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

时间:2019-05-29 02:24:30 网站:公文素材库

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

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

6月,也是毕业季,90后大学生将走向职场。老可用自身的职场经历和访谈的职场精英经验,给年轻职场朋友们带来了启示,回过头来看,老可发现,在这其中他也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事业方向。这个秘籍就是“听从内心的召唤,你就能行。”

在立水桥的一间快餐店里,老可如约而至。尽管大家习惯称他老可,其实,他本人并不老,80年生人,人很阳光帅气,戴着黑框眼镜,背着大书包,一看就是典型的IT男装扮。老可本名可会明,曾是MSN《职场人生》节目主持人,谈起话来,略带东北口音,语速很快。这也正如他的性格,直爽,雷厉风行。老可说,他的职业生涯同样如此,每次都是追随内心,果断抉择,一步步走向更高的台阶。实习第一年,就攒下了5万元

刚过而立之年的老可,如今有房有车,在别人眼中,他已然事业有成,肯定经过N年的生存期打拼。其实,这些在老可身上,表现的并不明显,或者说他很幸运,很短时间就度过了生存期。201*年,老可从辽宁沈阳来到北京读新闻硕士,由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优秀的文字写作能力,老可很幸运的来到新浪财经频道做编辑。看似风光的大公司编辑,其实工作起来并不轻松。网络编辑的工作,无非就是“粘贴,复制”,这让喜欢思考的老可少了些成就感,成了一名纯粹的网络“搬运工”。由于新闻的滚动性,让老可工作很有压力,常常是晚上下班时,才发现早晨倒的水,还没顾得上喝一口。好在,老可的薪酬让同学们很羡慕,最高时,他一个月曾拿到9000元,短短一年的工作时间,老可就攒下了很可观的5万元存款。

临近毕业时,当同学们在羡慕老可时,他却选择了离开。“钱不是问题,累也能承受,最主要的没有了思考和学习的时间,让我接受不了。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不断的学习工作所需的技能才是主要的。”当时公司曾以解决北京户口为由,都没能留下老可,这就是果断的老可。

创办职场节目,追随内心的召唤

201*年,老可硕士毕业后,通过层层招聘环节,有着实战经验的老可成为了MSN中文网的一名员工。“那你为什么要再次选择互联网公司呢?”我很好奇。“同样是互联网公司,但有很多不同,这里是外企,工作氛围不同,再者当时的职位是频道经理,不用再发新闻了,更多的是管理工作。”老可的一翻解释,让我打消了疑虑。在新的环境和岗位上,老可适应很快,在微软MSN中文网期间,老可几乎承担了其中一半频道的运营管理工作。

在外企工作3年后,老可也遇到了职业困惑,都说外企做到一定职位后,就会遇到升职“天花板”,自己要不要朝着这条路走下去,内心真正喜欢什么呢?老可也没想明白,同时,老可看到身边新同事遇到的职场困惑更多,这促使他想写写职场感悟的念头。201*年7月,他在MSN中文网办公室社区发表了《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长帖,引发了网络的讨论热潮,无数公司将其打印作为新员工的培训材料。看到这么多的读者热切反馈,他想访谈更多的职场精英分享经验,帮助更多年轻人成长。于是,同年11月,老可创办了MSN《职场人生》访谈节目,先后访谈了北大纵横创始人王璞、著名艺人李健、李玉刚等几十名职场嘉宾。201*年,老可融汇多年职场经验,推出了第一本80后职场成长励志书《你能行》,引起了较大反响,曾为卓越网新书榜排行第一名。

一篇帖子,成就了国内第一档职场视频节目,成就了老可人生的第一本畅销书,这是老可没有想到的。回头来看,老可不无感慨地说:“在职业发展期,最主要的是要有意识发现自己热爱的方向,并且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刚开始很微小,只要肯坚持下去,就会有一个大的改变,没准这个就是你未来事业的方向。”

最坏的结果能承受,就没什么可怕的

访谈的间隙,老可不时看看手机,因当天晚上他要去新精英生涯做个分享活动。结缘新精英,老可认为是他走向事业的一个关键点,给他补充了能量。

201*年,老可加盟凤凰网房产频道担任主编,虽然他工作得很出色,短短一年时间,就使得频道流量大增,由老可策划的年度论坛,请来了众多行业大佬,一切看似顺凤顺水,但在老可心中却有了“职业漩涡”“什么是我的事业呢,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老可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在离开凤凰网之后,老可来到了新精英生涯导师班,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培训技巧,更促使他进一步认识清自己。

在老可的内心,他一直想做能不断成长、有意义、利他的事,他还是牵系着写职场文章、做职场访谈的那段岁月。“因为,那时没有感觉,现在想起来,那或许就是心流的力量,人只有在做真正喜欢的事情,才会有那种感觉。”这时,老可想到了创业,要做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一开始家人不支持老可,但他把最坏的结果列出来,跟家人不断沟通,即便最坏的结果都能承受,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家人也从反对到支持老可创业了。如今,老可正忙着新公司的注册手续,朝着内心的事业迈进。

老可说:“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可能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我更倾向于听从你内心的召唤,尤其是到了职业生涯发展三阶段的事业期,只有你朝着这个内心召唤的方向坚持下去,你就能行,最终才会实现你的梦想。”

扩展阅读: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

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

第一章内心的召唤

虽然题目是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把目光放的远一点我们先从求学说起。昨天看到一条新闻,有必要与大家分享一下“13岁男孩高考654分考取北航”。

值得说道的不是这个孩子是个神童,而是文中关于学校选择问题父子的争论。据说北大与北航都同意录取这个孩子,父亲觉得北大“名声大”决定让儿子报北大,但孩子坚持报北航,原因是“北航保证他可以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可以专门研究飞机的发动机。这是孙天瑞特别喜欢的。”

读到这里我为孩子的见地与坚持颇感惊讶,一个13岁的孩子,竟然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能为了理想义无反顾的抛弃在别人看来光鲜诱人的东西,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套用一句广告语“只要你知道自己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他做到了。

很多人在谈到未来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迷茫”。高考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毕业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而现实又逼着你向前走,你总要学点什么,总要干点什么,于是糊里糊涂地我们就上路了,走来走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蓦然回首,顿时迷茫了……

你是否有同感呢?如果你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恭喜你!坚持下去,迟早会成功的,你的生命也终将会“怒放”;如果相反,那你该好好想想了。(It"stimetothinkaboutit!自己把握一下美国大片的那种男低音的感觉~~~~~)

也许面对这个问题时你有很多顾虑父母的意愿、生存的压力等等。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这样想:如果你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并且只有时间做一件事,你还会为其它的细枝末节费脑筋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想有点成就,那你一生也只能做一件事。当然可能你累吐奶了连一件事也做不好。这样看来,其它的事情都是在为这件事做铺垫上不上大学,上哪个大学,是否要出国,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去哪个公司……这些都不成问题,只要你知道你一生中要做什么,你就知道如何选择。就像那个13岁的孩子。

问题是老子偏偏不知道要干什么!!!那该如何是好?

那也简单,想想你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话听着有点玩世不恭吗?其实一点都不是。我到现在真真体会到兴趣爱好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郭德纲说他小时候就喜欢唱戏,一路坚持下来,火了;小沈阳说他就喜欢在舞台上的感觉,一路坚持下来,火了。能把爱好做事业,是幸福了,当然也要越做越快乐,否则越做越痛苦,那就只剩事业,连爱好都没了。

如果您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有点可悲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建议找一些性格测试、职业测试之类的网站,好好测测,看看你属于哪类人,适合做什么工作。再者也可以问问父母、朋友、老师看看他们认为你是怎样的人,当然这事还得你自己拿注意,没人比你更清楚自己在想什么!!!

总之,方向很重要。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建议大家慎重考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越早认清自己,你越能占得先机;否则以后改行的成本会很高。

我很喜欢电影《燃情岁月》中的那句台词“有些人能够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非常的清楚,他们依循着自己的内心来行事。这些人变得疯狂,或者成为传奇”

第二章找工作:该NB时就NB

步入职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其实找工作就是一个博弈过程就是你和公司讨价还价的过程。公司想找到最合适的人才,当然是以最低的成本;至于你嘛,可能很复杂,你可能想找个事业,也可能只想找个饭碗,还可能是找点事干打发时间……

眼下经济不景气,你可能底气不足。很多人想能找个饭碗就该知足了我不这么认为。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会奠定你今后一段时间的基础,它会塑造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老美有句话叫Youarewhatyoueat.就是说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是什么。呵呵,按照逻辑来推测,如果你吃金子,那你就是金子;如果你吃屎,那你就是屎!哈哈,别骂我啊,领会精神!!!!

简言之,第一份工作可能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

所以,千万别因形势不好,把自己打折卖了!那位说了,你说的倒轻巧,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啊(自己体会单田芳老师说评书的那沙哑的嗓音~~~~~~)

没错,我们是要审时度势,但也不可轻易的低下高傲的头,年轻时代那不羁的心,进了职场恐怕没有几个能够保持,那莫不如在进去之前“阔”一把。

听起来挺狂的是吗?其实一点都不是,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为什么让大家在找工作前这么狂?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千万别有心理障碍,千万别自我设限。千万别以为自己不行,人家是500强公司,我高中还没毕业呢,能要我吗?

看看,这种人不少,仗还没打呢,自己先蔫了,那还有什么搞头!不自我设限,就是解放思想,就是敢于挑战一切。就是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当你觉得脚下一马平川的时候,世界都是你的,虽然你不可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至;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能见的机会都是你的,将来老了,也不会后悔。

当然,凡事无绝对。难道老子都要饿死了,还非得500强不进吗?曲径通幽是可以的,关键是你要知道自己心中的“幽”在何处,而你目前选择的公司是不是合适的“径”。比如说,你的最终梦想是当一名律师,那最开始在学校当个法律助教当然无可厚非了。你可以在业余时间完成律考,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进律所实习,然后当律师。

这个过渡就很自然,没准你在当助教的时候发表了多篇论文,很有建树。刚好又走狗屎运,被国外某著名教授发现,诚邀你赴美主持课题研究,在美期间你又走狗屎运,考下了美国律师资格,又恰好赶上金融危机,美国公司大量破产,法律人才奇缺,于是你又走狗屎运,去了华尔街主持公司破产案。

我的个乖乖呦(顺溜中三营长的口头语),你这下子就发达了。我一同学老婆,执美国律师资格,赴美归来,月起薪38000RMB,友人遂以“三万八”称之。

可是如果你迫于生计,委曲求全,接受某个公司前台助理的offer,那恐怕就离你的“幽”十万八千里了。即便你进去了,饿不着了,可能你也会终日郁郁寡欢,最终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句话,找工作前,不要自我设限,该NB时就NB;该谦虚时就谦虚。反正目的只有一个把自己带到离梦想最近的地方。第三章面试亮出你自己

前段时间《亮剑》着实火了一把,李云龙的“亮剑说”被在各种场合引用,用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于是各种关于“亮”的话题也像雨后的小竹笋,PiaPia地冒出来了譬如说洪晃就在北京台搞了个节目《亮话》,可能就是比照“亮剑”,让嘉宾有啥说啥,莫害怕,把话都“亮”到台面上。其它诸如“亮歌”、“亮嗓”、“亮甲”等等,当然俺也搞不清孰先孰后了。

其实更通俗易懂的“亮”是打升级中的亮牌。(也叫拖拉机、双升、双扣、打棒等等……)亮牌是什么意思,就是谁先亮(暂且不说反牌),这把牌就谁先打,谁就掌握这局的主动权。如果你更NB(不知道NB为何物的童鞋,可以在43楼找到答案),那就把底牌也亮出来,这样赢了你就翻倍,当然输了也翻倍~~~~~~~

网上的面试经多如牛毛,老可一概不谈,仅以打牌作比。其实面试就是打牌,你先和HR打,赢了之后再和业务主管打。如果你一路下来打得不错,那你就O啦!(小沈阳语)前面我们说过找工作是博弈的过程,“弈”是下棋,我们这里是打牌,道理都一样。

首先,你要敢于亮牌。把你自己“亮”给所有感兴趣的企业,别管多么牛的公司,把简历一概发过去。当然,如果你特别想得到某个公司的青睐,除了发简历之外,更要给对方留下点深刻的印象。老可曾当年在某大企业的招聘会上,故意站得离HR很近,在HR老MM做演讲的过程中,频频给她暗送秋天的菠菜,在现场提问环节第一个抢到话筒……当然,这些小伎俩不值一提了,现如今兄弟们早就青出于蓝了。

其次,你亮什么?对于年轻的毕业生来讲,与老辣的HR打牌,其实咱们没什么家底。但这牌必须要打下去,而且还要打得赢。办法只有一个亮出你的优势与Nature(为什么这块用英语,Nature这个词含义很多,大家自己体会,什么本质、本性、天性等等)华仔唱得好“Everyoneisnumberone”,翻译成汉语就是“每个人都很NB”。我相信,不管你是谁,你身上总有令你闪光的东西。你必须要找到它,因为那是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根本所在,也是你最终能打动别人的东西你的Nature!

你是谁?不知道这个问题,童鞋们考虑过没有。当你坐到HR面前那一刻,你就是你,你仅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不了你的学校,你也代表不了你的专业。其实大学是个嘛东西,HR心理清清楚楚。这个大,那个大的,毕业后大家差不多;至于你的专业吗,也都那么回事,学计算机的表明你能修电脑;出过国的证明你会两句鸟语。HR通常会把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你的实习经历等等,理解成常识性的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需要考虑,但决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单位要招一个工程师,那先在简历里面筛一遍,基本学计算机的都合格(选出100个);再看看学校,211以上的也都差不多(选出50个);再看看有没有几个编程刚面得过奖的(还剩10个),再看看有几个顺眼的(还剩5个)。

剩下几个怎么选呢?叫过来谈谈吧。通常这道环节之后,HR会与业务主管沟通一下,HR一般会说,“我看这人还行”;业务主管来一句“挺机灵”,结果俩人一拍板就定了。于是乎,你20几年的寒窗苦读,到人家嘴里就两句话。“挺机灵”说明你小子(妞)专业能力还不错;“人还行”说明你小子(妞)做人还比较成功。

其实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进来之后给你画什么你就是什么。而大部分工作,可以说“是个人就能做”。那么凭什么要你?你的学历、专业是一方面,证明你有做这个工作的潜力,或多或少能缩短培训成本,但为什么不给别人?只能说明你小子Nature不错,挺靠谱,把你纳入团队,大家能合得来,一起干事挺舒服……等等等了。

知道了“亮”什么,那怎么亮呢?

一个原则放轻松。(想想暗恋桃花源中的何炅)。你就是你,别紧张,在你最放松的状态下,你才是最好的。初入职场的人,最怕放不开。说话办事蹑手蹑脚,这说明你学生气未脱,还不是个公司人。

一个方法有的放矢。你亮出来的优势必须与招聘的职位相符。比如说某人,脑袋大、脖子粗,某某大勺班毕业的高材生,即便把自己搞得再像个火夫,但人家招的是端盘子的,就怕你Y偷嘴呢,那你再有优势,也是驴唇不对马嘴。

一点伎俩“看人下菜碟”。你得知道面对的人是干嘛的,和HR谈,只要他(她)不问,别说太多业务问题。HR关心的是你这人靠不靠普,智商够不够高;和业务主管别扯太多虚的,争取一张嘴就让人知道你小子是内行。不过也别一概而论,察言观色,看看对方想听什么,他关心什么,你说什么。倾听很重要,别夸夸其谈,满嘴喷唾沫星子,争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牌打到这也差不多了。总之,要勇于亮牌,有牌要敢亮;没牌也要亮。亮出你的优势,亮出你的Nature,说话时悠着点,做到字字珠玑,有的放矢。别的不多说了,关键时机灵点。

第四章入职你在为谁工作?

经历一番曲折之后,大家终于步入了职场,然而要完成“职业化”,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找到工作了!感觉不错吧,挺爽的吧,尾巴翘天上去了吧……呵呵,兄弟姐妹们,脑子千万别被胜利灌了水,保持清醒啊!

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清楚没有你在为谁工作?在老可看来,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而且我们要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在进入职场之后,无论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你都能知道如何应对。

首先,你是和公司签的合同,你当然要为公司工作了。忘了哪个电影中,张家辉演一个小混混,被人砍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大呼“我为社团做事,谁敢动我?”这里的社团就相当于公司,公司的利益至高无上,“为公司做事”这面大旗,什么时候扛起来都好使。

事实有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公司这么大,你肯定不会直接对公司负责。你有你的领导,领导有他的领导,你只对你的领导负责。这时你又在为你的领导工作。尤其是刚入职场的兄弟姐妹,一定要搞清楚这个关系。你们所有人的工作成果最后汇总成领导的业绩,你的领导招你进来就是他认可你为他工作。

有点想不通了吗?那再看看黑社会吧,人家对这道理可是相当的不含糊,誓死捍卫自己的老大。看看电影“Qiang火”中黄秋生要收拾阿信的镜头,枪口对准谁必须是爱憎分明!只保护自己的老大,别人爱谁谁去!

听起来有点不能接受是吗?老子受了20多年的教育,最后就替一个小老板干活。万一这老板人不咋地,俺不委屈死了。事实上很多矛盾就这么产生了。你与老板的意见不统一,千万别不把豆包当干粮啊,别以为你的领导没啥大不了,跳过他去找更高的领导。

想当年初出茅庐的唐骏在微软时,一激动直接给比尔盖茨写了封邮件,哇啦哇啦得侃他的想法,盖茨倒是真给他回信了。试想当年唐骏打开电脑,看到Outlook中来自盖茨的信时不一定怎么心潮澎湃呢,结果打开一看,赫然写着“我没有时间看你的具体的东西,我建议你和你的直接领导沟通一下。如果能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相信你的主管会很感兴趣。”傻了吧。盖茨没把这邮件抄送他老板,就算仁慈了。尊重汇报线,是起码的职业素质。

晓得了,为老板工作!到这就够了吗?当然没有。

其实更多的是,你在为自己工作。你为公司工作,公司付给你薪水,你用薪水养活自己。这个链条相当明晰,不用多说了。简言之,你工作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

然而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除了赚钱,你还希望获得另外的东西。比如说工作中的成就感,你自我价值的提升等等。还记得上文老美说的话吗?Youarewhatyoueat。用在工作上就是Youarewhatyoudo。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做的什么就决定了你是什么。

你若是觉得自己只是在给老板做事,拿一份薪水而已,只要老板不在的时候就开点小差,那么其实你是在给你自己偷工减料。你做的东西都是在给你自己积累,就像盖楼一样,你的经验就是随着工作累积起来的,如果你愿意给自己这座大楼拆块地基,那就偷懒吧,早晚有你自己难受的那一天。

小时候听老师讲,要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唯一的需要就是劳动。那时候小啊,想不明白,既然什么都有了,为啥还要干活呢?现在寻思寻思,还真是那么回事你说一天吃饱了撑得,要是不干点啥,还真TMD闹心!

再看得远点呢?

可能还得为父母工作,成家了还得为媳妇工作,有了孩子还得为孩子工作,其实有朝一日发达了,还得为了手下的弟兄工作(这点很重要,日后详叙)。当然哪天需要抗日了,那咱再为国家工作!

这个问题不简单吧?好好想想,想明白了你就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工作了。这个问题想通了,你会很快变得“职业”起来!

第五章110年前的一本奇书

110年前的美国出版了一本奇书,最开始它仅仅是一篇文章,后来成了一个小册子。它一面世就被疯狂抢购,加印的订单日益增加,20万、50万、100万,以至于需求大大地超出了印刷厂的承受能力。到1915年作者去世时,这本小册子共印刷了4000万册,成为印刷史上的一个奇迹。

后来这本小册子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它还在军队、政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国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用它来做教材,美国总统布什曾在这本小硬皮书里签名,把它赠送给自己的助手。

这本书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AMessagetoGarciar)

你可能看过这本书,不过为了没看过的朋友,容我再简要介绍几句。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与西班牙在古巴的领土上开战,美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与古巴反抗西班牙的起义军联手作战,加西亚就是古巴起义军的首领。于是美国就必须与加西亚取得联系,当时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WilliamMcKinley)给加西亚写了一封信,可当时加西亚正在古巴的深山密林中,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呢?这个问题难住了麦金莱。后来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推举一人,称我有一中尉,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那这个人必是罗文。后来罗文不但把信送到了,还带回了加西亚的回信,在美西战争中功不可没。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作者极力褒扬的是罗文接到任务后,没有问“加西亚在哪?他长什么样?我怎么找到他?”等等一系列问题,而是二话不说,转身就走,然后干净利索的完成了任务。

作者还拿现实中的例子类别,说明大多数人工作的时候,总要找些借口,或不肯尽全力,或不积极主动。一番褒贬之后,作者号召我们都要做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罗文身上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是什么?大多数把它归结为“主动性”。就是能够调动身上所有的细胞,主动去完成某项工作。其实我看还不只这些。

简单点说,你不光要主动,还必须能把事情“搞定”。不管这个事有多难,不管你手上资源够不够,但是领导只要把工作交给你了,你就不应该再去麻烦领导,当你交差的时候,你是必须完完整整的把这事“搞定”。你不应该让领导替你把关,不要等交差时让老板挑出一堆的毛病。

事情交给你去办,你就要为这件事完全负责。争取做到让领导说“你办事,我放心!”。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咱们当老板了,手下的弟兄一个个的都不能独挡一面,那你得多难受啊。你肯定愿意把事分给最靠谱的兄弟去办。就像“顺溜”中,三营长经常说,“保证完成任务”,陈大雷也是有事就喊“三营长!”,即便三营长死了,他还是习惯这么喊。

“搞定”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你能你做的更进一步,超出领导的预期,那就更了不得了。麦金莱派罗文去送信的时候,没指望他能回来,只希望他能把信送到。但是罗文不但回来了,还带回了加西亚的回信。这就叫做NB!!!也就是华仔唱的Nomberone。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也受过质疑,批评者指责说它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写的,是历代老板的愚民工具。兄弟们怎么看随你。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老可在上一章中写的“你在为谁工作?”归根到底,我们是在为了自己工作。如果你同意这一点,那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其实,抛开为自己工作不谈。把事情搞定,干净利索地,还是一种赢者的心态。老子既然接了这个活,就必须把他做好,否则就不做。你可以在好多地方找到这种状态,想想耐克那句广告语“Justdoit!”,想想迈克尔杰克逊那句酷酷的“Justbeatit!”,在这里优秀是一种习惯。

老外最怕别人说“Youarealoser”你是个失败者。近来国人将“Loser”翻译成“庐舍”,还有反庐舍联盟见诸报端。如果你不想做一个失败者,那就相信你自己,做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第六章你是谁到底谁说了算

看到这个标题兄弟妹子们是不是笑了?难道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吗?怎可能?(走西口中,梁满囤的口头语)您还别不服气,不信咱就唠扯唠扯!

有一帅哥,生性开朗,仪表堂堂,属于那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佛见佛拜的那种。在校期间,粉丝无数,屁股后头MM成排。于是帅哥以为吾帅,顾人爱之。步入职场,帅哥本想故技重施,以帅示人;然转念一想妈曰:上班,益早去,打水,莫得瑟。遂夹起小尾巴,乖了。当HR带着小帅拜码头,介绍给各位同事时,小帅处处谨小慎微,唯恐出错。秀来秀去,秀到一小姑娘面前,小帅心想:这MM和我年龄相仿,不必拘束,可以帅一下,刚要开口,没想到姑娘起身,拍拍他的头说了句“小鬼,好好干啊”。我靠小帅大怒,心说你才比我大几岁啊。刚张嘴要辩白,小MM又来一句“脸红啥,害羞啦!”小帅错愕之际,磕磕绊绊挤出几个字“请多多关照!”秀毕,众皆曰:乖!于是,公司遂以小乖呼之。小帅甚是郁闷,TMD,老子叫小帅,什么时候成小乖啦!本想辩驳,却已无力回天。于是小帅日日以乖示人,久而久之,世人只知小乖,不知小帅矣。瞧见没,小帅活着活着,把自己活没了。在这里他是谁,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职场新人,难免放不开,处处谨小慎微。身边的人看到你是这个样子,慢慢地以为你就是这样。你再想改变,已经很难了。时间久些,你发现自己是在作茧自缚。你的第一印象已经给你定了型,你再想走出这个茧已经很困难了,慢慢的你按照别人眼中的你生活,于是你就不是你了,你成了茧中的虫。

没有人甘于做那条虫,你总是尝试突破。渐渐地你发现,你是在用一个人的气场与多数人的气场博弈,虽然你可以取得些许改变,也是微不足道的量变。你若真想破茧而出,就必须做出石破天惊的事让人刮目相看。事实上,这种几率很小。有这种魄力的人,当初也不会作茧自缚。公司中蔫头蔫脑,公司外生龙活虎,这种人老可见多了。公司内外,他成了两种人。

是别人改变了你吗?肯定有影响。归根结底怨谁呢,肯定怨你自己。当你入职的那一天,你对这个公司来说是一个完全的新人,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你可以自己也可以让别人相信你是怎样的人。试想,如果当初小帅没有像一个豆蔻无开的少女一样羞涩,而是以一种已婚妇女百无禁忌的姿态示人,饭桌前,搜肠刮肚地想出几个黄段子,那估计他在这个公司中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粗狂汉子;如果小帅谈吐儒雅,举止言谈落落大方,那估计以后就是一个标准白领;如果小帅秀得器宇轩昂,举手投足间有王者之风,那很可能他日后会成为领袖。“Youarewhatyoushow!”老可用了好多这种句式,从第一个你吃啥就是啥,到你做啥就是啥,到这个你秀啥就是啥。想想看,你不光是你心中的自己,你是谁不光由你决定,还由看你的人决定。这就像选美,台上的都说自己美,但谁美不美得看评委。

总之,在你进入一个新公司的时候,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你,你甚至可以做个120%的你,关键看你以何面目示人,并坚持下去。年轻的朋友,刚进公司的时候,不要过于拘谨,放轻松,展示出你最佳的状态。在这里,卓越是一种心理暗示。

做最好的你,和公司一起!

第七章瞪羚的存活术

在一望无垠的非洲大草原上,繁衍生息着各种动物,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狮子与瞪羚了。狮子是这里的主宰,是瞪羚的天敌,然而脆弱的瞪羚并没有绝迹;相反,它们与这个强大的食肉动物朝夕相处,生生不息……

成年瞪羚长于奔跑,狮子并不容易得手。最危险的是出生不久的小瞪羚,一旦被狮子发现,往往比较危险。但是大多数小瞪羚还是逃过了狮子,长大成人了。其实初入职场者就好比是一只小瞪羚同样是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样要面对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老可一直相信,动物是人类天然的导师。或许我们可以从小瞪羚的身上,找到一点职场的生存术……

首先,嗜血的狮子很难发现小瞪羚,为什么?因为小瞪羚下生后,身上一点点的气味都没有,这样即便狮子的嗅觉再灵敏也无济于事。初入职场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对任何人保持微笑,不轻易发脾气,不拉帮结派。老可无意把办公室政治说的过于复杂,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初来乍道,以无招胜有招实为上策。

其次,小瞪羚生下来几个小时内就会跑,这一点比我们人类强多了。你若想在职场立足,必须学会快速的奔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手快,你上手越快,公司对你的培训成本就越低,你就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业务,你就能越快的融入公司的运营当中。

再次,小瞪羚不光跑得快,他奔跑的最大特点是跳跃,这一点你也得学。如果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一个速度奔跑,那根本看不出好坏。只有那些善于跳跃的,能够超常规成长的“苗子”,才会在公司得到重用。

除此之外,小瞪羚还会时刻与妈妈相伴,时刻隐藏在瞪羚群中。这个妈妈就是你的领导,或者师傅,或者那个最直接带你入门的人。这个人对你至关重要,如果你能遇到一位好的“导师”,那将是你一生的荣幸。那个瞪羚群就是你的同事,你们的团队,不能融入团队的人是危险的。

不光是在职场上,在商场上亦有关于“瞪羚”的说法,凡是那些“跑得快的”,“跳跃式的”中小企业都会成为“瞪羚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更容易受到VC的青睐,更容易得到融资。

老可喜欢下面这段话“在非洲,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这里的羚羊换成瞪羚是一样的,当然换成你也一样。

第八章这就是你的工作

古语云“杀鸡焉用牛刀”,然而当你步入职场之后,你会发现这里大多情况下还真的用牛刀在杀鸡。文学博士可能在做校对,计算机硕士可能在录入数据,大学生可能只是跑腿学舌……

大部分初入职场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你开始做的都是很琐碎的工作,根本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更恐怖的是,这种工作似乎无穷无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以至无穷……于是很多人渐渐的不平衡了,开始抱怨,这简直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你是否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呢?

我相信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光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不过老外面对这个问题,心态似乎比我们更职业一点。老可问过许多老外,得到最多的答案是“Thisismyjob”(这就是我的工作)。简单吗?是的,但这就是答案。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简单粗暴,那你也必须简单起来。你不需要耍一套降龙十八掌去推到一面墙,你只需要按按开关。感觉不尽兴是吗?但这就是你的工作。

还有一句话说得更专业一点“Youarepaidtodoit”(花钱雇你来就是做这个的)。这句话颇具“契约精神”,老外的想法很简单你出钱,我出力,至于做什么,我不管,工作就是工作。

这两句话肯定不完美,但至少是你调节心态的底线。“这就是我的工作”你必须接受现实;“花钱雇你就是做这个的”你必须履行合同。于情于理你都必须做好你的工作。

事实上,如果我们变得更积极一点,你也许会在琐碎中发现机会。一友,毕业后的工作就是发邀请函,你可能觉得枯燥无味。但他从中看到了门道,工作中的邀请函往往过于程式化,而且信息不全。遂制作一模板,提供个性服务,在这里你不光能看到现场的座位图,还能轻而易举的看到自己与会场的距离以及到达会场所需要的时间……现在这厮已经有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定制邀请函,生意尚可。

没错,这就是你的工作,你必须接受他,并且做好他;无论他多么微不足道,无论他多么简单粗暴。你的梦必须从这里开始,这是一个过程,谁也逃不掉。

区别在于有些人做了很多年,还是那么微不足道;有些人渐渐地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你会是哪一个呢?

第九章事要怎么做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呢?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结果却是劳而无功;你做事有板有眼,结果老板却看你不顺眼;你有求必应,结果却受累不讨好,落下一片埋怨……

其实在职场中做事是有学问的,处理得好你可以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处理得不好,你就会碰的头破血流,身上全是伤口,一片一片的,就像传说中的鱼鳞。(打一成语)

新人做事首先要靠谱,老板交代你的事,必须踏踏实实的做好。这是做事的最低要求。

然而光有这个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有点创造力。比如说,老板给你一张纸,上面是一个方格,让你写一个“中”字。你会怎么写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规规矩矩的在格子中写下这个汉字,这个时候老板可能会比较一下谁写的好看一点。试想,突然有一小子,大笔一挥仅添一竖,纵贯方格,老板可能大吃一惊,心中不由赞道“TMD,好长的竖啊!”这就是老外说的“Thinkoutofthebox”。你做事如果总是一板一眼,丝毫不敢跳出框框,那你在老板的眼中也只能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守业,但不能开疆辟土,估计你也很难体会到“做”事的快乐。

至此,汝已靠谱,能跳出小盒想问题。老可必须像《乡村爱情》中的范伟夸王小蒙一样说夸你一句“不简单啊,不简单!”不过别高兴太早,这些还不够。想与做是两码事,理想是伟大的,现实是残酷的,你的NB之处就在于你总能想方设法的实现它。

不管别人觉得你的想法多么荒诞不经,只要你觉得靠谱,可以搞,那你就必须勇敢的去尝试,并且最终把它做成。说句英语就“Can-do”精神,翻译成汉语叫“必须搞定”!

一句话:这件事因你而发生了。写到这里,我越来越觉得你很NB了,但是别忘乎所以啊。关键时候抬头看看路,看看方向有没有错。任何人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业绩指标,英文叫KPI(Keyperformanceindex),如果你忙忙叨叨半天,与自己的KPI背道而驰,那无论你做了多少,也是劳而无功。

这些都做了,你离NB仅仅一步之遥了。缺点啥呢?答案也简单缺德,括弧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小子不能只顾着自己做事啊,你还有团队,还有兄弟。一定要相互扶持,共同进步,他们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帮一把,有福大家享。不过老可还要提醒一句,也别光做老好人,适当的时候还得学会说不。事情是谁的就是谁的,该谁做就是谁做,这个要分清楚,不是你的事你做,你这叫帮忙,但是别做着做着做成了你的事。帮忙但不越位,否则你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那你就是“二”。

做到这里你真的已经很NB了,你不光NB,你还是一块大石头,不理解是吗?回顾一下吧首先你靠谱(Reliable),又可以跳出框框想问题(Out),还能把所有的事搞定(Can-do),关键是你小子还俩眼盯着业绩指标(KPI),然后你还不缺德,总能得到大家的喝彩(!)

取首字母得一单词Rock!这次咱们翻译文雅一点叫做“基石”!老可相信你必定是公司的基石“Youaretherock!”其实Rock还有摇滚的意思;到了那一天你不光是公司的基石,你自己的生活也将像摇滚一样肆意奔放……

第十章穿上马甲我才认识你

说到马甲你会想到什么呢?你一定会想到赵本山关于马甲的那段经典台词“小样,你以为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吗”以及“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

关于马甲,老可闻得一歪论,与各位分享。

某公司初创,业务繁忙,招兵买马,新人趋之若鹜。数日后,大浪淘沙,当初新征者去之八九,余者皆予以重用。一日,老板宴请新人,酒酣微醺之际发一高论曰你们这些新人啊,刚进公司的时候,就像一团黑黢黢的泥鳅,分辨不出个模样;过几天我就发现,你们几个慢慢穿上了马甲,有点鱼的模样了,于是我就把你们捞出来,放到另外的盆里养,过两天,个再大点的我就再捞出来,放到池子中养新人闻之甚喜,皆力争做最大的穿着马甲的泥鳅,并早日进化为甲鱼。

听起来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但对初入职场的兄弟们还是有启发的。新人进入公司后,起点都是一样的,不管你长得多帅,在老板眼里都差不多。你凭什么能让老板记住你呢?那就穿个马甲吧。

这个马甲是什么呢?答案可能很多,它是一切可以使你与众不同的东西,是一切能使你脱颖而出的东西。譬如说你的工作态度,如果别人都是9点钟到岗,你总是8:30就到,那你就穿上马甲了;再如别人一个小时做5个小乌龟,你能做6个,那你也穿上马甲了

为什么非要穿个马甲呢?老可在前面说过很多个第一,其中第一印象很重要,你的第一次亮相,第一次完成任务,这都直接绝对你的老板以及公司如何评价你。如果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你就比其他人赢得了先机,并且这个领先优势以后可能会越拉越大。

你可能很优秀,具备一切脱颖而出的潜质,但是你必要找到一个载体让老板一眼就能发现你的潜质,这个载体就是你的马甲。想想Obama当初竞选的时候,是凭什么让人家记住他的,就是那个简短的口号“Change”,Obama打着这面大旗到处演讲,走到哪里都把这个口号大大地写在哪里。“Change”这个口号简单明了,掷地有声,比希拉里以及麦凯恩的好记多了。不得不承认Obama选了个好马甲。

穿上马甲了,脱颖而出了,老板记住了,重用了。差不多的时候就脱了吧,总穿着也挺累的。但是别忘了本山大叔的那句话啊,“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时间久了,那件马甲就变成你的内衣了,也就是内化成了你素质。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你已经不需要刻意去想招式,而是收发自如,抬手就有了。

这个时候,老板需要你,公司需要你,不是看重你的马甲,而是你本人第十一章领导是用来干什么的

从小咱们就是被人管的,生下来父母管,上学了老师管,工作了领导管。只是以前小,很听话;毕业后出来混了,对这个“管”可能要有新认识了。

人在职场,大都有自己的领导。你害怕他们吗?你知道怎么和他们相处吗?你知道领导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你可能说领导就是用来管我的,其实不光是这个样子。前文中我们提到,你在为你的领导工作,你的成绩会成为他业绩的一部分。从工作隶属上来讲,管你是公司运营的需要。

老可说归根到底你是在为自己工作。从这个角度讲,领导是什么呢?他其实是你的帮手。如果我们把“领导”这两个子拆开来看,一个“领”字,一个“导”字,可以这样理解领导就是带领你入行的人,并且会给你以指导。对于大多数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我们的第一个领导,就是你入门的导师。这就好比是当年的师傅与学徒,师傅教你手艺,你学好了之后才能出徒。如果你有一个好师傅,那将是你一生的荣幸。

很多人工作起来不会与领导沟通,吭哧吭哧地闷头就干,累的脑袋都冒烟了可能效果也不咋地。当你无助的时候,绝望的时候,别忘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背后还有个领导。你要把事情做成,你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时候,领导成了你做事的资源。

你可能问了,领导也会这样想吗?他会帮我?

换个角度想,如果有一天你是领导了,你在为谁工作?前文老可说过,除了为你自己之外,你还要为你手下的弟兄工作。你要为弟兄们的前途着想,为他们争取空间,让他们在工作中成长,得到成就感。如果你不能让你的弟兄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那你就不配做一个好的领导和带头人。毕竟,弟兄们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跟你混饭吃呢。

其实你与领导的关系还不止这些。《红楼梦》中有句话叫“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句话用来形容你与领导的关系同样恰当。如果我们说的通俗点,领导就是你的老板,你的老大,不光是你这个小马仔做出成绩来,给老板贴金;哪一天你捅了娄子,他一样要为你顶着。在这里,老板成了你的依靠,是你做事的底气。

当你羽翼渐丰,可以独挡一面的时候,你又可能成为领导的帮手;当你更靠谱一点的时候,你可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当你做得更出色一点,能让老板完全放心的时候,你又成了他的依赖;当你完全能接替他的工作时,可能他已经成了更大的领导,而你就成了他……

跳出工作,你们也可能是朋友;甚至情同父子、兄弟……当然能处到这一步,不光靠信任,还要看造化与缘分了。

总之,不要害怕你的领导,要学会与他沟通。许多年之后,蓦然回首,他是你人生路上的导师,是你成就自己的帮手,也可能是你一生的朋友。等到你年迈苍苍的时候,你或许会觉得,他是你一生应该感恩的人……

当你做了领导的那一天,请善待你的手下……第十二章别什么事都请示领导

你遇到过这个情况吗你请示领导一个问题时,领导却很忙,没时间搭理你;当你自作主张时,领导却勃然大怒,指着鼻子骂你为何不事前汇报。

左右为难是吗?不知所措是吧?别着急,谁与老板都会经历这个过程。特别是当你初入其麾下之后,两者都不熟悉,肯定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当然也有些技巧。

首先你要分清什么事需要请示,什么事你能自己决定。其实这就是你工作空间问题。你的自由裁量权越大,你就越爽。相反,芝麻粒大的事都要请示领导,没准你越请示事越多,本来想把“事儿”解决了,没想到“事儿”他妈又出来了,真是麻烦!

怎样把握这个度呢?你要明白老板关心什么,什么事在老板的日程表中优先级比较高,这种事情要小心;老板没时间过问的事,你大都能自己决定。另一方面,老板受多大的权给你,也要靠你自己争取。如果你一开始非常漂亮的做了几件事,那老板对你的信任会越来越大,你自由裁量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信任,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

分清了这个边界之后,还有一个如何请示的问题。

在请示老板的时候,千万不要问“这个事我应该怎么做?”,老板都很忙,没时间和你长篇大论,遇到脾气暴躁的老板,还会大骂“老子知道怎么做还要你干嘛?”。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给老板出道选择题这个事我有三套方案,ABC,然后说明下你倾向于哪个方案以及原因,最后让老板选择一个。一般来说老板会选一个,或者问些问题后再选一个,抑或让你再提些方案然后再从中选一个。

总之老板选了一个方案,你拿着圣旨就去办事吧。这么办一般可以把“事儿”解决,很少能见到“事儿”他妈。还有一个好处是:方案是你提的,老板定的,做成了你有功,做错了,责任也不全在你。(这个小心眼,领会精神啊,就别到处宣扬啦!)

很多人把请示汇报连起来读,老可这里特意拆开来区分一下。“请示”是说明你遇到问题需要老板的批示,老板点头之后你就拿到尚方宝剑了;“汇报”是说你需要说明一些事件的进展,让老板知道事做到哪一步了。

很多事情你不需请示,但别忘了汇报。邮件中的抄送功能很方便,抄送一下你的老板,让他知道事件的进展。多数情况下老板不会理会,但你也免除了擅自做主的风险。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时机问题。这个就自己把握吧,察言观色,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兄弟们肯定心里有普。老板也是人,有时候龙颜大悦就是好办事。

你的老板是什么样呢?是事无巨细,一竿子插到底;还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充分放权呢?其实这两者是可以转换的,关键是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老板的信任。你越是能让老板放心,你的空间就越大。

你的空间需要你去争取,别什么事都请示领导。领导很忙,咱就别添乱了……第十三章别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咱们今天的故事就来自这个坛子:A在公司负责外贸业务,独此一人,老板欲让A挑大梁创业外贸部,但A自觉资料尚浅,婉拒领导。后空降一人B,此人亦不懂外贸,但屁股已经坐到了领导的位置上。日后A处处受制于B,甚是郁闷。

你有过临危受命的时候吗?你是挺身而出还是怯阵推脱呢?一念之间,命运迥异。试想,如果当初A硬着头皮答应了,事情会怎样呢?可能A的资历真的不够做这个部门的领导,开始的时候做事总是磕磕绊绊,但只要他坚持,肯定会一路撑过来的。不出时日,A就会得心应手了……

想起了那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信任你,给你机会,即便你觉得自己还嫩,也要勇敢地去面对。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你突破了自己,你就会飞跃的成长。

很多时候,这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你就出来了。就像那破茧而出的蝴蝶,你若不敢出来,你就永远是一条虫;如果你出来了,那你就是美丽的蝴蝶,万里长空任你飞翔……

你可能说,不行啊,我真的不会。对,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会。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学了什么,才让你做什么;而是让你做什么,你再去学什么。譬如说,你是学数学的,但老板让你去做市场总监,你可千万别说“不行啊,领导等我先去学下市场营销学啊……”

正确的方法是应下来,“且做且学,且学且做”。老可认为这八个字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工作中,很多事情是屁股决定脑袋,你坐在这个位置上,你就不得不会做这个事。

在你不行的时候,敢于说你行,这是一种气魄。特别是在领导给你机会的时候,你一定要把握住。没有这种气魄与自信,你就永远无法长大。当然,你要知道自己不行,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抓紧一切机会,赶紧充电,让自己“行”起来!

突破你自己,你可能一生都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当它出现时,抓住它吧……

临危受命,当仁不让。别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别看轻你自己。不会做没有关系,且做且学,且学且做,心怀感恩,且行且珍惜……第十四章你放心自己的背后吗?

相信很多朋友在入职的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你站在高台上,背向你的同事,然后倒下,倒在你同事的手臂中。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你相信自己的同事,相信他们是你的依靠。

老美有句话叫“Watchyourback”,直译就是“看好的你后背”,引申一下是“小心、当心”的意思。可能在老美的眼里,后背是最容易遭暗算的地方因为你看不到它。

我们在外国大片多次看到如下情景你与几个队友陷入重围,于是你们几个面朝外围成一圈,且战且退。这时候你必须相信自己的队友,相信他们能照看好你的后背。如果你不放心背后的战友,只要你稍微一回头,你就可能被干掉,接下来就是背对着你的人。

战时的团队是现实生活的典范。工作中,你能放心自己的后背吗?

很多人可能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工作中的竞争关系,让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既要团队合作,又要小心提防。虽然入职游戏做过了,Teamwork的观念也接受了,但还是有那么点不放心……你放心吗?

如果你不放心,那么你至少要做一个可以让别人放心的人。简单地说,同事很相信你的跳下来了,你别暗中使坏,心说我摔死你Y的,于是一松手,那哥们很坦然的挂了。到时候,估计你也笑不出来。

如果你还有犹豫,那就稍微左右窥视一下,看看是否安全。不过千万别擅离职守,因为你的视线一跑偏,估计这一辈子就过去了,你背后的哥们也在劫难逃。谁知道子弹从哪个方向飞来啊。

当你窥视别人的时候,可能别人在也窥视你。即便不是你的队友,也可能是你的老板。冥冥中总会有双眼镜注视到你的一切。如果你觉得身边的人不可托付,那么反过来他们也会觉得你不可托付。好比在战场上,你和你背后的兄弟都不放心自己的后背,你们谁都忍不住要回头看看,甚至某个时候还鬼使神差的觉得背后有飞来的子弹。很可能在某一刹那,你们两个转过身来,同时开开Qiang,于是你们都挂了,死在自己人手里。

如果你很坦然地放心你的后背,那么恭喜你,你迟早会是做老板的料。你之所以能放心你的后背,要么是因为你心胸坦荡,要么是因为你背后有一群值得托付的人。不论哪一条,你做人都很成功,前途无量。

上课老师点名,你缺席有人给你答到吗?下雨了,你家没人,有人给你收衣服吗?你任务没完成,有富裕的兄弟分你点吗?你出差了,家里有人搞政变吗?

家业大了,最怕后院起火。你能放心出来溜达,证明你不简单第十五章铅笔与橡皮的故事

铅笔与橡皮的老板叫小强,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完成老师留给小强的作业。很长一段时间,铅笔与橡皮兢兢业业,珠联璧合,小强甚是欣慰。小强天性聪颖,作业工整,屡被老师表扬。近日打算犒劳一下铅笔与橡皮,为其更换办公室铅笔盒。铅笔与橡皮闻之,都想争取个单间,于是纷纷向小强邀功。

铅笔说:我功劳大,没有我你怎么写作业?

橡皮说:我功劳大,没有我你错了也改不了,老师就不能给你判“优”

铅笔与橡皮争的脸红脖子粗,谁也不服谁。于是哥俩约好,夜里趁小强熟睡之际单挑。是夜,小强写完作业入睡。二更天过后,铅笔橡皮悄悄起床,准备一分高下。

铅笔在现小强的作业本上奋笔疾书,橡皮也不示弱,唰唰刷,有字必擦。双方你来我往,刀光剑影,不分高下。见天光放亮,两人不敢恋战,决定明日请小强定夺。

次日小强大怒,将铅笔橡皮丢进垃圾筐。铅笔橡皮不解,大呼请老板明示!小强不语,拿出一面镜子,铅笔橡皮恍然大悟昔日的铅笔橡皮,如今成了铅笔头与橡皮球。

一则小故事,老可曲笔讲述出来,或许能给职场上的兄弟一点启发。

铅笔与橡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时候,双方的利益都是最大化的。这个时候分工明确,老板谁都离不开,前途一片光明;当其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时候,双方都在内耗中被削弱,最终都被抛弃。

“TeamWork”这个词如今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一般情况下大家是愿意配合的。但总有特殊情况,比如说,总有个别人容忍不了别人比自己优秀。当身边的同事超过自己的时候,就会心里别扭,甚至暗中给人下绊子。

你可能笑这个故事太幼稚了,实际情况不会如此。当然,你可能没有被发现,你也没有被老板扔进垃圾桶。但是相信你的所做所为,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你的欢呼是不是真诚的,大家都听的出来。

久而久之,你和这个团队就疏远了。当有一天你需要别人喝彩时,可能观众也不会很多。自绝于人民者,终被人民抛弃。

愿意配合别人,真诚地赞美别人,真心的希望周围的人成功,这是一种职业的心态。你的客户成功了,你的合作伙伴成功了,你的领导成功了,你的下属成功了,你当然就成功了。水涨船高,原因很简单。

心底无私天地宽,与君共勉。第十六章你吵过架吗?

你是这样的人吗与世无争,凡事都和和气气的,但是偏偏有些时候被人当软柿子捏。你很生气,但是当决定与别人争吵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被人家两句话就掖了回去。

真TMD憋气!

有朋友反应,老可的文章都在鼓励与人为善。没错,这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但是现实不都是这么美好的。单田芳老师告诉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惹别人,别人可能会惹你;你对别人好,不见的别人对你好;很多时候,咱们热脸贴上了冷屁股。

一味的忍让吗?当然不是办法,学学李云龙亮剑吧在职场上你必须学会吵架。

吵架是什么?不是泼妇骂街,不是谁嗓门大谁有理;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敢于为你的合理利益据理力争以有理、有力、有节的方式。

上文中,一位朋友提到如果铅笔趁着橡皮睡着的时候随意涂鸦,最后被老板冤枉。这个时候橡皮应该怎么做呢?默默承受吗?这样铅笔以后肯定会变本加厉,显然不足取。

橡皮首先应该与铅笔谈谈,也许铅笔不是有意为之,仅仅是在发泄不满而不是在陷害橡皮,那话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了。如果铅笔真是在与橡皮过不去,那也不要着急,问问他为什。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许铅笔会告诉你橡皮,我讨厌你这身衣服,让你换你也不听,只好出此下策。瞧瞧,这里铅笔不是在和橡皮过不去,而是橡皮的衣服。如果你不问为什,你永远也不知道答案。

橡皮还要与老板沟通一下,说明铅笔涂鸦的时候是在夜间,并非自己的工作时间,自己没有监督之责,让你的老板知道你是冤枉的。你没有必要替别人背黑锅。

吵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的语气、表情。你必须做的很职业,态度平和,对事不对人。如果你说:“老板,你眼睛瞎了吗,铅笔晚上画画,关我屁事。”

注意,你在吵架之前已经不理智了。你的情绪让你偏离了方向,你不是在就事论事,你开始人身攻击了。这就变成了真正的吵架,事实证明这种吵架除了播种仇恨之外别无用处。

当然,吵架也不能得理不让人。当你可以生杀予夺的时候,不杀更是一种大度。橡皮是受了委屈,但如果橡皮能说一句“铅笔可能是一时糊涂,我愿意出一份力,尽快擦去错误。”相信,没有人会不佩服这块橡皮。

在职场中,一味的老好人肯定是不行的。该争的一定要争,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事不对人,心平气和,有理、有力、有节。

老可在面试中问过一个孩子,“你吵过架吗?”,他说“没有”。结果我没有录取他,在老可看来一个不会吵架的人,在残酷的生意场上,也无法为公司争得利益。

在这里,吵架是一种谈判的艺术。第十七章我能帮你做什么

如果你在美国,走进一家杂货店,店员会怎么和你打招呼呢?这个情景咱们从小就学过了,绝对不会问题“买啥?”,而是很绅士的问一句“CanIhelpyou?”,如果你是一位男士,人家还会加一个词CanIhelpyou,Sir?让你觉得倍儿有面子。

虽然习惯不同,但是这个逻辑咱们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做服务业,您是顾客,外国话说您是上帝,北京话说您是爷,您来这消费,我本来就是给你提供服务的,问一句我能帮你吗,当然也很自然。

可是,如果换一个情景,你还会这么想吗?

比如说,工作中你与别人发生了争执,一般情况下你肯定觉得自己有道理。对方肯定也觉得自己有道理,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即便是死刑犯,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

话说1931年5月7日的纽约,150名警察围住一栋大楼,周围大楼上架上了机**,警察把围困的大楼凿了一个洞,打进催泪瓦斯……街上人山人海,数万人围观。他们要抓的是一位臭名昭著的罪犯“双**”克洛雷(Crowley),他曾经毫不犹豫的开抢杀死检查自己执照的警察。

当他上电椅的时候,他会怎么说?按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逻辑,人们都期望他忏悔,希望他承认“这就是我杀人的代价”。可是包括老美在内的我们都错了,人家说了一句名言“ThisiswhatIgetfordefendingmyself."(这是我自卫的结果)。此后这句话被无数的罪犯模仿。

这个故事是戴尔-卡内基讲的,老可借用一下,克洛雷的那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他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逻辑是正确的,如果你质疑他的逻辑,大部分情况下,他会誓死捍卫自己。

那么如果遇到了争执,我们怎么办呢?生活中你可能一笑而过,可是如果是工作中你不可逾越的争执呢?躲是躲不过了,你也很难说服他,怎么办呢?

想想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把我可以帮你做什么吗?

如果你遇到争执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争个谁对谁错,而是对方为什么和你争执,你怎样能帮他解决顾虑。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你会“绕开”争执,解决问题。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譬如说你要你是一个卖雪糕的,雪糕1.6元一块,顾客给你2块钱,但是非要你1.5元卖给他,你死活不同意。于是你俩争了起来,顾客坚持1.5元一块,你非1.6元不卖。最后你俩争论得其他话都说不出来了,只剩下喊数了1.5!……1.6!……1.5!喊吧,喊到天黑买卖也做不成,没准哥俩一激动,搞出人命来了。

换个思路。如果你问问顾客为什么要1.5元买呢?他可能告诉你,我需要5毛钱,到前边买份报纸。巧了,你手上刚好有一份看过的,如果你说我可以帮你,我把报纸给你,但雪糕还卖1.6元。顾客会怎么反应呢,很可能他欣然接受你的报纸,然后还给你2元钱,那4毛算是报纸钱吧。

怎么样,结果是双赢的吧。你多赚了4毛还处理了垃圾,顾客不但买了雪糕和报纸,还便宜了一毛钱。双赢的结果是怎么产生的呢?一切源于你那个为什么,以及我能帮你做什么的意识。

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想,在你做成事情的时候也成全别人,这样往往皆大欢喜。当你遇到争执的时候,别想着要战胜对方,想想你能帮他做些什么。CanIhelpyou?多简单啊,老师早就教了,你学会了吗?

引用电影《教父》中的两句话作为结尾“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样会影响你的判断力”;“我将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理由”……第十八章孔子的接班人

孔子一生桃李天下,号称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你知道这么多弟子中,孔子最欣赏谁吗?这么多人中,哪个是大老板最看重的接班人呢?

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和孔子是老乡,但比孔子小30岁。他和自己的爸爸一同拜孔子为师,但青出于蓝,造诣胜过了他老子。

这个是人如此甚得孔子喜爱,爱到什么程度?孔子自己父母去世的时候不曾流一滴眼泪,这个人去世的时候,孔子却顿足捶胸,痛哭流涕,大呼“噫!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啊,你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这个人就是颜回。

颜回究竟何德何能,让孔子如此厚爱呢?孔子对颜回有不少评价,散落到各典籍之间。下援引一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第六篇)

环境艰苦,别人忍受不了,但颜回能从中发现乐趣。这有点像《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管环境如何,始终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并安心工作,这是老板欣赏的。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史记》)

颜回还是个能团结人,凝聚人的家伙,自从有个颜回,其他同事之间、同事与老板都更加亲近了。能凝聚团队的人,肯定是当领导的料了,孔子很可能将其做为接班人培养,没想到天妒英才,颜回英年早逝,难怪孔子说老天爷是在要他的命啊!

注意这句话“不迁怒,不贰过”,什么意思?就是不迁怒于人,自己犯了错,自己承担,从不拿别人煞气;另外就是同样的错误从来不犯第二次。“不迁怒”,说明你是一个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这样你才值得依赖,并且能服众;“不贰过”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不光有心,且能用心做事。

“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怪孔子感叹,颜回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做到了!但是如果你能记住,并且尽力奉行,那你一生将受益无穷。

你可能说,人家一个是圣人,一个是贤人。咱们普通老百姓能做到吗?其实,最开始孔子并不看好颜回。颜回上课认真听讲,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孔子觉得这小子比较愚钝。后来孔子通过课余时间观察,才发现颜回是个可塑之才。圣人、贤人也不是一天炼成的。

我们不奢望做圣人,但求无愧我心。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你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吗?不管周遭如何,你始终能“不改其乐”吗?第十九章什么成就了“最帅交警”

最近北京一位交警突然网上走红,他的事迹屡屡见诸报端,他执法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更有网友拿他与《爱情呼叫转移2》中黄晓明饰演的交警相媲美,甚至他的故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他叫孟昆玉,1981年生人,201*年参加工作,农民的儿子。

是什么让小孟成为“最帅交警”呢?不得不承认小孟的确很帅,戴上墨镜的感觉与黄晓明绝对有一拼,然而这位令百姓交口称赞的“帅”绝不仅仅来自外表。

你可能说小孟他乐于助人,有网友计算他在2分钟内为人指路11次;或者说他勇于创新,他发明了孟昆玉疏导法,让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三个百分点;或者说他甘于奉献,他曾自制了地铁周边出租车停车点示意卡,免费发给司机……

这些肯定都是原因,但令人震撼的绝不止这些。

看过视频的朋友都会发现,小孟在岗上的指挥刚劲有力,动作标准到位,每一个动作在空中都有足够的定格时间,绝不拖泥带水。有人计算了一下,小孟平均一班岗要挥手900余次,如果我们以一周5班岗来粗略计算,8年的时间小孟共挥手900*5*52*8=1,872,000次。

想想看,你能做到吗?每一个小动作都如此,不管有没有监督,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能把最基本的指挥动作做到位。路边的大爷说得好“小孟每天都是这样,动作总这么标准。”

他把小事做到了极致,而且始终如一,8年不变。“帅”就帅在这里。

你会认真地把小事做好吗?即便它再简单,再枯燥,只要他是你的工作,你就把它做到极致。短期内很多朋友都能做到,但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了,你可能会逐渐怀疑事情本身的意义,于是你就松懈下来了。

差距就在这里。

很多朋友问老可,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好结果吗?我说一定会有,就看你能坚持多久。“集腋成裘”的道理大家都懂,单独看一根狐狸腋下的毛是不值钱的,但你积累多了,做成裘皮大衣,那就价值不菲了。

很多朋友已经坚持了很久,积累足够做半件大衣了,不耐烦了,不做了;更有甚者毛已经积累全了,就差缝制了,也不做了,于是一阵风吹来,毛也没剩下,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小孟201*年参见工作,前3年辛辛苦苦地指挥,没啥成就。可是201*年后,逐渐有了起色,开始受到表彰,以后获奖逐渐增多,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两次,201*年被评为“百姓心中好交警”,201*年被评为青年执法标兵,201*年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今年又荣获了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更是成了网络红人。

前三年小孟就是在积累狐狸毛,如今都快开裁缝铺了。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在前面等着小孟,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坚持下去,前面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小孟一开始也会抱怨,刚毕业的时候也会不适应,但是他挺过来了。他逐渐的克服了高强度的工作,后来在工作中他发现自己越是微笑执法,越是帮助市民,工作就越开心,用的自己的话说,他逐渐的“爱”上了这份工作。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与大爷大妈给他的“家”的温暖,让他不知不觉的走过了8年……

想想看,你越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工作,你就越是度日如年,你的坚持也就成了“煎熬”,工作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如果你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工作并“快乐”着,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有时甚至你还没有发觉,蓦然回首才发现靠!自己居然也这么帅!第二十章这样的服务员

提到饭店的服务员你会想到什么?通常情况下她们很忙,你的菜点过了半个小时也不见的上来,好不容易上来了,发现菜还不是你要的。

上述情况在一家普通饭店基本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不以服务见长的北方。然而今晚这家素食小店的服务员却给老可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是一家平常的二层小店,店面不大但很干净。老可一行三人要了几道菜边吃边聊。老婆要的饮品叫“杂粮汁”,据说是本店的特色。老婆给我们每人分了一杯,尝了一口,淡淡的,没什么味道。老可以为可能杂粮汁本就这样,没味道也很正常,便不再理会。旁边的服务员可能觉察到我们在谈论这款饮品,走了过来问道:“您对我们这款饮品有什么意见?”

老可听了一愣,心想这个服务员还会做“客户满意度调查”,看来这个小店还有点管理理念啊。“嗯,没什么味道,不甜,也不香”,老婆回答。服务员听后又将目光转向我,“嗯,不甜,也不香”,我重复了老婆的话。服务员听后下去了,我们以为她会记录在意见簿上,便继续吃饭,不以为然。

没过多久,服务员端了一小杯蜂蜜回来,给我们每人加了一点,并搅拌均匀。“这回怎么样?”,她认真地问……

这回老可真的觉得很惊讶,惊讶在于这个服务员竟然这么迅速的解决了她发现的问题。她真的在乎她的客人的需要,并且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想出办法去满足客人的需要。于是老可的心思已经不在饭桌上,我不时地瞟一眼那个服务员,发现她一直在远处注意这我们的一举一动,我敢肯定,只要我稍微示意,她一定回走过来帮忙……

老可再次强调,这不是一家五星级宾馆,就是一家普通的小店,而她也是一个普通的服务员。在这里,老可真正感受到了“被服务”的感觉。

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眼镜店,老可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同样是一个店员,然而同样给老可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前段时间老可为了配副眼镜走了很多店,都觉得不合适。然而走到这里,老可试了近两个小时,她始终保持微笑、彬彬有礼,从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最后老可觉得再不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于是连同老婆每人都配了一副新眼镜出来,当然也留下了大把的银子。

过了大概三个月,老婆需要买些隐形眼镜,老可也希望用上次的优惠券配副太阳镜。于是又走进了这家眼镜店,那个店员站在门口,我们进去的时候朝我们笑了笑。老可心想,看人家笑得多专业,让你觉得好像是熟人一样。

就在我们挑好了样式与品牌后,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这个服务员早早得拿出了我们上次配镜的存底,上面记载这我们眼镜的度数、瞳距等等所有信息……

直到今天我和老婆还在纳闷,她怎么就能记得我们是谁呢?如果说我们是她的顾客,仅仅记得容貌也就罢了,她怎么连名字也能一一对上,一点不差呢?

除了用心,我无法解释。

思绪从窗外收了回来,不由得不感慨。这两位服务员都在用心的工作,她们不会敷衍塞责,她们真的在乎你,真的想帮助你解决问题。老可很想在多年以后再看看这两位服务员,不知道那时候她们是什么样子,想来应该会错吧。

你在工作中能做到如此用心吗?如果不能,那就赶紧调整一下,全心投入吧,因为只要你用心,一定会有人感受到,而这往往是美好的感受……第二十一章职场上的慢性毒药

在职场上有一种东西很要命,它不是剧毒的七步断肠散让你立刻毙命,而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了你的前途,它就是“逆反情绪”。

为什么他的任务比我的轻?为什么别人都走了非要我加班?你又不是我的领导你凭什么命令我?即便是领导,你凭什么对我大嚷大叫?

类似问题只要稍微在你脑海中一闪念,那么你就已经处于“逆反”之中了。想想看,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想法?“逆反”类似鲁迅笔下的“腹诽”,有意见不肯说,但在肚子中骂。

由于没有直接发作,可能一时半会没人察觉,但时间久了,你就危险了。如果你有过类似的想法,那么老可对你说Pleasecalmdown!请平静下来。如果你不能平静,那会怎样呢?你迟早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对方,日子久了对方肯定也会感觉到。你可能要问,我又没有说出来,他怎么知道呢?虽然你没有说,但是你的表情、语气甚至姿态迟早会出卖你。

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这么不配合啊,不好处,以后有事不找他了”;如果对方是你的客户,他可能会想“怎么老子给你钱,你还这么大架子,会不会做生意啊?”;如果对方是你的老板,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总执执拗拗的?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如果有一天,机缘巧合,三方意见合而为一,那你小子的命运就定了收拾收拾,卷铺盖走人吧!

我们都年轻过,都叛逆过,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们很喜欢“桀骜不驯”这四个字,并且认为这样很酷;我们曾经认为棱角分明是个性的体现;甚至我们还总感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如果你把这种心态带到工作中来,那就证明你还没有成熟。事情总是要做的,“逆反心理”让你在情绪上“抵触”自己要做的事,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可是有些人就是绕不过这个弯,他们或者觉得事情不公平,心理不平衡;或者觉得某人让他很不爽;或者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大白痴……于是,即便你要老子做这个事,老子也要梗着脖子,让你知道老子很不满意!

老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愿意与人配合的人,他们在职场上的路会越走越宽;凡是逆反心理极强,喜欢与人作对的人,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

因为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你疏远别人,别人也疏远你;在你穿上“逆反”的外衣保护自己时,你自己也正在逐渐的边缘化……

如果你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那么敞开心扉吧,真诚地与人沟通;认真地做事;真心地祝福你周围的人取得成绩。当你的力与团队使向同一个方向时,你才会觉得如鱼得水。

为了健康,请远离毒品!第二十二章你很委屈吗?

书接上文,很多朋友认识到了“逆反情绪”的危害,一个童鞋欣然接受,庆幸自己没有误入深渊;两个童鞋表示会压制,但又担心自己会很委屈,很压抑……

为什么会觉得委屈呢?很可能因为你有意见,有情绪,却不敢发作出来,觉得心理“堵”的慌。如果你是个MM,你可能会一个人簌簌落泪;如果你是个大老爷们,你可能会一个人喝闷酒,吞云吐雾,甚至拿脑袋匡匡地撞墙……

有必要吗?日子总是要过的,工作总是要做的,委屈、抱怨除了摧残自己,莫得半点用处,墙拿脑袋是撞不坏的。

你大可不必活的这么痛苦,相反工作本身是要“快乐起来的”,想想看一天工作8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工作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快乐的工作,每天一上班就像煎熬一样,那么你的生活也就充满了痛苦……

不抱怨、消除逆反情绪,并不是说让你压抑自己,而是让你转变一下看问题的视角,从更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一脸哭丧相的“怨妇”。

眼下经济危机,各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老板非但没给你加薪,还给你的销售任务加了100万。你会怎么想?“干嘛啊,还让不让人活了?本来就危机了,还给加码?加码就不说了,工资也不涨?”

于是你开始抱怨,怠工,辞职,找工作,失业,找到了,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这里任务比原来还重,于是大骂MD还让不让人活了?刚好经理进来听到了,被炒,失业,再找,找不到,吐血而亡……

还能怎么想呢?

“经济危机了,我还没被开,真幸运;我的销售任务还多了100万,老板更依赖我了,更不能开我了!噢耶!”有点阿Q是吗?但这种心态绝对比上一种强,至少你很快乐。

如果你眼光再高一点,或许还可以发现你的老板也很难,他领导的业务组如果不能逆市飘红,他以及他所在的业务线就有可能下马,到时候你们整个团队都要走人。

你还发现,老板给你加了100万的量是因为他要赌一把,他觉得你小子是个可塑之才,于是他把宝压在了你的身上……

如果你知道了这个会怎么想?或许是这样噢,原来老板很看重我,给我加100万,我是临危受命,我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不辱使命;公司现在有难处,不给我涨工资也很正常,但只要我做好了,来日一定会有回报……

于是你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哼着小调去上班,不待扬鞭自奋蹄;跑啊跑啊,发现100看起来挺吓人,其实咬咬牙也就过来了。于是你一鼓作气,四蹄撒开,策马扬鞭,一路冲出个500万。最后搞得老板都不好意思了,后面的话自己想吧……

两种想法,两种态度,两种行为,两种结果,两种命运。

职场上就是这样,你我都承受着很多压力,谁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是事情总是要做的,逆反、抱怨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你的世界变得很灰暗。

换个视角看问题,接受一切挑战,接受一切所谓的不公,接受任何压力,并且始终快乐的工作。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当初的困难都不算什么,每一次磨难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每个一个堡垒的攻克,都是一次自我的突破,而你就在这一次次的突破中,变得无比强大。

经历是一种磨练,苦难是一种财富,成长是一种蜕变。停止抱怨,忘记委屈,上路吧……

第二十三章肚子大小与职务高低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今的老板,特别是男老板,大都是有肚子的。如果你腹肌尚在,那你不是模特,多半就是初入职场的菜鸟。时间久了,大部分人的肚子都会鼓起来,当然职务也可能随着肚子长了起来。

难道肚子与职务之间真的存在什么关系吗?或许还真有呢,想想看加班占据了你锻炼的时间;应酬在积累你资源的同时也积累了你的脂肪……于是日子久了,经验多了,肚子大了,职务也就高了。这个逻辑顺理成章。

然而大多数时候,提起大肚子,我们都会想起《西游记》中的那个大肚子弥勒佛,也会想起那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于是,肚子又有了一层深意,大肚等同与大度,这肚子大小又和度量大小扯上了关系。

其实领导大小与度量的关系要远甚于和肚子的关系。“宰相肚子能撑船”与“小肚鸡肠”这两个成语便能说明一切,古人的智慧值得尊敬。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讨厌小肚鸡肠的人,但职场上这种人真的存在。老可当年刚入行没几天,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其他部门的领导不高兴了,跑过来在我们领导耳边嘀咕“这至少得给个三等过……至少是一个三等过!”

领导当天说的那句话我现在还记得,我觉得他真的是很酷“新来的,处分个球!”

我感激领导对我的宽容,但我并不记恨那个小肚鸡肠的告状者。只是后来他们两人的命运似乎不在一个轨迹上了我的领导升到了副总裁,而他只是一个部门主管。我相信这是宽容的力量。

也许你说我可以不小肚鸡肠,但也很难做大度。其实有时候苛求与包容只在一念之间。

老可今日吃午饭的时候,要的是一碗榨菜肉丝面,吃到半道的时候发现碗里面有一个红白相间的价签。我愣了一下,筷子停在半空。

我脑子中闪出了两个选择要么不理他,继续吃;要么叫来服务员理论。我继续想下去:如果我叫来服务员,看这家店面的层次,她一定会给我换,但很难退钱但即便换了我肯定要等很久没准还会扣厨师的钱厨师赚钱也很不容易,没准还会和老板吵架如果厨师一激动还可能一把火烧了饭店,为了一碗面搞出刑事案件来可不值得……

想来想去我自己都乐了,如果没有这个价签这碗面就一定干净吗?上面那么多辣椒洗没洗还不一定呢。又想起了同事间的笑话服务员是给你换了,但不爽,上菜途中给你吐两口唾沫……呵呵,真恶心了……

我挑出那个价签,继续吃!就这样,我很平静的宽容了一把。我吃得很饱,心情很好,还省出了半个小时去溜溜弯……

其实宽容别人,最终成就的是你自己。你越是能包容别人,你的人格魅力就越强,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共事。说白了就是那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肚子装得下两碗饭的是凡人,装的下水缸的是巨人,装得下船的就是宰相了。

包容,让你在职场上的路越走越宽。

老可在前面说到过你是谁的问题,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Youarewhatyoueat.),你做什么你就是什么(Youarewhatyoudo.),你秀什么你就是什么(Youarewhatyoushow),到这里可以加一个你能包容什么你就是什么(Youarewhatyouhold)。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感觉,越是大老板为人越nice(这个词含义很多,人很好,温和,宽容等等都包括了),你是不是在幻想,等我当了大老板,我也一定会很nice,那么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呢?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涵养,更是一种力量。从现在开始试着去包容别人吧,不一定非得等到肚子大的时候……第二十四章脸皮的厚与薄

初入职场的朋友免不了要犯错的,犯了错就可能被批评,不同的人面对批评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反应多半都体现在“脸皮”的厚薄上了。

新人大都脸皮很薄,往往说几句就挂不住了。一挨批评眼睛就红了,单田芳老师称之为“血灌瞳仁”。这一红眼,后果往往不可收拾。最常见的就是一甩袖子走人了,把老板炒了;更甚一点的是与老板大吵大叫,搞得公司内外满城风雨;还有甚者拳脚相加,兵戎相见了。

由此看来,脸皮太薄是不行的。你在这里混不下去,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如果你在哪里都是一副说不得的架势,那也就没有人能用你了。

还有一种脸皮稍微后点,血没灌到眼睛中去,都涌到脸皮底下了。这种人没有逆反,但一挨说脸皮就红了。等事情过去了,领导再见到的时候,脸又红了。这种人往往心事很重,被批评后很长一段时间极度自责,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总是在想“完了,领导批评我了,我在领导心中的印象肯定糟糕透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一般情况下领导都是对事不对人的,事情做错了,改正了就好。没有必要深深自责,这种情绪会困扰你下一步的发挥,领导也不会因为一件事就给你贴上标签。你要学着皮实一点。脸皮再厚一点的,被批评的时候就看不到脸红了。但一般的时候会底下头,对批评表示诚恳的接受。但这类人中还是有区分的,一种人诚恳的接受批评之后,会记下自己为什么犯错,并极力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老可前文中提及的“不二过”;另一种人虽然认错态度很好,表面上连连答应,但实际上没往心里去,没过几天错就又出来了。

认错态度好固然重要,但关键的是要“长记性”。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小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往往每一次小错,都是一个大错的积累。这一点老可是深有体会的。早年时手下有一小兄弟,为人机灵,做事手脚麻利,但时有毛草。每次说的时候,他都是一脸诚恳得说“嗯嗯好好下次一定改”。最后这个小毛病砸了他的饭碗,仅仅因为一个错字,被大客户投诉,公司大领导只得将其开除。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仍是老可心中的痛。我那兄弟脸皮厚的可爱,但如果能长点记性,让批评能激起心底的波澜,后果就不会是那个样子了

脸皮再厚一点的就是有弹性的了,这种脸皮无论你批评什么,都会给你“弹”回去。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找到借口。老可见过一个人,他的口头语就是“不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以“不是”开头,然后阐述他自己的意思。

这种脸皮在职场上是要不得的,如果自己做错了就要勇敢的承认。任何借口都于事无补,相反领导还会认为你是个不敢担当的人。没有人喜欢总找借口的人,试想如果有一天你是老板,你会放心把事情安排给这样的人做吗?

当然,还有更厚的脸皮。这种脸皮无论你用什么打,都毫无反应。他不认错,也不争辩,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说什么都对,他无所谓。这种脸皮已经麻木了,用针扎也没有反应,着实是厚得可以了。

心已死,皮已木。这种人有,但不常见。希望大家都别混到这一步。第二十五章你是怀才不遇吗最近一篇用文言文写成的辞职信穿红网络,而且出自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保安之手,更为网友津津乐道的是通篇400余字,却引用近20个典故。如此强烈的反差,让网友称之为“史上最牛辞职信”。

我们且来看看这封辞职信到底有多牛。作者开篇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李云舟者,蜀中高隐,川北野儒也!”,接下来便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奈时遇不济,命运多舛……”。

另起一段是作者的自我表扬“吾之品格精神,如临风之玉树,又如当空之明月浩然,怎堪与俗流共舞哉!”,最后点出辞职之意“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们引咎请辞!”

不得不承认作者是颇有些古文功底的,虽然文中有些许错字,个别典故引用不当,但语文老师给出的总体评价是“瑕不掩瑜”。老可不谈其文采,仅从这封辞职信本身分析下作者的职业态度。

且不说“怀才不遇”与“引咎辞职”自相矛盾,单从行文中不难看出其“清高与孤傲”。作者不耻与“俗流共舞”,能如此称呼自己同事的人,恐怕其人际关系也不见得有多好,难怪他自己也说到“屑小共怒”。

背后有何隐情老可不得而知,但仅以现代“团队精神”的常识来看,作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不合群”的人。其“唯我独尊”的情绪也是现代公司文化所不容的。难怪有网友批评其文中多矫情的堆砌,更有人作文称其为“酸文人的狂欢”。

一般来说,怀才不遇的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而周遭的林林种种却阻碍了自己的发挥,于是开始消极厌世,把自己与众人划分开来,慨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飘飘然欲归隐了。

其实越是慨叹怀才不遇的人,越是不敢面对现实的人。既然你命不好,没有被伯乐“遇”上,那你为什么不主动去找伯乐了,为什么不积极的去争取,想办法让自己“撞”上伯乐呢?

我们都听到过那句话,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中国人多,就是不缺人才,你归隐了,正好给别人腾了位置。

回到这位保安身上,他自以为交辞职信就“从此踏破樊笼飞彩凤,顿开铁锁走蛟龙。好比那万里白鸥鸥驰,驰骋于浩荡云海之间,谁复可训也!”没想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大概两个月前,李云舟曾给他打电话说想回来工作。陈阿明分析,可能是小李没找到合适工作,所以才给他打了电话。”

如果你觉得世上都容不下你,那就真的是没地方容你了。

巧的是今天同样有一则新闻,却与此大相径庭。

主人公是一位大学生,他刚到广州的时候浑身上下只有200元,两年之后还是在读学生的他却赚了300万元。这孩子也是80后,比那个保安还小两岁,来自贵州的一个小县城,他叫潘文伟。

他的第一桶金来自院服生意。新闻中对他如何做成生意的有一段说明小潘先从学生会的哥们那里弄到参与投标的公司名单,然后冒充顾客挨个打电话了解行情,又私下里向院系说明由自己承揽生意对质量上的保证,再巧妙的用多家公司参与投标,到最终拿到订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22岁学生的精明与积极。他没有口口声声说自己有才,而是在积极的寻找机会。如果我们在搜索一下这个大男孩还会发现,更早的时候他做过家教、卖过信用卡,给人牵线搭桥做过安检生意,买过墙砖,开过网吧,现在经营着一家网络公司。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双贫困的眼睛对“金钱”的渴望,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对“成功”的迫切追求。我相信他遇到过很多挫折与别人的不解,但是他没有清高的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他就向一只猎豹一样,眼睛里只有猎物,一有机会他就毫不犹豫的“穿”了上去。

真正有才的人,从不说自己有才。其实“才”与“不才”都无所谓,关键是你要能成事。在这里“出世”与“入世”是两种态度,同样也是两种命运。

你还会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吗?第二十六章你的专业是什么

很多朋友问老可“我的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怎么办?”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呢?寒窗苦读四年,毕业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居然找不到饭碗!

很多初入职场的朋友都遇到过这个问题,但是很多人也没有认真地想,或者还没想明白,咱们今天就说说这个话题。

老可提请大家注意区分两组词语“你学的专业”与“你的专业”。这么一写你肯能就明白了,大部分人说的问题其实是指的前者。比如说你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但计算机并不见得是你“专业”。

这里的“专业”指的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你最擅长做的事,是别人无法取代你事,是你之所以NB的东西。

你找工作靠的不是你“学的专业”,而是你“自己的专业”。这样想开篇中的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工作内容与所学相关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事你要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你才会越工作越有价值。

坛子中也有朋友说自己的工作替代性太强了,金融危机来了,担心最开始裁员的就是自己。这种现象我们必须避免,如果你的价值不能随着工作增长,你不能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那迟早是危险的。

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专业”是什么固然好,这样你很容易朝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很容易更快地进入积累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轨道;如果你一开始不知道,那你就要在工作中摸索了,你越早找到“自己的专业”你越会在工作中占得先机。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又要郁闷了,“老子就是不知道自己哪好啊!”有什么办法能帮我找到自己的优势吗?

通常思考下面一系列的“扪心自问”会有帮助,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提示去想一想:

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生来就比别人做得好的?你可以毛不费力的就比你所有的朋友做得好?

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特别渴望去做的?如果这是你的工作,即便老板不给你工钱,你也愿意去做?

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让你特别满足的?幻想一下你做这件事情时候的情景,让画面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浮现……

想想别人都是怎么评价你的,朋友、同事、亲人眼中你最突出的地方是什么呢?

然后再回顾下过去,想想你做过的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你当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这里面哪项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后再展望下未来,5年之后,10年之后你希望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把答案都写出来,然后分析一下,你找到“自己的专业”了吗?第二十七章你做成过什么

想想当初你的求职简历是怎么写的?是不是罗列了一大堆的学历证书与实习经验呢?大部分毕业生都是这样的,因为你没有别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

当你工作几年后,你的简历就可能越来越薄了。你可能仅仅写些基本信息,然后附上几个成功的案例。这时候证明你自己的是你的工作经验,而不是北大清华等牛校的背景。

但是初入职场的朋友,往往耐不住寂寞,工作没满一年呢,觉得不爽就开始考虑跳巢了。跳到另外一个公司,没干几天呢又烦了,于是又开始跳。结果跳来跳去,三五年后发现自己什么也没积累下,但是年纪已经不小了。

于是发现自己的简历怎么也写不薄,自己还需要不停的罗列其他信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虽然案例写了不少,但无论哪个单拿出来都不足以砸人。工作经验是不少,但说的时候腰板就是硬不起来。

有次同事给老板推荐一人,好话说了很多,老板只问了一句“他做成了什么?”推荐者想了半天,事是做了不少,但还真没一个拿的出手的。最后老板说“这人我不见了,他不能成事。”

能不能成事是老板看人的视角。老美在写招聘简历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ProvenSkill”(被证明的技能)。在这里道理是相通的,工作经历是你能力的最好说明,如果你在圈内有众所周知的案例,那你找工作根本就不需要简历了。

譬如张艺谋想在国外搞个项目,他应该怎么介绍自己?他仅仅说一句话就够了201*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导演的!

这句话足够砸人了,他已经NB到如果你不知道他,就是你孤陋寡闻的地步,所以混到张艺谋这个地步,不仅找工作不需要简历,而且是根本不需要找工作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工作来找他了。

如果你还没有牛到这个地步,那么就老老实实工作吧,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得心应手。如果你再勤奋一点,你或许还可以搞点小创新,或者优化了流程,或者提高了效率。

这些都是好的征兆,这个时候你已经穿上红马甲了,一有机会你就可以脱颖而出。如果机会出现了,你一定要把握住。请记住这句话“Whathappensbecauseofyou”(什么事情因为你而发生了)。

这就是你的价值。最开始的时候,是你在适用工作,完成工作;到了这里你已经是在创造工作。如果没有你,事情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螺丝钉,而是真正可以“成事”的人了。

想想看你做成过什么事吗?第二十八章如果你做错了

如果你做错了,你该怎么办?很多初入职场的朋友不知如何是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没错,但是别人给你指了出来,可是你当时确实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就像小沈阳说的“哎呀,蒙住了……”于是你可能就急了,“我没错啊!”

事实上,即便真的没错也不用着急,有话好好说。记住这句话,面对批评的时候不要考虑动机,无论他说的对错,听一下总是无妨的。如果你真的没有错,时间可以说明一切。但是如果别人指出你的问题,你很反感,那以后恐怕没人愿意再给你提建议了。

老可刚进一公司的时候,刚好赶上CEO离职,他为人很nice,临别前找每位员工都单独聊了聊。谈毕老可问最后还有何见教,CEO在玻璃板上写下一个字“”。这是“听”的繁体字,他告诉我,听不光需要耳朵,还要十目一心,意思是说,你在倾听对方的时候,不光要全神贯注,还有用心。

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老可感受到听的重要。在倾听中你不光能听出对方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个善于倾听的人,自然会吸引很多人和你倾诉,结果你的心态越是open,你接纳的信息就越多,你做决策的时候出错的几率就越小。而且你会发现,愿意接近你的人会越来越多。

所以面对批评、建议不要着急,不要抵触,先听听对方怎么说,然后冷静分析一下,即便自己真的没有做错。

可是如果你真的做错了,你会怎么做?

有些人会开始找借口了,顾左右而言他。嗯……啊……事情是这样的……总之,说了半天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做错了是有原因的,不怨我。

如果你是这种人,或者有这种倾向,那么请小心了。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员工,不能正视问题,凡事都找接口,这样的人很不靠谱,你若是当了领导,也不会依赖这样的员工。

更有甚者还会撒谎,这种就更要命了。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小的时候干了一件坏事,回家怕挨打,于是你编了一个谎话。后来你会发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总是很快就会戳破你的谎言,于是你不得不再编其他的谎话来维持原来的谎话。

这样你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你要不停的说谎去“圆”最开始的那个谎话,于是你整天提心吊胆,心神不宁。但最后还是纸里包不住火,等到真相大白的时候你就惨了。

今天刚好有一则新闻刘德华承认曾与喻可欣签婚书,同时也承认自己以前说了谎。最近华仔是有点烦,但是在婚约被曝光出来之前还没什么,毕竟公众人物保护自己也很正常,但一旦被发现“说谎”,那性质就变了,很多人会质疑他的人品,刘德华20多年苦心经营的正面形象也可能受损,华仔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了。其实,面对错误的最佳办法是承认错误。

承认错误也是有很多种的,大家都能想到的是态度要诚恳,脸一红,头一低,打一立正,然后说“我错了”,还有人加一句“您怎么惩罚我都行!”

惩罚不是目的,更职业一点的会给出应急方案,既然已经错了,那就想想怎么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吧。

再好一点的是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然后制定一个预防措施,保证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这也是前文说的“不贰过”。

如果你能触类旁通,想出预防其他类似错误的方法,自然是更进一层。如果你更NB一点,还可以建立一个错误案例库,或者是自动纠错系统,以供后来人分享。

我们都听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错误更是一种财富,很多事情你并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你知道怎么做是错的,这样你每错一次,你就离正确近了一步……

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态度对待他。第二十九章学会管理你自己

又到周五了,你今天状态怎么样?本周的工作完成了吗?你是在周三前就搞定了大部分工作,还是前几天拖拖拉拉等到周五才疲于应对呢?

我猜大多数人属于后者。人或多或少都有畏难情绪与惰性,而且大多数人都愿意立刻享受满足感。于是当你在一周内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你安逸一会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先懒一懒、拖一拖。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种心态在工作中不可取。如果前几天不努力,剩下的量太多,周五就难免加班,别人都出去Happy了自己还要干活的滋味可不好受。另外你不见得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突发事件,就像小沈阳说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上班的时候没事干,下班的时候活儿来了。”

拖拉、惰性是高效的杀手,如果你想在职场上有所建树,那就要克服这两种心态。如果凡是你能向前赶,打出提前量,那么你做事就越从容,心态就越平和。否则你难免会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

当然克服人性的弱点是需要代价的,但是如果你能做到,那你就不是一般人了。

关于这个话题还有一个著名的试验,提出情商这一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DanielGoleman)做了一个叫“推迟满足感”的试验,给一群4岁的孩子每人一块糖,然后告诉他们主持人要离开一会,谁能等到主持人回来再吃,就还能得到一块糖。

大部分孩子没等到主持人回来就忍不住吃了,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做到了。后来戈尔曼又对这批孩子14岁时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晚吃糖的孩子数学和语文成绩比早吃糖的平均高出120分,而且意志坚强,经得起困难和挫折,更容易取得成功。

推迟满足感与成功真的有关系吗?其实也未必,否则那些苦行僧都该成为得道高僧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吗?也未必,如果主持人说等我一个小时,如果不吃糖,回来后每人给你1亿美金,估计白痴也会等。

但在推迟满足感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了暂时放弃一些诱惑,这其实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

你在工作中有自己的领导,但领导不会时时刻刻监督你。你可以磨洋工,糊弄,但时间长了毁的是你自己。你也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保持高效率,尽快完成工作。这是一种“慎独”精神,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成功的法门之一。

但慎独并不一定是痛苦的,推迟满足感也不等于永不满足,这里面多少有些方法。比如戈尔曼发现,一些孩子在等待的同时开始做游戏、讲故事,用这种方法转移注意力,而不是一直想着吃糖而不得的痛苦感受。

你可以紧张地工作,但适当给自己点小奖励。比如小酌一下,或者运动一会;或者和MM聊聊天,总之你可以有很多种办法调剂自己,但千万别在不该放纵的时候放纵自己。

学会管理自己,做一个高效的人,杜绝拖拉。下班了,你的工作完了吗?第三十章让自己高效起来

新的一周开始了,你有没有准备好开始新的战斗呢?你通常是如何开始一天的工作呢,特别是新一周的第一天。

不管我们的工作差异有多大,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我们必须高效地工作。我们不说提高工作效率对公司有何好处,但最起码的一点是,如果你效率不高,那你就要加班。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高效地工作呢?下面一段小故事或许能给你点启发。

大概在100多年前,美国一家默默无闻的小钢铁公司的总裁正为如何提高公司效益而发愁,于是他去咨询一位专家,专家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给他一样东西,这东西能帮他的公司业绩提高50%。专家让这位总裁回去做个试验,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愿意让多少人参加就让多少人参加,然后一个月后给他寄一张支票,觉得值多少就寄多少。

一个月后,总裁给这位专家寄来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越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

这位专家就是后来被成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他给这位总裁开出的药方后来也同样声名远播,被称为“艾维-李时间管理法”。

艾维-李的方法是这样的:

1.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2.用数字标明每件事的重要性次序;

3.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做第一项,直至完成或达到要求;4.然后再开始完成第二项、第三项……;5.每天都要这样做,养成习惯。

这个方法在100多年前奏效了,许多人质疑今天他还适用吗?人们说,我们的工作节奏比上个世纪快多了,我们工作时不光要考虑重要性的问题,还要考虑“紧迫性”的问题。

于是现代人在艾维-李的方法上加了一个维度,用竖轴表示“重要性”,用横轴表示“紧迫性”,然后事情自然的被分为四个部分“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

如果让你排序你会怎么安排?有两个我们都不会有异议,那就是“重要且紧急”第一,“不重要不紧急”最后,关键是中间的两个怎么处理,而这是真正能体现出时间管理艺术的地方。

你可能说我要先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但是你会发现慢慢的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迟迟不能启动因为他们不紧急,所以就一再的被推迟、再推迟,甚至等了一年、两年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都没有做。

而那些被我们排在第一优先级的“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一年也碰不上几个,于是我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处理的都是些“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乱七八糟的事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829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