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宜良县土桥小学
李琼芬张晓明芮春霞张文琼张乃辉张丽波施崇忠
〔摘要〕:课前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该模式的基本程序:听要求识字词读感悟查资料疑问答。〔关键词〕:学先于教;自主活动;启动求知欲;还权给生。
一、理论依据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
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基于上述情况,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二、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1.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一般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首次接受新知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2.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通过预习,如果把旧的知识加以适当复习,就能减少听课中的困难,把精力集中到新的内容上,提高听课效率。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
3.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首先,因为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
其次,因为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
然贯通,会使你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
再次,因为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听课中得到了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较之只有正面的认识,印象也会深刻得多。
最后,因为如果预习没弄懂,课堂仍然没听懂,到专门请教老师时或复习时才彻底搞清楚的问题,经过三番五次钻研,花费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难忘却的。
4.预习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不巩固,因此,听课中碰到的“拦路虎”比较多,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而且不可能彻底掌握,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5、预习能开拓思路、能增强求知欲望。
经过预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应用范围
本模式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四、实现条件
情感因素是教育过程中一个应该注意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有两个
基本需要:认知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小学生的主动意识还没有那么明显,如果培养孩子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就能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知识又很扎实。在这里出示预习的重要作用,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重视预习,体会学习知识的幸福感。
教师:1、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
容,是上新课时做好接受知识的准备过程。
2、教师要善于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3、教师应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做出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课
堂教学。
学生:1、学生要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即课前预习什么、预习多少,
哪些是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2、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3、多读几遍课文,基本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
境和作者的感情。
4、借助各种学习用具,对文章做理解记录。
5、将自己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或问题记录在课本上,或用
符号标注。
五、本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和操作程序
我校从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初步把预习工作分成了听要求、识字词、读感悟、查资料、疑问答五大部分。
(一)听要求:在做预习之前,学生要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即课前预习什么、预习多少,哪些是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
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识字词:
1、生字,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去解决读音,部首,组词等基础知识;
2、解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先做个记号,然后联系其所处的上下文,猜测词义,作出判断。因为语言环境不同,词的意思也各异;
3、多音字将文章当中出现的多音字,借助工具书或字典注明读音,并组词;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读文章后对文战的整体理解记录下来。
(三)读感悟:通读课文五遍以上,基本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感情。如果每篇课文我们都能如此学习,那么,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结合语言环境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四)查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他作品的风格。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
(五)疑问答:将自己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或问题记录在课后题旁边,或在课文边上用符号标注。这种疑问是经过思考才提出来的,需要需用多方面的知识或借助于他人帮助才能解决的。提出疑问后,
要花大气力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上课时一起探讨研究。
预习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只有掌握好预习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学好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本能和个性,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生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扩展阅读: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摘要]在上课前,对上课内容预先进行学习,了解基中的概况、要点,这就是预习。预习能大大提高上课时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加深理解,解决疑难问题。课堂要达到高效,那么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预习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一些课前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前预习自学能力时效性预习方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实践来看,语文课前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自学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9897.html
- 上一篇: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 下一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