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移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28 23:52:2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移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年工作要点安排,于10月25日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对我县移民搬迁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琴江镇怡然居、客家源、小松镇莲香苑、古井移民新村点现场进行察看,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在小松镇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县移民扶贫办和小松镇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向基层干部群众征询了意见建议,对近年来我县落实移民搬迁扶贫政策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调研情况向常委会报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

我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移民扶贫的难得机遇,把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群众脱贫与脱险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从201*年开始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项目,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共搬迁深山区、地质灾害区贫困户775户3873人。建成48个集中安置点。在安置区建设移民住房27.9万平方米,户均面积达360M,住房结构全部为砖混结构。在安置区新修公路34.4公里,修建灌溉水渠8390米,架设输电线路43公里,建设沼气池186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68个,建设社区活动场所1.05万M。

二、项目实施成效

我县的移民搬迁工程建设,以较低的扶贫成本,极大地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并通过培育和壮大安置区的后续产业,为搬迁群众搭建起增收致富和长远发展的平台,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移

22

民搬迁扶贫工作实现了四个100%的工作目标,100%移民户实现了集中安置,100%的集中安置点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100%的移民建房补助款在春节前足额发放给移民户,100%的移民户在当年春节前迁入新居。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移民搬迁,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深受群众的欢迎,影响和带动了其他未搬迁群众的积极性,较好地推进了移民整体搬迁工作全面开展。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该项工作连续多年评为省、市先进,在我县召开了全市经验交流现场会,作为经验典型进行推广。

(一)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搬迁群众脱贫增收。通过把贫困群众迁移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同时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灌溉设施,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使搬迁群众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为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了搬迁群众生活质量通过移民扶贫搬迁,户户建起了新房,家家通了电视、电话、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多数农户建有沼气池。学校、村卫生室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安置点内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和环境绿化并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与过去大多居住在山高低温、干旱缺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地质灾害频发等生存环境相比,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琴江镇怡然居客家源两个移民安置点,每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建了沼气池、绿化了一片休闲地,为移民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小松镇的古井新村,将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建成了全县一流的

新村庄。

(三)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增加了脱贫致富的渠道通过加大社区建设,提供社区服务,实施移民搬迁扶贫,为搬迁群众搭建了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平台,转变了搬迁群众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思想观念,增强了发展的动力,通过大力开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培养了搬迁群众的经济意识和科技致富意识,移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来源由原来单一的种植业,逐步向种养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商贸业等多元化转变,有了更多的生活门路。例如:小松镇莲香苑移民安置点共安置了53户257人深山区移民,该安置点利用临近圩镇的地理优势,安置房第一层统一按厂房功能进行建设,提供出租,仅这一项每户每年可获租金收入4000元左右,又可在厂内务工,开辟了一条移民创业的新途径。

(四)保护了生态环境,巩固了赣江源头生态屏障移民搬迁区域大多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在山区的农民长期依靠森林资源为生,过度采伐,使森林蓄积量急剧下降,毁林开荒,土壤受到严重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水旱灾频繁和森林火灾频发。通过对居住在深山区的农民实施移民搬迁,有效地促进了迁出区域的生态恢复和保护,促进了我县的生态屏障建设。

三、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1、组织领导到位。我县把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列入县乡两级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实行县领导挂乡、包片,部门挂点,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并将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纳入政府

年终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明确职责、任务和奖惩措施,采取调度、督查、考核等强有力措施,推进移民搬迁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激发各级干部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一是严把对象审查关。在逐户调查核实,摸清搬迁对象底数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本人申请、民主评议、村和乡镇审查、张榜公布、县里审批、签订协议等程序,实行“阳光操作”,确定搬迁对象。二是严把整体搬迁关。凡达不到整体搬迁要求的原则上不作搬迁安排,极个别特殊情况,也在第二年实现整体搬迁,没有留下任何“尾巴”。三是严把资金补助关。在资金补助发放上严格按政策规定人平3500元的资金标准足额补助到位,按照工程进度和程序拨付,实行一户一卡,落实到户到人。四是办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移民对象确定,安置点选址、规划、购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补助款的发放等环节都进行了全面公示。

3、优化安置条件。移民集中安置点,基本都是选择在近路、近电、近学校、近医院、近城镇的地方,移民建房,按照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建设,分户建房的“四统一分”进行,既尊重了群众意愿,又调动了移民户的积极性。移民安置点普遍达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和路面硬化、社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及沼气建设“五通四化一气”的标准。

5、创新了工作模式。在搬迁扶贫工作中,能结合我县实际,创新工作模式,打造了一批移民集中安置工作新亮点。一是与

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县委、县政府把移民安置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制定了对接措施,对20户以上的移民集中安置点,采取同步推进,同时享受新农村建设政策优惠。全县有48个移民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使移民安置点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二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把部分移民安置点建在条件较好的县城或乡镇集镇附近,扩大了乡镇建设规模。三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用好强农惠农政策,帮助移民户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扶助政策,开展了针对发展产业的免费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的脱贫致富和发展产业。

四、几点意见建议

1、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适当允许分散移民,逐步实施整体搬迁,做到政策实施的原则性和灵活的有机结合,尽量满足群众对搬迁移民政策的需求。

2、加强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管理力度,确保移民户搬进来,留得住,能发展,过得好。

3、切实帮助贫困户和五保户等困难群众解决好搬迁难的问题。

4、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移民所在村和移民社区之间的管理衔接。

5、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做到逐年增点扩面,造福更多群众。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扩展阅读:咸阳市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咸阳市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全市新阶段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移民搬迁层次,推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单位统一安排,我们采取调查,访问搬迁户,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查看资料等方法,对淳化县、旬邑县、礼泉县三县的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移民搬迁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根据《咸阳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201*年》和《咸阳市旱腰带地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201*年)》提出的目标任务,从201*201*年全市亟需搬迁贫困人口13万。全市各经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鸳鸯台相关优惠政策,把移民搬迁作为扶贫工作的一件大事抓,201*201*年,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260万,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4010万,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250万,搬迁贫困人口30214人,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增收伐显著加快;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发生很大变化;搬迁户迁出地生态环境笪到恢复。移民新村成为贫困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做到了移民户搬出,住得稳,能致富。

一是移民搬迁户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搬迁户过去大多

住在沟边塬畔,以窑洞为主,阴暗、潮湿,水、电、路、校等问题难以解决,通过搬迁,移民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屋,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水、电、路实现三通,街道整齐,得到绿化,就医方便了,子女就学方便,大大改善了搬迁户的生活条件,基本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是搬迁户增收步伐大大加快。搬迁户搬出居住地后,生活方便,信息较为灵通,除了从事家淡一开发的主业外,不定期利用便利的交通和较丰富的信息,外出打工或开办商业服务业的小企业,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淳化县卜家乡卜家村移民搬迁42户,210人,在新村建立蔬菜大棚、户均1个大棚,人均1亩果园、户均1人外出打工,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201*年650元增加到了如今1800元,年均增加400元,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这些搬迁户通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已有一定积累彻底摆脱了过去一贫如洗的生活,也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搬迁户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发展很大变化。移民新村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备,留有生活区、卫生区、生产区、养殖区和生活区基本实现了分离,搬迁户的生活习惯正在向卫生、健康、文明的方向迈进。搬迁户搬迁的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变化很大,以前不少人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对生活失去信心,游手好闲,吊儿郎当,现在他们个个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和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人村呈现出一种人人思富,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四是移民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移民搬迁是一项系统工作,移民村的党员、干部从搬迁户庄基地的调整、新房的规划、建房等环节全过程参与,真心实意为贫困户这个弱势群体办好事,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念送到了搬迁户的心坎上,以实际行动赢得人心,使党在群众的威信和号召力进一步提高,真正形成党群,干群鱼水关系。

五是搬迁户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通过移民搬迁,对搬迁户原居住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初步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还解决了搬迁户的口粮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礼泉县叱干镇朝阳移民新村对原3个乡镇8个行政村的13个群众通过这项每年人均增加收140元。自然村居民实行整村整组搬迁,对原来13个自然村退耕还林还草,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扶贫搬迁标准,严格扶贫搬迁对象,真正做到搬穷不搬富。省上实行“1+5”的补助政策后,补助资金加大,能否坚持选准搬迁对象,对真正的贫困户和特困户实施搬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真正的贫困户身上,在坚持搬迁标准,选准搬迁对象尤为重要。各县根据搬迁对象的“六条标准”和搬迁户“自觉、自愿”的原则,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政府审查、县扶贫办审批的程序,根据各搬迁村参与式扶贫规划中的贫困户名单,层层把在,筛选搬迁户。同时,各县对初步确定的搬迁户还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

督,实行三榜定案,直至群众无异议后,造册登记,建档立卡,经县乡审批审查后,最终确定年度搬迁户。对整村组搬迁中的非贫困户,只享受优惠政策,不享受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也不实行挂牌管理,也作为扶贫移民户对待,有效地避免了亲厚友现象的发生。移民搬迁全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不断加强检查,及时纠正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全市各级坚持标准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做到了搬贫不搬富。

(二)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实行五结合,做到资金捆绑,综合治理。在移民搬迁上,坚持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做到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捆绑实施,整体推进上。首先,从规划入手,在典型引路、资金捆绑、产业开发、政策投入等方面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对有移民搬迁任务的重点村,在重点村规划中都制定了相应的移民搬迁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重点村规划的整体要求,对移民新村做出详尽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其次,严把项目计划编报审批关,要求各县在编报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项目计划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全市先后出现了一批如彬县朱家湾桥村、旬邑县东村、淳化县卜家村等多个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结合的典型,带动促进了全市移民搬迁工作和重点村建设层次的提高。全市90%的移民搬迁户都在重点村中,拓宽了移民新村的资金投入渠道,使资金捆绑落到实处,提高了重点村建设和搬迁工作的建设层次和水平。移民新村规划科学合理,水、电、路校等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开发迈上了新台阶,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重点村示范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淳化县官庄镇仙家村把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农网改造、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捆绑使用,共整合资金148.8万元,完成了36户151名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和学校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三)坚持“一个原则”,推行“五个结合”,确保移民新村新居规划科学合理。

同时,为了解决搬迁户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减轻搬迁户的经济负担,狠抓移民搬迁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及时为搬迁户减免建房宅基地占用费及有关审批费用,减免育林基金、森林防火费用及各种管理费、农田水利建设补偿费、防洪保安基金、子女上学借读费、免征农业税和各种统筹提留,搬迁户人均减免各项费用500元以上,大大地减轻了移民搬迁户的经济负担,调动了搬迁户的积极性,确保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力度,提高建设层次。第一,在扶贫移民搬迁力度和区域上实施新拓展。把旱腰带地区5万特困人口的搬迁任务纳入全市新阶段扶贫移民搬迁范围,从当年市财政扶贫资金中切出60%,集中用于旱腰带移民搬迁,使全市移民搬迁的任务显著增加,力度明显加大。第二,在搬迁安形基本功上寻求新办法。主要是在坚持整村搬迁为主的前提下,实施跨区域、远距离搬迁和向大村、集镇和县城搬迁。永寿、礼泉、乾县对确实无法生存地区的贫

困群众,实施远距离、大跨度、集中搬迁安,建成了咀头、翠屏、朝阳和凉东4个移民新村,搬迁贫困人口涉及6个乡镇16个行政村。第三,在搬迁工程进度和整体水平上实现新提高。为了使全市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我们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在认真总结前几年移民开发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三原县“1+6+2”的扶贫开发模式,淳化县责任到人、扛死肩扶贫精神,逐步建立和完善移民开发项目管理制度,改革项目检查验收方法,实行责任跟踪追究制度。

(五)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为了真正把移民搬迁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夯实各级责任,各扶贫工作重点县在1998年就已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扶仙、土地、农业、财政、城建、审计、监察等部门为成员的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旱腰带各县也于201*年成立了扶贫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各自的移民搬迁工作。各县扶贫办专门指定一名主任负责抓移民搬迁工作,移民搬迁重点乡镇也确定了一名主任负责抓移民搬迁工作,使移民搬迁真正落到实处。市上从201*年开始将移民搬迁工作做为市委、市政府为农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行工作进度月报制。礼泉县委书记张宗平包抓礼泉县叱干镇朝阳移民点,旬邑县县长兰孟偃包抓旬邑县太村镇姚家店移民新村点,多次带领有关部门亲临现场协公,解决实际问题,从选址规划到开工建设,从水电路基础设施到产业开发都做了部署安排。各级领导对搬迁工作是逢会必讲,下村必问,经常深入各乡村和搬迁户家中,

了解情况,检查政策落实和资金到位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问题和建议

几年来,全市移民搬迁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各县需移民搬迁贫困人口的较多,省市搬迁指标有限,而县级财政又无力扶持,据《规划》全市每年至少需搬迁1.3万人,而现在省市搬迁人数在7000人左右,照此搬迁进度,到201*年不能完成《规划》所提出的全市搬迁13万亟需搬迁的特困人口的目标任务。

二是有的移民搬迁新居规划设计不尽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搬迁户的采光、通风等因素,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有的设计没有从实际出发,贪大求洋,加重了搬迁户的负担,有的新村选址不当,规划不合理,群众缺少足够生活空间,致使群众难以入住,造成搬迁户入住率低。

三是移民新村配套资金落实难,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大多从零开始,配套所需资金较大,由于省市没有纲性的资金捆绑政策,致使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协调落实难,只有扶贫部门内部资金捆绑可落实,但数量较少,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造成移民新村水、电、路、不通或等级低,难以跟移民新村匹配,影响了移民新村层次的提高和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是移民户续扶持力度不够,群众增收较慢。有的县只重视移民搬迁户建房,忽视了搬迁户的后续扶持,缺乏产业扶持

的有效措施,致使搬迁户增收缓慢,搬迁户发展缺乏后劲,有可能使搬迁户搬迁形成新的贫困,背离我们搬迁政策的初衷。

以上问题,是工作中的问题,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采取过硬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建议省市加大移民搬迁投入,增加移民搬迁指标确保按时完成《规划》所提出的移民搬迁任务。

二是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同时,进行广泛深入调查,设计出符合咸阳搬迁户实际的建房模式,供搬迁户选择。

三是出台资金捆绑纲性政策,使移民搬迁村配套资金落到实处。

四是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开发力度,落实小额贷款,支持搬迁户进行产业开发,使搬迁户得到后续扶持,增加他们的现金收入,真正做到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

二OO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移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移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移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490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