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政部门决算管理与监督
论财政部门决算管理与监督
(201*-12-1909:49:25)转载标签:
财经
财政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和监督,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科学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财政部门决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部门决算的审核与检查工作对提高部门决算信息的质量,加强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财政部门加强决算与支出管理,强化财政部门决算监督检查义不容辞、刻不容缓。只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与监督检查,才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一、当前财政部门决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一个方面,财政监督是为财政管理服务的。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共同努力,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成效明显。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财政支出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财政部门决算管理工作更为严重,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监督和监管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决算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对部门决算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的现象,决算编制口径随意性大,帐表不符、数据失真。部门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人们往往会更关心经费是否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是否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对决算的认识只停留在属于一个年终后整体算账的层次,片面地认为决算只是对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的汇总,对于超支、违规支出或违纪问题也控制不了,对财务管理没有太大的意义。正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部门决算编制的定位不高、对部门决算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一些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问题,在决算编制过程中,部分单位未能按照财务会计法规如实填报,甚至没有认真细致地分析就草率列报,或者不列报。有的会计基础工作没做好,不按规定口径填列,不能有效为对来年预算提供重要参考。部门决算往往出现敷衍现象,决算能通过基本逻辑审核就万事大吉,部门决算的一个重要部分决算分析及说明往往浮于表面、甚至流于形式。
(二)重预算轻决算,理不清两者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报预算时,各预算单位重视预算、轻视决算思想作怪,没有做到顾全大局,一味考虑自身的内部利益,认为国家的钱来得容易,不要白不要。把不该列入预算的支出却编列进来;不顾轻重缓急,不考虑需要与可能,生拉硬塞地报列专项。财政部门为了节省财政资金,只对单位的预算层层把关审核严密,而对预算单位年终上报的支出决算数据草草收表、只要数据能过微机关,其他超支、虚列、瞒报、违规等问题就不管不问,报表结束后束之高阁。实际上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共同构成部门资金分配使用运行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预算是决算的前提,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决算则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也是监督,它为今后更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提供依据,为政府更好地实施宏观调控服务。只有把二者关系理清,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预算执行和经济健康发展。
(三)财政支出管理不当,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目前我们的财政支出管理方法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通常做法是根据前几年支出实际平均数,再加上因物价上涨和事业发展增长部分,编制预算单位的支出预算。这样存在很多弊端:一是这种做法不仅造成了单位之间经费供应上的苦乐不均,而且导致支出中的不足和浪费。因为安排支出时采用基数加增长的办法,本身就以承认原有的支出格局为前提,各项支出往往是能增不能减,使已经变化的支出格局得不到及时调整,增强了财政支出刚性,特别是在当前的体制转轨中,一些单位的自给能力明显提高,创收规模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沿用基数法,将加重财政负担。二是这种做法导致在预算确定之前,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形成争投资、争项目、争预算指标等现象;预算确定之后,财政部门按预算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拨款,由各个部门及有关单位自己安排使用。由于缺乏财政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财政资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乱支、挪用、浪费等不良现象,并且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尤其是一些工程项目的支出由少数人决策,有些所谓的“一支笔,一本帐”,实际是缺乏透明度、缺乏公正性、缺乏有效监督,预算执行中项目超预算执行,或项目被随意调整、串换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和资金使用效益。
(四)部门决算监管不力,相关数据利用效率不高
每年财政部门从下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编制的部门决算,往往被束之高阁,少人问津,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没有利用部门决算资料检查、检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作用的充分发挥。如有的部门支出过大或任意超支,并将超支转到下年、挂转到往来或放在账外,这样日年积累将形成赤字,甚至严重赤字。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将成为今后的“大窟窿”。二是基本上都不参考部门决算数据来编制部门预算。不参考部门决算所反映的结余和实际支出数据编制预算。突出表现是不将经常性结余列入年初预算。二、存在问题根源及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既涉及体制,也涉及管理。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财政支出需求压力大,收支矛盾加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获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表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1979年至1995年的17年间,我国有15年出现赤字,累计赤字2814亿元,特别是在“八五”期间,财政赤字迅速扩大,达到1945亿元。国债规模也不断扩大,1980年为43亿元,1985年为89亿元,1990年为375亿元,到1996年已上升为1900多亿元,近几年已上升到3000多亿元。目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对财政支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收支矛盾也在加大。特别是有些地市县问题较为突出。如某县的某镇财力为零,年终决算时为零。这是某县财政体制造成的,它不仅严重影响乡镇的正常运行,而且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二)决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
决算工作主要是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映。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单位并没有根据实际执行的情况进行填报,形成“两层皮”,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对于预算的执行,经济科目仅到大类,而部门决算报表却要明细到款级,例如,财决05表、05-1表、05-2表,行政事业单位在填列这些报表时存在很强的随意性。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尤其是专项资金,仍习惯于先办事、后批钱,先上项目、后找资金,这种项目之间互相调剂、不严格根据预算执行的情况非常严重,为掩盖其不规范的操作,在决算报表中并不真实的反映其实际执行情况,而是根据预算做决算。三是为机械的适应决算报表审核公式的要求,肆意更改其真实的执行情况。例如,人均工资审核问题、招待费超支问题,为了避免人均工资过高和单项支出超标,将人员支出和超支部分调到商品与服务支出中。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决算编制的真实性、科学性。
(三)决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脱节
决算报表编制应该是建立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准确、真实、科学的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与决算报表体系存在差异,将单位财务数据转化为决算报表数据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转化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不易发现。另外,对于单位原来沉淀在基本户的财政性资金如何使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遮遮掩掩,存在虚报瞒报的现象。这就造成决算数据的编制与单位财务管理相脱节。上报决算时与账表不符。(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脱节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体系,以及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近年来,尽管财政监督积极融入财政管理,努力发挥服务大局、服务管理、服务改革的作用,但财政监督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个支柱,支撑力度不够,尤其是专职性财政监督在“大财政监督”格局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未能很好地设计到财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改革之中,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手段还不够完善。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信息不对称,监管难度较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机构与业务机构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督机构缺乏资金运行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平台,监督成本高、效率低。财政监督未能参与到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全过程之中,未能与财政资金运行过程达到时间与空间上的一致,事后检查工作开展较多,事前审核、事中监控措施较少,防患于未然的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财政支出监督的整体功效。
三、对策与建议
确保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加强部门决算应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部门决算的编审工作,确保部门决算数据的质量。(一)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对决算重要性认识
1.明确部门决算报告编制责任。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以及财务人员在决算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并规定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将按照《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对决算报表质量不高和在会计决算中存在故意虚报、瞒报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和必要的行政处罚。以提高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对决算的责任意识。
2.提高对决算重要性认识。要充分认识决算编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争取领导对决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提前决算编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决算编审工作的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决算编审工作;要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决算编审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因此,在部门决算编审过程中,必须认真组织好相关部门及人员,落实责任制,确保部门决算工作有序进行。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非税收入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决算作为政府及其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综合反映的综合财务报告,承担着促进财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任。因此,对部门决算工作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制定、完善考核评比办法,把数据质量作为考核部门决算工作质量的标准,严格核对数据和报表审核工作,强调收、支、余等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提高决算分析水平,发挥决算对加强预算管理的促进作用。(二)强化部门决算编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为提高决算编审质量,在决算编审工作中严格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八字方针,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具体来说要做到:一要把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关;二要把好凭证录入审核关;三要把好与财政的对账关;四要把好年度结账前的基础工作关;五要把好编制环节的数据录入和汇审关;六要把好部门决算责任制考核关。同时,要改进和加强决算报表的会审工作。实行决算报表会审是提高财政决算报表质量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查找、发现决算报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具体实施中,国库处与业务处联合对账、联合审核、联合批复,开通网上论坛,实行网上预审,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部门和市县修改,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决算会审时再大量修改数据。会审要从决算报表的正确性、编报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等方面入手,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采取“一般审核和重点审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各单位编报的报表、u盘和相关资料进行技术性审核。审核方法采取人工审核与计算机审核相结合,针对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重点审核单位收支数据有无估列代编或弄虚作假,决算报表有无缺表、少表,少填、漏填指标等问题,表间、表内的逻辑关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关系的正确性,保证财政支出与部门收入数据衔接,部门征缴与财政收入数据衔接。会审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各单位提供的报表和资料,公正地发表审查意见,审核工作完成后,审核人员要进行签字确认。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审核人员要集中讨论、评判,查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预算单位予以调整和改正。通过决算会审,最终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决算工作效率和编报质量的目的。
(三)做好决算数据分析、提高决算分析水平
部门决算信息是分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和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编制决算绝不仅仅是数字的汇总,而是要利用决算数据去分析,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和完善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使各单位编报决算后,对决算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重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际履行政府职能情况、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措施,将此数据分析报告分别报送本部门、单位领导和财政部门决算参考。对于财政部门来说,更要对部门决算的应用给予或引起足够的重视。各业务科室对分管部门的决算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对部门、单位提交的决算分析报告进行认真审阅。同时,分管人员还需站在财政资金分配安排监管的角度对所联系分管部门的决算资料进行疏理、分析,揭示和发现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履行政府职能、资产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管理的政策措施建议。各部门高度重视对部门决算的分析应用,利用结构分析法、线形回归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在历史数据的对比中,找出财政收支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要重点分析各项费用使用是否合理,项目支出的绩效水平,特别是要建立部门决算和部门预算的衔接机制和反馈机制,将决算分析的结果反馈给预算处室,然后,以部门决算作为审核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互为促进。预算编制通过预算执行加以验证,预算执行的结果形成决算,决算经过反馈,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实现良性循环,预算编制才能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才能高效规范,决算才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部门决算中部门和单位年终的结余,项目支出完成情况、非税收入征缴情况等指标都可以为财政部门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作为参考。以更好地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强化部门决算监督检查,提高部门决算管理水平
部门决算是全面反映单位年度收支结果的综合财务报告,它既反映出单位一年来对财政预算管理各项要求的执行情况,也反映出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的实际结果。因此应结合推行全市部门决算工作考核时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检查决算收入的真实性、合规性,看有无违反规定,截留挪用上级收入。有无超权限擅自减征、免征、超征、溢征的问题;二是检查决算支出,检查有无超预算、铺张浪费、乱发奖金补贴,甚至贪污私分等现象;三是评价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及财政抗风险能力。1.开展决算检查,确保账表一致
目前,由于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一些要求不完全一致,决算中存在一些需要分析填报的内容。尽管通过设置审核公式、设计部门决算与会计制度科目对应关系表、运用审核查询模板等方式实现了对决算报表填报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审核,但是对单位决算报表数据与会计账簿数据的一致性,也就是决算数据的真实性,没有有效的审核方式。决算数据的生命力在于其真实准确性,没有真实准确数据,决算编审工作再重要,数据也没人用。因此,应积极开展部门决算监督检查工作,组织人员对部门决算进行专项核查或抽查,检查账表相符情况以及列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情况。通过核查发现和纠正决算编审中的问题,提高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建立部门决算批复机制,发挥监督作用
部门决算批复根据“核定部门收支、强化财政审查、规范预算执行”的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管理状况进行批复。具体批复财政预算拨款收支、年终预算结余、预算外资金缴存核拨数。一旦建立这种批复机制,明确了决算报表责任主体,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应对本单位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强大的压力,避免了填报决算数据随意性强的问题。在建立部门决算批复机制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循序渐进原则。部门决算批复工作是个新兴的事物,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利益,对单位预算执行水平、财务管理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必须先试点再推开,先认识再实践,先探索再完善,一步一个脚印将部门决算批复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规范性原则。要严格制定和实施部门决算批复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优化批复流程、规范批复格式。真正做到部门决算批复符合相应法律、法规,符合财政政策,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这样才能有力发挥监督作用。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措施,强化日常监管,建立财政支出对账制度,定期与国库对账,掌握支出、结余等情况;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掌握和监督资金流向;通过项目单位资金收支、结余、工程进度等情况,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中监控;充分运用传统的检查、调研等手段,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的监督检查。
(2)严格责任追究和移送制度。加大对违规问题责任人员的处理处罚力度,继续坚持并规范将违规责任人移送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司法部门处理外,对领导干部的财经违规行为,要移送组织部门备案和处理;建立健全部门、地区和单位的利益追究机制,严厉惩罚违规获取和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
(3)建立支出监管分析报告制度和公告制度。每年对支出监管情况、查出的问题、纠正整改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向部门和单位通报并向社会公告,提高财政部门监管的震慑影响作用。
扩展阅读: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1、2、3、
软件程序更新太慢,应及时尽早。
决算任务参数、公式参数下发时间较晚,看能否提前下发。决算会审时间短、次数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希望市局进一
步增加会审时间、会审时间,至少有2天、2次。4、
应将每年容易出错的地方、修改较多的问题汇集归类,总结成
明白纸,决算会审时大家在一起讨论,加快工作效率。
财政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和监督,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科学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财政部门决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部门决算的审核与检查工作对提高部门决算信息的质量,加强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财政部门加强决算与支出管理,强化财政部门决算监督检查义不容辞、刻不容缓。只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与监督检查,才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一、当前财政部门决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一个方面,财政监督是为财政管理服务的。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共同努力,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成效明显。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财政支出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财政部门决算管理工作更为严重,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监督和监管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决算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对部门决算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的现象,决算编制口径随意性大,帐表不符、数据失真。部门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人们往往会更关心经费是否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是否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对决算的认识只停留在属于一个年终后整体算账的层次,片面地认为决算只是对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的汇总,对于超支、违规支出或违纪问题也控制不了,对财务管理没有太大的意义。正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部门决算编制的定位不高、对部门决算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一些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问题,在决算编制过程中,部分单位未能按照财务会计法规如实填报,甚至没有认真细致地分析就草率列报,或者不列报。有的会计基础工作没做好,不按规定口径填列,不能有效为对来年预算提供重要参考。部门决算往往出现敷衍现象,决算能通过基本逻辑审核就万事大吉,部门决算的一个重要部分决算分析及说明往往浮于表面、甚至流于形式。
(二)重预算轻决算,理不清两者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报预算时,各预算单位重视预算、轻视决算思想作怪,没有做到顾全大局,一味考虑自身的内部利益,认为国家的钱来得容易,不要白不要。把不该列入预算的支出却编列进来;不顾轻重缓急,不考虑需要与可能,生拉硬塞地报列专项。财政部门为了节省财政资金,只对单位的预算层层把关审核严密,而对预算单位年终上报的支出决算数据草草收表、只要数据能过微机关,其他超支、虚列、瞒报、违规等问题就不管不问,报表结束后束之高阁。实际上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共同构成部门资金分配使用运行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预算是决算的前提,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决算则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也是监督,它为今后更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提供依据,为政府更好地实施宏观调控服务。只有把二者关系理清,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预算执行和经济健康发展。
(三)财政支出管理不当,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目前我们的财政支出管理方法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通常做法是根据前几年支出实际平均数,再加上因物价上涨和事业发展增长部分,编制预算单位的支出预算。这样存在很多弊端:一是这种做法不仅造成了单位之间经费供应上的苦乐不均,而且导致支出中的不足和浪费。因为安排支出时采用基数加增长的办法,本身就以承认原有的支出格局为前提,各项支出往往是能增不能减,使已经变化的支出格局得不到及时调整,增强了财政支出刚性,特别是在当前的体制转轨中,一些单位的自给能力明显提高,创收规模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沿用基数法,将加重财政负担。二是这种做法导致在预算确定之前,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形成争投资、争项目、争预算指标等现象;预算确定之后,财政部门按预算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拨款,由各个部门及有关单位自己安排使用。由于缺乏财政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财政资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乱支、挪用、浪费等不良现象,并且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尤其是一些工程项目的支出由少数人决策,有些所谓的“一支笔,一本帐”,实际是缺乏透明度、缺乏公正性、缺乏有效监督,预算执行中项目超预算执行,或项目被随意调整、串换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和资金使用效益。
(四)部门决算监管不力,相关数据利用效率不高
每年财政部门从下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编制的部门决算,往往被束之高阁,少人问津,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没有利用部门决算资料检查、检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作用的充分发挥。如有的部门支出过大或任意超支,并将超支转到下年、挂转到往来或放在账外,这样日年积累将形成赤字,甚至严重赤字。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将成为今后的“大窟窿”。二是基本上都不参考部门决算数据来编制部门预算。不参考部门决算所反映的结余和实际支出数据编制预算。突出表现是不将经常性结余列入年初预算。二、存在问题根源及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既涉及体制,也涉及管理。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财政支出需求压力大,收支矛盾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获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表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1979年至1995年的17年间,我国有15年出现赤字,累计赤字2814亿元,特别是在“八五”期间,财政赤字迅速扩大,达到1945亿元。国债规模也不断扩大,1980年为43亿元,1985年为89亿元,1990年为375亿元,到1996年已上升为1900多亿元,近几年已上升到3000多亿元。目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对财政支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收支矛盾也在加大。特别是有些地市县问题较为突出。如某县的某镇财力为零,年终决算时为零。这是某县财政体制造成的,它不仅严重影响乡镇的正常运行,而且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二)决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
决算工作主要是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映。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单位并没有根据实际执行的情况进行填报,形成“两层皮”,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对于预算的执行,经济科目仅到大类,而部门决算报表却要明细到款级,例如,财决05表、05-1表、05-2表,行政事业单位在填列这些报表时存在很强的随意性。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尤其是专项资金,仍习惯于先办事、后批钱,先上项目、后找资金,这种项目之间互相调剂、不严格根据预算执行的情况非常严重,为掩盖其不规范的操作,在决算报表中并不真实的反映其实际执行情况,而是根据预算做决算。三是为机械的适应决算报表审核公式的要求,肆意更改其真实的执行情况。例如,人均工资审核问题、招待费超支问题,为了避免人均工资过高和单项支出超标,将人员支出和超支部分调到商品与服务支出中。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决算编制的真实性、科学性。
(三)决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脱节
决算报表编制应该是建立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准确、真实、科学的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与决算报表体系存在差异,将单位财务数据转化为决算报表数据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转化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不易发现。另外,对于单位原来沉淀在基本户的财政性资金如何使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遮遮掩掩,存在虚报瞒报的现象。这就造成决算数据的编制与单位财务管理相脱节。上报决算时与账表不符。(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脱节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体系,以及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近年来,尽管财政监督积极融入财政管理,努力发挥服务大局、服务管理、服务改革的作用,但财政监督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个支柱,支撑力度不够,尤其是专职性财政监督在“大财政监督”格局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未能很好地设计到财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改革之中,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手段还不够完善。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信息不对称,监管难度较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机构与业务机构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督机构缺乏资金运行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平台,监督成本高、效率低。财政监督未能参与到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全过程之中,未能与财政资金运行过程达到时间与空间上的一致,事后检查工作开展较多,事前审核、事中监控措施较少,防患于未然的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财政支出监督的整体功效。
三、对策与建议
确保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加强部门决算应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部门决算的编审工作,确保部门决算数据的质量。(一)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对决算重要性认识
1.明确部门决算报告编制责任。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以及财务人员在决算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并规定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将按照《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对决算报表质量不高和在会计决算中存在故意虚报、瞒报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和必要的行政处罚。以提高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对决算的责任意识。
2.提高对决算重要性认识。要充分认识决算编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争取领导对决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提前决算编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决算编审工作的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决算编审工作;要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决算编审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因此,在部门决算编审过程中,必须认真组织好相关部门及人员,落实责任制,确保部门决算工作有序进行。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非税收入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决算作为政府及其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综合反映的综合财务报告,承担着促进财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任。因此,对部门决算工作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制定、完善考核评比办法,把数据质量作为考核部门决算工作质量的标准,严格核对数据和报表审核工作,强调收、支、余等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提高决算分析水平,发挥决算对加强预算管理的促进作用。(二)强化部门决算编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为提高决算编审质量,在决算编审工作中严格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八字方针,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具体来说要做到:一要把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关;二要把好凭证录入审核关;三要把好与财政的对账关;四要把好年度结账前的基础工作关;五要把好编制环节的数据录入和汇审关;六要把好部门决算责任制考核关。同时,要改进和加强决算报表的会审工作。实行决算报表会审是提高财政决算报表质量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查找、发现决算报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具体实施中,国库处与业务处联合对账、联合审核、联合批复,开通网上论坛,实行网上预审,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部门和市县修改,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决算会审时再大量修改数据。会审要从决算报表的正确性、编报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等方面入手,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采取“一般审核和重点审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各单位编报的报表、u盘和相关资料进行技术性审核。审核方法采取人工审核与计算机审核相结合,针对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重点审核单位收支数据有无估列代编或弄虚作假,决算报表有无缺表、少表,少填、漏填指标等问题,表间、表内的逻辑关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关系的正确性,保证财政支出与部门收入数据衔接,部门征缴与财政收入数据衔接。会审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各单位提供的报表和资料,公正地发表审查意见,审核工作完成后,审核人员要进行签字确认。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审核人员要集中讨论、评判,查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预算单位予以调整和改正。通过决算会审,最终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决算工作效率和编报质量的目的。
(三)做好决算数据分析、提高决算分析水平
部门决算信息是分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和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编制决算绝不仅仅是数字的汇总,而是要利用决算数据去分析,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和完善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使各单位编报决算后,对决算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重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际履行政府职能情况、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措施,将此数据分析报告分别报送本部门、单位领导和财政部门决算参考。对于财政部门来说,更要对部门决算的应用给予或引起足够的重视。各业务科室对分管部门的决算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对部门、单位提交的决算分析报告进行认真审阅。同时,分管人员还需站在财政资金分配安排监管的角度对所联系分管部门的决算资料进行疏理、分析,揭示和发现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履行政府职能、资产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管理的政策措施建议。各部门高度重视对部门决算的分析应用,利用结构分析法、线形回归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在历史数据的对比中,找出财政收支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要重点分析各项费用使用是否合理,项目支出的绩效水平,特别是要建立部门决算和部门预算的衔接机制和反馈机制,将决算分析的结果反馈给预算处室,然后,以部门决算作为审核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互为促进。预算编制通过预算执行加以验证,预算执行的结果形成决算,决算经过反馈,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实现良性循环,预算编制才能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才能高效规范,决算才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部门决算中部门和单位年终的结余,项目支出完成情况、非税收入征缴情况等指标都可以为财政部门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作为参考。以更好地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强化部门决算监督检查,提高部门决算管理水平部门决算是全面反映单位年度收支结果的综合财务报告,它既反映出单位一年来对财政预算管理各项要求的执行情况,也反映出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的实际结果。因此应结合推行全市部门决算工作考核时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检查决算收入的真实性、合规性,看有无违反规定,截留挪用上级收入。有无超权限擅自减征、免征、超征、溢征的问题;二是检查决算支出,检查有无超预算、铺张浪费、乱发奖金补贴,甚至贪污私分等现象;三是评价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及财政抗风险能力。1.开展决算检查,确保账表一致
目前,由于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一些要求不完全一致,决算中存在一些需要分析填报的内容。尽管通过设置审核公式、设计部门决算与会计制度科目对应关系表、运用审核查询模板等方式实现了对决算报表填报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审核,但是对单位决算报表数据与会计账簿数据的一致性,也就是决算数据的真实性,没有有效的审核方式。决算数据的生命力在于其真实准确性,没有真实准确数据,决算编审工作再重要,数据也没人用。因此,应积极开展部门决算监督检查工作,组织人员对部门决算进行专项核查或抽查,检查账表相符情况以及列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情况。通过核查发现和纠正决算编审中的问题,提高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建立部门决算批复机制,发挥监督作用
部门决算批复根据“核定部门收支、强化财政审查、规范预算执行”的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管理状况进行批复。具体批复财政预算拨款收支、年终预算结余、预算外资金缴存核拨数。一旦建立这种批复机制,明确了决算报表责任主体,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应对本单位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强大的压力,避免了填报决算数据随意性强的问题。在建立部门决算批复机制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循序渐进原则。部门决算批复工作是个新兴的事物,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利益,对单位预算执行水平、财务管理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必须先试点再推开,先认识再实践,先探索再完善,一步一个脚印将部门决算批复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规范性原则。要严格制定和实施部门决算批复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优化批复流程、规范批复格式。真正做到部门决算批复符合相应法律、法规,符合财政政策,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这样才能有力发挥监督作用。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措施,强化日常监管,建立财政支出对账制度,定期与国库对账,掌握支出、结余等情况;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掌握和监督资金流向;通过项目单位资金收支、结余、工程进度等情况,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中监控;充分运用传统的检查、调研等手段,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的监督检查。
(2)严格责任追究和移送制度。加大对违规问题责任人员的处理处罚力度,继续坚持并规范将违规责任人移送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司法部门处理外,对领导干部的财经违规行为,要移送组织部门备案和处理;建立健全部门、地区和单位的利益追究机制,严厉惩罚违规获取和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
(3)建立支出监管分析报告制度和公告制度。每年对支出监管情况、查出的问题、纠正整改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向部门和单位通报并向社会公告,提高财政部门监管的震慑影响作用。
三、影响决算工作编审的主要原因
1.存在思想上偏差。对预算、总决算重视度高于部门决算,主要是预算关系到本单位可用的财政资金总量,而部门决算只是事后支出编报报送财政部门,重视程度不一样,以致部门决算报表出现填报不完整、数据不准确、审核把关不严格的情况。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弱化。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部分单位财务人员转岗或身兼数职,个别单位甚至由没有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的驾驶员来兼任。据不完全统计,201*年丽水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兼职财务人员约占40%,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约占20%。
3.预决算没有很好的对接。首先是部分地方预算管理不规范,科目调剂不严肃,如将预算内政府性基金列入预算外、项目经费列支人员费用等。其次是决算成果未被充分利用。再次是决算边缘化。从全市来看,各地财政部门基本上都不参考部门决算数据来编制部门预算,这也是决算不被引起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决算批复制度未得到落实。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在各级人大通过财政决算的20日内,财政部门要完成单位的部门决算批复工作。目前全国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市财政部门开展了决算批复工作,但我省各地都还在等待、观望。
5.部门协调没有很好到位。部门决算内部涉及预算、职能业务处室、综合和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等部门,外部还有各主管部门、基层单位等。当前全市各地决算工作中主要由财政国库部门在牵头实施,在决算遇到突出问题和困难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协作机制,仅靠国库部门一两个人难以完成几百个预算单位的联络、上万条数据的审核,直接影响到决算数据的质量。
四、加强决算工作的措施建议
随着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财政“三个子”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大、审计等对财政工作监督的逐步深入,作为反映财政预算执行综合结果的财政部门决算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为此建议:
1.强化培训、提升水平。编制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决算报表的质量和效率。一是要提高决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各地要将业务骨干充实到决算工作队伍来,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为完成决算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要提升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财政部门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务知识培训,使单位编制决算的财务人员熟练掌握编报方法和内容,为做好决算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2.积极探索、实现融合。预算与决算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预算为决算提供依据,决算是预算执行结果,也是下年预算编制的依据。因此,要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建立具有操作性强的执行制度,彻底解决预算、决算两张皮现象,促进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只有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才能保证预算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最终形成“预算→决算→预算规范”的有效机制。
3.建立决算批复制度。积极探索批复方式,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尽快建立部门决算批复制度。部门决算批复工作不仅是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体现,也是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水平、保证决算数据权威性的要求。
4.强化内部工作机制。决算涉及到的财政部门内部处室和单位很多,需要相互间的支持配合,因此决算的组织领导非常重要。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和配合默契的协作机制,如成立决算工作小组,协调决算的各项工作。
5.强化分析、发挥作用。决算数据资料齐全,信息丰富,编审之后不能被束之高阁,必须彻底改变“重数字、重表格,轻文字、轻分析”的状况,要充分挖掘、分析和使用决算数据,提高部门决算分析的水平和质量,发挥部门决算在财政财务管理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的改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安排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决策和财政各项改革服务。
6.健全考核制度。一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部门决算评比考核相关办法,对单位决算编审工作进行考评,形成决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决算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开展决算核查机制。开展决算数据核查工作,组织国库、业务和监督检查等部门人员对决算进行专项抽查,强化单位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决算账、表、实一致。
7.优化系统、提升效率。一是进一步优化报表结构,突出分析功能。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全面反映单位的所有收支内容,实现单位财务收支内容的全覆盖。二是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里不同表间的数据实现自动提取,与总决算、基建决算的数据实现自动转换,同时决算数据在财政部门内部共享。三是积极开展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对接研究,争取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相关决算报表的初始数据提取,提高工作效率。
冠县财政局201*年3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论财政部门决算管理与监督》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论财政部门决算管理与监督: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论财政部门决算管理与监督》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7642.html
- 上一篇:会计基础总结04章 会计凭证
- 下一篇:会计基础精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