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
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教育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要靠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方能奏效。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家园共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2、家长、教师均忽视相互沟通。
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园受教育的具体状况;有些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行了;有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长的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物质铺垫。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导致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打折扣;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不必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够好,育儿观念落后,不屑与他们交流、沟通,等等。因此造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以至在家园共育上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作深究或视而不见。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合力的效果。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3、教师未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祖辈家长与自己观念上存在的差异.
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祖辈们照料。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祖辈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育儿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加之受生活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教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而教师对祖辈家长缺乏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是教育孩子的“专家”,祖辈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让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甚至不自觉地会以一种教导别人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交谈。教师的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二、有效实现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对策:1、教师主动取得家长的信任。
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家园合作是否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是否与他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当幼儿园教育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提高。家园工作中,教师应尽量主动接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应时刻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善于用心观察孩子在园的一举一动,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才会化被动为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
教师想要赢得家长的信任,获得家长的认可,就应该尊重家长,友好地对待家长,把家长当做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工作做得好,态度认真、友好,相信家长会更敬重、信任教师,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工作,这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关系,使家园合作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2、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幼儿园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作为园内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组织家长来园学习,学习形式应灵活多样,学习内容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家园间的合作通常会因为花样繁多的活动和各种不同的形式而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使家园合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教师在组织开展家长工作时,要尽量为家长着想;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家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不为难家长,不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确保家园合作的成效。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家长与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家园合作成功的关键。教师态度认真负责,工作细致到位,对家长态度可亲,相信家长也会乐意成为教师工作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这样就能齐心协力把家园工作做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扩展阅读: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结题报告 和平五幼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结题报告
一.专题的提出:
(一)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家园共育可行性: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前教育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千年纪元。家园的合作活动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新千年的到来,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实践。1984年美国幼教协会制定并颁布了《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它将家园共育作为衡量在其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作了专门规定:“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1998年,日本颁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它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家园共育已是世界幼教发展的一个趋势。
真正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教育、即孩子所处的环境都是教育的环境,与孩子接触的人都是教育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加强学校和地方社区的联系就成了是教育和其环境相依为命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机构入选世界十大最佳学校,其主要经验之一即是特别重视教师与家长、社会人士的互动合作,并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欧洲、中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学习和借鉴。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既有必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教师和家长只有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才能使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真正协调起来,共同为儿童的发展服务。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不仅是我国幼儿教育依法治教的需要,而且也是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需要。(二)从我国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我国在推进幼儿教育,深化幼教改革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人们在研究和实践中认识到了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不能将家长仅仅看成是完成幼儿园教育计划的配合者,不能将家长工作目的仅仅看成是教育家长,而要将家长视为合作伙伴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当今的家长已不满足于过去的那种完全听从教师指挥、参加到教师设计好的活动之中去的局面,他们不仅主动给幼儿园提供物质上的援助,提出合理化的教育建议,而且还积极参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方案的设计,教育活动的组织和评价。进入新世纪的托幼机构已比过去更多地注意开发与利用社区和城乡的自然资源、物产资源和人文资源,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二.专题研究的意义:
1.视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当素质教育这个时代最强音敲响之际,现代家庭教育质量已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热点,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己逐渐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我们应该深切的认识到,家庭里的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孩子的,而是面向家庭所有成员尤其是父母自身的素质培养,而养成文明生活方式是家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的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必须重视的实际问题。因而,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联系活动,不断形成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创新程度: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解读》中说:“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因此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发展趋势和重要途径。当前幼儿园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认可,幼儿园也正在实践着家长工作,但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时间的广度都远远不够。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家园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双方共同创设沟通的渠道,利用各自的有时互补,充分调动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着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状态,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功能,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3.应用价值: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哲学家兰德曼说,“生活很少以自然的安排为基础,而是以在文化上被塑造成的形式和惯例为基础。我们已历史的获悉不存在自然的人,甚至最早期的人也生活在文化之中。”也就是说,人不可能离脱社会、脱离他生长的社会群体而独立成长。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作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能比拟的。幼儿教育也就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我们看到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三.理论基础:
(一)《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阶段的教育形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家庭、社区合作,应到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这些理论充分说明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幼儿园必须打破闭门办园做法,实行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开放式办园,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中说:“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间的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因此,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发展趋势和重要途径。当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认可,但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时间的广度都远远不够。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家园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双方共同创设沟通的渠道,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着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状态,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功能,走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
(二)陈鹤琴活教育的理论
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
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社会、幼稚园和学校、家庭三者要相辅而行,儿童教育的理想才容易达到”。针对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教学脱离儿童实际的弊端,陈鹤琴提出来“活教育的”理论,并根据陶行知批判旧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著名格言,从正面提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口号,并明确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特别是在著名的五指课程设置中“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制在儿童生活上。”要根据儿童的环境以适应幼儿的认识特点,从自然环境(包括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和社会环境(包括个人、家庭、集社等类的交往)中选择儿童感兴趣且又适合学的物和事为主题,组织、融合儿童的科学、社会、语文、艺术、健康活动。自然、社会环境中的这些主题,就像人的手掌,将五指自然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幼儿教育必须关注幼儿身心整体的发展,必须与家庭、社会融合,才能将幼儿培养成有健全的身体,有创造能力,有服务的精神,有合作的态度、有世界的眼光的现代中国人。
(三)瑞吉欧教育理论
瑞吉欧教育体制最基本的就是以幼儿为中心,认为教师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建立的是一种以幼儿、教师和家长相互关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是建一所和谐的学校,幼儿们、教师、家长是这个学校的三个主角,在那里感觉就像在家一般,大家彼此团结,合作共事,家长参与讨论课程、参与各种共同举办的活动,并在和谐中产生更高水平的结果。瑞吉欧经验显示:“学龄前幼儿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图象和媒介来表达,以及与他人沟通彼此的认知,”幼儿与成人共存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现实之中,并通过每日的文化参与发展自我。将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处于整个社会背景之下,使个人与社会过程两者各自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有更深切的理解;同时,这一理念还代表在共同分享中,每个人均可提出最好的想法,提升和加强团队间意见交流,并刺激新奇或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这些是无法靠个人力量独自完成的。
与家长共同合作的教育取向也是瑞吉欧办学的哲学理念和基本价值观,“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活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这种做法并得到越来越多教育界内外人士的认可。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合作,可帮助教育新方法的发展,并将其视为不同智慧汇集的要素,儿童教育责任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他们深信,只有当老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时,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五、专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调查和分析与实践,研究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内容、手段和效果。旨在使家长了解本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与教育特色以及所依据的教育理论,以取得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我园教育的协调、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家园的教育优势互补,寻求家园共育的有效模式与策略,更好的实施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六、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子课题一:引导家长走进幼儿园生活对家长助教活动的研究。②子课题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的研究。③子课题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的研究。
④子课题四:家园合作幼儿成长档案,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七、专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等方法。
八、专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3201*.8)
召开家长会,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和需求,向家长介绍有关教育理论和法律法规。介绍新的现代幼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和积极性、自觉性。
第二阶段:(201*.9201*.2)
教师与家长共同研究、设计和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创新、人际交往、抗挫折、自我保护、自我服务等多方面的能力,使教师和家长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教育水平和能力。
第三阶段:(201*.9201*.8)
与家长、幼儿共同搞好“幼儿发展档案”工作,并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观察记录幼儿的发展状况,使“幼儿发展档案”成为家长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教师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的资料和依据。
第四阶段:(201*.8201*.9)
收集、整理、汇编研究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家园共育工作中的有效措施,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九、专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家园共育”是当今幼教改革的大趋势,是新时期科学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渗透,它能促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性教育机制的形成,也是家庭、社区、幼儿园的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有力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实践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了家庭、幼儿园、社区这些教育资源,则能促进家园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将有利于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是基于此理念,我园本着以尊重平等为前提;以真诚理解为关键;以讲究技巧为钥匙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十五”期间,我们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展了“家长助教”研究活动,让家长做一日教师,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策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使这些来自于不同职业、有着不同专业特长的家长,能够走进幼儿园生活,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来。
1.转变观念,引领家长走进幼儿园生活。我们把家长请进来和教师们共同学习,转变观念,在家长工作中请他们做主角,宣传正确的家教方式和理念。如通过将家长会的“一言堂模式”改变为“研讨型模式”。充分利用“家长园地”,为家长搭建交流的平台。我们改变了以往在“家长园地”中多为教师介绍一些教育理念、教育信息的形式,“小问号”引导家长提出教育疑问,“你问我答”引领家长思考教育策略,赋予了“开放性”的色彩,扩展了其教育价值,这需要教师去不断地挖掘,才能使助教活动更为精彩。
2.请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教活动。家长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专业特长的家长进入幼儿园当助教,建立家长助教小档案,请那些既有专长又有热情的家长来协助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对幼儿园教育是个有力的补充,更是家长亲身参与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家园携起手来,才会使教师、家长、幼儿三方受益收到更佳教育效果。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的多次成功合作中让我们发现家长走到孩子中间,这不仅使课程的内容更丰富和生活化,组织形式更活跃和贴进儿童,还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几年来,我园先后尝试、探索出了许多家园共育的有效形式,与家长建立起真诚的伙伴、互动关系,既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先进的教育经验,又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家长以更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展开家庭教育,使教育形成合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已把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发展纳入了“十一五”市级科研工作的重点,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我园家园共育的新视角、新内涵
随着我园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家园共育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扩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儿、家长、教师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成长的。而共同成长是家园共育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家园共育是幼教改革的大趋势。家长和教师的态度及孩子的行为是影响家园互动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家园互动中存在这许多问题,因此,亟需增强家长等主体的参与意识,进而建立平行的互动关系。家园密切配合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的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犹如一车两轮,必须同一方向、同步前进,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何驾驭好这一车两轮呢?家长与教师在家园互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互动主体又是互动客体,良性的家园互动全靠双方主动合作。
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从教育产生的初期,就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当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以前,家庭包括了生产、生活、教育的全部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分工的细化,家庭具有的生产和教育功能逐渐弱化,专门的机构替代了家庭的这两种职能。从表面上看教育、生产、生活似乎相互分离了,实质上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它们之间一直就存在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不能忽略它们在新的基础上的融合。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它生长的社会群体而独立成长。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作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能比拟的。幼儿教育也就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长作为孩子重要的教育者,参与教育的作用不容质疑。
同时我们看到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它赋予了新时期家长工作全新的内涵。家园共育,其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说:“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间的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因此,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发展趋势和重要途径。当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认可,幼儿园也正在实践着家长工作,但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时间的广度都远远不够。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家园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双方共同创设沟通的渠道,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着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状态,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功能,走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
家园共育是新时期体现大教育观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家园共育中,我们要做家长工作,但这种家长工作与传统的家长工作在意识和思路上有着根本的不同。过去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一般是幼儿园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整个教育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是辅助的,家园合作往往局限于家长顺从幼儿园的要求,被动地做些配合工作。家园共育则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提出了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既要对家长做工作,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
二、构建我园新型有效的“家园共育”模式:
几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反复的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再调整将《纲要》精神倡导的家园合作,通过教师与家长观念的转变,帮助教师增强了家园合作意识,帮助家长建立了主人翁意识,并探索、研究出具有我园特色的家园共育的新模式及策略,更有效地改变了家园合作中双方的地位,更加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使家长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实现了家园合作的最终目的。
《纲要》精神倡导的家园合作转变教师观念增强家园合作意识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家园合作,探索、研究家园共育的新模式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活动家园双向合作活动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家访与家长接待日电话沟通追访家长助教活动家园联系册与成长档案家长半日开放大型亲子活动网上论坛快乐妈妈俱乐部与家地长园会与家长学校双休日亲子活动社区教育基地家园合作形成新时期家园共育新模式及有效的策略3、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家园互动活动,提高家园共育策略的有效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是围绕着转变教师与家长观念及通过开展多种渠道、多种途径的家园互动活动,吸引家长参与课题研究进行的,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出具有我园特色的家园共育新模式,提高家园共育策略的有效性。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形成有效的家园互动模式与策略。
策略一:以幼儿园为核心,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有效途径一:家长委员会,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拉近了家园的距离。常言说得好“众人抬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幼儿园的工作是非常琐碎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为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家长委员会活动成了我园每学期必做的工作。
家长委员: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同时指出家长委员会的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我园的家长委员会两年推选一次,由各班家长参与民主评议产生。家长委员参与幼儿园有关家长工作的重大事件的决策工作,在家长中发挥组织、宣传、教育、带头的积极作用
家长顾问:家长中的潜力和资源是无限的,为了充分挖掘家长中的人才资源,我们聘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为幼儿园的特殊工作的顾问,如:法律顾问、计算机顾问、文学顾问、艺术顾问等,在幼儿园特殊需要的时候为幼儿园提供专业资讯和实际操作服务,为幼儿园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和排除困难立下了汗马功劳。
家长委员会改变了幼儿园、教师一言堂的唯一形式,增进了家庭与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的相互了解,拉近了家庭与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使“家园共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有效途径二:家访与家长接待日,是家长与教师有效的交流方式。这是一种以访问、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个别交流形式。家访是教师和家长(幼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家访内容除了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基本情况之外,还要让家长明确家访是一种家园双方交流与沟通的活动。作为教师,既为家访做好准备,也为家长了解老师、了解幼儿园提供方便。我们每次家访前都要根据幼儿和家长的情况作好计划。家访时,我们注意营造教师、家长共同研究的氛围。教师、家长、幼儿都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意识地留出与家长讨论的时间,尊重家长,建立和保持与家长平等的教育伙伴关系。家访后,做好家访记录并进行评价和分析,确立下一步的教育措施,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实施家访过程中,当个别家长碰到问题需要指导时,我们及时给予满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与家长之间双向的沟通,更有利于家长接受教师的指导并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
家长接待日每周一次,家长可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与教师交谈的内容。或家长、教师之间预约谈话,“预约谈话”督促教师、家长认真观察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变化,以便谈话时如实地进行交流和探讨,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在谈话中,教师及时了解到每个家庭的环境、教育方法,及时帮助家长纠正教育中的不良做法,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建议,使家长深受启发。许多家长成了《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等幼教杂志的忠实读者,他们由衷地感叹:“教育孩子,学问大着呢!”家长接待日省时、有效、快捷。
通过统计在开展课题初期全园只有27.5%家长参加家长接待日活动,通过课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目前78.5%的家长每周参加家长接待日活动。它是家园共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有效途径三:电话沟通追访,开辟了家园教育的新途径。
电话沟通追访是借助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的一种交流方式。家长能够通过电话、短信了解幼儿在园的行为表现,建立家长与教师及家长与家长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实践不可否认,它为幼儿园与家庭开通了共育的“直通车”,使家园之间实现了更充分、准确、及时、详尽地交流,真正实现了“家园互动、同步教育、无限沟通”的目标。
策略二:开展具有我园特色的幼儿园与家庭双向合作活动。有效途径一:家长助教活动,邀请家长真正走进幼儿园教育活动。我们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根据一日活动的目标要求,有计划地聘请或邀请一些热心于幼儿教育的家长,利用他们在职业、经历、兴趣、爱好、专业优势及家庭方面的资源,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协助教师完成保教任务与课程开发,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助教活动开始前教师和家长一起备课,围绕活动的开展,在活动前与助教进行尽可能充分的交流、沟通,集体备课,讨论活动方案;活动进行中,带班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助教是在“助”,活动的调控还是要以教师为主:活动后教师与助教进行交流、总结、反馈。开展了“家长助教”研究活动,让家长做一日教师,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策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使这些来自于不同职业、有着不同专业特长的家长,能够走进幼儿园生活,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来。
例:“奥运火炬手来我班”活动:
1.活动起因:“刘骁爸爸被选为天津市奥运火炬手啦!”教师在得知这一信息后,敏感的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及时与刘骁爸爸联系,并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应答和支持。
2.活动准备:由于这名家长是第一次主领助教活动,面对这么多孩子难免不免有些顾虑。教师就在活动前详细的向家长介绍班里孩子们的学习特点,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方案。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多媒体形式,并对幻灯片进行了有目的的筛选,使其更加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需要。教师注意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使家长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整个活动,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活动的策划者和设计者,成为教师真诚的合作伙伴。
接下来,教师与家长、孩子一起搜集有关奥运火炬传递方面的报道并布置了主题墙饰,丰富了幼儿的经验,做好了经验的准备。同时幼儿还与家长共同制作了祥云火炬等活动材料,为火炬传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活动过程:活动就这样热烈的开展起来了。刘骁爸爸请孩子们观察了奥运火炬手的专用服装;介绍了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成为奥运火炬手的艰难和光荣的经历;介绍了奥运的有关知识;针对幼儿提出的关于奥运的问题,帮助幼儿解答;最后,进行了班级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的“祥云火炬”在每个小朋友手里传递,孩子们激动的接过奥运火炬手传给他们的火炬,手手相传,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光荣的奥运火炬手。
4.活动收获:此次活动使孩子们得以零距离地接触奥运火炬手,激发了幼儿对火炬手的敬佩与热爱,满足了幼儿汲取奥运知识的需要。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奥运精神,并且更加关注北京奥运会。同时孩子们还从活动中体会到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要克服困难,不断努力的道理,达到了教师与家长预想的目标。从活动的效果可以看出活动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是幼儿关注的、感兴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
家长助教着眼于家庭、幼儿园的双向互动,相互配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强调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强调以孩子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双向沟通。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合作者,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建议,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信息作出及时反馈。“助教”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多才多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也激发广大教师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充编写新的教材和内容。同时,助教活动为家长进入课堂,参与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对幼儿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也有了更好的把握。由家长来担任助教,有力地促进了家园合作,较好地实现了家园共育,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特点,也使老师和幼儿领略了家长的教育风格,更好地利用了家长这一块教育资源,有效地开启了家园互动的另一扇门。
有效途径二:家园联系册与幼儿成长档案,搭建幼儿、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平台。
家园联系册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个别交流方式,目前我园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与教师相互了解幼儿在园及在家行为表现;一种是定期阶段性对幼儿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表现的家园之间的沟通;另一种是每天早、晚在晨检室设立的各班家长联系册,家长与教师能够及时地进行个别沟通。实践发现家园联系册对稳定新入园幼儿情绪,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减轻家长的担忧;家长与教师相互了解幼儿在园及在家行为表现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和平五幼家园交流活动记录表家长姓名交流时间交流教师交流形式交流的目的交流的内容交流反思
例:新入园幼儿家园联系册情绪进餐饮水午睡大便老师的话家长的话家园合作幼儿成长档案是通过与家长共同制定成长档案的计划,共同观察、记录幼儿的点滴变化及成长过程,达到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可以作为家园交流工作的重要材料,家园达成教育的共识,紧密配合。对成长记录档案的创建采取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创建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开始时,我们让家长认识到了成长档案的价值,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鼓励家长记录幼儿在家中的一些逸事趣闻将他们带到幼儿园,加入到档案中,以增进教师对幼儿在家情况的了解。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和家长的分享工作,定期向家长展示、分析成长档案中的材料,举办作品展览会,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回顾作品,使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通过实践形成家园合作幼儿成长档案的有效途径:
①集体形式:
家长会:在每学期初、末的家长会中,进行幼儿成长档案的展览,其中的主要目的,为家长相互交流幼儿成长档案的收集及记录,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家长开放日:在每次教育活动开放之前,教师首先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活动计划,家长需要观察的重点等,并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
如何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每次活动后,教师组织家长谈对活动的看法,向家长介绍活动中教师怎样提问、怎样引导幼儿探究、活动中注重发展孩子什么等等,让家长不光是看,还要学习观察和记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家长幼儿成长档案记录水平。
家长园地:在家长园地中开设了“家庭教育轶事记录”栏目,把家长收集、整理的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或是一些困惑问题写在栏目中,教师和家长一起交流幼儿成长档案记录的有效方法并总结出来,投放到园地中,家长们在接送幼儿时阅读,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我们为家长开辟了丰富栏目。家长记录的方式有文字与照片,内容生动有趣而又详实,为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提供了依据。
例如:有“家庭趣事栏、“童言趣语”、“我的愿望”与“最希望教师关注的事”栏目等,在这里家长能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我们还提供了空白页,以满足家长的不同需要。
②小组形式:
家庭互动组:在班级中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以幼儿为纽带,引导家长之间相互认识,成立多个家庭互助组。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几个孩子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的是家长之间是同学或朋友,有的是住在一个小区里的伙伴,她们经常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一起聚会。孩子们在一起玩,家长们在一起交流幼儿成长档案记录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很多在记录幼儿成长档案过程中的困惑问题在互动组中得以解决。
家长沙龙:家长沙龙主要是为家长提供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机会,每月召开一次,定期举办,家长自愿参加。活动有时由教师组织,有时由家长组织。在这里,家长是活动的主人,就幼儿成长档案记录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氛围宽松,家长们在交流中学习到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方法,教师和家长们一起学习,共同提高。③个别形式:
日常沟通:教师利用早晚接送时间、家园联系册或网络等现代化沟通手段,主动向家长沟通幼儿成长档案记录情况,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反馈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日常观察记录幼儿发展情况的方法,同时了解家长在幼儿成长档案记录中的需求及困难,并及时与家长交流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在记录过程中家长在教育中的一些个性问题,在日常沟通中有目的的与家长交流。教师注重在日常沟通中,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有不同困难的家长,提供幼儿成长档案记录建议。或提供好的幼儿成长档案案例,帮助家长解决在幼儿成长档案记录过程中的问题。
家园合作幼儿成长档案利用家园同步的方式,可以使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并采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实施教育。
有效途径三: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与家长建立起真诚的伙伴互动关系。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同时我们将此方式不断地调整进一步增加家长半日开放的实效性,使其成为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在每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开放前教师都会向家长介绍半日活动的目的和活动计划,发放半日开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家长围绕一个主要目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记录,指导家长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幼儿。教师会针对家长的记录与家长共同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同时教师还会通过家长反馈表,了解家长对活动的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工作。从反馈中显示,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已成为最受家长喜欢的家园互动形式。它也由最初的一学期一次调整为一个月一次。为了给家长提供方便,家长半日开放也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家长的需要不同,开放的时间也会不同。通过不同的开放时间,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
例:大一班半日开放活动家长观察记录表
时间:201*年4月3日幼儿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兴趣:记录孩子在学习观察内容倾听习惯:在倾听老师和合作、分享:与同伴合作活动时孩子的表现。(能否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一起协商、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等。)请您评价您的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过程中的表现。同伴讲话时的(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大胆回答问题,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等。)活动(一)计算活动10的组成、加减活动(二)健康活动换牙我不怕
表现。有效途径四:大型亲子活动,连接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纽带关系。亲子活动是一种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情感交流的集体活动形式,它是幼儿园与家庭十分重要的沟通渠道。亲子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强化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责任意识,从而达到了家园共育的理想境界。通过与家长的不断沟通,我们注意到许多家长平日由于工作原因缺少了和孩子共同游戏与交流。因此我们为家长提供亲子活动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家长亲自参与活动,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通过全家人一起游戏,家长不仅体验到一种亲情,一种和谐,同时也感受到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应承担的责任。
家长在反馈表中写到:
中一班蔡逸扬小朋友的妈妈在“三。八”节快乐妈妈俱乐部的活动后写到:“通过活动增加了家长与幼儿共同动手活动的亲切感,也提醒家长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共同活动。感谢幼儿园提供了这样好的机会。”
大三班赵璐欣小朋友的家长写到:参加了“喜迎奥运盛会、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植树活动,在植树活动中促进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情,从而使家长增进了孩子的集体生活,让孩子们了解植树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小二班雷浩楠的家长在参加端午节粽飘香端午节家园同乐会活动后写到:这种活动很有意义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活泼、天真的天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加加深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增加了小朋友之间相处、交流的机会,也能使孩子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通过大型亲子活动,家长触摸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孩子一起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也渐渐懂得了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同时通过亲子活动,他们学会关心幼儿园的活动了,逐渐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家长的态度也由被动参与到主动策划,变成现在的自发行为。
有效途径五:依托幼儿园网站,构筑起家园共育的广阔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不受时空限制。在家中或单位里家长就能自由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沟通,灵活方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我们也在实践研究中通过网站上的班级论坛、E-mail邮件、MSN、QQ等有效的途径,构筑起家园共育更加广阔的平台。
①宝宝在线,是利用幼儿园网站,通过各班级主页,家长可以进入并同步观看幼儿在园活动情况。宝宝在线还为家长留有活动下载及留言功能,从家长们观看录象后的留言可以看到宝宝在线的方式受家长的欢迎程度。
例:
姓名:张涛时间:201*年4月17日评价内容:从录像上看到涛上课能够专心听讲,我们感到讲高兴!老师的讲课非常精彩!姓名:李龙裔时间:201*年3月25日评价内容: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游戏的情况,而且还能下载,给孩子留一份珍贵的童年回忆。
②利用班级博客,教师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利用班级博客与家长沟通不仅具有快捷、方便、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同时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也随之密切,有的孩子会主动要家长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通过博客留言写给老师,有的孩子外出游玩了,会要家长把自己外出拍的照片传给老师小朋友看。现在我园的魅力五幼班级博客群点击率极高。
③运用E-mail进行即时约谈。针对本园家长中大多数父母不能自己接送孩子,但他们又很想与老师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E-mail、MSN和聊天软件为家长提供了方便。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老师约定时间,谈谈孩子,讨论彼此不同的教育观,加强沟通和理解。E-mail、MSN和QQ消除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家庭教育的双向互动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使家教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通过建立幼儿园网站,家长能够通过同步视频了解幼儿在园的行为表现,同时班级博客、电子邮箱、的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建立,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实践不可否认,以信息化为平台,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家园共育中,是顺应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家长需求、提高家园共育实效性的新模式,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效途径六:快乐妈妈俱乐部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家长特备是妈妈们,十分需要适当的平台进行交流,为了给妈妈们提供一个亲密接触的场所,我园开辟家长朋友们相互交流的新空间“快乐妈妈俱乐部”,俱乐部吸收家长妈妈参加。园内定期组织俱乐部活动,如:妈妈沙龙、亲子活动、瑜伽健身、网络交流等,定期邀请一些成功的妈妈及各方面比较优秀的老师,来为妈妈们进行科学的指导。实践证明,家长中不乏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她们对教育孩子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家长之间会因为彼此具有相似性而能够激起情感上的认同,这更有利于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策略三:以家长为核心,开展亲职教育活动。
有效途径一:家长会诚倾听家长的心声,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途径。在家长会上,家长最易坦露心扉,为了真正了解家长的心声,每学期我园都要召开23次家长会。家长会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唯一形式,变为教师讲解教育目标和活动方案;教师和家长探讨某些教育问题;家长作主角主持和家长少龙讨论等等多种形式,共同讨论班级的教育、孩子的进步和需要、家长的期待,分享孩子在班级和家庭的各种信息,教师和家长还会对幼儿在家、在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研究并找出教育方法与对策。同时还要请部分育儿较成功的家长谈教子心得,教师会真诚地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倾听家长的心声。
家长学校是幼儿园充分利用自己专业资源的优势,向家长传授家教经验,同时又为了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管理,我们建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和工作制度,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家长学校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集体分享、小组讨论、家教论坛、实际操作、中心发言等,充分
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家长分享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的有效途径。专家讲座:邀请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家长进行专题理论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家教中的误区”、“儿童心理保健”、赏识教育的理念”等。
经验分享:利用好家长的资源,我们将家长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感兴趣的不同话题或同一个话题进行小组经验交流。例如:请刚毕业的家长与大班家长分享小幼衔接的经验;请中班家长与新小班家长分享如何帮助新入园幼儿摆脱分离焦虑;或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家教论坛活动,家长、专家、老师们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争论、辩论、讨论中分享别人的经验。
家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为了提高家长的能,我园坚持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积极提高家长的素质。通过实践证明家长学校活动,提高教育技能及家长分享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的有效途径。
有效途径二:双休日亲子活动,扩展家园教育的空间,分享家庭不同文化。
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孩子们对生活、自然界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希望能走出幼儿园进行更大范围的探索。作为教师和家长很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的这种迫切需要,双休日亲子活动由此应运而生,即班级利用双休日由家长和教师一起组织幼儿参加有益的活动。
例如:中班组织的“家庭春游踏青团”活动。踏青团由小龙的妈妈做导游老师,老师和几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春姑娘。在导游老师引导下,孩子们发现原来空中飞的小毛毛不光是柳树的小宝宝,杨树妈妈的宝宝也是白色的小毛毛。在成人的鼓励下,孩子们又独立的通过了园中搭建的多座独木桥,爬过了一个个小山坡,获得了“小勇士”的奖励巧克力糖豆,看他们兴奋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小璧合看到小鹿有一条腿受伤了,关切地问:“小鹿你的腿还疼吗?”孩子们还纷纷猜测他受伤的原因,陶冶说:“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不能欺负它。”休息时,在幽静又美丽的海棠树下,教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落满海棠花瓣的地上铺上塑料布,大家纷纷拿出自己带的美味食品与身边的人分享。懂事的将第一片薯片放进了妈妈的嘴里,天天将一朵漂亮的野花采下来戴在了老师的头上,每个孩子都将吃剩的果皮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垃圾袋中。
又如:大班开展的“串门”活动,针对幼儿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和交往能力不足的特点,老师与家长共同设计了“串门”的系列活动。通过双休日幼儿同伴家里做客寄宿,引导幼儿学会当好小主人、学会当好小客人,家长们在“串门”的活动中,主动担当主要的教育者,孩子之间互相学习,家长之间取长补短。
这种“以情感为纽带”、“以教育为宗旨”的丰富多彩的双休日亲子活动,增进了家庭间的交流,丰富了家庭的假日活动,寓教于乐,通过幼儿、老师和家长的互动,创设生动活泼、心心相印的教育氛围,形成了又一有效的家园共育新途径。
有效途径三:社区教育基地,扩展家园教育的空间,共享人文教育资源。
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几次重大国际性会议上一再强调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家庭、社区成员和社区内各组织的参与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毋庸置疑,一个社区内的人文气氛、环境布置、设施配备等因素,对生活在其中的孩了肯定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我们也认识到,幼儿园不仅应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搞好孩子的在园教育,还应树立大教育观,积极开发、利用园外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幼儿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从多方位、多通道开展活动,对幼儿产生影响,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例如:每年六一节、重阳节等节日,我们会带着孩子们来到老人院,为爷爷奶奶送上礼物与祝福,和那里的孤寡老人一起联欢,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欢笑和温馨。
我们还积极与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向四川地震灾区小朋友献爱心”、“新年慰问警卫连”、“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拍手歌推动会”、“为奥运会加油”等活动。
在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水平同样得到提高,更多的教师看到了自身知识面的狭窄、肤浅。从而更自觉地学习、读书。这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个有力的推动。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孩子,灾区儿童顽强自救的勇敢精神;武警战士的言行举止、阳刚之气、拍手歌中倡导的热爱家园的精神等对他们行为、性格的形成有着很深远的影响。通过挖掘社区资源,幼儿园为自己创造了更广阔的教育孩子的空间,家园共育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三、构建了我园的园本课程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依据我园“家园共育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的办园宗旨,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行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计划制定,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立足培养“健康愉快,乐学好交,个性充分发展的身心健康儿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在课程安排方面以《纲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思路,指导教育实践。注重五大领域教育兼收并蓄,相互融合,并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实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家园共育课程。同时在实施富有成效的家园共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家园共育课程,实施家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努力营造“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学习,又有利于家长积极参与”的课程氛围,创造性地使家园共育理念即是办园思想,也是课程理念,同时也是我们制定课程目标、选择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依据。
1.家园共育课程主要框架:第一章我园家园共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第一节我园家园共育课程的起点第二节研究过程、程序及几个重要因素第三节成果与成就
第二章我们对家园共育课程的理性认识第一节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和目的第二节国内外关于家园共育课程的理论第三节国内外关于家园共育课程的操作评述第三章家园共育健康教育课程第一节对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
第二节家园共育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例举第三节存在问题及需进一步改进措施第四章家园共育社会教育课程第一节对社会领域课程的理解
第二节家园共育社会教育活动方案例举第三节存在问题及需要进一步改进措施第五章家园共育语言教育课程第一节对语言领域课程的理解
第二节家园共育语言教育活动方案例举第三节存在问题及需进一步改进的措施第六章家园共育科学教育课程第一节对科学领域课程的理解
第二节家园共育科学教育活动方案例举第三节存在问题及需进一步改进的措施第七章家园共育艺术教育课程第一节对艺术课程的理解
第二节家园共育艺术教育活动方案例举第三节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改进的措施第八章教师研究成果选登
2.家园共育课程五大领域的着眼点:
①家园共育中的健康课程:
学前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健康知识的获得、健康态度的形成和健康行为的培养过程,知、情、行三者的交互作用十分复杂,因此健康教育要发挥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使三方面的教育一体化,使健康教育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由此可见,家园共育在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健康课程方案中,首先,家长参与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能强化幼儿的学习和纪律,能够改善幼儿和家长、教师之间的关系,创设良好的、健康的家园氛围。
其次,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伙伴,他们掌握孩子在家中表现的第一手资料,如:在家幼儿的生活卫生方面、饮食方面、行为习惯方面等,弥补和完善了幼儿园的不足。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和教师共同研究,取得共识,并能商讨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使每一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另外,家长本身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的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有着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这些都能给幼儿园带来丰富的教育内容,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这种参与能大大提高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水平,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在以往的教育课程中,教育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都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反思,在家园共育健康课程中,也要有活动的评价过程,只不过是由家长和教师一起进行的评价,通过对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质量的评价;在家长参与下的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分工和协调情况的评价;对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所选择的内容与方法的评价;对活动效果的评价等,使家长能真正了解到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得到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了解到健康教育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改进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使得幼儿在健康领域中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②家园共育中的社会课程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积极尝试开发并整合园内外的教育资源,开展家长参与的幼儿社会性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开展小分队活动,我们请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如:大班幼儿的串门活动、家庭周末踏青团活动等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气氛,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让孩子走出家庭接触外面的社会。
在“参与社会领域课程”活动中,家长认识到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了解到参与也是一种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提升了家园合作的参与技能、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搭建好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的开展。
③家园共育中的语言课程
家长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这本身就是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各种不同职业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并能为幼儿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学龄前幼儿来说,0-6岁时期正是从家庭向走幼儿园的过渡阶段,家长和教师一并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教育影响,研究幼儿语言学习活动,首先需研究通过何种活动促使教师、家长达成教育思想的和谐,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首先探索家园平等对话的语言教育平台,改变家长在教育中的从属支配角色,提高家长的教育地位,形成家园互助互协、相互促进的教育共同体。其次开发家园共育的特色性活动,探索科学的家园共育活动方式,使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和谐一致。如开展以图书阅读为核心的“家园书友俱乐部”活动,通过平等交流活动商讨幼儿图书选择、阅读指导方法,在活动中家园合力教育幼儿。再如,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影响,让家长走进课堂,用一己所长进行展示活动,改变教师在课堂中单一的教育者角色,使幼儿的课堂教学更具“宽度”。
再有良好的情感状态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即时动力,情感化的语言学习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学习样式。探索以情感体验为通道的语言活动,变硬性灌输式的上课为妙趣横生的活动,变幼儿机械被动的学习为幼儿想学、会学的主体性学习,变教师、家长盲目地教为巧秒地导。如分享阅读活动。通过家长与老师间指导幼儿阅读经验的分享、家长与孩子间亲子阅读情感的分享、师幼阅读中良好关系体验,共同构建和谐的语言教育环境。
最后我们在努力探索提高教师、家长语言教育素养的有效途径,开发提高教师语言教育技能的特色活动。
④家园共育中的科学课程
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光靠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作用,更要善于利用家庭、社区的科技教育资源。
一方面,采取措施,引导家长重视幼儿园科技教育活动。我们注重向家长展示科学教育活动,“会变的颜色”“种植园地”“陀螺转转转”等全方位向家长开放,家长与幼儿一起操作、探索、观察。家长也感受到了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智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他们对幼儿同科技教育活动的认识。同时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了解,从而理解教师的工作、行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或支持家长的教育行为,也有利于家长更好地把握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
其次,鼓励家长主动提供教育资源,使家长知道每一种教育资源都是孩子开阔视野的最好的学习课堂。在班级教师的发动下,家长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家长根据科学教育活动的需要,组织幼儿开展“我们的昆虫朋友”、“太阳的九兄弟”等科学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拓展了活动和学习空间,丰富了对有关科学现象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有职业专长的家长来园指导科学教育活动。如请在消防队工作的家长来园讲解防火灭火知识,进行现场表演,增强幼儿对火的感性认识。还请在中学当生物教师的家长来园介绍动植物;请当物理教师的家长来园指导“磁性”“沉浮”“电”等科学游戏。家长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在活动中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孩子们的种种疑惑和问题,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同时也激励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⑤家园共育中的艺术课程
幼儿艺术教育活动除了选择在幼儿园进行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和分组教学这些教学组织形式外,还应让幼儿走向家庭和社区,利用家庭和社区环境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应该与周围的人、事、物相处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就是一个和谐的小社会环境,社区教育也应成为一种幼儿艺术教育的组织形式。社区教育是实现“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民大教育的具体形式,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谐社会构建的提出也对社区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良好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幼儿艺术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中进行了,与社区的合作成了幼儿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通过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扩大幼儿艺术教育范围,实行开放式的幼儿艺术教育,让和谐社会的大教育观早日深入人心。家庭的资源和幼儿园的资源互通有无,让家长在艺术活动中与孩子共同成长。社区为幼儿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形成家园社区一条和谐的流型线条。
通过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为幼儿创设多种机会与条件,在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和生活文化中,发现和感受真、善、美,萌发健康、丰富的审美欣赏力。
通过家园社区合作共育,鼓励幼儿在开放和多样化的表演实践活动中,发展理解和表达表现能力。能大胆用多种表现方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初步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为幼儿个性化的表演提供环境和支持,鼓励想象力和创造性。引导幼儿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通过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共同培养幼儿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艺术个性品质。
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1、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通过家园共育园本课程的开展,幼儿社会性发展大大提高,通过课题初期及课题末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评估统计,可以看出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
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课题初发展水平展水平发展水平展水平发展水平展水平发展水平展水平喜欢与老师和同伴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主动自信富有个性有安慰关心的行为一起游戏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基本达到未达到发测评课题末测66%21%57%35%28%72%47%53%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评80%0%84%0%86%0%82%0%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展水平主动自信富有个性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有爱心和同情心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交往能力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初测评发展水平70%达到发展7%未达到发展水平35%60%69%12%64%29%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末测评水平94%0%90%0%93%2%90%2%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课题初测评发展水平展水平发展水平展水平发展水平展水平发展水平展水平集体荣誉感基本达到未达到发主动自信富有个性基本达到未达到发有爱心和同情心、责任感基本达到未达到发交往能力基本达到未达到发63%24%58%32%62%27%60%28%达到发展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末测评水平96%0%93%2%97%0%92%0%从数字统计看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我们家园共育的教育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主动、自信,富有个性的发展。
2、幼儿初步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课题初末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进一步全面了解幼儿习惯发展状况。
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生活卫生习惯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展水平自理能力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初测评发展水平43%达到发展水平55%未达到发展水平43%达到发展水平54%未达到发展水平47%达到发展水平51%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末测评82%0%85%0%84%0%中班幼儿良好习惯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生活卫生习惯基本达到发展未达到发展、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初测评水平56%达到发展水平26%未达发展水平74%达到发展水平5%未达发展水平70%达到发展水平26%未达发展水平课题末测评85%0%85%0%90%6%大班幼儿良好习惯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初测评发展水平62%23%58%32%53%35%53%38%达到发展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末测评水平95%1.3%97%0%92%0%87%0%从数字统计看幼儿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各方面能力发展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也进一步说明,通过我们家园共育的教育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3、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我们通过课题初期及课题末期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发现幼儿体能、智力水平、审美情趣等达到该年龄阶段发展水平,并且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
小班幼儿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体能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展水平认知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艺术感受与表达能力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初测评发展水平54%40%40%58%47%49%45%55%达到发展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末测评水平96%4%97%3%
97%3%97%3%中班幼儿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认知知思维能体能基本达到未达到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发展水平艺术感受与表听说、阅读能力现能力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力未达到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初测评发展水平65%达到发展27%未达到发展水平47%达到发展水平53%未达到发展水平57%达到发展水平41%未达到发展水平60%达到发展水平39%未达到发展水平课题末测评水平82%2%89%
4%87%4%93%6%大班幼儿发展水平统计表
项目体能未达基本达基本达到发到发展展水水平平到发展展水水平平水平平水平平水平平到发到发展发展水到发展发展水到发展展水水平平感知思维和想象力未达认识环境能力基本达未达到听说阅读与表感受能力达能力未达基本达未达到基本达到发表现能力未达基本达到发到发展展水课题初测评56%33%未达52%42%未达61%36%60%32%58%38%未达50%42%未达未达到未达到达到发达到发发展水展水平展水平平平平展水展水平展水到发达到发到发课题末测评达到发展水平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展水平到发展水平达到发发展水展水平平90%0%90%2%90%1.3%93%1.3%94%2%82%3%从以上各组数字的提升情况看,则有力地证明了,通过我们家园共育的教育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五、成果与成就
(一)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落实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贯彻教育法规的需要。国务院在1992年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起学校(托儿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法规文件中也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协调配合,在教育上相互融合,不仅是创造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和谐环境,更是贯彻落实幼教法规的需要。
(二)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阶段的教育任务和特点决定了必须实现“家园共育”,必须把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三方面的教育因素在平等、合作、协调、对话、交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幼儿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家庭是幼儿长期熟悉的生活环境,许多幼儿在园内形成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等等,回到家里就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密切配合,针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和家长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集中讲座、个别访谈、咨询活动和亲子活动,并通过家长会、研讨会等帮助家长建立新的正确的教育观,使家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1.良好家园合作共育,为幼儿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通过教师、家长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来给自己充电,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关注幼儿的成长的文化平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文化基础,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良好家园合作共育,为幼儿的成长奠定了心理基础。培养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家长共同心愿,为此,家长同志都对孩子的发展寄予厚望,并会从小抓起,密切关注家园教育动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努力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而为幼儿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良好家园合作共育,为幼儿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家园共育”的
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表明:只有为孩子创设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才能是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家长、社区会尽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创设教育环境上和谐统一,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深层次地研究幼儿教育问题
幼儿园的工作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在性质上具有琐细性。“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状态的体现,能促使教师顺应教育潮流,向实干型、研究型、发展型的综合人才努力发展。
1.实干型教师在实践中诞生“家园共育”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拓宽工作范围,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如:宣传栏、橱窗、家园联系、家访、对家长开放、组织幼儿亲子活动、家长讨论会、家长学校等,把幼儿园的先进教育理念、科学育儿观等教育信息及时地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们对“家园共育”产生共鸣。在理论向实践的转换过程中,成为课程的实施者,成为实实在在的实干型教师。
2.研究型教师的出现。在“家园共育”的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研究型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很多实质性问题的把握需要教师主动地深入到家长中去探究、反思、发现,努力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和实践得到完美的统一。如何构建“家园共育”的基本模式;如何找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家园共育”中家长的教育优势等等,教师们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大批教师由经验型转变成研究型人才。
3.使教师成为发展型人才。先进的教育理念的运用,促使教师必须不断突破常规,找到教育的最佳动力支点,使自己成为发展型人才。教师在研究实践中,教师不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使自己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发展型人才。
(四)有利于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幼儿园与家长开展合作共育活动,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合作能使家长更好地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和能力。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通过幼儿园教育信息的不断渗透,形成了“家园共育”的理念和共识,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懂得教育子女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增强教育的自信,改善家园关系。只有“家园共育”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1.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成长观。通过家园共育,使家长们懂得教育是家庭、社会、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概念,明白教育子女家长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必须与幼儿园配合,协同一致地教育好子女,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学习、交往和时间获得多种发展的经验,在尊重孩子需要的过程中,不仅仅从物质上予以满足,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
2.帮助家长们找到培养子女成才的支点“家园共育”课程的开展,帮助家长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积极投身幼儿园“家园共育”课程的创建活动,在教育目标上达成共识,从而走进孩子世界,并在家庭形成“家园共育”氛围,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基础。如果家长把参与课程仅仅看作是对教师的义务,不看作是自己对孩子的责任,那么这个家长是不可能真正进入课程的,只有当家长真正把参与课程当作是履行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才可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去充分感受孩子的需要及教师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才能真正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其实,对家长来说,拥有并履行责任就是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基本的教育者,就是使自己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因此,责任的拥有和履行的同时促进了家长的发展。
家长在参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了解了幼儿的教育需要,了解了教师为孩子所作的努力,了解了什么是家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意识和对幼儿了解的渴求,是最能触动家长积极参与课程的因素。有时,家长可以从教师的思维方式中学到很多实在的东西。
参与进来的家长,更多的学会了思考。只有成长中的家长,才能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为幼儿园提供和展现自己特有的课程资源?如何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将自己的课程见解转化为幼儿园班级课程的实践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习和思考,发展自己的沟通能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得到了发展。(五)有利于形成幼儿发展的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最好补充和延伸。只有发挥家园教育的各种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教育合力才能实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1.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现在的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各具特色,文化素养普遍比较高,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家园共育就是挖掘家长身上所蕴含的可贵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也为家长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了机会和环境。
2.有效利用教师教育资源。幼儿园的教师有着丰富的幼教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经验,也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家园共育中能够使教师科研意识增强,提供另外一个展示自己专业水平、工作态度、钻研精神的舞台。特别是经验丰富、年龄偏大的教师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教育经验得到发挥,自信心得到增强。
3.有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在“家园共育”的实践中,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社区之间是一种敞开的开放环境,要善于巧妙地利用社区的环境条件,创造性地开设便于幼儿学习和活动场所和人文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六)有利于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为了落实《纲要》精神,各幼儿园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很多幼儿园利用家园共育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但分析起来,把家园共育作为课程来进行研究的幼儿园还不多见。因此,我园的研究实践能够丰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模式,内容及形式。
实践证明,家园共育促进教师、家长、幼儿三者的共同成长。
六、专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课程,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家园共育幼儿园课程体系。
通过研究我们也看到:很多幼儿园利用家园共育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但分析起来,把家园共育作为课程来进行研究的幼儿园还不多见。同时我们也发现,家园共育课程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进一步完善:
①专题研究案例汇编中存在着领域内容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在现有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家园共育课程的模式、内容做深入研究,均衡各领域的内容。
②家园共育课程更多关注家长资源的利用,以家长助教形式为主,家园共育课程中缺少家庭教育活动方案的汇编。例如:家庭亲子游戏;幼儿园活动主题下的家庭活动方案等。
2、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效性。在研究中我们也注意到:现代信息技术用于家园沟通也存在着局限性,它要受到硬件设备和人的文化修养的限制。所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同时还应进一步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丰富家园互动途径。例如:不同主题的家长沙龙、俱乐部等,只有合理、综合地将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适应和满足更多家长的需要。
这些将在今后做进一步的完善,真正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家园共育幼儿园课程体系,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7730.html
- 上一篇:家长学校开展情况小结
- 下一篇:家校沟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