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讲的总结
“一课三讲”的活动总结中英文学校:王晓玲
六年级的一课三讲已经拉下帷幕。活动开展以来,组内每位教师都积极认真的准备,课前设计“听、评课记录表”,课后由分管领导和全体老师进行了听评课的教研活动,大家认真评课,反复探讨教学的每一个小细节、研究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
潘老师,和王老师分别执教的《凡卡》和《贝多芬的悲惨世界》;《鲁滨孙漂流记》梗概和《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在课堂上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两位老师都能更放手的话,我觉得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小组的合作探究会有更大的帮助,更能体现课改的精神。龚老师,和冯老师执教的是《Protectoutenvironment》、《Outholiday》都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课堂,一环接一环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融洽,课堂气氛活跃。两节课各有特色,深受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陈老师和李老师执教的《抽屉原理》、《数的运算》。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课,在感觉新鲜的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她们娴熟的课堂调控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驾驭等,都让人佩服,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课三讲”的活动,年级组的老师们参与活动的意识很强,也明确了自己参与活动的意义,年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老师们注重反思积累,相信教师们随着教研活动的参与,必将得到不断发展。挥手之间,一学期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仿佛我还沉浸在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中时,新的学期就已经向我们招手了。没有决心,只有行动!下一学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通过此次活动,六年级组老师收获甚多,尤其是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帮助,学校的教研活动工作落到了实处,做出成果,做出成绩。
扩展阅读:一课三讲
一课三讲,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温丽文
有幸到香港进行内地与香港两地文化教育交流,深入香港学校课堂,了解香港教育现状,掌握第一手最真实的、较能反映香港教育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一课三讲,对其进行观课、剖析,探讨如何进行香港的有效性教学研究,无论对于内地或是香港,应有所启发。
笔者对三位同题异教的教师的课进行观课,发现他们各有长处、特点,又各有不足,综合其长处,取长补短,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一、课例再现。(课例一)
《木兰辞》(中下)(一)出示课文标题。(二)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
(三)简介“叙事诗”、《木兰辞》故事梗概、《乐府诗集》。(四)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粤语、普通话朗读课文。(2)正音。(3)词语解释。(4)内容理解。
A、木兰知道父亲被征入伍,有什么反应?B、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
C、木兰替父从军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孝顺、勇敢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用粤语、普通话朗读课文。(2)正音。(3)词语解释。(4)内容理解。
A、木兰出征前有何准备?
B、作者为什么要写木兰“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C、哪些诗句说明木兰上战场?
3、归纳1---2自然段的意思。(第一层)4、学习第三自然段(1)用粤语、普通话朗读课文。(2)正音。(3)词语解释。
(4)内容理解。根据诗句,推想木兰的军旅生活。(5)归纳第3自然段的意思。(第二层)5、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用粤语、普通话朗读课文。(2)正音。(3)词语解释。(课例二)《木兰辞》
(一)导入,看动画片《花木兰》
(二)简介《木兰辞》故事梗概、《乐府诗集》。(三)学习课文
1、播放朗诵录音,正音。2、学习第一自然段(1)普通话朗读课文。(2)词语解释。(3)内容理解。
A、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
B、木兰替父从军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孝顺、勇敢3、学习第二自然段(1)普通话朗读课文。(2)内容理解。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木兰“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4、学习第三自然段(1)普通话朗读课文。(2)内容理解。5、学习第四自然段
思考:木兰回来,天子如何奖赏她?6、朗读全文。7、疏理全文线索(情节梗概):纺织从军征战辞官还乡8、木兰品质归纳:第一段哪些地方体现木兰的品质?(课例三)《木兰辞》(一)课题板书(二)导入;
1、提问:当今社会有哪些英雄人物?
引导:历史当今香港女性。
2、观看赞美花木兰的段子。结论:女子不比男子差。(三)听朗读录音,思考:为什么朗读时语调时快时慢?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1、木兰的性格,优秀品质。2、军情的紧急。(四)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生朗读表示军情紧急的一段“昨夜见军贴卷卷有爷名。”(3)师导:A、表示军情紧急的诗句,读时要用急促的语调。
B、在“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木兰毅然“从此
替爷征”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导:“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这几句写什么?明确:上战场前的充分准备。
(2)生(甲组)朗读“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声啾”生互评:优点读得准确,声音响亮。缺点没有感情
(3)师导:表示军情的诗句要读得急促些,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表示思亲的诗句要读得缓慢些,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3、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范读
(2)师导:这段略写战场的生活,是艰苦、残酷的。读时语调是急促的。(3)生朗读,师指导朗读。(4)学生自读。4、学习第四自然段(1)生朗读(2)师导读,思考:对于天子的赏赐,木兰的态度如何?5、学习第五自然段(1)生朗读,师正音。
(2)师导读,思考:A、木兰的家人知道她回来,有什么行动?B、木兰回到家后干什么?6、学习第六自然段(1)生朗读。
(2)师导读,思考:借兔子说明什么?
7、师指导学生归纳木兰的性格。明确:孝顺、深明大义、勤劳、机智、刚毅、不慕荣华。8、木兰品质归纳:第一段哪些地方体现木兰的品质?
二、课例分析。
通过以上三个课例,引发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即如何通过多种形式,达到课堂有效的目的。(一)有效课堂教学特征
针对以上三个课例,我们认为,有效课堂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1、课型特点明显。不同的课型,其课型特点是不相同的。讲读课、导读课、指导课、讲评课各有其不同特征,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木兰辞》属精讲课文,必须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把握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过程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制订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内容、方法时,一定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耐心听讲引导,切忌急于求成,越厨代庖。
2、文体特征突出。本文属诗歌,诗歌教学,要抓住朗读、词语解释、文意理解三个主要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带领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可以先听录音,后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接着,指导学生理解重点的词语,重点词语包括文中新出现的词语、难懂的词语、古今异议、一词多异等词语。最后围绕文章内容,设计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把握文章思想内容、领悟感情。
3、教学重、难点落实。
本课学习重点(香港教材):(1)理清篇章中心思想。(2)认识记人的方法通过事件表现人物特质。(3)掌握记叙的方法详略得当。总之,诗歌教学的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适当传授知识。
4、教学方法的多样。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讨论法、研究法。(二)课例分析。
依据有效课堂必须具有的特征:我们来评价这三节课,我们会发现三个课例各有各的精彩之处:课例一:1、指导学生用粤语、普通话朗读课文,强化朗读训练。2、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理解文章内容。课例二:1、能引导学生对诗歌整体把握。2、能引导学生疏理全文线索。课例三:1、通过反复朗读及读法指导,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注重朗读教学:听读、范读、导读层层推进,形式多样。
总而言之,综合三个课例的优点:注重了朗读教学。不仅用普通话朗读,还要求用粤语朗读(用粤语朗读对文言教学和古诗词教学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还注重读法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对词语、文意的理解;尽量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三个课例又各有不足之处:课例一:1、教师分析过于详尽,面面俱到,对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筛选不够。2、部分段落的理解教师可以不必详讲,可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课例二:1、要注意把握文言教学的常规方法,词语解释到内容理解,过渡要自然、清晰。2、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够,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课例三:1、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的、难懂的词语,可以指导学生在课本中,用彩色笔圈划出来,或设计成工作纸让学生进行练习。2、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顺畅的基础上,才明确朗读的轻、重、快、慢,停顿,抑扬顿挫等。总体上,三位授课者对课文内容的处理各有优略,互相借鉴,优势互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一课三讲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一课三讲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课三讲的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1816.html
- 上一篇:201*年秋季期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