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结合本校武术教学实际情况,谈一谈你的教学心得(行动网作业)

时间:2019-05-29 01:00:0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结合本校武术教学实际情况,谈一谈你的教学心得(行动网作业)

1.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注意从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掌握不好少儿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以及少儿武术基本功法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各年龄段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敏感期训练内容的合理搭配,长远规划,制约了少儿武术的教学与训练,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不断加强少儿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动机、培养少儿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胡家营镇中心小学12岁以下少年儿童。2.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3.分析与讨论

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3.1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3.1.1少年儿童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因此在少儿武术的教学与训练中也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有利于少儿武术的成长。

3.1.2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因此,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但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的物质代谢旺盛,疲劳恢复得快。

3.2少儿运动员的培养根据第一点的这些特殊生理特点,对少儿运动员的武术训练应当确立专门的目标。

3.2.1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早期培养。对运动员进行早期培养是为体育界所重视的。例如,美国游泳选手从婴儿起就放在水中泡;西德培养足球运动员从儿童抓起。西德青少年足球规划为:8岁以前为习惯阶段,8-12岁为打基础阶段,12-16为竞技阶段,16岁以后为最高竞技阶段。法国的田径规划为:11-12岁为培养兴趣、增进健康、促进发育阶段,12-15岁为全面发展阶段,15-17岁为确定发展专项阶段。而我国的运动员发现得晚,练得迟,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础技术的早期开发重视不够,是影响我国成人运动员继续提高成绩的一个主要障碍。

3.2.2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不同项目和不同年龄阶段要有所区别,应根据少年儿童生长规律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

3.3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做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

3.4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4.1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3.4.2间歇训练法是提高少儿武术运动员专项的好方法。主要采用“大组合”、“分段”和少量的“整套”技术训练。为适应比赛和表演时的强度要求,每一组合训练结束时脉搏的跳动在160-170次/min之间,一般以3min为间隔时间,在脉搏跳动恢复到110-120次/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分段练习的间歇时间最好是4min30s,整套练习的间歇时间是5min30s。

4.根据少儿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4.1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4.2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一分钟的正踢腿,一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而另一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测验结果表明后一组的效果好于前一组。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4.3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4.3.1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3.2少儿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5.少儿武术教学和训练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5.1在少儿武术教学和训练中必须注意的五个区别对待。一是不同身体条件的区别对待;二是不同性格特点的区别对待;三是不同时间条件的区别对待;四是不同技术水平的区别对待;五是不同年龄、性别、组别的区别对待。例如,根据不同年龄组别来掌握,6-9岁,以协调训练为主,10-12岁,侧重于速度力量。根据不同性别来掌握,在动作规格上,男同学注意加强全面素质,女同学注意身体平衡发展。根据技术水平来掌握,对尖子要求要严而且难度要大,而对一般水平的同学则要求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5.2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5.3教学训练练与想结合

5.3.1武术教材以套路动作为主,不仅动作数量较多,而且在动作的方向、路线、节奏及身体姿势等技术要素方面变化复杂,与学生日常活动及其它体育教材的动作结构区别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重的教学任务,必须提高武术教学的效果才行。练与想结合,是提高武术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动作技能的形成,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直观教学,采用动作示范、应用教学挂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运动表象。初期,学生以模仿练习为主,动作表象不清晰,所以影响了教学进度。前苏联学者阿普里斯卡娅指出:“一面清晰地意识到动作表象,一面练习能提高效率。”在武术教学中要重视动作练习与表象练习的结合。表象练习是在头脑中演练动作技术(主要指动作的速度、力量、方向、路线、节奏、时空等多维因素在大脑中的再现),有利于学生记住所学的武术动作,增加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贮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当练习者在头脑里重复演练动作表象过程中,其相应的肌肉群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变化,这种肌肉电流信号和实际完成动作时的肌肉电流信号相似,对于加快掌握和提高武术动作技术是非常有益的。在武术教学中将动作练习和表象练习相结合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先进行动作练习,后进行表象练习;二是先进行表象练习,再进行动作练习。前者一般在武术教学前期运用,后者则主要在武术教学的后期运用。

5.3.2练与想相结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每教一个动作或套路,我都有意识地采用讲解、提问、评价及语言强化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记住所学动作的名称、要领、连接方法及动作节奏等。学生一旦将动作表象与一定的词语联系后,对运动表象的回忆、加工、理解、修正与重现就处在语言的指令制约下,对运动表象的形成与概念的完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5.4课内与课外结合

课上的武术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听、想、练几个途径,学习与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由于教学的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采用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在每次课结束时,都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一类是记忆性的,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将课上所学的武术教材的名称、动作要领及各部分的连接等,在头脑中重复演练几次,形成比较清晰的运动表象;另一类是练习性的,根据教学进度,有时布置课外练习基本功、单个动作或套路动作。有布置就要有检查,在课上检查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鼓励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5.5注意套路的教学步骤

要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动作和套路,就必须讲究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步骤。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步骤。第一步:要让学生弄清楚动作的方向、路线。基本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慢速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初步弄清楚和掌握动作方向、路线。第二步:要掌握动作势式步型的准确和完整。其基本任务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动作势式步型的准确与完整,教师的示范要从慢速过渡为正常速度,手、眼、身、法、步必须准确完整。主要是在分解中间去解决动作过程的准确与完整。第三步:要使动作贯串流畅,这步的任务是加强学生掌握动作的连续性。教师的示范,领作须是快速、正确、连贯、完整的。第四步:分析动作的发力、节奏、精神、眼法等技巧。这一步的任务是使学生领会武术动作的特点,了解武术神行兼备的要求,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各种技法。

5.6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5.7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6.结束语6.1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6.2少儿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在进行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扩展阅读:浅谈小学武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小学武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位:大华山学区作者:张小兵日期:201*年3月

摘要

小学生的武术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教学手段是根据学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条件来制定的。教师课堂的组织工作尤为关键,如详尽的教案内容,课堂上形象化的讲解,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通过少儿武术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中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武术教学教法关键问题前言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少年儿童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年儿童武术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对武术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教法的选择

武术教学的教法是学生掌握武术的关键,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的领会武术动作的神、形、气,达到和谐统一,体现出武术表演的魅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应注意:

1、形象化讲解

在教学讲解时,形象化讲解是小学生武术教学的生命,讲解动作时需要形象化,而组织练习时也需要形象。一般武术的教学都比较乏味,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在选择教法时要体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注意讲解的形象化、趣味化。武术中的术语较复杂,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要将术语和动作名称形象化、趣味化,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每一个动作取一个小学生感兴趣的名字,如“仆步穿掌”可另取名为“小燕子抄水”,即形象又容易理解。2、口诀化讲解

讲解时还可以使用口诀化讲解,如讲弓步时,口诀可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立腰,象张弓,别晃动”,也可以用"弓步弓步象跑步,后腿伸直前腿弯"等口诀进行教学。让学生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3、分解动作讲解

教学中教师常将武术的动作技术分解,但教师应在动作分化期时,强调动作的劲力、精神风格。在练习中,教师逐渐强调在冲拳、推掌、顶肘等动作时,要运用“寸劲”,使力量顺达于动作的着力点。演练武术时,要求精神贯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精神风格的培养贯穿每个动作,这样动作演练才有气魄,才能达到练习武术的目的。4、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多领做,从而让学生有一个初步正确的示范,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领做示范时,如果是新授动作通常放慢动作速度,姿势偏高,用力不大,姿势可以稍微夸张,以便学生的观察和模仿,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逐步加速加力至正常的动作要求。但要注意的是在采用直观教学法时要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要让所有学生能够看见,如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等等。在示范同一个动作时,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如“马步双劈拳”,为了让学生看清两脚开立的距离,脚尖正对前方,以及双劈拳要平的规格要求,可采用镜面示范;为了让学生看清马步要挺胸、立腰,膝盖不能前跪而超过脚尖的规格要求,可再做侧面示范。5、故事化教学法

以故事为主线条贯穿武术技术技能的教学,也就是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武术教育。在武术教学中的"少年长拳",就可以用古代英雄人物岳飞为原型,在教学中穿插若干关于岳飞的历史故事,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武术中主动的接受武术动作及增进历史知识,更能使小学生在历史人物的熏陶下培养形成一定的良好道德意识。二、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熟练的演练动作,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及示范能力。也就是说,在教的这些动作中,哪些动作用何种教学方法(镜面、背面、侧面、斜面还是上下分解、左右分解、整体教学等),如何使这些动作都有一个最佳的表达给学生的方式(当然还得配以形象化讲解)。如教学原则中的"镜面示范",通俗说就象一个人在镜子前做动作一样,左手是"镜子"中右手的动作,而右手则是"镜子"是中左手的动作。在面对学生做示范时,由于武术中某些动作角度的关系,教师不能采用"背面示范",而只能采用镜面示范。象简单的师生问好时的"抱拳礼"动作,教师面对学生说:"右手握拳左手掌"时,其实他的动作是"左手握拳右手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话反说",这样的动作在武术中大量出现。而对镜面示范能力的掌握及讲解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优劣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小学武术教师除了对所教的套路内容熟练以外,配合这个套路的示范面的运用、教法的采用、及示范点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好,并牢固掌握武术基本知识和众多的套路动作,除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详细讲解、示范。要求学生认真学,多练习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如下四点习惯。一)、听的习惯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室外上课中不为外界干扰所分心,高度集中注意事项力认真听教师讲解的习惯。

二)、看的习惯

课前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以便了解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对课中的重点、难点提前预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课中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让他们切实把握每个动作的结构筑和完成顺序。特别是一些细微的手法变化更要认真加以注意。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动作运动表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动作,在讲解后不要直接进行示范领做,而要将动作先慢后快的速度示范进行几次,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进一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之后再进行示范领做。

三)、练的习惯

武术教学中。动作学会之后,必须经过学生亲自实践,反复练习。才能较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并得以巩固和提高。拳谚云:“拳打千遍,其意自现。”就是说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领会武术的真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中不能满堂灌,而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以使其消化,吸收课堂是所学的内容。

四)、想的习惯

上课时学生只有把听到教师对动作的技术讲解和看到的动作示范,通过学习大脑的思维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较快地领会动作含义和掌握动作技术要领,特别严重是难度技术大的技术动作,如果不动脑筋,而一味地蛮练。死练,不仅会消耗不应该消耗的力气,而且还可能将动作学走样,从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其想练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安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处于生长发育中,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在课堂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是危险而难以实施的。也就是说,安全是学生学习武术的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在课程的安排上建议将压腿等大强度的柔韧性练习去掉,因为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在安排中要精心设计课程,不仅要把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去掉,而着重于对武术技术的传授,以及在技术当中与道德品质的塑造结合起来。让学生安全地练武术,使他们安全地感受国术的魅力。

总之,武术教学只有合理、科学的运动量安排才能让小学生在练习武术时,产生健康、积极的情绪,适应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达到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武术理论基础-体育院校专修(专业)教材》

作者:习云太王瑞元弓云武邱丕相主编出版: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12、《武术》:作者:纪秋云等出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0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结合本校武术教学实际情况,谈一谈你的教学心得(行动网作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结合本校武术教学实际情况,谈一谈你的教学心得(行动网作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结合本校武术教学实际情况,谈一谈你的教学心得(行动网作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093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