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字绣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绣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十字绣作为校本课程已经在三、四、五、六年级组开展,共有16名学生参加。学生不但完成了学习目标,而且自己还有了一些小收获,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强了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团结意识。
一、讲练结合
本课程的开设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稳定品质的最佳手段,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和高雅的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灵活性多样性,富有实效的十字绣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由教师向学生传播教学内容,主要利用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示多种十字绣作品,欣赏十字绣作品,先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放大教师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看清操作过程。二是师生互动,借助师生对话来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针对个别动手能力低下的学生,采取手把手教的教学方法。三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要采用分组合作法,在绣作品时,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自己确定表现主题,将图案分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在此过程中,每个小组分工到人,各负其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提升了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十字绣知识和技能。
二、正确评价
在作品评价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十字绣基本功的实践操作,重视课堂展评,出示学生的作品,让全班学生欣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通过展评交流,同学们都会深深的体会到:做十字绣必须要有信心、耐心。自从十字绣课程开设以来,大多数学生克服了浮躁的情绪,做事更为细心周密了;从学生的语言上就流露出了他们的成就感“十字绣不但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之前,我从没拿过针,也不会用针,十字绣让我不但会拿针,用针,还能绣出一幅美丽的小作品”……
三、活动的收获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养成学生的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并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绣成作品二十余幅。
四、存在的不足与采取措施
1、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多数,可能有些孩子从来没有拿过针,领悟能力稍微低一些,所以对这部分学生重点放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2、学生有时会出现忘带工具的现象,应该由班级统一布置带活动的工具。十字绣的开设,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动手操作、团结协作等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陶冶性情,修身养性。
鲁梅201*.
扩展阅读: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总结
实践活动《追寻太湖石的足迹》
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总结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加优化。201*年起,临朐四中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作为学校工作的突破口,结合当地有江北第一风景石市场五井太湖石市场的实际,提出了《以“太湖石”为主进行地理性科学研究学习》的课题,探索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活动育人的有效途径,不断地推动和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意义(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已作为初中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列入我国初级中学课程体系中,使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县是奇石之乡,太湖石、红丝石、五彩石和龟纹石在全国很有名气,据我校仅500米之遥的江北最大的奇石市场“五井太湖石林”,东西绵延数十里,储藏量极其丰富,约有145吨,闻名全国,远销海外。近年来,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生活的需要,赏石、藏石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日常文化活动。在这浓厚的赏石藏石氛围下,学生对奇石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果引导他们对奇石文化进
行探索和研究,必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二)课程开发的意义
(1)通过学生对太湖石探索,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2)通过观察实践、查阅文献和网络资料、实地调查等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技能,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综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认真负责、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3)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热爱自然、尊重科学的意识。二、课程主要内容
带领学生以五井太湖石为主研究它的造型、分类、用途、安置、形成、开发挖掘、销售运送。以及认识五井太湖石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同时涉及化学学科,进行化学实验分析;学习怎样利用物理力学知识省时省力挖掘、起运太湖石;结合计算机学科知识,形成我们自己的“五井太湖石”网页。三、课程活动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校秉承一贯的“创新、实践、探究、求实”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以“趣、动、展”教学法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挖掘校本资源活动。
1、合作性原则:《追寻太湖石的足迹》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查阅文献和网络资料、实地调查等几种常用的研究方
法,学生积极探索,共同探讨,分工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行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课程活动强调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
四、课程开发的主要措施
1、依托丰富的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临朐山丘居多,地质结构复杂,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有江北最大的奇石市场。位于临朐县西南的五井镇盛产太湖石,据初步调查,五井镇的太湖石储量已达145万吨,位于莲花山南部的奇石市场是江北最大的太湖石奇石市场,绵延四、五里,现存自然景观石上万块。且奇石从业人员已达上千人,这些都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利资源,有利于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科学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和步骤为加强课程开发力量,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科研主任、德育主任、部分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成员。课题研究小组在正确分析、把握校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建设的一般步骤,科学规划开发方案。经过全体成员的充分研讨、论证,编辑了《《追寻太湖石的足迹》》一书,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建议等。然后,在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课题组开始组织实施具体的课程研发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建立定期研讨制度,加强反思交流,引发思维碰撞为保障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建立了课题研讨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活动。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各种问题,确定阶段性研讨的主题和内容。每次活动,都确立中心发言人,使课题研讨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研讨、交流、反思和感悟,引发思维碰撞,最终达成共识。
4、实施跟踪调查,拓展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
我们把最初的太湖石的造型、分类、用途、安置、形成、发掘开挖、销售运输主题编写成课程文本后,科研处、教导处、政教处处等管理部门联合组织相关人员随堂进行听课评估,并注意做好学生和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意见的反馈工作,组织上课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文本主题范围,使课程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五、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总体要求
1、按照学校课程计划的整体要求,开足课时。每个学期一般安排9-10课时,原则上间周1课时,由班主任兼任课教师。
2、各班主任老师要认真制定课时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案,根据德育处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教学。3、学校同时要求,其他任课教师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传统节日教育的内容,以拓宽教育渠道。
4、加强校本课程的师资培训,注重校内课程的研讨和交流,注重反思与体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六、课程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1、制定实验计划2、加大教科研力度
结合我校地理的特点,我们在实验中开展活动,及时反馈实验信息,达到资源共享,并且多种教材取长补短,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供空间。(二)实践阶段
1、研究性学习的灵魂是“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太湖石的探究中,我们课题组的实验老师带领学生亲临太湖石市场,欣赏千姿百态的太湖石,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向采石工人采访有关太湖石
的种类、用途、质地、营销等问题,参观采石现场,体验采石工人的艰辛劳动,领略他们的智慧,以及现代科技在生产领域的重要作用。通过体验,学生自己提出有关问题,然后对问题大家共同分析,归纳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太湖石的造型、分类、用途、安置、形成、发掘开挖、销售运输,以及认识五井太湖石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就以上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自主选择,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和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互补式配组,划分成:(1)开发挖掘小组(2)地理构造形成小组(3)艺术造型小组(4)鉴石小组(5)营销小组。学生按照四人一组,每组设一名组长,引导学生展开组内合作、组间合作。在探究过程中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研究性问题。2、对问题的研究解决,实验老师引导学生先进行推测、猜想、规划,设计出可行性方案,之后再根据设计方案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从而解决问题。每个学习小组先讨论设计出可行性方案,我们实验教师审阅后再与小组进一步完善,然后让小组具体实施探究措施。如在探究太湖石的形成中,小组预先猜想太湖石的成分可能溶于水,石体受到水的长年累月侵蚀逐渐容积形成当前形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向采石工人采访、实地考察、上网查询等形式,使问题逐步得到落实。学生发现太湖石为碳酸盐岩(当地称青石),石质成分主要是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大理岩、大理石化白云岩等,一般以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及地表由植物作用形成的有机酸以及由一些矿物形成的无机酸,共同作用于酸溶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
起腐蚀性的化学作用,裂隙被溶蚀成穿透的石缝或串珠状的孔洞。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的不均性,以及溶剂量的不同,溶蚀速度也不等,造成溶蚀的差异性。这些孔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具有“透、瘦、漏、皱”特点的太湖石。
3、关于在探究太湖石的营销中,我们实验教师带领兴趣小组举办了太湖石招商模拟会。同学们为大会制定了大会规则,精心组织设计五井太湖石宣传版面,介绍五井太湖石市场的规模、特色、种类、艺术造型、品牌,还为大会制定广告牌,买卖双方还就太湖石的规格、价码、运输、责任等进行业务模拟商谈,办的有模有样。学生长期处于理论学习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机会很少,而一旦接触社会实际,他们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不上,所以在探究学习中我们实验教师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致更浓,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4、在探究太湖石开挖中,兴趣小组亲临现场,了解太湖石的开挖过程,并从中了解了太湖石生存的地容地貌,对杠杆原理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看到开挖后的石坑没有处理措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所以小组提出了石坑回填的合理化建议,并写成书面材料,这些建议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5、在探究中实验教师注重实践作业的布置以巩固探究成果,弘扬学生个性。如布置的作业有:给朋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家乡太湖石,给老师发一封有关太湖石电子邮件,调查一下班中同学对太湖石的研究情况。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为学
生开辟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研究问题能力及学习兴趣都大大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也更加细致,综合运用能力稳步上升七、课程保障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
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工作成绩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教务处设一名专职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常规组织管理与教学工作。
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活动开展前,通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专职教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5、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
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注重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八、课程实施取得的效果
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得到整体发展,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将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1、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扩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如:在探究太湖石的形成中,指导学生实验方法,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初步认识太湖石的形成过程,探究和质疑能力大大提高。如:在太湖石的营销问题上,引导学生把握太湖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玲珑剔透,宜作园林石等审美特征,来探究它的销售渠道,这样学生会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求营销之策,从中进一步认识太湖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养成了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如:学生在学习中展开讨论、辩论、
实验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他们除了分享别人的成果外,也为别人提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学习空间更加开阔。3.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设,学生了解了家乡蕴藏的丰富的太湖石资源及其他的各种奇石,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了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促进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九、问题与思考
在下一步课程研究中,我们主要从太湖石的发展历程、形成原因、开发挖掘运输、假山的制作、太湖石的营销以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成立“室外英语沙龙”,让学生与外国客商面对面进行交流。与数学的估算;物理的杠杠、滑轮;地理的地质构造;历史的人物,如宋徽宗(赵佶酷爱奇石尤其是太湖石)相联系;电脑的照片处理(photoshop)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太湖石把我们所学的各科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7十字绣校本课程活动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7十字绣校本课程活动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7十字绣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0707.html
- 上一篇:201*年暑期校本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