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

时间:2019-05-29 02:13: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

201*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

一、背景信息:

审计署公布了其"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是继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科院后第6个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也是公布内容最详尽的一次,告知了公众"三公"经费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如购车4辆,花费115万元,公务用车206辆,平均每车运行维护花费5万余元。(《京华时报》7月12日第006版)

据报道,审计署"三公"支出晒出详单在部委中率先公布公车数量、出国人数等具体详情和实际支出数据。虽然美中不足的预算计划比较笼统,但也算是"最详尽的一次",应该说也为日后各级政府及部门晒"三公"作出了表率,笔者在此为之鼓励。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财政预决算的审计监督部门,不能只满足于晒自家"三公"详单,做表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三公"经费使用和公开方面还要严监督。二、存在问题

(一)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尚需完善

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由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对基本经费中的公用经费预算实行定额标准管理。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进行分档,部分单位实际预算安排人均公用经费最高与最低相差数额较大,且同一定额标准的单位人均公用经费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标准与实际执行脱节。公用经费除财政按定员定额安排外,还通过各单位的自筹资金和项目经费安排,按定额标准安排的公用经费占公用经费预算总额比重不到一半。本人认为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数法仍被普遍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之间行

政经费苦乐不匀的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尚有距离。

(二)公用经费支出挤占项目经费

一是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预算编制标准较低,部分公用经费无标准,实际支出存在普遍超标准现象。目前,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一定比例编制预算,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部门间跨地域的行政业务交流活动的增多,招待费用支出明显增加。目前,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项目无预算编制标准,对此类费用主要是按单项核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部门间的差距及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加大了对资金监管的难度。

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强。一些部门单位对行政经费支出控制不严,预算资金混用、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项目经费使用权掌握在部门和单位手中,因此不少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项目经费与公用经费支出使用界限不清,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项目经费。此外,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下拨的专项资金被闲置、移用、出借的问题,部分出借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设备购置,财政性资金在下属单位长期挂账等情况,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对下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管不力。如有的部门下属子单位较多,业务涉及面广,收费项目多,监督机制相对滞后,部分经济业务"下沉"至下属的二、三级单位进行核算,产生违规情况;财务管理薄弱,部分收支未按规定入账、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账实不一致,固定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长期未清理等问题;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违规征收等问题。

(三)公车管理及交通费用控制不严

相关职能部门未按制度规定及时对预算单位的人、车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数大于编制数,交通费用超过预算定额比例较高,个别单位交通费超过预算执行数额较大。

部分单位车辆资产产权不明晰、入账不及时,借用下属及相关单位车辆情况较多,车辆过户手续未办理。对一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交通费用逐年上升。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一)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预算管理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逐步解决。近年来,财政部门每年都出台预算编制政策,规定了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但实际预算编报不够细化、完整。目前,公用经费支出中包括差旅费、通讯费补贴等福利性支出,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能增加的情况下,造成部分单位挤占项目经费,以自筹等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二)预算执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对预算执行还没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考核制度,使得对行政成本控制情况的评价缺乏基础。特别对于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开支现有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有的制度出台较早,与现实情况脱节,难以实施;有些虽有制度规定,但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只能依靠各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大。部分支出难以区分公用经费与项目经费,接待费、会议费在使用中存在交叉调剂现象,未能真实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部分资金收支未纳入预算和资产管理不规范,少数单位将部分收支在账外或往来账中列收列支,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部分专项资金沉淀在"暂存款"账户。

(三)车辆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虽然有关部门制订了党政机关小汽车数量配置及编制管理规定,但部分单位未能及时对各单位实际车辆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控制不严,造成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大于编制数,超编的车辆资金一般通过财政安排、上级拨款、单位自筹解决。车辆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购置不严是交通费用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的燃料费、修理费用价格等使用成本不断上涨也是造成车辆费用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

(一)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应以政府收支改革为契机,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各自职能合理分工,不断规范预算编制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引入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按照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

(二)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应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使用包括法律法规、定额标准、工作目标和程序、预算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强化决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追踪问效制度,进一步推进和扩大绩效考评试点工作,逐步引入结果导向的新绩效预算,有效控制行政经费支出,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法制教育,严肃财经法纪。各部门领导应强化法律意识,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通过多层次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预算执行。(四)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加快推行使用政府公务卡、建立健全消费性支出控制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从机制上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预算单位公用经费管理相关配套措施,对会议、接待、考察费用实行考核制度。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交换、共享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节约监督成本。

(五)强化公务车辆管理。进一步完善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合理确定预算单位公务车辆配置标准,逐步建立公务车辆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公务用车编制、购置审批、经费以及采购、使用的动态管理,清理占用其他单位车辆,适时推行公务用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文章第一部分

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文章第二部分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结合材料)

其次,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结合材料)再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结合材料)最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结合材料)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

贫富差距:区域性差异、行业性差异、城乡间差异、个体间差异;宏观政策、市场机制、法律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导致;不公平现象

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不彻底、执法检查工作走形式;重效益轻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钱权交易;权利寻租

房价调控:土地审批、调控政策失衡;政府操盘;地方政府以扩大建设为政绩,为开发商充当保护伞,开发商无规划搞开发;信贷体系松懈;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房价上涨使一部分人以购房为投资导致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炒房团

生态保护:水、大气污染;草皮、林区沙化;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淡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均资源不足;

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需求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

和谐社会:城乡不和谐;地域不和谐;阶层不和谐;城乡二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经济增速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造成对生态破坏,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

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落实。

2、要做好。。文章,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机制的平稳运行。

3、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于。。。行为予以一票否决。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5、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6.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新闻媒体要对。。。行为大胆揭露,公开曝光,使。。。无藏身之地,要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医疗体制改革:医、药行业分开,降低药价;院务公开,采取监督、举报措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加大政府投入,以农村为重点;建立一个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卫生常识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三农问题:摆脱户籍制度束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包括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在外谋生和生活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适时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之中,贫富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高保低;税收杠杆调节;公平分配;公平竞争;消除贪污腐败现象;消除不公平现象;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安全生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普及安全常识和技术知识;规范生产单位生产行为;规范相关行业(安全评价、咨询、检验检测等)行为;执法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治理整顿;舆论监督;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房价调控:严格审批土地征用,控制土地一次性出让规模;提高信贷利率;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抑制高价位住房开发;对房产开发、保有和交易环节提高税率;杜绝形象工程;提高房产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房产市场整顿监管,清理建设相关乱收费项目;控制建筑成本;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引导;价格检测调控

生态保护: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监督管理;退耕还林;畜牧业采取游牧方式;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节约型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抓住薄弱环节,,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系统优化,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不合格、超标行业加强清理整顿;加强监督管理;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企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能耗标准纳入其中。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调整社会结构;利用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和谐;实现阶层间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章第四部分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结合材料,表表决心)

总结:避免《南周》化,着力《人报》化,总结一下给自己的几点警示:

1、写申论不是写杂文,角度是政府发言人,不是先锋新闻媒介、也不是独立撰稿人;2、写申论不是写新闻,文字悠着点,走正步,这里不需要标新立异,不需要吸引读者注意;

3、写申论不是写论文,少论证为什么,多说怎么做,不是每个行为都需要说明理由;

4、写申论不是写有偿稿件,有偿稿件是字多钱多,申论字多分未必高。

5、写申论也是写文章,玩得转其他文体,写什么都能上手的人,也一定有信心能玩转申论!

希望大家在写申论时始终牢记最基本的政治角度。

扩展阅读:201*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

201*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

201*-8-59:18:27来源:京佳教育作者:[我要评论(0)]字号:T|T一、背景信息:

审计署公布了其"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是继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科院后第6个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也是公布内容最详尽的一次,告知了公众"三公"经费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如购车4辆,花费115万元,公务用车206辆,平均每车运行维护花费5万余元。(《京华时报》7月12日第006版)

据报道,审计署"三公"支出晒出详单在部委中率先公布公车数量、出国人数等具体详情和实际支出数据。虽然美中不足的预算计划比较笼统,但也算是"最详尽的一次",应该说也为日后各级政府及部门晒"三公"作出了表率,笔者在此为之鼓励。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财政预决算的审计监督部门,不能只满足于晒自家"三公"详单,做表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三公"经费使用和公开方面还要严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尚需完善

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由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对基本经费中的公用经费预算实行定额标准管理。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进行分档,部分单位实际预算安排人均公用经费最高与最低相差数额较大,且同一定额标准的单位人均公用经费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标准与实际执行脱节。公用经费除财政按定员定额安排外,还通过各单位的自筹资金和项目经费安排,按定额标准安排的公用经费占公用经费预算总额比重不到一半。本人认为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数法仍被普遍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之间行政经费苦乐不匀的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尚有距离。

(二)公用经费支出挤占项目经费

一是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预算编制标准较低,部分公用经费无标准,实际支出存在普遍超标准现象。目前,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一定比例编制预算,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部门间跨地域的行政业务交流活动的增多,招待费用支出明显增加。目前,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项目无预算编制标准,对此类费用主要是按单项核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部门间的差距及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加大了对资金监管的难度。

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强。一些部门单位对行政经费支出控制不严,预算资金混用、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项目经费使用权掌握在部门和单位手中,因此不少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项目经费与公用经费支出使用界限不清,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项目经费。此外,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下拨的专项资金被闲置、移用、出借的问题,部分出借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设备购置,财政性资金在下属单位长期挂账等情况,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对下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管不力。如有的部门下属子单位较多,业务涉及面广,收费项目多,监督机制相对滞后,部分经济业务"下沉"至下属的二、三级单位进行核算,产生违规情况;财务管理薄弱,部分收支未按规定入账、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账实不一致,固定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长期未清理等问题;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违规征收等问题。

(三)公车管理及交通费用控制不严

相关职能部门未按制度规定及时对预算单位的人、车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数大于编制数,交通费用超过预算定额比例较高,个别单位交通费超过预算执行数额较大。

部分单位车辆资产产权不明晰、入账不及时,借用下属及相关单位车辆情况较多,车辆过户手续未办理。对一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交通费用逐年上升。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预算管理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逐步解决。近年来,财政部门每年都出台预算编制政策,规定了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但实际预算编报不够细化、完整。目前,公用经费支出中包括差旅费、通讯费补贴等福利性支出,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能增加的情况下,造成部分单位挤占项目经费,以自筹等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二)预算执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对预算执行还没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考核制度,使得对行政成本控制情况的评价缺乏基础。特别对于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开支现有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有的制度出台较早,与现实情况脱节,难以实施;有些虽有制度规定,但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只能依靠各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大。部分支出难以区分公用经费与项目经费,接待费、会议费在使用中存在交叉调剂现象,未能真实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部分资金收支未纳入预算和资产管理不规范,少数单位将部分收支在账外或往来账中列收列支,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部分专项资金沉淀在"暂存款"账户。

(三)车辆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虽然有关部门制订了党政机关小汽车数量配置及编制管理规定,但部分单位未能及时对各单位实际车辆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控制不严,造成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大于编制数,超编的车辆资金一般通过财政安排、上级拨款、单位自筹解决。车辆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购置不严是交通费用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的燃料费、修理费用价格等使用成本不断上涨也是造成车辆费用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一)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应以政府收支改革为契机,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各自职能合理分工,不断规范预算编制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引入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按照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

(二)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应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使用包括法律法规、定额标准、工作目标和程序、预算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强化决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追踪问效制度,进一步推进和扩大绩效考评试点工作,逐步引入结果导向的新绩效预算,有效控制行政经费支出,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法制教育,严肃财经法纪。各部门领导应强化法律意识,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通过多层次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预算执行。

(四)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加快推行使用政府公务卡、建立健全消费性支出控制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从机制上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预算单位公用经费管理相关配套措施,对会议、接待、考察费用实行考核制度。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交换、共享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节约监督成本。

(五)强化公务车辆管理。进一步完善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合理确定预算单位公务车辆配置标准,逐步建立公务车辆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公务用车编制、购置审批、经费以及采购、使用的动态管理,清理占用其他单位车辆,适时推行公务用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三公经费公开与监督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732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