽汁)倒入制得的固定化小球的瓶子中,25℃静止培养24小时;放置4℃冰箱。4.品尝啤酒。

D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品尝到了美味的啤酒,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是麦芽糖液加的

比例过重导致了啤酒的口味极度偏甜,而且在配制海藻酸钙溶液的时候没有耐心的挤压,导致了有一部分的颗粒状物没有充分的与液体接触,这也可能是实验结果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

酸奶的制作

A实验原理:发酵过程在包装容器中进行,从而使成品因发酵而保持了凝乳的状态。B实验材料和用具:袋装巴氏消毒法处理过的牛奶(此处采用的是三元的牛奶),酸奶菌种。纸杯每人一个。

C实验步骤:1.取1000ml的鲜奶搅拌煮沸消毒加白糖60g搅拌溶解,趁热干净无菌的100ml的纸杯中,用洁净的封口膜将杯口封住。冷却至40度的时候将市面上的原味酸奶按5%的比例倒入融界好糖的牛奶中,搅拌均匀。2.在42度的条件下发酵培养6-8h的时间,此间牛奶不要动,等待凝固成型的时候停止发酵。

3.将酸奶静置于4摄氏度的冰箱中24h以上。

D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结束一天过后的,我们品尝到了自己做的酸奶,酸奶的连稠度明显高于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酸奶并且口味更加的甜奶味更加的重。由此可以看出市面上的酸奶在原材料的选择加工运输保存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漏洞。通过这样一个简单实验,不仅仅给了我们知识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一种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方法,那就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我们有能力去进行一些动手操作的工作,这样即对我们认识知识理解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其实生活中一些看起来比较复杂的事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细心的去专研去开动我们的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动手去做一些有兴趣有意义的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物监测实训周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生物监测实训周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物监测实训周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664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