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总结
活动课总结
数学活动课不但能够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实践、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的能力与技巧,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数学的能力。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我特别重视每周一次的数学活动课,精心设计活动课内容,合理创设活动情境,出色地完成了本学期活动课的教学。本学期已近结束,现将这学期的活动课总结如下:
一、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材要求,结合本乡本土的实情,精心设计活动课内容,开展数学活动
这学期我准备安排的活动课,都是经过充分的思考和探索才完成的。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我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注重教材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注重本乡本土的实情,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提炼活动内容。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活动课意义的理解,并努力使学生感受到活动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提高,一种锻炼,一种经历。
如在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一)”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一次名为“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家长及周围同学对不同电视节目喜欢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掌握统计的方法的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际的效果是,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用画“正”字法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加工数据、制作统计表的方法,包括复式统计表,并在观察思考统计表中的内容之后发表自己从中得到的信息和存在的疑虑。这样,不但巩固了学生的所学(书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积极探究、合理创设活动情境
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中,合理创设活动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益,而且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比如在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文体”中,我利用课本第24页中的思考题设计一个活动情境,先指导学生仿照书中给出的图形,在硬纸上画出更大一些的相似的图形,然后按照虚线折叠,看最后能围成一个什么?在这个活动中,我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动手,令我开心的是,学生折叠的方法是那么丰富多样,是那么不拘一格,是那么新颖独特。合理适宜的活动情境给予了学生宽阔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给予了学生充分动手、发挥自我的天地。总之,这学期的数学活动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开展,为我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带着这些成功的经验,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课外辅导计划总结
一、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课外辅导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辅导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安排课外辅导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辅导活动。
为了开展好课外辅导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课外辅导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因此辅导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辅导活动项目要少而精。另一个是课外辅导小组的活动计划课外辅导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相应变动。
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课外辅导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不固定的,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当然,每次开展课外辅导活动,教师都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课外辅导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还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单词。可以开展实物记忆游戏。学了祈使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分两组轮流发布命令,互相指定对方一个学生执行。总复习时,可以借助于游戏形式复习一些反义词、近义词、同音词等。还可以通过开展”猜职业”、”猜物”等游戏复习一些”职业名词”和”物质名词”。三、认真总结,以利再战。
每次辅导活动开展之后,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此外,教师自己还应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书面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改进办法,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
六年级教学反思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经验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2.对学数学的反思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3.对教数学的反思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教师的职业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是教学反思。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
唐义伟
201*06
扩展阅读: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总结
宋家沟小学
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总结
活动类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兴学科。它具有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前提,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特性,体现了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开设活动类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机构,安排课时
自活动类课程开设以来,我校在教育领导重视下,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我校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努力开足各门功课,安排、调整课时,根据需要做到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每周4--6节,因活动需要必须调动的课尽量与班主任所任学科对调。调课的过程中,不跨周次。每次主题活动集中调课一次,这样可以减少调课的幅度。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由班主任或由其它任课教师兼任,教师们充分利用综合实践特点与自己所教学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形式灵活,方法多样的把自己所教学科和活动课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活动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抓培训学习,促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
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活动类课程,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活动类课程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
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我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活动类课程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活动类课程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活动类课程,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我校把活动类课程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活动类课程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活动类课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我校教师们按照要求,进行了踏踏实实的研究。活动类课程实施水平在提高,较为突出表现在:实践主题明确,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参观游览式、娱乐竞赛式、主体对话式、信息点击式等各具特色;系列主题活动校本开发,合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让师生们自己“作主”;引导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活动类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活动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活动类课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活动类课程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
三、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开发课程
我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激发兴趣,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活动类课程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有些活动还可以向纵深方向不断延伸和扩展,甚至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我校经过近几年的钻研探索和辛苦努力,我们的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效果良好,活动类课程已基本步入正轨。学生们不仅喜爱这门学科,参与性大大加强,而且活动目的明确,活动生成性体现得突出,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另外对活动主题的确立及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也能够给予不同地区各年龄段的学生更广阔的实践与思维的空间,在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开设活动类课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宋家沟小学201*-11-学生们正在上综合实践课
六年级主题班会
二年级主题班会
同学们的科技小制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活动课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活动课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活动课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7823.html
-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 下一篇:语文活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