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数学中考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中考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教学任务之后的系统、完善、深化所学知识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中考的备考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步,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实施和落实总复习教学。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散在六本教科书中,并且知识点都是串联起来的,学生对于初一、初二的知识的遗忘率很高,而往往一个知识点遗忘掉会造成其他相关题目解不出来的情况,因此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计划很重要。在给予学生相应的复习计划之前,需要对学生的成绩和掌握水平有一定了解。首先要研究学生带来的试卷,最好是近期并且有代表性的,从中发掘学生存在的问题:从我的学生出发,像XX同学的第一次模拟考试,选择题错了4个题目,有粗心的成分,大题错的部分涉及了三角形和圆、不等式应用、抛物线和圆的结合也是就最后的压轴题,他是属于基础不错,要查漏补缺的不会很多,思维很快,可是做题下手太快,再加上书写不清晰,很容易出现小错误。
第一轮复习应该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也就是梳理初中三年数学重要知识
点,并强化系统化、重点题型的点拨、有代表性的习题的讲解、易错题的强调,我们把数学中考知识点分为12个专题,分别为实数、代数式和因式分解、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图形的变换、数量和位置变化、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统计与概率、平面几何基础、三角形、四边形、圆。每一大块都编制复习讲义,讲义以课本为主,先把要复习的内容系统地整理成知识网络,把概念和性质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把它写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印象,提高复习的效果。后面的巩固练习,我们紧靠教材,把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适当的变形、组合和延伸。
第二轮以能力立意,以某一重要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基准点,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的集中训练。比如学生比较弱或者最常失分的题型要加强练习,主要是教会这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第三轮通常是通过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1)模拟卷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要挑选总体难度接近中考的题目,再者是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最好做完马上讲解,讲解完马上记在错题本上。(3)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在复习辅导过程中,要稳住优等生,优化中等生,提高后进生,一次作业让学生多次选择,尽量做到一次作业每生有针对性的当面批改一题,实施分层教学。(1)面向后进生,课堂教学应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完成基本训练题。”(2)注重中等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指导他们解题要严密、细心,对于基础题一定要让这部分学生弄明白,每一次考试学生尽可能在基础题上少失分。
扩展阅读:201*中考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年中考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年中考已经结束了,意味着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届学生的毕业工作。回首过去,自己的辛勤付出很值得也安慰。中考成绩公布,分数线的划定,知道了上市一中人数为17人,本届创我校升市一中历史新高,真令人开心和鼓舞。我所担任的班的数学成绩,优秀人数一半以上,最高分为116分。下面我就个人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一、重视备考,早作准备。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精讲”,对教师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练”这一环也是我们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基本上保证每节课有30分钟以上的练习时间,而练习题必须是经过我们精雕细啄的、与中考接近的、有代表性的题目:理解概念、巩固定理的基础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一题多解的思维题;易出错的常见题;综合分析的提高题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习,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及技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考是一场硬仗,要打好这场硬仗,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我们只有不断去面对、去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切实遵循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方针实施自己的教学工作,调动学生积极性+个人努力=成功。
二、重视备考,方案可行
根据我校的备考计划制定自己的复习方案:
1、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3)过基本技能关。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共计33课时的专题。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知识的补缺工作。
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易:中:难=5:3:2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00分)的5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总练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2、第二轮复习
本轮要求学生要把握考点、重点、难点。普通生重点抓好查漏补缺工作,优秀生抓好知识的迁移、变式训练和中高档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5)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好普通的学生等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更多的是直击中考题型。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3、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合理。该给的分必给,不该给的分就绝对不能给。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地掌握答题的方法。
(5)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6)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7)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所以特别是最后一周就不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
(8)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最大。
(9)最后,准备一份难度适中的模拟试题,给学生在中考前两天的时间里,由学生自行安排热身模拟考,备有答案让学生参考。
中考备考工作是提高中考成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为毕业班的教师,自己要做到认真对待,积极做好中考备考工作,并把自己的备考计划认真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为我们的学生负责,为完成学校的中考目标而努力。三、努力工作所取得优异业绩
由于中考备考早作准备,备考方案切实可行,自己按既定的方案挑灯奋战,故中考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考成绩公布,分数线的划定,知道了上市一中人数为17人,本届创我校升市一中历史新高,真令人开心和鼓舞。我所担任的班的数学成绩,优秀人数一半以上,最高分为116分。当地的群众赞不绝口,赢得学校同事的赞赏,特别是得到学校领导的特大嘉奖。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虽然取得可喜可贺的教学业绩,但是自己并不骄傲自满,就是不前了。而是觉得自己有了底气,更应该努力做好如下几方面:
1、继续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特别注重培优转差教学,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扬长避短,为市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数学中考复习教学经验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数学中考复习教学经验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数学中考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9634.html
- 上一篇:中考数学复习备考经验交流材料
- 下一篇:中考数学如何进行高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