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时间:2019-05-29 00:04:48 网站:公文素材库

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乌牛学区申报的课题《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去年11月课题开题,制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方案,今年3月份被市教科规划基础教育立项正式立项以来,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课题组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们围绕实验目标,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现对前段课题研究工作做阶段小结。

一、实施课题研究

我们课题组注重课题操作的规范性,制定了完善的课题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外出学习制度等。学校注重课题组教师的学习、提高,积极组织请进来、走出去活动。今年我们已开展了多次与本课题有关课题教师相关的专题活动,开展6次小班化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题组制定了学习例会制度,每月课题组成员交流学习心得和研究实施成果,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及时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调整反思,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科学顺利地开展。

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果。

1、实验教师的小班化教学思维得到拓宽,教学水平有了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日新月异,更大程度上适应了教学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充分表现自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开展分层式教学研究;(2)开放性的学法研究;(3)开展小组学习合作的研究。

2、教师专业化水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课题组成员不但积极参与小班化教育教学活动,还承担了培训的教师角色,其中开设了12节公开课或示范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撰写30多篇课题相关教育论文,汇编印刷了《乌牛学区教师教育优秀论文集》、《乌牛学区小班化教育教学论文集》和《乌牛学区小班化教育学习材料》。

3、优化小班学习环境的研究(1)文化环境的营造改变班级环境,优化学习空间。创设有别于传统大班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实施小班教学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尽可能为小班创设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环境,配齐必备的电化教学设施,尽量考虑给小班学生更广阔的活动和展示空间。

橱柜文化:根据学生具有很强制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想要自己的天地或展示自我,橱柜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的橱柜可让学生自我管理,里面存放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档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回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橱柜上可设立学生图书角、生物角、巧手创作角等;

课桌文化:讲台、课桌椅的摆放,可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科学排列,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单人单桌,并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多边型等各种形式,方便师生交流,这样的摆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这种氛围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当在具体摆放时,要重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有效,教学手段与课程目标的协调一致,使课桌的变化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

墙面文化:学校教室的墙壁多是坚实冰冷的水泥砖墙,为使墙壁生动起来,更具人文特色,体现学生的成长魅力。利用教室的四面墙壁和走廊墙壁空间,让墙壁说话。

(2)教学氛围的营造(小班化教育软环境):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民主平等意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师生互动、师生并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优化课程设置的研究。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针,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以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前提,不断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强化学科间,年段间的衔接与联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操作性和前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课程更适合小班化教育。

课程设置为基础性课程和活动课程、发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就是按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所有课程,活动课程,设有班队活动、体育活动、晨间活动、午间交流等,依据小学生特点,给他们提供充分的交流和户外活动的空间,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性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

三、课题下一阶段努力方向

1、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方案。2、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回顾前段时间的工作,我们认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使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序开展,把研究成果体现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我们通过调查、比较、实践、反思等方法,吸取其他学校小班化教育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小班化教育优势,针对校情,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使实验教师能够把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自觉在“小班化”课题教学中加以运用和落实,切实提高小班化教育实效性,逐步提高实施小班化教育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扩展阅读: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后的教学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后的教学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青田县贵岙乡中心小学邹伶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同时,我国目前农村已走入生育低峰,学龄儿童逐年减少,于是农村小学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自然小班”,农村“自然小班”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特殊产物。这一现象在我县也相当普遍,201*学年:万山乡中心小学,全校总共只有12名学生,平均每班6人;吴坑乡小60人,平均每班10人;贵岙乡中心小学,总共130人,平均每班21人。

由此可见,我县农村“自然小班”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小班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它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小班化教育,是小学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好“自然小班”的优势,创造一种适合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教学形式为之服务,以满足“自然小班”学生的个体特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聚焦农村“自然小班”教学中学生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发现,甄别和提炼,以师生发展需要为本,提高指导的针对性,教学形式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个别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教学主体的发展性,使农村“自然小班”的研究逐步从认识走向实证,从经验向科学发展。

同时,对农村自然小班化后的教学实践研究,对于丽水其他县市也具有一定意义。从相关的统计资料得知,丽水市201*年还有129所小规模学校,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摘自陈良玉《浅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

图1:

班一个班二个班三个班四个班全市11211莲都青田1缙云遂昌121松阳6云和庆元31景宁龙泉五个班六个班710714421712188113213118一、概念的界说

农村小学这里的农村小学是指青田乡级小学,这类学校一般规模较小,学生较少。本次课题实验的对象是贵岙乡中心小学的学生。

小班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小班”的班额数有不同界线。

自然小班化自然小班化是指随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学龄儿童自然减少而形成的小班化现象。负责这次课题研究的贵岙乡中心小学,六个班级共有学生135人,其中一年级23人,二年级16人,三年级15人,四年级23人,五年级37人,六年级21人。就读这样的小班,家长不需要额外交钱。社会的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小班化”的待遇。由于这些都是城市化过程中滞留在农村的儿童,所以学生家庭状况一般。

小班化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二、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教育改革的趋势。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日本、荷兰、韩国等国政府也都对控制与缩小班级规模作出相应的规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日本在《班级大小及教师编配研究报告》(国民教育政策中心,201*)指出,在知识及理解、表达、解决问题等方面,少于20人一班的学生较大班学生取得较高分数;在“个别指导的机会”、“班内气氛”、“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等方面,少于20人的班级也明显表现较理想。南韩于201*年开展小班化教育。教育及人力资源部发表《知识与信息时代──教育环境计划》,将降低班级学生人数定为主要目标之一。据了解,美国初中已降至25人,小学降至20~30人;英国初中为30人,小学为35人;日本初中与小学都降至35人;早在1998中国台湾省“小班”制国小在一年级开始实施,每班35人以下。同样,在我国发达地区,也进入小班化教学实验。如上海,为了使教育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城市相匹配,为了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尤其是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需求,1997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上海市黄浦等8个区县的12所小学一年级新生进行小班化教育首轮试点。201*年全市有303所小学从起始年级进行实施“小班化教育”,约占全市小学总数的39%。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全覆盖。

(二)我县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甚少,几乎是一片空白。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近几年,青田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据了解,目前青田的农村学校,学生数少于300人的有近10所。预计未来几年,这些学校的学生数都将维持在100200之间,我县农村学校将出现大量学生数少于30人的班级。但是,“小班化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指人数少,而是要有相配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课题组在“概念界说”里已经给“小班化教学”内涵进行界定。但是目前很多老师对于“小班化教学”理解不够深入,认为“小班化教学”仅仅是指班级人数少。在05年获奖的课题研究,没有一个课题是和“小班化教学”相关的。因此,我县“小班化教学”研究现状几乎是一片空白,开展此课题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二)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使我县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方法。因为“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出现时间较短,所以农村学校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甚少。各校基本上采用老方法(沿用以前大班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教学效率低。“农村小班”没有发挥教师多学生少的优势,反而在学业成绩及学生素质发展上落后于城镇大班学生。因此,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对于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减少教育资源浪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三、研究目标定位1、研究原则

(1)、均等性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让小班化教育的各种资源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阳光普照”。

(2)、充分性原则。提高小班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做到不浪费、少损失、好维护。

(3)、综合性原则。加强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以达到资源互补、综合利用的目的。

(4)、发展性原则。做到所小班化教育资源的探究注重发展性,后继性和可开发性,以保持这些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和补充。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观察法等研究方法。3、研究目标

1、探索小班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使之更具育人功能;2、尝试、探究有效的小班化教学活动方式;3、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个性独特发展。4、研究假说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探究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重组、小班化教学活动方式的选择、小班化教学评价的新路子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帮助学校建立起符合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能从根本上转变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机制,有利于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未来人。

四、研究内容及成效

(一)、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教育固定资源的探究1、师资配置

我县根据山区学校师资力量、素质、年龄结构等实际,基本上按2:1师班比进行教师人员的设置。201*学年,贵岙乡小总共有6个自然小班,按照师资配额标准,总共有12名专任教师,实行分学科教学。课题实验老师每人均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或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其余学科按教师的特长和爱好进行搭配分工。这样,教师们的实验积极性很高,有一定的时间参与改革、创新、反思和教育科研,并得到了较快的成长。

在选配实验教师时,我们让年轻骨干教师担任这两个实验工作,他们年富力强,又有进取精神,能够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开展。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教师的年轻化、专业化和高素质,又促进了这些教师的快速成长。

我们还非常重视对这些实验教师的培训活动,在让他们全部参加上级组织的通识和学科等培训或教研活动外,还及时、有效、正常地开展了校本教学研究活动,让他们每月进行相互听课、点评,并向学校开设研究课或观摩课。同时,我

们还将实验教师的体会文章编印成册进行交流,受到了县、校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实践表明,我县按照2:1师班比配备农村小学师资是合理的。在配备师资的时候,应有不同学科的专任教师,细化分工,这样才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服务每位学生。

2、教室配置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给每个教学班配置了一个课用教室,公用音乐、美术、实验室等辅助教室。在实验班教室里,我们利用学校借一些、班级订一些、学生凑一些的方法,开辟了图书角,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给每个实验班制作了展示台(柜),及时让学生的作品、作业等在班级里展览;还专门给老师留了办公角,让他们把学生的事情基本上解决在教室里。

如何让教室会“说话”、把教室装扮成一个学习的环境是教室配置的另一个重点。我们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贴了一些动画图片、卡通像片、识字图片、名言警句等,合理利用墙体进行熏陶;在教室后面的墙和黑板上,开辟了识字擂台、我的发现、成长足迹、小组竞赛等栏目,努力创设学习气氛;在教室房顶上布置了一些飘带、彩球、小旗等装饰物。这些,都是通过教师自己动手制作、书写、描绘的,既节省了学校开支、又富有山区或学校的特色,还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学习情操。

根据实验的进展,我们还不定时地调整学生的座位和小组人员,分别尝试了诸如马碲型、茶馆型、秧田型、对称型、丁字型等座位排列方式,并结合尝试成效各班自由选择座位排法,有效地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提供了情景,促进了实验的成功。

3、电化装备

小班教学除了自身人数少、时空大、交流多、易调控等特点外,还需要为小班配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我们根据实验的成效,及时向学校提出了为每个实验班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议,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率先在全县为所有新课程班级配备了包括电脑、实物投影、显示屏等在内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成为全县的典型。至今,已为1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利地促进了小班化教学实验的开展。

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用和制作课件,要求教师每天坚持使用多

媒体进行上课,使得教学做到动静结合、音画搭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便于师生、生生及时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

4、课程设置

我们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新课程教学计划和使用规定教材,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大胆探索教学方法,顺利实施新课程。同时,在不增加课时总数的前提下,要求语数等学科的教师每周开设一节活动课,自发开发校本素材,为学生提供当地或本地区相关的人文教育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教学资源的探究

传统的大班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成分较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较少,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暴露了许多教与学的弊端,而小班化教育的出现,是解决传统的大班教学弊端的一条良好途径。小班教学因班额的减少,座位编排的灵活,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密度,更能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情况,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小班教学为生动活泼、主动积极、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方式创造了条件。

1、教学气氛的营造

教学气氛的营造除设计布置各种适合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使教室布置更趋现代化、动态化、家庭化、情趣化,挂上一些学生的作品外,还要经常更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运用教师丰富的教学体态语言,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教学时空。

我们结合班级学生数少而留出足够的教学时空的优点,要求每个教师尊重每个学生,使他们生动活泼、快乐地在合作中学习,并得到成长。

2、组织形式的探索

我们在发挥班级人数少这一群体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新理念,从组织安排的角度,对时间、空间和人数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力争实现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最佳组合,大胆采用五官体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鼓励教学法、师生交融教学法、活用资源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留有余地教学法等全面实施新课程。

3、课堂教学的高效

实验老师根据小班化的特点,做到了备课备到每个学生,实行全班、分组、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加学生实践和施展脑、五官、手、足和身体功能的机会,把课堂的时空交还给学生;作业实行面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集体反馈、个别指导修正、无书面回家作业,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实行无级考试,学生若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再考,直到满意为止,积极谋求评价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学科学习,也强调养成教育,强调健康的情感和发挥潜能,做到多和孩子们在一起,使教学相长的原则落到实处,尽最大限度地获取课堂效益。

4、教学艺术的展现

在课堂中,小班化加快了师生交流频率,师生心灵的互相碰撞增多,极易激发出教师的灵感和机智,促使教师去钻研、探索一套符合小班教育的教学艺术,使得教师可以大胆地去尝试诸如书画特色课、语数结合课、说话活动课、音乐活动课、游戏美术课、综合活动课、唱游与体育活动结合课等。这样,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去追求。

5、教学策略的运用

我们课题组成员结合小班化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教学策略尝试,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了如下一些具有小班化特色、行之有效的策略:

(1)、参与教学策略。小班化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差异参与。(2)、合作教学策略。小班化可以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尝试以形式、内容、表达方式等编制小组,探索小组学习进程模式和师生合作评价方式,探求最佳合作方式。

(3)、分层教学策略。小班化有足够的时空可以对学生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获。

(4)、兴趣教学策略。寓教于乐,既注意乐中学、更讲究学中乐,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乐学到爱学。

(5)、自主教学策略。小班化更有利于开展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活动。

(6)、互动教学策略。小班化班级给学生腾出了更多的师生、生生之间相互

交往、和谐互动的教学机遇。

(7)、活动教学策略。小班化可以为学生多提供活动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8)、创意教学策略。小班化本身的创意性给学生带来了创造和实践的时机,班级教学环境的优势也可能会令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

(9)、评价教学策略。小班化为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供了平台,如:即时、多元、多次、分层、无级、激励、形象、自我、集体、交互评价等,改变原来只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情感、价值观、学习过程等的评价较少的做法,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积极提高和发展。

(10)、多媒体教学策略。小班化班级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配置,拓展多媒体交互式的教学,使教学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

(三)、小班化评价资源的探究1、增加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以往的他评过程多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客体的地位。对教师的评价,他们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没有任何选择、申辩的权利和机会。评价决不能把学生只看成是一个待测试、待检查的客体,而应该允许有权选择评价方式和对评价结果发表意见。

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是评价工作的积极参与者。让他们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了解自己的水平和实力,并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确定自己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这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是他们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逐步做到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形成素质教育要求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人格特点。

经过本课题的探究、尝试,我们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评价手段:(1)、过程评价

基于过程的评价是将整个评价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而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棍子打死”。

(2)、组内评价

合理利用同桌或小组资源,既让他们评价同学学习的成败等因素;又让他们评价同学学习的情绪等因素,并说说理由;还可以再将一个小组评价的结果交给另一个或多个小组评价,让他们充分学会对同学的评价。

(3)、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讲究的是及时、当场给予评价,是根据学习的进展情况,教师结合自己的巡视发现,对学生学习中的现象即时作出评价。这样,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状况、学习态度等问题。

(4)、个案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学习结果,可以采取个案评价。评价时,可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原因,从而给出正确评价。而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则还可拿出帮困意见,以帮助提高学习成效。

(5)、自我评价

让学生给自己评价,并阐述理由,从而养成自我批评的好习惯。也可以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再交给另一个或多个小朋友评价,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6)、综合评价

对于学生某一节或一单元的学习情况,应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不能仅仅凭借一节课或一单元的学习结果就给学生下定论,这样,容易导致不明真相、盲目表扬或批评、不能发现学生的错误或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等不良现象。

(7)、师生合评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评价,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给不同学生答辩或表述的时空,让他们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达成评价结果的一致。

2、开发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的确立至关重要,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关系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

(1)、有关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内容是多方面的,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教

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等。而依据课改要求,重点就是要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关键是实现课堂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首先要抓好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评价。我们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对问题设计的评价出发,一看本节课要解决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二是看安排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和练习。通过问题的解决方式评价看是否注重其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抓好对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基本目标的达成,突出问题的解决,学生的主体参与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整合等,重点是突出问题的解决,这是检验本节课的价值的重要依据。评价方法是通过听课,其课型有公开课、示范课、随堂课,采取教师自评、领导评的方式进行。

(2)、有关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行为习惯、文化素质、个性特长、身体和心理素质,而且不同的评价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此,我们依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将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五大块

A、行为习惯的评价

学生的行为习惯评价内容是丰富的,主要分为: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其我们逐步将各方面的内容细化,并分优、良、合格、待合格进行评价。

B、文化素质的评价

对于学生文化素质的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等几方面。依据评价内容,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分解,并遵循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阶段测评与终结性测评相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等原则,采取当面问答、口头表述、学生优秀作业自荐等方法,实行分项测评。

C、个性特长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个性特长测评,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特殊才艺的测评,采用由学生自己申请、学校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和学生在某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具体表现,按优、良、合格三个等级测评。

D、心身素质的评价

对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测评,分身体体能素质与心理素质。身体体能素质又分生理卫生常识习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主要指心理品德意志等。依据确定的标准要求,分优、良、合格、待合格进行评价。

E、成长档案袋评价

学生档案袋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资料。对此,我们给学生建立了自己的成长记录袋,真正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其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学生、老师、家长可以随时将有关能够说明该学生成长发展的材料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依据,并作好长期积累、连续评价。

3、探究有效的评价方式(1)、主体多元评价方式

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即强调学生的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把课堂学习当作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改变以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片面、单一的评价机制。主要包括:

A、拓展教师评价的内容

①、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②、对知识、技能的评价③、对问题意识的评价④、对学习方式的评价B、以激励性和纵向性评价为主

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取而代之的应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教师要用热情、鼓励与真诚的语言引导着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每节课都在进步。

C教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①语言评价②体态行为评价③借助载体评价D课堂延时性评价

有的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能一下子答不上来;有的学生上了一堂课后还

不能做有关的练习等等,这时老师不要马上对学生做出消极性的评价,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相应的目标。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实行课堂延时性评价的方法,它可以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

(2)、“自学笔记”评价方式

所谓“自学笔记”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对学习情况真实地作更深一层的思考,反映新发现、新思路以及感受,以语言表达形式记录(课前、课中、课后)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表达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载体。

A、“自学笔记”实施的方法①、实施的步骤

a、师生一起自学,摸索自学方法。

b、学生带着提纲自学,掌握自学方法;自学提纲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点、学习思路和对需要思考的问题的提示。

c、学生自己自学,总结自学方法。②、配合自学笔记,改变备课与教学a、形成“先学后教”的自主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分五步走:自主尝试(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尝试完成同步的课堂作业);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解决尝试时遇到的问题);集体参与(质疑问难、动态生成、以点带面);点拨归纳(多维练习,新旧沟通,优化整合);返回检查(检查第一步做的同步课堂练习)。

b、帮助解决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③、利用自学笔记,注重课后延伸

一种做法是课后针对笔记作个别辅导,另一种是利用课余开设答疑课,第三种是写自学反思(主要记录四部分内容:一是将听讲时的提示性语句或符号回忆补充完整;二是归纳整理知识技能要点;三是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巧妙思路和方法;四是记下一些奇思妙想和创造火花)。

B、策略实施的注意点

①、防止带给学生过重的压力,低段学生以口语记录为宜;

②、写课后反思不宜过早,开始时宜小范围实施;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

④、使用鼓励性语言,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既指出潜力,也说明不足。(3)、“学习日记”评价方式

所谓“学习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学习日记”并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日记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A、“学习日记”的类型

①、预习性日记,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主要内容预习情况的记录。教师可以根据日记评价该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②、复习性日记,鲜明地显现学生在本节课中对所复习内容的理解程度③、开放性日记,记录多样化解题的思维创造性和课内外学习的观察等。B、操作“备忘录”

①、选好引用的年级,应从中、高段开始,低段可采用口语日记。②、给学生一根拐杖,注意与语文日记的区别,可采用图表式、问答式形式。③、送学生一份信心,让它们(日记)登上“大雅之堂”。

④、和学生一起分享,不仅要使日记成为评价的载体,还要使它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⑤、教师要有恒心,自己也要坚持写“教学日记”,与学生一起成长。(4)、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有材料收集、在反思和鼓励中成长、综合性评价的依据等三个功能。

A、主要类型

①、展示型记录袋,以学生的作品等为主。②、描述型记录袋,以学生的表现等为主。③、评估型记录袋,以阶段评价结果等为主。④、档案型记录袋,以学生的荣誉等为主。B、操作原则

①、多元性原则:指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内容多样。

②、发展性原则:指促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③、差异性原则:指做到因人施评、因时施评。

④、便易性原则:指评价要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简单易行。C、操作策略

成长记录袋的操作涉及四个方面:为什么要收集材料;收集什么材料;怎样收集材料;如何评价材料。基于以上考虑,要注意以下策略:

①、明确创建目的。

②、确定内容。教师要做好三件事:第一、在研究的基础上假设评价对象处于什么水平;第二、了解目标,包括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与发展目标等;第三、要清楚地知道哪些主题内容可以反映学生达到了所期望的水平,预计任务能完成程度的上限和下限。如可以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涉及如下内容:个性化资料(包括学生自我介绍、个人奖励申请、自己喜好的聪明题、参加实践活动的记载表等),课堂行为,学科测试记录,他人寻视(包括家访记录、平时观察与同学观察的记录等),荣誉等等。

③、规定材料收集的频次与时间④、制定评价体系

不同的内容评定的人员、方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如:个性化资料的评定人员可由学生、家长、教师组成,可进行阶段性和期终评价;课堂行为可由学生自己对发言、合作、听讲、作业情况用星级做出评定,按单元汇总,进行阶段性交流,期终可作为教师评价的参考;学科测试记录,可由教师分书面和游戏测试进行评价;他人寻视,可由家长、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客观地给予评价;荣誉,可由教师进行分析、汇总登记。

⑤、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很多,这里介绍的是一些典型的案例。a、设计的表册要体现儿童特色,如脸型、话筒型、辣椒型等。

b、提供学生足够的自选内容,如“在生活中我发现的数学问题,用我学的数学知识帮家里人解决的问题,我非常满意的单元测试,我撰写的论文、报告、日记等”。

c、让学生写写座右铭,作为自己收集的材料装入成长记录袋。

D、每周可让学生画“手指图”,再把自己本周表现棒的方面填入大拇指,把差的方面填入小指,把不该做的方面填入无名指,把需要再努力的方面填入中指,把以后可以不用做的方面填入食指。

e、确立免试制度,结合单元的学习情况,给予一些学生本单元免于测试的奖励。

f、评选阶段性成长健儿,根据学生的阶段性表现让学生们自己评定。(5)、家校联系评价方式

这里介绍的只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学校根据自己的特色可以给每位学生发放《家长与学校联系手册》,具体内容可以包括:

A、心灵的放飞,主要记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思想表现。B、“几个一”,包括每天背一首唐诗、写一篇日记、做一件家务、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做一件好事等。

C、今天的事,记录当天有意义或重大的事。D、亲情日记,记录学生在家与家人的相处情况。E、每周一评,记载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评语。F、留言板,把家长给学校或老师的建议或意见写上。

G、下周申请,把下周老师要家长做的或家长要老师做的提前作出通知。H、亲子行动,记录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活动情况。I、老师的话,主要记录老师的阶段性评语。(四)、小班化教育管理资源的探究1、管理体系的探究

小班化教育管理应该讲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管理体系探究的主要内容有:

(1)、小班化教育的领导机构。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等部门的负责人任成员,做到理念新颖、计划全面、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共同决策、加强监督。

(2)、小班化教育的指导机构。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指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业务部门(教务处和教科室)负责人任副组长,部分骨干教师和相关部

门负责人任成员,做到理论先行、指导到位、共同探究、努力实践、多出成果。

2、管理制度的探究

我们主要探究了《小班化校本教研制度》、《小班化教学常规管理》、《小班化固定资源管理制度》等的建立。

3、小班化校本研训管理的探究

在当前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背景下,进行小班化校本研训的探究很有价值,本课题主要探究的内容为:

(1)、小班化校本研训方式的研究。针对山区学校规模小,平行班少,教研组功能欠缺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探究了符合山区特点的可行的校本研训方式。

新一轮课改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的发展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把新的理念专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索以“参与、分享”式等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全程培训。为此,我们摸索了如下培训方式:

A、参与互动式。

①针对我校年轻教师占多数,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通过教师之间在课堂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所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②新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到实践中,把教师的“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培训的主旋律。

③师徒结对,确定名师、骨干教师帮扶对象。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跟班听课,一边教学,一边研讨,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使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成为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B、研训一体式。树立全员参与研究的意识,努力营造科研兴教的浓厚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在职培训融为一体,养成理论学习的实践反思的习惯,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方式。其措施是:

①理论学习与科研培训相结合,围绕科研课题,强化过程研究,在实践研究

中提高科研的水平。

②制定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评价方案,对各课题组每学期组织考核。③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年度考核、晋级三挂钩。

C、引进外智式。引进外智,借鉴外地经验,进行课堂实践指导。其措施是:①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充电;

②邀请专家深入课堂,加强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业务指导;③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取经,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不足或差距。

(2)、小班化校本研训内容的研究。结合学校实践情况,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和教师发展的需求,针对新课程改革小班化教育的改革的需要,认真寻求有利于山区学校发展的研训内容,积累独特的校本研训素材。

A、新课程理念培训内容:①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变革;②新课程与学生的评价发展;③新课程与课堂行为的变化;④新课程与学生的发展;⑤有关新课程理论学习与辅导。B、小班化教育科研培训内容:①小班化开放式教育理念;

②小班自主、合作、开放学习的实践;③小班开放教学策略的实践;④小班化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⑤教育科研方法学习与辅导。C、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内容:①课件的制作与使用;②教育资源网落的基本常识;

③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管理、使用与维护知识。D、教学语言培训内容:①课堂日常用语与口语;

②师生日常交流用语;③文明礼仪用语。

(3)、小班化研训管理的研究。围绕新课改程革与学校课题研究两大主题,合理组织,加强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措施是:

A、形式多样化。坚持教师发展主体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结合,研修与行动结合,反思与借鉴结合,协作与分享结合,参与与沟通结合,教学相长,尽快适应新一轮课改。

B、内容专题化。建立每周一学习、培训制度,不断反思提高。

C、方法实效化。听讲座、资料学习、教学案例分析、新问题探讨、经验总结交流等。

D、考核激励化。采用过程学习与结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严格考核,并将研训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晋级等挂钩,提高校本培训的效益。

同时,为保证校本培训的顺利实施,针对学校实际,建立培训管理机制,赋予教师自主权,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我们制订了如下制度:

A、理论学习制度。

a学校建立专家、名师、骨干教师指导下的理论学习,通过讲座、外出培训等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等的学习培训。

b建立学校讲学组,进行理论学习辅导,充分发挥名师效应。c确定每周五下午放学后的时间为“校本培训”时间。d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觉积累“学习文摘卡”。

B、对话交流制度。建立平等参与互动式学习,进行学习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广度会谈、专题研讨等。

C、课题研究制度。

a建立全员研究制度。做到每月有主题、每周有突破、每天有研究。b确定双周的周三为“教育科研日”,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实效性较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并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和交流、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强化科研的效度,确保科研质量。

c定期开展观摩课活动,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平台。

D、激励评价制度。对校本培训业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研究总结和反思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研究,在基于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资源的探究上已初步完成研究任务,基本达成研究目标,也初步提出了一份可供参考、借鉴和推广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了一种思路或参考文献。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小班化教育资源对小班化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对小班化教育的决策都非常重要,如果离开了教育资源谈小班化教学,那肯定会是一句空话,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我们在研究中也时常进行了一些反思,并做到认真完善和交流总结。直至结题,我们还留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班化教育资源涉及的面很广,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每种都研究透彻,可以在以后进行逐项细细探究,从而形成新的课题研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607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