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社调研总结报告
调研总结报告
当前社团发展状况和局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状况和局面:
社团现阶段发展挺好的,社员都挺配合的2.面临的机遇:
①下周的义卖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都了解爱心社
②篝火晚会上面的手语表演,让大家知道了爱心社的存在。3.面临的挑战:
①社长的经验不足,可能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活动开展情况
1.活动内容:
①第一次内部活动是进行羽毛球比赛、两人三足、滚雪球等游戏(这样做事为了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和让彼此都认识)②进行了两次社团内部大会
③每周四下午的人爱之家爱心支教活动(除自己社团的外,还有学生会志协的加入)
④周六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⑤每周一至周五的值班时间学习手语2.活动时间:具体活动具体通知
3活动规模:第一次内部活动全部到齐,之后的活动人数都会过半4.参与者的积极性:积极性很高
5.宣传模式:对外宣传时以海报、传单、条幅等形式,对内有活动短信通知(其中义卖从下周一开始宣传,周一到周三校广播会播出这个通知,然后周二开始发传单,贴海报条幅等,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周四进行活动)6.活动在校影响力:想通过下周的义卖活动提高在校的知名度
正在进行的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
1.管理制度:权利下放,让副社和各个组长有更多的权力,更加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和存在感
这点制度非常值得其他社团学习,社团不只是社长一个人管理就可以管理好的,一个社团的管理需要社长、副社和各个组长共同来管理,这样更有利于社团的管理。2.社长和副社与辅导老师的联系增多
与外校社团的联络与沟通
正在调查其他高校(如师大、农大等)4所大学的同性质社团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想要与其他高校的同类型社团合作搞一个大型的爱心活动(具体方案暂未出来)
社团目前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否有其独特性
精神文化(培养社员的归属感和存在感)我觉得归属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希望被记住,被肯定,无论在哪个组织,我们都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有时候确确实实也被忽略过,爱心社努力做到让每一个社员都有归属感和存在感,这样可以增加凝聚力。与校内社团的合作情况
虽然未与校内社团一起组织什么活动,但是有邀请和被邀请过很多活动,与很多社团都有密切联系,如九州历史、孔目胡文学社、天文协会、法学社、商业协会、辩论协会、希望之旅、险峰书法等社团有很多沟通。以后还会多参与他们的活动,也会让他们参与爱心社的活动。社团是否有必要进行扩招
无我觉得社团主要是在精,不是在于人数多,爱心社的社长也是这样的体会,同时他认为,人数多了也不便于管理。
1.制度建设
社团宗旨落实
用爱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财务管理制度
1.由计财组掌管
2.社团费为20元每人
激励制度
第一次内部活动有发奖状,平时表现积极优秀的留作下一任的骨干。
人事管理制度
1.社团分为6个组,分别是:内策组、计财组、社工组、外联组、调查组和宣传组
2.从招新到现在,有4个社员退社,其中一个社员是比较忙,两个是体校的,要训练,没在华东交大学校内部,还有一个是有病休学中(该社员回家那天,社团的人都去送他,这说明爱心社真正是个很有爱的社团)
会议制度
1.社团例会一个月左右开一次,平时各个组长都要开小会,让大家相互熟悉,找归属感
2.活动开展
社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一、社团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1.朝怎样的方面发展:做更有意义的活动,创新,优秀活动继续下去,多关注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2.培养怎样的人才:有心人,让社团更好的发展,细心,交际能力强。3.建立怎样的社团:自由,大家开心,可以共同学习,收获友谊,齐心协力发展社团文化,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地方,可以是生活更加爱充实。
4.怎样推进社团的文化建设:强调归属感,带动每一份子,以小带大,让社团的凝聚力更强。
二、社团对精品活动的期许以及为实现期许而准备采取的行动
期许:希望可以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行动:义卖,下学期想再网上搞个慈善晚会(与学生会合作)
(以上所有信息来自现爱心社社长严荷君和其社员,内容完全属实)
爱心社是帮助别人的社团,通过我对爱心社的了解,我本人都非常想加入爱心社,因为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社团,社长十分注重和社员的交流,每个社员的名字和面孔她都记得,而且十分强调归属感,她认为既然加入到了爱心社,就是爱心社的一份子,就要让社员感受到自己是爱心社的人,不是来打酱油的,而是可以做很多事的,可以为社团出一份力的。而且爱心社的活动也可以充实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在大学里面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人或事,但是爱心社可以让我们找到人性的美好,心灵上面也得到净化。
扩展阅读:爱心社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与红色寻访
浙江大学爱心社赴江西泰和支教团调研报告
摘要:本次随团调研的两个主题是三农问题与红色寻访。限于时间精力,教学任务需求,以及在我们在与所支教的学校里的领导交流中,确立了以农村的基础教育、留守儿童为三农问题的主要题材,通过与老师、校领导、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访谈、交流,同时部分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到了当地教育资源缺乏,教学设施不足,学生多老师少、留守儿童占多数等问题。此外,泰和县离红色圣地井冈山不远,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只去了附近的一所井冈山机场,感受一下革命圣地的气息。另外同村里的党员书记作了亲切谈话,借建党90周年之际,表达了基层党员的对我党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三农问题基础教育留守儿童红色寻访建党九十周年
一、农村基础教育与留守儿童问题(以螺溪镇中心小学为例)
1.现状
本次支教对象是江西省泰和县螺溪镇中心小学的三四五年级的部分学生。螺溪镇中心小学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螺溪镇三都村,分两个校区,老校区为一二三四年级,新校区为五六年级。支教的地点在新校区,学生为自愿报名参加。支教分三个班,分别为三四五年级,每班为三十多人。以上是支教的基本情况。因为有教学任务在身,故就近调查有关教育的话题。为了较深入了解当地的基础教育现状,我们特地采访了螺溪镇中心小学的工会周主席(校长、年级主任暑假不在岗,由周主席值勤)。当地的小学主要只有这一所中心小学,故以这所小学作为代表。从学校的整体上看,在校生共有1200人,六个年级,平均每班有四到五个班,低年级一个班六十多人,高年级约40多人一个班。教师总人数为52人,五六年级为28人,低年级24人,显然偏少,尤以低年级。教师配备情况基本上是语文数学老师专门负责一个班,而那些“副课”如英语、美术、音乐则由这些老师兼任,一个人带好几个班的“副课”。真正在师范学校学习音乐美术教学专业的人为零,上课效果可想而知。而从学校的另一份数据来看,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四五十岁的老老师占多数,年轻老师缺乏,为此,周主席表示担忧:“明年就会有十多位老师退休,而今年只招来七个,怕是这种趋势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由此暴露出问题来,越来越多的年轻的老师趋向于选择教学资源集中、教学条件优厚的学校,而那些真正需要老师、急需改善教育资源的学校反而难以招到好的老师。
从教学条件来看,这所学校相比江西的其他乡镇小学还算不错。有宿舍、食堂,简易的田径场,篮球场,有几个乒乓球台。除了部分同学家住在附近,大部分学生住在宿舍。但是住宿条件差,住宿资源紧张,学生多难以管理,这又是一个大问题。首先一个约10平方米的宿舍里要住二十个学生,整个宿舍只摆放了十张双层床,其余还有一排窄窄的过道,天花板上两个电风扇,条件十分简陋。此外部分学生调皮,半夜从宿舍里逃出去翻墙出去偷西瓜,等到他们吃的满脸是西瓜汁拍拍肚皮喊饱,原路返回的时候才被值夜班的老师发现。提到这个,周主席又好气又好笑,但是这里暴露出来的一个安全的隐患,毕竟学生在学校里,学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是附有重要的责任的。
据了解,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居多,因而造就了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留守儿童。我在我所教学的五年级班里面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班上共有了38位同学,其中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16人,父母有一人在外的有15人,只有7人是父母均在家的。即约82%的人为留守儿童,而大部分同学由祖父母或父母的一方照顾和教育。为此我们在课后,采访了父母均在外的肖亦斌同学,以及走访了负责照料他的爷爷。当问到肖亦斌“想不想妈妈”的时候,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想”。从爷爷口中得知,肖亦斌的父母从五六年前就开始在外打工了,具体的地点是广东东莞。工资不高,两人月收入约201*/月和1600/月,每年寄回家里供肖亦斌和他妹妹学习、生活的钱就四到五千,经济上还是比较拮据。一般寒假过年的时候都会回来,那段时间是小亦斌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家人团聚,父母均在跟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可惜这样的时间很短暂。除了寒假,父母只是偶尔会回来一两次,见一个面就走。细细数数一年下来可能还不到一个月的相聚时间。
2.思考与解决方案
就这些问题而言,农村教育资源紧张,根本上是由地方教育投入经费所决定。其实在与校领导的交流中得知,学校最近在新建的一幢教学区,其经费来源是校长向外地的一家企业拉来的赞助,政府每年的投入仅仅够日常的开支,不能够添加什么硬件设施。而在与校工会周主席的交谈中得知,整个泰和县今年只招了25个老师,教师资源的匮乏可想而知。一方面,乡村的教师的待遇偏低(以螺溪镇中心小学为例),像周主席原本评为高级教师(现已退休),月薪201*左右,刚来的老师只有1600-1700左右每月;另一方面,乡村的学校条件差,在一些老师看来没有发展的潜力,都想着往县城里去。教育资源整体上呈现集中化趋势。
就解决办法而言,其实也显而易见。教育经费可以避免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校领导可以积极尝试去联系企业、其它单位、社会公益基金会得到赞助,这个是源头;其次,费用一定要用到实处,用到“刀刃”上,比如添加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住宿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这个尤其重要)等等。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在调查中仅仅了解到一个比较表面的现象,没有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过留守儿童的一些心理问题,观念问题,行为方式上的问题。仅仅是听肖亦斌的爷爷提到,当地有个别留守儿童,因为由祖父母照看,调皮不听话,大热天跑到河里洗澡而溺水身亡。这样一个案例,也算是折射出一个留守儿童自身安全问题吧。解决方案的话,从家长的角度讲,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尤其常年在外的,更要经常主动打电话回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条件允许的,尽量常回家看看,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多与孩子交流交流。此外,留守儿童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根本上是由中国的巨大区域性发展不平衡所导致,农村青壮年大量向城镇涌入,而户籍制度将子女“拒之城外”,所以只能这边打工,那边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就宏观的改革方法而言,一方面,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让农村出来的孩子能享受到城镇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缩小城乡差距,解决问题的根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减缓教育资源的集中化趋势。以上两点,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二、红色寻访
泰和县离红色圣地井冈山很近,从学校附近的井冈山机场到井冈山市只有约70来公里。然而出于安全考虑,在小组内讨论最终决定不去。而我们所在的螺溪镇中心小学离井冈山机场只有5公里左右,所以象征性去了一次井冈山机场。作为调研组的组长,带着两个组员,一同前去。听着耳边的飞机隆隆作响,心中油然升起了许多想法。
说一句题外话,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红色寻访。其实在我看来,无论到达红色圣地、红色旅游景点与否,其实只要心中对于共产党的过往的历史有过了解,有过缅怀,有过深思,那么去与不去其实不重要了。不可否认的是,在探寻先人留下的足迹时,会使这种感受更加的强烈。只不过,对于一代大学生而言,这种红色寻访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思考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最终从这样一次寻访中得到的启示应该是什么,这些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看过一些所谓红色寻访写来的范文,满篇陈述功绩、歌功颂德的文字,丝毫不见个人的思考,这样的文章令我怀疑它的真实性,它是否反映了作者真实想法。夫大学生者,当有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勇于担当,有什么想法就应该表达出来。同样,作为大学生,应要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大任,尤以浙大学子,当有为国之栋梁之勇气。我想,红色寻访,从历史中去汲取力量,培养一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也许是活动发起人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吧。
从井冈山机场回来之后,采访了这个村的党委书记龙爷爷。一番谈话下来,聊了聊家常,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其实看得出,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员干部,要管的事情还是蛮多的,平日里还有些忙。之前去过他家里两次没有碰到,颇有“三顾茅庐”之味。提到了建党九十周年,关于村子里的纪念活动,龙爷爷告诉我们,一个是开了一个优秀党员的表彰会,另一个是让村子里全体的党员重新宣誓了一遍《共产党宣言》。龙爷爷说,重温《共产党宣言》,目的是让村里党员牢记宣言中的要求,不忘记自己是一个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党员干部。在采访的最后,在问到“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员干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党说”,龙爷爷回答道:“祝愿中国共产党能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言语虽然很朴实,但是其中的那一份愿望与情感却有些令我动容。
我想,今日之共产党,要的不是歌功颂德,而是需要有人在旁边提醒,不要忘了你的责任,正如龙书记所言:为人民服务,领导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想想革命先辈创下的建党建国伟业,今日之共产党员更加要有一份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社会转型考验着我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是否正心诚意为生民立命,决定了党、国家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三、结束语本次的支教与随团调研,令我感触颇深。支教当中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乡下孩子的纯真友善让人不忍离去;调研过程中看到了种种的现实,令人慨叹与担忧。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有份调查显示,自201*年起,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而另外有一份关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显示,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为什么会这样?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且有越来越集中化的趋势,农村的孩子享受不到应有的教学条件。而这一切反映的,正是教育的不公。
教育的不公,乃是最大的不公。教育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因为教育的不公而阻碍社会阶层的流动,扼杀了寒门子弟走向社会高层的一条道路,那么这个社会很容易出问题的。如何给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创造一个“中国梦”,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达到他们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实现他们自身最大价值,走到高一个社会阶层,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国家、政府应该努力去实现的一点。而教育的公正性,乃是实现这个“中国梦”的关键前提。
结合建党九十周年这个话题,结合“红色寻访”这个主题,我想,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历史,学会反思,而不是一味地唱赞歌。不仅要看到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建立起来的一个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的历史功绩,也要看到建国之后犯下的一些历史性的错误,给人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从历史当中汲取力量,以史为镜,牢记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依托,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是我党提高执政水平的当务之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爱心社调研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爱心社调研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爱心社调研总结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