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时间:2019-05-29 00:46:24 网站:公文素材库

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

201*年第11期领导专稿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湖北面临着“黄金十年”的发展机遇,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赋予了湖北文艺创作更加强劲的动力、更加宽广的舞台、更加丰沛的生活源泉,呼唤着湖北文艺不断创造新业绩、奋力开创新局面。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肩负起文明湖北建设、文化强省建设的使命,在建设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历史进程中,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书写多彩华章。一、反映时代与记录历史

人类创造永无止境,时代脚步永不停歇,今天的一切都将凝结为明天的历史。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历史是用文字、用声音、用画面记录下来的,没有记录的历史是不清晰的、需要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甄别的历史,只有记录下来的历史才是鲜明的、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历史。

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化创造、传世的精品力作,大多铭刻着时代的印迹、记录着历史的身影。《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准,就在于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描绘了当时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盛的见证。《红楼梦》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悲剧故事,成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百年孤独》以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的坎坷经历,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大凡经典名著,都以艺术的形式演绎着时代变迁的故事、昭示着社会前行的力量;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师,都把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作为艺术追求。相比艰深晦涩的宫廷文献,文艺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旨趣、审美价值和情感功能,赢得了更广大的受众群和更广泛的关注度,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更深远的影响力、更强大的感召力。

文艺作品是历史的“剪影”和“摹本”,架起了沟通古今的精神桥梁,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光荣使命;热情讴歌时代、真实记录历史,理应成为所有文艺工作者不懈追求的艺术境界。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所创作的故事、情节、人物,能够如实反映经济社会进步的主流和本质,那就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相反,如果创作的作品是脱离时代的、片面的、极端的,所反映的历史就是残缺的、虚幻的、甚至是虚假的,就会被历史所抛弃或遗忘。我们身处当今伟大的时代,中国前进的脚步在世界上回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模式的浓厚兴趣。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完全应该出大作、出大家的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反映时代与记录历史的使命担当,始终秉持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读者和观众负责、对青少年负责、对自身名节负责的创作态度,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和“人民至上”原则,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感受时代精神,在丰厚的实践土壤中挖掘创作素材,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奏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时代主旋律,为后人留下真实展现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二、生活与创作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是生活的艺术呈现。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素材都源于生活实践,并引领现实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文艺创作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从事文艺创作工作,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写出来的故事才会充满真情实感。否则,只是文字的简单堆砌,不可能被群众喜爱。清朝的乾隆皇帝创作诗词达一万多首,成为历史上诗词创作最多的作者之一,但由于缺乏“生活”,远离人民,没有一首诗词为人们所熟知;相反,岳飞、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人,始终处于腥风血雨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尽管留下的诗作不多,却能够激荡人心,流芳百世。

今天,通讯更便捷了,交通更发达了,客观上为我们深入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在主观上更容易陷入网上应有尽有,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的误区。网上的东西是经过别人加工改造过的,带有加工者个人偏好,并不是群众生活的第一手素材,不可能百分之百反映群众的真情实感,依靠网络掌握素材得到的只是“二手货”。毛泽东同志曾经讲:“有出息的文学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句话对今天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仍有指导意义。

当然,文艺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艺创作要致力于将生活中最温暖的东西、将情感中最珍贵的东西发掘出来,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样式呈现给时代和历史。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弘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精神,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真正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到生活中发现创作的富矿,到群众中学习语言。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凝练、善于打磨,努力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三、“过年”与“过日子”每逢举办重大节会活动,表彰文艺家的创作成果,大家兴高采烈,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就如同“过年”一样。平时的学习、积累、创作、打磨却是平淡无奇、默默无闻的,如同“过日子”一般。一年365天,“过年”只有几天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过日子是一种常态,是一种累积,过年是一种向往,是一种小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经过无数个艰苦的平凡的日子,才能过上一个称心的年。那种急功近利,靠机巧,企望一夜成名而“天天过年”的创作动机,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中华文化促进会从201*年起,每年表彰一批“中华文化人物”。201*年表彰了我国著名的敦煌考古学家樊锦诗,她是上海人,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48年时间扎根西部小镇,在大漠敦煌飞扬着激情与梦想,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被誉为“敦煌女儿”。同时受表彰的还有一名湖北人,就是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民间文艺家田发刚,他曾经当过建始县县长、恩施日报社社长,为了便于抢救和弘扬民族文化,主动要求调任州民宗委副主任。在中国,他首先提出了“抢救民间艺术先抢救人”的理念,用20年时间全面、系统地将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收集整理,主编14套丛书,在他的努力下已有20个村被恩施州政府命名为民间文化保护村、48人被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还推出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尔嗬”组合。实践证明,只有长期坚守文化追求,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自我,日积月累,不离不弃,才能凝结成可以被历史检验的功名,才能真正过上一个丰盛的“年”。

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匆匆前行中留下履痕,用平实的心态观察生活、体悟生活、表现生活。要有“十年磨剑”、终生追求的韧性,实打实地过日子,实打实地过年。四、主体意识与团队精神文艺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文艺作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作主体独特的创造性、个性化劳动,主体的品位、认知、才情直接影响作品的思想境界、艺术水准。对于艺术家而言,总是希望在艺术创作上有个人的形式和风格,在创作理论上有个人的观点和思想,在艺术成就上有个人的印迹和地位,这符合我们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应给予足够的尊重。有人问张艺谋:“艺术是什么?”他回答说,就是你做的和别人不一样。从一定程度上讲,艺术离不开个人创造,如果没有独特的主体意识,就没有题材丰富、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就没有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在尊重主体个性化劳动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团队的作用。团队精神对艺术家的创造和成长同样非常重要。每一位艺术家,无论是在艺术实践的探索期,还是在艺术创作的成熟期,都离不开师友的指点,离不开组织的关怀,离不开团队的协助。从古到今,团队、群体都有利于增强个体作品的影响力,团队的整体影响力远远大于个人的影响力。李白、杜甫的诗,苏东坡、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确实首先源于他们的诗情才气,但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是建立在唐诗宋词整体影响力基础之上的。湖南的歌唱家群体,湖北的作家群体,都扩大了个体的影响力。一个好的团队能形成出精品、出人才的氛围,在团队中,大家可以相互启迪灵感,激发才情。正像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的那样:“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就都有两个思想。”还有一些艺术活动,比如舞台艺术,本身就是基于团队协作的活动,主角的演出离不开配角和灯光、摄影、化妆等条件。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几种角色之间甚至连明确的主角配角之分都没有,相互映衬配合,才能把一部戏唱得栩栩如生。而每种角色都能造就出优秀演员。“文学鄂军”、“长江画派”之所以能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湖北京剧院之所以能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就是既充分尊重主体意识,又大力弘扬团队精神的结果。

广大文艺工作者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敢于创造,不断推出新的文艺作品,催生新的文艺样式,呈现独树一帜的精神成果;又要弘扬团队精神,加强协作配合,营造和维护出精品、出人才、出影响力的团队氛围。

文化人完全可以从“文人相轻”中走出来,共同营造“文人相惜”的健康氛围。要在自我追求的同时,真诚地为他人祝福;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学会热情地赞美他人。别人走在前头,我们欣赏、羡慕,并激励自己更好地前行;别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理解、宽慰,并给予热情的帮助。每个人都具有健康的心态,就会形成全社会健康的生态。健康的文化生态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性条件,也可以说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标志。五、领军人物与引领社会

文艺领军人物是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主导力量。一位文化大师,可以带出一支队伍,形成一批创作成果,甚至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而久远的影响。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说,他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今天,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需要一批名家大师来支撑;彰显灿烂的荆楚文化,需要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文化名人受人尊重,有不少“粉丝”,其言行容易被社会关注和重视甚至摹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要大力培养造就大批文艺领军人物,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领军人物引领社会的重要作用。

领军人物要有引领社会进步的文化自觉。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宣传美国精神。湖北的文艺领军人物要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使命,唱响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湖北激情跨越的主旋律,使文艺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时代前进的号角。领军人物要做德艺双馨的表率。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文艺是塑造人们精神和灵魂的崇高事业。文化就是人化。人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人类社会不仅需要发展经济,还必须有文化的引领。文艺家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良知,文艺领军人物心中必须有真、善、美,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当今社会,文艺领军人物都是社会公众人物,越是知名,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社会的影响;越是有成就,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感恩时代、感恩人民,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看重名节,潜心艺术创造,努力攀登艺术高峰,实现人品与艺品的统一。文艺领军人物要着力打造精品力作。衡量一个文艺家、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精品、看代表作。打造精品力作,是文艺工作者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是文艺领军人物的责任担当之所在。要坚持勤奋学习,潜心创作,力戒浮躁,拒绝浅薄,努力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的文艺精品。■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湖北省文联第九届委员会、省作协第六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扩展阅读:使命与担当-孙颖

使命与担当

兖州市新驿镇中心小学孙颖

教师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社会最平凡的工作岗位,做着貌似“平凡”的工作。然而,这项工作是让社会关注、让社会上每个家庭都“牵肠挂肚”的工作,它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一项工程性的工作。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或者说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性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用毛泽东的词来说就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教师的工作就是干良心活的工作,当老师就要有一种大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是出于公心和良心的爱,是出于对学生及他(她)家庭的爱,是出于对民族、国家未来的爱。老师们都知道,有时这种爱是让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无法理解的爱,不理解的是不能把“爱和严”辩证地统一起来,相当一部分家长是只要爱、不要严(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爱,是“溺爱”,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溺爱”是一种普遍现象),干教育工作的领导和老师有时是在社会、家长误解的情况下工作着、努力着、呕心沥血着这就是干教育事业,这就是老师、“先生”、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或歧视、漠视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就是“以人为本”为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对世俗、对功利超越,去唤醒、弘扬人

性、提升人性的一种无比正义的、无比光明的、无比公正的工作,同时,我们更知道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身体力行,以人育人”的无比的高尚、无比神圣的工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跳跃着一种神圣的使命!从“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了古人的奋发;从“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的诗句中,我们看见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朽绝句中,我感受到了我们,你和我,用我们的青春和誓言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本质“使命与担当”!。

长久以来,人们心底萦绕着一支支教师的颂歌。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教师,多么崇高的称号!古往今来,理论、发明,学说、创造,无不包含着老师的辛劳!伟人、学者,英雄、豪杰,哪一个少得了教师的熏陶!宏伟的蓝图,先在教师的心中描绘,知识的积累,是从老师的跟前起步

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没有那么伟大,我们要做的事很平凡,这是真的!因此,我们要毫不保留地释放自己的热情,毫不吝啬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说到“责任”,字典上是这么写的:责任是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什么是责任?子女孝敬父母、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为国、教师传道解惑,等等,责任无人不有、无时无处不在。那么,我们的责任又在哪里?我想说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立足岗位,尽心尽责,干好自己的“良心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责任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有些人经常抱怨,我们的社会环境不好,我们的制度不好,我们的学生不好,干教师这一行太辛苦了,有时,还在被学生、学生家长、甚至别人误解的情况下“但当”着工作上的“拼命三郎”。其实,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们就无法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良心和态度!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世界上没有快乐的地方,也没有幸福的地方,只有快乐和幸福的人。假如自己热爱工作,那自己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自己讨厌工作,自己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一个人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自己在人生中的表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自己在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自己不愿意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那就在工作中勇敢地负起责任。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因为工作呼唤责任,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是谁的、责任是谁的?!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工作也好、家庭也罢,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承担起我们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就要撑起我们自己头顶上的这片蓝蓝的天空,这就是我们人生几十年的“使命与担当”!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责任让家庭充满温馨;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责任让社会和谐发展;教师需要责任,责任让学生健康成长。

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教师应如何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逐步市场化,中国正在步入转型期,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冲击,现代化思想和传统思想的并存,使得人们的

思想出现了盲点和空白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在教育改革的困惑和迷茫中找到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1、“人的教育”必须首先说尊敬人、尊重社会

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把学生作为单一人来看待,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现实社会,要注意把学生的人格、情感、要求、价值观放在应有的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动力。同时,要进行有关社会价值的人格教育,特别是要强调尊敬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孝敬父母、社会正义的观念,把尊重法律、社会道德,把培养学生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感,作为学校教育的切入点。

2、“人的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格不仅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健全人格的塑造,关系到人的内在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它比知识的传授要复杂得多。所以,“人的教育”要求必须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来武装学生,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主动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人的教育”必须培养吃苦精神

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独生子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是学校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加强社会宣传,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倡导的社会风尚。一个没有吃苦精神的家庭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危机感和责任感的人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4、“人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在新世纪之初的教育领域,教育观念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转变:从强调教育的同一型转变为强调创造型的改革精神,从培养竞争意识转变为培养

合作意识,从阶段性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接受不同的观点,在接受不同观点的同时,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八个精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人类社会最光辉的事业。就现在来说,她是既文明又稳定的事业。正是因为比较稳定,才导致了教育战线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身份上有些退化,社会已经不满、国家已经察觉,改革不会太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务之急,是落实“八个精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作为教师,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切实把提高师德境界放在首位,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日常反思,把师德修养当作一项常规工作,使师德修养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在行动落实上,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自身师德行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20年)》等法律法规,提高自身师德认识,规范自身师德行为。第三、深入学习“讲师德,做师表,树正气”活动,使自身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第四、学习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第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

作为教师,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及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即热爱教育,献身事业。首先、从认识上,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其次、在实践中,尽心尽责,

敢于挑战困难。第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热爱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第五、好学不倦,积极进取。教师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池水”、甚至更广。

教师如果能时时处处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并努力实施,积极参与,加强提高,认真落实“八个精心”;如果能承担起自己肩上的“使命与担当”,那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能得到保障,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得到蓬勃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969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