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县农广校冬春农牧民培训的总结
巴里坤县农广校冬春农牧民培训的总结
科技及技能培训工作是农广校基本职能,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和技能素质,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我校充分利用冬、春的有利时机,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积极开展农牧民培训。组织教师下乡开展培训及与各乡镇技术员相配合进村入户开展指导。共举办培训班7期,直接培训农民320人次,现场培训或指导7场次,共计培训农牧民600余人次。进行咨询服务3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5千多份,间接带动1千多农牧民进行技术学习。一、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1、建立组织,强化领导。我校成立了农牧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检查指导,实施协调等。培训任务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培训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负责。
2、开展调研,按需培训。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针对性提出了6个实用技术培训内容,以便尽早做好培训的装备工作。统一编写技术明白纸用于培训现场发放。
3、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加大宣传,营造培训氛围,利用板报、培训简报、进村培训通知、条幅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农牧民培训的意义和政策措施,营造培训工作氛围。
4、规范培训,有序开展。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为主,分散培训为辅的方式,同时与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相结合,与推进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与自身的全年目标工作相结合。培训采取统筹安排,使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二、成效突出,新型实用技术全部进村到户
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以来,围绕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题,不断强化农业技能培训服务工作,组织全体教师,深入田间村头,通过到村举办培训班、发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明白纸、技术讲座光盘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农牧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多次深入调研,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对出现的生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保证了技术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做到了常态化经常培训、关键环节主动指导、技术咨询随时服务,全面提高实用技术的推广入户率和到位率。三、排找差距,创新方式硬化措施再推进
经过连年的培训,我校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离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主动接受培训的意识不强;二是培训后学员的典型带动作用不突出;三是受训人员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1、把握培训重点。以农业生产技术及技术更新、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市场农业知识、农业法律法规等为培训重点。
2、建好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引领达到技术应用的辐射带动;定期组织农户代表外出观摩学习、激发学用科技热情。3、强势组织推进。充分调研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牧民需求,开展好针对性的宣传发动,营造培训氛围。加强与基层镇村的联系和协调,通过很好的组织、有序的发动来提高培训面,让更多的农牧民走进培训现场,选择适应自已需要的培训内容接受培训。
巴里坤县农广校201*年4月20日
扩展阅读:现阶段农广校教学培训及
现阶段农广校教学培训及
管理工作经验探索
兵团农广校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结合农村新情况,从扩大农民培训范围,增加培训途径、把培训与科研、推广相结合等方面。开展了农民培训工作新途径的探讨,取得了一定成。
一、多中途径开展农民培训
1、搞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组织人员及时编写适合当地农民培训教材,组织教师以重点为中心,实行分片举办农民培训班、现场指导农民学习使用技术。去年,各师局农广校技术人员,深入到重点农场举办农业使用技术培训班300多次。参训农民工达2万余人次、为农民工解决了许多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建立农牧团场音响资料室,方便农民工学习,兵团农广校为了方便农民工及时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组织各师局农广校帮助有条件的农牧场,建起了农业科技音像室。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农牧场级农业科技音响室20多个,配备了多种科技书籍、光盘、录象磁带、挂图。近一年来借阅读书籍资料的有1600人次,看光盘听磁带的农民达3000多人次,咨询技术问题100余项。其中,有部分农牧场团场的音响资
料还结合农时季节经营农民工急需的相关农资、受到农民工的欢迎。
2、拓宽农广校服务
把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农业新技术有机结合,使改进和发展农广校农民工培训事业的重要途径。各师局农广校在每举办一次培训班时,都先要安排2-3项适合农民工当前生产农业新技术,并且组织人员对重点农牧团场跟踪技术指导服务,把农民工培训和开展新技术推广紧密结合,提高了农广校的知名度。据统计,一年来各师局校先后推广农业新技术45项。
兵团农广校自从应用科技入户直通车开展农民工科技培训后,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直通车每到一处都受到农民工的热烈欢迎,半年来农六师、农八师校利用直通车在农牧团场办班14次,培训2400多人,进连队10多次,受训近1万人,入户讲解实用技术508户,受训近201*人次,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半年,师局农广校利用农民工科技入户直通车主要为农民工播放了棉花栽培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养牛、养鸡和农民工外出务工常识,使农民工坐在自己家的炕头上,就能学到农业科技知识,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费用,掌握了技术。利用直通车开辟了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理想通道,进一步拉近了科技培训人员与农户的距
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3、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高转移就业率
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部工作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实现培训人员的稳定输出就业,在整个培训工作中,该校始终把服务保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广泛搜集信息,为学员提供信息服务,为了给学员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农广校与劳动局联合成立了就职指导办公室,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电话等现代信息手段,及时向学员提供就业信息,为学员就业、创业提供咨询指导。签定劳务输出订单,农广校通过新闻媒体、信函、走访、互联网、电话等形式广泛收集用人单位劳务需求信息,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建立劳务需求信息资源库,并与其签定长期的劳务输出合作订单。
强化转移后的跟踪服务,对所有参训人员建立培训就业的个人档案,印制了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了解务工人员去向,建立与外出务工人员的长期联系,及时为他们提供法律、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4、加强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教学工作,农广校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系统地熟悉教材,精选面授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
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对教师的授课情况、教学态度、知识的准确性等6个方面做了规定,由学员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进入年终考核。
按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农广校根据当地经济优势和劳动力结构,开设了建筑、棉花加工、养殖业等进行技能培训,以及《法学概论》、《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等引导性培训。
加强基本建设、保证培训需要
为保证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农广校加强了教师队伍、实验实习设备等一系列基础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广校选拔了一批专业理论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承担培训学员的授课任务,聘请了农业大学的教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使用卫星接收设备,加强教学场所,专业用具建设,为保证学员学习需要,农广校在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另配备了录放机、电视机、专业性的挂图等培训用具。二、加强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而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农广校教学目标的定向性,教育对象的在职性教育内容的使用性等特点,农广校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形成特定的能力结构。掌
握运用教材的能力,农广校教育对象个体之间年龄差距大,基础不平衡能力和精力各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方法、还要备学员,在处理教材时应精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综合、提炼和选择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取舍,对教材的加工既要“居高临下”,又要与学员的接受能力相适应;教学内容既要“少而精”,又要本着实用性原则,尤其是要注意选择学员所在单位急需解决而在教师指导下有可能解决的问题,以次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观察和组织能力,农广校不同于全日制学校,教师与学员接触的时间短,如果教师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就不能及时地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改进教学方法,同样,由于每个学员的个性差异和各自不同的社会经历,如果教师不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超的组织能力,就不能够充分了解他们的行为特征,采取适当的沟通和协调方式,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教学、实验和实习等内容。
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如同工人的生产工具,战士的武器一样关系重大,表达能力高低,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精练、准确、清晰、生动、既要做到通俗易懂,又要富有启发性,感染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育对象的在职性和教育内容的
实用,要求农广校教师要把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与学员的工作实际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在课堂上就能找到解决方法,才能充分调动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勤于思考和钻研,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员在工作、生活中常遇到的实例分析讲解理论,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相继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农民,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尤其重要的是把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努力使沉重的农村人口包袱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民培训工作全面展开,从早期的绿色证书教育,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到近几年的新型农民培训规划,显现代农业远程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其层次多、规模之大、力度之强,都是前所未有的。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保障,打下了基础。但是,从总体和长远看,我们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还满足不了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新定位,指出问题症结之所在,加大力度,采取措施使其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三、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兵团农广校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以下几方面:
1、认识程度上表现为“冷”,长期以来,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工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没有把教育投资看的是生产性投资,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认为,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物质资源投入,而对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对农民工教育陪训反而认为投钱不见影,得不偿失,有些地方对农民培训工作甚至无职能部门专管,以至于农民工培训的整体规划、组织管理,部门协作配合,更是无章无制无序,使调控处于“空挡”状态,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工的学习意识淡薄,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足,他们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模式,具有“随大流”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而对新技术、新措施往往是一等二看三才干。2、管理层面上表现为“散”,农民工人口数量大,分布区域广,文化基础与素质状况参差不齐,对学习培训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在实际培训中,一是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混乱,各自为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农业、科协、教育、劳动四个部门,农民培训工作多头管理,盲目性,无序性突出,再加上领导重视不够,对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力度不够,在管理上表现为“散”。不少地方对农民工参加培训的需求无调查、无研究,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无档案、
无记录,对农民工的培训没有从如何更好地适应整个农业,农牧团场的经济发展的角度,拿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民工培训的近期计划、远期规划。二是培训资源有限,整合利用不足。教育培训资源是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资源有,有些还没有充分地、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现有的一些农业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技推广服务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在对农民培训与服务上还存在着潜力挖掘不够,教学设施需进一步完备,师资配备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的经费相对较低,每年约占GDP的2%以上,而其它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约占GDP的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市场化进程大大落后于经济市场化进程,集中反映在农村教育仍然依靠国家财政性拨款,民办的农村教育微不足道,农村职业教育吸引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的能力薄弱。
3、在具体操作上表现为“僵”在现实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中,重学历教育的多,重技能教育的少,培训办学渠道是政府办得多,企业和民营组织办得少。面对现有的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作为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的部门和单位,有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培训形式不灵活等问题。四、探索农民培训新途径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首先是加强宣传力度,充分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通过会议、座谈、组织农民工教育培训宣传大篷车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让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其次是提高认识,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转产转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把抓好农民教育工作提高到一定高度加以认识。大规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201*年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且这项工作是政府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应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工作重点,切实抓好。
2、成立组织,明确主管部门,先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负责教育的副司令员担任,成员由兵团农业局、教育局、科技局、劳动局、财务局等部门的重要领导组成,负责全兵团农、科、教等部门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其次是明确主管部门、农业部门最深入农牧团场,贴近农民工、了解农民工,所以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应由农业局负责牵头主管制订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布置全兵团农业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农民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全兵团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日常管
理、协调工作。形成一个“政府统筹、组织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工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3、建立和完善兵团、师局、农牧团场各级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网络。首先是建立师局级培训机构,建议成立师局农民工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培训中心负责各培训基地培训实施具体工作的组织编制。其次是加强其它建设,建议师局级建立一个名为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服务的培训基地,政府划出一定资金,落实一块地皮。建设一定规模的设施,添置各类农民工教育培训需要的设备建立一个适应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的中心基地。基地建设项目由师局农广校负责实施。再次是要充分发挥职业中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科技站以及社会团体的教育培训功能合理地规划,统一协调、整合、优化农民工教育培训资源,形成自上而下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网络。
总之,通过广泛地开展一系列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使沉重的农业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使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巴里坤县农广校冬春农牧民培训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巴里坤县农广校冬春农牧民培训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巴里坤县农广校冬春农牧民培训的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