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活动课成果和总结
小学德育活动课成果和总结
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竞赛,使班主任老师从传统式的班会向生态体验式班会过度,真正加强我校的德育工作,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
“园”汁“园”味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快乐成长。
工作中落实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力求准确把握教育的脉络,有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以“校情”为基准点,以“生情”为切入点,以“体验”为渗透点,开展“园”汁“园”味的具有花园特色的教育活动,让花园的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1、搭建花园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角”。学校教育通常有一个弊端就是在活动中不能让每一个孩子们得到充分地展示,我们学校就立足从常规教育活动中,搭建学生舞台让每个人都成为“主角”,让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我们工作中强调三个变即:变常规升旗为平民化,变花园电视台为常态化,变行为示范管理儿童化。
学校6个班级本年度全部班级参与升旗,班级参与率达到100%、学校花园电视台节目由学生自己创作、演出,反映校园新风、校园新动向。本年度参与花园电视台节目录制演出的学生达到了全校总人数的21。让学生参与行为规范管理成立“花园好孩子示范岗”,培养“花园好孩子示范员”共计508人次,占全校人数的17。大队、中队干培训、儿童公园铁路员工培训、花园小记者培训使特色学生脱颖而出使32。在这些常规的教育活动中出现了主动修补国旗的“小旗手”,学生们找到了自我,成为小舞台中的“主角”。
2、“花园好孩子”的特色养成教育,让队员在体验中求进步。学校少先队习惯养成是最具特色的教育,“花园好孩子”是花园少先队在新的理念下提出的,我们把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编成了朗朗上口的《花园好孩子歌》,力求以歌为纲,以歌激情,以歌导行。特色好习惯活动,深化队员习惯落实。“花园好孩子,好习惯绘画比赛”、“创编好习惯童谣比赛”、“寻找身边的花园好孩子”、“好习惯短剧比赛”等系列活动使队员完成从体验到感知再形成内化的一个过程,让队员们在体验中求进步。
特色有效评价,为队员行为内化提供动力.“花园好孩子光荣榜”、花园好孩子相册都是队员们的目标。精心设计的“花园好孩子成长卡”奖给有成长中有良好的习惯孩子。兑换活动,每月一次,共兑换2557张。在这一年中有85的学生成为“花园好孩子”,这一朵朵小花在花园的沃土中静静的开放
在少先队的教育中,出现了主动承认错误的小男孩、替别人道歉善良女孩、拾金不昧的“小雷锋”刘佳烨。还出现了一个被我们称为“木糖醇”的小队员:一个周一的早上校长走进水房巡视,只见一个一、二年级模样的小女孩背着书包走进水房。当她走近垃圾箱附近时,突然看见校长在里面,她有了一丝忧郁,转身就走了。校长当时想,这个小女孩一定是想扔什么东西。凭着职业的敏感,校长想她一定是看见我不敢扔了。于是校长就赶紧和蔼的说:“孩子你是不是想扔垃圾啊,没关系你可以扔啊!”这个孩子红着脸说:“校长,我早上在家里吃了一粒木糖醇,上学的路上我没有发现垃圾箱,我又没有面巾纸所以我一直没吐出来,我想到了学校吐在垃圾箱里。”说完她就更不好意思了。听孩子这么一说,校长感动极了,这个看上去年级不大小女孩,有这样的好习惯,多么令人欣慰。这不就是在学校教育中孩子逐步养成的好习惯么?于是,在学校的留言板上,少先队大队部表扬了这名小女生,从此学校就知道了这个“木糖醇”女孩,一直影响和教育的其他的学生。
3、鲜活的特色活动,让花园少先队成为最具章张力的课堂。结合少先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我爱红领巾”系列活动“少先队知识学习”、“敬一个标准的队礼”、“唱响嘹亮的队歌”“红领巾,我为你骄傲”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队员们知晓队知识,了解队史。就红领巾的佩戴率为例,现在全校两千多名少先队员红领巾每日的佩戴率达到了96。今年是建队60周年,在10月13日建队日。我们举行了以“红领巾,我为你骄傲”为主题隆重的入队仪式。这活动中全校学生受到教育,二年五班学生代表新队员讲话,在上台前我拉着他的手。他激动得和辅导员说:“老师你知道么,这是我一生的梦想!”。二年级的新队员在入队后上交了371份入队之后的感受,表达出了队员们激动的心情,并决心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抓住重大节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好孩子学雷锋,红领巾伙伴互助”主题活动、“给妈妈一份爱”教育活动、“好孩子学会劳动”、参加“歌唱祖国庆六一活动”、“废纸再用,捐废还绿”、主题教育活动。《学雷锋伙伴互助,好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活动,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学写的雷锋日记并收集整理。全校上交雷锋日记共计1071份。“我的好习惯”征文收到1377份。校合唱队参加了哈尔滨市改革总结会、校舞蹈队《猴戏》参加了南岗区艺术展演。学生在南岗区小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读国读国学读书汇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得到锻炼,受到熏陶与教育。
扩展阅读:结题报告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与实验”结题报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结题报告
盐城实验区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实验学校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戴国光联系电话:15861919186邮编:224500Email地址:dgg77528@126.com
201*年9月,我校开始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之子课题“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的研究实践活动。自课题组成立以来,在各级的领导关心和指导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三年多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我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目前,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现将本课题的实验过程及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的提出
(一)子课题名称:“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二)子课题提出背景:现实背景:
1、我校处于滨海县城的最东面,是一所处在城乡交界的县直学校,学生家长多数因经济原因驱动,外出经商、打工者较多。小学阶段学生家长正是外出经商、打工的主力军,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要么无暇顾及,放任自流,要么恨铁不成钢,只是对子女简单粗暴的惩罚式教育,再加上一部分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导致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好,进取意识不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一些好的苗子都送到了实小、双语学校就读,剩下的学生中,思想意识差、行为习惯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明显偏大,这种现象和生源结构,影响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影响着我校教育质量
1全面提升。
2、长期以来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负面效应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学生主体定位转轨不到位,特别是研究小学生学习心理、品德行为很少顾及,挫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弱,不注重创造性地探究知识。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性。而小学德育活动课是否具有实效性,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目前本校在“九五”期间已完成了有关的课题研究,在探索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此为基础,为继续深入研究“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作了奠基工程。
理论背景:
1、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精辟地提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学校如何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体人格,必将成为学校德育目标研究的崭新课题。
2、面临新世纪的到来,中共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变化,影响着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那么,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就成了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预期目标1、课题研究目的
2德育活动课的主要阵地是学校,主要渠道是课堂,仅仅依靠读本有它的局限性。在使用读本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德育教育应贯穿与整个的教学当中,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养成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拓宽教育途径,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德育活动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强身心健康,提高人的道德素养。
2、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课题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各项教育法规,有重点、有目的分阶段实施,再进行周期循环,反复实验,达到以下目标:
(1)在“十五”期间,我校《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立足于原有的《德育》读本使用“五课型”成果,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与完善,总结适合我校的小学德育活动课的“校本德育教材”,通过我校“校本德育教材”的广泛应用,切实提高德育活动课的实效性,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总结经验,增强德育课的规范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
(2)促进校风、班风、学风的根本变样
一所学校要创自己的品牌,一个班级要有自己的风格,学生要潜心学习,勤奋上进。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寻求自己的风格。通过课题的研究,要促进校风、班风、学风的根本变样,全力打造“诚信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精品校园。”
三、课题研究对象、时间1、实验研究时间:
(1)201*年9月201*年12月:论证方案,培训队伍,落实责任;
(2)201*年1月201*年8月:课题研究阶段及中期评估(3)201*年9月201*年8月:课题研究深化阶段
3(4)201*年9月起:总结、评估
2、实验研究对象:在1--6年级学生中共选取实验班18个,共915名学生为实验对象。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政策理论法规依据
20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再一次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江泽民同志《关系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活动,同时查阅了大量的德育基础理论,如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
4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新德育》、《德育读本》等。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我们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
2、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气、自由、自发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品质和创造性的人”的论述,以及这批学者创立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三部分内容组成的自我实现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论等。
(2)华东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提出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智力“五大因素”说与IN结合论(成功性原则的具体化)等。
第三部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十五”期间,我校《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立足于原有的《德育》读本使用“五课型”成果,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与完善,总结出了小学德育活动课的“十课型”,即:常规类活动课、学科类活动课、艺术类活动课、体育类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类活动课、安全教育活动课、法制教育活动课、自我评价活动课、专题教育类活动课。通过“十课型”的广泛应用,切实提高德育活动课的实效性,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使用读本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德育教育应贯穿与整个的教学当中,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养成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拓宽教育途径,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德育活动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强身心健康,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在学科教学中,总结经验,增强德育课的规范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
5这一原则规定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的整体性参与。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加活动,在参与中发展个性和特长,完善自身,提高思想认识;第二,坚持教育目标整体化,坚持全面发展方针,坚持知、情、意、行的全面训练。各活动课的培养目标虽有一定侧重,但在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其三,各活动课在时间、地点等方面的整体协调,突破教室这一特定空间,走出校门,面向社会。
2、活动性原则
《德育》定位于德育活动课。德育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社会活动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完成德育目标。
3、开放性原则
德育活动课可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访问、调查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接受信息,增长知识,认识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4、科学性原则
认真学习青少年品德教育相关理论,了解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严格依据《纲要》的理论框架,遵循我校学生发展特点,研究制定适合我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层次性目标和内容序列,使之具有科学性,防止步入盲目化。
5、实践性原则
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劳动实践(建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劳动习惯。通过实践,学生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个性,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6、渗透性原则
充分拓展德育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假期、双休日,德育教育不休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这样不仅能将德育的实效性落到实处,还能使学校及师生形象吹向社会。
7、点面结合原则
6以中年级为重点,集中研究对象,加强德育实效性教育方案的落实,比较实践效果,探讨研究策略,及时获取经验,并在全校推行。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活动中,边实践边研究,按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知、情、意、行及教育教学活动,探索课题研究对学生身心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自然实验法在课题研究过程的自然状态下进行,重视实验信息反馈,同时按研究目标探索评价方法。
3、经验总结法以具体事实为基础,注意材料的积累,调查研究关注个案轨迹,通过资料的分析,提示研究过程的得失,探索“德育实效性”课题研究的本质和规律。
4、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掌握课题研究方向。5、比较研究法以前测、后测对比研究探索“德育实效性”的成效。
四、课题研究的途径
1、构建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研究队伍(1)优化实验研究队伍
为了加强课题的研究力量,我们调整了学校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课题主持人由我校主管德育的张校长担任,充实了领导力量。同时,我们吸收了一些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加入到实验队伍中来。在此次加入课题组的教师中,我们重点选择了一些科任教师。因为我们觉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应该是全方位的,而科任课的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纳科任教师加入其中,提高了科任教师的参与意识,壮大了德育教育力量。
(2)调整实验结构
在实验工作中,我们一直把班主任教育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德育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们让科任教师也加入到实验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教育优势,对学
7生进行体育、美育、心育等教育。例如,在活动课“懂礼貌的小白兔”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在体育课“往返接力跑”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刻苦锻炼、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你是真心帮助他人吗”的讨论中,教育学生应该摒弃自私心理,从心灵深处真正意识到帮助他人的不思回报的高尚,从而获得助人后的快乐。这样,形成了一个德育教育的大氛围,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得在其中,切实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果。
(3)加强实验教师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素质,确保实验工作开展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服务于社会。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则是教师。所以,在实验工作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我们一直长抓不懈的工作。为此,我们开展了“月学习、月研讨、学期交流”活动,每月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参加有关课题研究的培训,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素质,确保实验工作顺利地开展。
“月学习”:每月月初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实验工作的培训,使实验教师在明确了此次实验的内容、目的、意义、实验原则的基础上,掌握良好的实验方法和实验途径。
“月研讨”:每月月底召集实验教师针对一个月来的实验工作情况进行研讨。对于好的方法要及时通报,给大家提供一个借鉴的平台。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实验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学期交流”:在学期末,所有的实验教师要对本学期的实验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写出实验心得、实验论文。
2、构建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研究模式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所呈现的是德育内容笼统、单一,不切实际,各年级德育内容脱节,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退化为单一的纪律教育,德育方法简单、盲目、随意,德育过程以管理代德育,教师笼统的灌输和乏味的说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构建富有实效性的
8德育模式才能有助于德育实施。
(1)依据德育读本,层化不同年级的德育内容
一年级:专心听讲、遵守交规、我爱师长、学会谦让、讲究卫生、我爱劳动、友爱团结、爱惜公物。
二年级: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惜粮食、文明礼仪、安全守纪、友爱互助、热爱祖国。
三年级:自觉守纪、学会宽容、关心父母、诚实守信、学会合作、知识用法、勤俭节约、勇敢坚毅。
四年级:学会自理、珍惜时间、孝亲敬长、爱护公物、坚强勇敢、礼貌待客、热爱自然、自信上进。
五年级:知法守法、崇尚科学、热爱教师、民主合作、勇敢坚毅、助人为乐、关心国家、保护环境。
六年级:遵守公德、孝亲敬长、自强不息、珍爱生命、惜时求效、文明消费、信守诺言、我爱母校。
(2)依据德育内容,确立不同年级段的德育目标(a)通过学习、理解,模仿训练,初步培养良好习惯。(b)进一步巩固德育成果,加深理解,变他律为自律,形成自主教育。
(c)把养成教育进一步升华,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
(3)依据德育内容,促使德育过程活动化
德育内容的选择体现了层次化系列化,反映了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实际,看得见,摸得着,只有上好德育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依据德育内容,形成德育活动课的基本模式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参与、互动式的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活动课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课前,教师设计学习主题、方法,素材整合,学生主动参与,搜集资料;课中,教师
9导引学生发现不足讨论明确方向;课后,教师跟踪调研,学生进行自我行为控制。
3、构建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研究途径
(1)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的实效性《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出的“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a)以课堂为阵地,在书本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德育读本、校本教材、品德与生活(社会)、语文等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多种多样的精神粮食,对学生成长有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格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我校在各科德育渗透研究中已形成“六要六不要”的学科德育育人观。即:要自觉教书育人,不要以智代德;要紧扣教材,不要画蛇添足;要融会贯通,不要牵强附会;要情理交融,以情激学,言传身教,不要空洞说教;要符合学生实际,不要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要课内外结合、言行一致,不要搞形式主义花架子。
(b)成立家长学校,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学校,应该理解家长的要求和想法,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家长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
10学校也不了解学生回家后的表现,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的途径,理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校从201*年起各年级都成立家长委员会以来,多次定期邀请家长到校讲课,让家长参与、让家长评判,充分发挥家长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落实“家长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理念。
(2)以校园为阵地,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作用,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主题教育是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课题开展以来,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和支持下,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状况,学校进一步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
“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每周周一,师生们在国旗下用铮铮誓言迎来了新的一天。教唱“两歌”(国歌、校歌),了解两情(国情、校情),配戴“一徽一巾”(校徽、红领巾)是学生的必修课。
(b)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活动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本着抓小、抓早、抓实的原则,以“四文明”的创建为载体,抓好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校建有专门的“学生一日行为习惯”检查评估小组,实行一日一检查公示,一周一评比总结;各班都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训练细则,全校上下形成了“争创文明、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校园里好人好事不断,文明新风温暖人心。全体学生都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规范的言行举止学习生活。
(c)先进班级创建主题活动
班级是学校的核心,班级管理好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便能和谐稳步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从以下方面抓起,(1)突出抓好以“四文明”为主的创建评比活动;(2)针对各年级年龄特点,分层次抓好各种
11主题活动;(3)加强班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班队组织的先进性,使他们成为班级和学校最活跃的群体。(4)指导班级兴趣活动小组且开展活动。各班都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校“红领巾广播”、“文艺表演队”成了展示学生才能的天地,“文艺表演队”的节目多次参加县、市各种活动演出,学生参加各级书画竞赛,有百余人次获奖。
(d)开展传统节日庆典活动
学校紧紧抓住“三八”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十一”国庆节、元旦等传统节日,开展了以“文艺汇演”,“校园歌手大赛”、“演讲赛”、“活动课汇报表演”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活跃了校园气氛,发现培养了人才,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e)开展建设诚信校园活动
学校05年秋提出创建“诚信校园”的目标后,我们相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讲诚信:中华文化中有无数以诚信著称的人物故事,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古今诚信小故事”宣讲活动和“我是诚信小公民”演讲比赛,让“诚信故事”在同学们中间流传。写诚信:以“我心中的诚信形象”为主题坚持开展征文活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高年级学生写(低年级学生说)诚信的重要性和自已的诚信体验,写(说)出自己身边的诚信形象。树诚信:每学期各班开展争创诚信集体活动,举行一次“创诚信班级,做诚信学生”的主题队会,学校每学期评比一次“十佳诚信学生”。
(f)开展唱响五首金曲活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使全体师生把《纲要》内化为具体行动和品质,学校组织创作班子,将《纲要》中有关学生品质建设方面的内容谱写成《公民道德建设组歌》“五首金曲”:《我们要做新世纪的好少年》、《爱国》、《我能行》、《团结》、《诚信》让全体师生传唱。此举受到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将我校《组歌》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全县各个学校传唱。201*年3月,《公民道德建设组歌》在第
12五届全国中小学思相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荣获特等奖,是江苏省唯一获得单位成果奖的学校。
(g)大力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学校德育要不断做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分别获得市、县表彰,被确定为国家级“十一五”德育实验基地学校,我们开展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1)开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建评比活动,从学生衣、食、住、行上对学生进行规范。(2)开展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教育,学生中拾金不昧,互帮互助之风盛行。(3)开展以“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健体”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4)开展以“尊老爱幼,诚实自尊”的传统美德教育,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向父母亲提出过份的生活要求,能以诚待人,自尊自爱,有健全的人格。
(3)以社会为平台,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增强育人的实效性(a)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为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建立了德育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前往扫墓,凭吊,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2)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厂矿和工地的生产,与他们开民联谊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祖国变化、陶治学生心灵。(3)开展“我为城市做贡献”活动,多次组织师生清扫社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4)开展以“家乡新貌”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调查对比中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树立改变家乡、建设家乡、勤奋学习的理想。(5)开展以“民族精华”为主题的民间歌舞、故事、制作等收集整理活动,展示民族精华、弘扬民族精神。
(b)发挥社区优势,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校利用革命老区这一德育资源,深入挖掘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学期邀请知名老干部、老红军到校作“我的革命生涯”报告会,开展“英模访谈”、“我给先辈做件事”等活动;
13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向他们介绍社会的变化,与老人们联欢,让老人们了解家乡建设的辉煌成就。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d)实施六小行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做“小百灵”。每个同学将《“八荣八耻”拍手歌》教家人学唱,然后再由自己和家人在社区传唱。学校“蓓蕾艺术团”还以合唱、舞蹈、快板、相声等形式在社区中巡回表演,让《“八荣八耻”拍手歌》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更要让“八荣八耻”深入人心。
做“小天使”。组织学生以服务社区为宗旨,内容包括清扫社区路面、卫生死角,帮助社区孤寡老人,美化社区,为社区制作公益广告牌等一切可做的服务。
做“小院士”。以宣传科技知识为宗旨,组织高年级在社区中宣传科普知识,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社区,及时制止社区中的一些迷信活动。
做“小卫士”。以宣传法律知识为宗旨,向社区百姓普及法律常识,提供法律咨询,利用法律武器来抵制不良风气,和不法行为作勇敢的斗争。
做“小督察”。组织学生向本中队以及社区中经常进入网吧、游戏厅的未成年人进行宣传教育,告知其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引导他们把兴趣转向其他有益的活动;对社区中的网吧、游戏厅等营业性场所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教育进入这些场所的未成年人;对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做好记录,及时与老师和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进行教育和监督。
做“小交警”。以宣传交通知识,维护交通安全为目的。采取宣讲、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向人们宣传交通常识,定期帮助交警执勤,及时劝阻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和事。
(e)开展情感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奉献意识
上一学年,学校先后组织观看了《我的长征故事》、《隐形的翅膀》二部电影,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先后组织向县实验小学五(10)班身患白血病的一名学生和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
14累计捐款六万多元;组建学校百人鼓号队,并多次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成效显著;组织学生合唱《妈妈教我一支歌》参加县赈灾演出。
(f)开展寒、暑假的“四个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寒、暑假期间的“四个一”实践活动。一是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立足所在社区,开展助老扶幼、助困扶弱、保护环境、秩序疏导、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接受社会公益教育。三是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通过组织小学生为父母、长辈做家务或过生日等多种形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四是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常识,接受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第四部分研究成果和结论
一、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1、课题研究全面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升。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形成了我校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德育工作方法(1)加强队伍建设。我校坚持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2)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德育的落脚点是学生,为此,我校健全了学生群体组织,指导学生群体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3)检查鼓励相辅。及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并与期末考核挂钩起来,有力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4)突出主题活动。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使德育教育序列化,由于主题突出,教育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5)重视阵地建设。坚持以学校为主体,班会课及各学科渗透为主阵地,努力办好学校德育活动基地和家长学校,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三年来,我校的教育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每年都升入重点中学学生总数名列全县第二;201*年选送集体作品《公民道德建设组歌》获全
15国特等奖(江苏仅此一家),201*年选送作品《三个一活动》分获全国一等奖,学校荣获集体一等奖,学校连续两年(201*年和201*年)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中荣获先进单位。仅07年一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入选首届“中国名校文化博览”;在县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获组织奖;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为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实验基地;被省教育学会授予“新课程考试与评价实验基地”、“江苏省和谐教育先进实验学校”;被评为盐城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首批“环境教育基地”;滨海县“安全文明校园”,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县教育局质量建设综合奖、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工作综合奖,行风建设、教育宣传、社会治安等五个单项奖。08年以来,我校相继获得盐城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盐城市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2、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德育工作骨干,激发了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热情。
《德育》读本注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实验教师、班干部和德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通过《德育》读本的实验,使我校班主任得到了锻炼,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德育骨干,实验工作把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推向教育的前沿,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源于读本,高于读本,在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做好德育工作。《德育》读本的实验极大地规范了我校的主题班、团、队会,使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大有提高,改变了过去那种随意性、走过场、形式主义等错误做法,同时《德育》读本的实验激发了我校教师开展系列德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许多教师写出了教学随笔、教案、创造性的活动方案等。课题主持人于利军校长被评为全国百佳校长,全国爱心校长,201*年度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个人”,201*年度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教坛新秀,盐城市德育学科带头人,盐城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滨海县十大杰出青年,滨海县十佳爱心使者。王
16海林校长被评为201*年度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盐城市德育学科带头人,盐城市优秀共产党员,“滨海县十佳青年园丁”、滨海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孙亚洲被评为201*年度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个人”。杨晶晶、张冬梅等老师被评为“江苏省重点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实验教师100多人次被表彰为校“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5人次被表彰为县以上“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实验班级23次被评为校以上先进班集体,校少先大队也被表彰为滨海县“优秀少先大队”。
3、课题研究中的活动,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认真钻研教材,而且查找各种参考资料,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契机,诸如班会的组织、学生日常行为的量化等,这样充分地把握机会,挖掘学生潜在能力,鼓励创新。以往的班会不是简单的说教,就是注重于空洞的表演,学生听得厌烦,收效甚微。现在通过《德育》读本的使用,将知、情、意、信、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活动中,紧扣《德育》读本,从诸多方面提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突出了实践特征。随着我校德育科研的深入,德育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的日益显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行为习惯改进,学校中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陶冶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日常行为,提高了学生自理、自学、自治、自律、自强的能力。学生在校讲礼貌,能做好学生;在家勤动手,能做好孩子;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能做个好公民,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几年来,学校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累计有600多人次学生在县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300多名同学被评为每周一星,60多个班级被评为县、校先进班集体,上学期全校有64名少先队员获得校“优秀少先队员”称号,15名同学获得“爱心队员”称号,6名同学获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几年来,学校学
17生无一例违纪违法事例发生。学校创编的“千人健美操”多次参加社会大型表演,现已成为滨海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9月份的市健美操比赛中,我校组队代表滨海参加市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4、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家长纷纷表示,要配合学校各种活动课的开展,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
二、成果形式、数量及论文发表、获奖情况
我校在“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主要成果有《课题研究荣誉集》,《德育校本教材》,《德育论文教案集》,《活动图片资料》,《班队会光盘》等。现把实验教师的论文、案例、课堂教学、经验等获奖或发表,现整理如下:教师姓名内容《教海情缘》专著于利军时间201*.9类型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现代教育科学教学参考》发表《盐城晚报》发表全国一等奖全国一等奖《中学生学习报》发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汇编》发表全国一等奖全国一等奖省和谐教学优课评比一等奖省班主任研讨会上交流并获二等奖《教师文苑》发表《学习方法报》发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201*.3美,在这里尽情飞扬公民道德建设组歌扣响心灵的钟声别让孩子在过度表扬中迷失了方向从诚信说开去我能行王海林惩戒与表扬度的把握要适当化解空巢现象带来的教育盲区让孩子学会感恩《大江保卫站》别让孩子在过度表扬中迷失方向戴国光做好班主任工作之我见201*.11201*.10201*.4201*.11201*.3201*.9201*.9201*.9201*.4201*.5201*.6201*.12盐城市一等奖浅谈素质教育中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201*.218
和谐唱大戏,创新竞风流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关爱留守儿童体验教育真谛丰富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实效性从小事做起,防止突发事件爱,教育的永恒语言心海航标郁蓉小学品德与生活征文评比我的教学故事真情如甘霖滴滴润童心当爱心之门启开时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杨志秀培养播撒“诚信的种子”倾听关注满足尊重孩子理解童心丁志根一堂关注学生发展的数学课用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珍惜张冬梅人性化管理这我见给学生一片松软的泥土激活思维张扬个性邹兰英李东来季永军让学生沐浴在赏识之中换位思考与班级管理春风不度玉门关和谐推进合作主动收获生动用书香熏陶伴快乐成长小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途径的研究倪娟周栋梁谈谈做好班主任工作让孩子在感恩中成长“情感激励”和班主任工作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201*.9201*.9201*.5201*.4201*.2201*.4.《考试理论与实践版》(封二)发表全国二等奖全国二等奖全国一等奖《滨海教育》发表《今日滨海》发表201*.12县三等奖201*.12县一等奖201*.11县二等奖201*.9201*.3201*.12全国二等奖《滨海教育》发表《学习方法报》发表201*.12省二等奖201*.12市班主任论文评比二等奖201*.12市班主任论文评比二等奖201*.4201*.9201*.11201*.9201*.4201*.5201*.9201*.9201*.12201*.4201*.6《滨海教育》发表全国二等奖《语文周报》发表全国二等奖全国一等奖《校长月刊》发表全国二等奖全国二等奖《教师文苑》发表《新时代教育》发表全国一等奖201*.12全国二等奖201*.12《希望月报》发表201*.7201*.12《新课程》发表《中国教育星空》发表201*.11省三等奖19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和谐教育孙亚洲张冬梅倪娟于金艳于红英于春玲潘海燕敬清廉,争做诚信小公民第一次抱母亲我是中国人《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我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班主任要讲究教育的艺术全力打造人文校园让教室文化伴随学生成长201*.12省三等奖201*.6201*.4201*.4201*.6201*.9201*.9201*.9201*.12201*年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优质课一等奖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县直片活动评比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全国二等奖全国二等奖全国二等奖市三等奖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德育》读本的使用,实验证明,确确实实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们认为《德育》读本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操作。它的使用与推广,将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具有计划性、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学生们认为现在没有了传统的枯燥说教,能在困惑时找到解决的对策及答案。《德育》读本也深深地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正是因为《德育》读本的出现,确立了学生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育能力,推进了我校德育整体改革,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
四、思考与展望
几年来的实验研究工作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一项长远的、系统的工程,应该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2、对大量的经验状态的研究,如何提炼为科学的总结,还需要努力。
3、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验课题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于校领导的摆位与组织落实是否到位,这是使实验与研究最终获得成功的基础。
4、教无定法,但教之有法获取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必须加强实验与研究,寻找规律,探寻方法。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科研意
20识,积极投身于科研之中,走科研兴教之路,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5、实验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德育活动课的评价方案的研究,德育活动课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
“小学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深化研究与实验”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是对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尝试,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的实验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科学实验理论掌握的不多,缺乏实验经验,因此,实验的感受、体验、成果还有待进一步去分析、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德育》读本为载体,结合本校的实际,与时俱进,相信我校的德育工作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会越来越完善,成为一所有德育特色鲜明的学校。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德育读本》。《素质教育在美国》。
附件
1、《证书论文发表集》2、《德育校本教材》3、《德育论文教案集》4、《德育活动图片资料》5、《公民道德建设组歌》文稿6、《班队会光盘》
21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德育活动课成果和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德育活动课成果和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德育活动课成果和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7800.html
- 下一篇:健体跆拳道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