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规划建设发言
新村规划建设发言
为了加快我镇农民新村建设步伐,改善和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推进城镇化进程。确保我镇村镇建设顺利推进,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201*年城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华委发[201*]17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做了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宣传、广发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为了加强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了解,使得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更深入,我们狠抓了宣传教育,在全镇营造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一方面,组织群众代表到观塘、协兴镇等乡镇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调动群众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开展村干部培训,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骨干动员会,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建议,向他们讲解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重大意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农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宣传,村务公开栏设了新农村建设专栏,同时印发了《华蓥市农民新村建设宣传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制作了宣传标语悬挂在各村显要位,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认清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激发了抢抓机遇,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勇气.
二、落实规划设计,布局合理
科学选址,充分利用紫铜观离场镇距离近,基础条件好,辐射功能强的地理优势,更好地吸引农户入住规划的集中住址,依托自然地貌优势规划,孕育深厚的人文底蕴合理布局,完成紫铜观村居民点地形图,居民点规划鸟瞰图、新村庄布点图、居民点规划总平面图、居民点规划基础设施平面图、集中居民点规划住宅造型(5人户住宅128.3,3户住宅105)
三、落实目标任务
201*年我镇落实新农村建设紫铜观村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4000平方米,此次规划用地21000平方米,总户数为36户。其中单体户型16户,双体户型20户,建筑总占地面积约4201*平方米,生猪养殖区面积约600平方米,家禽养殖区面积月200平方米,居民点内新建农民集中度达100%,户用沼气等清洁燃气普及率达90%,自来是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庭院绿化、庭院绿化、美化率达80%以上,201*年至今我镇新农村规划点建成5户,基本完工,还有31户农户正在筹备资金,准备进场进行施工建设。在此同时进行了道路的加宽400余米。道路两边的绿化,种植树200余株。路灯的安装6盏。都也全面完成。
四、规划建房,搞好政策引导
按照华委发[201*]37号文件精神及要求,广泛宣传新村
庄建设政策,鼓励群众到新村庄规划点建房,在农民新村建房的困难户,经本人申请,可以享受5万以内的政府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做好水电、电视、电话灯上户和房屋产权办证等服务工作。
五、落实基础设施建设
居民点内的道路、排水、供电、排污、沼气、绿化等由村组织统筹。同时,镇政府做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同步推进。
六、落实土地政策
坚持土地性质不变,集体土地,充分尊重农民愿意,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以规划的居民点为单位,以村社为主体统一调整土地,由村监督村民小组与调地农户签字盖章,镇政府补助5000元/亩到村组用于新村建设用地,当季育苗款按500元/亩补偿,建房农户直接到规划点建房,不再另行调整土地,拆建的信访建成后,原住宅必须拆除,原宅基地作为村组集体土地,由村组集体统一调配使用。
七、落实资金筹集
一是充分利用紫铜观村系省定贫困村的后续项目建设资金;二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三是镇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八、落实组织任务
新村庄建设工作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
头抓,城建国土经办人员具体落实,驻村干部密切配合,村干部包项目,村干部包农户,形成自上而下的新村建设工作网络发展态势,在建设过程中落实专人服务新村庄建设。九、落实保证金制度
一是凡在聚居点内的建房户,按5000元/户收取保证金,新住房按规划要求建设并验收合格及原住宅拆除后退还保证金;二是凡在聚居点内施工队,按10000元/个收取保证金,按规划要求验收后退还保证金。十、存在的不足
扩展阅读:在全省新村规划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新村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黄彦蓉
(201*年10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新村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举措,推进工作落实。这次会议既是学习交流,也是工作部署和动员。上午,大家参观考察了成都市温江区推进新村建设的现场,他们的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刚才,李又同志就具体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同。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同志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省新村规划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村规划建设工作,特别是坚持在灾后农房重建、牧民定居行动、彝区三房改造和农村风貌塑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了新村规划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通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和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力提升了我省新村规划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灾后恢复重建两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科学重建,通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已投资1500亿元,顺利完成了震后221.3万户农房的维修加固和145.91万户永久性农房的重建,一座座新房拔地
而起,38个重点城镇重新展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整个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同时,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抓好村镇规划设计,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着力整治城乡风貌,建设具有浓郁特色的现代新农房,使我省新村规划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通过牧民定居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使我省民族地区新村规划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实施牧民定居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各地坚持按照“安全选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格建设,注重设计、塑造特色,强化监督、提高水平”的原则,切实提高农牧民住房的规划建设水平,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为提高民族地区新村规划建设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三)通过开展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更加凸显了新村规划建设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在全省开展了10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900个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带动了地方各级新农村规划和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村庄约5000个。各地结合实施“百姓安居工程”、“金土地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新村”等项目,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新农村农房建设,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强新村规划建设,通过竞争比选,确定了50个省级示范片和10个整体推进县,涵盖了21个市(州)、370个乡镇、2605个村、158.7万农户、478万人,形成了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和村五级联动的百片引领、千片示范、万村推进的新农
村建设格局,充分发挥了新村规划建设的引领作用。
总体来看,我省新村规划建设工作不仅进度较快,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认识还不够到位,部分地方新村规划建设工作还未提上议事日程;二是规划编制滞后,缺乏对新村规划科学有序引导;三是新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四是建筑缺乏特色,建筑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充分认识抓好新村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新村规划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目的就是要通过发挥新村规划建设的引领作用,大力提高全省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农村呈现出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推进新村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确保新村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加快推进、取得实效。
(一)抓好新村规划建设,就是要把我省灾后农房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在全省面上推广。我省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证明,科学重建必须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按照科学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把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共享各类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灾区重建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是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坚持用科学规划保障科
学重建,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强调村落规划,注入了城镇元素,增加了城镇功能,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借鉴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新型村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载体,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设施配套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富、美、强、安、和”五个方面,研究符合我省省情的新村规划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借鉴城镇社区的理念、功能和管理,以乡镇为中心统筹配置建设资源,建设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推动我省新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二)抓好新村规划建设,是推动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奇葆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制定规划,全面推进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重点工作。巨峰省长要求,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要以城乡统筹的理念,加以科学谋划与规划,关键是科学的新村规划和产业的连片发展与提升。我们要认真领会落实奇葆书记、巨峰省长的重要指示。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城乡统筹,必然带来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和融合。灾区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乡村旅游产品生产、以及二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改变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
(三)抓好新村规划建设,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农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愿望日益迫切,农村住房建设规模、投资及消费支出呈现出加快增长的态势。全省每年投入农房建设资金约250多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了35万户、近4000万平方米的农村住房。居者有其屋,关键在于“屋”的质量问题。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新村建设中依然存在“夹皮沟”、“火柴盒”、“军营式”等现象,农房功能不完善,风貌特色不突出,质量难以保证,建设水平亟待提高。我们抓新村规划建设,就是要高水平、高起点加快推进村庄改造步伐,带动与之配套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使农村融入现代化进程,使农村居民过上现代化生活,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造福人民。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到抓好新村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新村规划建设作为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好、完善好、落实好,确保圆满完成新村规划建设任务。
三、切实把新村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今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我省新村建设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目标任务:201*年年底前,5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1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县(市、区)要完成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年6月底前,其它县(市、区)要全面完成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包括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编制目标任务:201*年年底前,5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县和1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县
(市、区)要完成新村建设规划;到201*年年底前,其它县(市、区)要全面完成新村建设规划。新村建设工作目标:201*年6月底前,1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县(市、区)的全部镇乡、5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县选择2个以上的镇乡,在新村规划的指导下,率先启动新村建设试点工程,为全省做好示范;其它县(市、区)也要陆续启动新村建设工作;201*年年底前,全省要完成50%的新村建设任务;2020年前,要确保全省新村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基本思路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程、全域、全面小康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以县(市、区)域为单位,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布局新村聚居点;坚持以新农村综合体为载体,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强化社区管理,享受新村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生活;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镇(乡)和示范片整体推进,突出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坚持以“三打破、三提高”为目标,塑造新村建设风貌,展现新村风貌特色。目前,各地结合《意见》和本地实际,已着手研究制定新村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希望各地继续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新村规划建设管理。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规划编制。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总结我省在灾后重建、“牧民定居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取得的成果,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升新村规划建设的品质和内涵。实践证明,高起点、高标准地科学编制规划是实现科学重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规划先行是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一要抓紧启动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是构建新型村落体系的宏观性规划,是引导政府公共财政
及各项惠农政策向新型村落合理投放的依据。各地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以促进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的理念和方法,按照有关技术办法和导则,转变规划理念、完善编制方法、统筹规划内容、创新成果表达,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二要加快编制以镇乡为单位新村建设规划。要在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村庄性质、人口、用地规模、布局、建筑、产业等编制新村(聚居点)规划。要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相衔接,适度集聚、相对集中,村落式、组团式布局,农房设计要特色鲜明,功能现代实用。要与旧村改造结合,统筹安排村庄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各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关系,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原则,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三是新村规划建设要坚持立足长远发展。新村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建设时首先要从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抓起,分步实施,试点示范。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决不能搞“大拆大建”和“一刀切”。要允许个别农户等和看,在规划的引领下实施建设,在示范的引领下加快建设。要通过强大舆论宣传和政策激励机制,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农民自愿申请加入,逐步建成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二)坚持分类指导。新村建设是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坚持试点示范和全面推进相结合,结合实际分类指导。要根据平原、丘陵地区、山区、民族地区等不同类区自然条件和经
济基础,确定各自阶段性工作重点,确定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推进顺序,把新村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5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1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县(市、区)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新村规划建设的样板。省级示范片要按照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扎实做好批复的总体规划和村落民居建设专项规划的实施工作。特别是整县推进的地方,要综合施治,不仅要把农房建漂亮,水电路配套,而且要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把垃圾、污水都要处理好。民族地区和连片扶贫地区要把新村建设摆在优先位置,结合实际,确定工作重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其他县(市、区)要结合本级示范片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同步抓好2个以上乡镇新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各地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以片带面,推动新村建设科学发展。
(三)大力促进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方便农民生产活动的需要,配套建设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项目,把新村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层次,全面提高节水、节地、节能水平。要根据新村规划建设,同步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连片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让农民“安居”之后能够“乐业”,既“住上好房子”,也“过上好日子”,从而使现代农业发展与新村规划建设统筹推进、整体提升、同步见效。要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就业,让更多的农民
增收致富。要适应从过去分散居住房前屋后生产到新村建设集中居住的新变化,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在推进新村规划建设中适当布局一些生产用房,搞好新村到基地的道路建设,同步跟进社会化服务,使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相适应。
(四)严格建设管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城乡规划法》,对已编制新村建设规划或村庄建设规划的农村地区,严格乡村规划许可制度,严格按照规划实施新村建设控制性要求。对公路沿线,特别是国道、省道、旅游干道的农房建设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坚决防止沿路建设出现“夹皮沟”;对城镇周边农房建设,要按照城镇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切实改变城乡结合部农房建设杂乱无序的状况。今年6月,为贯彻落实奇葆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德阳市三个村开展了全省打破“夹皮沟”试点工作。采取了打破空间节点、亮山亮水,拔拆建筑口子、透绿开敞,立面改造和栽植树木、塑造风貌景观等改造措施,打破了沿街(道)房屋一条线、一层皮、一般高的”夹皮沟”空间布局,提高了村庄的整体风貌水平,取得了试点示范效果。下一步,各地新村建设要与旧村改造相结合,避免大拆大建,通过旧村改造,吸引一些新村进来;新村建设要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治理相协调,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新村建设要与小城镇、中心村建设相协调,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村建设要与主导产业连片发展相协调,促进村落民居建设与产业基地发展相衔接,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五)突出风貌塑造。抓好新村建设风貌塑造,是提升新农村
成片推进工作的形象品味的重要抓手,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志。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新村建设风貌塑造和品味提升,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加强新村建设风貌的塑造,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村。要结合省上下发的新农村农房建设图集,充分挖掘和总结当地民居的建筑特色、组织设计和编印更加适合当地风貌特色的农房设计图集,指导农房风貌控制,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要把风貌塑造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整治“脏、乱、差”,加快建设“洁、齐、美”,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人居质量。要把风貌塑造与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促进群众文明行为养成和文明意识提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行为方式。
(六)强化培训指导。住房城乡建设厅要立即组织开展新村规划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并选派专家指导抓好市(州)和县(市、区)规划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要聘请专家,及时开展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和工匠培训,重点讲解施工技术及抗震设防的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施工措施、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等,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建筑工匠的施工水平,确保建房工程质量。同时,各地要组建新村规划建设技术服务指导工作组,组织规划、设计、监理、施工等技术单位以及本地规划建设等技术力量,加强技术服务,做到划片包干、责任到人。要加强对农村群众的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普及宣传工作,要建立质量安全群众监督制度,帮助群众树立工程质量的主人翁意识,确保每个建设聚居点有一名群众质量监督员,充分发挥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七)加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今年8月10日,奇葆书记在自贡市调研产业和经济发展情况提出,要把研究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新农村综合体主要内涵是要在主导产业连片发展作为支撑的基础上,建立起能体现综合功能和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新型社区。各地要在坚持农民自愿、自主和以农民作为建设主体的原则基础上,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把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抓出亮点、抓出实效。一要坚持高水平、高起点。新农村综合体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农房重建、人居环境的建设起点标准要高,必须努力实现产业连片发展、农房建设集中度较高,建设体量要大。二要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通过村庄整治、农村土地整理,有效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率,将整理出的土地,借鉴城市综合体的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大幅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生活环境,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位。三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新农村综合体可基本理解为将新农村建设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餐饮、娱乐和交通等功能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特色鲜明的综合体,综合体也因此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制高点。为避免无序发展,应根据所处的区位,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商业氛围、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建设发展方向等合理定位,充分体现农村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以真正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有效提升商业价值。省级部门对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建设要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规划编制上,积极研究和给予指导。交通、水利、国土等省级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要向试点地区给予倾斜,加快实施路网、饮水、土地整
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八)着力解决“三无”问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艰巨的系统管理工程,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省上已由省编办牵头专题对当前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三无”问题进行调研,正着力研究制订加强我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的意见,以指导各地在镇乡机构改革中,建立和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落实配备专职人员。近日,成都市将建立和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拟按照重要乡镇“一镇一师”,一般乡镇按片区配备的原则,向社会招揽150名乡村规划师,覆盖市域所有乡镇,这在全国属于首创。各地要结合镇乡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协调机构编制部门,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体制,理顺职责关系,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镇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将管理和规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配备技术过硬的人员和设备,确保农房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深入到基层。
同志们,新村规划建设工作,关系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大局,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加大力度推进全省新村规划建设,提高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为全省“两个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新村规划建设发言》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新村规划建设发言: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村规划建设发言》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0322.html
- 上一篇:如何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 下一篇:“新村杯”建设工作汇报