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阶段性研究报告题目1

时间:2019-05-29 00:04:06 网站:公文素材库

阶段性研究报告题目1

化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报告

_____情境设计对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一、课题名称:关于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

(子课题)化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推进,课程价值更倾向于追

求科学素养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化学课程理念“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切简单的实际问题。”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情景教学就是利用某一情景的创设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及情感冲突,引导学生注意新知识、关注所学内容。它既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又可以让学生情不自禁,从而使知识教学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注重了传统教学忽视教学过称中“情”与“境”的交融。本课题正是以课堂的“情景设计”对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为引线,以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达到聚焦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创设师生间的和谐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习者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参与,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效果.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以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保持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成员:哈二十五中学陆书丰五、课题研究的历程与措施:

学习研讨相关理论,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调查、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制订初步行动计划。

实施初步行动计划,在行动研究中进一步学习理论著作和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相关论文:初中化学创设教学情境的点滴做法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在课题研究中有时收集信息不够及时,造成原始材料的积累数量少。原因分析不够全面。课堂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支撑。在今后的课堂研究中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将自己的计划设计更详实,随时调整计划,根据学生现在处于初四备战中考的关键时期,加入学生心理动机方面的研究,将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更适合学生的长远发展。

初中化学创设教学情境的点滴做法

哈25中学陆书丰

提要:探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化学研究的情景,但是,具体的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课改教条化的现象,有些已经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那么如何在化学中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性、问题情境、创设目的、创设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探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化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实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态度、化学方法、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探究式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地探究能力,是整个教学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景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具体的实施方法,将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针对如何在高中化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笔者在实践后反思如下:一、情景创设是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

情景的创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概念、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探究情景,就必须在备课中狠下功夫。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前概念、生活经

验及能力水平,还应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情景创设中,在让学生能用已学的知识读懂提供的信息;信息能激活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已有经验。在这个前提下,明确探究任务,学生才有信心进行探究。学生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和信息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尝试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二、问题情境可采取不同的创设方法

1、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

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处处涉及化学知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从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创设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时,我借助许多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药品、食品标签作为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有关成分及其含量的表示。又如,在学习酸碱盐时,我结合自己的生活小窍门创设教学情境。如剖鱼时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就会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影响人们的食欲。如何除去鱼胆中的苦味呢?只要在沾了鱼胆的鱼肉上抹些纯碱面,稍等片刻再用水冲洗干净,苦味便可消除。这些事例都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再如:在讲授水的组成、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时,我采取先展示一瓶蒸镏水、一瓶矿泉水、一瓶含有泥沙的污水,创设情境,导出问题:这三瓶水在外观上有什么区别,如何将含有泥沙的水转化成普通水?如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如何将普通水转化成纯净水?这些问题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也同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硬水与软水的主要成份及转化方法,培养了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情境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跟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问题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都与化学紧密相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留心这些社会热门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创

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地球周围的空气时就从大气污染,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社会热门问题提取素材进行情境创设。又如,从社会中存在的突发事件(工业用盐中毒、变质食品中毒、二英、三聚氰胺等)中提取素材进行情境创设。总之,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以成为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

3、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景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上绪言课时,我用喷壶喷写红色的欢迎大家学习化学的字,或者表演清水变牛奶、滴水生烟等有趣的实验,有利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如,在学习氧气的鉴别时,我有意不先讲鉴别的方法,而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盛有空气和氧气的集气瓶中,引导学生发现鉴别氧气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精心设计的实验情景,对学生来说学习知识更为直观,有效。4、通过化学题例创设问题情景。

在探究性教学中,同过题例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发现和探究新问题,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

化学新课程体系中“化学与生活”模块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在组织学生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节内容时,我先把教材的设计意图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在学生明确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及保护环境的意义后,提出“请你介绍一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形成原因及产生危害”,要求分小组进行准备,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进行,

学生在这节课的课前准备活动中与以前有明显不同:一是学生参与面广;二是普通班学生参与意识比重点班积极;三是取材广泛,涉及环境污染的各个方面,诸如酸雨、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赤潮、光化学烟雾、居室污染、重金属盐污染等等。在内容表现上不拘一格,有的以故事的形式(如古埃及金字塔塔内魔力之迷)、有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如河流被污染了、森林被砍伐之后、吸烟与健康等),有的则通过漫画的形式(如食醋生产新法:因酸雨日益严重,把雨水直接装进瓶子当醋用)、有的通过视频播放形式(如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视频)等等。本来计划一节课完成的,结果用了两节课,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两节课,同时获取了大量的环境保护知识。课后,我对部分学生调查,同学们提出几乎相同的看法:认为活动课好,“我自己既参加了活动,又欣赏了同学的表演,还获得了知识”。通过这次课堂教学活动尝试,我能感到一种收获,学生的个性和知识能力得到表现,流露的是一种成功的喜悦,体验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快感。同时,也使我在反思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1)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和评价整体改革的必要性;(2)课程内容设置为模块的形式是必要的,它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3)新课标下的学生更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可能;(4)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组织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5)借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实现化学课堂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满堂灌。“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构,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而且效果不好。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练习的余地。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有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扩展阅读:小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样式一

小课题结题研究报告样式一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学校(执笔)

前言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策略研究,201*年10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写“系列日记”来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习作形式,倍受老师的关注。低年级同学有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的特点,但真正写起日记来又有一定的困难:不是没话可说,就是千篇一律,要不就是流水帐。而且,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根据每个老师的指导方法,训练效果参差不齐,没有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有的孩子积累较好掌握了方法后经过训练很喜欢写作,有的孩子因为训练较少接触不多,变得害怕写作不喜欢写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由表达,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自我需求,更是一种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但现在的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到了高年级写作文是完成老师的任务命令,毫无乐趣可言。如果能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学会并且能够经常利用写作的方法表达自己,以后的习作自然不是难事。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研究,扭转习作教学因人为定位的偏差,使之真正展示学生生命活力和个性,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二)概念的界定(该部分内容可根据课题需要自定)1、理性界定:

日记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练笔的重要途径。系列日记训练灵活方便,最易为小学生所接受、所喜欢,最易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是完成小学写作训练,提高习作素养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日记中表达出来,逐步养成细观察、勤思考、多练笔的好习惯,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操作性界定: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一段时间进行一个系列的训练,由易到难,有层次地一个一个地开展,探索有效促进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验证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可行性。

2、促使学生习作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写作兴趣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3、提高课题组教师对低段习作教学特点、规律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提高教科研能力。(二)研究内容:

1、进行低年级学生写日记的情况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制定惯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日记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进行“系列日记方法”的指导,进行策略的研究。

3、选准支点,拓展“系列日记”内容,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日记练习:生活日记、剪贴日记、图画日记、童话日记、接力日记……

4、以种多形式,进行日记评价。

三、研究方法和途径

课题经县级立项后,我们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选定了二年级(3)班及一年级(3)班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文献搜集等方法。

1、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题,了解低年级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喜欢的日记内容、希望得到的评价方式,以及今后在日记指导上的措施。

2、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系列日记教学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内外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按研究内容,撰写出经验总结,进行归纳整理,便于研究成果的不断改进。

4、文献研究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声视频等材料),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二)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研究、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

1、准备阶段(201*年5月)

构思、规划、制定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2、实施阶段(201*年7月201*年5月)(1)第一阶段(201*年6月201*年7月)①学习大量文献资料指导课题成员的研究工作;②201*年6月7月:方案的制定和修改;③201*年8月201*年1月:

课题参与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完成三份以上教学案例或反思。每位课题组成员完成一份课题研究心得或论文,课题组长进行汇编完成课题首期研究小结。

(2)第二阶段(201*年2月201*年5月)

①在第一阶段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中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研究策略;②各课题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分析首期研究中得失,为下一步研究作好准备;③积累有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年6月201*年9月)

整理材料,分析个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邀请专家组结题。

四、研究成果

(一)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日记现状以及成因

为了了解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喜欢的日记内容、希望得到的评价方式,以及今后在日记指导上的措施,特进行了这次学生写日记调查。此次调查一共有十道题,主要包括是你喜欢日记吗?写日记所用的时间,日记的内容,日记的评价方式,日记的书写方式和写日记的好处等等。

调查表明经过前段时间的日记指导,学生对写日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同学还用上了特别和非常的字眼,说明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法,是可以让100%的学生爱上写作的。大部分学生能在半小时完成日记,也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但也有一小部分同学的速度偏慢,可能会影响他其他作业的完成,还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他们的日记速度,比如让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记录。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很感兴趣的事总觉得有很多的话要说,比如: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喜欢喜羊羊,所以每天写卡通方面的他总能有出色的发挥。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正好发生了这件事觉得写日记很容易,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只有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亲自感受,才能积累日记的素材。

低年级学生写日记很大程度要需要情感的参与,因此他们对刚发生的事觉得更有话讲,生活日记、观察日记选的人比较多,读书写读后感比较容易,因此选的人最多。在以后的日记中,老师更应布一些话题小作文,让学生能自由的选择拿手的,不要有太多的框框。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还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班级中凡是打到A★的可获得奖励,所以很多同学发下日记本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看一下有没有得到A★。但相比起来,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鼓励的话,说明学生很在乎能和老师在日记中进行交流。低年级的同学爱表现自己,因此,很喜欢在班级中宣读自己的文章。

每个学生每天发生的事不尽相同,作为老师布千篇一律的日记内容,只能让学生在拼凑中完成任务,无法融入自己的感情。所以对日记的内容我们不妨放手一点,可以让学生进行几个主题的选择,如果有学生提出有更好的内容也不要横加干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爱上写作。

很多同学在回答怎样提高习作水平的时候都提到了要多看书,多积累,也有的说要向写得好的同学讨教经验,并且要坚持经常都写日记。

通过调查,了解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提供了依据。(二)探索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系列日记”的研究策略1、品味生活,激发日记兴趣“万事开头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写日记,接受日记的束缚。因此,我在学生正式写日记前,在黑板上写下两道算式:200×365=?300×365=?学生一下就算出了答案,诧异地望着我:语文老师怎么给我们做数学题?我笑而不答,有声有色地讲起了名人坚持写日记的故事:鲁迅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财富;果戈理长年累月坚持记笔记,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笔记本成了他的“手头百科辞典”。接着,我给学生读了几篇《雷锋日记》和“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日记后,郑重其事地宣布,从今天起,每人准备一本漂亮的日记本,我们正式开始写日记啦!就这样,学生写日记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还编写了日记歌,帮助学生提取日记的素材,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拓展生活,开凿日记源泉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歇”。在日记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把学生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学校、家庭、社会,开凿日记的源泉。

(1)精心设计语文学科活动

语文教师在组织和选择语文学科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更要充分利用,精心设计,以确保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兴趣。查字典接力赛、诗歌朗诵擂台赛、普通话比赛、绕口令比赛、歇后语比赛等,会使学生趣味盎然;成语接龙、谜语宫、故事会、演讲会、格言警句交流会,会让学生兴致高涨;手抄报展、贺卡集、剪贴设计、巧手制作、消灭错别字,会使学生乐不思蜀;至于课本剧表演、阅读书报大奖赛、新闻发布会、新世纪我能行、班级语文节,更会让学生欲罢不能。(2)及时关注相关学科活动

为了开拓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学生在日记中真正展现生活风采,语文老师应多关注其它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点,以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开展相关学科活动。如可以利用班队课,开展“谈天说地”“宇宙奇闻”“世界之窗”“实话实说”“畅谈未来”“中国之子”“××名胜游览记”“春游方案设计”等活动;利用活动课开展吹泡泡、乒乓擂台赛、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传统而有趣的活动;科学课中的小实验、小制作,思品课中的小调查、小观察,音乐课中的小欣赏,都可以成为学生日记的材料。(3)自觉参与课外活动

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家庭的背景、社会的环境,为他们生活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条件。因此,要逐步引导学生去广泛接近社会,主动接触生活,自觉参与实践,充分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生活天地,为学生的日记创造丰富的源泉。种植花草树木,饲养鸟兽虫鱼,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的生态环境,从小保护环境;初春踏青,金秋郊游……都可让学生装进日记的“素材库”。另外“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因此,要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名家名篇,积累知识;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材料,为提高日记的质量夯实基础。

3、想象生活,拓宽日记渠道

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伴随着学生的情绪参与,因而显示出多样性。在日记教学中,我先营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联想,放飞想象,然后让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拓宽了日记内容的渠道。

(1)兴趣的支点生活日记

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部写进日记里。但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对生活观察不细、思考不深、体验不真,所以对他们的生活日记要求不能太高。我在教学中总是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我不强求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不强求写题目,不强求突出重点,只要富有童趣就行。批改时,我坚持高分原则,做到好话多说,鼓励为主。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件快乐有趣的事,从而培养他们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2)观察的支点剪贴、新闻日记

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缺乏,不善观察周围世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想到了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用的“看图写话”这一形式。一次,刚开始,让学生写剪贴日记各自把喜爱的画片、照片等贴到了自己的日记本上,然后按照图意写成了生动有趣的日记,加上自己简单的感想。过一段时间,让学生看新闻,报纸,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想。如观看电视节目国庆阅兵式,观看烟花表演……学生就写出了很不错的感想。从易到难,过

了一段时间,学生就能按新闻日记的要求写日记。剪贴、新闻日记既解决了学生无事可写的难题,又能促成学生积极地去阅读课外书报,收集有关资料,同时还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把观察和学习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3)积累的支点读书笔记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手段。因此,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有积极的意义。指导写好读书笔记,重点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写法:一是提纲法或复述法(编写内容提纲):就是把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或者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写在笔记本上。它对于学生阅读分析很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提高作文的构思能力。刚开始时,我们就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教学生写读书笔记。二是摘录法(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就是把一些优美的词语,有意义的句子,精辟的片段,以及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摘录笔记做多了,经常读一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作文时可以参考、模仿,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引用。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阅读,按要求摘录好词佳句。

三是感受法(写读后感)。写读后感就是在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的收获,感受写下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难的一种,由于平时注重引导,很多学生都能看课外书后,写出简单的读书感受。

(4)想象的支点绘图日记

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并且乐意信笔涂鸦。教师创设机会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孩子用画笔记录下的生活画面是绚丽多彩的,是非常有趣的,把画画的过程、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失为一篇好日记。色彩缤纷的生活给孩子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生动的材料。要让学生喜欢写作,就应该在日记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观念,给学生最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图画日记是将画、说、写三种活动融为一体,学生在写绘图日记的过程中,学习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绘图日记教学的操作流程是:选择素材构思画面说话、写话。

选择素材。材料的选取、准备,思路的引导、理顺,需要教师辅助引导,为此应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通过有序指导,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构思画面。就是选取一个画面画下来,这幅画不同于一般的画,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多数同学为了完成一幅画,不厌其烦,充分构思,画得特别仔细。

说话、写话。这是最后一步,是目的,是学生在充分构思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绘画为材料,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并由家长记录。学生的口语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学到了一定的书面语言后,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即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出来。

在开展这一专题之前,我根据不同的年段推荐了不同的阅读书目,而且进行班级读书会的教学活动。然后再指导写好每一周的读书笔记。

(5)创新的支点童话日记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而让学生通过写童话日记,可以表达他们的愿望,开发他们的幻想智商,培养创新意识。我喜欢按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写童话日记:

①续写童话日记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常常被故事中的角色所深深吸引。每当学完或听完一个童话故事,学生常常余兴未尽,我就引导他们说:“那以后会怎样呢?我们把故事继续编下去吧!”同学们往往热情高涨,纷纷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如学了《又夺回来了》的童话日记,写得相当有新意。我们还续写了《谁动了松鼠的核桃》等日记。

②仿写童话日记

课文中的童话故事每篇都是很好的范例,学了以后,我立即引导学生在日记中进行仿写。如听了《小鹰学飞》后,我启发学生仿照课文段落的样子,写一写小鸟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唱歌、跟鸽子学送信的故事等等,同学们觉得既省力又有趣。课外的读物中,可供仿写的童话故事很多,如《蝴蝶的传说》、《山羊过桥》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动物的故事,如《乌龟的故事》《蜗牛的房子》……

③创作童话故事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续写、仿写之后,学生独立创作童话故事的愿望日趋强烈。我就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创作童话故事。可以先思考,再说给大家听,征求家长意见,然后写下来。别看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但他们想象丰富,愿望美好,遇到写不出来的字还用拼音代替,写出了一篇篇颇有童趣和新意的童话日记。(6)交流的支点接力日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在班级开展了“接力日记”这个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同学们写日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有效调动和发挥,犹如为学生架起了一条语言赛跑的快车道,带领学生驶进一个轻松、自由的写作乐园,有效地实践了新的课程理念。

由于接力日记引进了个人和集体双重竞争机制,又迎合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所以,促使他们更加留意身边的“趣”,留意学习中的“得”,留意大自然中的“奇”,留意社会中的“变”,留意交往中的“情”,留意生活中的“感”,留意劳动中的“辛”,留意头脑中的“想”……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其中来自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日记占73%。渐渐地,学生的视界精彩起来了,丰富起来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引入了日记的源头活水。对学生来说,写日记就是用笔来说话。我经常激励学生:“无拘无束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一位同学这样写火:快过节了,妈妈在炉子前煮海带,蓝色的小火在向妈妈微笑。锅煮得高兴了,向着妈妈吱吱地唱着歌。一位同学这样写老师:听妈妈说人人都有弱点。我问:“朱老师有没有弱点?”妈妈说:“有,她比较瘦,如果胖一点对她的身体会有好处。”妈妈说得对,我的看法和她一样。

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最现实、最有效。所以,在日记的表达方式上,我顺应学生的天性,使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活生生的个体去选择最能抒发内心独特感受的表达方式。比如,有些学生爱造词汇,什么“爱虾者”、“严毙”等等。有些学生喜欢在文字中夹杂一些符号,画上一些题花、尾花、插图,有些文字还是艺术字呢。一篇篇日记就像一份份制作精美的艺术海报,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是接力日记交流课。接力人宣读自己的日记后,再由“临时评委会”将他们的评改意见向全体同学进行陈述,接下来便是同学们轮番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保障学生在争论时发出“原汁原味”的声音,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又可以使学生在信息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三)研制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系列日记“的评价方式

学生每次写好日记,总是热切期待着尽快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老师在学生期望期内及时作出反馈,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快地体验到成功、自信,进而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1、评改原则

“沙里淘金”充分尊重学生,充分肯定长处,多圈少改,发掘其闪光点,善意指出问题,不断强化学生写日记的动机愿望,变兴趣为乐趣。

2、评价激励策略

在系列日记的评改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四种激励方式:

(1)态度激励。以学生写日记态度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态度积极的重点表扬,在同学中树立榜样。

(2)高分激励。老师的一个高分也许就是激发学生写日记热情的一个契机,所以,在评价学生的日记时我从来不吝惜笔下的分数,能给高分不给低分,甚至在满分的基础之上再给加分。

(3)评语激励。通过评语表扬、激励学生,能够有效地保护学生的热情,二次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动机。

(4)标记鼓励。如大拇指,打笑面星、圈划优美语句等。3、评价体系多元化

(1)利用评价表,对学生的日记进行评价

由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也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及方法去评价学生的日记。我们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日记评价表:读书笔记评价表;“童话奇思妙想”“新闻日记小眼睛,大世界”“观察日记我观察、我发现”等评价表,按不同的等级进行定性评价;定期评选优秀小作家等实行质性评价。加强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发挥家长的配合作用,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每星期花一节课时间,抓住典型,让同学们将自己的日记展示给每一个同学。

(3)利用班级QQ群,把“系列日记”放到群上,让家长欣赏,点评。改变家长观念,取得了家长支持和配合。

(4)学生作品成集、成册。“系列日记”开展以后,逐渐地把优秀的习作,编成集,打印成文稿,装订成册,作为课外读物在班级传阅。

五、实践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系列日记”研究与实践,较好地促进了研究对象的习作素养,以及课题组教师的成长。

(一)学生层面:

1、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习作综合素养

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习惯,激起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习作质量显著提高,持续发展后劲十足。习作素养得到培养。

2、学生用日记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学生已写出了一大批优秀习作,二年三班的郭千羽、陈晓、曹昕等同学参加区的征文比赛、诗歌创作大赛,获得了二三等奖。冯晓瑜、戴茗、赖翰儒等多名同学制作了自己的博客,把日记放到网页上,用日记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二)教师层面:

1、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之逐步树立了大教育观、大语文观,真正体验了“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这样一种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

2、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自身素养。从个人的自学相关理论,集体学习交流,到外出培训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培训记录。教师在课题开展中认真学习,勤奋耕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了《让童心在“绘画日记”中飞翔》《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的策略》《小学日记教学的价值取向》等课题研究论文。

3、增进师生了解。

孩子有孩子的心声,老师有老师的心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师忙于工作,时常忽视学生的想法,引起师生间不愉快的情绪也在所难免。有了日记,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批阅日记,在看日记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许多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如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同学之间友谊困惑之类,透过这些,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了解他们,去教育他们。

六、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验证了“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策略研究的可行性。学生的习作兴趣日趋浓厚,习作质量明显提高,持续发展后劲十足,相关习惯得到培养,相关能力继续提升。这一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值得同行借鉴。(二)讨论与思考

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品尝着成功带来的快乐,一年来收获着探讨着,同时也有进一步的思考:

1、学生学会了仔细观察生活,感受社会,提高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同时加强了日记的练笔和指导,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但持之以恒的坚持还需要耐心和毅力。

2、日记是学生与老师,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师生的联系和互动。怎样鼓励孩子大胆写真话,说实话,有待继续探讨和研究。

3、学生的日记练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学习,如何把低年级学生的日记,长期的纳入习作中来,还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督促和引导。

七、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2]袁振国编著:《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年7月

[3]王崧舟:试论张化万先生的作文教学价值取向.《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J].语文报社.201*年1月

[4]吴立岗著:《小学作文教学论》[M].201*年12月第2版.第13页[5]《语文新课程标准》201*年11月[J].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6]汪莹富萧:《小学素质教育实践》[J].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年8月[7]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年

[8]胡春松:厚积薄发妙笔生花谈日记在作文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201*年第8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阶段性研究报告题目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阶段性研究报告题目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阶段性研究报告题目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601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