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xxx工作面技术总结

时间:2019-05-29 01:38:22 网站:公文素材库

xxx工作面技术总结

Ⅱxxx外工作面技术总结报告

一、工作面开采及结束日期

Ⅱxxx外工作面于201*年8月12日开始进行初采,于201*年3月8日回采结束。

二、工作面主要地质概况

Ⅱxxx外工作面位于二水平、xx采区,所属煤层为x煤,工作面标高-x92.2~-x59.4m,平均走向长552m,倾向长163m;煤层厚度0~3.1m,平均厚度1.81m,煤层倾角6°~15°,平均11°。

工作面顶板为细砂岩,呈灰白色细粒块状,以石英为主,少含暗色矿物,泥质胶结,缓波状水平层理,层理面含炭质。底板为泥岩。

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地质构造较复杂,掘进施工过程中共揭露4条断层,整个回采期间工作面切眼内陆续揭露断层10条。其中Ⅱ2F20断层落差6.5米对回采有较大影响;工作面回采后期受Ⅱ2F20断层以及8煤不可采区影响,工作面机尾向下出现全岩段,并向下发育至52架(共107架),对回采及煤质有较大影响;其余断层落差在2米以下,对回采及煤质均有一定影响。三、工作面技术特征

1、采煤方法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煤工艺为:割煤→移架→推刮板机→割煤(第二刀)。

2、配套设备

采煤机为MG450/1050WD型采煤机,刮板输送机为SGZ-800/2×400型,液压支架为ZY6800-14/28型共107架,转载机为SZZ-830/250型,破碎机为LPS-1500/160型,机巷皮带机为SDJ-150P型2部,机巷链板机为SGW-40T型。

3、巷道支护方式

工作面进、回风巷、切眼及对接切眼均按中线跟8煤层顶板施工。进、回风巷均采用可缩性支架,三节曲腿,规格:29U型钢,扎角14°、拱基

3810mm、底扎4320mm、净高2900mm、梁长3560mm、腿长3210mm。

切眼导硐采用11#矿用工字钢,梁×腿=3600×2800mm,净高2400mm,底扎4610mm。切眼刷大时采用11#矿用工字钢,规格:梁×腿=3200×2800mm,净高2400mm,底扎4210mm。刷大侧与导硐侧搭接600mm。

两巷采用U型棚支护在保证支护强度下能保证有足够的通风、行人断面。

四、顶板支护质量监测资料的分析情况

工作面直接顶在3米5米开始跨落,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在1015米。老顶来压时支架立柱初撑力最大达29MPa,工作阻力最大达37Mpa。

老顶来压时两巷顶板压力显现不太明显。回采后期受采动影响,超前压力大,机巷材斜以及外段风巷口U型棚变形严重,棚腿受压变弯,棚梁受压下沉,局部地段高度不合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针对出现的状况,主要采取提前打点柱超前支护以及卧底清挖的方式保证巷道断面。五、设备选型合理性、使用情况和事故分析

工作面设备选型基本合理,在回采过程中使用基本正常。⑴、由于工作面回采前期俯采开采,存在以下问题:

①、采煤机割煤时,采煤机机身和滚筒受其重力沿倾斜方向的分力作用,加剧了导向滑靴和行驶滑靴的磨损,严重时造成采煤机掉道,不利于采煤机的稳定性;工作面回采期间共更换导向滑靴18个,回采期间加大对煤机检修的力度,提前将滑靴备齐,出现问题在检修班及时更换,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频繁更换滑靴给生产带来的影响。

②、采煤机割煤时易啃底,装煤效率低;工作面运输机运行时,中部槽和刮板向煤壁侧偏移,降低了运输机的运输能力,也易磨损中部溜槽、刮板及链条。

⑵、回采后期受全岩段影响,爆破区域支架片阀、液压管路以及喷雾装损坏多。针对这种情况,在爆破段利用废旧皮带将支架立柱、片阀、喷雾装保护好,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设备的效果,但由于保护措施仍较为简易,保护效果不太完美,片阀闭锁装以及管路仍有损坏,给生产以

及检修带来一定影响。

⑶、工作面向前回采201m后,机巷旋转回采,需要进行变向2次。但由于机巷拐点角度大,而转载机的弯曲度很小,给转载机的过渡带来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将转载机解体,利用链条的软性连接,顺利将转载机过渡。

因临涣矿煤层赋存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建议以后设计的综采工作面若机巷需要旋转回采,提前将转载机铺设在拐点前,后方铺设SGW-40T链板机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搭接。六、工作面质量标准化状况

由于工作面受xxx老空水影响,机巷涌水量在41.8m3/min左右,给机巷环境创建以及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回采期间机巷旋转,以及前后期工作面受断层影响出现一半全岩,导致质量标准化工作难度较大。面对困难,我单位全体职工迎难而上,注重在实际施工中按标准作业,保证动态环境达标;同时加强机巷排水管理、工作面放炮管理以及工作面清理工作,并加大人力投入改造两巷环境,在质量标准化检查中均达优良,多次达精装面。

七、技术经济效益

本工作面的回采率及其他经济效益均达到了规程要求,超额完成工作面可采储量220653t的生产任务,工作面最高单产为4000吨左右,1月份工作面月产85888吨,并连续3个月月产超8万吨,大大超过设计月产量的37174吨。

但由于工作面受机巷旋转,xxx老空水以及8煤不可采区等地质方面制约,导致工作面收作时间比预计晚了1个月。工作面煤层赋存不稳定,加上回采后期受断层以及8煤不可采区影响,工作面出现50架全岩,煤质指标超标,与规定指标有一定的差距。为降低灰分,全岩段降低采高减少破矸。全岩段岩层为细砂岩,打眼放炮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大了火工品以及截齿的投入,给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工作面在回采中为防止材料费超过单位预期计划,我单位制定了木料

以及小料回收奖罚制度,对浪费材料和积极回收材料的人员分别进行扣罚和奖励工分,提高了职工节约降耗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物资的浪费,节约了更多的材料费。八、劳动力配备的合理性分析

综采面回采以及质量标准化创建,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抓出勤是保证工作面快速稳定推进的关键。

我单位由于有一部分年龄偏大的职工不能从事直接生产作业,为保证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安排这些职工从事机风巷看泵抽水以及乳化泵站司机的工作。不但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还能空出更多年轻劳动力从事直接生产作业。

综合机械化生产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检修是保证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机械检修效果以及保证机械少出事故,在机电班的人员配比上以及工资政策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不但将机械化班人员配足至与生产班一致而且将其工资上涨至与生产班平齐,大大的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也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检修质量。

九、工作面回采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1、机巷旋转回采

工作面向前回采201m后,机巷需要旋转回采,进行变向2次。旋转回采期间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机巷需变向2次,同时拐点角度大,而转载机的弯曲度很小,转载机的过渡是难点。2、机巷旋转期间,机头与机尾进刀比例大,工作面支架管理是重点。3、甩采期间切眼长度变化大,机头机尾会出现小面,为保证机巷排水以及生产进度,甩采比例的控制以及小面的管理是重点。

为保证能顺利旋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工作面风巷采至拐点前30米时要提前调整好工作面支架状态并控制住采高;在回采过程中调整工作面支架架间距,保证侧护板全部打开,防止甩采期间支架出现挤架现象。

2、因机巷需要调向2次,转载机需要提前过渡,而受巷道宽度、转载

机长度以及拐点角度的影响,转载机无法直接拉过拐点。针对这种情况,提起将所有开关、电缆转移至拐点前50米后,对拐点前后5米巷道进行卧底,在保证巷道支护强度的前提下,清挖底板加大巷道断面,保证转载机过渡时有足够的空间。

3、作业地点周围环境准备好后,将转载机在破碎机前、后掐断,利用转载机双链进行软连接,使转载机变成3个部分。然后利用皮带机尾以及转载机自移装向前移动转载机。转载机向前移动时,利用单体支柱逐步将转载机方向调至与拐弯后的巷道一致。

4、在甩机巷回采过程中,刮板输送机会上窜,因此工作面回采至距风巷拐点25米时,开始在机尾加刀,使刮板输送机下滑到最长点(机巷链板机向下拔直至留有0.7米宽人行道时,工作面运输机与链板机合理搭接,此时机头最长),然后在预定位开始甩机巷回采。

5、甩面过程中及时调整支架的状态,使之和刮板输送机垂直。为防止茬口处工作面支架位不正,推移杆倾斜角度大导致推移困难,或出现挤架、咬架现象,可在推移车时略使中部超前。

6、在风巷回采至离风巷拐点5米左右时,应停止机尾进尺,机头向上由小刀到大刀压茬进行甩面。待机巷甩至拐点时,工作面切眼长度处于最长,机头小面最多。有小面时,提前将下出口3峒小面进好,将链板机向上斜拨,保证链板机能与工作面车搭接正常。待甩过第二个拐点30米时,回采线方向与机巷夹角在70-80度左右,开始以机头机尾进度比例为4∶1进行回采,保证及时将机头甩至超前机尾5米,同时在进通刀时调整工作面支架、车的状态。

工作面旋转回采期间,由于机巷排水困难,为减少机头小面长度而加快推采速度,机尾提前进尺过多,导致后期在过第二个拐点后机头下窜速度快,最终利用掐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溜槽的方式使机巷不扩帮的情况下将机头调向。虽然在旋转回采期间出现不少问题,但在我单位全体干群努力下克服了诸多困难。在将近3个月的甩面期间平均月产在8万吨以上,质量检查均为优良以上,完美的完成了矿给我单位安排的各项任务。

2、机巷水害防治

Ⅱxxx外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回采期间受8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老空水、钻孔水的影响。Ⅱxxx外工作面上部为Ⅱ726里工作面,Ⅱ726里工作面有1处老空积水区,积水区预计积水量1386m3,对Ⅱxxx外工作面掘进影响大,在机巷掘进过程中已集中探放,但有动态水现象,平均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44.8m3/h。

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水的自流以及机械排水两种方式进行防治水工作。提前在不影响巷道支护强度的情况下提前在机巷下帮挖出一条排水沟并用水泥浇灌,然后在机巷低洼处挖好水仓,利用水的自流将水引进水仓,然后利用2台电泵或者3台大排量风泵进行排水。向机巷外的排水管路直接提前接好到底大巷。为防止淤泥杂物进入排水系统,在水仓前打一个沉淀池将工作面以及老塘涌出来的污水进行沉淀。

工作面回采期间在水害的防治工作上能做到提前进行预防,并及时根据不同环境提前改进排水系统,因此保证了工作面在有较大水害的情况下正常回采。十、结语

《Ⅱxxx外工作面作业规程》在生产中能有效指导生产,当工作面出现条件变化时,及时制订了补充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扩展阅读: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

XXX集团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

一、采、掘、运主要技术工作:

1、XXX一盘区山4#XXX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受煌斑岩侵入区域影响,工作面从201*年12月10日,工作面推进至:头510m(采位)、尾523m(采位)时,在工作面30#及90#支架底板处已揭露煌斑岩。由于煌斑岩质地致密、坚硬(硬度f=10.3),机组截割困难。回采过程中采取“浅孔松动爆破”开采技术,硬性截割煌斑岩及以煌斑岩做顶、底板,避其锋芒、截割顶、底板软岩(炭质泥岩),保证采高不得高于2.5m,进行回采作业,顺利通过煌斑岩侵入区域,煌斑岩侵入走向长226m。

2、由于一盘区山4#煤层赋存深,掘进巷道断面大等因素影响,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支护强度大、支护密度高。XXX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采空区及头尾顺槽端头悬板面积较大,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一盘区山4#煤层瓦斯浓度高、瓦斯赋存量大,无法采用深孔爆破的方法进行人工强制放顶作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与中国矿院合作,共同研究新的采空区及端头悬板放顶工艺,采用“顶板水压致裂”的方法进行人工强制放顶作业。现阶段该项目已成功的应用于综采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现开采一盘区山4#XXX工作面为石炭二叠纪煤层,由于首次在山4#煤层回采,对于停采保护煤柱尺寸留设,没有实际基础数据。如按头顺槽转载机、破碎机及胶带输送机外型尺寸留设停采保护煤柱,至少需要留设180m停采保护煤柱。难以实现资源回收最大化,

XXX集团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造成资源浪费。结合回采过程中,进行顶板压力动态分析及老顶周期来压强度显现(周期来压步距120~140m之间),确定缩短工作面停采保护煤柱,提高资源回收率。合理设计一盘区山4#XXX工作面停采设计,皮带尾采用现用自移式皮带尾,胶带输送机更换为SSJ-1000/200型胶带输送机,将该工作面停采线位置由180m减小到49m停采线(距东翼盘区回风巷)。

4、14-2412盘区81207工作面51207巷掘进过程中,由于受北部H=35m断层影响,该面掘进过程中布置为“刀把”型工作面。工作面切巷宽90m,走向长150m,煤层厚度3.0m;中切巷宽132.2m,断面规格为6.2×2.8m2。81207工作面煤层倾角一般为4~8°,在中切巷靠近尾巷16m范围内煤层倾角为18~20°,煤层硬度f=3.0。为确保回采工作面顺利通过空巷,掘进过程中,中切巷进行补强支护,施工两排两眼锚索吊棚132架,支设4排木柱,间距均为2m。实际回采过程中,采用工作面“调斜”(头比尾超前30m)的方式进行回采,减小空顶暴露面积。由于工作面受煤层倾角影响,移架过程中采用“分组间隔”移架,及时支护工作面顶板(最小控顶距),快速的通过中切巷。

二、地质主要技术工作:

1、采取通层探放方式完成11-241281205-1及14-241281207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积水的超前治理,累计探放积水3.0万m3。

2、科学分析14-241281210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水位线,及时施工同层探放水孔,累计探放积水2.4万m3,确保14-241281208工作

XXX集团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面安全开采。

3、对三盘区上覆侏罗纪采空区积水进行分析,初步完成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

4、综合钻孔资料及顺槽揭露情况,科学合理分析8102工作面煌斑岩赋存产状,有效地指导了该面正常生产。

三、一通三防主要技术工作:公司本部:1、通风管理

我公司为压入式通风方式,现西二主扇为我公司井下所有用风地点供风,主扇型号70B2-21No28,电机额定功率1000KW,叶片角度45°风量为7168m3/min。现主采盘区为14-2412盘区,现共有一个综采与一个掘进队组,综采一队布置在14-241281210工作面,掘进队组在14-241251205巷,另还有一个备采工作面。掘进队组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公司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2、火区的综合治理一水平1297大巷火区:

201*年我公司继续治理火区为一水平301-305盘区,为了彻底充填1297回风大巷,形成有效的隔离带,防止火区对大巷的威胁。201*年1月继续启动我公司06年建立的三工地、碳窑沟、201*年建立的301盘区矸山灌浆站,实施回风巷注浆。截止到11月10日全年共灌黄土94298立方m,未发生CO气体泄出现象。

3、综合防尘

XXX集团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1)现在井下共安设过滤器14套。其中:4寸管4套、2寸管10套。

2)井下现有6寸静压水管400m,4寸静压水管3480m,2寸静压水管15680m,全矿井盘区以上无管路亏欠。盘区轨道、回风、皮带巷及综采、掘进工作面每周冲洗一次,转载点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冲洗。严格按照洗尘周期表进行冲洗。

3)井下注水工作面一个在14-241281208工作面,采用长孔静压注水。

5、安全监控

1)瓦斯监控系统。目前我公司使用的是常州天地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KJ95N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使用瓦斯监控分站23台,瓦斯传感器17个,一氧化碳传感器17个,温度传感器11个,煤位传感器4个,馈电传感器6个,负压传感器2个,风速传感器2个,各类开停传感器43个,塔山辅助平硐分站1台,瓦斯传感器1台,断电器1台。每月对井下监控设备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失爆问题;对传感器、分站、电源采用硬链接,使其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对各盘区的所有监测线路重新整理,并做到吊挂整齐合理;定期检查分站和电源,并维护。

2)每月对全矿井下所有瓦斯传感器进行了三次调校,使传感器能够准确的反应上正确数据;对风电、瓦电、故障闭锁功能进行测试,要求符合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标准;同时我单位各类监测设备的备用数量都不少于应配备数量的20%,所有人员都持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上岗人员资格证书。

XXX集团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XXX:1、通风系统:

1)三盘区优化系统:根据井下实际情况优化了三盘区通风系统,共做永久密闭12道,减少了进、回风之间联络,做到了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稳定。

2)8102工作面的贯通、5104工作面系统的形成、目前三盘区皮带、辅运巷的延伸通风系统的形成,都及时进行通风系统分析,按时构造通风设施,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

2、山4#XXX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

1)前期治理:山4#XXX工作面从东翼回风巷起算,2101巷1200~1300m、5101巷1181~1304m处为煌斑岩侵入区域,煤层破坏严重,局部煤层挤压变薄,煤层变质为高灰分煤,且受回采影响较大。工作面9月15日、16日、17日三天工作面回风瓦斯均出现瓦斯超限报警现象最大浓度1.2%,随后开采中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有明显的增加,平均保持在0.4%左右。XXX先后对工作面瓦斯超限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割煤速度、煤层硅化煤条带的存在、临近层瓦斯的涌出等对工作面瓦斯超限存在直接影响,但其根本原因尚未完全查清;在前期治理中先后采取了增大工作面风量、降低割煤速度以及采空区头尾封堵等措施。

2)瓦斯的测定并制定抽放方案:201*年11月20日中国矿大教授和扩区技术员、测风员、救护员对XXX工作面的瓦斯进行了测定并制定了抽放方案。通过对山4#XXX工作面瓦斯的来源及涌出规律进行

XXX集团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实际测定,研究所得XXX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约为2.2393m3/t,日平均产量约为4998t/d时,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约为7.6872m3/min,其中煤壁及割落煤涌出瓦斯量最大7.0137m3/min,约占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90%左右;达到设计产量6243.3t/d的情况下,绝对瓦斯涌出量由原有数据推算将达到10.2301m3/min,确定进行XXX工作面瓦斯浅孔抽放。

3)建立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在集团公司领导、通风处、塔山矿的大力支持之下,XXX按照XXX工作面瓦斯抽放方案于201*年3月30日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准备对XXX工作面进行抽放。

4)目前治理:XXX工作面风量为3900m3/min左右,现设救护队员专人进行跟踪割煤速度,工作面瓦斯浓度一直保持在0.2~0.4%之间。

3、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

根据现场数据统计,XXX5102、2102、5104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在0.2~1.2m3/t之间,掘进过程中有煌斑岩侵入区域也出现瓦斯超限。掘进工作面瓦斯日常治理如下:

1)合理配风。严格按照采、掘工作面通风设计要求的风量进行配风,确保井下各作业地点有足够的风量满足稀释瓦斯的要求。

2)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主要通风设施设专人看管,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3)实施专人专面检查瓦斯,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井下所有区域均在可控范围内。

XXX集团XXX201*年度技术工作总结4)确保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及“三专三闭锁”,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5)掘进过程中遇到煤体破碎区域或地质构造带造成瓦斯异常涌出时,严格执行下列程序:①及时增大工作面供风量;②控制割煤速度及截深③瓦检员加强工作面瓦斯检查,出现瓦斯浓度增大的趋势时,及时停止作业。

4、防灭火:扩区XXX工作面采取“以工作面快速稳定推进为基础,上下端头封堵为主,地面注浆为备用措施,束管监测为保障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

1)工作面保持均匀推进速度,每月推进速度不得低于120m,合理配风。

2)在工作面上下端头每隔50m分别构筑一道封堵墙,改变采空区风流流场,使风流进入采空区的深度减小,从而使采空区自燃发火三带变窄,防止注入工作面采空区氮气流失。

3)矿井建有完善注浆系统,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注浆管路均作为备用措施按要求铺设到位,与工作面开采同步,井下一旦有异常情况,可随时注浆。

4)束管监控监测系统能够按工作面防火要求连续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监测,做到全面准确及时监测工作面及采空区的气体浓度变化情况。

效果:XXX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基本控制在0-10ppm之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xxx工作面技术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xxx工作面技术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xxx工作面技术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433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